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三历史周练试卷(8-6)含解析

2015届高三历史周练试卷(8-6)含解析

2015届高三历史周练试卷(六)

姓名:班级: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13·河北一模]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 君主意志

B. “爱人”之心

C. 内心自省

D. 礼乐规范

2. [2014·海淀区高三月考]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

A. 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 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

C. 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 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

3. [2013·浙江省名校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4. [2013·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 圣人托梦

B. 内心自省

C. 行万里路

D. 读万卷书

5. [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A. 工商皆本

B. 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 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 减轻人民负担

6. [201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一联]“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

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生而平等”

7. [2013·四川乐山一模]下图中两位思想家()

A. 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B. 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C. 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 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8.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说明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

A.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9. [2014·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 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 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 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 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10. [2013·江西南昌高三期末]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 肯定人和人性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提倡因信称义

11. [201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 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 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 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 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12. [2013·北京丰台高三期末]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3. [201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二)]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 教皇教士

B. 资产阶级

C. 广大民众

D. 封建领主

14. [2013·广东汕头高三期末]“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5. [2014·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 《天演论》

16. [201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他阐述的是()

A. 社会契约说

B. 三权分立说

C. 君主立宪说

D. 法律至上说

17. [2013·湖北黄冈一模]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 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 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 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18. [2013·江苏泰兴高三期中]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

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9. [2014·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湖北自张之洞提倡学堂后,而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这说明张之洞以上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A. 改变了思想观念

B. 维护了清朝统治

C. 建立现代教育体制

D. 民主共和思潮兴起

20. [2014·湖北省稳派高三强化训练(一)]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 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21.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图是近代中国新潮杂志社创办并于当年再版的《新潮》月刊杂志,下列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按照“新潮”两字的意义,应译作“New Tide”,但是印在书面上的英文译名是“The Renaissance”,是西洋史上“文艺复兴”意思。

A. 英译名说明新文化运动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

B. 说明当时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C. “新潮”月刊传播了西方的民主、平等与人性思想

D. 体现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活动基地的地位

22. [2013·平煤高级中学高三10月考]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 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 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23. [2013·浙江绍兴一模]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 “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4.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25. 胡锦涛说:“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2分,共50分)

26. [2014·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1分)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2分)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3分)

27.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材料二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材料三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11日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社会环境?(5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理论原因?(3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会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了树立神学的权威,教会把古代科学文化视为“异端”而横加摧残。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其所著的书中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他下令烧毁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在教会怂恿下,许多古代建筑、雕刻和书籍被破坏,修道士刮去古代羊皮纸手稿上的字迹,去抄写神学教义、信条、神奇故事、修道院编年史等,致使许多古典学术著作被毁灭而失传。教会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上帝的羔羊,人们必须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克制欲念,才能求得死后进入“天堂”。

材料二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材料三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思想文化领域怎样的现象?后来哪些运动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否决?(4分)

(2)简要列出材料四倡导的思想主张,并据此推测狄德罗的文化身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5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材料二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三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什么思想或理论?(4分)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为防止材料三所述现象的出现孟德斯鸠提出了何种思想?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5分)

(3)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当时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教师用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13·河北一模]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 君主意志

B. “爱人”之心

C. 内心自省

D. 礼乐规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能力。孔子主张使用礼乐制度使人的行为、道德达到规范。A项不符合孔子思想;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属于陆王心学的体现且不属于“他律”。

答案:D

2. [2014·海淀区高三月考]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

A. 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 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

C. 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 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

解析:关键是“天子受命于天”及“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指出一切源自天,并且强调君臣关系,因而选C项。A项不对,因为材料不是讨论人际关系的。B项不对,因为材料是强调君权,没有分封的思想。材料虽有君臣、夫妻关系,但没有父子关系,也没有五常的内容,所以D项也不对。

答案:C

3. [2013·浙江省名校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解析: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一物的探究,获得一物的道理、知识,明显带有科学性,故答案选B项。A、C、D三项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

答案:B

4. [2013·广东省百校高三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

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 圣人托梦

B. 内心自省

C. 行万里路

D. 读万卷书

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取道德之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答案选B。其它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

答案:B

5. [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A. 工商皆本

B. 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C. 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 减轻人民负担

解析:本题要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黄宗羲的主要意思是除去民间的陋习恶俗、蛊惑、奢侈等行为,才有可能致富。可排除A、B、D三项,故C项正确。

答案:C

6. [201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一联]“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人生而平等”

解析:从材料中“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可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A

7. [2013·四川乐山一模]下图中两位思想家()

A. 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B. 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C. 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 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从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可知他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从孔子的言论可知他主张个人修养,故C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现实需要”与史实不符;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并没有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C

8.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说明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

A.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D.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答案:A

9. [2014·广东省珠海市高三摸底考试]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 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 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 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 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解析:材料表明,15世纪到1520年宗教书籍的比重下降,古典书籍的比重上升,说明此时的西方学者重视并推崇古典书籍,同时宗教的地位有所下降,故B、C两项说法正确。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此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广泛流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个性解放,故A项最佳。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A

10. [2013·江西南昌高三期末]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 肯定人和人性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反对君主专制

D. 提倡因信称义

解析:题中材料将“人”臵于世界的中心,强调人性可以升华,可知这段材料的主旨是A项。

答案:A

11. [2013·北京海淀高三期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 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 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 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 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解能力。题目中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一切以人为核心,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基本以宗教题材为主,但是弘扬人性,所以答案选A。抨击教会腐败,是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不是美术创作,所以B项不正确。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所以C项不正确。D 项是浪漫主义时期,不符合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排除。故答案选A。

答案:A

12. [2013·北京丰台高三期末]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解析:关键信息: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关键信息可知题干强调宗教改革的性质是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是错误的。

答案:D

13. [2014·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二)]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 教皇教士

B. 资产阶级

C. 广大民众

D. 封建领主

解析: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第三者”指的教皇教士。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

答案:A

14. [2013·广东汕头高三期末]“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解析: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强调理性主义,强调人的思考能力,这是启蒙运动中的内容。

答案:C

15. [2014·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 《天演论》

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亚里士多德批评了过度集权的弊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设计出三权分立的解决方案,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为B。

答案:B

16. [2014·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18世纪某位西欧思想家说:“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他阐述的是()

A. 社会契约说

B. 三权分立说

C. 君主立宪说

D. 法律至上说

解析:社会契约说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从材料“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事,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这与社会契约说思想相同,故A 项正确。三权分立说强调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君主立宪说强调君主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法律至上说强调法律至上,故B、C、D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A

17. [2013·湖北黄冈一模]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 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

C. 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

D. 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

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中的反映。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选A。

答案:A

18. [2013·江苏泰兴高三期中]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解析:“夷”具有贬义性,而“洋”对西方人的称呼是客观的,说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A项正确;B、C、D三项无从体现。

答案:A

19. [2014·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湖北自张之洞提倡学堂后,而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这说明张之洞以上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A. 改变了思想观念

B. 维护了清朝统治

C. 建立现代教育体制

D. 民主共和思潮兴起

解析: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学堂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传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故A 项正确。B项与“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不符,排除B项。C项与事实不符,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体制才建立。D项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兴中会的成立以后,排除D项。

答案:A

20. [2014·湖北省稳派高三强化训练(一)]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 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 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解析:注意题干的限定词“本质”,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近代历史思想领域里的“多变”根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B项从本质指出了“多变”的本质。

答案:B

21.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图是近代中国新潮杂志社创办并于当年再版的《新潮》月刊杂志,下列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按照“新潮”两字的意义,应译作“New Tide”,但是印在书面上的英文译名是“The Renaissance”,是西洋史上“文艺复兴”意思。

A. 英译名说明新文化运动就是西方的“文艺复兴”

B. 说明当时出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C. “新潮”月刊传播了西方的民主、平等与人性思想

D. 体现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活动基地的地位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民国八年”可知该杂志发行于1919年,以“文艺复兴”为英文译名,表明其主旨在于倡导思想文化革新,这一时期思想主流仍然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国立北京大学出版”可知北京大学仍然是新文化新思想传播的主阵地。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内容上二者不能等同,但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故A项为不正确说法。

答案:A

22. [2013·平煤高级中学高三10月考]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 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 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再到马克思主义,是对中国命运的探索,是在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答案:B

23. [2013·浙江绍兴一模]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 “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是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讲话针对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且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故答案选A。这次讲话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故可排除B、C、D三项。

答案:A

24.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

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解析:A项是党的十三大提出来的,排除;C项是党的十四大提出来的,也排除;D项不能解释题干中的打破“僵局”,只有B项才能解决当时人们的思想困惑,故选B。

答案:B

25. 胡锦涛说:“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主要是因为()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排除②。故答案选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4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3分,29题12分,共50分)

26. [2014·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社会发展既要重视以人为本,又要注重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材料三“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以此救之。”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材料四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积极意义何在?(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和秦朝的不同之处,汉初这种立法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经世济民方案的核心内容,(1分)并分析他强调该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背景。(2分)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3分)

解析:第(1)问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礼”,作用在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第(2)问秦朝轻罪重罚,而汉朝反其道而行之。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直接概括即可:王阳明核心思想:致良知。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加以概括。第(4)问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应该理解为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人民共同治理国家。影响可以从思想批判和民主启蒙两个方面辩证阐释。

答案:(1)核心:仁。(1分)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人际关系。(2分)

(2)不同:汉:减轻刑罚,断狱从轻;秦:严刑酷法。(2分)

原因:吸取秦亡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2分)

(3)内容:致良知。(1分)

背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或皇帝专制、特务横行、宦官专权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或“民之陷溺”);伪善流行(或社会风气败坏)。(任答一点,2分)

(4)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1分)

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27. [2014·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材料二时间流淌,来到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

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材料三时间流淌,新中国的一个多甲子,伴随着梦想一步步夯实。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有过跌倒,有过起伏,有过意气风发,有过尘土满面,但大国的气象就在这探索里走出来,复兴的气概就在这跋涉里走出来。到今天,回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眼前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接近,脚下的方位已经越来越清晰。

——以上均节选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11日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社会环境?(5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是如何“一路走到1949年”使“民族复兴梦”牢靠起来的?(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成功的理论原因?(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并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得出其表现。根据材料信息“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的提示并结合书本知识得出孔子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而分析孔子主张未能适应社会变革需要,“无助实干”。第(2)问注意时间限定“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引领中国梦的是中国共产党,因此这一问主要在于回答出中共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获得民族独立,从而奠定“民族复兴梦”基础。结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内容,理清过程在于中共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第(3)问材料信息“前三十年艰辛的探索”所指是1949~1979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后三十年不懈的跋涉”所指应该是1979年至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紧扣题目限定角度“理论原因”,这样不难得出其成功理论原因在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1)表现: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2分)

环境: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所以统治者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3分)

(2)如何: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走俄国的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从此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4分)

(3)原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3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会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了树立神学的权威,教会把古代科学文化视为“异端”而横加摧残。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其所著的书中说:“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他下令烧毁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在教会怂恿下,许多古代建筑、雕刻和书籍被破坏,修道士刮去古代羊皮纸手稿上的字迹,去抄写神学教义、信条、神奇故事、修道院编年史等,致使许多古典学术著作被毁灭而失传。教会宣扬人是上帝的奴仆、上帝的羔羊,人们必须弃绝现实的物质享受,克制欲念,才能求得死后进入“天堂”。

材料二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材料三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如果说自然树立了某种权威,那就是父权;可是父权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状态中,只要儿女一能自立,父权即行结束。其他任何权威,全都来自一种异于自然的来源。只要仔细考察,总归会给任何一种权威追溯到两个来源之一:或是出于垄断权威的人的实力和暴力,或是由于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表示同意。

——狄德罗《百科全书》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世纪思想文化领域怎样的现象?后来哪些运动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否决?(4分)

(2)简要列出材料四倡导的思想主张,并据此推测狄德罗的文化身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5分)

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一第一句话“教会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以维护封建统治”可得出答案;如何否决教会的权威,可从材料二、三、四中得出。第(2)问,由材料四中的“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服从权威的人们根据他们与被他们授予权威的人之间所订立或假定的一种契约”可知人人有自由,权威来自契约,据此可知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