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04.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04.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04.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2010事故案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石油石油事故案例事故案例04 重庆开县重庆开县“12·23”“12·23”“12·23”特大特大特大““井喷井喷””事故事故

■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川东石油钻探公司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由于大量的天然气和硫化氢气体从井口喷出达30米高程,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总共造成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9.3万多人受灾。当时有媒体估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环境受到的影响无法估量。

■事故事故原因原因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现场作业人员对这口高产出的气井预测不足,对高含硫高产

出的水平井钻井工艺还不够成熟,违章违规,在起钻过程中,泥浆的循环时间严重不足,又不按规定进行灌注,没有及时发现溢流的征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产生井涌、井喷。

事故扩大、恶化原因:现场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拆除了在钻具中安装的回压阀,也就是防井喷的装置,导致了井喷的严重失控。井喷失控以后,没有及时对放喷管线实施点火,以致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有害气体喷出,造成了这次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为特大责任事故后,重庆市公安机关随即成立了“12·23”专案组,于2004年1月2日正式立案侦查,1月10日,经检察机关批准,依法对王建东等3人实施逮捕。

王建东,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院定向井中心工程师、开县高桥镇16号井现场负责人。

宋涛,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12队技术员。

向一明,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

公安机关侦查查明,2003年12月20日、21日,王建东在发现并证实钻具内的测斜仪已损坏后,将此情况告诉了宋涛,提出要换测斜仪,卸下钻具内的回压阀,并令工人实施。宋对王的这种明显违反操作规定的提议未表示反对。据事故原因分析,正是卸掉了钻具组合中的回压阀,才致使起钻发生井喷时钻杆内无法控制,井喷失控。王建东明知卸下回压阀可能导致井喷事故的后果,却提出了卸下回压阀的钻具组合方案;宋涛明知王的方案违背了有关的规定,不提出异议,未尽到现场技术人员的职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的规定,两人的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2003年12月23日19时至20时,向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号井进行钻具起钻操作中,违反了单位有关细则中“起钻中严格按要求每起3-5柱灌钻井液1次”的规定及川探12队针对罗家16号井高含硫天然气井的特点所做出的“每3柱灌满钻井液1次”的规定,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导致井内液压力下降。事故专家组的鉴定报告认为:起钻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是造成溢流并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的规定,向一明的行为已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高危行业在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工程周边居民的安全,确保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事高危产品生产的企业有义务面向周边居民群众普及安全防范常识,使他们在事故发生后有能力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有意识迅速撤离。而开县井喷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发现作业人员对现场安全问题的重视不够,而且人们安全意识的缺失和自救能力的缺乏是事故死亡人数剧增的重要原因,要加强人们安全生产、自救、互救、急救观念意识,同时从这次惨痛的事故中汲取教训,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课题:运用所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从企业环节,政府环节,疏散环节,通讯环节等方面探讨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企业环节 第一,中央在渝企业突发事故灾难的报告程序不完善,严重贻误应急救援时间。因此,打破条块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程序已成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灾害损失的当务之急。 第二,企业员工不负责任和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现场作业人员的违章违规是导致事故的重要的直接原因。在各自的工作环节连续出现的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成了井喷事故发生的“导火索”。在各自的生产管理环节一连串的麻痹,甚至一连串的失误,共同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实行责任追究和落实首问责任制是减少企业生产灾害损失的重要环节。 第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够,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源。罗家16H井这样的天然气井附近1公里之内不应有常住居民。但事实却是两个村的2419人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距矿井1公里范围内。从事高危产品生产的企业没有向周边居民群众普及安全防范常识,使他们在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主动迅速撤离。 第四,企业应急预案未建立,缺乏应急处理措施,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得不到及时挽回。因此,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必要演练是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可靠保证。 2政府环节 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制还不够健全,难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灾难损失。在事故应急救援的过程中,事故灾难应急指挥的科学、统一、规范、高效有待提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案列分析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案例分析 赵胜绪 事故背景 “罗家16H”井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境内,气藏天然气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该井设计井斜深4322米,垂深3410米,水平段长700米,于2003年5月23日开钻,设计日产100万立方米。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等4个乡镇,30个村,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此次事故是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1]。 事故涉及的主要问题 1.罗家16号井采用的是“过平衡钻井”,即钻杆内外的泥浆形成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 地层流体(天然气)原则上不可能进入井筒,即使井口敞开也不会发生井喷。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的专家排除起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侵现象以及地层可能出现溶洞等异常情况,从而断定发生井喷的原因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起钻时没有注入足够的泥浆,或者是泥浆的密度不够,二者的结果会使井内液柱压力减小,导致地底有毒气体涌出。 2.井喷是石油钻探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即便发生井喷,如果得到合理的控制也不会酿成重 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各国的石油工业都有一套完善的防喷操作规程。对于本次发生的井喷,钻井工人虽然立即开动防喷器封闭了钻柱和井筒之间的环形空间,但是没有及时抢接顶驱或者抢接失败,泥浆高速从钻杆中间的泥浆孔喷出,才导致井喷失去控制。 3.井喷失控之后,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有毒气体喷出并扩散。事故井的硫化氢含量达 151g/m3。而正常情况下,人吸入760-1000 mg/m3数秒钟后就会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直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如果及时点火放喷,将有毒气体燃烧,则井场附近的毒气含量将会降低。但是井场没有及时点火,致使大量含有硫化氢的有毒气体逸散,引发众多人员伤亡[2]。 事故解决方案 1.井场压井处理情况 2003年12月23日22:03井口失控;22:32向井内注入1.60g/cm3的钻井液,关油罐总闸,停泵、柴油机和发电机;24:00井队人员全部撤离现场;24日13:30井口停喷,两条放喷管线放喷;24日16:00火成功。27日由14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前线总指挥部和75名抢险队员组成的10个抢险施工组共89人进入井场。27日8:00至9:36压井施工准备,3条放喷管线放喷;9:36至10:15用压裂车向井内注密度1.85~2.0 g/cm3压井泥浆182.9 m3;10:15至10:45用泥浆泵注入浓度10%、密度1.50 g/cm3桥塞泥浆27 m3;10:45至11:00用压裂车向井内注密度1.85~2.0 g/cm3压井泥浆20 m3,压井成功[3]。 2.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情况 12月23日晚11时左右,重庆市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责成开县县委、县政府迅速组

庆开县井喷事故

庆开县井喷事故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罗家寨发生了国内乃至世界气井井喷史上罕见的特大井喷事故,是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 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 视和深切关怀下,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在社 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重庆市、开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 力以赴应急救援,积极稳妥处理善后,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故灾难影响,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基本情况 高桥镇是重庆市开县西北方向的一个边境镇,离开县县城约80公里。位 于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罗家16H”井,气藏天然气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该井设计井斜深4322米,垂深3410米,水平段长700米,于2003 年5月23日开钻,设计日产100万立方米。在日常钻探过程中,该气井 运行正常。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 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 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 和天和乡4个乡镇,30个村,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

累计门诊治疗27011人(次),住院治疗2142人(次),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 二、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情况 12月23日晚11时左右,重庆市政府接到市安监局关于川东北矿区发生井喷的报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即责成开县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抢险队赶赴现场。在查明井喷事故将可能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一是立即通知事故发生地的高桥镇党委政府,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疏散转移。二是迅速电告附近的正坝镇、麻柳乡,从人力、车辆等方面进行支援。三是一位副县长率领50多人的先遣抢险队伍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四是做好启动应急救援系统的各项准备工作。 24日上午,重庆市委、市政府派遣一位分管副市长带领市级相关部门和专业救援队伍紧急赶往开县,正式成立了“12·23”抢险指挥部,分成前线指挥、交通控制、后勤保障、医疗救护、信息联络5个工作组,以“紧急疏散群众、减少人员伤亡”为第一要务,动员一切力量,采取非常措施,实行“分进合击,各负其责”的战略战术,各级各地迅速调整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抢险工作。整个应急救援工作大致分为疏散转移、搜救安顿、灾民返乡和安置善后四个阶段。 1.疏散转移阶段。指挥部针对毒气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扩散的情况,在对硫化氢的PPM浓度进行科学检测后,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将以气井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群众全部转移。

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2时,位于重庆市开县的某井发生天然气井喷失控和H2S中毒事故,造成井场周围居民和井队职工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6500余人紧急疏散转移,直接经济损失6432万元。 1.井况简介 该井是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罗家寨构造上的一口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水平井,拟钻采高含硫天然气。同一井场还部署另外三口水平井组;已建成的邻井测试产量62.3×104m3/d,H2S含量125.53g/m3,暂时封井待脱硫厂建成后输气。该井设计井深4322m,垂深3410m,水平段长700m;水平段设计在邻井区飞仙关组第二套储层内(厚度20m以上),是培育100×104m3/d级的高产气井之一;预测目的层地层压力40.45MPa,地压系数1.28;井喷时井深4049.68m,水平段长424m;井口与邻井仅距3.8m。 2.事故发生及处理经过 2003年12月23日2时29分钻至井深4049.68m;3时30分至12时循环起钻过程中顶驱滑轨偏移,导致挂吊卡困难,强行起至安全井段(井深1948m套管内),灌满泥浆后,开始修顶驱滑轨;12时至16时20分修顶驱滑轨;16时20分至21时51分起钻至井深195.31 m,发现溢流1.1 m3,立即放钻具至197.31m;21时55分抢接回压凡尔、抢接顶驱未成功,发生强烈井喷,钻杆内气液喷高5~10 m,钻具上行2 m左右,大方瓦飞出转盘;21时59分关万能、半封防喷器,钻杆内液气同喷至二层台以上;22时01分钻杆被井内压力上顶撞击在顶驱上,撞出火花引发钻杆内喷出的天然气着火;22时03分关全封防喷器,钻杆末被剪断而发生变形,火虽熄灭,但井口失控,转盘面以上有约14m钻杆倾斜倒向指重表方向;22时32分向井内注入1.60g/cm3的钻井液,关油罐总闸,停泵、柴油机和发电机;24时井队人员全部撤离现场,24日13时30分井口停喷,两条放喷管线放喷,井口压力28MPa,24日16时点火成功。27日由14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前线总指挥部和75名抢险队员组成的10个抢险施工组共89人进入该井井场,27日8时至9时36分压井施工准备,3条放喷管线放喷,井口压力13MPa;9时36分至10时15分用3台压裂车向井内注密度1.85~2.0 g/cm3压井泥浆182.9 m3,井口最大施工压力48MPa;10时15分至10时45分用2台泥浆泵注入浓度10%、密度1.50 g/cm3桥塞泥浆27 m3;10时45分至11时用1台压裂车向井内注密度1.85~2.0 g/cm3压井泥浆20 m3,压井成功。 3.事故原因 3.1溢流和井喷发生原因分析 2003年12月23日20时起钻,第一个小组起钻20余柱,未发现异常,2h 后交由第二小组继续起钻,起出第一柱钻杆母接头泥浆是满的,没有外溢;起出两个单根后,钻杆母接头处溢流,接着发生井喷,作业人员想把钻杆下放,没下

04.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

《2010事故案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石油石油事故案例事故案例04 重庆开县重庆开县“12·23”“12·23”“12·23”特大特大特大““井喷井喷””事故事故 ■事故经过事故经过 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由川东石油钻探公司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号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由于大量的天然气和硫化氢气体从井口喷出达30米高程,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总共造成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9.3万多人受灾。当时有媒体估算,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环境受到的影响无法估量。 ■事故事故原因原因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现场作业人员对这口高产出的气井预测不足,对高含硫高产

出的水平井钻井工艺还不够成熟,违章违规,在起钻过程中,泥浆的循环时间严重不足,又不按规定进行灌注,没有及时发现溢流的征兆,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产生井涌、井喷。 事故扩大、恶化原因:现场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拆除了在钻具中安装的回压阀,也就是防井喷的装置,导致了井喷的严重失控。井喷失控以后,没有及时对放喷管线实施点火,以致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有害气体喷出,造成了这次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确定为特大责任事故后,重庆市公安机关随即成立了“12·23”专案组,于2004年1月2日正式立案侦查,1月10日,经检察机关批准,依法对王建东等3人实施逮捕。 王建东,四川省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院定向井中心工程师、开县高桥镇16号井现场负责人。 宋涛,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12队技术员。 向一明,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 公安机关侦查查明,2003年12月20日、21日,王建东在发现并证实钻具内的测斜仪已损坏后,将此情况告诉了宋涛,提出要换测斜仪,卸下钻具内的回压阀,并令工人实施。宋对王的这种明显违反操作规定的提议未表示反对。据事故原因分析,正是卸掉了钻具组合中的回压阀,才致使起钻发生井喷时钻杆内无法控制,井喷失控。王建东明知卸下回压阀可能导致井喷事故的后果,却提出了卸下回压阀的钻具组合方案;宋涛明知王的方案违背了有关的规定,不提出异议,未尽到现场技术人员的职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的规定,两人的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2003年12月23日19时至20时,向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号井进行钻具起钻操作中,违反了单位有关细则中“起钻中严格按要求每起3-5柱灌钻井液1次”的规定及川探12队针对罗家16号井高含硫天然气井的特点所做出的“每3柱灌满钻井液1次”的规定,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导致井内液压力下降。事故专家组的鉴定报告认为:起钻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是造成溢流并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的规定,向一明的行为已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庆开县12.23事故引发的安全思考(通用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重庆开县12.23事故引发的安全 思考(通用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重庆开县12.23事故引发的安全思考(通用 版) 12.23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影响 摘要:从技术与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油田生产过程中发生的12.23重庆开县井喷事故原因,并分析了人身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人身安全的影响,针对这些原因与影响因素提出了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事故;管理者;执行;以人为本; 引言 安全是油田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油田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重视安全而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

失。作为在油田行业工作的员工,分析造成这些安全事故的深层原因,总结从事油田工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对于员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贯彻“安全第一”的宗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人身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影响人身安全的因素 1.1井喷事故发生的原因 1.1.11 2.23天然气井喷事故详细过程 12.23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详细过程(强烈建议阅读)2003年12月23日22时04分,由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位于开县境内的罗家16H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天然气井喷失控,从井内喷出的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四处弥漫、扩散,导致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2142人因硫化氢中毒住院治疗、65000人被紧急疏散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6432.31万元的严重后果。 1.1.2技术人员违章操作埋下安全隐患 21日16时许,王建东带领本中心助理工程师唐梁、刘易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