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cm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

2、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答出一个即可).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

4、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屛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乙图所示,调整后再光屛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屛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屛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

5、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将蜡烛放在C点时,相当

于的工作原理(填光学仪器的名

称).

6、小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

二、选择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 B. C.

D.

10、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11、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三、作图题

1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3、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14、如图所示,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

S′.

15、(1)完成图7中的光路图.

(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8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15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光屏上能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清晰的实像。当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2)若想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蜡烛放在

点(填字母符号)。

17、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cm.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的实像.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张老师的眼睛属于(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1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2,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30cm处,点燃蜡烛,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焰心与透镜光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①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清晰像,这个像是像.(请填像的“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实”情况)

②请在图2中标示出像距(即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③此时凸透镜可当(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使用.

(3)移动蜡烛使烛焰在此凸透镜左侧15cm处,人要观察此时烛焰的像,眼睛应在透镜的(选填“左”“右”或“左右两”)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2f 时,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且f<v<2f.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10cm,u=25cm>2f,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10cm<v<20cm.

故答案为:缩小;小于.

2、【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像距是40cm,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

3、【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

4、【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运用平行光测焦距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2)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解答】解:(1)由图可知,最小、最亮的光斑距离凸透镜10cm,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由图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现象应用于照相机;

(3)某同学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2)倒立、缩小的实像;(3)远离.

5、【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

用.

【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

用.

【分析】(1)凸透镜的成像规

律:

①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

②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

③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由分析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知:

(1)当物体位于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点符合该要求,但a点比b点距离透镜远,所以a点所成的实像最

小;

(2)当物体位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选c点,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a;投影仪(或幻灯

机).

【点评】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掌握.

6、缩小照相机

7、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

二、选择题

8、A【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屛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来确定调节光屏的方法.f<u<2f,在屛上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时,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说明发光体在透镜甲左侧大于20cm远的地方(即二倍焦距以外),光屏在透镜甲右侧10~20cm远的地方(即一、二倍焦距之间).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发光体在透镜乙的焦点以外,一定能在透镜乙右侧焦点以外,即距离透镜乙右侧大于20cm的某处,得到一个实像,所以将光屏向右移,一定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放大的.故选A.

故选A.

9、C【分析】利用题目中告诉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人观察到得烛焰的像的性质,从而可以确定答案.

【解答】解: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在凸透镜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只有选择项C中所示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律.

故选C.

10、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解答】解:当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所以:

f<12cm<2f,

解得:6cm<f<12cm.

ACD都超出了这个范围,所以错误,B在这个范围内,所以正确.

故选B.

11、C【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⑤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解答】解: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不符合题意;

B、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不符合

三、作图题

12、【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13、

14、

15、作图略(每图2分,共6分)

四、实验,探究题

16、(1)上缩小右(2)B

17、【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当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f,根据其结合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得出结论;(2)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

(3)根据像的位置变化判断眼镜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其判断出眼镜的种类.

【解答】解:(1)由图知,u=v=,则可知=2f,f=;

(2)把蜡烛移动到A处,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透镜,向左移动;

此时物距大于2f,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把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说明该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是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2)左;缩小;(3)凸透镜;远视眼.

18、【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2)①③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②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定义进行解答;

(3)凸透镜成像规律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与物体在同一侧来解答此题.【解答】解:

(1)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所以焦距f=20cm;

(2)①由题意知,f=20cm,所以2f=40cm,

由图可知,当物距u=30cm时,2f>u>f,

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像距是指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

③此时凸透镜可当投影仪使用;

(3)因为此透镜的焦距为20cm,当使蜡烛距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此时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但我们可以在光屏一侧通过透镜看到蜡烛所成的像,即眼睛应在透镜的右侧进行观察.

故答案为:(1)20;(2)①倒立、放大、实;②见上图;③投影仪;(3)右.

初二物理专项-凸透镜成像复习题(附答案)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一、 复习目标
在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从而判断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包
括像的倒正、实虚以及放大还是缩小情况),还要学会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际应用如:照相
机、幻灯机、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以及人的眼睛、眼镜
二、 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像距
应用
U>2f
U=2f
f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 2 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二、典型例题解析:
(一)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定成像性质
例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
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 10cm 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 像
【针对性训练】
1、三个焦距都是 20cm 的凸透镜,小明利用它们做了一些简易光学器材,第一个做成了简 易照相机,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第二个做了一台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第三个直 接作放大镜使用,观察一只小昆虫,使用过程中,下面对应关系连线正确的是( )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 灯片的距离
照相机的凸透镜到 画的距离
放大镜到小昆虫 的距离
150 厘米 40 厘米 22 厘米 20 厘米
12 厘米
投影仪的凸透镜到幻 灯片的距离
照相机的凸透镜到 画的距离
放大镜到小昆虫 的距离
150 厘米 40 厘米 22 厘米 20 厘米
12 厘米
A
B
.

(完整word)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透镜及其应用)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l0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l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 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 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实像 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 C.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 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 1.答案:A 解析:物体AB通过透镜在透镜右侧10cm处成一个倒立实像,该像通过平面镜在平面镜右侧成一个倒立虚像,该虚像又通过透镜在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实像,选项A正确。 2.(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哪一个 答案:D解析: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筷子成放大虚像,所以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D, 3. (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3.答案:B【解析】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放大的像,说明烛焰处于焦点和2倍焦距位置之间,焦距小于10cm;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缩小的像,说明烛焰处于2倍焦距位置之外(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像在焦点与2倍焦距位置之间,焦距大于8cm;所以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在8cm 到10cm之间,选项B正确。 4.(199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 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 是:() A.凸镜B.凹镜C.凹透镜D.凸透镜 4.答案:C 解:根据面镜和透镜的成像规律,能成正立缩小的像是凸镜和凹透镜;但要使屋内 的人看屋外的人;只能用凹透镜,选项C正确。 5.(199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 采取的措施是:() A.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B.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C.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 D.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 5.答案:A 解析: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小物距(使 幻灯片向镜头移动),增大像距(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选项A正确。 6. (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 1.(12济宁)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江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浙江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河南)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5.(12海南)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苏州)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 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 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 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7.(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 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 下)调整。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1、下列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影”,如“做手影游戏”、“看电影”、“湖中树的倒影”、“用照相机摄影”等。以上词语中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摄影──光的反射 D.电影──光的直线传播 4、如图1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 ...是 () 5、(08潍坊市)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 6、(08广东佛山)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 ...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7、(08广西)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 4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 8、(08荆州)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 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成像练习题

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 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 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 体的为物镜。 2、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 ,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 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 的距离, 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 .一直变小 B .一直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 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cm 和20cm 的凸透镜L 1和L 2 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凸透镜是L 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B .若凸透镜是L 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C .若凸透镜是L 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D .若凸透镜是L 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4、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 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6、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 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 . 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 . 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7、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 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 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不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一: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光路图. 二.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 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

9、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10、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11、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1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 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13、将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象 C、等大的虚象 D、缩小的实像 14、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图5-2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_________像,(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___________像。 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像, 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应满足( ) A.u>2f; B.2f>u>f; C.u=2f ; D.u<f 17、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 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 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 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 18、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 分),则所成的像将() A.像的A′部分消失了 B.像的B′部分消失了C.成 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A′B′是完整的,亮度 变暗 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______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和基本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1.(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f<v<2f。 照相机应用此规律成像。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又小于两倍焦距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此规律成像 (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得到平行光,无法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此规律成像。 2.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成倒立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大; 成虚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5.成实像时,物体向前靠近凸透镜,光屏就要相应的向后移动远离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虚则正,实则倒 (3)成实像口诀: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课后作业: 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上. 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主光轴.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 、____ 的____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 . 4.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 立____ 的____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 立____ 的____ 像. 5.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 镜,物体应放在____ ,像在____ ,像的性质是

凸透镜成像试题及答案

评卷人 得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 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潜望 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图3 2、 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确 : A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 B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 C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 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 ?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3、 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 A ? u >2f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 B ? u v f ,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C ? 2f > u > f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 3所示的位置时,恰 )

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 5、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 后光线会() A ?仍然平行B.会聚 C ?发散 D ?无法判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 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 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靠近”,则对光线起会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像清晰 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几点: ① 焦点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时不成像,成实像,成虚像。 f u =f u >f u <② 二倍焦距处是像大小的分界点,时,成等大实像,时,成缩小的实像, f u 2=f u 2>时,成放大实像或放大虚像。 ③ 成实像特点:成实像时,物、像在镜的两侧 f u 2<且倒立,同时,,像变小,,像变大,物像移动方向一致。 ④ 成虚 ↑u ↓v ↑↓v u 像的特点:成虚像时,物、像在镜同侧,且正立、放大,同时,,像变大, ↑↑v u 像变小,像物移动方向也一致。 ↓↓v u ⑤ 成实像时,物、像距离最小值为4倍焦距(即)。 f 4口诀:一焦分虚实,分正倒;二焦分大小;物近(与焦点的距离)像远大,物远(与焦点 的距离)像近小;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像距大(于物距)像放大,像距小(于物距) 像缩小。 例7: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3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 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的位置向此透镜方向移动20cm ,则此时蜡烛经该透镜所成的像是 ( ) A .放大的虚像 B .等大的虚像 C .缩小 的实像 D .缩小的虚像 例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也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D 、实像是实 际存在的像,虚像是实际不存在的像,是人的幻觉形成的 六、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科学探究题 例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 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7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 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 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巩固练习: 1.如图8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 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 C.发散 D.无法确定 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凸透镜成像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凸透镜成像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潜望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 2、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所成像的性质,下列哪种说确: A.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3、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哪种成像规律制成的: A.u>2f,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B.u<f,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C.2f>u>f,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 D.倒立放大的实像. 5、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6、如图所示,一玻璃砖有一凸形空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会() A.仍然平行B.会聚

C.发散D.无法判断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是缩小的 8、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06年全国竞赛 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整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 U﹥2f U=2f F﹤u﹤2f U=f 0﹤u﹤f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 A.大于20㎝ B.大于10㎝且小于20㎝ C.小于10㎝ D.等于20㎝ 5.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6.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8.蜡烛从离凸透镜距离为5f的地方向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精选.)

凸透镜成像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 1.(2014 春?洞口县月考)如图所示,几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 的是( ) A .(1)(2)(3) B .(4)(5)(6) C .( 2)(3)( 4) D .(2)(6) 2.(2013 秋?江陵县期末)如图,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 3.(2016?孝南区一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 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 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 的是近视镜 D .凸面镜 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 C .平面镜

C.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 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4.(2015?高港区一模)如图所示,为入射光线,为折射光线,且<.已知10,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5.(2016?天水)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B.当12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20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处移动到24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2016?揭阳)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7.(2016?泰州)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处得 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 处, 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8.(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缩小的实像B .等大的实像C .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9.(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 一定满足9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复习题(附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一、 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规律 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 处,所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 2.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0cm B 、15cm C 、10cm D 、5cm (三)镜的调节问题 例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B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 D 、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例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 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针对性训练】 1、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内容后,想通过实验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所示。

初二物理光学竞赛专题训练

初二物理光学竞赛专题 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二物理光学竞赛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 一.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 1.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也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只能看到甲的眼睛; 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2.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3.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 A.凹型镜面 B.凸型镜面 C.平面镜面 D.乳白平面 4.用两块平面镜做成如图所示的潜望镜,两平面镜中心的距离为L,现在用此潜望镜观察正前方一物体AB,那么人从潜望镜中看到AB的像距物体AB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作图并说明) 5.一面镜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

自已的全身,则 ( )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离O.5米远处。 C.应后退到距离4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 6.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 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 7.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专题训练 【知识要点与相应例题】 一、透镜 1、名词:薄透镜,主光轴,光心, 焦点(F ),焦距(f )。 例 1、透镜上有一个点,从任何方向通过该点的光线都不会偏折,这个点叫做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之后会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 ,一个凸透镜 有 个这样的点; 叫做焦距。 2. 典型光路(如图1) 例2.如图2画出了光通 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填 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3.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__作用,所以 又叫做__________透 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 做________透镜. 4、判断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当用折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比较,若相“靠近”,则对光线起会聚 作用;若相“远离”,则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如图3) 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 (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 (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例3: 请在图5中两幅图上分别做出入射光线、出射光 线。 三.透镜的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例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 ________.若镜头的焦距为cm 5 f ,则相机中的胶卷应放在_______cm 与_______cm 之 间的位置. 例5、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叫 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某次实验时使用的两组透镜上分别标有 “×5”和“×20”的字样,则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 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例6: 把图6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 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 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 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靠近透镜 C .远离透镜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 像清晰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经典

凸透镜成像练习题经典 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应:( ) A 、10cm >f >6cm ; B 、10cm >f >7cm; C 、14cm >f >10cm; D 、20cm >f >14cm 。 2、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 A .小于12cm B .等于12cm C .大于12cm D .无法判断 3、当物体距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为( ) A .2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