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临床助理医师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临床助理医师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临床助理医师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临床助理医师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临床助理医师

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是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现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气管呼吸音

是空气进出气管所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高调,吸气与呼气相几乎相等,于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一般无临床意义。

2.支气管呼吸音

(1)特点

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ha”的音响,音强、高调。呼气相较吸气相长,呼气音较吸气音强而高调。吸气末与呼气始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

(2)机制

吸、呼时空气在声门、气管或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因吸气为主动运动,吸气时声门增宽,进气较快;而呼气为被动运动,声门较窄,出气较慢之故。

(3)听诊部位

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特点

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的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其吸气音的性质与正常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其呼吸音的性质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吸气呼气之间有极短暂间隙。

(2)听诊部位

正常人于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4.肺泡呼吸音

(1)特点

似上牙咬下唇吸气时“夫”音。音弱调低。吸气较呼气音响强、音调高。呼气末气流量太小,不能闻及声响。

(2)机制

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冲击肺泡壁,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这种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即形成肺泡呼吸音。

(3)听诊部位

肺野大部分区域。

(4)差异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运动、肺组织弹性、胸壁厚薄有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男性较女性强(男性呼吸运动较强,胸壁皮下脂肪较少),儿童(胸壁薄、肺泡弹性好)较老年强,消瘦(胸壁薄)者较肥胖者强。肺泡组织较多,胸壁肌肉较薄的部位,如乳房下部、肩胛下部最强,其次为腋窝下部,肺尖及肺下缘较弱。

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1). 肺部听诊模拟训练及详解 支气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如同将舌抬起经口呼气所发出的“ha”的声音。支气管呼吸音调高,音响强。吸气呼气相比,呼气音较吸气音音响强、音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为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致。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肺泡呼吸音很像上齿轻咬下唇吸气时所发出的“fu”的声音,为一种柔软吹风样性质,音调较低,音响较弱。吸呼气相比,吸气音比呼气音间响强、音调较高且时间较长。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闻及肺泡呼吸音。

粗湿啰音:又称为大小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严重肺水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也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又能称为中小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又称为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死等。

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音调低,其基音频率约为100-200Hz,如熟睡中鼾音,多发生在气管或主支气管。 胸膜摩擦音:当胸膜面于由炎症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声音的性质差别很大,有的声音柔软细微,有的声音很粗糙。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一般在吸气未与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声音消失,深呼吸时则声音增强,可籍此与心包摩擦音鉴别。令病人掩鼻闭口并加强腹式运动,这时尽管无气流进出气道,仍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可与捻发音区别。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

肺部听诊方法及病症分析

肺部听诊方法及病症分析 一、听诊基本情况 听诊器:供听人体心、肺等器官活动声响变化 患者体位:坐位或卧位 检查顺序:肺尖开始,自上而下 前胸-侧胸-背部 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 二、听诊内容 听诊内容包括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 ●产生机制: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者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特点:似口腔呼吸发出“ha”的音响,吸气相小于呼气相(1:3),呼气音响强,音调高●声音性质:管样 ●分布: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听诊部位:主气管 2、肺泡呼吸音 ●产生机制: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移动的结果。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 呼吸音形成的主要因素。 ●特点:声音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fu”声 ◆吸气相大于呼气相(3:1) ◆吸气声响比呼气强,音调高 ●分布:正常人胸部除支气管呼吸音部位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部位外,其余部位均属于肺 泡呼吸音 ●声音性质:吹风样 ●听诊部位:大部分肺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产生机制: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 ●特点:吸气音和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 ◆呼气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较弱,音调接近 ◆吸气相等于呼气相(1:1) ●分布:胸骨角附近1、2肋间及背部肩胛间的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声音性质:吹风样及管样 ●听诊部位:主支气管 三、病症 1、湿啰音 ●产生机制: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或由于 小支气管因分泌物粘着而闭陷,当吸气时突然张开并重新充气时形成爆破音。 ●特点:断续而短暂,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于吸气时活吸气终末较明显,部位恒定,性 质不易变,咳嗽后减轻或消失 ●分类: ◆粗湿罗音(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出现在吸气早期,见 于肺结核空洞、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昏迷或临终前无力排痰 ◆中湿罗音(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出现在吸气中期。见于支气管肺 炎、支气管炎等 ◆细湿罗音(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出现于吸气后期。见于细支气管炎、支 气管肺炎、肺淤血、肺梗塞 ◆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罗音,出现于吸气终末,如在耳边用手捻搓一 束头发产生的声音。是由于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分泌物存在而相互粘着闭陷,当吸气时被气流重开重新充气而产生的细小爆裂音,见于细支气管和肺泡炎症或充血,如早期肺炎、肺淤血、肺泡炎等。 2、干啰音 ●产生机制: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和呼出时发出湍流

呼吸系统内容总结

呼吸系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 1、诊断标准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在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等)之后,即可成立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2、慢支的分型: (一)单纯型只有咳嗽、咳痰两项症状而无喘息者,称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二)喘息型具有咳嗽、咳痰、喘息三项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音者,称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慢支的分期 (一)急性发作期在一周内出现脓痰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一周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任何一项显著加重者。 (二)慢性迁延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或喘息症状,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者。 (三)临床缓解期指患者经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和少量咳痰,至少持续三个月以上者。 4、慢支的治疗:(一)发作期的治疗主要为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等。 (二)缓解期治疗主要为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预防急性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系在慢性小气道阻塞的基础上终未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膨胀,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它是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的续发症,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类肺气肿。1、临床表现 症状: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慢性过程,进行性加重。 慢性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②咳痰③喘息④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⑤全身性症状: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体征:视: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 触: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并发感染时肺部可有湿罗音。 2、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突发胸痛、气促加重(2)肺部急性感染(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呼吸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其病理生理基础是上述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增大或右心衰竭。 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理: (一)功能性因素:缺氧性肺小动脉痉挛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高碳酸血症时本身不能收缩血管,主要是产生过多的H+,使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增强,使肺动脉压增高。 (二)解剖性因素 (1)慢性炎症→肺小动脉炎→血管官腔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 (2)肺气肿,肺泡内压↑→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管官腔狭窄、闭塞→肺血管阻力↑

呼吸音

呼吸音系气流往返于喉、气管、各级支气管及肺泡时,因内径不同和内膜表面不平滑而发生摩擦与漩涡,引起呼吸道及肺泡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经过肺组织和胸壁,在体表听到的声音为肺部呼吸音。 听诊的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和附加音、异常的听觉语音。可依据声音的强度、音调高低、性质及时间的长短来区分。 听诊时需注意: ①被检查者宜取座位,也可取卧位。 ②嘱被检查者用鼻作均匀而稍深呼吸,必要时用张口呼吸或咳嗽作比较。10 ③要正确使用听诊器;11 ④要分辩呼吸音与心音或其他杂音(还包括什么杂音?),不受相互干扰。 ⑤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由前面到侧面,最后背面。同时两侧对称部位要进行比较(见图3-07-041,3-07-042)。每个部位至少要听1-2个呼吸周期。

图3-07-041前胸听诊顺序图3-07-042 背部听诊顺序1.正常呼吸音:Normal Breath Sounds

三种正常呼吸音听诊部位(见图3-07-043,3-07-044,3-07-045)。

图3-07-43 前胸部呼吸音听诊位置图3-07-44背部呼吸音听诊位置

图3-07-45 不同方向正常呼吸音听诊位置 思考:既然大部分肺野都听到肺泡呼吸音,你能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型明确其生理变异吗? 小结:表3-07-02三种正常呼吸音的比较表

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产生机制气流经声门往返于 气管及主支气管时 形成湍流所产生的 声音。 气流进出肺泡,肺泡壁 紧张和松弛交替变化, 肺泡的弹性变化,气流 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支气管接近体表而 又被肺组织遮盖的 部位。 声音特点音响强,音调高,呼 气与吸气相比,音响 较强,音调较高,时 相也较长。 性质柔和,音调较低。 吸气时相较长,音响也 较大;呼气时相较吸气 为短,吸气与呼气时间 之比约为5:2。 吸气音的性质与肺 泡音相似,但音调较 高,音响较强;呼气 音的性质与支气管 呼吸音相似,吸气与 呼气的音调、强度和 时间,两者几乎相 等。 听诊部位正常人在喉部、胸骨 上窝、背部第6、7 颈椎及第1、2胸椎。 大部分肺野。在胸骨两侧第1、2肋 间隙,背部第3、4胸 椎旁肩胛间区。

怎样听诊呼吸音

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较容易,干湿啰音和哮鸣音容易掌握。实际上,我个人的体会是,肺部听诊并不比心脏听诊容易。 心脏听诊对初学者来说掌握比较困难,但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最终总会掌握。而对肺部听诊而言,在初步掌握几项啰音听诊技术后进一步的提高就比较困难了,大部分医师往往都停留在这一水平。而对听到的啰音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后者提示的是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病、胸膜肥厚肺膨胀受限,还是心力衰竭的啰音?能区别者恐怕不会太多。又比如通过肺部听诊推测患者是否吸烟,大概吸多少年的烟,肺功能损伤的程度等,就不是听到几个啰音所能回答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肺部听诊的悟性、技巧与水平,要跨越这道看来难以逾越的“门槛”.有了这个飞跃,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不能做任何仪器检查时,高超的基本听诊技术就会显示出其独到的作用,才会体验到肺听诊的奥妙与神奇! 呼吸音产生于气流类型、气道内压改变及固体组织的振动。一般可听到三种类型的呼吸音,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及附加音。正常呼吸音与异常呼吸音有一些可识别的特征,其振幅与强度受气流类型、区域肺容量或气体分布、体位及音源位置等影响。 1. 正常呼吸音的来源 呼吸音的来源部位尚不明确。气管和大气道听到的声音是特征性的,呈高声、管状,伴较长的呼气相,反映大气道第一分叉的紊乱气流型。在其他胸壁上听到较柔和的声音,伴较短的呼气相,可能来源于大气道最初几个分叉处产生的紊流。然而,这些声音随气流变化率和肺内气体分布而改变,提示呼吸音产生于外周气道。同样地,吸气音也可能来源于外周气道,而呼气音可能产生于较大气道,因为终末细支气管的气流率很小,不足以产生呼吸音。疾病过程改变了气道或气流动力学,于是产生异常呼吸音和附加音,通过狭窄气道的气流或气道压突然改变,引发固体结构振动而发声。 产生于固体组织机械振动的呼吸音通过空气、体液或组织的不同介质,以不同的速度传导,其频率、强度及时限可以测量。频率以赫兹(Hz)测量,是指每单 位时间所发生的振动数目。临床工作中,以音调描述声音的频率,高音调表示高频率,低音调表示低频率。强度是指产生呼吸音振动的响度,以振幅表示。时限

肺部听诊的技巧

关于肺部听诊的技巧 学习掌握肺部的听诊,先应明确以下几个常识。 正常呼吸音:1,支气管呼吸音:是由口鼻吸入或呼出的气流,在声门及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的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发“哈。。。。”的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都可听到。2,肺泡呼吸音:发“夫。。。。”的音。在正常肺组织可听到。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为上述两者的混合呼吸音,正常的在前胸骨角附近及背部的肩胛区可以闻及。 异常呼吸音: 一,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和消失:进入肺泡的空气减少,导致流速降低或传导障碍所致,见于全身衰弱你,呼吸运动受限,肺气肿,肺炎,胸腔积液或积气,胸膜增厚等。2,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呼吸运动和肺交换增强时,如运动后,发热,肺部病变时的部分呼吸功能发生代偿性增强,呼吸音亦增强。3.呼吸音粗糙:肺泡呼吸音增添了支气管呼吸音的成分。4,断续性呼吸音(或称齿轮性呼吸音):见于寒冷,疼痛,神经紧张。 二,病理性支气管呼吸音 1,肺组织实变:当实变范围链接到气管及胸壁是,即可出现,如肺炎,肺梗塞,肺不张等。2,肺内大空洞:结核,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表现出来的“空瓮音”。三,病理性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见于大叶性肺炎初期,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的液面上方。 罗音: 一,干罗音:由于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粘膜炎性肿胀,有粘稠的分泌物,支气管痉挛)而发出的音响。易变和多变的特点。 1,哨笛音:小支气管的高音调的干罗音。“飞箭音” 2,鼾音:大支气管的低音调的干罗音。 二,湿罗音:水泡音,由于气体通过带有的稀薄液体(痰液,血液)的支气管时,引起的液体震动或水泡破裂的声音,分为大水泡,中水泡,和小水泡音。 1,出现吸气时,湿罗音在吸气末增多而清楚,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呼气早期。2,较为固定,易变性小。3,咳嗽后可出现或消失,也可增多或减少。湿罗音可局限在某一部位,或广泛分布。出现于内侧肺下野的湿罗音可见于心力衰竭时的肺淤血。满布肺野表示病变广泛,可见于肺水肿。周围有肺组织实变的支气管或空洞部位,湿罗音特别响亮,听之如来自近处。 三,捻发音:可有生理性的,如老年人,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结核,肺淤血) 胸膜摩擦音及其他: 1,胸膜摩擦音:当胸膜发生炎症时,两层胸膜变的粗糙,呼吸时可以听到两层胸膜摩擦的声音,其听诊特点是:1)摩擦音是干燥的,断续的,接近表面的声

异常呼吸音及临床意义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发生机制:与呼吸运动减弱,肺泡内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有关。可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 常见原因: 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外伤、肋软骨骨化、肋骨切除、胸膜增厚等。 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膈肌瘫痪、膈膨出等。 ③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等。 ④压迫性肺不张,如胸腔积液或气胸。 ⑤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巨大腹部肿瘤等。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发生机制: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使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或气流加速有关。 常见原因: ①机体需氧量增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如运动、发热、代谢亢进等。 ②缺氧兴奋呼吸中枢,致呼吸运动增强,如贫血等。 ③血液酸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如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肾衰竭、水杨酸过量)等。 ④单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单侧胸肺疾病引起患侧肺泡呼吸音减弱,健侧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音延长 ①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导致呼气阻力增强,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②肺泡弹性减弱,使呼气的驱动力减弱,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4)断续性呼吸音亦称齿轮状呼吸音。 发生机制: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声音断断续续并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 常见原因:见于肺结核、肺炎。寒冷、紧张时可出现断续性肌肉收缩的附加音,但与呼吸运动无关。 (5)粗糙性呼吸音因支气管黏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造成管壁不光滑或管腔狭窄,使气流进出不畅所形成的粗糙呼吸音。见于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早期。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肺部听诊操作规范与评分标准

肺部正常呼吸音听诊检查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内容应得分实得分扣分 准备质量标准(15分)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5 一项不合格扣2分 2、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5 未解释扣2分 3、准备好听诊器。 5 未备听诊器扣5分 操 作 质 量 标 准(70分) 1、进行正常呼吸音听诊:开始未举手示意扣1分 (1)听诊环境安静。 2 每错一项扣相应分 (2)嘱受检查者取坐位,解开上衣暴露胸背部。 3 (3)嘱受检查者稍张口作均匀呼吸,必要时进行 深呼吸。 3 (4)正确使用听诊器。 2 (5)听诊从肺尖开始沿肋间 ①自上而下。 3 ②前胸。 3 ③侧胸。 3 ④背部。 3 ⑤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6 2、指出正常呼吸音在体表分布部位,描述正常 呼吸音种类、特点。 (1)支气管呼吸音: ①分布在喉部、胸骨上窝、背部6、7颈椎及第 1、2胸椎部附近。 8 分布说错一项扣2分 ②特点:呼气时间长、音强、调高,声音似将 舌抬高,张口呼气时发出的“哈一”音。 6 特点每错一项扣3分 (2)肺泡呼吸音: ①分布在除支气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以外的肺泡部位。 4 ②特点:吸气时间长音强,调高,声音似上齿 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呋一”音。 6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①分布在胸骨角附近及肩胛间区3、4胸椎水平。 6 分布说错一项扣2分 ②特点:吸气音似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音略 强,调略高;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 但音略弱,调略低;吸气和呼气时间响度、音 调大致相等。 12 特点说错一项扣3分 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1、操作规范、正确。 4 2、所需时间20分钟。 4 每超10秒钟扣1分 3、语言流利。 4 4、态度认真。 3

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 1)支气管呼吸音:喉、胸骨上窝、背部C6、7 T1、2 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1、2肋间,肩胛间区3、4胸椎、肺尖前后 3)肺泡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与肺泡内得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得空气流速减慢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有关。可在局部、单侧或双肺出现。 发生得原因有: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软骨骨化与肋骨切除等; 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 ③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 ④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⑤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腹部巨大肿瘤等。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肺泡呼吸音增强,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使进入肺泡得空气流量增多或进入肺内得空气流速加快有关。 发生得原因有:①机体需氧量增加,引起呼吸深长与增快,如运动、发热或代谢亢进等; ②缺氧兴奋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运动增强,如贫血等; ②血液酸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深长,如酸中毒等。一侧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一侧肺胸病变引起肺泡呼吸音减弱,此时健侧肺可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 3)呼气音延长:因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导致呼气得阻力增强,或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使呼气得驱动力减弱,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引起呼气音延长。 4)断续性呼吸音: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可引起断续性呼吸音,因伴短促得不规则间歇,故又称齿轮呼吸音(cogwheet breath sound),常见于肺结核与肺炎等。必须注意,当寒冷、疼痛与精神紧张时,亦可听及断续性肌肉收缩得附加音,但与呼吸运动无关,应予鉴别。

呼吸音常见症状与体征

呼吸音常见症状与体征 【考纲要求】正常呼吸音及其听诊特点、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正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听诊特点。注意异常肺泡呼吸音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一、正常呼吸音 (一)肺泡呼吸音 (1)声音特点:呈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fu-fu”声,吸气时声强、调高、时相长。 (2)机制:空气进出细支气管和肺泡时由于肺泡张力、弹性变化和气流振动产生。 (3)差异:正常人肺泡呼吸音强弱与性别、年龄、肺组织弹性、胸壁厚薄及呼吸深浅有关。男性较女性强,儿童较老人强,矮胖者较瘦长体型者为弱。依听诊部位而论以乳房下部与肩胛下部最强,腋窝下部次之,肺尖与近肺下缘区域较弱。 (二)支气管呼吸音 (1)声音特点:将舌抬高接近上腭经口呼气时所发生“ha”的音响,声强调高吸(气时相)短呼(气时相)长,

呼(气音)弱,吸呼之间有短暂间隙。 (2)机制:吸、呼时空气在声门、气管或支气管形成湍流而产生的音响,因吸气时声门宽,进气较快,而呼气为被动运动,声门较窄,出气较慢之故。 (3)分布部位: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习题: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听及的呼吸音是 A.粗糙性呼吸音 B.齿轮状呼吸音 C.支气管呼吸音 D.肺泡呼吸音 E.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答案:C 【答疑编号:30010406针对该题提问】 (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1)声音特点:兼有肺泡呼吸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吸气音与正常肺泡呼吸音相似,但较响较高;呼气音则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较弱稍低,吸呼时相相同,吸呼之间间隙短暂。 (2)分布部位:正常人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 习题:正常人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可听及的呼吸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 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心脏听诊容易掌握,心脏听诊随医疗实践的增加,听诊水平不断提高。而肺部听诊却与其不同,对初步的肺听诊,如罗音、哮鸣音等,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高水平的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但一旦领悟和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肺听诊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胸片、CT等)、肺功能及对治疗反应观擦中不断"对比"、"体验"和"领悟"中实现的。 虽然一个心动周期不足一秒钟,需要识别的心血管事件有5~6种之多,看似较难掌握;而呼吸周期可达3秒以上,要识别的呼吸事件好象也不多,比较容易掌握。其实不然,在短短的数秒钟内要听取的呼吸事件很多,如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各种罗音的响度(强度)、音调(频率)、出现在呼吸过程的时期:吸气或呼气过程的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期以及罗音附近的肺呼吸音特征等。因此,应聚精会神地长时间多部位反复听取,才能识别和评价其意义,决不能形式主义地听过一个吸气相,或听到几个罗音而满足,就快速地移动听诊器,这将会遗漏许多至关重要的信息。 1.呼吸音 是气流通过支气管到达胸壁的声音(振动)。正常呼吸音有三种: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别来自细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和以上两者的混合。正常肺泡呼吸音呈微风吹拂树枝样响声,很柔和、吸气相较长、较响,而呼气相较短、较安静的声音。正常肺泡呼吸音,虽随年龄增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音略显增强、变粗,但通常情况下,听诊的感觉还是比较柔和和清爽,特别是在吸气之末与呼气之初阶段,听诊很清晰。正常呼吸音的听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呼吸是否用力、深浅,胸壁的厚薄等均可使其增强或减弱。医学全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c15575657.html, 在疾病时呼吸音可发生异常变化,如COPD,由于气道粘膜炎症,充血、水肿、增厚,分泌物增多及气道收缩等因素,使气道,特别是小气道变狭窄,呼出气流受限。在早期轻度气道阻塞时,肺泡通气量相对还较多,在通过较狭窄的气道时所产生的湍流较大,故听诊反感到呼吸音变粗、变长,相当于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气道狭窄进一步加重,甚至部分发生陷闭,加之肺气肿的进展,有效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使肺泡呼吸音转弱,其程度与小气道狭窄和肺气肿的程度成比例。 观察发现,肺泡呼吸音的改变与最大中期流速下降和用力肺活量减少有关。此种改变,最明显的例子是长期大量吸烟的COPD患者,可根据呼吸音的变化估测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吸烟的年限。相反,由于呼吸动力障碍或肺顺应性下降,如肺间质病和胸膜胸壁疾病等,在非气管和支气管部位可听到支气管(管状)呼吸音,其特征是吸气相较短、较安静,而呼气相较长、较响的声音,属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2.呼气时限和呼气时间与吸气时间比值 正常呼吸周期为吸气-呼气-间歇三个阶段的周而复始过程。正常肺泡呼吸音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约为3∶1,当用力呼气时,其时间通常小于5秒,大于此值提示有弥漫性气道阻塞。病理研究发现,随着FEV1 %下降,小气道病变进行性加重,说明呼气时间延长能较好地反映小气道的病变和功能状态。评估呼气时间延长的方法有两种:(1)呼气时间绝对延长,大于5秒有病理意义;(2)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值增加,正常约为1∶3,大于此值者为呼气延长。 根据笔者观察,若呼气时间等于吸气时间,表示呼气时间轻度延长;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为中度延长;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2倍或以上者为重度延长,分别反映气道阻塞的轻、中、重程度。有些重度COPD或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气早期停顿现像,然后再缓慢呼出肺内气体。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呼气时限多明显缩短。为仔细估测和比较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值,在任一听诊部位至少得听诊两个呼吸周期。研究发现,呼气时间与FVC、FEV1、FEV1/FVC、MMF及MEF50有关。 3.获得性(adventitious)呼吸音 肺疾病时经常可听到多种获得性异常呼吸音,如湿罗音、干罗音、哮鸣音、帛裂音(velcro音)、吱嘎音及鸭鸣音等。不同的肺罗音其产生的机制不同,反映肺的病理生理改变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罗音,特别是湿罗音的描述应尽量周全,如部位、呼吸时相,各时相中的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性质、音调(频率)、响度、其周围肺组织的呼吸音以及与咳嗽、体位的关系等。

病理性呼吸音综述

病理性呼吸音 在病理情况下,除生理呼吸音的性质和强度发生改变外,可发现各种异常呼吸音,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一)病理性肺泡呼吸音 病理性肺泡呼吸音又分以下几类。 1.肺泡呼吸音增强(Acceleration of the vesicular breathing)。可表现为普遍性增强和局限性增强。 普遍性增强,为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呼吸运动和肺换气加强的结果。其特征为两侧和全肺的肺泡音均增强,如重读“夫、夫”音。常见于发热、代谢亢进及其他伴有一般性呼吸困难的疾病,这种普遍性增强的现象,是全身性症状的一部分,并不标志着肺实质的原发性病理变化。 局限性增强,亦称代偿性增强,此乃病变侵及一侧肺或肺脏的某些部分,而使其机能减弱或消失,则健侧或无病变的健康肺组织部分承担着患病部的呼吸机能,出现代偿性呼吸机能亢进的结果。它标志着肺实质的病理变化,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渗出性胸膜炎等,其特点是常伴发一侧或局部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支气管呼吸音。配合胸部叩诊时,常可发现相应的浊音和鼓音等症状。 2.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Reduction or absence of the

vesicular breathing)。表现为肺泡呼吸音极为微弱,听不清楚,吸气时也不明显,甚至听不到肺泡呼吸音。此种变化可发生于肺部两侧,一侧或局部。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见于下列情况。 (1)肺组织的弹性减弱或消失。当肺组织浸润或炎症时,肺泡被渗出物占据并不能充分扩张而失去换气能力,则该区肺泡音减弱或消失。见于各型肺炎,肺结核等,当肺组织极度扩张而失去弹性时,则肺泡呼吸音也减弱,见于肺气肿。 (2)进入肺泡的空气量减少或流速减慢。当上呼吸道狭窄(如喉水肿),肺膨胀不全、全身极度衰弱(如严重中毒性疾病的后期,脑炎后期、濒死期),呼吸肌麻痹、呼吸运动减弱,进入肺泡的空气量减少,则肺泡呼吸音减弱。当胸部有剧烈疼痛性疾病(如胸膜炎,肋骨骨折等),膈肌运动障碍(如膈肌炎、急性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等),使呼吸运动受限,则肺泡呼吸音减弱。 (3)呼吸音传导障碍。当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壁肿胀时,由于呼吸音传导不良,也会听到肺泡呼吸音减弱。 (4)空气完全不能进入肺泡内时,肺泡呼吸音消失。见于支气管阻塞和肺实变的疾病。 3.断续性呼吸音(Interrupted Vesicular murmur)或齿轮呼吸音(Cog—wheel breathing)。肺泡呼吸音呈断续现象,将一次肺泡音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段时称为断续性呼吸音或齿轮呼吸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部位 肺部听诊的部位前胸部为锁骨上窝,锁骨中线上、中、下部,腋前线上、下部和腋中线上、下部,左右两侧,共16个听诊部位。背部听诊为腋后线上、下部,肩胛间区上、下部,肩胛下区内外部,左右两侧共12个部位。根据需要在某一部位可多听几个点。 肺部听诊方法 (1) 顺序,听诊的次序自肺尖开始,自上而下,自前面而侧面 ( 自腋窝向下行 ) ,最后检查背部 ( 自肩胛上、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 ) , (2) 要进行两侧对称部位的对照比较听诊。 (3) 嘱病人微张口,作均匀而稍深的呼吸,必要时作深呼吸或咳嗽,易于听到呼吸音及啰音的变化。 肺部听诊内容 (1) 呼吸音,应熟悉三种呼吸音的特点。听诊时,注意声音性质及吸气期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及时相的长短。 ① 支气管呼吸音、类似把舌尖抬高张口呼出空气所发出的 " 哈 " ("ha") 音。其特点为呼气期较吸气期为长,音较强,调较高。正常在喉,胸骨上窝,背部 6 、7 颈椎及第 1 、 2 胸椎附近可听到。 ② 肺泡呼吸音类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所产生的 ' 夫 " ("fu-fu") 音,声音柔和,有如微风吹拂的声音。其特点为吸气比呼气的声音长,强而调高,呼气期音短,弱而调低,此音在正常两侧肺野均可听到。 ③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为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吸气音,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的呼气音,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吸气与呼气声音在时间,度及音调几乎相等。正常此音在胸骨两侧第 1 、 2 肋间隙,肩胛间区的第3 、 4 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 (2) 啰音干性啰音。湿性啰音。 (3) 语音共振,嘱病人重复发 "yi" 长音,同时在胸部对称部位听诊,正常可听到柔而模糊的声音,音节不能分辨。 (4) 胸膜摩擦音为胸膜有炎症时,胸膜表面粗糙,颇似以一手掩耳,用指腹摩擦手听到的声音。以两腋侧为最常出现。

肺部呼吸音

三种正常呼吸音的比较表

2.异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与进入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速度减慢有关,可在单侧、双侧或局部出现。 常见于:①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 ②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膈肌麻痹、膈肌痉挛等。 ③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等。 ④胸膜疾患,如胸腔积液、气胸、胸膜肥厚。 ⑤腹部疾患,如大量腹水、腹腔内巨大肿瘤等。 肺泡呼吸音增强:可见于呼吸运动增强,通气功能加强,使进入肺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流速加快,如运动后、发热、代谢亢进、情绪紧张、缺氧的刺激、酸中毒或一侧胸部及肺组织病变,使健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强。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Bronchial breath sounds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见于大叶性肺炎实变、肺纤维化、肺不张、肺内巨大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总之,肺组织实变(声音传导良好)及肺空洞(声音产生共鸣)是产生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病理基础。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区域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即为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其产生可能与肺实变范围较小,病变部位较深、病灶与正常肺组织掺杂存在有关,见于肺炎、结核、肺纤维化、非阻塞性肺不张。 3.语音共振vocal resonance 应用听诊器听取发音后声波音响传导到胸壁的声音又称语音共振。其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与语音震颤相同,但较敏感。检查时嘱被检查者以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二、三”音,同时用听诊器听取音响的强度和性质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其声音柔软而模糊,如果用耳语声,通过听诊器几乎听不到声音。在某些病变下可发生性质的改变,根据听诊音的差异,可分为支气管语音、羊鸣音、胸耳语音。通常在语音震颤、听诊或叩诊有异常时才需执行。

怎样听诊呼吸音

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较容易,干湿啰音与哮鸣音容易掌握。实际上,我个人得体会就是,肺部听诊并不比心脏听诊容易。 心脏听诊对初学者来说掌握比较困难,但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最终总会掌握。而对肺部听诊而言,在初步掌握几项啰音听诊技术后进一步得提高就比较困难了,大部分医师往往都停留在这一水平。而对听到得啰音就是正常得,还就是异常得?后者提示得就是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病、胸膜肥厚肺膨胀受限,还就是心力衰竭得啰音?能区别者恐怕不会太多。又比如通过肺部听诊推测患者就是否吸烟,大概吸多少年得烟,肺功能损伤得程度等,就不就是听到几个啰音所能回答得。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肺部听诊得悟性、技巧与水平,要跨越这道瞧来难以逾越得“门槛”、有了这个飞跃,在某些情况下,特别就是在不能做任何仪器检查时,高超得基本听诊技术就会显示出其独到得作用,才会体验到肺听诊得奥妙与神奇! 呼吸音产生于气流类型、气道内压改变及固体组织得振动。一般可听到三种类型得呼吸音,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及附加音。正常呼吸音与异常呼吸音有一些可识别得特征,其振幅与强度受气流类型、区域肺容量或气体分布、体位及音源位置等影响。 1、正常呼吸音得来源 呼吸音得来源部位尚不明确。气管与大气道听到得声音就是特征性得,呈高声、管状,伴较长得呼气相,反映大气道第一分叉得紊乱气流型。在其她胸壁上听到较

柔与得声音,伴较短得呼气相,可能来源于大气道最初几个分叉处产生得紊流。然而,这些声音随气流变化率与肺内气体分布而改变,提示呼吸音产生于外周气道。同样地,吸气音也可能来源于外周气道,而呼气音可能产生于较大气道,因为终末细支气管得气流率很小,不足以产生呼吸音。疾病过程改变了气道或气流动力学,于就是产生异常呼吸音与附加音,通过狭窄气道得气流或气道压突然改变,引发固体结构振动而发声。 产生于固体组织机械振动得呼吸音通过空气、体液或组织得不同介质,以不同得速度传导,其频率、强度及时限可以测量。频率以赫兹(Hz)测量,就是指每单位时间所发生得振动数目。临床工作中,以音调描述声音得频率,高音调表示高频率,低音调表示低频率。强度就是指产生呼吸音振动得响度,以振幅表示。时限就是指呼吸音振动持续得时间,以毫秒(msec)测量,而人耳能听到得只就是长短或连续与中断。 2、呼吸音得分类 正常呼吸音有气管与主气管音,在其她胸壁听到得正常呼吸音,以上两者之间听到得就是支气管肺泡呼气音。气管与主气管音产生于紊乱气流,声音响,在相应部位整个吸气与呼气都可听到。在其她胸壁听到得正常呼吸音得声音较弱,整个呼吸周期也都可听到。支气管肺泡呼气音就是正常呼吸音得第三种,在主支气管与小气道之间听取,其音调与时间介于主支气管音与正常呼吸音之间,吸气与呼气得时限相等。 3、正常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是什么疾病

支气管呼吸音是什么疾病 支气管呼吸音的定义是什么,想必大家对这个问题也有所疑问却得不到满意的解答。不必操之过急,有关于支气管呼吸的定义在下面罗列的文字中你可以找到你满意的答案。而支气管呼吸音的定义是可以容易的被我们所理解的,简单明了的字句可以使你轻易掌握而不被困扰。 呼吸音正常人呼吸时,气流通过呼吸道和肺泡,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声响,通过肺组织及胸壁传至体表的声音,即为呼吸音。根据呼吸音的强度、音调高低、性质、时相的长短及听诊部位,将其分为三种。 支气管呼吸音是呼吸时气流在声门、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类似将舌抬高,经口腔呼气时所发出的“哈”音。吸气时主动运动,吸气时声门增宽,气流通过快;呼气是被动运动,声门变窄,气流通过慢,因而呼气时相比吸气时相长,音调较高,音响较强。

正常人于喉部,胸骨柄,胸骨上窝,背部第6至7颈椎及第1至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区,其声响越强,音调亦降低。 若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支气管呼吸音,见于 1.如大叶性肺炎 2.肺内大空腔:如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 3.压迫性肺不张。 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可能是肺组织实变,使支气管呼吸音通过较致密的肺实变部分;传至体表而易于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的部位、范围和强弱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深浅有关。实变的范围越大、越浅,其声音越强,反之则较弱。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其支气管呼吸

音强而高调,而且近耳。 总之,支气管呼吸音的定义就是这样了。支气管呼吸音是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人生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的存在。理解它,了解他,呵护它,正是我们对其定义的不深而在看了以上解答后应该做的事。

第四章 体格检查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一)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有无皮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1)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肿物、妊娠。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膈肌麻痹、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maul呼吸。 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肺炎、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2)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 1)正常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12~20次/分,与脉搏之比约为1:4。节律均匀而整齐。 2)呼吸运动频率变化:①呼吸过快: >24次/分,见于缺氧、代谢旺盛(高热);②呼吸过缓:<12次/分,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及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运动节律异常的类型:①潮式呼吸:间歇性高通气和呼吸暂停周期性交替。呼吸暂停持续15~60秒,然后呼吸幅度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幅度后慢慢降低直至呼吸暂停。见于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害(通常在脑皮质水平);②间停呼吸:呼吸暂停后呼吸频率和幅度迅速恢复到较正常稍高的水平,然后在呼吸暂停时呼吸迅速终止。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大脑损害(通常在延髓水平);Kussmaul呼吸:呼吸深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④叹息样呼吸:见于焦虑症或抑郁症等。 (3)呼吸时相变化 1)吸气相延长:主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大气道(气管)狭窄,常常伴有“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为克服吸气阻力,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 2)呼气相延长:主要见于哮喘、COPD。常常伴有桶状胸、哮鸣音等异常体征。急性左心衰竭时亦可出现,称为“心源性哮喘”,需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二)胸部触诊 包括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等检查。 1.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侧部,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

临床肺部儿科听诊大全

作为儿科医生,每天的查房工作就是问病情和听诊,那么儿科肺部听诊的要点是什么呢?(此文致正在规化培训的医生) 一、呼吸频率: 下图是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正常值: 听诊的时候,应注意数儿童的呼吸频率,因为儿童好动或容易哭泣,而且儿童哭泣和活动后呼吸会加快,所以建议在儿童安静的状态下去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如果孩子无法坚持1分钟的时间不哭泣或者不动,也可采取在安静的状态下数15或20秒,然后乘以3或4,以这样的方法来数呼吸频率。小编个人习惯,如果孩子不能配合,会和家长说好,如果孩子睡着了,请来医生办公室叫我一声,我再去慢慢数呼吸,这样监测得到的数值才比较准确。1.呼吸过速: 指呼吸频率超过正常的年龄围。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 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压增高等。 二、呼吸深度的变化: 1.呼吸浅快: 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肺部疾病,例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2.呼吸深快: 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气体交换之故。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时,亦常出现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的现象,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患儿可感口周及肢端发麻,严重者可发生手足搐搦及呼吸暂停。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这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Kussmaul呼吸。 三、呼吸节律: 正常儿童安静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而整齐的。但是当病理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常见的呼吸节律改变有: 1)潮式呼吸; 2)间停呼吸; 3)抑制性呼吸; 4)叹息样呼吸。 四、呼吸音: (一)正常呼吸音有以下几种: 1.气管呼吸音: 是空气进出气管所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且高调,吸气与呼气相几乎相等。 听诊部位:于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 2.支气管呼吸音:

肺部听诊技巧

肺部听诊技巧 肺部听诊是体格检查的重要内容,在肺部检查中占主要地位,临床工作中,如果领悟和掌握了更高要求的肺部听诊,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 近些年,随着各种先进的辅助检查手段的问世,一些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仿佛变得无足轻重,一些年轻医生的听诊水平更是令人担忧。听诊器逐渐被冷落,听诊技术逐渐被荒废,甚至成为挂在医师颈上的装饰物。这种现象不仅引起业内学者的关注,更让老一辈医学家担忧、遗憾。用好听诊器,练好基本功,是对所有医生的基本要求和殷切期望。 一般认为肺部听诊比心脏听诊容易掌握,心脏听诊随医疗实践的增加,听诊水平会不断提高。而肺部听诊却与其不同,对初步的肺部听诊,如啰音、哮鸣音等,医学生和住院医师较易掌握,而更高要求的肺部听诊往往很难达到。一旦领悟和掌握,对临床工作帮助甚大。 肺部听诊的学习和掌握是建立在熟悉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胸片、CT等)、肺功能及对治疗反应观察中不断“对比”“体验”和“领悟”中实现的。 一个呼吸周期短短几秒钟,但在几秒钟内要听取的呼吸事件却很多,如呼吸音的清晰度、强弱,呼气时限,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呼气间歇与停顿,各种音的响度(强度)、音调(频率)、出现在呼吸过程的时期(吸气或呼气过程的早期、中期、晚期或全期)及啰音附近的肺

呼吸音特征等。因此,应聚精会神地长时间多部位反复听取,才能识别和评价其意义,决不能形式主义地听过一个吸气相,或听到几个音就满足,然后快速地移动听诊器,这将会遗漏许多至关重要的信息。 正常呼吸音有3种: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别来自细支气管、气管、支气管及以上两者的混合。 正常肺泡呼吸音的特点: 肺泡呼吸音呈微风吹拂树枝样响声,很柔和,吸气相较长、较响,而呼气相较短、较安静。虽随年龄增加,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音略显增强、变粗,但通常情况下,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听诊感觉还是比较柔、清爽,特别是在吸气之末与呼气之初很清晰。 如何根据呼吸音的变化估测气道狭窄程度和肺功能: 正常呼吸音的听诊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呼吸是否用力、深浅、胸壁的厚薄等均可使其增强或减弱。 在疾病时呼吸音可发生异常变化,如慢阻肺,由于气道黏膜炎症,充血、水肿、增厚、分泌物增多及气管收缩等因素,使气道特别是小气道变窄,呼出气流受限。在早期轻度气道阻塞时,肺泡通气量相对还较多,在通过较狭窄的气道时所产生的湍流较大,故听诊反而感到呼吸音变粗、变长,相当于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气道狭窄进一步加重,甚至部分发生陷闭,加之肺气肿的进展,有效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使肺泡呼吸音转弱,其程度与小气道狭窄和肺气肿的程度成比例。 观察发现,肺泡呼吸音的改变与最大中期流速下降和用力肺活量(FVC)减少有关。最明显的例子是长期大量吸烟的慢阻肺患者,可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