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中职数学职业模块教案(理工类)第二章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全部教案

人教版中职数学职业模块教案(理工类)第二章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全部教案

人教版中职数学职业模块教案(理工类)第二章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全部教案
人教版中职数学职业模块教案(理工类)第二章  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全部教案

人教版中职数学职业模块教案(理工类)第二章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全部教案

目录

第二十二课时:坐标轴的平移(一) (1)

第二十三课时:坐标轴的平移(二) (3)

第二十四课时:坐标轴的旋转(一) (5)

第二十五课时:坐标轴的旋转(二) (7)

第二十六课时:参数方程(一) (9)

第二十七课时:参数方程(二) (11)

第二十八课时: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一) (13)

第二十九课时: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二) (15)

第三十课时:应用举例(一) (17)

第三十一课时:应用举例(二) (20)

第二十二课时:坐标轴的平移(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

(2)掌握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对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学习,使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重点】

坐标轴平移中,点的新坐标系坐标和原坐标系坐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学生曾经学习过平移图形.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关的变化方式,从平移的运动过程上看,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向左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右平移相同的单位;向上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下平移相同单位.要强调坐标轴平移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教材中是利用向量来进行推证的,教学时要首先复习向量的相关知识.例1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位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求点在原坐标系中坐标的题目.例2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化简曲线方程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新坐标系原点设置的原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配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2.1坐标轴的平移与旋转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在数控编程和机械加工中,经常出现工件只作旋转运动(主运动),而刀具发生与工件相对的进给运动.为了保证切削加工的顺利进行,经常需要变换坐标系.

例如,圆心在O 1(2,1),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为

1)1()2(22=-+-y x .

对应图形如图2-1所示.如果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将坐标原点移至点1O 处,那么,对于新坐标系111x O y ,该圆的方程就是

12121=+y x .

图2-1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的坐标系的变换,叫做坐标轴的平移.

下面研究坐标轴平移前后,同一个点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式子叫做坐标变换公式.

图2-2

如图2-2所示,把原坐标系xOy 平移至新坐标系111x O y ,1O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00y x .设原坐标系xOy 两个坐标轴的单位向量分别为i 和j ,则新坐标系111x O y 的单位向

量也分别为i 和j ,设点P 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为),(y x ,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为),(11y x ,于是有

OP = x i +y j ,1O P = x 1i +y 1 j , 1OO =

x 0i +y o j ,

因为 11OP OO O P =+

, 所以 0011 x y x y x y +=+++i j i j i j ,

即 0101 )()x y x x y y +=+++i j i j (.(转下节)

第二十三课时:坐标轴的平移(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 (2会利用坐标轴平移化简曲线方程.

(3)掌握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对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学习,使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重点】

坐标轴平移中,点的新坐标系坐标和原坐标系坐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学生曾经学习过平移图形.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关的变化方式,从平移的运动过程上看,平移坐标轴和平移图形是两种相反的过程.向左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右平移相同的单位;向上平移图形的效果相当于将坐标轴向下平移相同单位.要强调坐标轴平移只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坐标轴的方向和单位长度.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教材中是利用向量来进行推证的,教学时要首先复习向量的相关知识.例1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位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求点在原坐标系中坐标的题目.例2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化简曲线方程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新坐标系原点设置的原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配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接上节)

于是得到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

???+=+=.,

1010y y y x x x (2.1) 或 ??

?-=-=.

,0101y y y x x x (2.2) 【想一想】

公式(2.1)和公式(2.2)的区别在哪里?使用公式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平移坐标轴,将坐标原点移至1O (2,-1),求下列各点的新坐标: O (0,0),A (2,1),B (-1,2),C (2,-4),D (-3,-1),E (0,5). 解 由公式(2.2),得

??

?+=-=.1,

21

1y y x x 将各点的原坐标依次代入公式,得到各点的新坐标分别为

O (-2,1),A (0,2),B (-3,3), C (0,-3),D (-5,0),E (-2,6).

例2 利用坐标轴的平移化简圆042422=--++y x y x 的方程,并画出新坐标系和圆. 解 将方程的左边配方,得

9)1()2(22=-++y x .

这是以点(-2,1)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平移坐标轴,使得新坐标原点在点1O (-2,1),由公式(2.1)得

11

2,1.x x y y =-??

=+? 将上式代入圆的方程,得 92

121=+y x . 这就是新坐标系111x O y 中,圆的方程.新坐标系和圆的图形如图2-3所示.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1.平移坐标轴,把坐标原点移至1O (-1,-3),求下列各点的新坐标: A (3,2),B (-5,4),C (6,-2),D (1,-3),E (-5,-1).

2.利用平移坐标轴,化简方程226420x y x y ++-+=,并指出新坐标系原点的坐标.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2.1(必做);学习与训练检测题2.1(选做)

第二十四课时:坐标轴的旋转(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

(2)掌握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的学习,使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重点】

坐标轴旋转中,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强调坐标轴的旋转不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只改变坐标轴方向.教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结合一种比较直观的位置来进行介绍,并利用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来推导坐标变换公式.这个公式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位置关系.要分析坐标轴旋转的两组公式的形式特点,帮助学生来进行记忆.两组公式的形式基本相近,符号可以用“新减加,原加减”来进行记忆.分清公式1111cos sin ,cos sin .x x y y y x θθθθ=-??=+?和公式11

cos sin ,cos sin .x x y y y x θθθθ=+??=-?的不同意义,

前者是用新坐标系相对原坐标系的旋转角θ和点的新坐标系坐标表示原坐标系的坐标,适用于求点的原坐标系坐标;后者是用新坐标系相对原坐标系的旋转角θ和点的原坐标系坐标表示新坐标系的坐标,适用于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例3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位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求原坐标系坐标的题目.例4是综合使用坐标轴变换的题目,首先进行坐标轴平移,然后进行坐标轴旋转.这类问题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通过这类问题的

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不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只改变坐标轴方向的坐标系的变换,叫做坐标轴的旋转.

设点M 在原坐标系xOy 中的坐标为(x,y),对应向量

OM

的模为r ,幅角为α.将坐标轴

绕坐标原点,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θ形成新坐标系11x Oy ,点M 在新坐标系11x Oy 中的坐标为),(11y x (如图2-4),则

cos ,

sin x r y r αα==,

),cos(1θα-=r x )s i n (1θα-=r y ,

于是

,sin cos sin sin cos cos 1θθθαθαy x r r x +=+=

1sin cos cos sin cos sin y r r y x αθαθθθ=-=-. 由此得到坐标轴的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

??

?-=+=.sin cos ,

sin cos 1

1θθθθx y y y x x (2.3) 将新坐标系看作原坐标系,则旋转角度为θ-,代入公式(2.3)得

?

?

?+=-=.sin cos ,

sin cos 1111θθθθx y y y x x (2.4) 【想一想】

图2-4

x

公式(2.3)和公式(2.4)的区别在哪里?使用公式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转下节)

第二十五课时:坐标轴的旋转(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

(2)掌握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的学习,使学生的计算技能与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重点】

坐标轴旋转中,点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坐标轴旋转的坐标变换公式的运用.

【教学设计】

强调坐标轴的旋转不改变坐标原点的位置和单位长度,只改变坐标轴方向.教材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结合一种比较直观的位置来进行介绍,并利用两角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来推导坐标变换公式.这个公式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位置关系.要分析坐标轴旋转的两组公式的形式特点,帮助学生来进行记忆.两组公式的形式基本相近,符号可以用“新减加,原加减”来进行记忆.分清公式1111cos sin ,cos sin .x x y y y x θθθθ=-??=+?和公式11

cos sin ,cos sin .x x y y y x θθθθ=+??=-?的不同意义,

前者是用新坐标系相对原坐标系的旋转角θ和点的新坐标系坐标表示原坐标系的坐标,适用于求点的原坐标系坐标;后者是用新坐标系相对原坐标系的旋转角θ和点的原坐标系坐标表示新坐标系的坐标,适用于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例3是利用坐标轴平移的坐标变换公式求点的新坐标系坐标的知识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位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求原坐标系坐标的题目.例4是综合使用坐标轴变换的题目,首先进行坐标轴平移,

然后进行坐标轴旋转.这类问题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通过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将坐标轴旋转π

3

,求点A (2,1),B (-1,2),C (0,5)的新坐标(如图2-5).

解 由公式(2.3)得

11121.2

x x y y y x ?=???

?=??, 将各点的原坐标分别代入公式,得到各点的新坐标分别为A

,2

1

-3),B (-2

1+3,1+23),C (235,25).

例4 设点M 在原坐标系xOy 中的坐标为(x,y),首先平移坐标轴,将坐标原点移至

)(0,01y x O ,构成坐标系111x O y ,然后再将坐标轴绕点1O 旋转θ角构成新坐标系212x O y ,求点

M 在新坐标系212x O y 中的坐标.

解 设点M 在坐标系111x O y 中的坐标为),(11y x ,点M 在新坐标系212x O y 中的坐标为

),(22y x ,则由公式(2.2)得

??

?-=-=.,

01

01y y y x x x 由公式(2.3) 得 ??

?-=+=.sin cos ,

sin cos 112

112θθθθx y y y x x 因此得

???---=-+-=.sin )(cos )(,

sin )(cos )(002

002θθθθx x y y y y y x x x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

?-=+=.

sin cos ,

sin cos 11θθθθx y y y x x (2.3) ??

?+=-=.s i n c o s ,s i n c o s 1111θθ

θθ

x y y y x x (2.4)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阅读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2.1(必做);学习与训练检测题2.1(选做)

第二十六课时: 参数方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概念.

(2)理解参变量的概念,会由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3)会用“描点法”做出简单的参数方程的图像. 能力目标:

(1)通过参数方程的学习,了解通过选取适当的参变量来研究曲线的特征的方法. (2)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参数方程的概念及用“描点法”画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教学难点】

难点是用“描点法”画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教学设计】

对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不做过多的叙述.例题1的作用在于完成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与解析几何中求曲线的方程相衔接.参变量选取的不同,曲线会有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由于学生的工作岗位是技能型岗位,遇到的问题中,参变量一般都是给定的,所以不要在“为什么选这个量作参变量”上下工夫.例1中,结合图形介绍选θ为参变量即可.例题2是用“描点法”做出简单的参数方程的图像.用“描点法”作图关键是如何选点,一般都需要讨论范围和对称性,然后再选取一些点来用于描图.考虑到参数方程中,一般都已经确定参变量的取值范围,从中可以确定曲线的范围,而且讨论图形的对称性比较复杂,在实际作图中,只要求指明定义域,而不要求讨论对称性.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关

于对称性的研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如图2-6所示,质点M 从点(1,0)出发,沿着与x 轴成60o角的方向,以10 m/s 的速度运动.

质点所做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经过点(1,0),倾斜角为60o的直线(x 轴上方的部分).容易求得其方程为

01y x -=>().

【想一想】

为什么要附加条件1x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但是,这个方程不能直接反映出运动轨迹与时间t 的关系.为此,我们分别研究运动轨迹上的点M ),(y x 的坐标与时间t 的关系,得

10c o s 601,(0)

10

s i n 60,x t t y t ?=+?>?=??

51,

(0).x t t y =+??>?=?? 时间t 确定后,点M ),(y x 的位置也就随之确定. 【想一想】

为什么要附加条件0>t ?

由此看到,曲线上动点M (x ,y )的坐标 x 和y ,可以分别表示为一个新变量t 的函数.即可以用方程组

M

??

?==).

(),

(t y y t x x (2.5) 来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

我们把方程(2.5)叫做曲线的参数方程,变量t 叫做参变量.相应地把以前所学过的曲线方程f (x ,y )=0叫做普通方程.

(转下节)

第二十七课时: 参数方程(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概念.

(2)理解参变量的概念,会由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3)会用“描点法”做出简单的参数方程的图像. 能力目标:

(1)通过参数方程的学习,了解通过选取适当的参变量来研究曲线的特征的方法. (2)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参数方程的概念及用“描点法”画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教学难点】

难点是用“描点法”画出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

【教学设计】

对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不做过多的叙述.例题1的作用在于完成求曲线的参数方程与解析几何中求曲线的方程相衔接.参变量选取的不同,曲线会有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由于学生的工作岗位是技能型岗位,遇到的问题中,参变量一般都是给定的,所以不要在“为什么选这个量作参变量”上下工夫.例1中,结合图形介绍选θ为参变量即可.例题2是用“描点法”做出简单的参数方程的图像.用“描点法”作图关键是如何选点,一般都需要讨论范围和对称性,然后再选取一些点来用于描图.考虑到参数方程中,一般都已经确定参变量的

取值范围,从中可以确定曲线的范围,而且讨论图形的对称性比较复杂,在实际作图中,只要求指明定义域,而不要求讨论对称性.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关于对称性的研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写出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

解 如图2-7所示,设圆上任意点P (x ,y )联结OP ,设角θ为参变量,则cos sin x r y r θθ

=??=?为所求的圆的参数方程.

与普通方程相类似,作参数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的图形时依然采用“描点法”.

首先选取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的一些值,求出相应的x 与y 的对应值,以每一数对(x ,y )作为点的坐标描出相应的点,最后将这些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就是所求的图形.

例2 作出参数方程

3

2

(R)x t t y t

?=∈?=? 的图形.

解 由于,t ∈R 所以x ∈R .选取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的一些值,列表:

以表中的每对(x ,y )

的值作为点的坐标,描出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联结各点得到图形,如图2-8所示.

图2-7

【想一想】

sin,那么,曲线的范围会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例2中的参变量t换为

继续探索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2.2(必做);学习指导2.2(选做)

(3)实践调查:辨识专业课本上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参数方程中的参数.

第二十八课时: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由曲线参数方程求曲线普通方程的基本方法,会将简单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掌握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了解椭圆及其的参数方程,了解圆的渐开线、摆线的参数方程.

能力目标:

通过参数方程的学习,了解通过选取适当的参变量来研究曲线的特征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教学难点】

难点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教学设计】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的重点是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和难点.有些参数方程是无法化为普通方程的.我们只能将一些简单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中经常使用一些三角恒等式.例题3的(1)和(2),在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后,取值范围并没有改变.(3)中给出了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化为普通方程后,必须对变量x 或y 的取值进行限制,以保证方程是等价变换,不改变方程所表示图形的范围.生产实际中,会遇到用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和用普通方程表示的曲线的交点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的方法是将参数方程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对应参变量的值.然后,再将参变量的取值代入参数方程,从而求出交点的坐标.需要注意的是,将参数方程代入普通方程求参变量的值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情况,不要丢解.另一种方法是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联立两个普通方程为方程组,求方程组的解.椭圆、渐开线、摆线是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加大难度和添加过多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产的实际需要.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其核心是消去参变量,常用的方法是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1)1,

3x t y t ?=???=?;

(2)3cos ,3sin x y αα=??=?;(3

)51,(0)x t t y =+??>?=??. 解 (1)由11

x t t x

==得,代入3y t =,得

3

y x

=

. (2)由3cos x α=得

2

2cos 9

x α=, 由3sin y α=得

2

2sin 9

y α=. 将上面的两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利用三角恒等式22sin cos 1αα+=,得

229x y +=.

【小提示】

对于含有三角函数的参数方程,在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参数时,利用三角恒等式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3)由y =得

5

t =,与方程51x t =+两边对应相减,得

1x -=-,即

y =

由51x t =+知参变量0t >时,有1x >,所以

y 1x >)

. 【注意】

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时,要注意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和相应y x ,的取值范围,以及图形的范围.

(转下节)

第二十九课时: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由曲线参数方程求曲线普通方程的基本方法,会将简单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掌握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了解椭圆及其的参数方程,了解圆的渐开线、摆线的参数方程.

能力目标:

通过参数方程的学习,了解通过选取适当的参变量来研究曲线的特征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教学难点】

难点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教学设计】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的重点是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些参数方程是无法化为普通方程的.我们只能将一些简单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常用的方法是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中经常使用一些三角恒等式.例题3的(1)和(2),在消去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后,取值范围并没有改变.(3)中给出了参变量的取值范围,化为普通方程后,必须对变量x 或y 的取值进行限制,以保证方程是等价变换,不改变方程所表示图形的范围.生产实际中,会遇到用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和用普通方程表示的曲线的交点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的方法是将参数方程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对应参变量的值.然后,再将参变量的取值代入参数方程,从而求出交点的坐标.需要注意的是,将参数方程代入普通方程求参变量的值时,必须考虑到各种情况,不要丢解.另一种方法是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再联立两个普通方程为方程组,求方程组的解.椭圆、渐开线、摆线是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加大难度和添加过多的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生产的实际需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接上节)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将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2

1x t

y t =-???=??.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机械加工和数控编程常见的曲线,除了直线和圆外,还有一些曲线,例如圆的渐开线、摆线等齿轮轮廓曲线.现将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列表如下:

继续探索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2.2(必做);学习指导2.2(选做)

(3)实践调查:通过自制模型演示,理解圆的渐开线、摆线的概念.

第三十课时:应用举例(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绝对坐标、增量坐标的概念.(2)会解决实际生产中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举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绝对坐标及增量坐标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零件轮廓的基点坐标的计算.

【教学设计】

数控加工是建立在工件轮廓点坐标计算的基础上的.正确把握数控机床坐标系及根据不同坐标原点建立不同坐标系的方法,准确计算,才能为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和使用维修带来方便.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绝对坐标及增量坐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产实际中的数学模型,并且认识到学习坐标系的变换是非常必要的.编程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一致,是数控加工的关键.例1是这类知识的巩固性题目.教学中,要结合具体问题,合理应用坐标变换公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2.3应用举例.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在数控机床上的加工工件,是通过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来实现的,刀具的动作由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来控制.为了定量的描述数控机床上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位置,需要建立机床加工使用的坐标系.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数控机床有三个坐标系:

(1)机床坐标系.它是机床厂家在机器出厂前设置好的,不可随意更改.用来确定工作台或刀架、机床主轴在工作时与机床导轨的相对位置,其坐标系原点叫做“机床原点”.(2)编程坐标系.它是在编程时为了计算方便而确定的坐标系.用来确定工件轮廓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其坐标原点由用户选定.

(3)工件坐标系.它是为加工方便而选用的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叫做“工件原点”,通常情况下,工件坐标原点应与编程坐标原点重合.

图2-9

当我们把零件放到机床上时(如图2-9),能否让编程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一致,是加工的关键.否则,数控机床就会自行设定工件坐标系,导致工件报废,甚至出现事故.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2-10所示,点123P P P 、、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20,35)、(50,60)、(70,20).现将点1P 作为工件原点,求点2P 、3P 的工件坐标系坐标.

解 设点1P 作为工件原点的工件坐标系为111z O x ,点2P 、3P 的工件坐标系坐标为2,2()z x 、

3,3()z x ,则0020,35z x ==.利用公式(2.3),得

22

502030,

603525.z x =-=??

=-=? 33

702050,

203515.z x =-=??

=-=-? 即点22P P 、的工件坐标系坐标分别为(30,25)、(50,-15).

【说明】

在数控编程中,经常将点P 1(20,35)的坐标表示为P 1: Z 20 X 35. (转下节)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专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精选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专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极坐标系:一般地,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自点O 引一条射线Ox ,同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其中,点O 称为极点,射线Ox 称为极轴. (2)极坐标(ρ,θ)的含义:设M 是平面上任一点,ρ表示OM 的长度,θ表示以射线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所成的角.那么,有序数对(ρ,θ)称为点M 的极坐标.显然,每一个有序实数对(ρ, . 极角的M 称为点,θ极径的M 称为点ρ决定一个点的位置.其中,)θ 极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在直角坐标系中,平面上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而在极坐标系中,对于给定的有序数对(ρ,θ),可以确定平面上的一点,但是平面内的一 点的极坐标却不是唯一的. (3)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C 上的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f(ρ,θ)=0的点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f (ρ,θ)=0叫做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如下图所示. ,0 φ-π=θ和0 φ=θ角的直线方程是0 φ过极点且与极轴成(1)

(2)与极轴垂直且与极轴交于点(a ,0)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ρcos θ=a ,如下图所示. (3)与极轴平行且在x 轴的上方,与x 轴的距离为a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a ,如下图所 示. 3.圆的极坐标方程. 所示. 1如图,r =ρ的圆的方程为r 半径为,以极点为圆心(1) 所示. 2如图,θ_2rcos =ρ的圆的方程为r 半径为,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2) 所 3如图,θ_sin 2r ρ的圆的方程为r 过极点且半径为,的射线上π 2 圆心在过极点且与极轴成3)(示. 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优秀教学设计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4-4)中第一讲《坐标系》第三节“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第一课时。解析几何是数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沟通了数学中数与形、代数与几何等最基本对象之间的联系。牛顿在他的老师沃利斯的影响下,多次运用坐标系,按曲线的方程来描述曲线,而且提出了建立新的坐标系的创建。牛顿坐标系就是现在的极坐标系。极坐标系的创立为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一节是本讲的重点内容,是选修4-4的重点,也是高考选考内容中的考察内容之一。极坐标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较广的应用,同时也是学生锻炼提高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等。因此,教学时应重视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目标和目标解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曲线极坐标方程的概念;了解与曲线直角坐标方程的异同;掌握求曲线极坐标方程的步骤;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体会在用方程刻画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互化,能根据圆的极坐标方程画出其对应的图形并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预习作业中问题的探究体会类比、从已知推测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求解和其几何意义的探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通过不同坐标系的选择感受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通过极坐标方程与其几何图形的对应,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不同坐标系的选择与变换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及其中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性,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通过练习体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体会团结协作精神;通过阿基米德螺线,四叶玫瑰线,双曲螺线,心脏线,双纽线,星形线,三叶玫瑰线的绘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欣赏和感受数学中的美,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高二学生,知识经验正逐步成熟,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有较强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的能力,具有较好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合作地解决一些问题,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极坐标系,现在基本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也会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步骤,具备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圆的极坐标方程推导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关键是利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建立起坐标变量间的关系,如何合理作图构造恰当的三角形是关键,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研究中,鼓励学生小组讨论, 尽多的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作图的关键,另外,特殊点极坐标的选择和检验也是理解难点。本节课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因此之前的学习小组分配很关键,小组间的配合也有影响课堂进度,教师分组时引起注意。 教学难点:对不同位置的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理解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课堂上需要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配合班级管理把班上同学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围桌而坐,组建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根据学习能力、兴趣倾向、交往技能、守纪情况、性别比例及座位的安排等合理搭配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播放短片引起兴趣,利用动态作图优势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利用实物投影仪,直接投影学生小组讨论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学生上台分析时也可直接投影自己的答题过程不用板书节约时间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案( 4 )

高二数学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学案( 4 )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课前自主预习 1.将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⑴5=ρ, ⑵sin 2ρθ=, ⑶πθ4 3 =, 2.写出下列特殊图形的直线方程 图3 图1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特殊图形圆的极坐标方程 . 图3 图2 图1 O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图4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直线过点00(,)M ρθ,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 若圆心为00(,)M ρθ,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合作探究 例1:按下列条件写出它的极坐标方程: ⑴求过极点,倾角为π/4的射线的极坐标方程.⑵求过极点, 倾角为π/4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⑶求过极点及??? ??6, 6πA 的直线方程.⑷求过点?? ? ??6,6πA 平行于极轴的直线⑸求过点?? ? ??6,6πA 且倾斜角为32π的直线方程.. 例2、:按下列条件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 (1)以()0,3A 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2)以?? ? ??2, 8πB 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 (3)以极点O 与点()0,4-C 连接的线段为直径的圆(4)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与点??? ? ? 6,32πD 的圆 例3、自极点O 作射线与直线4=θρsos 相交于点M,在OM 上取一点P,使得OM ·OP=12,求点P 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选修4--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教案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课 题: 1、圆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能在极坐标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重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情境 1、直角坐标系建立可以描述点的位置极坐标也有同样作用? 2、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可以求曲线的方程 极坐标系的建立是否可以求曲线方程? 学生回顾 1、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怎样描述点的位置? 2、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直角坐标系中)定义 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 二、讲解新课: 1、引例.如图,在极坐标系下半径为a 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 ,0)(a >0),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圆上任意一点, 的极坐标(ρ,θ)满足的条件? 解:设M (ρ,θ)是圆上O 、A 以外的任意一点,连接AM , 则有:OM=OAcos θ,即:ρ=2acos θ ①, 2、提问: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吗? 可以验证点O(0,π/2)、A(2a ,0)满足①式. 等式①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的条件. 反之,适合等式①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3、定义:一般地,如果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一个极坐标适合方程 0),(=θρf 的点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例1、已知圆O 的半径为r ,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可以使圆的极坐标方程更简单? ①建系; ②设点;M (ρ,θ) ③列式;OM =r , 即:ρ=r

④证明或说明. 变式练习:求下列圆的极坐标方程 (1)中心在C(a ,0),半径为a ; (2)中心在(a,π/2),半径为a ; (3)中心在C(a ,θ0),半径为a 答案:(1)ρ=2acos θ (2) ρ=2asin θ (3)0cos()a ρθθ-=2 例2.(1)化在直角坐标方程0822=-+y y x 为极坐标方程, (2)化极坐标方程)3cos(6π θρ-= 为直角坐标方程。 三、课堂练习: 1.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C) ()() .2cos .2sin 44.2cos 1.2sin 1A B C D ππρθρθρθρθ????=-=- ? ?? ?? ?=-=- 2.极坐标方程分别是ρ=cos θ和ρ=sin 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是多少? 2 sin (4)π πρθρθρθρ3.说明下列极坐标方程表示什么曲线 (1)=2cos(-) (2)=cos(-)4 3 (3)=3 =6 2222423020x y x y x y x y x +-+==+==.填空:  (1)直角坐标方程的 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2)直角坐标方程-+1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3)直角坐标方程9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 (4)直角坐标方程3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 四、课堂小结: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2.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一般步骤. 五、课外作业:教材28P 1,2 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 的圆心)6 ,3(π C ,半径3=r , (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Q 点在圆C 上运动,P 在OQ 的延长线上,且2:3:=OP OQ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教案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极坐标的意义,会把极坐标转化一般方程 (2)掌握参数方程与一般方程的转化 2、能力目标:通过对公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方面考虑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严谨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是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1、极坐标的与一般坐标的转化 2、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的转化 3、几何证明的整体思路 【教学难点】 极坐标意义和直角坐标的转化 【考点分析】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和几何证明在广东高考中为二者选一考,一般是5分的比较容 易的题,知识相对比较独立,与其他章节联系不大,容易拿分.根据不同的几何问题可以建立不同的坐标系,坐标系选取的恰当与否关系着解决平面内的点的坐标和线的方程的难易以及它们位置关系的数据确立.有些问题用极坐标系解答比较简单,而有些问题如果我们引入一个参数就可以使问题容易入手解答,计算简便.高考出现的题目往往是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以及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间的相互转化,并用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研究有关的距离问题,交点问题和位置关系的判定. 【基本要点】 一、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1.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点M 的极坐标: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XOM 叫做点M 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 ,(θρ

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M ),(θρ. 极坐标),(θρ与)Z k )(2k ,(∈+πθρ表示同一个点.极点O 的坐标为)R )(,0(∈θθ.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4.圆的极坐标方程: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r =ρ; 在极坐标系中,以 )0,a (C (a>0)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2acos =; 在极坐标系中,以 )2 , a (C π (a>0)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2asin =; 5.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y 都是某个 变数t 的函数? ??==),t (g y ),t (f x 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定的点M(x,y)都在 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6.圆2 2 2 r )b y ()a x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rsin b y , rcos a x 为参数θθθ? ??+=+=. 椭圆1b y a x 22 22=+(a>b>0)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bsin y ,acos x 为参数??????==. 抛物线2px y 2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t (. 2pt y , 2pt x 2为参数?? ?==. 经过点)y ,x (M o o O ,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tsin y y , tcos x x o o αα(t 为参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完整教案(精选.)

选修4-4教案 教案1平面直角坐标系(1课时) 教案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1课时)教案3极坐标系的的概念(1课时) 教案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1课时) 教案5圆的极坐标方程(2课时) 教案6直线的极坐标方程(2课时) 教案7球坐标系与柱坐标系(2课时) 教案8参数方程的概念(1课时) 教案9圆的参数方程及应(2课时) 教案10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1课时) 教案11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应用(1课时) 教案12直线的参数方程(2课时) 教案1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2课时) 教案14圆的渐开线与摆线(1课时)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互动五步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复习及预习提纲: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和预习检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坐标系的作用 创设情境,设置疑问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分组讨论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完整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 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选修4-4曲线极坐标方程-教案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能在极坐标中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3.通过观察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简介美 【重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求法 教学难点:对不同位置的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讲授 【教学过程】 1.导入 问题设置 1、直角坐标系中怎样描述点的位置 # 2、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直角坐标系中)定义怎样 3、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可以求曲线的方程;极坐标系的建立是否可以求 曲线方程 2、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引例如图,在极坐标系下半径为a的圆的圆心坐标为(a,0)(a>0),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的条件 : [解] 设M (,)是圆上O、A以外的任意一点,连接AM,则有, OM=OAcosθ,所以,ρ=2acosθ. [思考] 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吗

定义:一般地,在极坐标中,如果一条曲线C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 ) , (= θ ρ f,并且坐标适合0 ) , (= θ ρ f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 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C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注] 1.定义中的所涉及到的两个方面. 2.极坐标系下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Step1找到曲线上点满足的几何条件; Step2 几何条件坐标化; $ Step3 化简. 例1 已知圆O的半径为r,建立怎样的坐标系,可以使圆的极坐标方程更简单 [分析]建系;设点M(ρ,θ);列式OM=r,即:ρ=r. ) [思考] 和直角坐标方程2 2 2r y x= +相比较,此方程有哪些优点 [变式练习] 求下列圆的极坐标方程 (1)中心在C(a,0),半径为a; (2)中心在(a,/2),半径为a; 答案:(1)=2acos (2) =2asin 例2.(备选)(1)化在直角坐标方程0 8 2 2= - +y y x为极坐标方程, & (2)化极坐标方程) 3 cos( 6 π θ ρ- =为直角坐标方程。 3、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例3.求过极点,倾角为/4, π的射线的极坐标方程。

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互化训练教案资料

改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互化训练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例1、在极坐标系中,点?? ? ??62π,到直线的距离π1=6-θρ)sin( 例2、圆锥曲线的焦点坐标是为参数)t (t y t x ?????2==2 例3、直线相交的弦长为与圆θ2=ρ1=θρ2cos cos 例4、直线3x-4y-1=0被曲线所截得弦长为为参数)(sin y cos x θ? ??θ2+1=θ2= 例5、直线l :)(,sin y cos :C )t (,sin t y cos t x 为参数,与圆为参数θ???θ =θ=???α=α+1=x 的位置关系不可能的是 例6、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π0=13 -θρ4-ρ2-)cos(则圆心的直角坐标是 例7、已知1C 的极坐标方程是m )cos(=3+θρπ曲线2C 的方程是 , 为参数)(,sin y cos ,θ???θ 2=θ2+2=x 若两曲线有公共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例8、已知直线l :x+y-2=0与圆C :,为参数)(,sin y cos θ?? ???θ2+1=θ2+1=x 则它们的公共点个数是 例9、已知直线l :y=x 与圆C :θ4=ρcos 相交于A 、B 两点,则以AB 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为 例10、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sin y cos x 为参数θ???θ 3=θ3=,曲线2C 的极坐标是3=θρ+θρsin cos ,曲线1C 与2C 交于A,B 两点,则AB 的长为 例11、在极坐标系中,圆2=ρ上的点到直线)sin (cos θ3+θρ=6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全套]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三章函数 .................................................... 3.1.1 函数的概念 ..........................................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 3.1.3 函数的单调性 ........................................ 3.1.4 函数的奇偶性 ........................................ 3.2.1 一次、二次问题 ...................................... 3.2.2 一次函数模型 ........................................ 3.2.3 二次函数模型 ........................................ 3.3 函数的应用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 4.1.1 有理指数(一) ........................................ 4.1.1 有理指数(二) ........................................ 4.1.2 幂函数举例 .......................................... 4.1.3 指数函数 ............................................ 4.2.1 对数 ................................................ 4.2.2 积、商、幂的对数 ....................................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 4.2.4 对数函数 ............................................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 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 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 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9.4.5球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试用) 第页(总页)

课时教学流程 ☆补充设计☆ 教师行为 导入 问题下面的物体呈什么形状? 新课 1 .球的概念与性质 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球的各个元素(如图所示): (1)球心; (2)球的半径; 球的表示方法:用表示球心的字母表示,如球0. 球面可以看作空间中与定点(球心)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全体构成的集合(轨迹),同样,球体也可以看作空间中与定点距离等于或小于定长的点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球,截面是圆面: (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2)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有下面的关系: 球面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球的大圆,被不经过球心 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球的小圆. 知识拓展: 学生行为 教师呈现有关 球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 以及实际生活经验, 举出更多关于球的 例子. 师:球是由什么 图形旋转而来的? 生:圆,半圆. 教师结合直观 图讲解球的各个元 素. 师:仿照初中圆 的定义,你能给出球 面的另一种定义吗? 强调注意球体与 球面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图形,引导 学生作出辅助线,利 用勾股定理得到结论. 教师可借助地 球仪,帮助学生理解 概念. 设计意图 由丰富的 图片和实物出 发,激发学生兴 趣. 理解定 义,体会旋转体 动态形成的过 程. 由具体的 实物到抽象的直 观图,培养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 力. 看懂球的 截面直观图要求 学生有较高的空 间想象能力,教 师可以利用模型 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教学流程 过南北极的半大圆是经线,平行于赤道的小圆是纬线. 南极 北极 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就是经过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 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 例1我国首都北京靠近北纬40纬线上,求北纬40纬线的长度.(地 球半径约为6 370 km) 解:如图,设A是北纬40圈上的一点,AK是它的半径,所以 OK丄AK . 设c是北纬40的纬线长,因为 / AOB=Z OAK =40 , 所以 c = 2 二? AK =2 r: - OAcos/ OAK =2 -: - OAcos 40 ?2 X 3.141 6 X 6 370 X 0.766 0, ~ 30 658 ( km). 即北纬40纬线长约为30 658 km. 2 .球的表面积 由球的半径R计算球表面积S的公式为 ? 2 S= 4 ~R . 例2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都等于球的直径,求证: (1)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2)球的表面积等于圆柱全面积的 证明 (1)设球的半径为R,依题意圆柱的底半径也是 R,圆柱的高为2R. 因 为 师:假如你要乘 坐从济南直飞广州的 飞机,设想一下,它 应该沿着怎样的航线 飞行呢?航程大约是 多少呢? (1) 济南和广州间 的距离是一条线段的 长吗? (2) 经过球面上 的这两点有多少条弧 呢? (3) 这无数条弧 中,长度最短的是哪 条? 教师分析,从立 体图形中抽象到平面 图形,引导学生用初 中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逐步完成证 明过程. 借助这个 例题,教师再次 强调将立体几何 问题转化为平面 几何问题的思 路.

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

第三章参数方程、极坐标教案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建立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关键是将已知条件表示成ρ与θ之间的关系式.2.初步掌握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应用方法和步骤. 3.了解在极坐标系内,一个方程只能与一条曲线对应,但一条曲线即可与多个方程对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建立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极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了解到极坐标系是不同于直角坐标系的另一种坐标系,那么在极坐标系下可以解决点的轨迹问题吗? 问题:求过定圆内一定点,且与定圆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师:探求轨迹方程的前提是在坐标系下,请你据题设先合理地建立一个坐标系.(巡视后,选定两个做示意图,(如图3-8,图3-9),画在黑板上.) 解设定圆半径为R,A(m,0),轨迹上任一点P(x,y)(或P(ρ,θ)).(1)在直角坐标系下:|ρA|=R-|Oρ|, (两边再平方,学生都感到等式的右边太繁了.) 师:在直角坐标系下,求点P的轨迹方程的化简过程很麻烦.我们看在极坐标系下会如何呢? (2)在极坐标系下:在△AOP中 |AP|2=|OA|2+|OP|2-2|OA|·|OP|·cosθ, 即(R-ρ)2=m2+ρ2-2mρ·cosθ. 化简整理,得 2mρ·cosθ-2Rρ=m2-R2,

师:对比两种解法可知,有些轨迹问题在极坐标系下解起来反而简 坐标方程有什么不同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讨论内容. 一、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师: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用含有变量x和y的方程f(x,y)=0表示.那么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用含有变量ρ和θ的方程f(ρ,θ)=0来表示,也就是说方程f(ρ,θ)=0应称为极坐标方程,如上面问题中的:ρ= (投影) 定义: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师:前面的学习知道,坐标(ρ,θ)只与一个点M对应,但反过来,点M的极坐标都不止一个.推而广之,曲线上的点的极坐标有无穷多个.这无穷多个极坐标都能适合方程f(ρ,θ)=吗?如曲线ρ=θ上有一点(π,π),它的另一种形式(-π,0)就不适合ρ=θ方程,这就是说点(π,π)适合方程,但点(π,π)的另一种表示方法(-π,0)就不适合.而(-π,0)不适合方程,它表示的点却在曲线ρ=θ上.因而在定义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时,会与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有所不同. (先让学生参照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定义叙述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定义,再修正,最后打出投影: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定义)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定义: 如果极坐标系中的曲线C和方程f(ρ,0)=0之间建立了如下关系: 1.曲线C上任一点的无穷多个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适合方程f(ρ,θ)=0;2.坐标满足f(ρ,θ)=0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方程f(ρ,θ)=0叫做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师:下面我们学习最简单的曲线: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求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应与求直线和圆的直角坐标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类似,关键是将已知条件表示成ρ和θ之间的关系式.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教学案

1.6《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教学案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习在极坐标系求曲线方程 能力目标:求出并掌握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曲线极坐标方程的统一形式 教学难点:方程中字母的几何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题情境 情境1:直线与圆在极坐标系下都有确定的方程,我们熟悉的圆锥曲线呢? 情境2:按通常情况化直角坐标方程为极坐标方程会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吗? 2、学生回顾 (1).求曲线方程的方程的步骤 (2).两种坐标互化前提和公式 (3).圆锥曲线统一定义 (二)、讲解新课: 1、由必修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当e=1时,是抛物线.那么当01时,点的轨迹是什么曲线呢?可以借助极坐标系进行讨论. 2、圆锥曲线的统一方程 设定点的距离为P,求到定点到定点和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的点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分析: ①建系 ②设点 ③列出等式 ④用极坐标ρ、θ表示上述等式,并化简得极坐标方程 说明:⑴为便于表示距离,取F为极点,垂直于定直线l的方向为极轴的正方向. ⑵e表示离心率,P表示焦点到准线距离.

学生根据分析求出圆锥曲线的统一方程,1cos ep e -θ ρ= 3、圆锥曲线的统一方程,1cos ep e -θ 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222222(1)2px y p e x e e -+-=,由此可由e 与0和1的大小关系确定曲线形状. 4、思考交流:学生讨论交流课本P 18页的问题:当01时,方程(1)表示了什么曲线?角θ在什么范围内变化即可得到曲线上所有的点? 2、例题讲解 例题:2003年10月15—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按预定方案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它的运行轨道先是以地球中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椭圆的近地点(离地面最近的点)和远地点(离地面最远的点)距离地面分别为200km 和350km ,然后进入距地面约343km 的圆形轨道.若地球半径取6378km ,试写出神舟五号航天飞船运行的椭圆轨道的极坐标方程. 变式训练 已知抛物线x y 42 =的焦点为F . (1)以F 为极点,x 轴正方向为极轴的正方向,写出此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 (2)过取F 作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AB |=16,运用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求直线l 的倾斜角. (三)、巩固练习:从极点O 作圆C :ρ=8cos θ的弦ON ,求ON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