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案例1:

“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气候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老头子一样懦弱,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同时,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相关知识点: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案例讨论: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是怎样的?

(2)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哪些错误?

案例点评:

(1)自然环境是指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外部自然物质条件。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状况,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但是,自然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 自然环境的变化一般是缓慢的、不显著的,而社会制度的变化发展相对来说则是较快的、明显的,而缓慢变化的事物一般不能成为快速变化的事物的原因;而且自然环境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按照内外因关系的原理,也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相反,自然环境的作用之好坏、大小,要受社会内部的各种主要因素,如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性质,指导思想的正确与否等的制约。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必须十分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十分注意有效保护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孟德斯鸠从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干扰,把人的自然本性看作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他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因素。这在当时虽然有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理论毕竟是错误的。其理论缺陷在于: 其一,方法上的局限。地理环境作为外部条件,虽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和经常的条件,但是它既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进入社会生产才能实际地发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环境起作用需要社会生产方式的中介。其二,材料上的局限。由于选择了部分国家与地区,而没有也不可能看到更多无法用地理环境解释的社会面貌的差异。例如在德国合并之前的东西两德条件相当,但社会生产力大不相同。其三,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把地理环境看成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没有看到环境也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尤其是当代人类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深,科技进步帮助人超出原有地域的局限,环境的变迁越来越受到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左右。

案例2: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我们曾于1958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全国普遍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 99% 以上参加了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俱。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自 1979 年以后,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逐步推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 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达 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而且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关系。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有一定的公共提留,统一安排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有的还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所以,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同于农业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经济,它没有否定合作化以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而是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既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发挥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这种制度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见效之快,是人们没有预想到的。许多地方一年就见效,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甚至翻了一番或两番。

相关知识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社会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

案例讨论:

(1)怎样理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案例点评:

(1)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虽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存在,但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它们的矛盾关系有不同的情况。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解放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变化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只能助长“一平二调”、瞎指挥,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无数的损失浪费,带来的是经济的停滞、倒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终究难以维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几经风雨而不动摇。这表明人们所选择的各种生产关系及其具

体体制,归根到底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合〈具体形式可以多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早已阐明的一条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违背它,人们只能是自食苦果。

(2)在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或体制的重大变革中,政党和领袖人物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如毛泽东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导向推动作用、邓小平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组织决策作用等等。但是,由于社会制度 ( 即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 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人民群众正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和代表者,所以,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社会制度变革的深刻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正是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现。所以,也可以说,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经济就会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就会逐步提高,社会就会稳定繁荣,就没有什么理由改变它,即使个别人想推翻它,由于会遭绝大多数人 (包括下层和上层) 的反对,也是不可能成功的。相反,当一种社会制度或具体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时,人民群众就会采取消极怠工、积极斗争甚至暴力反抗来加以抵制,从而引发社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致使旧制度或旧体制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而必然被新制度或新体制所取代。所以,一切社会制度的重大变化,都要到原有制度或体制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去找根源,到原有制度或体制是否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中去找根源。我们一定要通过改革建设一个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好的体制,一定要努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这两条实质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案例3:

当代的环境问题

当代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历史上各个阶段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和集中表现。我们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有200 多亿吨。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25%,目前浓度为350ppm,预计到 2050 年将增加到600ppm,约为现在的一倍。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地球升温。

第二是世界性水源危机。由于人口的膨胀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持续上升,加上水源污染严重,致使世界上60% 的地区面临着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的水源严重匮缺。每年有上千吨石油、几百万吨垃圾、几万吨有毒金属倾倒大海,使海洋受到污染,

海洋生物直接受到危害,水生有机体、鱼类和其他微生物大量死亡。

第三是森林惨遭毁灭。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没有森林便没有人类,可是它正遭践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掉。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了一半。预计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下降到下降到 0。18 亿平方千米。人均森林面积已由1975年的 6800平方米下降到2000 年的3300平方米。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质的最大生产者和蓄积者,是“生物资源库”和“绿色蓄水库”。森林的破坏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是物种不断减少。据英国剑桥保护监测中心1986年的统汁,全世界处于灭绝边缘和处于严重威胁之中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 种,鱼类242种,以及其他昆虫、蝴蝶等 67种。在未来到30一40年中,将有6000种植物在地球上消失。由于森林的破坏,地球上原有的500一1000万生物物种中,现在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预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的物种将损失 1/5。同时,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植被的消失,大大加速了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的进程。地球上已经沙漠化和受其影响的地区高达3843万平方公里,而且每年递增100-150万公顷。

第五是臭氧层变薄。臭氧层可以过滤太阳紫外线,是生命在地球上生存的保护屏障。现在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是电冰箱、空调器、喷雾器和某些工业过程排放的氟氯短类物质,导致臭氧层破坏。现在开发氟氯短替代物质虽然取得进展,但是氟氯短类物质排放到高空后,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对消耗臭氧的作用有延续性现在臭氧空洞继续扩大,保护臭氧层的问题仍未解决。

相关知识点: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环境问题

案例讨论:

(1)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关系?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案例点评:

(1)当代的环境问题凸现了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自然界在漫长的进化中通过其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始终保持自然的平衡状态。当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时,便开始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程度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手段的进步不断加强的。人与自然界作为社会自然系统的两个要素,处于对立的统一之中。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力图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界又以报复的形式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界不仅对立,而且互为存在的前提。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离开自然界便无法生存;自然界,特别是被人改造过的自然界也同样离不开人。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便体现在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对立统一之中。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对自然界的适应和改造之间的关系,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几乎把整个自然界都纳入生产活动的范围,并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自然界获得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在社会同自然界的交换中,由于自然界把能量和物质贡献给社会而逐渐贫乏和枯竭,产生了一种增的趋势。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是自发地进行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通过自然界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恢复的。但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现阶段,生态情势发生了质的变化,环境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已接近极限,严峻的生态形势不允许我们重犯以往的错误。(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载《哲学研究》,1993(3))

(2)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是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论的最主要的直接现实基点。生态危机的加剧表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全面紧张乃至严重对立状态。生态模式所具有的反自然界的性质,要求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因此,消解传统“人类中心论”的纯功利主义性质,重建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这既是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形成的思想逻辑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观内在固有的本质内容之一。

可持续发展观首先凸现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一体性的内在关系。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就在于,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利用和开发自然界,合理调节自己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从终极意义上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自然界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有机统一中实现人类从自然界的真正提升和不断解放,确立人在自然界中合理的主体地位。(寇东亮:《可持续发展的人学底蕴》,载《河南社会科学》,1999(2))

案例4: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活动是社会生产活动吗?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弃到智利海外荒岛,生活了5年后得救。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年?~1731年)受到这件事的启发,创作了《鲁滨逊飘流记》。1651年9月1日,在海港城市赫尔,鲁滨逊·克鲁索,这个19岁的小伙子决定登上一艘驶往伦敦的船只。鲁滨逊乘坐的一艘非洲商船突然遭到土耳其海盗登船袭击,他被卖为奴隶。然而他靠了一条不比鱼划子大不了多少的小船冒死逃脱,得到一艘驶往巴西去的葡萄牙货船的搭救。在巴西他从事甘蔗种植业大获成功。可是他感到他需要黑奴来替他开垦种植园,于是便在另一英国种植园主的劝说下前往非洲奴隶口岸。他们的船在南美洲东北海岸一个不知名的岛屿附近失事,鲁滨逊是唯一的幸存者。他被海浪冲卷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身上只带着一把小刀、一个烟斗和一些烟草。幸运的是他们的船并未真地沉没,而是撞毁在几块礁石上。

次日天气晴朗,鲁滨逊设法游到失事的船边,他发现满船的有用的物品依然完好无损。回到岛上后他扎制了一只简陋的木筏,撑着它往返于破船与海岸之间达两周之久,运回了枪支、弹药、锯子、斧子和锤子。鲁滨逊感激上帝保佑他幸免于难,并为他提供了在这荒岛上生存下去的机会。他开始每天写日记,将自己的活动及思想记录下来。如此生活了二十四年后,第二十五年的一天,他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以纪念他获救的日子。鲁滨逊将星期五带回他的住处,逐渐教会他说一些英语,足以使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思想,就成了他忠诚可靠的仆人与朋友。后来他们又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及一位西班牙人,还有其他一些白人水手。28年后他们最终获救回国。

相关知识点:社会生产方式;人的社会本质。

案例讨论:

鲁滨逊在孤岛上作为人生活了二十多年,能否证伪人的社会本质?他在岛上的活动是生产活动吗?

案例点评: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是说,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事一定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进行生产,就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组成一定的关系。没有这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就不会有生产。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鲁滨逊生活在孤岛上,不也照样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象人一样活下来了吗?是的。但他是怎样活下来的呢?按照原书中的描述,他手中有社会为他提供的枪枝,有人们留给他的火药,有从破船上找到的装有刀子、斧子、钉子等各种工具的小箱子。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产品。有了这些,他才能对付野兽,猎取食物,驱走、击毙吃人的生番,砍伐树,盖起房屋。这说明他本质上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后来,他还有了自己的仆人——当地土人“星期五”。他们一起在荒岛上播种庄稼,驯养家畜,战胜大自然和其他外来的威胁。所以,小说中描写的鲁滨逊绝不是与社会完全隔绝的人。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生产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条件下都只能是社会的生产。

案例5:

“人民圣殿教”的悲剧

在南美洲的圭亚那,曾经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大惨案,920人集体自杀。这件事发生在1978年年11 月 18 日。自杀的是些什么人呢 ? 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呢 ? 原来,他们是美国“人民圣殿教”的教徒。这个教派创立于1953 年,教主叫琼斯。教徒们在教主的欺骗下来到圭亚那的一片森林中,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这个教派有严厉而奇特的教规,入教时,每人得准备一份“自杀遗书”,要绝对服从教主的命令。教主经常向教徒们宣传世界未日即

将来临,鼓吹自杀才是“ 圣洁之死”,并强迫教徒们进行集体自杀演习。美国众议员瑞安来此了解到这一教派的黑幕。琼斯下令杀害了瑞安及其随行记者,然后召集教徒开会,宣布说 : 圭亚那的军队马上要开来了,“我们必须庄严死去” 。他下令教徒排好队,每人领一小杯氢化物的果汁,饮毒自杀。有的教徒在饮毒的时说道:“今天我们都将倒下死去,但明天他(指教主)就会使我们复活。”琼斯最后也用手枪结果了自己的生命。

相关知识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宗教与邪教;社会意识形态。

案例讨论:

(1)邪教和宗教有何区别?

(2)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案例点评:

(1)人民圣殿教显然是邪教组织。邪教和宗教有本质的区别:邪教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靠宣扬歪理邪说,欺名盗世,蛊惑人心,戕害生命,危害社会,分裂国家;宗教有一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奉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抑恶扬善,关怀众生。我们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对于邪教进行坚决打击和取缔。

(2)宗教是笃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外部力量在人脑里的虚幻反映的观念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由一整套信条组成信仰,并由信仰产生的特殊感情体验为其主要特征。它以信仰和感情为意识内容,同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外部物质形式统一构成宗教的完整体系。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总要对现实社会生活发生观念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宗教对社会生活的价值作用。对此,诸多学派和学者做出了他们的述评,我们可以以此为鉴,增进对宗教影响社会生活作用的理解。一是西方宗教社会学中功能学派的观点: 该派认为宗教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社会需要。宗教有助于社会一体化,对巩固社会结构而言,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具有“永恒性”,它为恢复社会的责任心和社会的共同依托提供了信条,并给予个人以精神安慰。在人际间缺少泛爱和彼此日益疏远的西方国家,宗教的这一功能尤为明显。二是西方宗教社会学中改革派的观点 : 该派认为宗教与社会生活是相互关系。宗教与社会运动、宗教与社会文化、宗教与社会组织、宗教与社会心理等范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三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观点: 人类经济活动与宗教信仰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宗教造就了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欧洲的形成,宗教伦理对社会经济生活有决定性的意义。四是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 :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仪式功能是不相同的: 有的民族的宗教仪式的作用,主要是满足个人与自然的斗争以求生存的需要;有的则着重使个人在心理上得以调适。但宗教仪式在许多情形下又常可作为整合社群的手段。五是宗教语言

中的语义效应观点: 宗教语言蕴含着发扬美德和引起团结的精神。宗教语言在拜神的祈祷、颂诗与祭文中充满类比、隐喻、比喻和寓言,这些语言在语义上并不说明真与假,但能有效地表达笃信者的情感,召唤和敦促人们发扬美德,使参加崇拜的人们感到平安。六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脑中的虚幻反映。这种反映使人们把人间的力量异化为超人间力量的形式。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所造成的社会苦难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源。宗教表现为被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叹息,它对人们的精神发生麻醉作用。

案例6:

焦大的爱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不仅姿色出众,而且才气过人。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也惊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林黛玉如此美貌多才,自然招人喜爱。所以,贾宝玉才因为林黛玉之死悲痛至极,终于出家做了和尚。就是这样一个美貌多才的女子,鲁迅在《二心集》里却说,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林妹妹的。焦大是宁国府的老家人,他从小跟着贾府的老主人宁国公几番出征,曾经救过宁国公的性命。凭着这份功劳,宁国府里的人都对他另眼看待,谁也不肯难为他。

相关知识点:意识观念

案例讨论:

焦大为什么不爱天仙似的林妹妹?

案例点评:

此案例说明意识观念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在《红楼梦》中,焦大不爱林黛玉,林黛玉不爱焦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爱情观念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社会意识作为精神产品,一旦为人们所掌握,会转化为精神力量,从而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当它所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它就起阻碍作用。当它服务于先进阶级和进步势力时,它就起促进作用;当它服务于发动阶级和腐朽势力时,它就起阻碍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