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K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习题及答案

1单选(2分)

在意识形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项()

得分/总分

A.

政治法律思想

2.00/2.00

B.

宗教

C.

艺术

D.

科学

2单选(2分)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得分/总分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0/2.00

C.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3单选(2分)

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得分/总分

A.

社会制度

B.

生产工具

2.00/2.00

C.

科学技术

D.

生产关系

4单选(2分)

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得分/总分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00/2.00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工具

D.

生产力

5单选(2分)

所谓社会形态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指()

得分/总分

A.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自发的演化过程

B.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2.00/2.00

C.

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演化是毫无区别的物质过程

D.

人类活动和动物界的活动是一样的

6单选(2分)

生产关系体现的是()

得分/总分

A.

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

B.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2.00/2.00

D.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7单选(2分)

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而且受制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即上层建筑的变化。这句话是()

得分/总分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00/2.00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单选(2分)

上层建筑是指()

得分/总分

A.

社会意识形态

B.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组织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2.00/2.00

C.

政治法律制度

D.

国家政权

9单选(2分)

最早发现和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人是()

得分/总分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

与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的美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L.H.摩尔根C.

法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2.00/2.00

D.

德国古典哲学家

10单选(2分)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得分/总分

A.

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2.00/2.00

B.

信奉宗教

C.

相信古人天人感应的学说

D.

迷信英雄人物

11单选(2分)

“时势造英雄”,这在哲学上说明了()

得分/总分

A.

英雄的出现及其作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2.00/2.00

B.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他的命运好

C.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必然的

D.

英雄人物的出现完全是上天的安排

12单选(2分)

下列对于国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得分/总分

A.

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亦即国家的性质

B.

国体决定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2.00/2.00

D.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谁是统治者,谁是盟友,谁是敌人

13单选(2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

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问题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00/2.00

D.

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的关系问题

14单选(2分)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它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是哪一个()得分/总分

A.

劳动者

2.00/2.00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资料

15单选(2分)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是()

得分/总分

A.

国家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只有阶级消亡了,国家才会消亡,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C.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D.

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形成的,或是通过“君权神授”得来的

2.00/2.00

16多选(3分)

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有 ( )

得分/总分

A.

人力资源

B.

数学

1.00/3.00

C.

情感

1.00/3.00

D.

习俗

1.00/3.00

17多选(3分)

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正确的有( )

得分/总分

A.

人的本质是理性

B.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1.50/3.00

C.

人的本质是自由,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D.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

1.50/3.00

18多选(3分)

关于个人在历史中所起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 )

得分/总分

A.

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一起共同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离开了英雄人物将一事无成

B.

个人即使参与创造历史也要遵循社会规律

1.50/3.00

C.

个人可以创造他们个人的历史,但是不能简单地创造人类社会的历史,他们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个人的历史不等于社会整体的历史1.50/3.00

D.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历史,是他们创造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19多选(3分)

“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使他们成为小资产者代表人物的是下面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小资产者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解决办法。一般说来,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代表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14页)。这段话蕴含和体现了哪些观点( )

得分/总分

A.

律师家庭出身的马克思和资本家出身的恩格斯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所以不能说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B.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出身与他们理论所代表的阶级属性不一致,所

以对历史人物的所谓阶级分析方法是不适用的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生活决定人们的意识

1.50/3.00

D.

一个理论的阶级属性可以和创立者本人实际的阶级出身不一致

1.50/3.00

20多选(3分)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有( )

得分/总分

A.

科学技术首先表现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1.00/3.00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说明生产力越来越是一种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00/3.00

D.

科学技术必须和生产力的实体要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00/3.00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 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 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 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 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 (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 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人类社会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通过自己的所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一定的总结。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社会基本矛盾 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的目的和思想动机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得到实现。最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因为人类的社会是客观存在的,而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总有其一定的运动变化规律。同样地,人类社会亦有其最根本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并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完全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表述,我们只是吸收前人的经验然后自己加以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按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的学说,即按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该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由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将适应新的生产力而变革,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就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 接下来我会引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来证明我自己的观点。 1859年,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一段话深刻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 1867年7月25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在这篇“序言”中还提出一个论点,他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在近现代史中的苏联的崛起与崩溃其实也正好应验了马克思的这个论断:“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这其实也表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着一定的规律的。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为了避免毁灭性的灾难和减轻发展中的痛苦,而不仅仅是为了“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与此同时也是在探索和完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其实,在著名学者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也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相同。”摩尔根写道:“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明与发现层出不穷,成为顺序相承的各个进步阶段的标志。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它们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A、B、C) 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上层建筑 E、社会结构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C)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超前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A、B、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关系 E、社会分工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E、人民群众 5、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C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E、民族关系 6、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C)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E、剧烈的武装斗争 7、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其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主要有(A、C、D)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第三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E、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8、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xx能否保持社会稳定,是关系到小康xx、平安xx、和谐xx建设全局的大事。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是民主改革以来xx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中央第五次xx工作座谈会立足我国国情和xx区情明确提出,当前xx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xx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一,xx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区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情和阶段性特征决定的,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xx社会的特殊矛盾是由我们与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

国际敌对势力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这一特殊矛盾是对反分裂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完全符合xx实际。第三,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社会条件。要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xx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推进xx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应当看到,稳定和发展是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应该是既对立又统一、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 稳定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依赖。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惟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从长远看,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当然,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经济落后则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实。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好更优的生产生活环境。xx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说明,我们还处于打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同时环境问题也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早的人类社会应当是原始社会。当时的人们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通过简单的分工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生产力的底下,对环境的影响并不突出,也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环境问题。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产生了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社会开始出现了城市,而城市人口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变成了最早的环境问题。因此孔子规定“随地扬灰者,斩手”的苛刻政策;商鞅在变法时也同样规定“扬灰于道者斩手”。这反应了环境问题对统治者政策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封建社会由此开始。大一统的国家和集权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人们开荒种田、伐树种田,使得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典型的当属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早先也是绿野遍地,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为泥沙沉积,黄河下游海拔比两岸地面高出数米乃至数十米。“地上河”多次决堤,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次决堤改道都意味着无数人失去生命,无数人失去家园。 十八世纪,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工业蒸汽机出现,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阶段。在工业社会,人们大量使用蒸汽机,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史无前例的过快发展也造就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这时候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而直接引起的,所以,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十分直接的,出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疾病。 与此同时,人们也终于注意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尽管还不是十分重视,但还是涌现了许多推动改善环境问题的改革。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依旧严重,这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也完全意识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致命影响。我国还在向工业化社会迈进,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刻,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各地都不断有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案例上演,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也说明了我国还有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消极影响,对环境的保护应当落到实处,西方国家过去几百年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在我们国家再度重演。我认为先污染再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应当将污染扼杀在摇篮里。再多的GDP也无法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最终却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发展。 总体评价: 1、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只给你修改了前两段,后边的就不逐字逐句的改了,这需要你自己平常的积累和经常练习。所有黄色标识的语句均有问题。 2、第三、四自然段的历史考证,这个思路不错,值得肯定。但是关键问题是要言之有据,所有的引文或数据都没有标注出处,显得过于随意,说服力不强。这是学术规范问题,今后注意。 3、最后一句应该是你的结论,是你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类语句应当单独成段,以明确传递你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一次作业,写成这样也不错了,继续努力吧。 2014.10.6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 B.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规律问题 2、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A.地理条件 B.人口条件 C.资源条件 D.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3、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 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 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 4、近年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一些网络热词被英国著名的牛津词典收录,这说明()。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没有阶级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物质的社会关系”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因为 ( )。 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都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6、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力 C.生产方式 D.生产资料 8、“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9、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版电子教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学时:9学时 第三章教案内容分配 学时1: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学时2: 第一节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学时4: 第一节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学时5: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时6: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7: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8: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时9: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三章第一学时教案 授课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5、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6、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授课思路: 1.突出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手段: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入手,在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讲授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切实把握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观念、方法和原则,由此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理论基础的理解。 2.通过案例讲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问题导入: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 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 D. 伦理道德规范 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

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 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 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 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 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9.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10.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1.卢梭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由理性的外化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二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三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本章引言: 本章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掌握社会形态的划分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弄清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以及革命和改革、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唯物史观: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 (1)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第一、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唯心史观看到了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这种特殊性,但是却片面地扩大夸大了这种特殊性.它只是从意识和精神的方面理解社会同自然界的区别,却没有看到社会对自然界的深刻依赖性、社会生活本身的物质性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性。 第二、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史人物的活动,它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惰性"的物质、无知的"群氓"(旧)(2)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充分暴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发展的状况。 第二,阶级根源。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由于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文化活动,他们总是夸大精神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鄙视体力劳动,抹煞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竭力鼓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为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剥削制度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辩护和论证。 第三,认识根源。认识根源讲的是人们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可能性和原因 3,物史观创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以往哲学家仅从人们的思想动机去研究社会历史的局限,努力寻找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出发解释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否定唯心史观而创立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 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注重的,改善民生 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当前存有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 些问题需要实行梳理。 一、注重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 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 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 体人民谋福利。不过,因为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 因为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不足,不恰 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 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 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升,特别是农村 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因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 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注重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重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 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 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 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 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 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准确道路。

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出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 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人类学概论

人类学的英文单词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这说明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最经典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早期人类学(16~20世纪)的特征:人类学=人体测量学、人种学→体质人类学。人类学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广义)。文化人类学(广义)分为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重在研究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特征,以展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己任,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虽然人类学这个词在16世纪就出现了,但“文化人类学”一词却是1901年由美国考古学家、曾任芝加哥自然史博物馆和华盛顿史密森学会人类学部主任的霍姆斯创用,当时指的是人类的文化史研究,1920年后,又将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纳入文化人类学范畴,也就基本奠定了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框架。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为田野调查。田野工作,又常被称为参与观察,即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它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被视为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不仅是人类学史上第一本现代民族志著作,而且还对人类学研究方法进行了一次“马林诺夫斯基革命”,开创了人类学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的新局面,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主要描述了一种特别的交换制度——库拉。它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著人的理想、荣誉和智慧。体现了人类学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西方世界兴起的产物:人类学主要是为帝国主义收集殖民地中关于土著人的情报。最典型的是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所写的《菊与刀》。该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该书最初是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由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这时的人类学更相当于外交学。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是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1871年,泰勒出版了《原始文化》。自首版以来,该书已成为人类学领域的经典。泰勒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引证大量的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并且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泰勒在书中对文化的界定至今仍是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基本框架。1881年他撰写的《人类学》奠定了现代人类学的文化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他给“文化”下过两个定义:其一,1865年在《人类早期历史与文化发展之研究》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现象。其二,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是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会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早期理论家。1893年,涂尔干出版了由博士论文完善而成的《社会分工论》,标志着他学术体系的建立。1897年,涂尔干的一部代表作《自杀论》出版。书中在研究自杀个案时,运用了统计学等量化分析的方法,涂尔干因而成为将定量分析引入社会科学的先驱,而《自杀论》也成为社会学案例研究的典范之作。 涂尔干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

《人类学概论》教学大纲

《人类学》课程简介 一、课程号:04110190 二、课程名称:《人类学》(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三、周学时:2-0 学分:2.0 四、预修课程:世界古代史 五、教学内容简介: 本课程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人类学简史和主要理论学派三部分。介绍人类学学科体系,人类起源、人类和猿类的异同。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作为人类规范文化创造的婚姻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制度等以及作为精神文化的宗教艺术等形态进行考察。讲述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学派及其研究方法。 六、推荐教材:《现代人类学》,周大鸣、乔晓勤编著,重庆出版社,1990 《人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人类学(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一、课程号:04110190 二、周学时:2-0 学分:2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人类学课是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的相关学科课程,也是文物及博物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听课、阅读讨论、实地调查、写读书报告,了解并掌握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其研究方法。 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3学时,共17周 主要内容: (一)人类学研究对象、相关学科、人类学产生简史3学时 (二)灵长目、人猿异同3学时 (三)人类在自然界位置、人类起源理论3学时 (四)人类进化谱系、化石证据、人种3学时 (五)文化的基本特征3学时 (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实地调查3学时 (七)婚姻的性质、功能,婚姻形态,其演变3学时

(八)家庭的性质、功能3学时 (九)亲属制度、亲属称谓3学时 (十)讨论课3学时 (十一)宗教的起源、性质3学时 (十二)艺术3学时 (十三)参观3学时 (十四)人类学理论、学派6学时 (十五)应用人类学3学时 (十六)课堂讨论、报告实地调查有关内容3学时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周大鸣、乔晓勤编著,《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 3)《人类学词典》,吴泽霖总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4)(英)A. C..哈登,谬泗友译,《人类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美)F.博厄斯,金辉译,《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6)(英)B.K.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7)(美)R.本尼迪克特,张燕译,《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2019年文档资料

改善民生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文献标识码 ]A 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一切从人民利益 出发”;邓小平提出的“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 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检验,把是否有 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强调的科学发 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成果为人民所享用, 这些观点和思想, 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 的高度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升华。 久前公布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指 导思想强调: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把 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坚定不移走 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是党和国家改善 民生的重大承诺, 是全国亿万人民的期盼, 也应该成为广大学者 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人的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只有充分 认识劳动价值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为杠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 (指社会中每一个个人 ) 的生存与 发展的需要,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我们这里所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生 存和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学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的生存和 发展。在商品经济学里, 每一个人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生存 和发展的条件不一样,一些人 ( 主要为资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 员)会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佣工人 ) 勉强维持生存和获得 一定的发展, 一些人 (失业者、待业者和无业人员 )被作为自由市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 把为实现人 民的自由解放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最高目的。 毛泽东提出 我国不 以劳动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现象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通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

几千年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没有对看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未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使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酒社会体制的改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技术。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是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离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个复合概念。科学及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法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及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