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V1431-1431A手持式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41所设计生产

AV1431-1431A手持式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41所设计生产

AV1431-1431A手持式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41所设计生产
AV1431-1431A手持式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41所设计生产

射频 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精华]

射频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精华] 射频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 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 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 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4. 《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日』森荣二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

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 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 8. 《高速数字设计》『美』 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 9.《蓝牙技术原理开发与应用》『中』钱志鸿著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出版社 个人书评:当时自己做蓝牙产品买的书,前2年仅有的几本,上面讲了一下蓝牙的基本理论(恰当的说翻译了蓝牙标准),软件,程序的东西占大部分内容. 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

微波电路课程设计报告(DOC)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说明:1、学院、专业、年级均填全称。 2、本表除评语、成绩和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2、本表除签名外均可采用计算机打印。本表不够,可另附页,但应在页脚添加页码。 摘要 本次主要涉及了低通滤波器,功分器,带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用到了AWR,MATHCAD和ADS 软件。

在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中,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了合适的低通原型,利用了RICHARDS法则用传输线替代电感和电容,然后用Kuroda规则进行微带线串并联互换,反归一化得出各段微带线的特性阻抗,组后在AWR软件中用Txline算出微带线的长宽,画出原理图并仿真,其中包括S参数仿真,Smith圆图仿真和EM板仿真。第二种是利用低通原型,设计了高低阻抗低通滤波器,高低阻抗的长度均由公式算得出。 在功分器的设计中,首先根据要求的工作频率和功率分配比K,利用公式求得各段微带线的特性阻抗1,2,3端口所接电阻的阻抗值,再用AWR软件确定各段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设计出原理图,然后仿真,为了节省材料,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了弯曲的功分器。同时通过对老师所给论文的学习,掌握到一种大功率比的分配器的设计,其较书上的简单威尔金森功分器有着优越的性能。 对于带通滤波器,首先根据要求选定低通原型,算出耦合传输线的奇模,偶模阻抗,再选定基板,用ADS的LineCalc计算耦合微带线的长和宽,组图后画出原理图并进行仿真。 设计放大器时,一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管子,需在选定的频率点满足增益,噪声放大系数等要求。二是设计匹配网络,采用了单项化射界和双边放大器设计两种方法。具体是用ADS中的Smith圆图工具SmitChaitUtility来辅助设计,得到了微带显得电长度,再选定基板,用ADS中的LineCalc计算微带线的长和宽。最后在ADS中画出原理图并进行仿真,主要是对S参数的仿真。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增益,采用两级放大。其中第一级放大为低噪声放大,第二级放大为双共轭匹配放大。 由于在微波领域,很多时候要用经验值,而不是理论值,来达到所要求的元件特性,因此在算出理论值之后,常常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来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低通原型Kuroda规则功率分配比匹配网络微带线 课程设计正文 1.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1 设计要求: 五阶微带低通滤波器: 截止频率2.5GHZ 止带频率:5GHZ 通带波纹:0.5dB 止带衰减大于42dB

射频信号源的使用

射频信号源的使用 一、AT808射频信号源介绍 因为基站发出的手机接收信号是不稳定的,并且一般都在-70dBm--90dBm,有些地方更弱,甚至无信号。为了使广大手机维修人员更方便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分析射频电路,特别是中频信号等,为此,一些公司研究了一种能模拟一个蜂窝移动手机接收频段的射频信号源,它主要用于移动接收机故障的维修,是频谱分析仪的最佳“拍档”。下面以安泰信公司研制出AT808手机射频信号源为例进行说明。 AT808射频信号源可输出935-960MHz之间可调的射频信号,通过按钮操作,并可设置3个固定的频率输出。它们分别是50信道的945MHz;75信道的950MHz;100信道的955MHz。用固定点频输出,可以保证输出精确固定的射频接收信号,从而能更稳定,更容易判断测量接收中频及后级电路是否正常。 二、射频信号源的使用 1.指导 射频信号源输出的信号幅度范围在-85--20dBm之间。通过衰减按键的操作,可设置不同幅度的信号输出,在检修无接收故障时,通常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20dBm左右(不要按下任何衰减按键,此时信号源输出幅度为—20dBm),在检修

接收差故障时,通常设置信号输出幅度在-70dBm-左右(同时按下衰减按键20dB、20dB、10dB此时信号源输出幅度即为-70dBm)。 对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手机,可将故障机设置在测试状态下,设置接收机工作的信道为75信道(即950MHz)。选择射频信号源上的75信道的点频即可。也就是要使被测故障机的工作信道与AT808信号源上的信道对上,这样信号源上的信号才能进入手机。对于其它手机,可将射频信号设置在任何一个信道上,但需配合频谱分析仪使用。在进行射频信号源与手机连接时,只需通过射频电缆连接到故障机的天线触点处即可。 2.操作 (1)摩托罗拉手机 将射频信号源调节到950MHz,-20dBm。用测试指令450075#或450754#,设置故障机工作在GSM的75信道。用频谱分析仪检查手机接收机射频信号、中频信号等。 (2)诺基亚手机 将射频信号源调节到950MHz、-20dBm。启动诺基亚维修软件WINTESLA,将CHANNEL中的60改为75,按回车键,选择CONTINUOUS,用频谱分析仪检查接收机射频信号、中频信号等。 (3)其他手机

射频信号源

论文题目:1GHz射频信号源研制姓名:程欢班级:自动化一班学号:2009 15231 07

1GHz射频信号源研制 摘要:本系统实现1GHz频段射频信号的频率和功率可调。信号发生电路采用电荷泵锁相频率合成技术,以TRF3750实现前置分频、电荷泵和鉴频鉴相等功能,以OPA365实现有源环路滤波,以MSP430F149作为微控制器;放大电路采用2SC3358射频晶体管,配以微带电路设计理念;功率调节电路采用M/A-COM 公司的AT65-0263实现可控衰减;杂散抑制电路采用微带滤波器,其设计基于ADS仿真。本系统以高性价比实现了射频信号源的功能。 1、作品简介(设计目标,详细指标要求) 信号源是指测量用信号发生器。它是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电信号设备, 是电子测量中最基本,最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之一.。信号源总的趋势是向着宽频率覆盖,高精度,多功能,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射频信号源的市场价格比较高,尤其到VHF以上频段,价格非常昂贵。即使条件好的高校,在射频微波电路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能大量配置。开发一种频段较高、指标要求适合教学使用的信号源,供高校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基于上述目的,开发一种性价比高的射频信号源,供高校射频微波教学实验使用。目前,移动通信频段在800MH z以上,如最常用的GSM移动通信,其上行频率范围在890~915MH z,上行频率范围在 935~960MH z, 因此,从贴近实际应用考虑,本项目的频率范围覆盖这个频段。 本系统达到如下功能: (1)射频信号输出:由用户设置输出信号功率和频率,通过射频接口供用户使用; (2)用户操作界面:通过键盘实现用户控制,通过数码管实现当前功率和频率的显示; 本系统的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1GHz射频信号源技术指标

RF电路设计-射频、微波天线技术探微

RF电路设计-射频、微波天线技术探微 RF电路设计-射频、微波天线技术探微 天线在无线电系统里的功能是什么呢?答案是,它是一个「门」、一个接口,透过它,射频能量可以从发射机辐射到外面世界;或从外面世界到达接收机。底下将讨论各种天线系统的技术。 天线特性 天线具有以下的特性和参数: 1. 辐射极场图型(radiation polar pattern):天线会向四周辐射电磁波,以天线为中心,电磁场在各方向的强度可以用图形描绘出来。 2. 指向性(directivity) 3. 效率 4. 增益 5. 等效面积 6. 相互性(reciprocity):也叫作Rayleigh-Carson定理。当电压E作用在A天线上,促使B天线产生电流I。此时,使用相同的电压E作用在B天线上,会在A天线上产生振幅和相位都相同的电流I。 7. 接收的噪声功率 8. 终端阻抗,包括辐射电阻。 9. 接收系统的效益指数(G/T):G是天线的增益,T是噪声温度(noise temperature)。天线的接收灵敏度和G/T值大小有关,若G/T愈高,表示天线对微弱讯号愈敏感,接收效果也愈好。「噪声温度」是很抽象的观念,它的定义应该用数学公式表示。但若要以纯文本描述的话,可以这么说:在一个通讯系统或被测组件里,当频率不变时,被动组件系统的温度会使每单位带宽的噪声功率(noise power)ρ增加,当被动组件系统的ρ值等于此通讯系统的ρ值时,所得到的温度就是「噪声温度」。请注意,被动组件是包含在此通讯系统或被测组件里面,有时此被测组件也被称作「网络的真正终端装置(actual terminals of a network)」。例如:一个单纯电阻的「噪声温度」就是此电阻的真正温度;但是,一颗二极管的「噪声温度」可能是此二极管(真正的终端装置)的真正温度(接脚测量到的温度)之数倍之多。噪声温度是以绝对温度(-273oC)为零度,单位是K(Kelvin )。 天线类型 辨别下列数种分类法有助于为天线分类: *辐射元素 *反射器天线 *辐射元素数组 辐射元素包括:

射频工程师必读书籍

ADS,MWO,Ansoft还是CST、HFSS 频微波类书 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 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 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4. 《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日』森荣二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语言及其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深奥的理论在里面,入门者看看不错,但是设计方法感觉有点落后,完全手工计算.也感觉内容的太细致,此书一般.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Eric Bogatin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8. 《高速数字设计》『美』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 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 9.《蓝牙技术原理开发与应用》『中』钱志鸿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个人书评:当时自己做蓝牙产品买的书,前2年仅有的几本,上面讲了一下蓝牙的基本理论(恰当的说翻译了蓝牙标准),软件,程序的东西占大部分内容. 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 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作者写有很多实例,很有代表性,对你解决EMC问题,会有引导性(指导性)的的意义。

射频信号发生器

https://www.doczj.com/doc/c118611542.html,/242/2425183.html 2.1 正弦波的产生 2.1.1压控振荡器的原理 压控振荡器主要射频三极管BRF96、变容二极管BB135以及LC谐振回路构成。需要射频三极管BRF96构成放大电路,由电感和两个变容二极管BB13组成的谐振回路充当放大电路的正反馈,从而使电路满足震荡条件。为达到最佳工作性能,在工作频率时要求谐振回路的Q L≥100。电源采用+12V的电压,一对变容二极管与该谐振回路相连,通过调整加在变容二极管上的电压大小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从而改变谐振回路的谢振频率。图 2.1.1为压控振荡器电路图。 图2.1.1 压控振荡器原理图 2.1.2 射频三极管BRF96的介绍 BRF96是用于射频或微波频段小信号放大的低压三极管,主要是为高增益、低噪音、小信号功率放大器而设计的。也可用于需要快速切换的时候。它具有高电流增益带宽积、低噪声系数和高功率增益等优点,例如当IC = 30 mA 时,带宽fT = 5 GHz ;当 f = 0.5 GHz时,噪声系数NF = 1.9 dB (typ);f=1GHz时,噪声系数NF =2.5 dB (typ);当f = 0.5 GHz时,最大功率增益Gmax = 16 dB;当f=1GHz时,最大功率增益Gmax =10.9dB (typ)。详细参量如以下各表。 表2.1.2(a)室温下管子的最大静态参数值表

表 2.1.2(b)绝对最大额定值表 表2.1.2(b)三极管S参数表 2.1.3 变容二极管BB135的介绍 BB135是一种线性度好、低串联电阻值、采用SMD封装的变容二极管,采用平面技术制造、SOD323非常小的塑料贴片封装包装。常用于UHF电视调谐器、无线电上变频器和压控振荡器VCO中。最大连续反向耐压值为30V,最大正向连续耐流值为20mA,工作温度范围为-150℃-125℃。其电学参数如表2.1.3所示,反向电压与电容的关系如图2.1.3所示。由图2.1.3可知BB135的线性度比较好,反向电压的范围也比较大。 表2.1.3电学参数表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思路分析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思路分析 发表时间:2020-03-25T06:34:04.616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曾鸣 [导读]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有频域电路仿真、时域电路仿真、三维电磁仿真、通信系统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等. 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当前通信技术不断发展,通信设备使用的频率也逐渐提高,射频以及微波电路等被广泛的使用在通信等系统中,高频电路设计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新型的半导体器件使高速数字系统和高频模拟系统不断扩张。本文就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射频电路设计;仿真;思路分析 ADS是当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微波射频电路、通信系统、RFIC 设计软件,是由美国 Agilent 公司推出的,是微波电路与通信系统的一种仿真软件。这种软件具有丰富的仿真手段,能够实现时域和频域、数字和模拟、线性和非线性等多种仿真功能,科学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促进电路设计频率的提升,是一种比较优秀的微波射频电路,也是当前射频工程人员必备的一种软件。 1 射频电路与ADC分析 1.1 射频电路 射频电路就是一种具有超高频率的无线电波,工作频率比较高的线路,人们一般称作“高频电路”、“微波电路”等。在工程上,一般指的是工作频段的波长为10m-1mm之间的电路,或者是频率为30MHz-300MHz的电路。 当频率不断升高达到射频频段时,一般使用欧姆定律、电压电流或者是基尔霍夫定律对DC和低频电路进行分析,但是已经不够精确。还需要注重分布参数的影响。如果使用电磁场理论方法,虽然能够对全波、分布参数等影响进行分析,但是很难接触到VCO、混频器或者是高频放大器等实用内容。因此射频电路的设计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 1.2 ADS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有频域电路仿真、时域电路仿真、三维电磁仿真、通信系统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等,被应用通信以及航天中,是当前研究最多的射频电路仿真软件。 2 ADS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仿真设计方法 ADS软件能够使电路设计者进行模拟、射频微波等电路和通信系统设计,仿真方法主要有时域仿真、频域仿真、系统以及电磁仿真等。 2.1 高频SPICE分析和卷积分析 高频SPICE分析能够对线性以及非线性电路的瞬态效应进行分析,在SPICE仿真器中,对于不能直接使用频域分析模型,比如说微带线带状线等,就可以使用高频SPICE仿真器,仿真过程中,如果高于高频SPICE仿真器,频域分析模型会被拉式变换,然后进入到瞬态分析,并不需要使用者转化。这种高频SPICE不仅能够对低频电路进行瞬态分析,还能够对高频电路的瞬态响应进行分析。此外,还能够进行瞬态噪声的分析,对电路的瞬态噪声进行仿真。卷积分析法是以 SPICE 高频仿真器为基础的一种高级的时域分析的方法,通过卷积分析法能够更加科学的使用时域分析法对频率元件的进行分析。 2.2 线性分析方法 线性分析是一种频域电路仿真分析法,可以对线性、非线性的射频微波电路进行分析,进行线性分析时,软件先对电路中的元件计算需要的线性参数,如电路阻抗、稳定系数、反射系数、噪声以及S、Z、Y参数等,进而对电路进行分析和仿真。 2.3 谐波平衡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是对频域、稳定性好,大型号的电路进行分析的仿真方法,能够对多频输入信号的非线性电路进行分析,明确非线性电路的响应,比如谐波失真、噪声等。相比于时域的SPICE 仿真分析反复,这种谐波平衡分析在分析非线性电路时能够提供更加有效并且快速的方法。 SPICE瞬态响应分析、线性S参数分析在分析多频输入信号非线性电路仿真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谐波平衡分析方法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当前的高频通信系统中,有很多混频电路结构,谐波平衡分析方法的使用次数也就逐渐增加,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并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汇总

射频与微波技术原理及应用培训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微波研究所 一、Maxwell(麦克斯韦)方程 Maxwell 方程是经典电磁理论的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磁问题的基础,它用数学形式概括了宏观电磁场的基本性质。其微分形式为 0 B E t D H J t D B ρ???=- ????=+??=?= (1.1)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有 D E B H J E εμσ=== (1.2) 其中D 为电位移矢量、B 为磁感应强度、J 为电流密度矢量。 电磁场的问题就是通过边界条件求解Maxwell 方程,得到空间任何位置的电场、磁场分布。对于规则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有严格的解析解。但对于任意形状的边界条件,Maxwell 方程只有近似解,此时应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如矩量法、有限元法、时域有限差分法等等。目前对应这些数值方法,有很多商业的电磁场仿真软件,如Ansoft 公司的Ensemble 和HFSS 、Agilent 公司的Momentum 和ADS 、CST 公司的Microwave Studio 以及Remcom 公司的XFDTD 等。 由矢量亥姆霍兹方程联立Maxwell 方程就得到矢量波动方程。当0,0J ρ==时,有 222200E k E H k H ?+=?+= (1.3) 其中k 为传播波数,22k ωμε=。 二、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理论又称一维分布参数电路理论,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基

础。传输线理论在电路理论与场的理论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微波网络分析中也相当重要。 1、微波等效电路法 低频时是利用路的概念和方法,各点有确切的电压、电流概念,以及明确的电阻、电感、电容等,这是集总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基本电路参数为L、C、R。由于频率低,波长长,电路尺寸与波长相比很小,电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不随长度变化,而且电感、电阻、线间电容和电导的作用都可忽略,因此整个电路的电能仅集中于电容中,磁能集中于电感线圈中,损耗集中于电阻中。 射频和微波频段是利用场的概念和方法,主要考虑场的空间分布,测量参数由电压U、电流I转化为频率f、功率P、驻波系数等,这是分布参数电路。在分布参数电路中,电磁场不仅随时间变化也随空间变化,相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线上每点电位都不同,处处有储能和损耗。 由于匀直无限长的传输系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工程上常用微波等效电路法。微波等效电路法的特点是:一定条件下“化场为路”。具体内容包括: (1)、将均匀导波系统等效为具有分布参数的均匀传输线; (2)、将不均匀性等效为集总参数微波网络; (3)、确定均匀导波系统与不均匀区的参考面。 2、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描述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电路理论和传输线之间的关键不同处在于电尺寸。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可认为是l/λ≥0.05。 以传输TEM模的均匀传输线作为模型,如图1所示。在线上任取线元dz来分析(dz<<λ),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终端负载处为坐标起点,向波源方向为正方向。 图1. 均匀传输线模型图2、线元及其等效电路根据等效电路,有

基于max038的信号发生器设计说明

一、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 二、主要技术指标(或基本要求): 1)能精密地产生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信号。 2)频率范围从0.1Hz~20MHz,最高可达40MHz,各种波形的输出幅度均为2V(P-P)。 3)占空比调节范围宽,占空比和频率均可单独调节,二者互不影响,占空比最大调节范围是 15%~85%。 4)波形失真小,正弦波失真度小于0.75%,占空比调节时非线性度低于2%。 5)采用±5V双电源供电,允许有5%变化范围,电源电流为80mA,典型功耗400mW,工作温 度范围为0~70℃。 6)内设2.5V电压基准,可利用该电压设定FADJ、DADJ的电压值,实现频率微调和占空比调 节。 7)低阻抗定压输出,输出电阻典型值0.1欧姆,具有输出过载/短路保护。 三、主要工作内容:方案设想,MAX038,OP07,电路原理等资料查询准备。电路原理图设 计绘制,面包板验证设计可行性。之后进行PCB板设计调整,电路板定制,元件采购;裸板 测试,焊接,整机测试。实验设计进行报告反馈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赵涛,辛灿华,姚西霞,陈晓娟,基于MAX038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机电产品 与创新》 2008.07 [2]蒋金弟,朱永辉,毛培法。MAX038高频精密函数信号发生器原理及应用。《山西电子技 术》 2001 [3]黄庆彩,祖静,裴东兴.基于MAX038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4,S1. [4]陈一新.单片高频函数发生器MAX038及其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02,04. [5]赵立民.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射频微波电路作业1-7(答案版)(DOC)

第一章射频/微波工程介绍 1.简述常用无线电的频段划分和射频的定义。 射频/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大1000倍以上 2.简述P,L,S,C,X,Ku,K,Ka波段的频段划分方法。 3.简述射频/微波的四种基本特性和相比普通无线电的优点。 四个基本特性: 1、似光性; 2、穿透性 3、非电离性 4、信息性 优点: (1) 频带宽。可传输的信息量大。 (2) 分辨率高。连续波多普勒雷达的频偏大,成像更清晰,反应更灵敏。 (3) 尺寸小。电路元件和天线体积小。 (4) 干扰小。不同设备相互干扰小。 (5) 速度快。数字系统的数据传输和信号处理速度快。 (6) 频谱宽。频谱不拥挤,不易拥堵,军用设备更可靠。 4.简述射频铁三角的具体内涵。 由于频率、阻抗和功率是贯穿射频/微波工程的三大核心指标,故将其称为射频铁三角。 5.给出几种分贝的定义:dB, dBm,dBc,dBc/Hz,10 dBm+10 dB=? 第二章传输线理论 1.解释何为“集肤效应”?集总参数元件的射频特性与低频相比有何特点? 在交流状态下,由于交流电流会产生磁场,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此磁场又会产生电场,与此电场联系的感生电流密度的方向将会与原始电流相反。这种效应在导线的中心部位(即r=0位置)最强,造成了在r=0附近的电阻显著增加,因而电流将趋向于在导线外表面附近流动,这种现象将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加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集肤效应”。 电阻:在低频率下阻抗即等于电阻R,而随着频率的升高达到10MHz以上,电容Ca的影响开始占优,导致总阻抗降低;当频率达到20GHz左右时,出现了并联谐振点;越过谐振点后,引线电感的影响开始表现出来,阻抗又加大并逐渐表现为开路或有限阻抗值。 电容:理想状态下,极板间介质中没有电流。在射频/微波频率下,实际的介质并非理想介质,故在介质内部存在传导电流,也就存在传导电流引起的损耗,更重要的是介质中的带电粒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惯性,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很难随之同步振荡,在时间上有滞后现象,也会引起对能量的损。 电感: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已经完全不同于理想电感,在谐振点之前其阻抗升高很快,而在谐振点之后,由于寄生电容C s的影响已经逐步处于优势地位而逐渐减小。 2.简述微波电路中Q值的概念。 品质因素Q表示一个元件的储能和耗能之间的关系,即 3.简述传输线有哪几种工作状及其对应的负载反射系数。 当Z L=Z0或为无限长传输线时,ΓL=0,无反射波,是行波状态或匹配状态。 当Z L为纯电抗元件或处于开路或者短路状态时,|ΓL|=1,全反射, 为驻波状态。 当Z L为其他值时,|ΓL|≤1, 为行驻波状态。 4.给出电压驻波比、回波损耗与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 线上任意点的反射系数为

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发生器设计(07-100) 作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张慧敏毛卫平何川 前言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对大容量、高速数据的无线传输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厂商也推出基于802.11系列协议的射频IC,并且无线路由器、蓝牙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2.4GHz频段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多,但是除部分高端信号发生器具有2.4GHz频段的信号产生,大多数普通信号发生器均未涉及2.4GHz频段,开发涉及一种基于2.4GHz 频段的射频信号发生器以满足科研及教学仪器使用的需要。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设计成本低、性能可靠的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发生器。 系统方案 系统方案以仪器面板上的人机控制设定所要操作的工作频率和基带调制方式,经由FPGA进行直接控制生成4种基本调制模式,即QPSK、16/64-QAM、GMSK、FSK,并将基带I/Q两路信号经由串并转换后送入AD9856将信号调制至70MHz的中频信号,然后通过上混频器MAX2671混频至2450MHz的射频信号,然后将混频后的信号送入射频滤波器,再由可控增益放大器将信号输出。 2.4GHz频段的射频信号发生器框图如图1所示。 电路设计 信号调制电路 信号调制电路首先是FPGA电路设计采用ALTERA公司的EP1C20芯片,用VHDL 编程实现由人机界面输出控制信息,然后将控制信息对应所要产生的信号,将信号输出到AD9856。AD9856是ADI公司的一款单片混合信号的12位积分数字上行转换器,采样速率为200MSPS,产生80MHz的数字输出和80dB窄带的无杂散信号动态范围。AD9856具有200MHz的内部时钟,集成带锁定指示器的4~20倍可编程时钟倍频器,提供高精度的系统时钟,单端或者差分输入参考时钟,而且可以输出数据时钟;内部32位正交DDS,可实现FSK调制功能;12位DDS和DAC和数据路径结构,可接受复合I/Q输入数据;32位频率控制字,采用与SPI兼容的接口,用FPGA控制可靠方便,串行时钟为10MHz;具有反转SINC功能,在DAC变换之前恢复出想得到的信号包络。利用AD9856产生调制信号的电路框图见图2所示。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论文

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 一:摘要 ADS是美国Agilent公司推出的微波电路和通信系统的仿真软件,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微波射频电路,通信系统,RFIC 设计软件,也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IT公司使用最多的软件之一。ADS 的强大,仿真手段丰富,可实现包括时域与频域,数字与模拟,线性与非线性,噪声等多种仿真功能,并可对设计结果进行成品率分析与优化,提高复杂电路的设计效率,是优秀的微波射频电路,系统信号链路的设计工具,是射频工程师必备的工具软件之一。 二:正文 1:ADS软件可以对电路进行模拟,完成射频,微博电路及通信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析和仿真方法。 1)高频SPICE分析和卷积分析,高频SPICE分析方法提供如 SPICE仿真器般的瞬态分析,可分析线性或非线性电路的 瞬时效应。 2)线性分析线性分析是频域电路仿真分析方法,可以对线性 或非线性的射频与微波电路做线性分析。 3)谐波平衡分析谐波平衡分析提供频域,稳态,大信号的 电路分析仿真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具有多频输入信号的非 线性电路得到非线性电路,得到非线性的电路响应,如噪 声,功率压缩点,谐波失真等。 4)电路包络分析电路包络分析包含时域与频域的分析方

法,使用在包含调频信号的电路或通信系统中。 5)射频系统分析射频系统分析方法给用户提供模拟评估系 统特性,其中系统的电路模型出可以使用行为级模型外, 还可以使用元件电路模型进行响应印证。 6)托勒密分析托勒密分析方法可以同时仿真包括数字信 号,模拟和高频信号的混合模拟系统。ADS分别提供了数 字元件模型及模拟高频元件模型在设计中直接使用。 7)电磁仿真分析 ADS 软件提供了3D平面电磁仿真分析功能 ---Momentum,可以用于仿真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等 原件的电磁特性,天线的辐射特性,已经PCB上的寄生, 柔和效应。 2:ADS仿真器的介绍 ADS集成多种仿真软件的优点,仿真手段丰富,功能强大,很快就成为全球内业界流行的EDA设计工具。下面介绍ADS在射频,模拟电路设计中常用的仿真器及其功能。 1)直流仿真直流仿真是所有仿真的基础,它可执行电路的拖扑检查,以及直流工作点的扫描和分析。 2)交流仿真交流仿真能获取小信号传输参数,如电压增益,电流增益,线性噪声电压和电流。 3)S参数仿真微波器件在小信号工作时,被认为工作在线性状态,是一个线性网络:在大信号工作时,被认为工作 在非线性状态,是一个非线性网络。

RF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 微波网络及网络参数 3. Smith圆图 4. 简单的匹配电路设计 5.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常用的CAD软件 6. 常用的微波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7. 微波信道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指标分配 8. 测试及测试仪器

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1.概述 所谓微波电路,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1cm(即30MHz~30GHz)之间的电路。此外,还有毫米波(30~300GHz)及亚毫米波(150GHz~3000GHz)等。 实际上,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也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电路”等等。 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因此在材料、结构、电路的形式、元器件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和许多独特的地方。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微波电路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材料、工艺、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芯片的工作速度已经超过了1GHz。在这些高速电路的芯片、封装以及应用电路的设计中,一些微波电路的设计技术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与微波电路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相互间的借鉴和综合的技术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2.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1 电路分类 2.1.1 按照传输线分类 微波电路可以按照传输线的性质分类,如:

图1 微带线 图2 带状线 图3 同轴线

图4 波导 图5 共面波导 2.1.2 按照工艺分类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采用分离元件及分布参数电路混合集成。 微波集成电路(MIC):采用管芯及陶瓷基片。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采用半导体工艺的微波集成电路。 图6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示例

射频_微波工程师经典参考书汇总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美』Reinhold Ludwig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射频经典著作,建议做RF的人手一本,里面内容比较全面,这本书要反复的看,每读一次都会更深一层理解. 随便提一下,关于看射频书籍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我提议先看枝干或结论有个大概印象,实在弄不明白就跳过(当然可问身边同事同学或GOOGLE一下),跳过不是不管它了,而是尽量先看完自己能看懂的,看第二遍的时候再重点抓第一次没有看懂的地方,人的思维是不断升华的,知识的也是一个系统体系,有关联的,当你把每一块砖弄明白了,就自然而然推测出金字塔塔顶是怎么架设出来的。 2. 《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中』刘长军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有拼凑之嫌(大量引用书1和《微波晶体管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内容),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加上作者的理解,比看外文书(或者翻译本)看起来要通俗易懂,毕竟是中国人口韵。值得一看,书上有很多归纳性的经验. 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日』市川欲一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本人说实话比较喜欢日本人写书的风格和语言,及其通俗,配上图示,极其深奥的理论看起来明明朗朗,比那些从头到尾只会搬抄公式的某些教授强们多了,本书作者的实践之作,里面都是一些作者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方法,推荐一看.. 5. 《振荡电路设计与应用》『日』稻叶宝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这边书还不错,除了学到振荡电路设计,还学到了很多模拟电路的基础应用,唯一缺点书中的内容涉及频率的都不够高(k级,几M,几十,几百M的振荡器),做有源电路的可以看一下,整体感觉还行. 6. 《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应用》『日』远坂俊昭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个人书评:对PLL原理总是搞不太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此书,图形图片很多,让人很直观明白,比起其他PLL书只会千篇一律写公式强千倍。好书,值得收藏! 7. 《信号完整性分析》『美』Eric Bogati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前几章用物理的方法看电子,感觉不好理解,写的感觉很拗口,翻译好像也有些不到位,但后面几章写的确实好,尤其是关于传输线的,对你理解信号的传输的实际过程,能建立一个很好的模型,推荐大家看一下,此书还是不错的.(看多了RF的,换换胃口) 8. 《高速数字设计》『美』Howard Johnson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刚刚卓越买回来,还没有动“她”呢,随便翻了下目录,做高速电路和PCB Layout 的工程师一看要看下,这本书也是经典书喔! 10.《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中』郑军奇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书评:实战性和很强的一本书,本人做产品经常要送去信息产业部电子研究5所做EMC 测试,认证.产品认证是产品成功的临门一脚,把这脚球踢好,老板会很赏识你的,如果你也负责产品的EMC,这本书必读。作者写有很多实例,很有代表性,对你解决EMC问题,会有引导性(指导性)的的意义。

信号源的种类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运营商大量使用室内分布系统来解决高端客户聚集的密集城区覆盖问题,其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的客户体验及其收益。所以,未来TD-SCDMA要单独组网,必须提供能够满足运营商要求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同时,TD-SCDMA的室内覆盖方案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楼宇内现有的2G和其他3G制式的室内分布系统,帮助采用TD-SCDMA制式的运营商快速、经济地完成楼宇内的覆盖,及时抢占高端客户资源,提升运营商的品牌形象。 为了使TD-SCDMA系统室内分布在与其他系统CDMA、GSM、PHS室内分布竞争中不再处于不利地位,TD-SCDMA在室内覆盖时,一贯采取脱离智能天线而单独使用各路SWIPA(Switchand Power Amplifer)单元及常规的室内天线,仅仅通过楼层来实现用户间的定位和隔离,依赖联合检测算法及性能来满足干扰抑制及覆盖、容量问题。这样,TD- SCDMA室内分布便可与现有室内分布系统共用,信号源也具备不同的设备类型,如宏基站、微蜂窝、直放站和射频拉远等。但由于原CDMA、GSM工作在 825MHz~960MHz,而TD-SCDMA工作在2GHz,线缆等损耗明显不同,每栋楼宇会有不同的整改方案。 为了系统性地说明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准则,下文拟从TD-SCDMA室内话务量的估算、信号源的选取、室内外信号泄漏分析,以及 TD-SCDMA与其他系统共用室内分布系统等几方面来阐述。 TD-SCDMA室内话务量的估算 如同室外网络一样,室内环境下也需要考虑用户的数量和支持的业务,由于运营商熟悉当地详细情况,用户数量和支持的业务一般由运营商提供。但如果运营商不能提供用户的数量和支持的业务时,可以根据以下经验、方法来估算 TD-SCDMA室内用户的规模。

微波及射频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针对通讯产品的一个前沿范畴棗微波级高频电路及其PCB设计方面的理念及其设计原则。之所以选 择微波级高频电路之PCB设计原则,是因为该方面原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且属当前的高科技热门应用技术。从微波电路PCB设计理念过渡到高速无线网络(包括各类接入网)工程,也是一脉相通的,因为它们基于同一基本原理棗双传输线理论。 有经验的射频工程师设计的数字电路或相对较低频率电路PCB,一次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的设计理 念是以“分布”参数为核心,而分布参数概念在较低频率电路(包括数字电路中)中的破坏作用,常为人们所忽略。长期以来,许多同行完成的电子产品(主要针对通讯产品)设计,往往问题重重。一方面固然与电原理设计 (包括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必要环节缺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这类问题在人们认为已经考虑了各项必要环节下而发生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往往将精力花在对程序、电原理、参数冗余等方面的核查上,却极少将精力花在对PCB设计的审核方面,而往往正是由于PCB电路板设计缺陷,导致大量的产品性能问题。PCB板设计原则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包括各项基本原则、抗干扰、电磁兼容、安全防护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特别在高频电路(尤其在微波级高频电路)方面,相关理念的缺乏,往往导致整个研发项目的失败。许多人还停留在“将电原理用导体连接起来发挥预定作用”基础上,甚至认为“PCB设计属于结构、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考虑范畴”。许多专业射频工程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环节在射频设计中,应是整个设计工作的特别重点,而错误地将精力花费在选择高性能的元器件,结果是成本大幅上升,性能的提高却微乎其微。 应特别在此提出的是,数字电路依靠其强的抗干扰、检纠错以及可任意构造各个智能环节来确保电路的正常 功能。一个普通的数字应用电路而高附加地配置各类“确保正常”的环节,显然属于没有产品概念的举措。但往往在认为“不值得”的环节,却导致产品的系列问题。原因是这类在产品工程角度看不值得构造可靠性保证的功能环节,应该建立在数字电路本身的工作机理上,只是在电路设计(包括PCB设计)中的错误构造,导致电路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导致,与高频电路的类似问题属于同一概念下的基本应用。 在数字电路中,有三个方面值得认真对待: (1)数字信号本身属于广谱信号。根据傅里叶函数结果,其包含的高频成份非常丰富,所以数字IC在设计 中,均充分考虑了数字信号的高频分量。但除了数字IC 外,各功能环节内部及之间的信号过渡区域,若任意而为,将会导致系列问题。尤其在数字与模拟和高频电路混合应用的电路场合。 (2)数字电路应用中的各类可靠性设计,与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要求及产品工程要求相关,不能将 采用常规设计完全能达到要求的电路附加各类高成本的“保障”部分。 (3)数字电路的工作速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向高频(例如目前的CPU,其主频已经达到1.7GHz 棗远 远超过微波频段下限)。尽管相关器件的可靠性保障功能也同步配套,但其建立在器件内部和典型外部信号特征基础上。 微波电路及其PCB 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