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习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奇数和偶数习题

第5课时奇数和偶数(教材例2P15)

一、我会填。

1.5

,7,9,11都是(奇)数,这几个数中每两个数的和都是(偶)数,所以奇数加奇数的和是(偶)数。

2.奇数除以2余数是(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是(奇)数。

3.8,10,12,14都是(偶)数,这几个数中每两个数的和都是(偶)数,所以偶数加偶数的和是(偶)数。

二、我会算。

1.3×5=(15)7×9=(63)

我发现:奇数×奇数=(奇数)

2.6×8=(48)10×22=(220)

我发现:偶数×偶数=(偶数)

3.3×6=(18)35×100=(3500)

我发现:奇数×偶数=(偶数)

三、不计算,判断下面各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2+4+6+8+10+12+…+20

偶数

2.321×22+53

奇数

3.3×5×7×9×11×13

奇数

4.1+3+5+7+9+11+13+…+19

偶数

四、我会解决问题。

1.76名五年级同学要分成两个班。如果一班人数为奇数,二班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如果一班是偶数呢?

答:一班人数为奇数,二班人数为奇数;如果一班是偶数,二班人数为偶数。

2.37+1+24+的和是奇数,和都是整数,那么+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答:这两个图形的和是偶数。

五、我会想。

1.有41颗糖,现在把这堆糖分成4份,每份都是奇数颗,能这样分吗?

答:41不能分成4个奇数的和,所以不能这样分。

2.古希腊数学家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的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28是“完全数”吗?

答:28的因数有1,2,4,7,14,28,除本身28以外,1+2+4+7+14=28,所以28是“完全数”。

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全套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1.下图分别是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请填一填。 2.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3. 从左面看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有()个正方形,从正面看有()个正方形。 4.若干小方块堆在一起,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1)搭成这个立体图形至少要用()块小方块。 (2)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最多要用()块小方块。 5. (1)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2)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选择正 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形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上面看到 ,下面摆法中()符合要求。 3.一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是 ,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搭法。 .6 C 三、连一连。 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 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 四、摆一摆、画一画。 1.摆一摆,用方格纸画出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单元自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2.写出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既是2和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3.要使17□50同是被2、3、5的倍数,□最大能填( )最小能填( )。 的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奇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 )。 6.3007至少要加上( )就是3的倍数。 7. 如果a 的最大因数是19,b 的最小倍数是1,则a+b 的和的所有因数有( )a-b 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 8.有因数3,也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9.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和( )。 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 ( ) 2.一个合数最少有3个因数。 ( ) 3.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4.A ÷B=5,所以A 是B 的倍数,B 是A 的因数。 ( ) 5.在五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必有一个是5的倍数。 ( ) 6.523的个位上是3,所以523是3的倍数。 ( ) 7.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8.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位上一定是0。 ( ) 同学们,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老师相信 你一定又有新的收获吧,快来检验一下吧!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20分) 1、5.04×2.1的积是( )位小数;22.6÷0.33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2、将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 “3.25×0.98 3.25 A ÷0.97 A (A≠0) 0.75÷0.5 0.75×2 4.某同学身份证号码为510402************,该同学是( )年( )月( )日出生的,性别是( )。 5、小林买4支钢笔,每支a元;又买了5本练习本,每本b元。一共付出的钱数可用式子( )来表示;当a=2.5,b=0.5时,一共应付出( )元。 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 7、王师傅加工一种零件,5分钟加工了20个,那么王师傅平均加工1个零件需要( )分钟,1分钟能加工这种零件( )个。 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10dm、12dm和8dm,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在梯形内画一个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 盒子内装有6个标有数字1、2、3、4、5、6的小球。任意摸一个,有( )种可能,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 ),是单数的可能性是( ),小于3的可能性是( )。 二、火眼金睛,我来判。(5分) 1、a2和2a表示的意义相同。( ) 2、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

3、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保持不变。( ) 4、9.999999是循环小数。( ) 5、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所有的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 三、仔细推敲,我来选。(5分) 1、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2、下面图形中不可以密铺的是( )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三角形 3、一个盒子里放了15个球,其中有5个红球,2个绿球,7个黑球,1个黄球,从盒 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 A、B、C、D、 4.老师家在幸福小区06号楼,3单元,08层3号,若用F表示幸福小区,那么老师家 的编号是( ) A .F-06-3-08-3 B. F-3-06-3-08 C. F-6-3-8-3 5、右图中,边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中,画了甲、乙两个三角形(用阴影表示),它们 的面积相比( ) A、甲的面积大 B、乙的面积大 C、相等 四、细心审题,我会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课通12827

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多音字: 踏:tātà 撒:sāsǎ 露:lòu lù 同音字: dīng()咛紧()()香()子 jì()静足()()续成() jī()咕()器()肤垃() xiào 咆()()顺呼()()果 近义词: 滋润()裸露()寂寞() 茂密()浑浊()咆哮() 反义词: 滋润()结束()煎熬()寂寞() 茂密()开心()浑浊()荒山野岭()含有“山“字的成语: 描写草木的诗句: 1、 2、 3、 第2课暖流 多音字: 背: 调: 同音字: yì()制翻()彩()()力()论 cuò()折举()()误 shì苏()()样教()气()()界 chán ()娟鸣()()绕()嘴 近义词: 看望()致意()和蔼()详细() 佩服()兴致勃勃()情不自禁() 反义词: 和蔼()肯定()详细()熟悉() 佩服()兴致勃勃() 与“悲欢离合”结构相同的成语: 写人特神态的成语: 关于学习创新的名言: 关于读书的名言:

第3课只拣儿童多处行 多音字: 解: 喷: 同音字: yíng ()利欢()()业()绕输() yǐ()靠桌()蚂()()经自()为是 zhī()体()持咯()()布船() 近义词: 气息()空隙()烂漫()蕴藏()释放()赞叹()围聚()欢畅()旺盛()舒展()聚精会神()密密麻麻() 反义词: 集合()饱满()释放()忸怩()活泼()旺盛()舒展()新鲜()快乐()永远()座无隙地()聚精会神()密密层层()表示高兴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描写儿童的诗句: 第4课早 多音字: 正: 铺: 同音字: pǔ()素()通乐()花()()口 mò()水沉()寂()冷()()生 shòu ()命承()教()()弱野() bàn 花()()天打()()法伙() 近义词: 纯净()疏淡()朴素()严厉()润泽()韵致()预示()方正()的确()珍惜()反义词: 纯净()疏淡()朴素()严厉() 认真()奋斗()珍惜()清晨() 形容时间流逝的成语: 关于惜时的名句:

(完整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全套

分数的意义 (2 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2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这里的单位“1” 是()。 (3)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女职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男职工占全厂人数的() 二、判断。 (1)分数单位是的分数有7个。() (3)一堆苹果的一定比另一堆苹果的多。() 三、选择。 (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锯下一段所用的时间是完成这项工作所用时间的() A、B、C、D、 (4)1kg糖溶化在水中,糖是糖水的() A 、 B 、C、 四、思考。 1、将分数这样循环排列下去,第50个分数是哪能个数。 2、把红花、黄花、紫花按红、红、黄、黄、黄、紫、紫的顺序排列。 (1)第101朵是什么颜色? (2)101朵花中有多少朵黄花? (3)黄花占101朵花的几分之几? 分数的意义(二) 一、填空 1、=()÷()()÷27= 5÷()= 23÷49= 二、判断。 1、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后,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 三、选择

1、把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第段是全长的(),每段长()m。 3、7分是1时的(),7kg是1吨的(),7个月是一年的()。 四、应用题。 五(1)班一共有50名同学,其中男生27名。 (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四、思考题。 1、在100 m的道路两侧,每隔2m栽一棵树,按一棵柳树,两棵杨树的规律栽树。柳树、 杨树各占植树总数的几分之几? 2、6kg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kg 糖果?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袋糖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 真分数、假分数 一、填空。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4、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数是()。 5、在中,a是自然数,当a小于()时,是真分数,;当a大于或等于()时,是假分数;当a是()的倍数是,能化成整数。 二、判断。 2、m、n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当m>n时,是真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1、什么叫机械 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 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举例说明机械的作用有哪些? 答:羊角锤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拔钉子,啤酒起子可以帮助我们起啤酒瓶盖,刀可以切菜等。总之,它们或者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 2、怎样移动重物 问题1、什么叫杠杆? 答: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2、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只要以分为哪几类? 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 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 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杆:如天平。 3、杠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生活中的费力杠杆有:镊子、理发用的剪刀、赛艇的桨、钉书机、钓鱼杆等。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有:钳子、小推车、羊角锤、啤酒起子、指甲刀等。生活中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4、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 答:他说得有道理。条件是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并且杠杆要足够长,正所谓“四两拔千斤”。 3、斜坡的启示 问题1、斜坡是一种简单机械吗? 答:斜坡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2、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斜面有: 简单直观的斜面:如,助残通道、立交桥、锛和凿、斧子、向汽车上推东西所用的直板等;斜面的变形之一:楔子和斜面的曲折,如,拉链、台阶等;斜面的变形之二:螺旋,如开瓶器、螺丝钉、螺旋楼梯、盘山公路等。 3、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 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走的距离。 4、拧螺丝钉的学问 问题1、要想又快又轻松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应选用哪种螺丝钉? 答:应选用比较粗一些的螺丝刀更好。 2、什么叫轮轴? 答: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3、生活中的轮轴哪些? 答:生活中常见的辘轳、自行车把、轮盘、汽车方向盘、门锁、水管开关、螺丝刀等等都属于轮轴。4、轮轴的实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轮轴的实质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且轮比轴越大越省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奇数与偶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奇数与偶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奇数与偶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数和合数例2,是以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利用算式表征问题理解题意,通过举例、说理获取结论等。 学情分析:学生在对奇数偶数非常熟悉的基础上,探究奇数偶数加法、乘法运算规律。用猜一猜给出三个问题,学生用举例、说理、图示的方法去探索规律。在举例得出结论后,可能学生不能再去验证规律。我会引导学生数学中的结论还需去论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2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特征。 2 、在学习中,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的思维。 3 、经历奇数与奇数、偶数与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列举、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奇数与偶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 教学流程 一、旧知回顾 1、什么是偶数?奇数呢? 2、按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和()。 3、每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每相邻两个偶数之间相差()。 二、新知导引我们已经知道了数学王国中的两大家族:奇数和偶数。它们还蕴含着很多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吧!(板书课题) 1、在预习的基础上,猜一猜。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偶数) 2、举例验证猜想 (1)自己独立举例证明猜想。 (2)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自主学习 1、小组讨论。 2、汇报。 1+2=3 1+3=4 2+4=6 3、得出结论。 奇数+偶数二奇数奇数+奇数二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4、数形证明结论。 5、合作探究。 奇数与奇数的积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呢?偶数与偶数的积呢?请在小

2019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暖流生字语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暖流生字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暖流》生字 1 【蔼】 读音:ǎi 巧记:花前(艹)“谒(yè)”见。 字义:①和气,和善②繁茂 组词:①和蔼和蔼可亲蔼然可亲②蔼蔼 造字:形声法 造句:王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笔顺:“艹”扁长;“日”略扁,右下部宽而宜正。 2 【滕】 读音:téng 巧记:夫人头上两朵花,“月”夜涉水(氺)回娘家。 字义: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滕州 组词: 造字:形声法 造句: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笔顺:左部“月”窄长;右部撇捺舒展。 字歌:马在月下奔腾虫在月下蛇水在月下姓滕草在头上草藤 3 【抑】 读音:yì

巧记:接前(扌)迎后(卬)。 字义:压,压制 组词:抑制抑郁压抑抑扬抑止抑郁症抑扬顿挫抑强扶弱抑恶扬善 造字:会意法 造句: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跳了起来。 笔顺:左部窄;右部短撇与提画平行,竖为悬针竖。 字歌:迎日向东方挺胸气昂昂手到难压抑万人来敬仰 4 【挫】 读音:cuò 巧记:双人在土上(坐),抬手(扌)把人招。 字义:①压下,使音调降低②挫折,事情进行不顺利,失败 组词:①挫威风抑扬顿挫②屡次受挫事遭挫阻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紧紧抓住了听众的心。 笔顺:“扌”窄长;右部“土”竖要长,底横略长。 字歌:二人土上坐广场座位多挫折锻炼人打磨用钢锉 5 【轼】 读音:shì

巧记:坐“车”看阅兵“式”。 字义: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组词:车轼 造字:形声法 造句:古代的车轼上刻有别致的花纹。 笔顺:左窄右宽。右部斜钩注意弧度。 字歌:古车前有轼言说要考试擦拭要用手弑君起杀意 6 【阙】 读音:què 巧记:逆行一次,损失各半,躲进&门'里%休在门外 字义:①皇宫门前两边的楼②墓道外所立的石牌坊 组词:①宫阙 造字:形声法 造句:古代的能工巧匠建造了这雄伟壮丽的宫阙。 笔顺:内部笔画较多,结构紧凑;“门”方正。 7 【琼】 读音:qióng 巧记:惊心丢落(京)入“王”宫。 字义:①美玉,比喻美好,精美②海南省的别称 组词:①琼浆琼楼玉宇②琼剧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100 第一部分我能行 孩子,别紧张!其实这些题并不难。只要你细心审题,认真思考,耐心检查,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一、学海拾贝:填一填.(每空1分,共27分) 1、全世界约有200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看到这个材料,你的提议是( ). 2、 36的因数有( ),它最小的倍数是( ). 12和18的所有公因数有( ). 3、100以内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4、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 5、填上最简分数: 8.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40亳升=( )升 209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20分=( )小时 6、 )() ( 15)( 2416 )(8 5== ÷==←填小数. 7、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4吨,运走的占这堆煤的( ). 8、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8平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在下面每组数的○中填上“>、<、=” 4 13○3.25 509○209 1211○169 65○0.825 1立方米○1升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12. ( ) 2、约分和通分只改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没有改变分数值的大小.( ) 3、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它的体积.( ) 4、做一个零件,甲用了 2 1 小时,乙用了31小时,甲的效率高.( ) 5、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三、慧眼识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其中每份是这张纸的( ). A 、 21 B 、6 1 C 、81 D 、91 2、一瓶蓝墨水的容积是60( ). A 、立方分米 B 、升 C 、亳升 D 、立方毫米 3、当a 为任意一个自然数时,下列三种说法不对的是( ). A 、一定是整数 B 、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C 、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4、下面各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63 B 、15 6 C 、94 5、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 、体积减少 ,表面积也减少 B 、体积减少, 表面积增加 C 、体积减少, 表面积不变 四、神机妙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103+10 7 = 83+83= 118-115= 1- 125= 1310-13 4= 1-83-81 = 2.脱式计算.(6分 )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xx。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 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xx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 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⑤、xx。⑥、检验。 ⑦、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2、2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6、两个质数(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7、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18、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奇数和偶数(五年级)

奇数和偶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奇数和偶数常用的性质: (1). 连续自然数中的奇数和偶数是相间排列的;,连续的奇数与奇数相差2,连续的偶数与偶数相差2; (2). 偶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任意个偶数相加的和是偶 数; (3).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4).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小热身:(1)23×47×65×132×239的积是()。 (2)375+842+1365+2973+5280的和是()。 例1:1+2+3+······+2018,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练:1、48+49+50+······+101,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2、任意取100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取110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3、用0,1,2,3······9十个数字组成五个两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要求它们的和是一个奇数,并且尽可能大,那么这五个两位数的和是多少?

例2、有3张扑克牌,画面向上。小明每次翻转其中的2张,那么,他能在翻动若干次后,使3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练:1、有5张扑克牌,画面朝上,小刚每次翻转其中的3张。他能在翻转若干次后,使5张牌的画面都向下吗? 2、6个小朋友排成一排(站的方向相同),做“向后转”的游戏,每次其中的5个小朋友做向后转的动作,能否经过若干次后使6个小朋友全部改变站的方向? 3、有1到50号共50盏电灯,拉一下亮,再拉一下灭。50个学生依次拉,第一个学生把1的倍数的灯绳拉一下,灯全亮了,第二个学生把2的倍数的灯绳都拉一下,第三个学生把3的倍数的拉一下,······第50个学生把50的倍数的灯拉一下,最后,有几盏灯是亮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24%)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4%)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平方厘米 B.54平方厘米 C.90平方厘米 D.99平方厘米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最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四、1、轻抚 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迎春花儿,让她绽开了微笑的脸庞。 西湖抱着阮公敦,哼着摇篮曲,哄他入睡。 2、踏、洒。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此题建议不做,让学生读一读就可以了。 1、第三小节、第一小节 2、看到。听到。感觉到。 2.暖流 三、情不自禁、抑扬顿挫、悲欢离合。 3.只拣儿童多处行 一、欢畅旺盛舒展四肢解数 二、魔鬼摩托车倚靠椅子栏杆阻拦 三、上声上声阴平 jie xie xie 四、对错错 五、1成千盈百、挤、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 2很多孩子从颐和园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木匣子里,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六、不甘示弱 愈飞愈高 2、高空中……老鹰。

4.早 二、标点练习。 1、“” 、、,。 2、、、,《》。 3、、:“!” 三、1、深深、牢牢,从此这个字就刻在了他的心里,并践行了一生。 2、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3、联想到这些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四、1、四声。阴平。像预示。 2、二十四番花信风,一侯是梅花,开得最早。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 (后两题建议不做。) 因为,梅花开的时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作者把梅花的清香、颜色、花瓣习得那么美,是为了以花喻人,鲁迅先生一生的品德正像梅花一样高洁。 5.古诗两首 一、2、树头花落未成阴菜花 急走和追 田园风光 二、√××√ 三、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桃红柳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四、1、绿2、红3、红绿蓝4、黄白青5、碧白青 五处处闻啼鸟润物细无声万紫千红总是春二月春风似剪刀 六、1、梅子流酸芭蕉分绿柳花 2、捉柳花《池上》、《小儿垂钓》等等 6.梦圆飞天 一、乳白执行指挥地动山摇腾空而起 二、寒冷白天长时间站立天空分别、分析傍晚 三、欢呼雀跃幻天西天、手舞足蹈、喜气洋洋、喜笑颜开、欣喜若狂、扬眉吐气 四、1、划去括号里的1、1、 2 、1 2、用寒冷的环境来衬托人们的心情无比激动、热情万分高涨,表达效果更好 3、无比激动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乐曲声响起来了 4、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州”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五、1、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 2、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7 翟志刚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一、协助,裹挟、熔岩、容易、证明、政策 二、1、连续2、陆续3、持续 1、虽然……但是…… 2、不但……还…… 三、1、同样有南极、北极……时间都差不多。 2、小芳……分享快乐……面对困难……分解忧愁……连饭都在一块吃。(可以简单一些) 四、1、人工的精巧高妙胜过了天然形成。形容高超过人的技艺。 2、(1)它每分钟自转一周,在“赤道”处产生的引力几乎和地球相同。 (2)合理的失重。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 一、填空(16分) (1)4.3立方分米 =(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38 毫升 = ( )厘米3 20秒 = ( )分 (2)24 3 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后是最小的质数。 (3)全世界约有200个国家,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 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严重缺水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看到这个材料,你的提议是( )。(3分) (4)写出分母是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 ),写出两个等于1的假分数( )。 (5)( )÷( )= () () = ()) ( =( )(小数)。 (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 (7)( )和( )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8)把两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2分) (9)一个数既能被12整除,又能被18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1分) (10)一根3米长的方钢,把它横截成3段时,表面积增加100平方厘米,原来方钢的体积是( )。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 A 、51 米 B 、54 米 C 、51 D 、5 4 (2) 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 128 B 、152 C 、87 D 、30 9 (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A 、质数 B 、奇数 C 、合数 D 、偶数 (4)一罐可口可乐的容量是( )。 A 、355升 B 、0.3米3 C 、355毫升 D 、355分米 3

2019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和方法总结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如:20+30=50 a+20=3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如:X+Y=40,30+b=50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0+30=50是等式,但不是方程,它不含有未知数。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如x=30是20+x=50的解,不能说30是20+x=50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解方程步骤:(1)写解;(2)=上下对齐;(3)运用等式性质解方程;(4)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把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准等量关系式。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把方程结果代入原题检验)⑦写答句。 注意书写应规范:设句中要有单位名称,求得的x的值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9、找等量关系的方法:①根据条件想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②根据计算公式确定等量关系。③稍复杂的条件可以画出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直接表示增减变化的速度,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填空。(22分) 1. 8.0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4.8升=()毫升。 4立方米6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 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3. 已知A=3×5×5. B=2×3×5. 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4. 正方体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5. 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它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 用4 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平方厘米。 7. 在算式35÷5=7中,()能被()整除,()是()的倍数,()是()的约数,()能整除()。 8. 18的约数有()。 9. 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0. 把长是2分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4平方厘米,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1. 李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总分是272分,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89分,数学得()分。 二、判断题。(对的用“△”,错的用“○”)(5分) 1.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2.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因为2.8÷0.7=4, 所以2.8是0 .7的倍数,0.7是2.8的约数。() 4.两个自然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5.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三、选择题。(5分) 1.一个合数,它的约数至少有()个。 ①. 2 ②. 3 ③. 4 2. 20以内全部质数之和是() ①.18 ②. 77 ③. 15 ④. 20 3.同时能被6和8整除的数中,最小的数是()。 ①.24 ②. 6 ③. 48 4.A是B的倍数,C是B的约数,A、B、C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①. A ②. B ③. C ④. 1 ⑤. A×B×C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7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①. 750 ②. 7500 ③. 75 ④. 0.75 四、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6分) ①. 45 ②. 68 ③. 150 五、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6分) ①.45和60 ②.42和63 ③.25和40

最新2020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2020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如:20+30=50 a+20=3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如:X+Y=40,30+b=50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0+30=50是等式,但不是方程,它不含有未知数.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如x=30是20+x=50的解,不能说30是20+x=50的解. 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解方程步骤:(1)写解;(2)=上下对齐;(3)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4)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把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准等量关系式.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 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⑤解方程.⑥检验.(把方程结果代入原题检验)⑦写答句. 注意书写应规范:设句中要有单位名称,求得的x的值的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9、找等量关系的方法:①根据条件想数量间的相等关系.②根据计算公式确定等量关系.③稍复杂的条件可以画出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直接表示增减变化的速度,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