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课程复习题答题要点

第一章:绪论

1.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6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

(1)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4)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

(7)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

(8)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章: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

(1)地质基础

(2)数学基础

(3)经济基础

(4)技术基础

(5)预测基础

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

?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内容:

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

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

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精度评价的准则

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

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增加观测次数N。观测次数N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程度加以统一。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利用所获得的资料的准则

模型类比法:是将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已知矿区所总结的规律和积累的经验来指导未知地区工作的方法。

由于成矿作用的随机性,没有两个矿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除了模型类比,还得因地制宜。因为:

?随着新的实际资料的获得,要不断修正已有的模型;

?模型区与未知区之间存在“小异”,因而要求因地制宜。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指导抽样观测的准则

“抽样”不是单指采取样品的工作,而是泛指各种观测。

为了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布置观测线、观测点、取样点。

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

?具有不同变化程度的地段或方向上,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

?整个矿床或调查区的不同地段,由于所处的勘查阶段不同,观测密度也不同;

?为了针对性地研究某一问题,而在关键性地段重点观测。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地质勘查全过程的最优化准则

全面勘查的含义:

?查明矿床所占据的整个空间;

?对矿床地质条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循序渐进的含义:

?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全面勘查的内容应与工作阶段相适应;

?巨大的矿床需分阶段或分片地做到全面圈定,延深很大的矿床也应分段地圈定不同深度的矿体。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1.我国最新的固体矿产勘查阶段划分方案是?

我国现阶段(1999年在储量分类中开始,2002年作为国标颁布)的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2)预查是通过对工作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

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3)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

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4)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查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5)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

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

供依据。

2.勘查周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矿床勘探周期是指完成一个矿床的阶段勘探任务所经历的时间。

影响矿床勘探周期的因素:

(1)与国家矿业管理体制有关

(2)对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3)矿床地质特征的复杂性

(4)勘探技术手段与设备的先进性、便捷程度和有效性

(5)勘探矿区经济地理环境与交通运输条件等

(6)勘探人员的业务素质

(7)勘探报告能否顺利验收

3.可行性论证的概念及其意义?

?可行性论证的概念:可行性论证或称可行性研究,是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方法。

?矿产勘查可行性论证的意义:在于保证矿产勘查工作和后续的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4.可行性论证的阶段划分?

?根据1999年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矿产勘查可行性论证据其目的、任务及其与地勘工作阶段的对应性分为概略研究(普查阶段)、预可行性研究(详查阶段)和可行性研究(勘探阶段)。

?概略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预可行性研究是对矿产勘查开发意义的初步评价。

?可行性研究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

5.矿产勘查工作研究内容?

?矿产勘查研究内容: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放射性测量等。

第四章: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1.成矿预测的概念?

(1)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

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2)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或推断。

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1)明确预测要求

(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

(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

(4)编制预测图

(5)重点工程验证

(6)编写报告

3.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3个)?

(1)相似—类比理论:是指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该有相似的成矿系列和矿床产出;相同的地区范围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2)求异理论:矿床都产出于地质异常中,因而通过发现异常,就可以发现矿床。矿产通常是所在地质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异常,这种特殊性

可以体现为物理异常、化学异常及地质异常,并且前二者包括在后者之

中;特大型矿床在同类性的小矿床中又有其产出的特殊性。因此,求异

是预测找矿的一个有效途径及思路。通过求异,也只有通过求异,才能

发现新类型的矿床。

(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成矿不是靠单一因素,也不是靠任意个因素的组合,而是靠“必要和充分”因素的组合。人们现在尚不能对其充分认识和查

明,这样,成矿和找矿就成为了非确定性事件。预测的任务是,最大限

度地提高找矿概率。往往在地质条件相似情况下,一些地区有矿,而另

一些地区无矿,这是因为“相似的地质条件”并不一定是成矿的“充分

条件”。一般地说,一个地区成矿概率的大小与有利因素组合程度有关,

也与关键因素是否存在相关。

4.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

(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

(2)优化评价准则

(3)综合预测评价准则

(4)尺度对等准则

(5)定量预测准则

5.成矿预测的基本方法分类?

(1)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是指立足于矿床(体)的已知特征,据矿床(体)有关特征的自然变化趋势从已知地段外推相邻未知地段内的有关特征

的一种成矿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是建立在惯性远离基础之上的成矿预

测工作中应用最早的一类较成熟的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所得结论是可

信的。该类方法既使用简便、直观,效果又较好,目前在矿区深部及外

围的成矿预测工作中取得了较广泛的应用。使用本类方法须注意的事项

是:①必须是在起点真实的基础上,严格地按照变化趋势进行有限的外

推;②外推时应考虑到后期地质作用改造的影响,如后期断裂活动对先

成矿体的错失、岩浆活动对先成矿体的熔蚀等。

(2)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对本地区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对成矿前景作出科学的评价的一种成矿预测方法。建立在相关

原理基础上的归纳法是预测工作中经常自觉不自觉要用到的一类方法。

在工作全面深入、细致、分析合理的前提下,所得结论往往比较正确,

并可导致提出新的成矿理论及发现新的矿床类型。本类方法无论是在地

质研究程度较高的老区或研究程度较低的新区都有其广的使用前景,是

应用类比法的基础,类比中所用的各种模式都是通过对已知区成矿特征

的归纳、总结才建立起来的。应用归纳法时必须重视已有成矿理论的指

导作用,并注意总结新的成矿理论及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式以指导相似地

区的预测工作。

(3)类比法:类比法实质上是一种经验性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通过对已知区的深入解剖研究所取得的有关认识,去类比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未知

区的成矿前景的一种成矿预测方法。类比法是四类预测基本方法中使用

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一种方法,目前在成矿预测领域中得到较高的重

视及较广泛的应用。本类方法特别适用于地质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及受

技术条件限制而研究难度较大的地表深部的成矿预测。由于类比法是建

立在相似原理基础上的一种推断,受预测者的经验及主观因素影响较

大。

(4)综合法:综合方法是前述三类基本方法中的有关具体方法的不同最佳组合。由于运用该类方法时分析问题是从多方位出发,对同一地区强调运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互相验证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可信度较高。综合方

法是针对成矿预测工作不断深入和难度不断加大的局面而提出的,其也

是成矿预测方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点发展的方向。

6.科学找矿的概念?

?找矿又称矿产普查,是指在一定的地区内为寻找和评价国民经济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科学找矿是以现代成矿理论作指导、以地质为基础并采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的矿产普查工作。

7.科学找矿的具体研究内容(5个方面)?

?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8.控矿因素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一切有关因素。

?具体如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变质因素、岩性、古水文、风化因素、人为因素等

9.简述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断裂规模、性质与矿化的关系;

(2)断裂活动时间和期次与矿化的关系;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总结。

10.简述预测找矿工作中的岩浆岩因素分析研究要点

(1)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研究

(2)岩浆岩对成矿的空间分布控制

(3)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时间分布控制

(4)岩浆活动的物理、化学条件对成矿的影响

(5)岩浆岩与已知矿产的成因关系的判断

(6)岩浆岩被剥蚀程度的研究

11.简述预测找矿工作中的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研究要点

?对地层:地层的含矿性分析、成矿序列,地层岩性对成矿的影响;

?对岩相:不同岩相与成矿的关系,同一岩相内相变分带对成矿的影响及对找矿的意义;

?古地理:不同地理条件对成矿的影响及联系,古地理条件的恢复对找矿工作的指导作用。

12.区域地球化学因素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元素的丰度、分析元素分布的区域性特征、元素的共生组合

13.找矿标志及其具体内容?

?找矿标志: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指示矿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找矿标志又称矿化信息。

(1)地质标志;

(2)地球化学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

(4)生物标志;

(5)人工标志。

14.成矿规律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成矿规律:是指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时间、空间、物质来源及共生关系诸方面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2)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3)成矿物质来源规律

(4)矿床共生规律

15.成矿的继承性、多旋回性及其研究意义?

?成矿的继承性:指的是区域内同一成矿元素或一组成矿元素,在不同时代以相同或不同形式相继成矿的规律性。

?成矿的多旋回性:指的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相同的矿床类型或类似的矿产组合在前后构造旋回中周期性地重复出现的规律性。

16.矿床空间分布规律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体现为:

(1)丛聚性分布:矿化集中区、成矿区域

(2)带状分布:全球性成矿带、区域分带、矿田分带、矿床分带、矿体分带(3)等距性分布:

17.找矿技术方法的概念及分类(5大类)

?找矿技术方法:是泛指为了寻找矿产所采用的工作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总称。

?找矿技术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

(1)地质方法:地质填图法

重砂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

(2)地球化学方法、

(3)地球物理方法、

(4)遥感方法、

(5)工程技术方法

18.矿化信息的概念及分类?

?矿化信息:是指从地质信息中提取出来的,能够指示、识别矿产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实性信息和推测性信息的总和。

?它可以是有关的资料、数据以及对有关数据经深加工后的成果。

?矿化信息据其信息来源:可分为描述型、加工型矿化信息和推测性矿化信息三种;

?据其信息的纯化程度(可靠性):可分为直接的矿化信息和间接的矿化信息,前者如矿产露头、有用矿物重砂,后者如大多数的物探异常、围岩蚀变、遥感资料等。一般来说,事实性信息中的描述型信息和直接矿化信息相对应,加工型、推测性信息和间接矿化信息相对应。

?因此,矿化信息提取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应是具有多解性的加工型和推测性地质信息。

19.找矿模型的概念及分类(5类)?

?找矿模型:是在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发现某类具体矿床所必须具备的有利地质条件、有效的找矿技术手段以及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矿化信息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1)经验找矿模型

(2)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3)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4)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5)流程式找矿模型

20.信息合成的概念及其一般工作步骤?

?信息合成:也可称之信息综合,是指把反映地质体各方面的有关信息(数据、资料、图像等)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工成为一种与源信息具相互关联的新的复合型信息,即由直接信息转换为间接信息。

?信息合成的一般工作步骤:

(1)建立地质概念模型

(2)原始各种信息的预处理工作

(3)信息的关联和提取

(4)信息的综合和转换

21.找矿靶区优选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找矿靶区优选:是在找矿靶区(找矿远景区、找矿有利地段)已圈定的前提下,应用经验的、数学的或计算机方法,据相对的成矿可能性大小(成矿有利程度)、结合经济、地理、交通、市场供需关系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比较,对找矿靶区所进行的评价和优劣排序,即找矿靶区的分级。

?地质矿产因素

?经济地理因素等

第五章:矿床勘探

1.矿体地质特征及其研究的内容?

?矿体地质特征:指矿体本身固有的地质特点、特性和标志。即矿体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质量特征,简称矿体地质。

?矿体地质以矿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不同类型、品级矿石及夹石等在矿体中的分布)等方面特点的变化情况,以及控制这些变化的地质要素,如构造、岩性、成矿作用等。

2.矿体变异及其研究的内容?

?矿体变异:又称矿体变化性,是指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特性与标志)在矿体的不同空间部位(或各矿体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及变化的特点。

?矿体变异性研究:包括矿体各标志变化性质、变化程度和控制矿体变化的地质因素(矿床成因)三个方面。

3.勘探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5个方面)

?勘探类型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简单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2.5~3.0;中等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1.7~2.4;复杂型: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为

1.0~1.6。

?勘探类型划分的依据:

(1)主矿体规模

(2)主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3)构造影响程度

(4)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

(5)主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4.矿床勘探精度与勘探程度?

?矿床勘探精度:是指通过矿床勘探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与实际(真实)情况

相比的差异程度。

?矿床勘探程度:是经过勘探后,对整个矿床的地质、技术和经济特点控制研究所达到的详细程度

5.矿产取样及其分类?

?矿产取样:是指从矿体或近矿围岩和堆积物中采集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与实验,以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依据取样目的,矿产取样可分为:

(1)化学取样

(2)岩矿鉴定取样

(3)加工技术取样

(4)开采技术取样

(5)地球物理取样

6.矿产取样的一般程序?

?样品的采集→加工处理→分析、测试鉴定、试验等→结果的检查与评定

7.影响矿产取样的有关因素?

(1)异地取样和原地取样的不同影响

(2)样品数量与间距的影响

(3)样品体积的影响

(4)样品形状和规格的影响

(5)样品方向的影响

(6)矿产自然特性的影响

8.露头及坑探工程中的采样方法?

(1)刻槽法

(2)剥层法

(3)方格法

(4)拣块法

(5)打眼法

(6)全巷法

9.化学样品的分析方法?

(1)全分析

(2)普通分析

(3)组合分析

(4)物相分析

10.矿体构形及其特征标志?

?是指矿体各部分组合构成的形态特征。即矿体空间形态特征,包括矿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其变化特点。

?矿体外部形态:指矿体规模、形状、空间位态及其某些影响因素

?矿体内部结构:是指矿体边界范围内的各组成部分在三度空间的搭配与排列分布特点。反映了矿体内部物质成分的宏观组合形式,也在某种程度上

影响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

11.勘探剖面?

?勘探剖面:或称勘查断面,是指由勘探工程及其所揭露的地质现象构成的切面。

12.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

?勘探工程总体布置方式:

(1)勘探线法:呈两个方向(走向及倾向)延伸,产状较陡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脉状等矿体。

(2)勘探网:在平面上形状近于等轴状,矿化品位变化也在各方向无明显差别的矿体。如,斑岩型矿床、产状极缓或近水平的沉积矿床等。

(3)水平勘探:陡倾斜的矿体,特别是柱状、筒状、管状矿体。

13.勘探工程间距及其影响因素?

?勘探工程间距:是指沿矿体走向和倾斜方向相邻工程截矿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乘积,也称“勘探网度”或工程密度。

?勘探工程间距的影响因素:

(1)矿体本身的特性(地质特征)。)。如矿床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体规模大小,矿体形状、产状和厚度的稳定性,

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等;

(2)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及所求取的储量级别。储量级别高,勘探工程密;

(3)勘探技术手段类型。求同一级储量,坑道的间距可略稀于钻探;

(4)矿石内部结构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对工程间距也有一定的影响。

14.确定合理勘探工程间距的方法?

(1)类比法:根据总结和积累的矿床勘探经验和资料,通过对比研究选用同类型矿床已行之有效的工程间距;

(2)加密法:在矿床勘探开始时用较稀的网度,施工后根据工程对矿体实际控制情况,决定是否加密及在何处加密工程的一种方法;

(3)数理统计法:据矿体标志值的变化系数(V)及给定的精度(P)确定合理的工程数量(n),其公式为:n=(tV)2/P2,式中:t为概率

系数,决定于对结论所要求的可靠程度;

(4)稀空法:对已按一定加密网度勘探的矿床抽去部分工程后,用较稀网度的资料重新作图计算,与原有图件及成果进行对比,以考查是

否可用较稀网度达到原网度的精度,即研究原网度是否可以放稀。

其结论主要用于同一矿床尚未进行勘探的地段或供类似矿床勘探时

参考。

15.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及其编制步骤?

?矿体垂直(纵)投影图:是在与矿体延长方向(走向)平行的投影面上表

示矿体及内部各级储量与矿石品级的分布和工程控制程度的图件,适于陡

倾矿体。

?编制步骤:

(1)确定投影面:根据矿体平均走向线方位确定,原则上尽可能平行矿体走向。投影面与矿体走向的交角一般不大于15°。如果大于15°,

可采用2或3个方位分段投影;

(2)绘制标高线、基线及勘探线:标高线与基线构成了矿体垂直(纵)投影图的座标网;

(3)矿体出露地形的绘制:在矿区地形地质图上将矿体露头中心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投影到投影面上,将各点按高程连接后即得到地形;

(4)将剖面图上的资料投影到剖面线上:根据勘探线剖面图,将各勘探工程的见矿位置和地质界线点,按比例尺投到相应的剖面线上;

(5)矿体圈定:根据所有剖面线的投点连接矿体。由于各个地段矿体的控制程度不同,应划分不同储量级别的块段。

16.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分类分级的依据?

?矿产资源:是现行可采或潜在可采的天然产出于地壳内或地表的固、液、气态矿产物质的堆积体。

?储量:已查明且具有现行可开采价值的那一部分资源量。

?矿产资源总量= 能利用的储量+ 暂不能利用的储量+ 尚未发现的资源量

?分类分级的依据:

(1)地质研究程度: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

(2)可行性论证程度: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概略研究

(3)开发经济意义: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内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

17.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

(1)确定矿床工业指标;

(2)圈定矿体边界或划分资源/储量计算块段;

(3)根据选择的计算方法,测算求得相应的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矿体(或矿段)面积S,平均厚度M,矿石平均体重D,平均品位C等;

(4)计算矿体或矿块的体积V和矿石资源量/储量:

Q=VD

或金属量:P=QC

(5)统计计算各矿体或块段的资源量/储量之和,即得矿床的总资源量/储量。

18.矿床工业指标及其分类?

?矿床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是否具有开采

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标准。

?矿床工业指标归纳为3类:

?第一类:与矿石质量有关的,如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可采)品位,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量,有用伴生组分的最低综合品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

品级的划分标准;出矿品位或入选品位等;

?第二类:与地质体厚度有关的,如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或夹石最大允许厚度等;

?第三类:其它的,如一些综合指标:最低工业米百分率(或工业米克吨值)、含矿系数;与采矿条件有关的采剥比、开采深度等。

19.矿体圈定及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矿体圈定:在储量计算图上把矿体空间形态位置,即矿体边界线确定下来的工作,称为矿体圈定。

?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1)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联线;

(2)可采边界线:是指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矿块或块段)边界线;

(3)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实

际控制的那部分矿体分布范围;

(4)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

它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的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

开发经济意义

(5)资源储量类别边界线:以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圈定,表示不同类别资源储量分布范围的边界线;

(6)自然(工业)类型边界线:以矿石自然(工业)类型划分标准确定的边界线;

(7)工业品级边界线:在能分采矿石工业类型边界线内,以工业品级划分标准确定的边界线。

20.储量计算方法?

(1)几何学方法

?地质块段法

?开采块段法

?断面法(剖面法):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最近地区法和三角形法

(2)地质统计学(克立格法)

(3)SD法

21.断面法(剖面法)计算储量的一般步骤?

(1)在剖面图上把矿体划分为若干块段;

(2)测量每个块段的面积;

(3)计算两剖面间或剖面外推部分的体积;

(4)计算矿石平均体重及平均品位;

(5)计算矿石储量;

(6)计算金属储量;

(7)矿产储量汇总。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总结

1有效教学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发展而创造性地综合利用一切合乎教学规律、教学计划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方法、策略来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过程,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活动。 2有效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学效果(核心)最高统帅、教学目标、教师(能动要素)、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必备要素)。 3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定义认识:着眼教学目的、教学技能、学习成就、教学全过程定义 国外有效教学成果主要特征:教学效率效果;学生收获和进步;可测性和量化 4国内对有效教学定义的认识:有效的理解(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与教学关系的定义、多层次多维度理解的定义。 5有效教学的整合性特征:教学目标是多维的,侧重于教学的发展性功能;教学准备全面充分;教学活动强调主体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全面且具有针对性。 6有效教学的内部条件:教师素质、学生特点、师生作用方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心态等 7有效教学的外部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等 8影响教学的四个核心条件:学生特点、教师素质/内、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外 9认识学生特点的意义:一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实施教学对象,方式,契合;二是认识学生,发现问题、把握血清,创造有效教学入手点。 10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方面: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经验储备;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11认识学生特点的基本途径:观察、聆听、走访、查阅学生作品成绩 12有效教师:具有教学活动所期待的相应品质的人,是在专业领域: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各方面具有较高修养与造诣的专业工作者。 13一般素养:崇高师德、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具体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反思研究能力、课程创新能力。 14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新课改):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关注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15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实践性知识:经验秦香教育机智等;工具性知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6认识教学环境的意义:一种人为的育人性环境;一种复杂的共生性环境 17教环对教学活动的特殊功能:激起师生热情;教学活动的主体 18教环的设计与利用: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微笑;民主欣赏姿态;呵护学生主体性保护自主性) 19教学资源类型:现成性教学资源、携带、生成性教学资源 20教学资源对有效教学的意义: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应用开发可增强基本教学手段的效能 21教育目的是教学目标最上位概念;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次上位目标 22教学目标制定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概括性抽象性规范性等特点、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行为性目标取向(布鲁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取向 坚持行为性目标取向、取普遍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取向两翼,表现性目标取向的参考 23有效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全面,生本、弹性、适度、兼容、有机 24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有效教学的核心目标)、方法与过程(伴随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深层目标) 25有效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多层次多维度的设计思路;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策略(分解参照法学生需要分析法)体现多因素兼顾的设计要求;追求个性化和共性化并重的设计思路。 25教学目标:即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上完一个课题后要在学生身上实现的发展目标,是对学生在学习完该节课后在知识能力道德情意学习方法等方面所获得的各方面的进步与提高。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考试题目)

资源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答题要点 第一章: 1.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围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6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 (1)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 (4)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 (7)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 (8)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章: 1.简述矿产勘查的五论基础 (1)地质基础 (2)数学基础 (3)经济基础 (4)技术基础 (5)预测基础 2.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 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容: 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 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 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 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矿物岩石学试题1答案

矿物岩石学试题答案 一,1-5.ACCDA 6-10.AACDD 二,11.风化作用;就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12. 辉绿结构; 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由它形单个辉石颗粒填充于较自形板状斜长石晶体所构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13. 矿物: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物体。大多数为结晶的单质 14. 岩浆岩;指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15. 内碎屑;是盆内弱固结的碳酸岩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并经过再沉积的碎屑。 三.16. 该机理由许靖华等(1969)提出,海水是由于萨勃哈上面的蒸发泵作用,从泻湖侧向被抽吸入潮上沉积物内,从而提高孔隙水的Mg/Ca比值,因而引起白云石化作用。 17. 鲕粒一般认为是无机沉淀作用生成的,热带海水的搅动环境中,上升的冷的海水升温并逸出CO2,使之对CaCO4经常处于过饱和,搅动环境使核心不断升起,而形成围绕核心碳酸钙沉淀,形成包壳的鲕粒。 18. 白云岩化作用的渗透回流机制,由德菲斯(1965)提出,海水为毛细管作用抽吸入潮上沉积物及湖泊中,以及和涨潮带来的海水一起为蒸发作用所浓缩,产生具有Mg/Ca比值的孔隙水,然后这些浓盐水通过地下沉积物向海倒流或下渗,造成钙质沉积物的白云石化。 19. 片岩主要由片状或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其中片状或柱状矿物至少〉30%,粒状矿物中常以石英为主,长石含量<25%。岩石表现为显晶质的均粒鳞片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具片状构造。片麻岩主要由粒状矿物和片状或柱状矿物组成,其中粒状矿物大于50%或更多,且长石多于石英。是指具有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或条痕状构造并含长石较多的岩石。 四,20岩石呈浅灰色、浅肉红色、灰白色,主要矿物:石英(20-50%)、钾长石和斜长石,其中钾长石占斜长石总量的三分之二。次要矿物:黑云母、角闪石。有时有少量的辉石。副矿物: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中粗粒、细粒结构,有时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也见斑杂构造、似片麻状构造。根据暗色矿物的不同可分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角闪石花岗岩、辉石花岗岩、白岗岩等。如果钾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称为二长花岗岩;斜长石多于钾长石,且含角闪石为主,称为花岗闪长岩;如果由酸性或中酸性斜长石组成,称为斜长花岗岩;如果具文象结构,称为文象花岗岩;如果具全晶质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和石英,称为花岗斑岩。如果斑晶为石英,称为石英斑岩。

矿产勘查学复习题

矿产勘查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某铜矿床矿石Cu平均品位1%,矿石中Pb含量达到0.2%,Zn含量达到了0.4%,则铅锌可称为该铜矿床的B A:共生矿产; B:伴生矿产;C:属于共生矿产的一部分; D:因为不够品位,所以既不能称共生矿产也不能称伴生矿产。 2、基础储量111b、121b和122b中的“b”的含义是C A:基础储量(以便同可采储量相区别);B: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C: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D:可采的基础储量。 3、基础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基础储量包括以下6种类型B A:111、121、122和111b、121b、122b; B:111b、121b、122b和2M11、2M21、2M22; C:111b、121b、122b和2S11、2S21、2S22; D:2M11、2M21、2M22和2S11、2S21、2S22。 4、河流(水系)重砂测量法采样点的布置,一般是依照下述原则D A:只需采集小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 B:只需采集大河的样品,且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C:大河密,小河稀,同一条水系则下游密上游稀; D:大河稀,小河密,同一条水系则上游密下游稀。 5、从已探明储量看,我国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到第三位,并占世界基础储量的15%以上的优势矿产是B A:铁、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及磷等; B: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及石墨等; C: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及银等; D:铬铁矿、Pb族金属、钾盐、天然碱、金刚石。 6、地质测量法在有些自然景观条件下效果是不佳的,或者是难以应用的C A:高寒山区和干旱戈壁区; B:干旱戈壁和森林地区; C:森林地区和厚覆盖平原区; D:厚覆盖平原和亚热带农作物区。 7、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包括A A 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B 系统规律原则、垂直矿体走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考虑今后开采原则; C 考虑矿体外部特征原则、矿体内部特征原则、开采技术条件原则和矿石选冶性能原则 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包括A A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 B 地质构造条件、围岩力学性质条件、矿 体形态产状条件和矿石品位条件; C 最小可采厚度、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夹 石剔除厚度和最低工业品位。 9、右图为一铅锌矿体勘探线剖面图,通过探 槽、平窿、穿脉、沿脉和钻探等工程的揭露和 取样分析,圈定了矿体的边界线。该矿床仅开 展过概略评价研究。根据剖面图,确定矿体的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提要]: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

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参考资料题库及答案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 单选题 1. 了解研究区矿产资源远景.圈出矿化潜力较大的地段是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A 2. 基本查明矿体形态和质量特征.评价矿体是否有开采价值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_______。(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C 3. 查明区内地质情况.大致掌握矿体特征属于矿产勘查哪个阶段的工作内容_______。(4分) (A) 矿产预查 (B) 矿产普查 (C) 矿产详查 (D) 矿产勘探 参考答案:B 多选题 4. 以下名词与“矿产勘查”同义的有_______。(4分) (A) 地质调查 (B) 矿产资源勘查 (C) 地质勘查 (D) 矿产地质勘查 参考答案:B,D 5. 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包括_______。(4分) (A) 预查阶段 (B) 普查阶段

(C) 详查阶段 (D) 勘探阶段 参考答案:A,B,C,D 6. 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是_______。(4分) (A) 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B)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C)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D)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参考答案:A,B,C,D 7.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包括_______。(4分) (A) 地质基础 (B) 经济基础 (C) 技术基础 (D) 预测基础 参考答案:A,B,C,D 判断题 8. 矿产勘查即矿产勘探。(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9.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基本能够自给。(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0. 矿产勘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 11. 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的最后阶段(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 12. 矿产勘查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是勘查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3分) 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矿物岩石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第一章结晶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1、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2、科塞尔理论:在理想的情况下,晶体的生长将是长完了一个行列再长相邻的另一个行列,长满了一层面网再长另一层新的面网,晶体(最外层面网)是平行向外推移的,这就是科塞尔理论。 3、布拉维法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面网密度的小的晶面将逐渐缩小以至消失,面网密度大的晶面则相对增大成为实际晶面,因此,实际晶体往往倍面网密度大的晶面所包围,称之为布拉维法则。 二、填空 1、空间格子的要素包括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2、格子构造决定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因而晶体具有一些共同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一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3、晶体的形成过程就是由一种相态转变成晶质固相的过程,其形成方式主要有由气相转变为晶体、由液相转变为晶体、由固相转变为晶体。 第二章晶体的几何特征及表征 一、名词解释 1、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2、双晶:是指同种晶体的规则连生,相邻的两个单晶体间互成镜像关系,或其中一个单晶体旋转1800后与另一个重合或平行。 二、填空 1、晶体的对称要素有L1 、 L2 、L3、L4、Li4、L6、Li6、P、C。某晶体存在以下对称要素:C、6L 2、4L 3、9P、3L4,该晶体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属于高级晶族,等轴晶系。 2、双晶的形成方式主要有生长双晶、转变双晶、机械双晶。 三、问答题 1、三个晶族、七个晶系的划分原则是什么?答:依据晶体的对称型可将晶体分为32个晶类,进而根据高次对称轴的有无和高次轴的数量,将32个晶类划分为高级、中级和低级三个晶族。再根据晶族中各晶类的对称要素特点,把三个晶族划分为7个晶系。低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没有高次对称轴,这里包括三斜、单斜和斜方三个晶系。中级晶族的对称特点是有一个高次对称轴,按高次轴的轴次划分为三方、四方和六方三个晶系。高级晶族以具多个高次对称轴为其对称特点,晶系名称是等轴晶系。三斜晶系只有一个L1或C;单斜晶系有一个L2或P;斜方晶系L2或P多于一个. 三方晶系有一个L3 ;四方晶系有一个L4或 Li4 ;六方晶系有一个L6或 Li6 ;等轴晶系有4 L3. 2、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的类型分为哪几种?其定义是什么?并相应举例说明。答:根据双晶个体间的连生方式不同,可将双晶分为以下类型:

【最全】矿产勘查学总结

1-1 绪论=2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及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要解决的基本矛盾矿床产出的(局限性)、矿体变化的(复杂性)与人们对其勘查范围和观察研究的(有限性)的矛盾。 4.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5.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 2-1矿产勘查基本问题 1.矿产勘查的含义(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总称 ?含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

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普查和找矿是同义词! ?可分(来自苏联) ?初查(初步普查)(概查)利用小比例尺,简单查明地质构 造和矿产生成的条件 ?详查(详细普查) ?矿产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可进一步分为: ?初勘(初步勘探):利用探槽,,浅井,,浅钻等工程,,并配合物 化探对矿床进行地表地质研究,,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 ?详勘(详细勘探):矿体的形状,,产状,,内部结构,,矿石的物 质成分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和评价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共生 矿产或伴生有用成分,研究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开发勘探(生产勘探):重点是为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矿产 储量 2.地质调查与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山西省区域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 我国春秋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注,比罗马的昆体良《论演 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其主要思想有:“不陵节而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 “班级授课制”。 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做中学”,开启现代教育派。 5.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6. 美国的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 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分别被称为“活的教育 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8. 教育的概念:广义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为思想道德教育。 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10. 我国封建社会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

书、礼、易、春秋)。 11.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环境决定 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中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背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 生。 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 “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 其中思维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主张以美育代替宗教。 18.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 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19.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 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 义务教育是指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 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种强制性教育。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 (20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 )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 )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 )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 )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2

矿物岩石学上网试题及答案B(红字体为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对称型: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2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3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4 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5 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2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3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 苏长辉长岩 (2)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4、简述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7.在数学课标中,对总体目标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第二学段: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C E )4、“一题多解”属于C、发散思维E、求异思维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E)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E、课堂教学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科书 9、新课改强调( C D )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3、 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ABCDE)原则A、客观性B、全面性C、指导性D、科学性E、激励性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 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 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E、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CD )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C、潜意识D、人格三分法 (AD )22、注意具有等特性。A、指向性D、集中性 (ABCD )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 ABCD )2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等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具体化与系统化 D、抽象与概括 (BDE )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

矿物岩石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岩浆岩:主要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 喷出地表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主要指火成岩岩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总和。 可分为火山岩产状和侵入岩产状。熔透式(面式)喷发形成的产状 3.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 及不结晶的玻璃质称为基质。其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可与连续不等粒结构相区别。 4.条带状构造:在变质岩中,指各种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以石英、长石、方 解石等粒状矿物为主的浅色条带和以黑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为主的暗色条带,各以一定的宽度成互层状出现,形成颜色不同的条带状构造。 5.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2.、变晶结构,3、交代结构,4、变形结构。 6.花岗结构:是深成酸性岩的一种结构,常见于中酸性和酸性深成岩中,以花 岗岩中最为典型,故称花岗结构。 7.岩浆的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 矿物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这种元素聚合成矿物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作用。 8. 气水热液变质作用:是由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和热液,与固态岩石发生 交代作用,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9.暗色矿物: 10.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石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11. 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改造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 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12. 变晶结构:已生成岩石在固态下重新结晶,形成变质岩的作用 13.片状构造: 14. 侵入岩:指液态岩浆在造山作用下贯入同期形成的构造空腔内,在深处结晶 和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 15. 辉绿结构:指斜长石和辉石颗粒大小相差不多,自形晶较好的斜长石之间形 成三角空隙,其中填充单个的他形辉石颗粒。 16. 脉岩:是常呈脉状或岩墙状产出的火成岩 17. 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 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 18. 岩石: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集合体 19.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 20.结构: 21.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 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22. 色率: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通常称为色率 23. 光性均质体:介质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介质中的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其折射率值只有一个,此类介质属于光性均质体 24. 光率体:又称光性指示体,是播时,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

矿产勘查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工业矿体: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具冇经济价值,可被工业部门开发利用的矿体。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1.地质可靠程度:预测的4、推断的3、控制的2、探明的1 2.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3、预可行性研究2、可行性研究1 3.经济意义:经济的1、边际经济的2M、次边际经济的2S、内蕴经济的 3.经济意义未定的? 储量:是基础储量的一部分。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和控制的,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吋,经过了对采矿、冶金、经济、市场、会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索的研究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基础储量:是发现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它能满足现行采矿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资源量。经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经济评价具有边际经济意义的资源量,均划入经济的基础储量范畴。基础储量主要用于国家的矿产开发监管、矿产资源统计、规划和政策研究。 资源量:是指发现矿产资源中,除基础储量以外的其他部分。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不经济的部分和未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以及预测的资源量。 矿业权: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力。 矿业权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 矿业权市场:因物业权流转、交易所产生和形成的经济关系和行为的总和。 主体:是矿业权交换关系的行为人。客体:就是矿业权本身。 结构:矿业权市场作为矿业权这一特殊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其市场体系的结构模式,按矿业权所有者的不同分为一级(出让)市场和二级(转让)市场。 一级(出让)市场:是指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以批准屮请、招标、拍卖等方式,向申请人授予矿业权的行为。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向申请人、投标人出让矿业权即构成矿业权一级市场。 二级(转让)市场:转让是指矿业权人将矿业权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重组改制等方式。矿业权在-?般民事主体之间转移构成矿业权二级市场。 笫二章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成因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一般把这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矿床勘查类型的概念:在矿体地质研究和对以往矿床勘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解1讲解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 第一章 1、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六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 1). 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 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4).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 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 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 7). 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 8). 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章 3、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 (1)地质基础 (2)数学基础 (3)经济基础 (4)技术基础 (5)预测基础 4、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内容。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2)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精度评价的准则 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 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增加观测次数N。观测次数N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程度加以统一。 (3)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利用所获得的资料的准则 模型类比法,是将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已知矿区所总结的规律和积累的经验来指导未知地区工作的方法。 由于成矿作用的随机性,没有两个矿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除了模型类比,还得因地制宜。因为:随着新的实际资料的获得,要不断修正已有的模型;模型区与未知区之间存在“小异”,因而要求因地制宜。 (4)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指导抽样观测的准则 “抽样”不是单指采取样品的工作,而是泛指各种观测。为保证对地质客体观测的正确性,要切忌主观任意性,避免人为选择性。这就要求抽样的随机性,为了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布置观测线、观测点、取样点。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具有不同变化程度的地段或方向上,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整个矿床或调查区的不同地段,由于所处的勘查阶段不同,观测密度也不同; 在地质勘查中,为了针对性地研究某一问题,而在关键性地段重点观测。 因此,要努力做到抽样观测的随机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5)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地质勘查全过程的最优化准则 全面勘查的含义:查明矿床所占据的整个空间; 对矿床地质条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循序渐进的含义: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全面勘查的内容应与工作阶段相适应;巨大的矿床需分阶段或分片地做到全面圈定,延深很大的矿床也应分段地圈定不同深度的矿体。 第三章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5 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划分: 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为4个阶段(GB/T 13908-2002),分别是: (1)预查 预查是通过对工作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2)普查

矿物岩石学问题及答案

第一节 1.晶体的概念: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作周期性的重复排列的 固体)。 2.晶体的基本性质:自限性,均一性和异向性,对称性,固定的熔点,最小内能和稳定性。 自限性:晶体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环境适宜且有足够的自由空间,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形态。 均一性:同一晶体的各个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异向性:晶体的性质随方向不同有所差异。 对称性:格子构造中结点的周期性重复排列,导致晶体中相同的晶面、晶棱和角顶重复出现。 固定的熔点:同一个晶体的各个部分质点排列相同,破坏其不同部分所需温度是一样的,所以有固定的熔点。 最小内能和稳定性:在相同的热力学条件下,晶体与同种物质的气体、液体和非晶质相比,其内能最小,晶体也处于最稳定状态。 1.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各列举出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答: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如石盐,水晶;非晶体是不具有格子构造的固态物质。 如玻璃、松香、琥珀、蛋白石。 2.什么是空间格子,包括哪些要素? 答:空间格子:表示晶体内部质点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结点,行列,面网,平行六面体。 3.空间格子的分类方法。 答:分类依据: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和大小。立方格子,四方格子,六方格子,三方格子,斜方格子,单斜格子,三斜格子。 分类依据:结点的分布情况。原始格子,底心格子,体心格子,面心格子 4.晶体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请详细解释之。 答:同上2 5.非晶体为什么能够自发地转变为晶体? 答:P19最下面

第二节及余下内容 1.对称的概念及晶体对称的特点:物体可分为若干彼此相同的部分。这些相同部分之间可通过某些操作发生有规律的重复。特点:1.所有的晶体都是对称的。 2.晶体的对称受格子构造严格控制,因此晶体的对称是有限的。 3.晶体的对称不仅表现在外形上,还表现在物理化学性质和微观结构方面。 2.晶体的对称操作和对称要素有哪些? 答:对称操作:使对称图形中相同部分重复的操作。反伸,旋转,反映。对称要素:在晶体对称的研究中,使晶体上相等部分有规律的重复所凭借的几何图形。包括:对称面,对称中心,对称轴,旋转反伸轴。 3.什么是晶体对称定律?如何解释? 答:晶体对称定律:受格子构造规律的制约,晶体中可能存在的对称轴的轴次并不是任意的,只能是1、2、3、4、6,与轴次相对应的对称轴也只能是L1、L2、L3 、L4、L6。 解释: 4.晶体对称分类的原则是什么(晶族,晶系,晶类)? 答:晶体中对称要素的组合受对称规律的控制,存在的对称型是有限的。经推导,总共只有32种。 对称型的分类:3个晶族,划分依据:高次轴的个数。7个晶系,划分依据:对称特点 32个晶类,划分依据:是否属于同一对称型 5.晶体可分为哪三个晶族?哪七个晶系? 答:低级晶族(无高次轴3)中级晶族(只有一个高次轴3)高级晶族(有数个高次轴1);三斜晶系,单斜晶系,斜方晶系,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六方晶系,等轴晶系。 6.单形和聚形的概念。 答:单形:由等大同形的一种晶面组成。 聚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形聚合而成。 7.什么是开形/闭形? 答:开形和闭形:开形:单形晶面不能围成一个封闭空间,为开形,如平行双面、各种柱类单形。闭形:单形晶面可以围成封闭空间者为闭形,如四方双锥、立方体、八面体等。 8.认识47种几何单形。自己看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