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上最全的令人惊艳极简美学案例分享

史上最全的令人惊艳极简美学案例分享

史上最全的令人惊艳极简美学案例分享
史上最全的令人惊艳极简美学案例分享

极简美学不仅仅只是属于设计的一个主题,也是属于时尚和艺术的主题,是色彩、材料和光影的完美结合后还原出来的一个独特的基础美学

在很多设计大师的作品里,我们往往看不到多余的元素或修饰,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极简才是最直接有力的空间表达。

如需案例相似模型,可登陆建E网(https://www.doczj.com/doc/c0764045.html,/)

论“苹果”产品中的极简主义设计

论极简主义设计——以“苹果”产品设计为例 摘要 极简主义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追求造型上简约风格。它不仅仅打破了快节奏生活中的审美疲劳,而且在实际商业运行中也加入了主体感受。本论文以“苹果”公司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就极简主义在产品设计中的探讨和研究。 从“苹果”的设计元素来看,可从“颜色”、“材质”、“界面”和“造型”四方面进一步探究。“苹果”的I系列作品体现了“简单”、“直觉”、“少即是多”和“形式遵循功能”等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而且也融入了个性的理念,寻求走出现代设计一成不变的区域。 通过案例的分析,论述极简主义设计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启示及指导意义:①追求“质”的设计;②注重“少即是多”;③设计的目的是人不是产品,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学习和认知社会所需要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跟上设计的潮流。 关键词:极简主义;现代主义;少即是多;乔布斯;苹果公司 The minimalism on Apple’s product design Abstract

The minimalism design follows the "less is more" design philosophy, pursuing simple style in design. Not only does it break aesthetic fatigue in the fast rhythm life, but also join the feeling from subject in the actual business operation. This paper with Apple's successful case, further explore and study minimalism in product design area. From "apple" design elements to see, we can further explore from "color", "material", "interface" and " shape” four aspects. Apple’s I series product embody the "simple" and " sentient " and "less is more" and "form follows function" and other modernism design concept, and also blended in individuality, and seek out of immutable modern design area. In the above case foundation, we propose the inspiration and guidance significance of minimalism to modern product design: ①The pursuit of "quality" design ②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ss is more" design philosophy ③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not product, is to meet the person'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quirements. So we should learn that social need desig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 following current design’s trend. Keywords: minimalism; modernism; less is more; Jobs; Apple Inc; 目录 前言0 (一)研究背景0 (三)研究内容0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0 一、简述极简主义1 (一)简述极简主义艺术2 (二)简述极简主义设计3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论文题目:“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开题报告(选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房子的功能仅仅是满足居住行为而已。现代人离传统的大家庭居住模式越来越远,体现自我价值、突显住户个性的小户型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特别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些人不再介意空间是宽敞,交通是否便利,小区的规划是否合理,他们在乎的是室内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充满时尚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恰恰迎合了这些需求,他创造了安静、淡定的空间环境,是一种设计风格。 (二)、主要内容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二、极简主义的四个特点 三、现代家庭极简装修风格的含义 四、极简主义风格背景 五、极简主义的空间运用 六、极简主义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 七、总结

“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中文摘要】: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因而,更加向往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单的居室空间。人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放松空间 一、极简主义的概念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被称为低限主义,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它起源于60年代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最初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最初表现在绘画和雕塑,后来遍及整个艺术领域,包括服饰界的 Calvin Klein 都是受极简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简约风格。极简主义亦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上造成一股风潮,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墙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极简主义风格的居室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极简主义设计已经被描述为最基本的设计,别除了多余的元素、色彩、形状和纹理。 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视觉的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思想带回本真。 二、极简风格有这四个特点: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

以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西方极简主义思想探究现代视觉设计

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艺术设计中为各个设计门类所推崇并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各类产品,也衍生出一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美术创作理念、表现形式上,与极简主义也有着共通之处,本文试就这两个方面做一些联合探讨,并试探在现代视觉设计创作中如何将两者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英文名称是“minimalism”,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80年代极简主义在西方发展成为一种极为广泛,影响相当深远的设计风格与流派。极简主义者以米斯?凡德罗“少即是多”为指导思想,广泛的应用于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各个领域。崇尚极简主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善于将最典型的元素提取出来,运用单一的色彩或在适当的地方用强烈夸张的色彩稍加点缀突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所采用的造型元素全都本着简单的理念进行创作。这里所说的“少”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减少,而是推崇简单的结构、节省的材料、简约的造型和洁净的表面处理,以追求作品的简洁纯粹,尽量保持形式的完美,杜绝一切无关紧要的干扰,从而达到一种质的升华,往往能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意味形式,是一种高品质的体现。 极简主义风格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均有典型代表,美国园林设计师彼德?沃克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极简主义在日本与禅宗极大的联系,并在建筑、园林、平面等方面形成极具日本特色的风格形式,并产生了多位代表设计师,如安藤忠雄、深泽直人、原研哉等。作为一代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直接关注事物的本质,他追求设计的日常化、虚空、白,崇尚万物有灵。比如其作为设计总监的品牌――muji无印良品,其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除去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提供给消费者简约、自然、基本且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生活相关商品,致力于提倡简约、自然、富质感的生活哲学。 中国古典美学观 中国的古典美学思想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构成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多种艺术形式。中国古典美学特别重视“道”、“气”、“意境”等范畴。佛家禅宗以“意”为美,认为美与艺术在于“虚空”的妙悟意境;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道”和“气”,而“象”则指超越了具体物象,需要人凭借想象在心中实现“道”的形象,亦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审美客体不应该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而应该突破孤立的、有限的“象”,由有限进到无限。“意境”的独特性并不在于重表象,而在于“境生于象外”,因此作品才具有了一种“妙悟”,才能通向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 这些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形式相互影、融会贯通,并通过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集中体现,进而影响到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例如中国画的“留白”是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指在构图或着墨时,部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的本色,从而达到一种“虚实相生”之境。其中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深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如老子的“大象无形”、“知其白,守其黑”,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等,充分体现出了空白的简洁视觉要素和深厚的精神价值。这一独特的技法延续至今,也是对现代设计艺术的一种丰富和拓展,在许多现代视觉设计领域中都有将留白的创作观念和技法运用的案例。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许多设计作品都散发着醇厚的“东方风味”。在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儒家“和”的理念、道家“师法自然”的逍遥、禅宗“超脱自在”的堪破均有迹可循,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靳埭强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这是靳埭强艺术设计的一贯理念。他的许多设计作品中时常出现中国画留白技法的运用,画面简洁有力,充满了传统水墨韵味,达到虚实相生之境又不失现代气息。 由此看出,西方主张的“极简主义”与中国传统审美中崇尚“道”、“空”、“意境”等方

_少既是多_极简主义美学内涵初探

极简主义设计的美学特征 “极简主义”设计开始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受到“少既是多”设计思想的影响,“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特别是现代主义思想深刻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就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致简约的设计风格,一种简约到无以复加的设计方式。极简主义的影响最早在绘画领域,主张把绘画的语言减少到色与形的关系,用极少的色彩与极简的形状去描绘画面,将一切不必要的物体抛弃。其后扩展至音乐、文学、建筑、产品、时装以及平面设计等领域,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思潮。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往往都是以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简单的构成原则为基础,通过对事物的概括性提取,使事物在形式上、颜色、材质等方面都达到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风格,使得事物具有一种神秘含蓄凝练之美。极简主义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一些前辈艺术家,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包豪斯的美学观。极简主义的代表无论是产品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建筑大师彼得·沃克,还是苹果科技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他们追求的表现形式视觉的简约、明晰,不做任何多余的表现装饰强调整体统一,作品表达朴质抽象让人去思考去探索,力求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从中国哲学中看极简主义 老子思想“少则得,多则惑”,少取会有收获,多取反而会让人迷惑。少不是说数量上的小,或是内容上的浅,老子说过,道无大小、深浅之辩,他说的少,是不执著于事物的大小,不执著于事物的深浅,是一种适量,是在一种量的基础上的选择整理。老子强调“空”,是相对于“实”,但不是完全的没有。“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有声映衬下建立在有声下的无声,并不是一声都没有,否则声音、音乐、交谈、是没有依托的。“无画处皆成妙境”,并不是虚无空白的不留一丝痕迹,不然白纸一张,谈何艺术。老子虽没有将艺术的美直观的呈现给世人,但他却给世人指明一条通往美的道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而有形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就像道的运行通过有形的事物去体现无形的事物,从无形中去摸索有形的事物本生,循环往复的对比,所体现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美不在于内容形式的复杂变化,在于观者能否感悟到无穷的意境,虚实之间所蕴含的优雅,这也是中国美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 道是不可言说的,是无为,而在佛法,提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事物的存在,“空”指人思想中什么都不存在。经管“色”与“空”有千差万别,但因性空无住,当体即空,因而事物也虚幻不定,了不可得。禅宗的境界并不是空无所有,更多的 是让人身心达到一种放空、静虑。禅宗的美学体现是对审美自由的一种表达,比极简主义思潮更为深入,它无视事物外在的形象表达,以去除执着为根本,主张“舍去表象,中得心源”,提倡对“本真至简”的追求。 在中国哲学史上,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思想,“少则得,多则惑”,“有无相生”,“当体即空”,道与释构成了中国传统至高无上的审美理想。 从“无印良品”的设计看东方禅宗美学 创立于1980年的日本生活杂物品牌无印良品(MUJI),源于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之气,从产品到海报设计师原研哉赋予无印良品最大特点就是“空”。当我们进入西南地区最大的旗舰店,置身于店中给人的第一感受有种设计日常化、虚空、万物有灵,天然去雕饰的单纯朴素之美。无印良品的设计产品大多采用天然材质的棉、麻、纸、藤等环保制品,强调材料的内在之美,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这些温和特性的材质能够与人拉近距离,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店内的日用品和衣物永远都是朴素的灰色白色米色,款式也简单到了极点,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雅致的色彩、自然的材质、简洁的造型,这些具有日本气质的设计理念正是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作为一代大师原研哉带着一股禅意美,将日常产品升华至文化层面,这种设计文化精神被全球设计界认为无印良品是最有代表性的禅宗美学。如果说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哲学。无印良品在现实设计实践中融入西方简约主义与东方禅宗美学,体现了朴实自然,谦逊安静返璞归真的审美意识。 极简主义设计未来发展 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当今提倡绿色环保设计,以对人性的关怀为设计理念,以节约能源为目的,从本质上看,极简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中派生出来的设计风格,但它与现代主义设计又有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现代人所喜欢的简洁、精细的风格特征,也迎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极简主义设计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头脑风暴似的思维延伸,这种简约风并不是常人认为的简单,是让人去寻求内在的一份宁静,返璞归真。当事物变得只剩下线条、图形、色彩、大面积的留白时,给观众留下的只有主题与关键词,人们必须深入的去思考、扩展,从而通过思维的发散延伸,真正的领悟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从此达到一种设计的趣味。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李 加(1978-),女,汉,籍贯:成都,硕士,现任职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少既是多”极简主义美学内涵初探 文/李 加 极简主义并非简单主义从简约到极致为追求目标,元素组织的简洁而有力以少胜多,是一种推荐最简单的结构,最俭省的材料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位和思想上更为优雅,极简主义广泛应用于后现代艺术中的各个领域。如今服装设计、工业造型、空间设计等现代设计中不难发现简约风的影子,而且还渗透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本文尝试通过对极简主义美学特征以及中国哲学历史思想的探寻,为当代设计如何继承发扬 传统文化展现人们的精神生活指明方向。 理论/169

我的设计美学观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我的设计美学观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极简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在结构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主张功能化和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形式化和装饰化的设计风格。极简主义以其简约、纯粹的风格迅速渗透并影响了各个领域,它蕴含的“意境”的美学思想在其应用的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极简主义”最早出现在艺术领域,美学理论家理查德•乌海姆于1965年1月在《Arts Magazine》发表的文章《Minimal Art》中,首次使用了“极简主义”这一词汇。关于“极简主义”的定义,总体来说就是:将设计不断地做减法,减少到只剩它的本质,抛弃不必要的细节而强调物体本身的美,注重材料和色彩的运用。作为一种艺术思潮,极简主义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了文化艺术的各个范畴,除了建筑、绘画、雕塑和视觉设计外,音乐及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波普艺术的减退,极简主义成为一种新兴的设计潮流。它发端于1960年前后的美国纽约,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形式。但是若要追寻极简主义的渊源,早在古代,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与此相关的思想。

极简主义的渊源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中庸哲学中,推崇对事物自然和本质的追求,这种思想与极简主义的理念极为相近。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曾说过“少则得,多则惑”,他提倡的这种少胜于多的思想,与后来米斯•凡德洛“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最早应是起源于东方的禅宗 思想。 极简主义的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中最高深的部分就是意境美。意境美是通过对传统美学熟练的掌握和 创作者平和豁达的创作心态来实现的。它高于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作品的灵魂和生命。而极简主义“以少胜多”的创作手法,在东方传统美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中国的古诗词中精炼细致的文字和水墨画里平淡随意的创作手 法向来都是极简主义的最好体现。综合东方传统美学思想,极简主义主要从以下两个大方向体现了其意境之美。 1.少就是多 道家学说里提到的“少则得,多则惑”指的是万物的共性。极简主义在设计中尽可能把 一切多余的东西剔除掉,追求简洁的造型和单纯的色彩。这样的设计理念与“少则得,多则惑”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姓名:张天辰 班级:07级专科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张扬 分析海德名园得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与东面(氿滨路沿线)得区域。该区就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与环境优势得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得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此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与房地产发展得两大区

域之一得团氿板块,既就是城市规划发展得重点区域,又就是当地消费者公认得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得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就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得。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得需求。以及此方案得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得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得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得设计者所要表达得设计目标就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得环境空间,展现一定得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得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得设计,来达到更好得经济与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得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得超前思维与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得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得诠释得设计理念。三者完美得结合,充分得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得

环境引入人们得生活,让人们得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得设计理念。全新得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得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得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得风韵,又不乏现代得气息。 整套得设计方案包括总体设计图与详细设计图。总体设计图包括总平面图、景观设计说明(小区景观意向图与别墅景观意向图)、总体空间分布图、开放空间分析图、车行流线分析图、地下车库分布图、别墅区分析图、主入口效果图(平面、剖面、透视)、大门廊柱局部平面、立面图、海马组团平面图、中央水景剖面图、海马水景雕塑广场剖面图、花之组团平面图、儿童乐园透视图、商业街效果图(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联排庭院平面与透视图、典型组团透视与剖面图、别墅得不同设计图与效果图。详细设计图包括地形标高设计图、地面铺装设计图、照明设计图、标识得布局设计图、家具艺术品与特色铺装得设计以及院内得植物得植栽策略与乔木得布局设计图,还有一些材料得列表。最后就是全区得鸟瞰图。 总平面图向我们展示了小区得总体布局,清晰得展示了建筑物、植物、道路与水体得布局。设计说明完整得阐述了设计者得设计理念,说明了设计者得设计策略与设计构想,深化了设计主题。设计这在表达自己得观点得同时采用了一些意向图来展示自己得构想。总体空间分布图清楚得将整个小区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得区分哪里就是什么区域。开放空间分析图展示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得分布,充分得考虑到了不同人群得需求,扩大了购买群体。交通流线分

浅析极简美学主义

浅析极简美学主义 ——因至简,故至繁。 摘要: 设计就是从大众元素中创造出简单秩序的一种过程,而这种过程总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某一种目的。元素组织的简洁而有力,就是极简主义的一种特有的美,感官上整洁简约,品位上却更为优雅。 目录: 一、极简主义的起源 二、极简主义主要特征 三、极简主义的代表 (一)、视觉艺术——唐纳德·贾德 (二)、绘画——乔治·莫兰迪 (三)、产品设计——菲利普·斯塔克 (四)、建筑——彼德·沃克 (五)、服装——乔治·阿玛尼 (六)、科技——史蒂夫·乔布斯 四、总结 一、极简主义的起源 极简主义的前身是极少主义。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首先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极简风格发源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例如,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形成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到了60-70年代更是蓬勃的发展,時至今日,几乎所有的美学设计都有极简风格的应用。极简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

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对观赏者造成最低的干扰和冲击,而來发展出的布局、场景以及结构等。 20世纪80年代极简主义在西方成为一种极为广泛,影响相当深远的设计风格与流派。它推荐的是最简单的结构,最俭省的材料,最洁炼的造型和最洁净的表面处理。极简主义广泛的应用于后现代艺术中的各个领域。 二、极简主义主要特征 极简主义最显著的特征当然就是简洁和明确。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无杂质的艺术效果。极简主义者的宣言是―少即是多‖,即最简单的形式、最基本的处理方法、最理性的设计手段求得最深人人心的艺术感受。但―少‖并不是一种盲目的削减,而是复杂的升华,往往表达出耐人寻味的激情,是一种高品质的体现。 极简主义的另外一个特征便足简单的创作手段。崇尚极简主义的艺术家们本着“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对艺术品进行处理,选用非天然的或工业材料,完令运用单一的色彩或在适当的地方用强烈夸张的色彩稍加点缀突出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采用的艺术元素全都本着“简单”二字进行创作,以追求艺术品的简洁纯粹,尽量保持形式的完美,杜绝一切繁杂干扰。 极简主义的第三个特征是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形式的简约、明晰、外向、追求单一性、不做任何多余的表面装饰、强调整体统一、直截了当、拒绝矫揉造作、混乱无序。用最少的“视觉噪音”满足最大限度的功能要求,追求光滑和平整,去除人为的痕迹,力求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三、极简主义的代表 (一)、视觉艺术——唐纳德·贾德 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1928-1994)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以“极少主义”雕塑的代表人物载入美术史册。 从1962年开始,贾德开始制作几何形抽象雕塑,作品多采用非天然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有机玻璃等,幵以装置在墙壁上的矩形盒子的形式呈现。他强调作品的整体性,钟情于工艺精良的作品外观。但是,由于这些雕塑幵不反映具体内容或对象,《无题》便成为贾德绝大多数雕塑作品惟一的标题。 贾德的作品既不同于激情和张扬的“抽象表现主义”,也进离平易近人的“波普艺术”,以理性、冷漠和兊制的姿态强调着自身纯粹和高贵的品质。作品中,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扁方形箱体,保持着同等间距,固定在地上,这是贾德标志性的构图方式。尽管如此,每件作品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他为单调的作品营造出各具特色的视觉效果,以唤起观者丰富的感受和认知。 (二)、绘画——乔治·莫兰迪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1890-1964)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人称「那个画一排瓶子的画家」。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但是没有形成文本。人生中没有光辉的生活记忆。他一生没有娶妻,可以说没有爱情,唯一有的就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挚爱的艺术。 莫兰迪一生以简单的几个主题,瓶罐静物、家乡风景等,反复地研究光线的变化。Morandi 的光线,除了明暗对比乊外,还表现出空气的湿度,如左图「静物」,给人一种无比的庄严沉静,永恒就在眼前的感觉。Morandi曾说:「一生画半打(六张) 画,对一位艺术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二OO七年六月在伦敦Christie,Morandi的「静物」左图,以约合台币8917 万拍出。

浅谈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的对接

一、禅宗美学的发展与内涵 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了本土化发展和演变,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诸多佛教支派中,有一个支派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它就是禅宗。慧能禅师作为南宗禅的创始人,传承了佛教的禅宗思想,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理论吸纳进来,从而把印度佛教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禅宗思想。当人们试着解决生命中的那些矛盾与对立的问题时,便产生了语言文字等符号。当人们运用这些符号分析问题时,却发现这些符号使生命的本质更加模糊。因此,禅宗要求人们排除一切无用的、模糊视线的表象,而寻找纯粹、纯净的内心世界。 二、极简主义的发展与内涵 1961年,一次不同寻常的画展在美国举办。画展上的绘画运用大块的单一色彩组成几何图形,构图十分简练。这种表现手法给观者带来了最直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而后,整个绘画界都掀起了一种在绘画时,刻意精简画面内容的创作手法。艺术评论家理查德?沃尔海姆用“极简主义”来评论这种创作手法。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不断有艺术家把极简主义作为创作手法引入雕塑领域。自此,极简主义由美国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西方极简主义反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抛弃过度的装饰,多采用简单、纯粹、直观的几何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型材料面世,西方极简主义因此舍弃传统材料,转而使用新型材料。这样就将人们的视线从富含历史内涵的传统材料转向了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思想。虽然极简主义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被提出,但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很多建筑师有意识地运用极简主义理念设计建筑。如,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认为浮夸和虚伪的浪漫主义虽是那个时期的潮流,但匀称的比例、实用、简约才应该是建筑本来应有的模样,他谴责那些过度装饰,赞赏材料优质、工艺精巧与极致简约。密斯?凡?德?罗更是提出“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直接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三、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的对接 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都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虽然 两者产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迥异,但我们仍然能从中发现其美学内涵中的不少共通之处。通过研究这些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找到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最闪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设计与生活。通过总结,笔者认为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共通的特点为形式简约但内涵丰富——形式的简约是为了剔除扰乱视线的干扰物,从而更好地展现内涵。它们内涵的共通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色彩美、材料美、功能美、意境美。 1.色彩美的对接 色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一个物体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时,色彩会在形态之前让人们注意到,因而色彩会最先影响人们的感受。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唐代早期和鼎盛时期流行的是金碧山水画,而后逐渐转变为水墨山水画,这是一个长期、缓慢演变的过程。其中,禅宗美学思想的熏陶,让人们更热衷于水墨山水画的淡雅。水墨山水画的主色调属于中性色的范畴。水墨与自然界的色彩十分相似,当人们从近往远眺望,青翠的树木与山水连为一体,就变成了深青色。用水墨所绘的山水画更容易让观者感悟心中之道。水墨的色彩与禅宗所崇尚的空寂的心理状态是吻合的,墨色比其他颜色都更能表达禅宗美学思想。 在西方的极简主义设计作品里,我们也常常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如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款沙发椅,它被称为最能代表他“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作品。这个作品由多个方块皮质靠垫和镀铬钢管组成,所有靠垫都被设计为可拆换的,方便清洗。整个沙发椅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沙发椅的色彩为黑色,给人安静、沉稳的感觉,不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有利于使用者休息。沙发椅的色彩和结构原原本本地展现了西方极简主义的设计思想。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在色彩上都倾向于使用中性色或者材料本身的色彩。 2.材料美的对接 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设计无法脱离材料的支持,否则设计将永远停留在草图上而无法付诸实践。东西方都十分善于利用材料本身的质感展现自己的美学理念。东方的禅宗美学一般侧重选取天然材料,并且尽量对材料进行低程度的处理,以最 浅谈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的对接 □张珩 摘要: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东西方文明因为地理和人文等方面的差别,诞生了相异的文脉主线。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正是这条主线上的一个分支。禅宗美学与极简主义虽然产生的文化和环境不同,但细细看来还是能够发现其美学内涵中的许多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正是它们的对接点。 关键词:禅宗美学极简主义对接 76

极简主义—现代建筑理论

极简主义(Minimalism) 1960年代出现于美国纽约兴起的一种非写实绘画与雕刻,其理念在降低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表现,而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极简主义又被称呼为ABC艺术(ABC ART ),是现代艺术中简化倾向的巅峰。这种简化论倾向首见于1913年俄国画家马列维奇一幅白底黑方块构图的作品。此艺术风格乃集结了俄罗斯的至上主义(Suprematism)和荷兰的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虽然其基础来自欧洲,但是具大的外形、未标示的主题,以及「艺术作品应为客观事实」的概念却是纯美国式的。他们设想了三种处理艺术构成问题的方向:使它普普,使它极简,使它去物质化。 极简主义(Minimalism )主要描述抽象的、几何的绘画和雕刻。其艺术品的主要组成的原则包括:正确的角度、几何形、立方形、比例、尺度,使用最低限度的事件(incident)或组成(compositional)的策略来诠释。 极简主义是对于1950年代自发的、反形式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反动,都是不满意当时的行动绘画而产生的。(行动绘画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一支,讲求直觉、自发性的表达,在50年代大部份时间内主导美国的前卫艺术。)极简主义一方面,普普艺术家将注意力集中在由通俗、消费图像中攫取的形象,另一方面,极简主义与观念艺术家藉由将物象化约简至现象学状态(极简主义),或化约至观念的意图(观念艺术),为艺术的探讨重新订定方向。其特质为去除艺术家本身的「真蹟」,转而利用非个人的(通常使用工业原料与技术)由艺术家指挥工人完成创作。其内容为试图拭掉所有图形之痕迹、不协调组合或是任何生物的形象,而以具大的几何图形补捉观赏者注意力。极简主义者认为行动绘画过于强调个性,无实体性,因此主张一件艺术品不应涉及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以此为由尝试除去他们作品任何视觉效果以外的联想。他们应用硬边、简单形式与线条而不采用涂绘笔画的方法,来强调二度空间感和允许观者对作品产生直接、纯属视觉的观感。极简主义者转向典型的抽向表现

浅析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2018年2月西部皮革服饰与设计 浅析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丁晨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极简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产生于美国的重要艺术流派。极简主义的设计遵循“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 它的理念对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时尚和绘画等诸多艺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到当代极简风格的平面设计,最著名的要 属德国、北欧以及日本。 关键词:极简主义;简约;少即是多 中图分类号:TU 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 1602 (2018) 02 -0023 -01 1极简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谈到极简主义,首先想到的是德国包豪斯,包豪斯是世界上第 一所设计学院,它成立于1919年,它的成立确立了现代设计的基本 观念和思想;从1953年开始到1968年是乌尔姆造型学院时期,这 个时期提倡“理性及社会性优先”的办学理念,美学上崇尚简洁, 形成了具有新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减少主义特征的设计哲学; 20世纪50年代末,极简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产生了; 1965年, “极简主义”这个词汇第一次在美学理论家查理德?乌海姆的文章 《Minimal Art 》中出现,其本意是一个贬义词,作者为了批判达到某 种美学效果而刻意减少内容的艺术实验,但是后来却成为极简主义 者的口号标签;到了 60年代,极简主义活跃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国家,它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逐步在产品设计、 家居设计、包装设计、园林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设计领域出现了极 简主义的作品,与此同时,极简主义也拓展到了时尚、文学、音 乐、舞蹈、戏剧等众多领域。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与其他的设计风格不同,它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简洁,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返璞归真的整个风格。这种风格与 当今社会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相吻合。2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形成和背景20世纪的50-60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时期,这一 时期社会经历和很多变革,经济发展较快,在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出现 了繁荣的景象,极简主义产生于美国,是西方的主要艺术流派,那个时 期的西方艺术受现代工业发展的影响较深,所以极简主义也深受西方工 业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许多个性化的艺术思维,现代艺 术产生了裂变,因此引发了众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极大地加快了站前 初露端愧的许多艺术思想发展的脚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筑景 观等遭遇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都需要重建。这样的历史背景给艺术家提 供了很多发挥才华的机会,这个时期许多风格和艺术流派被被大家所看 到,极简主义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飞速发展的,它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 的最后的重要艺术流派,被我们大家所喜欢。在思想文化方面,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经济复苏后呈现出 普遍的繁荣景象,西方的工业化的发展达到了登峰。人们对工业的 追求使得当时的西方社会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思想文化的危机 等都直接引发了此时西方人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忧虑和反思。这 一时期的西方艺术界便成为了这种思想背景下宣泄的途径之一。极 简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当代平面设计中极简风格的解读 极简主义的平面设计最著名的三个国家是德国、北欧、以及日 本。谈到当代极简风格的平面设计,最著名的要属德国、北欧、以 及日本。这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都与极简风格设计有着非常密 切的关系。 3. 1德国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谈到德国的平面设计,首先 想到的就是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存 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从具体的 影响来说,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 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 的。包豪斯主张“少即是多”,讲究以人为本,讲究材料与设计的 巧妙结合,设计中多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排列组合,它反对复 古的设计风格。受德国包豪斯风格的影响,许多德国的平面设计大 师的作品在造型上都非常严谨,这些作品在色彩的使用上都很简 单,有独特的风格,但却能达到非常美好的视觉效果。3. 2北欧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北欧主要是包括芬兰、丹麦、 瑞典、冰岛和挪威的五个国家。随着二战结束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北欧 人的 化 有 。 北 的极 风格 设计 着 的 化内涵,北欧人生活节奏慢,喜欢过简单的生活,他们非常热爱生活和 自己生存的环境,他们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生活态度。 北欧的人们不喜欢复杂的造型,是因为他们设的计表达出对简 单生活的热爱,北欧的设计大多简单不复杂,但是通过颜色和人性 化的设计就能够看出他们对生活是非常热爱的。 3. 3日本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日本是一个拥有着比较深厚 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民族。日本的设计在世界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 位。日本的设计强调日本独特的文化底蕴,日本的禅学思想已经融 入到当代极简设计理念中,并成为当今世界上的一种既时尚又流行 的设计方法。日本的设计大多是采用最纯粹简单的图形,舍弃不必 要的装饰,以表现东方禅学中国的空寂的意境。4结论本论文从多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其中包括 极简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对当代平面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的解 读,对极简主义产品设计的解读,对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 的建筑哲学的分析。分析了不同角度的极简主义的内涵,并且指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极简主义设计将会是未来 设计的发展趋势,它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还能为社会的低碳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提醒这既是在做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设计 与自然和环境相结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名设计师深思,提醒我们 要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参考文献:[1] 《包装设计》.沈卓娅.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 《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王安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 《小平面》.王绍强.中信出版社,2011.[4] 《极简主义产品设计研究及内涵探索》.黄奕佳.南京航空 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10.[5] 《现代设计艺术史》.董占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中外设计简史》,李剑祖,张夫也.中国青年出版 , 2012.[7] 浅谈极简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朱长征.《中国报 业》,2011.作者简介:丁晨(1992.09 -),女,硕士,中国地质大学,视觉传达设计。23

简约主义与极简主义的比较研究

简约主义与极简主义的比较研究 周雅净,赵雨昕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在当今社会,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已经被逐渐运用于设计中的各个领域中,简约大方的设计风格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关于简约主义与极简主义两者是否是一回事,很多人都说不清楚,有人认为两者是一致的,也有人认为两者是不同的,但具体也说不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本论文旨在整理归纳两者的具体信息,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读者可以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认识简约主义与极简主义,为相关设计师进行设计时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简约主义;极简主义;设计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8)05-0096-01 1极简主义的基本理论概念 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Min-imalism)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理查德.渥尔哈姆为了批判那些为了达到美学效果而刻意减少艺术内容的一个贬义词。 极简主义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极简主义设计主张尽量减少作品中的描述性因素,实现形式上的单纯性和完整性,它以简约,自然,清新的创作风格迅速的应用于艺术与设计的各个领域,影响甚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是西方现代艺术发展史上急剧变化和动荡的时期,各种思潮流派争相涌现,其中“极简主义艺术”和“概念艺术”在终结现代主义美学经验, 了断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表面上看, 极简主义可以上溯到20世纪初的构成主义雕塑和至上主义绘画,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成熟,极简主义主张摒弃一切干扰主题的不必要的东西, 实现形式上的单纯和完整,注重客观的表现,而非主观的情感。 2简约主义的基本理论概念 简约主义(Contracted creed)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得罗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主义的设计通常比较含蓄,却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设计作品感性的、本能的、理性的需求,因此,这也要求设计师掌握较高的概括提炼能 力,可以使想要表达的内容以一种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简约主义最初是运用于室内设计领域。经过不断的发展融合与创新开始在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各个领域,直至现在,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设计领域感受到简约主义设计的魅力。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强调构图的完美和精炼,并在“恰如其分”的条件下从精炼和使用功能上寻找一个平衡点, 把构图和功能同时演绎的不可或缺, 这是简约主义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简约主义设计的本质特征一般表现为功能美、细节美、材料美、技术美、绿色美。简约主义设计的材料美、 技术美、绿色美在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的今天,给予了设计更大的生命活力, 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失为是非常合适的非常好的设计风格。 3极简主义与简约主义的契合 极简主义与简约主义之所以会被多数人认为是一致的,是由于两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注重功能性,在产品的设计中主张形式服从于功能,认为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的接点,如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标尺。在设计风格上两者都呈现出简约、清新、的视觉效果,虽然简约但并不简单,作品往往能达到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的效果。 4极简主义与简约主义的分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关于极简主义与简约主义,有人认为两者是一致的, 有人认为两者是不同的,在这里笔者更偏向于后者,因为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设计风格虽然相同,但其实两者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极简主义是在早期结构主义与抽象主义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而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同时也是在极简美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两者起源的根基并不相同,但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有继承与发展的含义在。两者虽然在设计风格上是一致的,但其背后的设计思路根基并不相同,极简主义注重客观理性的表现, 抛除主观修饰,主张形式服从于功能,因此体现在风格上呈现出简约之态势;简约主义将设计的元素、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并没有提出要抛除主观修饰,单纯的客观表现这一类的说法, 简约主义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有自己对于作品而言想要表达的设计思想与主观情感,但要通过概括提炼的手法将其呈现出来,使作品呈现出简约不简单,以少胜多的视觉效果。 5结论 通过对极简主义与简约主义系统的研究与对比,笔者认为两者虽然相似,但并不相同。简约主义更似是极简主义走向极端之后的发展与创新,在日益提倡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的今天,简约主义设计似乎更符合当代人的内心情感需求与功能需求的完美结合。参考文献: [1]李剑祖,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冯丹.解析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D].[3]袁媛.极简主义艺术与极简主义设计[J][4]杨声丹.设计中的简约主义思想与简约设计原则[J].[5]【美】大卫.瑞兹曼/若斓达.昂.现代设计史(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CULTURE AND DESI GN -9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