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修改详解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修改详解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修改详解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修改详解

2013年版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变化详解

第一单元

P4

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

【解读】修改后与“某山村……”的材料背景更为贴切。

p5

虚线框中:删除了“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从商品中分离……就是货币。”修改为“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就成为货币。”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不能仅仅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规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等同于货币,货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p6

删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三的货币”这两个自然段。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7

“专家点评”移到通胀通缩之前。

【解读】为了教材编排更加具有逻辑性。

“相关链接”

修改了对“贮藏手段”的解释:删除了“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字样。“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解读】对于纸币有没有贮藏手段职能是有争议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根据修改后的教材理解,纸币也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这更加符合教材主编的思想。

删除“金属货币在长期……一样使用。”“作为价值符号的”

【解读】表述更为简洁;和后边纸币的定义保持一致。

P8

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删除了“价值符号”的说法)。

【解读】“纸币有没有价值”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这一修改,有回避这一问题的意思。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删除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名词解释”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纸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

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框标题修改为“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总经常使用的工具。”

【解读】删除了“信用工具”的说法,修改之后更加科学。

“相关链接”信用卡的图增加了说明性标注。

【解读】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删除了“增强消费安全”的说法。

【解读】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

P9

信用卡的解释有微调:“……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删除了“部分或全部”;支票的解释删除了给“收款人或者”的字样。

【解读】更为简洁、更为科学。

P10

虚线框的素材用的是2010年4月8日,2013年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解读】使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

P12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解读】叙述更加科学。供求关系的改变有一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

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15

目标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修改为“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解读】“生活”范围大,“消费”范围小,修改之后更为贴切。

虚线框的素材换了

某地是我国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为了多赚钱,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大幅度提高价格,结果游客急剧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也下降了。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形?

○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大幅度下降?

【解读】修改后的素材与这部分教材的相关内容更加匹配。

P16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调节生产规模”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但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自然段删除。

增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解读】修改之后难度降低了,表述更为科学了

p17

删除了虚线框的“镜头一”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P18“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这一自然段删除。

【解读】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物价变动的影响”和前边“价格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有重复。

P18

“消费类型”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对话图换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咱们还是贷款买辆车吧。”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借钱总是心里不踏实,还是等攒够了钱再买车吧。”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贴切。其实对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19

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删除“消费结构”这目的内容。

“从食品开支在家庭……,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这一自然段以楷体字的形式出现。图保留。【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也是教材的逻辑性更强。

第二单元

P22

虚线框的素材变了。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每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许多人纷纷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尽量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

有专家估算后认为,我国每年餐饮剩余饭菜浪费的蛋白质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的一年所需。“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盘子里的才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没有面子。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消灭“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

【解读】素材与现实更为贴近

P24

把袁隆平的事例换成了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的事例。

把牛玉儒的事例换成了白芳礼老人的事例。

【解读】事例更加贴近时代,更感动人。

P2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0

“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2

“乡镇企业”的图换成了“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诞生”

集体经济的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解读】修改后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实际。

p35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6

“微观基础”修改为“微观主体”。

【解读】更加科学。

p39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

【解读】更便于学生理解。

P40

虚线框“火腿”事例换成了“奶粉”事例

P42

“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46

“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p47

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P48

“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p50

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更为符合实际,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第三单元

P59

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

【解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虚线框的事例却没有变,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除了安排分配其他的都可以称之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P60

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下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以造福于人民”修改为“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有一句话修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P61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P62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p62

目标题修改为“兼顾效率与公平”

本页最后一句话“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修改为“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修改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P63

在“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后边增加了一句话:“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p65

“相关链接”社会保障的叙述和原教材完全不同。修改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66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中的“组织”改为“筹集”。

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解读】降低了难度,使表述更加准确。

P74

“探究路径参考”

两段素材变了,设问也变了。

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的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之间也不团结,离职的情况时有发生。新上任的企业领导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全体职工的稿酬。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消极怠工、不团结、离职等情况并没有显著减少。企业领导经过调查发现,导致部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症结不是报酬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他们认为,与其他一些员工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自己的相对报酬太低了。——结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如果你是该企业领导,将采取什么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吴某就任某国有企业的领导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员工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员工的收入差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后来,吴某制定年薪……

——结合上述材料,探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收集管理实践中常用的激励措施,与同学交流,并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激励措施的看法。

删除了“冯村”的事例

“梨树沟”素材的设问修改为:

——本材料中的再分配是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与同学一起探讨再分配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

第四单元

P80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修改为“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P81

删除了“影响社会安定”一句。

P83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好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修改为“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P85

框标题修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虚线框

在新疆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民族乡,是塔吉克族人时代居住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边境小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位塔吉克族老人介绍说,他家里养了150多只养,4头奶牛,每天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每天都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以前,通往山外的路不好走,到县城近70千米的路程一般要花费8小时,如今,路修好了,只要1小时就能到县城;以前,乡里的通信设施落后,联系不方便,如今,全乡三分之一的人有手机,放牧空闲时可与外地的家人通话;以前,一到晚上,整个乡里一片漆黑寂静,如今,家家都有电视机,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请查找资料,探究新疆这个民族乡发生巨变的原因。

【解读】修改后与教材前后内容更为贴切。

删除了“微观上看……”

P86

删除了“宏观上……”

“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修改为“但是,这还是……”

目标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盼,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虚线框的素材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0151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算一算:如果要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应该增长多少?

○查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资料,分别实现翻番目标的可行性。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在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87

框题名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修改为“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目标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要求有的大的变化: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P88

框题名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修改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框题下的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96、97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

删除“在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自然段。

换成“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虚线框的内容换成:

我国商务部在美国投放了这样一则广告: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

◇一个家庭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

◇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挂着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法国风尚”;

◇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大师设计”;

◇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

○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

○收集资料,了解当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面临的挑战,并为我国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提出建议。

【解读】材料更具时代性、可读性。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删除:从“引进了”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后修改为: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桂东一中政治组胡建新 提纲: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2)为什么要设置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2、《文化生活》课标解读 (1)课标呈现方式解读 (2)《文化生活》教学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文化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主要容 3)《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二、《文化生活》处理建议 1、课程性质与理念 2、《文化生活》基本的教学原则 3、《文化生活》处理策略 4、教学案例分析 5、如何应对《文化生活》对教师的挑战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P24 P27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容。 (2)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文化生活》容的设置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各位老师,新教材《经济生活》一共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以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整个教材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位老师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根据这一逻辑,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进行商品交换使用的都是纸币,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框的第三目,我们对纸币进行了科学分析。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具有一些缺点,而纸币拥有金属货币并不具备的优点,因此,纸币这种价值符号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通用的交换媒介,然后教材接着分析纸币的流通规律,告诉我们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则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三目:纸币。 第一课的第二框叫“信用工具和外汇”。人们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并不是只有现金结算,而是经常使用各种信用工具进行结算。于是第一目“信用工具”集中介绍两种常见的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老师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教材所说的信用卡是从广义上说的,而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加粗部分为教材最新修改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 【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人教版必修一.doc

专题1 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内容解析 主持人:杨灵,北京市西城区教研员,高级教师 主讲人:陈友芳,《经济生活》教材主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杨灵:各位老师好,陈教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专家探讨《经济生活》教材。首先请您就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做一个说明。 陈教授:《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首先坚持这么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致力于为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基础,以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为己任。当然,这是新老教材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应该说,新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优点的同时,突出强调以下几个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第一,强调与时俱进。新教材坚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强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中要“精讲管用”。第二,坚持以育人为本。新教材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第三,坚持三贴近原则。强调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强调“三贴近”是本次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一个非常大的亮点。第四,重视实践环节。新教材通过设计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践问题,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杨灵:对,正如你刚才所说的,这次政治课程改革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那么,我们的教材是怎样体现这个“三贴近”原则的? 陈教授:新教材对“三贴近”原则的体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安排方面要体现出三贴近原则;二是在呈现方式上要体现出三贴近原则。 先来看第一个方面,《经济生活》教材根据“三贴近”原则,设计为四个单元,由“财富的消费、交换”这一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去认识广阔的经济生活,然后在第二单元让学生思考、了解“我们所购买、所消费的财富是如何生产创造出来的”,顺着这个思路,教材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了解“我们创造出来的财富又是如何分配的”。在对这些问题,也就是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经济生活的认识,教材在最后一个单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经济生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总的说来,我们的教材就是试图从最贴近学生的经济现象出发,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一步步把学生引向复杂有趣的经济生活。这个逻辑结构显然与老教材不同。应该说,这个逻辑安排也符合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实,教材的每个单元强调解决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含教材最新修改内容)

2019届高三《经济生活》最新复习提纲(含教材最新修改内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2019年《政治生活》教材修订说明.doc

2019年《政治生活》教材修订说明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验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在实验区试用几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政治生活》教材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反映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根据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中央最新的文件精神、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结合实验区师生的反馈意见以及教材编写者的反思,在教材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教材编写组对教材作了较大修订。现把这次修订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完善内容方面 针对原来教材某些表述不准确、不精练或滞后于现实的某些观点和提法作了重新审视,根据党的xx大精神或新的认识力求作出更为科学、准确的表述。 1.在“致同学们”中进一步阐明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教材正文中,但是,这并不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内容不重要。恰恰相反,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只是处于结构的考虑,教材把它安排在“致同学们”中。遵循十七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表述,教材将党的基本路线中关于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表述,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第一单元的修订情况 本单元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主要体现在“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 为了体现党的xx大报告中“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内容,教材在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情景导入中引用农民工当选人大代表的事例加以说明。第一课第一框第三目的目题由“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改为“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修改理由是,原表述表明的是一种判断,而现表述则突出价值导向,作为目题更合适。第三目中,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增加了党的xx大报告中“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的表述。为了说明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按照党的xx大的表述,增加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内容。关于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根据党的xx大的精神以及相关文件精神,现归纳整理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关于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增加了党的xx大的提法:“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在第二框第三目中,关于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原来的表述为“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现表述为“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此处删去

2019高中政治教材教材变动

《经济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 1、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表现内容: 原来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现在改为“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分配”。 4、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 5、删除“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6、删除“消费结构”这一小框内容。。 第二单元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第三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59:删除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一提法。 2。删除“个体劳动者生产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这一段。 3、增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4、P6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为“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5、P61: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内容修改为:“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9、增值税的作用删除了“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这一句。 第四单元(修改量比较大)1、P80:“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修改为“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2、P86:框题名称“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的要求内容全部换掉,改为: 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有以下几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

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年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作者:————————————————————————————————日期: 2

2014年高中政治教材修改《文化生活》部分细化 评论发布者:刘洋发布时间:2014-09-25 17:05:49 1、 P22:“综合探究”标题“聚集文化竞争力”改为“聚集文化实力与竞争力”。 2、 P22:前两段修改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中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 P85:导言部分最后一句修改为:“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4、 P95:第九课标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标题“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改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删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框题内容,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各位老师,新教材《经济生活》一共包括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以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整个教材的基本逻辑顺序是:从消费、交换出发,依次分析生产、分配,最后介绍我国从事这些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各位老师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材从消费入手,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根据这一逻辑,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一、《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依据 3月2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部署,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于当年9月进入实验区。为此,教育部成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领导并主抓 这套教材的编写。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依据新课标编写,了解这本教科书,有必要了解《课程标准》 所规定的课程性质、所强调的基本理念。这是我们把握和使用这本教材的前提。 1.课程的性质 《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定位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以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实践的 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课程── 其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其基本内容──参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其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其课程定位──整个大德育中的主导环节。 2.基本理念和追求 (1)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少而 精、实用;反映时代的新思想、新论断。 (2)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关注学生发展, 尊重学生关切,适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建构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觉悟服务。 (4)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材变教本为学本,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体验、感 悟和内化。 (5)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强调实践环节, 是课改的追求。要通过各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进行理性思考; 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6)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从评价主体、功能、目的、方式等方面进行较大改革。 课标是教材的依据,上述理念教材要体现。从大的方面说,教材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坚 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改革的方向,贯彻课标新理念。 二、《经济生活》教材结构的特点 1.教材结构的设计思路 总的来说,教材的逻辑结构按课程标准的顺序来构建。全书分为四个单元。 2.结构设计的总特点 (1)这一方案,力求以人为本,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为支撑,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 (2)这一方案,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遵循由浅入深的逻辑、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

经济生活教材整合

经济生活教材整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高频考点呈现】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的含义和关系 2、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含义 4、商品流通含义 5、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货币的流通规律 6、货币的贬值率、物价上涨率 7、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 8本币升值、贬值的影响 【基础知识构建】 【重点知识解读、记忆】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关系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注意:货币只有在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观念中的货币;其他都为现实的货币 特别提示判断货币的常用职能 ①价值尺度:多用“标价”、“价格”等词语。

②流通手段:多用“购买”、“买卖”等词语。 ③贮藏手段:多用“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词语。 ④支付手段:多用“赊销赊购”、“还债”、“利息”、“税款”“工资”等词语。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速度 ?发行的货币量- 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的贬值率 = 发行的货币量 发行的货币量 - 所需要的货币量 物价上涨率= 所需要的货币量 ④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 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⑤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 伴随着经济衰退。 ⑥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①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当前,在国 际市场上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 外汇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他外汇资产等。 ②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 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 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 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 加。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250张) 【高频考点呈现】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价值与价格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基础知识构建】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从全书角度是讲“怎样生产”。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消费主题”基础上侧重点转入“生产主题”,其逻辑线索:消费离不开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制度背景——创造财富的主体和主要场所(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企业、公司)——如何筹集创造财富所必需的资金(融资——投资)。 ●本单元教学重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知识。 2、我国公司的主要类型;影响企业(公司)成功的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比较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教学提纲及其建议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总体介绍: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性质不同的消费其作用不同,合理的消费对生产会起促进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联系实际:

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2、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发展的根基) (1)原因: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 ②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有利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措施: 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综合素质)。 ③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 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我国现阶段生产的制度背景 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构成: (1)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 ①外延(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与集体成分。 注意判断: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 ②地位: 一是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是在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质和量);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控制力)。 三是在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处于平等地位,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2014年《经济生活》教材修订表格

《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社2014年版)教科书修订一览表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思想政治①:经济生活》(人教社2014年版)教科书修订一览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序号页码位置修订 方式 修订内容 旧新 1 P4 第一个 材料框 增加两 段材料 人们购买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 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生产这些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商品的价值。 2 修改 设问 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 什么共同特征? 你能够从上述材料中 归纳出商品的基本属 性吗? 3 删除 设问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4 第一段修改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 品,就是商品。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 产品,就成为商品。 5 增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6 修改从“购买商品需要货币”处另起一段。 7 P5 第一个 材料框 全部 删除 略 8 P10 最后 一段 修改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 展,对世界金融的稳 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9 P12 最后 一段 修改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到供 求关系的影响,但价格 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虽然商品价格的变动 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但商品价格最终是由 其价值决定的。 10 P19 第一段修改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 人来说 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 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 人来说 11 P20 第三个 材料框 删除MP3 12 P22 第一段修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 化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 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的严峻形势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在经济学的学习及教学中可能已经习惯了从生产入手,为什么我们的新教材要从消费开始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材强调以"生活逻辑"为主线,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显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一个哪怕从来没有接触过其他经济活动的人,他也一定接触过消费,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材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生活逻辑,有助于我们的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根据这一逻辑,第一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包括两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是这样展开的:刚才我们说了,我们的生活、消费需要商品,而购买商品又离不开货币,由此引出货币这一话题,货币到底是什么?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货币是如何产生的。通过一个探究活动(P5上),使学生明白原来货币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困难。这一思考使我们发现,货币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货币原来本质上只是一般等价物而已。以上内容构成了本框的第一目:货币的本质。 面对看起来神秘,实际上并不神秘的货币,人们自然会追问:货币究竟在经济生活中起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于是我们的教材接着分析货币的基本职能,领着学生去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些构成了本框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我们进行商品交换使用的都是纸币,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本框的第三目,教材对纸币进行了科学分析。由于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具有一些缺点,而纸币拥有金属货币并不具备的优点,因此,纸币这种价值符号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通用的交换媒介,然后教材接着分析纸币的流通规律,告诉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2018新教材)

《经济生活》常用知识点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直接因素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决定因素 二、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价格影响需求) 1、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价格上涨时,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减少; 价格上涨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减少,反之增加。 4、影响消费水平,居民购买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二)对生产(价格影响供给)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3、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预期收入。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关,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5、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6、物价总体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7、生产决定消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 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反作用)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五、为什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间资本、小微企业) 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5、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6、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7、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六、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1、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和支柱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竞争力。 七、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竟争力。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 4、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7、“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坚持“走出去”战略,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8、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本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10、善于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调节国家经济运行。 11、调整分配关系,增加职工工资,优化分配结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就业的意义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就业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4、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九、怎样解决就业问题?(答题注意主体) 国家:1、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4、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6、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劳动者:1、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坚持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十、为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意义) 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实现共同富裕。 4、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能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

2018年秋季《政治生活》教材修改说明

2018年秋季《政治生活》教材修改说明 页码原文改后目录2页码65页码64 目录2页码68页码69 目录2第七课标题“我国 的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和宗教政策7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 作基本方针73” 目录2页码71页码73目录2页码75页码77 目录2 “我国的宗教政策 78”“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80” 目录2综合探究“中国发 展进步的政治制度 保障82”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8 4” 目录2页码87页码89目录2页码88页码90 目录2“国际关系的决定 性因素:国家利益9 3”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95” 目录2页码97页码99

目录2页码100页码102目录2页码104页码106 目录2 综合探究“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109”“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1” 第一单元引 言第七行“依法实行 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和民 主监督”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 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 主监督” 4第一行“我国是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倒数第一行“说一 说我国的民主有什 么样的特点” “说一说我国的民主有什么特 点” 5倒数第九行“在我 国,人民民主具有 广泛性和真实性。”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 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 最管用的民主。” 5倒数第六行“拥护 祖国统一的爱国 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6 图说“解放前某地 区进行奴隶买卖”“解放前某地的奴隶买卖市场”

7 图说“通过网络进 行举报”“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举报”并换图片 9第一行“政治自由 就是人们可以无拘 无束” “政治自由就是人们在政治上 可以无拘无束” 11 倒数第五行“但对 社会存在的问题”“但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4第二行“参与民主 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活动” “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 15第一行“依法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 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 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 15倒数第五行“参与2 011年的选举,杨老 先生强烈的感觉 到,选民更加珍惜 自己的民主权利” “参加了多年的选举,杨老先 生强烈地感觉到,选民越来越 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17 第一行“规定实行 差额选举” “对差额选举作出了规定” 18倒数第十一行“所“所作的承诺能给我带来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