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等。

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

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 1877)。

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哈泽·穆拉特》(1904)、《舞会之后》(1911)、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活尸》(1911)等。

小说: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童年.少年.青年》[3]

《一个地主的早晨》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黑暗的势力》

《教育的果实》

《克莱采奏鸣曲》

《哈泽·穆拉特》

《穷人》

《哥萨克》

《高加索的囚徒》

《谢尔基神父》

《忏悔录》

《伊凡·伊里奇之死》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哈吉·穆拉特》《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

《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

散文:

《什么是艺术》(1897年)

《天国在你们心中》

《到底怎么办》

《当代的奴隶制度》

《回忆录》(未完成)

《给自由主义者的信》 (英语,1898年)

戏剧:

《黑暗的势力》(1886年)

《教育的果实》(1889年)

《活尸》(1900年)

列夫托尔斯泰(2)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创作情感。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努力关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人们,要积极从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汲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断丰富自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学习细腻而夸张的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常简介: 1.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3篇 茨威格以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作品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列夫托尔斯泰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 2.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学会品评重点语句。 3.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中比喻和夸张的运用 教学难点:赏析重点语句,理解人物形象 关键: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认识。 教学手段: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我所知道的托尔斯泰”为题,进行交流。交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生平、艺术成就、见解与思想,约5分钟,5分钟后,请同学代表发言。 二、教师小结并导入: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60年,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托尔斯泰一生都致力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坚决地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强烈反对土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下面,就让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三、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黝黑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颔首低眉广袤无垠 2、解词: 器宇、鹤立鸡群、正襟危坐、禁锢、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读课文第一小节: 1、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读音和句子中的停顿。 2、请生齐读课文 3、思考:这段文字写了托尔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征?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写的? 明确:主要表现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通过大量比喻和夸张来表现的。 4、品读: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夸张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列夫托尔斯泰》课内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 1.课文前半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的?这样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答:从胡子、眉毛、头发、脸等方面描写其平庸丑陋的外表,这也是为了衬托其眼睛的无比精美。 2.文段主要描绘了托尔斯泰的什么?有什么特点? 答:描绘了托尔斯泰的眼睛目光犀利,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广度和深度,以及批判的深度及广度。 3.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幸福”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托尔斯泰的一生,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 答: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他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他将自己与俄国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视作最大的幸福,拥有一颗伟大、真实而忘我的心。 4.文段中,作者对眼睛的喻称有珠宝、晶体、匕首。“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5.“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答:起到点名文章主旨的作用,表明对托尔斯泰庸俗甚至丑陋外表的描写,是为了衬托他目光的犀利。 6.作者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的写法及用意是什么? 答:欲扬先抑的写法。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感情基调是敬佩、赞美,但文章前面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极力描写他面容粗俗、丑陋的一面,这实际上是反衬其眼睛的无比精美,其目的是使其眼睛更加突出,使读者感受到托尔斯泰人格魅力的震撼与感染,也使读者明白天才人物并非具有特别的外貌,伟大出于平凡,平凡显示出伟大这一朴素真理。 7.如何理解“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句话? 答:这里不仅在写肖像,写托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沙皇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等。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 作的特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世界级久负盛名的作家,必定有他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定是时代和国界都无法削弱的,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看到了他毕生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的东西:正直、无私、纯真、善良。 钟爱“U”字人生 融人于文,在他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看到了他在塑造小说人物时遵循的一个雷同的轨迹:“U”字型轨迹。即将小说人物的人物个性和心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都是善而无私的,有追求的上进青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和感染,人性开始走上了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路线,出于对社会的无奈更换了以前那种很不入流的“人生哲学”,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人生理念;最后在丑恶中发现美好的东西,然后麻木已久的心灵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他认为人的肉和灵是分开的,人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要爱一切人,这种来自宗教的道德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他笔下的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战争与和平》)、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以及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复活》)都走过了这样的“U”字型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污秽的社会环境中沉沦过,就算他们得到了让人近乎麻木的物质或肉欲上的快感也是人的肉身对这个社会无奈的适应和附和,就算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容光焕发也只是这个狭隘的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出自人性本身的肯定和满足,后来他们在“U”字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性最初始的美,他们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否定之前世俗的世界观,而是追求美好,乐于奉献的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世界级久负盛名的作家,必定有他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定是时代和国界都无法削弱的,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看到了他毕生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的东西:正直、无私、纯真、善良。钟爱“U”字人生 融人于文,在他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看到了他在塑造小说人物时遵循的一个雷同的轨迹:“U”字型轨迹。即将小说人物的人物个性和心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都是善而无私的,有追求的上进青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和感染,人性开始走上了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路线,出于对社会的无奈更换了以前那种很不入流的“人生哲学”,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人生理念;最后在丑恶中发现美好的东西,然后麻木已久的心灵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他认为人的肉和灵是分开的,人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要爱一切人,这种来自宗教的道德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他笔下的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战争与和平》)、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以及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复活》)都走过了这样的“U”字型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污秽的社会环境中沉沦过,就算他们得到了让人近乎麻木的物质或肉欲上的快感也是人的肉身对这个社会无奈的适应和附和,就算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容光焕发也只是这个狭隘的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出自人性本身的肯定和满足,后来他们在“U”字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性最初始的美,他们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否定之前世俗的世界观,而是追求美好,乐于奉献的世界观的激活,充分体现了人性善的本质的部分并没有死去,这种被压制很久的人性战胜多年来人们所奉信的封建社会准则的转变无疑是对社会的控诉和抗争,无论之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已经在心灵上大获全胜,心目中冷酷、利己的宝座早已被善良和奉献所取代。“U”字从底向上的那一笔是坚定不移的。人民——永远的力量之源 三部作品都利用了“人民”这个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抛开宗教不谈,托尔斯泰主张人类发展到一个没有阶级的层次,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勿以暴力治恶……这类似于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可见只要秉着一切为人民的原则,无论在什么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期望总是趋同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个真正为国家、为人民担忧并探索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思想家,作品只是他表达他探索历程的途径,同时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战争与和平》最为明显,通过对三个人物命运沉浮的描述,侧面烘托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人民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带着上层社会的陋习和虚伪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接触了“人民”这个貌似“边缘”的群体,他们的心灵和灵魂得到感化和洗礼,他们明白了活着的真谛,最终走上了追求个人和他人幸福的道路。无疑那些真善美的品质源自人民,托尔斯泰离不开“人民”不在于他需要这样的素材博取共鸣,而在于他发现了真正的力量本源自人民,那些真实的,淳朴善良的才是最有感染力的,那些物质上的满足和情欲的释放以及上层社会的明争暗斗和虚伪都是浮华豪无意义的。 超脱 宗教色彩浓厚,“顺从天命、净化道德、爱一切人”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我想到了鲁迅,他完全摒弃了封建的东西,无论好坏,主张完全的更新换代;这里,托尔斯泰摒弃了现实,在虚拟世界寻求宽慰。宗教很多时候确实是精神很好的寄托所,尤其是在尝试过失败过后,更容易将精神托付于某一虚拟的事物。中国有一句古话“择其上者得其中”,我想托尔斯泰这样“过火”的崇拜和寻求完全纯净的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有他的道理的,其社会效应达不到“上”也至少能靠近“中”,社会的变动是需要时间的,由此看来这样的效果很可观了。 爱慕虚荣的安德烈临死前在《福音书》中找到了“幸福的源泉”,彼埃尔和娜塔莎最终也化为热爱人民、祖国形象。包括《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都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具备的的宿命感和对宗教的崇尚,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性真本的崇尚,只是这种真本在当时套上了宗教的外衣而不是现实的社会制度。所以他需要这样的超脱。 简爱,苔丝,安娜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课文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像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分享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课文内容,欢迎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

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这副劳动者的忧郇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住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小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副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像我这么个生着宽鼻子、厚嘴唇、灰色小眼睛的人,难道还能找到幸福吗?”正因为如此,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 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永远流浪的灭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 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一个

列夫托尔斯泰作文

列夫托尔斯泰作文 导读:本文列夫托尔斯泰作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作文(一) 天才,总是具有特别的面孔,这仿佛是被印证了无数次的真理。这个“特别”并不是与“英俊”或“风流倜傥”划等号,而是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特质,比如贝多芬有痛苦扭曲的神情,比如爱因斯坦有高凸的颧骨,而列夫·托尔斯泰则有一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尖锐的眼晴。 或许,正是因为拥有这双尖锐的眼晴,他才能在他人行尸走肉般浑浑僵僵地度日,四周迷雾重重幻像叠生之际看清俄国泡沫一样脆弱的繁盛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他才能及时地用同样尖锐的笔杆写下那些惊世之作,给予还活在幻象中的人们以最严肃最响亮的警告。 19世纪的俄国,动荡不安,像一只身负重伤的狮子,艰难地寻找出路。仲使黑暗这样险恶,不停叫嚣,但世界总是不会缺少光明的光亮,虽然它们看似这样微弱无力。此间的俄国涌现了一大批希望之星,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先进的思想,不满于目前的封建专制,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些希望之星中的一位。 但事实上,他也是个矛盾的个体。他希望过平民化的生活,但他拥有无法否定的贵族身份。他有时像农民一样和手下的农民一起劳作,有时又以贵族领主的身份和女仆谈情说爱。他有善良的想法,可是无

可避免的,身份总会在某个时候变得混乱不清。俄国长久积累下来的主仆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可改变。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纠缠和恩恩冤冤也并非他所能化解。就像屠格涅夫,他友好对待自已的农奴,却被认为是软弱,遭到农奴的鄙视和算计,最后几乎弄垮了庄园。那时的俄国,黑暗与光明纠缠不清,像是在脱变成蝴蝶的蛹,经历着美丽前钻心的疼痛。 一个人之所以无可救药,是因为他拥有无可救药的思想。我想,大概托尔斯泰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写作之中。要拯救国家,首先要拯救人民,要拯救人民,首先要拯救人民那奄奄一息的思想。他就是在用他的天才与尖锐的笔杆拯救国家。 一个将军,是靠他的威严和权力指挥军队。我觉得,托尔斯泰也是一位能干的将军,他用他手中的笔指挥着人民起来反抗不公,为自已争取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在1910年病逝于一个小站。 在我的心里一直觉得他是幸福的,做自已喜欢的事情,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虽然心中也有过不安、迷惘、挣扎,但他始终是站在光明的身旁,手中高举火把,对俄国高呼:“请到这里来”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列夫·托尔斯泰,无论是他尖锐的目光,还是他惊世的作品,还是他无可取代的贡献。 世界上,总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为真理、公平、自由、幸福努力不懈,他们有些还活着,有些却早已在土中化为一片虚无,但无论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着《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作品主题: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着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教材解析 一、解析课标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二、解析单元教学要求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有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明确文体特征,品味语言含义。” 三、解析文章特点及地位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本文的重点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 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这就是欲扬先抑写法的应用。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夸张更是突显了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四、分析学生特点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五、解析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优秀版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 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 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 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 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能够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 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 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 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此刻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 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个性是1812 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 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个性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 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 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 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个性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 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二): 列夫托尔斯泰即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50年代开始创作。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等。 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 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此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哈泽·穆拉特》(1904)、《舞会之后》(1911)、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活尸》(1911)等。 小说: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童年.少年.青年》[3] 《一个地主的早晨》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黑暗的势力》 《教育的果实》 《克莱采奏鸣曲》 《哈泽·穆拉特》 《穷人》 《哥萨克》 《高加索的囚徒》 《谢尔基神父》 《忏悔录》 《伊凡·伊里奇之死》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哈吉·穆拉特》《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 《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 散文: 《什么是艺术?》(1897年) 《天国在你们心中》 《到底怎么办》 《当代的奴隶制度》 《回忆录》(未完成) 《给自由主义者的信》(英语,1898年) 戏剧: 《黑暗的势力》(1886年) 《教育的果实》(1889年) 《活尸》(1900年)

《列夫托尔斯泰》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重点) 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描写人物肖像。(难点) 3、学习文中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重点)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联想想象,启发思考 【教学时数】1节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托尔斯泰的照片) 同学们,请看这幅照片。帅吗?这是谁呀?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的长相? 托尔斯泰的一张照片,在外人眼里,他的确是个长相很丑的人,但是请你们仔细观察,你是否发现了他的美?他那双放射出灵魂光芒的眼睛里蕴涵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茨威格先生的描绘去认识这位大师! 关于茨威格,同学们还能记起我们初一曾学过他的文章吗?——《伟大的悲剧》,奥地利作家,著名短篇小说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等。 二、自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7分钟) 1、梳理生字词 2、圈画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3、思考:文章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什么部位? 明确:(板书)外貌特征(1至5段)、眼神(6至9段) 4、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原句词语回答) 明确: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板书) 三、今天,你朗读了吗?三分钟自主大声朗读你喜欢的语句(或是刚才圈画出的重要语句)并展开想象: 用这样的句式:我似乎看到了托尔斯泰那 说一说你眼中的托翁是怎样的。 例句:我似乎看到了托尔斯泰那浓密修长的胡子,看到了他那皱巴巴黝黑的脸庞…… 师:天啊!原来世界一代文豪托尔斯泰是长这样的!(多媒体显示托翁的画像)四、学习1至5段:善用修辞描绘人物肖像。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茨威格在刻画托尔斯泰的肖像时大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一找,说说这样写的效果何在。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导读:导语: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

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近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列夫·托尔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1)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一、生平与创作 托尔斯泰出身于图拉省雅斯纳雅·波良纳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是家中的第四个儿子。一岁半时,他母亲去世。37年全家迁居莫斯科,这年他父亲又不幸去世,四个儿子的教养全部落在他姑妈身上。44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次年他又转入法律系。这时,他一度迷恋舞会,过起糜烂和放荡的生活,但不久就自拔了。47年,他弃学回乡,和三个哥哥分家,他得到了雅斯纳雅·波良纳这个庄园。 1. 辍学改革参军 在家乡列夫曾一心进行改革,但遭到失败。他又重新开始刻苦自修,先后对法律、历史、农业、外语等产生极大兴趣。19岁那一年,他就开始写日记,直到死前很少间断。51年他去高加索参军,他作战十分勇敢,屡建战功。 2. 初出茅庐 在部队,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并写下了《童年》(52)、《袭击》和《伐木》等作品。54年他被提升为军官,被派到塞瓦斯托波尔作战,再次表现出惊人的勇敢。 战争的经历使他写出他的成名作《1854年12月的塞瓦斯托波尔》、《1855年5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和《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尔》三个短篇。由于小说突出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突出的心理描写,小说深受屠格涅夫的好评和推荐。

56年他以中尉的官衔退役,并很快写完《童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青年》(第二部《少年》于54年完成)。 3. 改革无果成家立业 57年他初次出访西欧,但西欧的文化使他产生极其厌恶的情绪。不久他又回到家乡,再次厉行改革,改劳役制为租税制,让农民用赎买方式来获得部分土地。但这仅仅是剥削方式的改变,因而不能得到农民的信任,改革再次陷入失败。同时,在家乡他还兴办教育,并创办了《雅斯纳雅·波良纳》杂志。此外,他还担任广泛的社会工作,被选为贵族调停人。62年他与莫斯科一位名医的女儿索菲亚结婚,婚后一度沉湎于家务。 4. 自修与创作 63—69年他致力于创作《战争与和平》。这其间他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了渊博的知识,懂得13门外语。他的私人藏书室有14种文字的书籍,22500册书。77年,《安娜·卡列尼娜》的单行本出版。这时,俄国的现状,尤其是农民的问题引起他紧张思考。80年他开始写《忏悔录》和《教条神学的研究》,对宗教和信仰问题很重视。84年他翻译出中国老子的《道德经》。 5. 弃绝贵族 此时,他因不满贵族生活,打算出走,但未遂。80年代,他转而写些劝善惩恶的小故事,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86年他先后完成两个剧本《黑暗的势力》和《教育的果实》,但很快遭到禁演,此剧直到90年才先后上演。

托尔斯泰的作品特色

托尔斯泰的作品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是以为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对于现实世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是给予了赤裸裸地抨击的,认为人类的存在不应该受到世界的压迫,同时也应该是寻求人世间的真正的价值,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托尔斯泰的作品特色,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 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

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 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像《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托尔斯泰的思想特色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