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一、确定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

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这些用量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试验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二、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材料用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水泥的体积百分比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砂子的体积百分比

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石子的体积百分比

4.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水的体积百分比

三、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的体积与水泥的体积之比。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强度等级,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四、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的体积/ 水泥的体积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五、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砂率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子的体积与砂子和石子总体积之比。它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性能,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砂率的大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六、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和砂子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砂子的体积/ (砂子的体积+ 石子的体积)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

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密度= 石子的质量/ 石子的体积

4.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密度×(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 石子的堆积密度×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泥的密度)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的密度)

七、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可以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是指导实际施工和搅拌的关键参数,需要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

八、进行试配和调整

在确定初步配合比后,需要进行试配和调整,以确保实际施工中的工作性能和硬化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试配过程中需要观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硬化性能和强度等级等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性能、硬化性能和强度等级等因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九、确定最终配合比

经过试配和调整后,可以确定最终配合比。最终配合比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和工作性能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施工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最终配合比需要在施工前经过审批,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和施工。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流程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流程步骤 一、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其抗压强度标准值,一般以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按标准条件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到的抗压强度值(以N/mm²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工程的不同要求,可分为C15、C20、C25、C30、C35、C40等强度等级。 坍落度是表示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注等过程中的流动性,以便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坍落度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要求(如构件截面大小、结构形式、配筋密集程度等)及搅拌、运输、浇注等条件来确定。 二、根据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求,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求,选择适宜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一般来说,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一级或至少相同。例如,设计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应选择42.5级的水泥。 三、确定砂、石材料的含水率,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砂、石材料用量 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质量的百分比。砂、石材料的含水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配合比,因此必须准确测定。在计算时,应采用干燥的材料进行计算。如果采用含水的材料,应考虑扣除其中的水分含量。 四、根据强度等级和坍落度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要求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其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均有重要影响。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

(完整版)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配合比设计计算步骤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 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 f cu,o =f cu,k+1.645σ 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 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 选用表 石子品种αaαb 碎石0.460.07 卵石0.480.33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 (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 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 mm)碎石最大粒径(mm) 项目指标102040162040 维勃稠度 (s)16~20175160145180170155 11~15180165150185175160 5~10185170155190180165 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 水量 拌和物稠度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项目指标102031.540162031.540 坍落度(mm)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 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m wa=m w0(1-β) 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 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混泥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按下式计算就行:把相应的数字带入,不过这是最基础的配合比,不是最经济的,经济的还是要降低水泥用量, 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0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 02、理论用水量:mw0=(T0-90)÷4+坍落度为90mm时相应石子粒径的用水量。 03、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mwa= mw0(1-β)β——外加剂的减水率。 04、砂率:βs=(T0-60)÷20+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05、水灰比:W/C=0.46fce/(fcu,o+0.0322fce)fce——水泥实际强度。 06、水泥用量:mc0= mw0÷W/C 07、水泥浆体积:VP= mc0/ρc+mwa ρc——水泥密度。 08、砂、石总体积:VA=1000(1-α)-VP α——混凝土含气量,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09、砂子用量:ms0= VA?βs?ρs ρs——砂子密度。 10、石子用量:mg0= VA?(1-βs)?ρg ρg——石子密度。 1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mwa、mc0、ms0、mg0。 二、等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 01、用水量:W= mwa 02、粉煤灰用量:F = mc0?f f——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 03、水泥用量:C= mc0-F 04、水泥和粉煤灰浆体积:VP= C/ρc+F/ρf+W ρf——粉煤灰密度。 05、砂、石总体积:VA=1000(1-α)-VP 06、砂率:βs 07、砂子用量:S= VA?βs?ρs 08、石子用量:G= VA?(1-βs)?ρg 09、等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W、C、S、G、F。 三、超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 01、用水量:W 02、粉煤灰总掺量:Ft=K?F K——粉煤灰超量系数。 03、粉煤灰超量部分重量:Fe=(K-1)F 04、水泥用量:C 05、砂子用量:Se= S-ρs?Fe/ρf 06、石子用量:G 07、超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W、C、Se、G、Ft。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一、确定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 根据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这些用量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或试验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二、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材料用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水泥的体积百分比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砂子的体积百分比 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石子的体积百分比 4.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水的体积百分比

三、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的体积与水泥的体积之比。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和强度等级,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水灰比的大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四、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的体积/ 水泥的体积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灰比 五、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砂率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子的体积与砂子和石子总体积之比。它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性能,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砂率的大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六、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根据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和砂子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砂子的体积/ (砂子的体积+ 石子的体积) 2.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总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用量 3.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密度= 石子的质量/ 石子的体积 4.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石子密度×(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砂率) / 石子的堆积密度×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泥的密度) ×(1 +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水的密度) 七、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的水泥、水、砂子、石子的材料用量,可以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是指导实际施工和搅拌的关键参数,需要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以C20 混凝土配合比为例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f cu ,o = f cu ,k + 1.645× σ = 20 + 1.645 × 4 =26.6 MPa并具有95%的保证率。一般情况下C20 和 C25 的强度标准差不小于2.5MPa,大于等于C30 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不小于3.0MPa。σ 一般是混凝土强度数据统计确定或由出题人给定,做题时不需要去计算。(2)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一般况下按照标准JGJ55-2011 的规定查表确定:如:C20 混凝土,用5-31.5 的碎石配制,坍落度要求在35mm-50mm之间,查表可得用水量为185kg。(3)确定水灰比:回归系数aa、ab按照JGJ55-2011(下表)确定:其中 f ce , g为水泥的强度等级(PO42.5 取42.5,PC32.5 f ce = f ce , g × γ c,取32.5)γ c 为水泥富余系数(一般在1.1左右,本次演示计算时取, 1.0)。W /C = f cu ,o? a × f ce 0.46 × 42.5= = 0.70 + ? a × ? b ×f ce 26.6 + 0.46 × 0.07× 42.5(4)确定水泥用量水泥用量通过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出:如C20的用水量为185kg,水灰比为0.70,水泥用量为185/0.70=264kg;(5)确定砂率砂率可根据标准JGJ55-2011 确定(见下表):如C20 混凝土水灰比为0.70.,最大粒径为31.5,查表可选择砂率在36-41%之间,本次计算选为40%。(6)砂石质量计算:A.质量法:根据标准规定列方程解 264+185+mso+mgo=2370mso/(mso+mgo)=40%得出:mso=768,mgo=1152。即配合比为(每m3 混凝土材料用量kg):水(W):水泥(C):砂(S):(G)=185:264:768:115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确定配制强度(fcu,o)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1 .645 cu.v f cu.k 初步确定水灰比(W/C)采用碎石时: cu,v 0.46f ce(WC 0.07) 采用卵石时: f cu,v 0.48f ce(WC 0.33)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O)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 (P104)选取。 b.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勺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 , 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m w m wo(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计算"初步配合比” 根据原材料资料,按我国现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计算初步配合比,即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m co:m wo:m so:m Go。 2 .提出“基准配合比” 根据初步配合比,采用实际施工材料进行试拌,测定混凝拌和物的工作性(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调整材料用量,提出一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即m ca:m wa:m sa:m Ga。 3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以基准配合比为基础,增加和减少水灰比,拟定几组(通常为三组)适合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通过制备试块,测定强度,确定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的试验室配 合比,即m cb:m wb:m sb;m Gb。 4 .换算“工地配合比” 根据工地现场材料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工地配合比,即 m c:m w:m s:m G或1:(m w/m c):(m s/m c):(m G/m c)。 普通硅配合比设计方法(抗压强度为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 .确定混凝上的配制强度 混凝上配制强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上强度等级及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水平。 1 。计算水灰比(w/c) (1)按混凝土要求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和水泥实际强度。 (2)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计算所得的水灰比系按强度要求计算得到的结果。在确定采用水灰比时,还应根据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耐久性要求的允许最大水灰比进行校核。如按强度计算的水灰比大于耐久性允许的最大水灰比,应采用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3 .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值(坍落度或维勃稠度)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一般可根据施工单位的经验选定。 4 .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 co) (1)按强度要求计算单位用灰量。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m wo)选定后, 即可根据强度或耐久性要求已求得的水灰比(w/c)值计算水泥单位用量: (2)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灰量。 5 .选定砂率(假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混凝上拌和物的水灰比确定砂率。一般可根据施工单位所 用材料的使用经验选定。 6 .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m s。) 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可用质量法或体积法求得。 (1)质量法。质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该法是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一固定值,混凝土拌和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在砂率值已知的条件下, 可求得粗、细骨料的单位用量。 (2)体积法。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该法是假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体积等于备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空气体积之总和。在砂率值为已知的条件下,计算粗、 细集料的单位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一、前言 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配合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因此,正确地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计算要点、计算步骤、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定义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其中,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称为配合比的分项比例,水泥和骨料的总比例称为配合比的总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骨料种类和大小、工程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的比例,以达到所需的混凝土性能。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要点 1.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通 常采用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表示,如C20、C25、C30等。混凝土强 度等级决定了配合比的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强度等级越高。 2. 骨料种类和大小:骨料种类和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常采用天然砂、碎石、砾石等作为骨料。骨料的大小应根据混凝土 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确定。 3. 工程要求:工程要求包括施工性要求、耐久性要求、环保要求等。 不同的工程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配合比,以达到所需的混凝土性能。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1. 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种类和大小。 2.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种类和大小确定水泥的用量。 3. 根据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出骨料的总用量。 4. 根据骨料的种类和大小确定细骨料和粗骨料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普通混凝土定义 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硬化而得的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或者构件,也称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混凝土是非均质的三相体,即固体、液体和气体。两种相接触的面称为界面,混凝土中界面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体积大致为,固相占总体积的73%~84%、液相占15%~22%、气相占1%~5%。三相的体积并非一成不变,在建筑后的凝结硬化过程中,三相所占的体积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但终凝以后变化减少,表现为总体积和液相在减少,而气相却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发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另外,三相的体积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三相体积的改变是混凝土产生裂缝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产生终凝之前较为明显(即通常认为随行收缩,干燥收缩等引起的裂缝),但这种裂缝如果在浇筑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能够获得明显的控制效果。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三相体体积的变化,通过试样将三相体得体积调整到最佳比例。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 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最大 粒径 5)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应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满足上述的要求时,尽量减少成本,增加效 益。 200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于2001年4月1日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 一、相关定义 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构成材料的比例,即水泥、砂子、骨料、水等的比例关系,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2.水灰比: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二、计算过程 1.确定强度等级 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C30为例,表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为30MPa。 2.确定水灰比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的选择 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以C30混凝土为例,一 般水灰比范围为0.40-0.50。 3.计算水量 根据选择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总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所需的水的质量。水泥的含水量取决于水泥种类和品牌,一般为10%左右。 4.计算水泥用量 由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根据规范计算水泥用量,公式为:水 泥用量=混凝土总质量/(1+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水用量系数), 其中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和水用量系数分别为1.3、0.9和0.6

5.根据配合比确定骨料用量 确定骨料的用量和比例,一般采用最佳配合法,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骨料的粒径和比例。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比值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6.根据配合比确定砂子用量 确定砂子的用量和比例,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砂子的粒径和比例。砂子的粒径要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 7.最后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出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砂子用量之后,再根据已知的水、水泥和骨料的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计算过程只是基本的配合比计算,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 三、四舍五入和调整 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计算结果的四舍五入和调整。根据规范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对于水泥的用量,可以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对于骨料和砂子的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包括确定强度等级、确定水灰比、计算水量、计算水泥用量、确定骨料用量、确定砂子用量和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以上过程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和调整。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1m3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或各组成材料之重量比。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1.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2.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4.经济合理,最大限度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 为了达到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四项基本要求,关键是要控制好水灰比(W/C)、单位用量(W0)和砂率(Sp)三个基本参数。这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原则如下: 1.水灰比。 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确定。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选用较大水灰比,以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坍落度要求和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确定。确定原则为: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较小的单位用水量,以节约水泥。因为当W/C一定时,用水量越大,所需水泥用量也越大。 3.砂率。 合理砂率的确定原则为:砂子的用量填满石子的空隙略有富余。砂率对混凝土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很大,也直接影响水泥用量,故应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并根据砂子细度模数、坍落度要求等加以调整,有条件时宜通过试验确定。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原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 1. 体积法基本原理。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若以Vh、Vc、Vw、Vs、Vg、Vk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 (4-32) 若以C0、W0、S0、G0分别表示1m3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 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 (4-33) 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a=1。 2. 重量法基本原理。重量法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重量等于各组成材料重量之和。当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和三项基本参数确定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即1m3混凝土的重量)接近某一定值。若预先能假定出混凝土表观密度,则有: (4-34) 式中为1m3为混凝土的重量(kg),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可根据原材料、和易性、强度等级等信息在2350~2450kg/m3之间选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石料用量指的是干燥状态下的重量。水工、港工、交通系统常采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重量。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计算公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 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 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 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 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 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195kg。 四、水泥用量计算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mco=185.25/0.703=263.51kg。 五.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 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 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 Kg、砂680 Kg、石子1310 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 (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 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

调整、修正得到;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基本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水泥。粗集料(石子)、细集料(砂)这4项组成材料之间的三个参数。即水和水泥之间的比例——水灰比;砂和石子间的比例——砂率;骨料与水泥浆之间的比例——单位用水量。在配合比设计中能正确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就能使混凝土满足配合比设计的4项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2)基准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3)实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㈠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 2)初步确定水灰比值(W/C ) 3)选择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C0) 5)选取合理砂率Sp 6)计算1m3混凝土中砂、石骨料的用量 7)书写初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 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645.1..+=k cu v cu f f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采用碎石时: ,0.46(0.07)cu v ce C f f W =- 采用卵石时: ,0.48(0.33)cu v ce C f f W =- (3)选择单位用水量(mW0) ①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 a 。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可按表4-20(P104)选取。 b.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②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以表4-22中坍落度90mm 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 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b.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w wo m m α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