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单芯电缆敷设施工规范1.电动力的影响

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件牢固的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的短路电流相应的电动力。

2.高压交流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

高压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多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2.1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2.2在同一回路中的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的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是非磁性材料制成的。

2.3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和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的外护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的直径。

2.4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的间隙应至少为50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5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的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6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 2的单芯电缆所组成的相当长度的三相回路的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 处各相换位一次。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 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2.7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而且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

例如,本次工程中,每相中有两根500mm 2

单芯高压电缆,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单层

33.13.1.1电缆明敷时,应沿全长采用电缆支架、桥架、挂钩或吊绳等支持与固定。最大跨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应满足支架件的承载能力和无损电缆的外护层及其导体的要求。

3.1.1.2应保证电缆配置整齐。

3.1.1.3应适应工程条件下的布置要求。

3.1.2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表3.1.2所列值。

表3.1.2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 )

增加1倍。

3.1.335kV及以下电缆明敷时,应设置适当固定的部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3.1水平敷设,应设置在电缆线路首、末端和转弯处以及接头的两侧,且宜在直线段每隔不少于100m处。

3.1.3.2垂直敷设,应设置在上、下端和中间适当数量位置处。

3.1.3.3斜坡敷设,应遵照1、2款因地制宜。

3.1.3.4当电缆间需保持一定间隙时,宜设置在每隔约10m处。

3.1.3.5交流单芯电力电缆,还应满足按短路电动力确定所需予以固定的间距。

3

3.1.

4.1在终端、接头或转弯处紧邻部位的电缆上,应设置不少于1处的刚性固定。

3.1.

4.2在垂直或斜坡的高位侧,宜设置不少于2处的刚性固定;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时,还宜使铠装钢丝能夹持住并承受电缆自重引起的拉力。

3.1.

4.3电缆蛇形敷设的每一节距部位,宜采取挠性固定。蛇形转换成直线敷设的过渡部位,宜采取刚性固定。

3.1.5在35kV以上高压电缆的终端、接头与电缆连接部位,宜设置伸缩节。伸缩节应大于电缆容许弯曲半径,并应满足金属护层的应变不超出容许值。未设置伸缩节的接头两侧,应采取刚性固定或在适当长度内电缆实施蛇形敷设。

3.1.6电缆蛇形敷设的参数选择,应保证电缆因温度变化产生的轴向热应力,无损充油电缆的纸绝缘,不致对电缆金属套长期使用产生应变疲劳断裂。且宜按允许拘束力条件确定。

3.1.735kV以上高压铅包电缆在水平或斜坡支架上的层次位置变化端、接头两端等受力部位,宜采用能适应方位变化且避免棱角的支持方式。可在支架上设置支托件等。

3.1.8固定电缆用的夹具、扎带、捆绳或支托件等部件,应具有表面平滑、便于安装、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适合使用环境的耐久性。

3.1.9电缆固定用部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外,可采用经防腐处理的扁钢制夹具、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强腐蚀环境,应采用尼龙扎带或镀塑金属扎带。

2交流单芯电力电缆的刚性固定,宜采用铝合金等不构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夹具;其他固定方式,可采用尼龙扎带或绳索。

3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

3.2单芯电力电缆敷设

3.2.1因磁滞损耗问题,单芯电缆一般没有铠装;且单芯电缆表皮发热现象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长期的发热将导致:一绝缘的劣化、二载流量的降低、三接头故障。因此要一定要考虑单芯电缆的散热问题,不宜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3.2.2如果要直埋,则需选择非磁性材料的铝带铠装;如果需要轴向保护,则要选择铜丝铠装;成本较高。

3.2.3单芯电缆不宜过多盘绕和交叉,以免发生涡流损耗。

3.2.4单芯电缆敷设时,尽可能的采用平行敷设法,以免无序交叉。

3.2.5建议不要将单芯电缆并联使用。原因有三:一是不一定能增加载流量;二甚至可能出现一条电缆过载而另一条无电流现象;三是敷设不方便,较易出现混乱现象。

3.2.6由于单芯电缆的外半导层切断处位置较高,在处理电缆与用电设备搭接时,要注意电缆零电位的位置,以免发生高电位对低电位的放电事故。

3.2.7选择单芯电缆要注意变电站中电缆廊道的

出(入)口的散热问题。

3.3单芯电力电缆的接地

3.3.1单芯电力电缆不允许多点直接接地。

3.3.2单点接地的电缆系统,一般是户内接地线直接接地、户外接地线甩开的办法运行。不接地端地线可能会有较高的悬浮电位出现,易发生安全事故,故甩开的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接地一定要良好,地线焊接要牢靠。

3.3.3两端直接接地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过压保护器接地。过压保护器的选择,则要根据所选用的电缆截面、长度等参数计算选择。此接地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该电缆会损失较大的载流量,应当降级使用;二是由于两端直接接地,则电缆的屏蔽层和大地会形成一个回路,从而形成一个很大的涡流循环,铜屏蔽层上会有较大的电流通过,如果存在接地不良、屏蔽层断裂氧化等问题,则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发热故障。选择时应慎重。

4依据

4.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4.2单芯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及其附件选型经验吴利民冶金动力2007-05

?

原因:1单芯电缆穿钢管,在电流运动时,电缆自身会产生磁场(电场),会使钢管变为铁芯,消耗电缆所载流的电能。另外,交变的磁场本身,会阻碍电流的通过,严重时,会发热、起火,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同一根钢管,串过同一回路的所有线芯,就不会发生上述现象。因为,同一回路电流,来去矢量和为零,磁场(电场)互相抵消,也就是说,没有多余的电流去对

钢管产生磁场。2单根导线的周围存在交变磁场,磁场会和钢管发生电磁感应在钢管中产生涡流,导致钢管发热引起火灾,同一回路的电线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会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不会引起涡流发热3电缆通过电流时会在周围产生电磁场,这个磁场在铁质管道上会感应出涡流,造成管道发热,管道同时作为等效铁心,会让电缆电路的感抗增大,从而增大线路损耗,使用电端电压跌落增加。我们的供电系统是三相四线制,三根相线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接近零磁场,所以三根相线可以穿在一根铁管里,单独或者二根就不允许。

电缆敷设标准规范要求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5.1.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

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单芯电缆敷设固定规范[优质文档]

单芯电缆敷设施工规范 1.电动力的影响 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件牢固的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的短路电流相应的电动力。 2.高压交流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 高压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多芯电缆,当工作电流较大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2.1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2.2在同一回路中的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的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是非磁性材料制成的。2.3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和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的外护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的直径。 2.4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的间隙应至少为50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5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的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2.6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2的单芯电缆所组成的相当长度的三相

回路的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 处各相换位一次。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 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2.7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而且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 例如,本次工程中,每相中有两根500mm 2单芯高压电缆,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单层 或 或两层 而不是 单层 或 根据工程特殊性,采取三叶形双层布置,三相电缆采用塑料扎带定距离捆扎。

电力电缆敷设规范国标50217

国标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敷设规范 2011-04-04 00:53 一、电线电缆选用的一般原则 在选用电线电缆时,一般要注意电线电缆型号、规格(导体截面)的选择。 ⒈电线电缆型号的选择 选用电线电缆时,要考虑用途,敷设条件及安全性; 根据用途的不同,可选用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等; 根据敷设条件的不同,可选用一般塑料绝缘电缆、钢带铠装电缆、钢丝铠装电缆、防腐电缆等; 根据安全性要求,可选用不延燃电缆、阻燃电缆、无卤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 ⒉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 确定电线电缆的使用规格(导体截面)时,一般应考虑发热,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等选择条件。 根据经验,低压动力线因其负荷电流较大,故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低压照明线因其对电压水平要求较高,可先按允许电压损失条件选择截面,再验算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对高压线路,则先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允许电压损失;而高压架空线路,还应验算其机械强度。若用户没有经验,则应征询有关专业单位或人士的意见。 二、电线电缆的安装与施工 电线电缆敷设安装的设计和施工应按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并采用必要的电缆附件(终端和接头)。供电系统运行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与电线电缆本身质量有关,还与电缆附件和线路的施工质量有关。 通过对线路故障统计分析,由于施工、安装和接续等因素造成的故障往往要比电线电缆本体缺陷造成的故障可能性大得多。因此要正确地选用电线电缆及配套附件,除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外,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⒈电缆敷设安装应由有资格的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员进行,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的施工和安装,有可能导致电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⒉人力敷设电缆时,应统一指挥控制节奏,每隔 1.5~3米有一人肩扛电缆,边放边拉,慢慢施放。 ⒊机械施放电缆时,一般采用专用电缆敷设机并配备必要牵引工具,牵引力大小适当、控制均匀,以免损坏电缆。 ⒋施放电缆前,要检查电缆外观及封头是否完好无损,施放时注意电缆盘的旋转方向,不要压扁或刮伤电缆外护套,在冬季低温时切勿以摔打方式来校直电缆,以免绝缘、护套开裂。 ⒌敷设时电缆的弯曲半径要大于规定值。在电缆敷设安装前、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各导体之间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并根据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及环境温度的不同对测量结果作适当地修正,小规格(10mm2 以下实芯导体)电缆还应测量导体是否通断。 ⒍电缆如直埋敷设,要注意土壤条件,一般建筑物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3米,较松软的或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如耕地、建筑施工工地或道路等,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0.7~1米),以防直埋电缆受到意外损害,必要时应竖立明显的标志。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 2 施工准备

kV单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标准(1)

10kV单芯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标准 一、施工准备 1、劳动组织 2、工机料准备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图

剥切电缆外护套剥切电缆 铜屏蔽带 剥电缆 主绝缘 套入中间接 头、铜屏蔽网 主绝缘 清洗 电缆测试剥切电缆半导电层

(2)剥切电缆铜屏蔽层 剥去电缆外护套,剥离长度为A+140m( A值根据电缆型号确定,电缆芯线截面50- 240mm勺A值为170mm。 (3)剥切电缆内护套 两端护套口各保留90mm铜屏蔽带,其余全部剥去。 (4)剥切电缆半导电层 按A值剥除外半导电层,剥离时,切勿划伤主绝缘。 (5)剥切电缆主绝缘 按1/2接管长+5mn长度切除电缆主绝缘,并在主绝缘上作3mm*45的倒角 (6)主绝缘清洗 半重叠来回绕包Scotch13半导电胶带,从铜屏蔽带上40mm处开始绕包至10mn的外半导电层上,绕包端口应十分平整 按常规方法清洗电缆主绝缘,切勿使溶剂碰到半导电层,如果必须要用砂纸磨掉主绝缘上残留半导体,只能用不导电的氧化铝砂纸(最大粒度120)不能使打磨后的主绝缘外径小于接头选用范围,在进行下一步骤前,主绝缘表面必须保持干燥,如有必要用干净的不起毛布进行擦拭。 (7)套入冷缩式中间接头、铜屏蔽网套。 (8)接续电缆连接管 先将电缆连接管套在电缆芯线上,两端压接(不要压接管的中心),压接后应对接管表面挫平打光并且清洗。 (9)冷缩头固定及收缩 将P55/R混合剂(只能用P55/R混合剂)涂抹在半导电层与主绝缘交界处,然后把其余混合剂均匀抹在主绝缘表面上 测量绝缘端口之间尺寸C然后按尺寸1/2C,在接管上确定实际中心点D然后以D为基准按300mn在一边的铜屏蔽带上找出一个尺寸校验点E,由于冷缩接头为整体预制式结构,确无误 中心定位应做到准 在半导电层上距离屏蔽层端口X处做一记号,此处为接头收缩 定位点见下表。 将冷缩接头对准定位标记,逆时针抽掉芯绳使接头收缩,在接头收缩一半后校验冷缩接头主体上的中心标记到校验点 E 的距离是否确实为300mm如有偏差,尽快左右移动接头以进行调整。

最全电缆敷设规范(超强)

一般规定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 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电缆敷设标准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l、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

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直埋电缆敷设;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水平敷设→垂直敷设→挂标志牌→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 3.2 准备工作 3.2.1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 3.2.2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1)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2)3~10KV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3)纸绝缘电缆,测试不合格者,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锯掉一段再测试,直到合格为止。检查方法是:将芯线绝缘纸剥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即电缆已受潮。 (4)电缆测试完毕,油浸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聚氯乙烯带密封后再用黑胶布包好。 3.2.3 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3.2.4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1)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2)高层建筑内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系,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系,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 3.2.5 在桥架或支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划出来。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

-电缆及电缆桥架安装敷设规范

电缆及电缆桥架安装敷设标准 1范围 本章适用于建筑物内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工程。 2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北京市标准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四分册)DBJ 01-26-96》《建筑电气通用图集-内线工程92DQ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3施工准备 3.1 材料要求: 3.1.1 主要材料:电缆桥架、盖板、隔板、电缆、支吊架。 3.1.2 辅助材料:电焊条、绝缘导线、铜端子、镀锌带母螺栓、镀锌垫圈、镀锌弹簧垫圈、酚醛防锈漆、汽油、镀锌电缆卡子。 3.1.3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3.1.4 桥架外观检查:部件齐全,表面光滑、不变形;钢制桥架涂层完整,无锈蚀;玻璃钢制桥架色泽均匀,无破损碎裂;铝合金桥架涂层完整,无扭曲变形,不压扁,表面不划伤。 3.1.5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无压扁和扭曲现象。外皮、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电缆合格证有生产许可证编号,按《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 5023.1~5023.7标准生产的产品有3C认证标志。 3.1.6 镀锌材料:采用钢板、圆钢、扁钢、角钢、螺栓、螺母、螺丝、垫圈、弹簧垫等金属材料做电工工件时,都应经过镀锌处理。 3.1.7 金属膨胀螺栓:应根据容许拉力和剪力进行选择。 3.2 主要机具: 3.2.1 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锡锅、喷灯、钢锯、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千斤顶。 3.2.2 电工工具、手电钻、冲击钻、兆欧表、万用表、绝缘摇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3.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做通讯联络)。 3.3 作业条件: 3.3.1 配合土建的结构施工,预留孔洞、预埋铁和预埋吊杆、吊架等全部完成。 3.3.2 其他工种作业情况:顶棚和墙面的喷浆、油漆及壁纸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桥架敷设及桥架内电缆敷设。

单芯电缆敷设

单芯电缆敷设 1.电动力 为了预防由于短路而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单芯电缆必须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件牢固的固定,使其能承受与预期的短路电流相应的电动力。 2.交流回路单芯电缆的特殊预防措施 交流线路尽量采用双芯或多芯电缆,当额定电流超过20A的回路必须用单芯电缆时,需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a.电缆应是无铠装的或是用非磁性材料铠装的。 为了避免形成环流,金属屏蔽层应仅在一点接地。 b.在同一回路中的所有导线应安置在同一管子、导线管或线槽内,或者用线夹将所有相的导线安装固定在一起,除非它们是非磁性材料制成的。 c.在安装两根、三根或四根单芯电缆分别构成单相回路、三相回路或三相和中性线回路时,电缆应尽可能相互接触。 在所有情况下两根相邻电缆的外护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一根电缆的直径。 d.当通以额定电流大于250A的单芯电缆必须靠近钢质货舱壁安装时,电缆与舱臂之间的间隙应至少为50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e.磁性材料不应用于同一组的单芯电缆间,在电缆穿过钢板时,同一回路的所有导线都应一起穿过钢板或填料函,这样在电缆之间就不存在磁性材料,而且在电缆与磁性材料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75mm。属于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缆敷设成三叶形的除外。

f.为使导体截面等于或大于185mm2的单芯电缆所组成的相当长度的三相回路的阻抗大约相等,应在间隙不超过15m处各相换位一次。 或者,电缆可呈三叶形敷设。 当电缆敷设长度小于30m时,则可不必采取上述措施。 g.在线路中每一相内包括几根单芯电缆并联使用时,所有电缆应具有相同的路径和相等的截面。 而且属于同一相的电缆应尽量同其他相的电缆交替敷设,以免使电流的分配不均匀。 例如,在每相中有两根电缆时,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而不是

单芯电力电缆接地处理

单芯电力电缆接地系统的处理电缆接地监控箱、接地保护箱电缆护层保护器 电缆固定夹具系列 资 料 汇 编 长沙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2008.12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单芯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处理 (3) 第一节A、B、C、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5) 第二节单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10) 第三节接地电缆(线)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直通接头、绝缘接头、接地接线盒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单芯电缆接地环流监测箱. (15) 第三章27.5kV单芯电缆护层保护箱(/器) (17) 第四章10kV单芯电缆护层保护器 (19) 第五章电缆终端固定与电缆固定夹具 (19) 一、27.5kV电缆户外终端典型安装固定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27.5kV电缆户外终端头与端子板部尺寸图 (21) 三、电缆固定夹具系列产品 (22) 1、单孔铝合金系列电缆固定夹具 (22) 2、三孔“品字形”铝合金系列电缆固定夹具 (24) 3、三孔“一字形”铝合金系列电缆固定夹具 (25) 4、壁挂式电缆固定夹具 (27) 5、悬挂式电缆固定夹具 (28) 6、壁挂式电缆固定挂钩 (30)

前言 目前,对运行中的电力电缆进行安全性能进行有效监控,还是个棘手问题,特别是对电缆线路的绝缘缺陷与老化的监控,除采取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外,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但在线监测方法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影响产生误判、漏判,且成本费用较高,没有实际运行作用。 根据对电缆线路的故障统计与分析,三芯电缆线路约10%为产品本身的制造质量问题,50%为施工(电缆敷设与电缆头的制作安装)质量引起,40%为外力损伤电缆;单芯电缆线路有约10%为产品本身的制造质量问题,30%为施工(电缆敷设与电缆头的制作安装)质量引起,20%接地方式不符合规范,40%为外力损伤电缆外护套或及主绝缘。 选择结构形式合适,质量可靠的电缆及电缆附件是确保电缆系统安全运行的首选条件。单芯电缆的接地方式,同样关系到单芯电缆系统安全运行,在以往电缆线路设计中几乎全部使用三芯电缆,对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考虑的较少,事实上也没必要过份地关注,近年来随着单芯电缆的使用量的增多,其接地方式及接地状况必须引起设计、施工、运行各部门的重视。 单芯电缆线路因敷设、接地方式不规范、电缆外护套受外力损伤、电缆护层保护器被击穿等导致电缆系统发生故障,其事前都表现出接地环流异常,故对单芯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环流进行监控,是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办法。 我公司为满足设计单位、用户部门对单芯电缆系统接地方式的不同需要,于90年代初开始相继研发了“直通接头”、“绝缘接头”、“接地接线盒”、“接地箱”、“接地环流监控箱”、“交叉互联箱”、“护层保护箱”、“护层保护器”等一系列产品。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用户的欢迎与好评。

(完整版)电缆敷设规范.doc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 电缆路径最短。 3 应便于敷设、维护。 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 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 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 倍计算。 5.1.3 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 “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 35kV 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 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 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 35kV 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 层支架上, 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的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 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 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 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

GB50217-94 (5 电缆敷设) 5 电缆敷设 一般规定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 便于敷设、维护。 (4)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 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 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表)。 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mm)表 需抑制电气干扰强度的弱电回路控制和信号电缆,除遵照本规范第条~第条规定外,当需要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关于单芯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关于单芯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铅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铅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铅包或金属屏蔽层。 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绝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供电,单芯电缆的导体线芯与金属屏蔽层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铅包(或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电压冲击时,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严重情况会导致电缆的护套着火,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小于100M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 (1)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就会出现很高的感应性冲击电压; (2)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电缆的金属护层多点接地,并在电缆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多处环流。 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有下列几种: (1)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方式---不常用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减少工作量,但是在金属外护上存在环流,适用的条件比较苛刻,要求电缆线路较短,传输功率很小,传输功率有很多裕度等,因此一般不宜采用此方法。 (2)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

电力电缆敷设标准

电力电缆敷设安装标准 (试行版)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电力电缆在桥架内、电缆沟内、穿线管内及直埋敷设安装工程二.施工准备 2.1材料质量要求 2.2.1.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是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产品;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齐全;耐热、阻燃的电缆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2.2.2.防火堵料、防火涂料应选用经国家鉴定的定型产品。 2.2人员要求:电缆敷设人员必须为专业电工,持证上岗。 三.施工工艺 3.1.桥架内电缆敷设 3.1.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放电缆――桥架内电缆敷设――挂标志牌 3.1.2电缆放线:较细的电缆可直接电缆从电缆盘上放线,粗重电缆采用放线架放线,放线架要保证线盘电缆离地100mm以上距离;电缆拖放道路应平整、无石块、砖头等硬物,防止电缆损伤; 3.1.3电缆敷设:在桥架就位后,即可敷设线缆。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3.1.3.1电缆敷设可以采用人力拉引敷设或机械牵引敷设,人力拉引要注意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荷适当,统一指挥,并且电缆盘两侧须有负责转盘和刹盘滚动的专业人员,防止电缆损伤;用机械牵引要有测量拉力装置,防止拉力过大损伤电缆,同时要有电缆滚轮或用人力保证电缆不在地面磨损。 3.1.3.2按照设计要求.将需要敷设在该桥架中的电缆按顺序摆放,排列应整齐,不得交叉。电缆在终端头和接头处要留出备用接线长度。 3.1.3.3电缆防火墙及防火楼板时要做封闭处理,用泡沫石棉或矿棉进行封堵。 3.1.3.4垂直敷设的电缆每隔2m加以固定;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的首尾、转弯及每隔5~10m处进行固定。电缆固定可以用尼龙卡带、绑线或电缆卡子进行固定。 3.1.3.5在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及每隔50m处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无编号时,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始地点,要求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规格要统一,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3.1.3.6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见下表 3.1.3.7在桥架内电力电缆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桥架有效横断面的40%,控制电缆不应大于50%。 3.2.地下直埋电缆敷设 3.2.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电缆沟开挖――铺设细砂――电缆敷设――铺设细砂――盖砖(或电缆 盖板)――电缆沟回填――埋设电缆标志桩 3.3.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测量出电缆埋设路径,并用白灰做出标志。 3.3.3电缆沟一般采用机械开挖,沿白灰标志的电缆路径进行开挖,低压电缆沟深度不小于700mm,高压 电缆沟不小于1000mm,沟宽以方便电缆敷设为宜;条件不允许情况下,电缆沟也可采用人工开挖

单芯电缆敷设穿管问题

单芯电缆敷设穿管问题 1、看见有的设计规程上面都有说“单芯电缆不得采用金属保护管”,为什么单芯电缆不能使用金属保护管? 你见到过电流互感器吗?导线穿过闭合铁芯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金属保护管也相当于一个闭合铁芯,当单芯电缆或电线穿过后也会产生危及人身安全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I辑|工程科技II辑|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科技|农业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II辑|经济管理 高级搜索:用" 单芯电缆保护套管"到知网平台检索,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冶金动力》1990年04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单芯电缆因保护套管发热烧毁 周展刚 【摘要】:正众所周知,在电缆敷设中,单芯电缆所穿越的保护管,应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如硬塑料管等),使单芯电缆周围不形成闭合的电磁环路,以避免在保护管内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引起发热,影响电缆正常运行。但是如果单芯电缆穿越了铁磁材料保护管或是在单芯电缆周围实际形成了铁磁闭合 【作者单位】:武钢自备电厂; 【关键词】:单芯电缆保护套管保护管无功补偿装置电缆敷设磁滞损耗铁磁材料交联聚乙烯安全运行发热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在电缆数设中,单芯电缆所竺穿越的保护管,应用非磁性材料制作(如硬塑料管等),使单芯电缆局围不形成闭合的电磁环路,以避免在保护管内户生挽流和磁三滞损耗引起发热,影响电缆正常运行‘ 但是如果单芯电缆穿越了铁磁材料保护管或是在单芯电缆局围实际形成了铁磁闭合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I辑|工程科技II辑|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科技|农业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II辑|经济管理 高级搜索:用" 单芯电缆保护套管"到知网平台检索,点击这里搜索更多... 《冶金动力》1990年04期 加入收藏获取最新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HFWX·QB/1-6-008-2004) l、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 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黑胶布、聚氯乙烯带、聚脂胶粘带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的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 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 (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 (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 (4)架电缆用的轴辊、支架及敷设用电缆托架准备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5)直理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 2.3.2 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 (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 (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

电缆敷设国家标准GB50217-94 (5 电缆敷设) GB50217-94 (5 电缆敷设)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1.1 电缆的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 便于敷设、维护。 (4) 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使供油装置较合理配置。 5.1.2 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 5.1.3 电缆群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排列。 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1kV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 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 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 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 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5.1.7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表5.1.7)。 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mm)表5.1.7 5.1.8 需抑制电气干扰强度的弱电回路控制和信号电缆,除遵照本规范第3. 6.5条~第3.6.8条规定外,当需要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 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在可能范围内宜远离;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更宜较远。 (2) 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和信号电缆,与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或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宜在可能范围内远离。 (3) 沿控制和信号电缆可平行敷设屏蔽线或将电缆敷设于钢制管、盒中。

电力电缆截面

3. 7 电力电缆截面 3. 7. 1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不得超过电缆使用寿命的允许值。持续工作回路的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 最大短路电流和短路时间作用下的电缆导体温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连接回路的电压降,不得超过该回路允许值。 4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截面除应符合上述1~3款的要求外,尚宜按电缆的初始投资与使用寿命期间的运行费用综合经济的原则选择。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5 多芯电力电缆导体最小截面,铜导体不宜小于2.5mm2,铝导体不宜小于4mm2。 6 敷设于水下的电缆,当需要导体承受拉力且较合理时,可按抗拉要求选择截面。 3. 7. 2 10kV及以下常用电缆按100%持续工作电流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和附录D的规定,其载流量按照下列使用条件差异影响计入校正系数后的实际允许值应大于回路的工作电流。 1 环境温度差异。 2 直埋敷设时土壤热阻系数差异。 3 电缆多根并列的影响。 4 户外架空敷设无遮阳时的日照影响。 3. 7. 3 除本规范第3.7.2条规定的情况外,电缆按100%持续工作电流确定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时,应经计算或测试验证,计算内容或参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含有高次谐波负荷的供电回路电缆或中频负荷回路使用的非同轴电缆,应计入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增大等附加发热的影响。 2 交叉互联接地的单芯高压电缆,单元系统中三个区段不等长时,应计入金属层的附加损耗发热的影响。 3 敷设于保护管中的电缆,应计入热阻影响;排管中不同孔位的电缆还应分别计入互热因素的影响。 4 敷设于封闭、半封闭或透气式耐火槽盒中的电缆,应计入包含该型材质及其盒体厚度、尺寸等因素对热阻增大的影响。 5 施加在电缆上的防火涂料、包带等覆盖层厚度大于1.5mm时,应计入其热阻影响。 6 沟内电缆埋砂且无经常性水份补充时,应按砂质情况选取大于2.0K·m/W的热阻系数计入对电缆热阻增大的影响。 3. 7. 4 电缆导体工作温度大于70℃的电缆,计算持续允许载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数量较多的该类电缆敷设于未装机械通风的隧道、竖井时,应计入对环境温升的影响。 2 电缆直埋敷设在干燥或潮湿土壤中,除实施换土处理等能避免水份迁移的情况外,土壤热阻系数取值不宜小于2.0K·m/W。 3. 7. 5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环境温度,应按使用地区的气象温度多年平均值确定,并应符合表3.7.5的规定。 表3.7.5 电缆持续允许载流量的环境温度(℃)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国电榆次热电有限公司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批准: 审批: 审核: 编制:设备管理部 电气专业 电缆敷设的标准及要求 1、电缆敷设的标准 敷设电缆要选择最近的距离,并要考虑到总体规划,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引出方向一致,弯度一致,余度一致,相互间距离一致,并避免交叉压叠,达到整齐美观。 选择直埋电缆路径时,要尽量考虑到不穿越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杂质(如酸、碱、粪堆、炉渣等)的土质,在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永久性的防护措施。 要尽量减少和其它建筑设施的交叉,跨越和接近(特别是热力管道和火车轨道),必要时应保持规定的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 应选择不受机械震动和不受到外力破坏较为平坦的路径。 直埋电缆深度为700~1000毫米(指地表面对电缆本体表面)。电缆的上、下均应铺有100毫米的保护砂层或软土。砂层或软土上要加盖水泥保护板,保护宽度应延出电缆两侧各50毫米,在保护板上应回填500毫米以下的好土,余者任意填满,要求夯实。 敷设电缆应略有弯曲,使电缆比沟长出%~%为宜。在中间接头及终端部位除留有足够的做头用缆外,还应留有2000~3000毫米的余缆,以备做头用。 电缆应进行水平敷设,要减少高差,高差不应超过电缆敷设规定值,否则应采取措施或采取用特殊结构的电缆。 在敷设和做头时,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5倍。

直埋电缆相互交叉和平行时应符合下表规定,当不能保持规定距离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穿过墙壁的电缆和穿越公路、铁路和街道的电缆,应敷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其管长要伸出排水沟500毫米,在街道要伸出车行道,管的内径不得小于100毫米,管口应是喇叭型。并要严加密封。 电缆沿沟架,建筑物垂直地面敷设时,地面上的2000毫米和地面100毫米的一段应加装保护管或保护角铁,且固定要牢固,电缆水平敷设时,应每隔700毫米,垂直敷设时每隔1500毫米的距离要加以固定。 电缆在室内或沟道内敷设时,应符合不列要求: 电缆要排列整齐,平行敷设应保持50毫米的净距。垂直敷设应保持250毫米的净距离,接头处要加以衬托。 在室内敷设电缆,应避开暖气管道。 电缆固定要牢固,防止脱落,避免使电缆受机械震动影响,并应做好防火和防机械损伤措施。 各电缆支架应加金属连接,并进行良好的接地,支架应涂防腐漆。 在电缆出口线路密集的地方,宜修建电缆隧道或电缆沟。 对电缆隧道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