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美术可以概括为两大流派:抽象的和非具象的;非理性的和梦幻的。就前者而言,偏重形式方面,其观念最为激进、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是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而后者较偏重内容方面,其代表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立体主义破坏了传统的再现方法,给探索者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新的绘画应该是与可视世界物体无关的独立存在,它应当由发自心灵的完全抽象的形式构成。但是这种绘画的抽象与分析立体主义不同。分析立体主义所用的手法是,把客观物体分解为抽象或半抽象的形状,然后把这些形状重新组合起来。

这种组合起来的抽象形式与原来的物体仍有联系,而新的绘画的抽象形式只涉及一般概念而非特定细节,因此它主要诉诸心灵,其次才是感觉。

构成主义

俄国艺术家很早就十分关切西欧各种新的运动,早在一次大战前,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上百件作品已被购到俄国,他们的名字在莫斯科上层文化圈子中比在巴黎更为人熟知。俄国的主要艺术杂志都刊登了许多立体主义绘画,此外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还在俄国作了极为成功的旅行讲演。因此俄国艺术界变革的条件已酝酿成熟。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simi Malevich,1878--1935)虽然没有出国,但也吸收了野

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新风格,并进而发展了一种他在1913年称为至上主义的纯抽象

绘画。在这一年,他画了一幅最纯粹、最彻底的抽象画:在白底子上面了一个黑方块。

他解释道,"当我极力使艺术摆脱再现性的重负时,在正方形中得到了慰藉。"

←《黑色的梯形与红色正方形》(1915)

同年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6)创作了第一件纯抽象的浮雕,这是一件由金属、玻璃和木材构成的作品,把立体主义拼贴美术的观念推向极至。1919年,塔特林设计了著名的第三国际纪念碑,高达400米,可惜未能付诸实施。

后来淄姆·加博(Naum Gabo,1890--1977)和安东·佩夫斯纳(Anton Pevsner,1884--1962)兄弟俩也加入了塔特林和马列维奇及其在莫斯科追随者的行列,并从1920年共同起草发表《现实主义宣言》时起,成为这一运动的发言人。"构成主义"一词就出自那篇宣言。加博主张发展立体主义对空间的关切和未来主义对运动的注意。他认为艺术只能由空间和时间构成,艺术品除了自己本身之外不应表现任何东西。

构成主义者自称为艺术工程师,他们对现代的机器、批量产品、工艺技术,以及对塑料、钢材、玻璃等现代工业材料赞美不已。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政府反对构成主义激进的美学思想,许多构成主义者纷纷离开俄国,到国外继续发展他们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传遍西方世界。

风格派

最纯粹的抽象运动是荷兰的风格派,它在观念意识上最强调精神方面。1917年风格派创于阿姆斯特丹,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

风格派的艺术观念有完备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荷兰的唯心主义哲学,强调节制、明晰、逻辑的理性传统和

所谓的"新教的反偶像崇拜"。风格派相信有一种普遍的和谐存在于纯粹精神的领域之中,在那里没有冲突,没有物质世界的物体,甚至没有一切个别性。风格派绘画的造型手段被精减到线条、空间和色彩等组成要素。风格派不仅在绘画和雕塑中,而且在建筑和设计领域,都引导着一种抽象倾向,对后来的艺术有着持久的影响。

在风格派艺术家中,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是把客观的抽象

艺术理论发展到极至的画家。由于1917年他在《风格》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风格派

纲领性的文章《绘画中的新造型艺术》,并于1920年在法国发表了重要文章《论新

造型主义》,所以风格派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运动。蒙德里安前期的绘画受野兽主

义影响,当他接触到立体主义时,他的注意力转向了结构问题。他避免用曲线和斜

线,只用垂直线和水平线,从而使他的立体主义风格迈向抽象,如《作品第十号:防

波堤和大海》(1915)。

←《构图七号》(1913)

蒙德里安在1915年结识了通神学哲学家舍恩马克斯。舍恩马克斯宣称他的哲学能使人通过沉思冥想而洞察隐秘的现实结构。他关于线条与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宇宙的数学结构的理论,对蒙德里安绘画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1917年,蒙德里安与凡·杜斯堡共创《风格》杂志,积极参与理论建设。这时他发展了一种非具象的抽象画,把绘画语言限制于最基本的要素,即垂直线和水平线,三原色(黄、蓝、红)和三种非色彩系列(黑、白、灰「见《红黄蓝的构图》(1921,)。他称这种风格为新造型主义,认为新造型主义超越

了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因为它排除了艺术中的自我。

1940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他的画风再次发生变化。他放弃了简朴的黑色直线图形,代之以水平和垂直的颜色条带,后来又用一系列小长方形代替这些条带,使原来的静态平衡让位于这种动态的均衡。

特奥·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是风格派卓越的活动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出色的画家和设计师。1924年以后,由于他开始放弃垂直一水平公式,引进了斜线,导致蒙德里安离开了风格派。在1926年的风格派宣言中,凡·杜斯堡给自己的新起点取名为"基本要素主义",强调斜的平面可以把惊奇、不稳定性和动势引人画中。他装饰斯特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风格派的思想充满生气、广为传播,以致由这种思想产生的艺术形成了一种国际风格。

罗马尼亚出生的雕塑家康斯坦丁·布兰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57)对试图摆脱具象题材的现代艺术家有重大影响。虽然他有时同立体主义有联系,但基本上保持着自己个人的风格。他与那些把机器和建筑观念化,或把艺术结构原则设想为社会理想范式的人也不相同,他不属于构成主义,也不属于风格派,他完全从另一角度实现了纯粹的形式。他认为真实的东西不是外部的形式而是事物的本质,他的雕塑就是力求排斥掉个人因素,经过集中提炼而具有神秘性的一连串本质。他的神秘主义反映了东欧文化背景。他的抽象化就是搜寻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有机形状,例如蛋形和鱼形等,在寻找本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形式。他以"接吻"母题为基础的一系列作品的演化,反映了这一过程,见《吻之门》(1937--1938)。

构成主义&风格派&现代建筑派

(新)构成主义&风格派 俄国构成主义 介绍:又名结构主义,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发展于1913~20年代。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在这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的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于是构成主义逐渐形成。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构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构和结合;同时也吸收了绝对主义的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对现代雕塑有决定性影响。 新构成主义 原有的结构主义,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的体积量感。新构成主义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裱等技法,又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合,同时也吸收了几何抽象理念,对现代雕塑、建筑甚至电影有决定性影响。 代表人物为俄国塔特林 构成主义的三原则: 技术性:代表社会实用性的运用 肌理:代表对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构成:象征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 风格特征 构成主义者主张艺术融合进生活,传统提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密不可分的。不细节雕琢、是诚实的。重视整体、是精确的。结构的重思考、严格地注重材料使用的经济性、使用上与生产时的功能考量、精巧的节省空间的设计。 第三国际纪念塔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堪称为当年时代精神的纪念塔。他所设计的此一纪念塔,实为技术和艺术的总合。他从因袭的桎悎中解脱出来,而且把内部和外部通融汇合起来。由两个圆筒组成一个金字塔,采用铁和玻璃两种材料筑成。圆筒的部份以各自不同周围和各自不同速度的回转,组成一个螺旋状(spial)高塔。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 (一)“风格派”形成 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为战争的结果是涤荡一切污垢,摧枯拉朽的破坏旧时代,而将以一个崭新的时代取而代之。他们创造的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就是新时代的形式特点。他们都认为这个内在规律的组成,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基础。因此,虽然“风格派”表面上是没有俄国主义那么具有政治的激进,事实上他们的社会工程倾向依然是非常明确的,这种倾向在《风格》杂志的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 (二)一战时期的"风格派" 从1917年到1921年,杜斯伯格基本致力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新风格。应该说,他的这种探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关系的。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对于战争的反抗,创造一种中性的,理性的新形式,以对抗狂暴的,非理性的战争,同时也是对于战争以后的国际视觉特点找寻符号,因此,他们是一方面反对战争,同时也在为战后的新时代创造新的真是的艺术和设计。但是,这个时期“风格派”的发展基本全部在荷兰国内,并没有产生什么很大的国际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躏,同时,作为一个中立国,

风格派

风格派 风格派(De Stijl)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派”(Ner-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总的看来,风格派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Cubism)艺术的分支和变种。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 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所以说,风格派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风格派的活动继续到19 31年。 荷兰的现代设计 20世纪初的重要现代主义运动“风格派”在荷兰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现象。荷兰“风格派”、苏联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是形成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基本支柱。 “风格派”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家具建筑设计师里特维特(Gerrit Riet veld,1888-1964)。他在父亲的店里当学徒,同时学习建筑。他一直与现代主义运动没有任何关系,直到1916年凡·霍(Robert van t’Hoff)请他设计家具。1917年他设计了一张绝对没有妥协的几何形椅子,称为红-蓝椅子,此椅成为现代主义设计运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摘要】俄国构成主义强调空间中的势,同时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贴和浮雕技法,注重结构与组合的表现,对现代建筑、平面建筑、雕塑等都有决定性影响。一战期间的荷兰远离战争,社会发展稳定。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立体派、野兽派等新鲜血液的注入,促进了风格派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风格派、构成主义 【作者信息】130079073,高宇,13传10 一、荷兰风格派 (一)流派介绍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二)代表人物 1、彼埃·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2、凡杜斯堡(TheovanDoesburg,1883—1931)是风格派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他是《风格》杂志的创刊人和主持者,同时也是该杂志重要的撰稿人。他曾用好几个笔名在该杂志发表文章,让别人以为那些文章是由不同国籍的好几个人所作,从而人为地扩大了风格派的影响。杜斯堡曾对风格派一词的由来这样解释,“风格是出自我在1912年的阐述:剥去本质的外形,那么你就能得到风格。” (三)代表作 1.《开花的苹果树》 蒙德里安作,1912年,布上油画,78x106厘米,荷兰海牙市立美术馆藏。在1912年10月阿姆斯特丹的“近代美术联展”中,蒙德里安送展了这幅《开花的苹果树》。依然是树的主 题,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形象被进一步 简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图案的象征。我们可以 看到,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 交错,产生某种特别的律动感。色彩则采用了柔 美的淡绿、淡黄色系,给人轻快和愉悦之感。画 面上,树的基本形态其实已经消失在一种黑色线

外国美术史30-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构成主义和风格派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美术可以概括为两大流派:抽象的和非具象的;非理性的和梦幻的。就前者而言,偏重形式方面,其观念最为激进、影响最为深远的运动是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而后者较偏重内容方面,其代表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立体主义破坏了传统的再现方法,给探索者留下了重要的启示:新的绘画应该是与可视世界物体无关的独立存在,它应当由发自心灵的完全抽象的形式构成。但是这种绘画的抽象与分析立体主义不同。分析立体主义所用的手法是,把客观物体分解为抽象或半抽象的形状,然后把这些形状重新组合起来。 这种组合起来的抽象形式与原来的物体仍有联系,而新的绘画的抽象形式只涉及一般概念而非特定细节,因此它主要诉诸心灵,其次才是感觉。 构成主义 俄国艺术家很早就十分关切西欧各种新的运动,早在一次大战前,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上百件作品已被购到俄国,他们的名字在莫斯科上层文化圈子中比在巴黎更为人熟知。俄国的主要艺术杂志都刊登了许多立体主义绘画,此外未来主义者马里内蒂还在俄国作了极为成功的旅行讲演。因此俄国艺术界变革的条件已酝酿成熟。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Kasimi Malevich,1878--1935)虽然没有出国,但也吸收了野 兽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新风格,并进而发展了一种他在1913年称为至上主义的纯抽象 绘画。在这一年,他画了一幅最纯粹、最彻底的抽象画:在白底子上面了一个黑方块。 他解释道,"当我极力使艺术摆脱再现性的重负时,在正方形中得到了慰藉。" ←《黑色的梯形与红色正方形》(1915) 同年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6)创作了第一件纯抽象的浮雕,这是一件由金属、玻璃和木材构成的作品,把立体主义拼贴美术的观念推向极至。1919年,塔特林设计了著名的第三国际纪念碑,高达400米,可惜未能付诸实施。 后来淄姆·加博(Naum Gabo,1890--1977)和安东·佩夫斯纳(Anton Pevsner,1884--1962)兄弟俩也加入了塔特林和马列维奇及其在莫斯科追随者的行列,并从1920年共同起草发表《现实主义宣言》时起,成为这一运动的发言人。"构成主义"一词就出自那篇宣言。加博主张发展立体主义对空间的关切和未来主义对运动的注意。他认为艺术只能由空间和时间构成,艺术品除了自己本身之外不应表现任何东西。 构成主义者自称为艺术工程师,他们对现代的机器、批量产品、工艺技术,以及对塑料、钢材、玻璃等现代工业材料赞美不已。20世纪20年代初,由于政府反对构成主义激进的美学思想,许多构成主义者纷纷离开俄国,到国外继续发展他们的思想,并把这些思想传遍西方世界。 风格派 最纯粹的抽象运动是荷兰的风格派,它在观念意识上最强调精神方面。1917年风格派创于阿姆斯特丹,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 风格派的艺术观念有完备的思想体系,这就是荷兰的唯心主义哲学,强调节制、明晰、逻辑的理性传统和

“风格派”的新风格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与世隔绝,艺术上也自成一派。没有愤怒、虚幻、打破或传承,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以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为核心的史称“风格派”的本土前卫流派成立。风格派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了一切无用的表现成分而致力于纯粹精神表达的探索。这在当时只有毫无负担的荷兰才能做到。同时,虽然领土狭窄导致设计领域竞争意识强烈,但悠久的尚艺传统和健全的文化资助系统,很大程度上帮助荷兰设计师避免了疲于奔命,自然而然也就供养出了专精纯粹的创作氛围。荷兰设计一贯的“从容”,大抵得见于此。 丰富的自然元素通过提炼,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达,直抵“宇宙基本特征”――荷兰风格派的艺术手法至今仍是许多欧洲设计风格的母体。以毫不废话的严谨套路将直觉总结到一个神秘高度。这种“从容”孕育出的精确如数学般的艺术处理方式,后来渗入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设计永不过时的万能指令,堪称传奇。 中落与困惑 然而,全然理性的工业时代风格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还是得迎来社会需求变化的挑战。设计是一种时代现象,与其诞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息息相关。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着迷于功能和形态,是因为这两点在当时的日常用品中极为罕见。到了今时今日,生活环境日趋安逸,生活结构越分越细,时间空间、生活态度等主观形而上的需求早已覆盖了一百年前单调粗糙的功能需求了。并不是说功能和形态就此要被淘汰,但至少不应再是设计的全部,设计面对的毕竟是买方市场。 荷兰设计的老牌地位近些年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单调僵化的极简风格,缺乏人情味的工业产品,无一不在暴露着荷兰因融合过度而没有民族特征的缺点,以及趋利避害导致无功无过的历史。“兼容并包”、“开放语境”,本是荷兰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此时此刻却成了机械化、标准化的温床。太多个性就是没有个性。从风格派开始的“笔笔中锋”,到整个工业时代背景下的现代主义成熟期,荷兰不知不觉从一个先锋者身份慢慢演变成设计话语掌权者,进而落入了意料之中的窠臼,一切自然得毫无惊喜。 同时,由于风格派的过分著名,也掩盖住了荷兰设计的其他声音。半个世纪以来,荷兰的许多独立设计师其实对风格派讲究编排的单调方法早已持有异议。设计大师彼得.兹瓦特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在努力探索风格派纵横编排以外的画面平衡方法;平面设计大家格特.顿巴、保罗.舒马特更是终其一生都在挣脱风格派阴影。而即便在风格派内部的发展道路上,凡.杜斯

构成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和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份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无论从它的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说,都毫不逊色于德国包豪斯或者荷兰的风格派运动,但是,由于这个前卫的探索遭到斯大林早在1925年前后开始的扼杀,因此,没有能够象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是20世纪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和俄国的重大的历史转折。 俄国的革命信条和激进的革命纲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批知识份子为之狂热。他们希望能够协助,参与共产党的革命,为建立一个富强,繁荣,平等的新俄国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俄国的革命建筑家,艺术家,设计家在这种艰难困苦的状况中开始了自己的为革命的设计探索。最早的建筑之一是由弗拉基米尔?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方案。这个塔比埃菲尔铁塔要高出一半,内中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1918-1921年,是俄国历史上的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对于艺术创作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也没有执行任何审查。因此,各种各样的艺术团体开始大量的涌现。 1919年,在维特别斯克市,有伊莫拉耶娃,马列维奇和李西斯基等人成立了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激进艺术家团体?宇诺维斯?。童年,建筑家李西斯基开始从事构成主义的探索,把绘画上的几个字缩写?PROUN?来称这种新的设计形式。1920年?宇诺维斯?在荷兰和德国展出自己的作品,立即对荷兰风格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918年在莫斯科也由前卫的艺术家和设计家成立了一个团体?自由国家艺术工作室?,利用缩写简称为?弗库特玛斯?,这个团体力图集各种艺术和设计之大成于一体,绘画,雕塑,建筑,手工艺,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等无所不包,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成员包括重要的建筑师亚历山大?维斯宁,伊利亚?戈索诺夫,莫谢?金斯伯格,尼古拉?拉多夫斯基等。 1918年,另外一个前卫的设计组织?因库克?也成立了,这个组织包括了刚刚从德国回来的前卫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重要的前卫艺术家罗钦科,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柳波夫?波波娃和评论家奥西勃?布里克。在俄国革命的这个阶段当中,?弗库特玛斯?和?因库克?一直是领导俄国设计和现代艺术主流的两支主要力量。

风格派

1 书法“九宫格” 赖特独特理解 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式建筑单调的缺点。他的建筑灵活多样,既能使内外空间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安静隐蔽的特色;在建筑构造方面,他既灵活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同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不象勒.柯布西耶那样严肃而夸张。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几乎在其绝大部分作品中,二者都是最显眼的。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口头和书面传播后变得耳熟甚至老套之后,重新认识这位现代建筑大师是必要并值得的。诚如透过那大片玻璃墙人们差不多就能看见全部的内部构件,人们似乎不用思考就能通过许多人为人们总结分析的决论把密斯看得清清楚楚,从里到外!然而这都是假象,正如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构件但人们并不能直接看懂密斯赋予这些构件所构筑的空间的内涵和期望一样,人们看到的密斯只是别人为人们勾勒出的平面形象,只有当人们把自己放入密斯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与密斯同行,聆听密斯的教诲,人们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这些思想会影响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今天,站在遥远的东方,向远行的密斯挥一挥手。这个普通的年轻人所能理解的实在太少,只有借着这挥手表达对大师的敬意。同时,也因为着遥远的距离,使能够远离大师的阴影去观察他,阅读他,思考他。或者说,密斯和其他的建筑大师一道为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以后踩出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机会从这条道路走过并最终走出人们自己的路。 密斯凡德罗讲究内外空间一体,室内布置与花木家具一体的原则。由于密斯对家具的最新注意,导致他设计现代风格的椅子――金属藤椅,这种椅子在1927年的展览会上取得了成功。它是一种用镀克罗米的钢管弯曲而成的椅子,造型优美。他在1929年巴塞罗那展览馆中设计的椅子,是他最精心的作品之一,靠背与座位交叉相反的曲线,不仅造型简洁漂亮,而且坐起来特别舒适。密斯对于工艺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作品 重视,常常使他对每一件东西都要计算到最后一毫米,例如带状金属片的宽与厚,以及在交接点处的曲率半径,皮带的宽和间隔,皮垫子的长方形比例等等。继巴塞罗那展览馆之后,密斯于193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 布尔洛城所作的吐根哈特住宅中,发展了流动空间的概念。它的特点主要是在起居部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应用,尤其表现在底层室内设计上,密斯将它设计成一个开敞的大空间。在客厅与书房的分界处用一块独立的墙体分隔,这块墙体是由精美的条纹玛瑙石石板拼成的。另外在餐厅部分则用乌檀木作成弧形墙体来分隔,因此整个起居部分就被划分为四个互相联系的空间:书房,客厅,餐厅和门厅。内部流动的空间同时也被玻璃外墙引向花园,进一步加强了联系,于是它成了一个经典的现代内部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