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 第3课 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 第3课 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 第3课 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初中民族常识教案 第3课 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第3课各民族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疆域

1、知识与技能:风俗习惯及其形成、重要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风俗习惯的特点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践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正确风俗习惯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风俗习惯及其形成、特点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我国地域辽阔,拥有 56 个民族,在衣食、饮食、婚丧、俗习惯节庆、生活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

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形成

1、我国各民族的风俗(1)、风俗习惯及其形成:

习惯①什么是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的因素: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理解风俗习惯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 1 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②风俗习惯的形成及形成的因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③风俗习惯往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具特点:饮食习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养猪、不食猪肉。服饰特色:丧葬习俗:节庆:禁忌: 2、风俗习惯的特点(1)群体性只要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历史和自然因素存在,民族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民族风俗习惯时代相传,已渗透到该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民族性民族风俗习惯主要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性;由于这种风俗习惯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情感相联系。(2)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表现为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上的不同。结论: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有很大影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2 阅读与思考: 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请列举不同民族习惯的实问题驱动,促使例。 2、民族风俗习惯有何特点?学生阅读理解民族

风俗习惯的特点课后作业:通过阅读课后“民族花园”及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做笔记。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 全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 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从总体上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面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面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面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

《民族常识》第2课 教案

《民族常识》第2课教案 枝柘坪小学王科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晒书民族地区风光优美,物产丰富,美丽富饶。 教学思路: 以图激趣。让学生欣赏美丽,感受富饶。并能试着做一做导游,介绍家乡的特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朗诵《中华民族歌》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中国的56个民族,请大家打开书本第2页,我们一起把这首《中华民族歌》大声地朗读一遍。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祖国各地有居住着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不但自然风光十分美丽,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去欣赏美丽,感受富饶!(板书课题)

二、欣赏美丽 1,自读《民族花园》,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胜地。 (板书:美丽——自然风光、旅游胜地) 2,说说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3,一起欣赏美景。(PPT展示) 三、感受富饶 1,同桌合作读《阅读与思考》,找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富饶体现在哪些方面? 2,师总结归纳、板书。 肥沃的土地——农作物和水果 辽阔的草原——马牛羊优质木材 广袤的森林名贵中草药 奔腾的江河珍禽异兽 丰富的矿产 3,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哪些农作物和水果? 4,除了农作物和水果,还有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 5,在辽阔的草原上,又盛产什么呢?(马、牛、羊) 6,思考:为什么剑麻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马牛羊等动物却盛产在北方呢?这和什么因素有关? 7,明确:气候因素。 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党的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撰教学思路,编写问题。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全册教案 民族常识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

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 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

怎样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由于民族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国家政局动荡,因为民族利益纷争,甚至造成国家分裂。所以,如何解决好民族团结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极其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的民族关系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正在顺利进行。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危害民族团结的潜在因素和国内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以及国际反华势力加紧“分化”的现实危险性的存在。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有些人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和利益,导致的民族纠纷时有发生,对国家的团结稳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确立科学的民族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我看来应该在学生中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民族观,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共同进步。本课题力求以马列主义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和国家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工作的文件为依据,本着科学的态度,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各民族分布以及我们的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原则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现阶段我国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而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觉得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抓住以下几点: ㈠加强学习,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学习,统一认识,夯实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上述重要精神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理论学习,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常识教案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教育教案 主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 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 成的吗? 教师补充: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 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 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 迟氏改姓尉氏。 (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 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畲族 2

民族常识教案

民族常识 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教材分析: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教学。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过程与方法: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2.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课时安排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2课时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2课时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课时 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4课时 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2课时 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1课时 总复习 j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1 2.25—2.28 学生开学安全教育 2 3.3—3.7 第七课 3 3.10—3.14 4 3.17—3.21 第八课 5 3.24—3.28 6 3.31—4.4 第九课 7 4.8—4.11 8 4.14—4.18 第十课

第七课第十二课民族常识教案

第七课----十二课民族常识 教学目标: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第二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2、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3、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4、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5、指名说一说。 6、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彝族 《嘎达梅林》纳西族 《创世纪》蒙古族 《阿诗玛》藏族 《玛纳斯》汉族 《艺山红梅》蒙古族 《百鸟衣》高山族 《日月潭》壮族 《江格尔》白族 京剧朝鲜族 牧歌黎族 香哩歌佤族 孔雀舞傣族 竹竿舞瑶族 木鼓舞哈萨克族 长鼓舞汉族 7、说一说家乡的“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家乡的“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8、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并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目录 * 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1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2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5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6页* 民族团结教育的组织实施…………………………………7页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和规定,为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 1.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一、《民族政策常识》总体概况 1.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 《民族政策常识》在整个课程中位于中间部分,起到承前启下的作用。它是小学民族知识常识与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的衔接。相对小学的知识要更为抽象一些,而又比高中所学的要更为现实、具体。 2.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讲授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制定这些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教材以民族政策常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民族团结作为教育的主线。 本教材介绍到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民族政策常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了解党和国家制定上述八个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与对待党的民族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循并运用民族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4. 《民族政策常识》教材整体结构与体例 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2、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知道我国各民族的一般特点。 4、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能力目标 1、认识到各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懂得中国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从具有热爱各个民族的情感 2、通过学习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自觉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重点: 1、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2、我国各民族都为缔造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哪贡献? 教学难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教材分析: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教学。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过程与方法: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2.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课时安排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2课时 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2课时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课时 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4课时 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2课时 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1课时 总复习 j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 1 2.25—2.28 学生开学安全教育 2 3.3—3.7 第七课 3 3.10—3.14 4 3.17—3.21 第八课 5 3.24—3.28 6 3.31—4.4 第九课 7 4.8—4.11 8 4.14—4.18 第十课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党的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撰教学思路,编写问题。

五年级下册民族常识

民族常识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年级:五年级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 51人,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此门课兴趣浓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第一课内容主要从整体上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二至十课分地区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2、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3、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 56 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民族团结教育自查总结

昌宁县耈街民族中学民族团结教育自查总结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及昌宁县教育局昌教发[2013]94号文件通知要求,现将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 我校全体师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大力营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浓厚舆论氛围,深入开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学校的以“爱”为主题的学生道德教育。 二、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民族团结教育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特成立昌宁县耈街民族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国栋(校长) 副组长:朱碧春(教学副校长) 成员:季胜兴(教务主任) 杨树虎(教科室主任) 七、八年级班主任 三、学校基本情况: 耈街民族中学位于昌宁县东北部、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地结合部、距县城73公里的耈街彝族苗族乡耈街街子北面,海拔1800千米,距乡政府800米,学校创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15333㎡,现有建筑面积8060㎡,目前,我校有15个教学班,共770名学生(其

中少数民族学生252人)。我校共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职教师5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23人人),代课10人。学校有多媒体教室9个(配有电子白板7个,多媒体2个)、图书室、阅览室、校园广播站、卫星地面接收站、教师集体电脑办公室、学生计算机教室;有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10兆光纤接入并组建了校园局域网等一系列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我校拥有一支作风正派、敬业乐群、顾全大局、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一支精诚团结、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办好乡下初级中学,稳步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农村初级中学中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省、市、县、乡表彰奖励。为耈街乡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人才,为耈街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一)、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每学年开学初,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对七、八年级班主任教师进行培训,并结合校本培训,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中。在研训中教师就如何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做了有效地探讨,提升了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防渗透的思想觉悟。学校对“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专题安排。 (二)、《民族政策常识》进课堂 1、把《民族政策常识》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确保每学期6节课(3、6、9、1 2、15、18周星期五第七节),七、八年级班主任在学年初制定班级教学计划,撰写好没学年12个《民族政策常识》教案,其中

五年级民族常识下册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全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每单元分十二课完成。 二、教学要求及重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三、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

六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计划 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 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 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 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 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 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国各民族的概况: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少数民族的一般特点→我国语言文字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增强热爱个民族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概况 三、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写问题。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第1~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知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梳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及关系→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 谐的局面。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怎样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即爱是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领会党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平等团结,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重点:党的民族政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怎样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教学准备:精读教材,把握教材思路,编撰教学思路,编写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