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整理《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整理《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整理《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导学案

高考英语倒装结构考点归纳

秦卫红

教学内容:倒装结构

教学重点:掌握倒装结构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倒装结构在完成句子中的运用

语法讲解

倒装有两种情况:

1. 部分倒装(主语和助动词倒置)

2. 全部倒装(主语和谓语完全倒置)

为什么要使用倒装结构?

一是为了句子意义的需要;

二是为了语法结构的需要

一、为了句子意义的需要

1、句子谓语是go,come,run 等表示位置的动词和be动词,句中又有表示方位的副词(如there,here,up,down,out,in,away等),为了强调该副词,可将其放于句首,而将谓语动词全部置于主语之前。如:

Here comes the train to Beijing. 去北京的火车来了。

There goes the bell. 铃响了。

Down came the rain. 下雨了。

但主语是人称代词时,主语仍置于动词之前。如:

Away he comes. 他来了。

Here it comes. 它来了。

2、为了强调句中的状语或表语,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上下文衔接紧密,可将状语或表语置于句首,句中主语和谓语完全倒装。如:

At the front of the hall sat the headmaster.

(The headmaster sat at the front of the hall.)

校长坐在大厅的前部。

In this paragraph can be found an answer.

(An answer can be found in this paragraph.)

在这段里能找到答案。

3、为了强调only及其所修饰的状语(通常是副词、介词短语或从句),则将它们移到句首,句中的主谓作部分倒装。如:

Only then did we realize that the man was blind.

直到那时我们才发现那个人是盲人。

Only when the war was over in 1918 was he able to get happily back to work.

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后,他才得以愉快地重返工作岗位。

4、将含有否定意义的副词(never,seldom,not,little,hardly等)置于句首以示强调时,句中的主谓作部分倒装。如:

Seldom in my life have I met so determined a person.一生中我很少见到如此果断的人。

5、为了强调“not a+名词”或“not a single+名词”结构,将其置于句首时,句中的主谓作部分倒装。如:

Not a word did he say at the last meeting.

在上次会议上他一句话都没说。

6、Hardly…when,No sooner…than,Scarcely…when, not only…but also引导两个分句时,将前一个分句中的主谓作部分倒装,后一个分句中的主谓语序不变。如:

Hardly had he begun to speak when his father stopped him.

他刚开口发言就被父亲制止了。

No sooner had I left my house than it began to rain.

我刚刚离开家就下雨了。

但neither / not…nor 引导两个分句时,这两个分句中的主谓均要倒装。如:

Neither do I know her address,nor does he.

我不知道她的地址,他也不知道.

Not could the patient eat,nor could he drink.

那个病人既不能吃,也不能喝。

7、在“so+形容词…that分句”结构中,如将“so+形容词”置于句首以示强调时,其后的系动词be 则要移到主语前面,形成主谓的完全倒装。如:

So moved was she that she could not say a word.

(She was so moved that she could not say a word.)

她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so+副词…that分句”结构中,如将“so+副词”置于句首以示强调时,其后的主谓作部分倒装。如:

So loudly did he speak that even the people in the next room could hear him.

他的声音那么大,连隔壁屋子里的人都听得见。

So fast does light travel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imagine its speed.

光速如此之快,我们很难想象。

二、为了语法结构的需要

1、“So + 助动词+ 主语” 是一种常用于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作简短回答的句型。如:

I was late and so was she. 我迟到了,她也迟到了。

They love making lots of friends, so do those with disabilities.

他们喜欢广交朋友,残疾人也一样。

2、“Neither / Nor + 助动词+ 主语” 是用于对前面所说的否定内容表示同样看法的句型。

She won’t go. Neither / Nor will I.她不走,我也不。

I cannot swim. Neither can he (swim).我不会游泳,他也不会。

3、当if引导的虚拟条件从句中含有had,were或should等时,如将if省略,则要将had,were 或should等移到主语前,作部分或完全倒装。

Had you come yesterday,you would have seen him.

(If you had come yesterday, you would have seen him.)

若你昨天来,你就会见到他了。

4、表示存在的句型“There be + 主语”也属于倒装句之列。如:

There are three chairs,a desk and a computer in the room.

倒装结构随堂练:

Ⅰ、选择题

1. ____ smoking, he would not have got cancer in the lung.

A. Was he given up

B. Had he given up

C. Did he give up

D. If he gave up

2. So funny ______that everyone burst into laughing.

A. she looked

B. was she looking

C. did she look

D. had she looked

3. Not once in these years ____ the prices of these products.

A. we changed

B. have we changed

C. did we change

D. we have changed

4. “Why can’t I smoke? “At no time ______ in the meeting-room.”

A. does smoking is permitted

B. is smoking permitted

C. smoking is permitted

D. permits smoking

5. Only after _____ reached eighteen ______ join the army.

A. have you ; you can

B. have you ; can you

C. you have ; you can

D. you have ; can you

6. Nowhere else in the world ______ more friendly people than in China.

A. you will find

B. can you be able to find

C. you may have found

D. can you find

7. Not until 1998 ______ back to his hometown.

A. came he

B. that he came

C. did he come

D. that he did come

8. Hardly ______ when it started raining.

A. the game had begun

B. the game began

C. did the game begin

D. had the game begun

9. So little ______ agree on the plan that they could not settle the differences.

A. did they

B. do they

C. they did

D. they did not

10. ______ did the students realize they were mistaken.

A. It was until

B. It was not until then

C. Not until then

D. Not until

11. Seldom ______ time to go shopping these days.

A. did I have

B. do I have

C. have I

D. I have

Ⅱ、完成句子

1. — My room gets very cold at night.

— (我的也是).(so)

2. — I don’t think I can walk any further.

— (我也是)(neither)

3. I finally got the job I dreamed about. Never in all my life (我感觉如此高兴).(feel)

4. Seldom (他们彼此吵架)since they got married.(quarrel)

5. Not until I began to work (我才意识到)how much time I had wasted.(realize)

6. So (他讲得清楚)that even beginners understand most of what he says.(speak)

7. So (考试如此难)that only a few students passed it.(difficult)

8. Such (他取得很大进步)that he was praised.(make)

9. (只有通过采取行动)can we improve the situation.(action)

10. (我一到达)at the station than the train left.(sooner)

11. Hardly / Scarcely (他转过身)when everybody burst out laughing.(turn)

12. (要是那个男孩更努力一些),he might have got through the exam.(work)

答案

BCBBD DCDACB

1 So does mine

2 Neither can I

3 had I felt so happy

4 have they quarreled with each other

5 did I realize

6 clearly does he speak

7 difficult was the exam 8 great progress had he made

9 Only by taking action 10 No sooner had I arrived

11 had he turned around 12 Had the boy worked harder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三峡》导学案完美版

15. 《三峡》导学案 华三中李秀琼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 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 公里,自西 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叠嶂()曦()月襄()陵 沿溯()素湍()绝巘()飞漱() 长啸()属()引哀转()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 (4)清 .荣 . 峻 . 茂 . : (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 3. 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三峡》导学案 预习解决问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巘()啸() 溯()漱()嶂()襄()奔()属() 二、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②《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毫无)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太阳月亮)⑶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急流)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⑺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消失) 四、【古今异义】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假如今义:名,自己;介,从。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五、【一词多义】写出下列字在句中意思。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 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副词,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六、【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作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作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作动,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作状;响:回声,名词)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合作探究: (1)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疏通文意。(友情提示: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小组交流加深理解) (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峡》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山、水、猿啸 (5)本文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你能简要地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吗 先总写三峡地貌,然后写三峡四季不同特点。 (6)本文最后引用渔者的话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达标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2.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空缺。 2.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B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澡、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波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C清/荣/峻/茂。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苏教版语文高一《长江三峡》学案

《长江三峡》学案2009312 太谷中学李劲梅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诗情、画意、哲理的完美统一(难点) 课前导读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 2.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背景资料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灿烂的图景 【知识积累】 字音: 瑰(guī)丽启碇(dìng) 夔(kuí)州对峙(zhì) 秭( zǐ)归万仞( rèn ) 崆(kōng)岭万壑(hè) 汨(mì)罗美髯(rán) 眺(tiào)望草坂(bǎn) 绛(jiàng)紫停泊(bó)滟滪(yàn yù) 缥缈(piāo miǎo) 婀娜(ēnuó) 层峦叠嶂(zhàng) 澎湃pēngpài 词意: 碇:系船的石礅 雷霆万钧: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绛:大红色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样子;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三峡》复习导学案--(有答案)

《三峡》复习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及课文内容填空: 1、《三峡》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 2、《水经》是一部记载______________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记述____________的专书。 3、《水经注》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著。 4、三峡是指______________峡、______________峡、______________峡。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字义 1.自三峡: 2、略无:3、阙处:4、曦月: 5.襄陵 6、沿:7、溯:8、阻绝:9、或王命:10、急宣:11、朝发白帝:12、虽:13、不以: 14、素湍:15、绿潭:16、绝巘:17、巘:18、乘奔御风19、漱:20、良多趣味:21、旦:22、寒肃:23、属:24、引:25、空谷传响:26、哀转久绝:27、故渔者:28.重岩叠嶂 29.清荣峻茂 三、翻译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理解默写 1.《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势的句子是:_____ __, ____ ___。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 ____,____ ___。 2.用对偶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___ _ _ __,____ ___。 用夸张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___ _ ___,____ ___。 3.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___ _ __,____ ___。 4.总括春冬景物特点及给予作者的感受的句子:___ _ __,____ ___。 5.写三峡秋季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___ _ ___,____ ___。 6.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___ _ ___,____ ___。 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___ __,____ ___。”一句相照应 8.请你再写出两句与三峡有关的诗句:___ _ __ ___ ___。 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一:______,原句:__ _____。 理由二:_______,原句:___ _____。 五.简答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3.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4.结尾引用于各的作用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峡》教学设计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 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切实掌握文言基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 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 趣。 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 作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技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播放古筝乐曲《渔舟唱晚》学生自由朗读) 一、故事导入。

用“孔子学琴”中的四大“秘笈”——“习其曲(韵),习其数(技),习其志,得其为人”来引入本文的学习。我们也可以向孔子拜师,用这四大秘笈来学习这篇古文。 二、一读,习其韵。 (打开孔子的第一大秘笈) 1、学生朗读。 2、教师指导。 ①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②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 ③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2、何谓“峡”? (两山夹水) ①带“山”旁的字 ②带“氵”旁的字 三、二读,习其技。 (打开孔子的第二大秘笈) 1、学生活动。 让学生变换角色,化身为画家、诗人、摄影师、作曲家,根据第1、2、3、4段文意描绘、吟诵、拍摄、谱写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美。 2、作者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研读技法)。 夸张、、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绘声绘色、俯仰生辉、情景交融…… (以情景交融联系“志”的分析,过渡到下一环节)。 四、三读,习其志。 (打开孔子的第三大秘笈) 面对这三峡的山光水色,作者心情如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一说。(小组讨论)

长江三峡 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三峡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抓住特点 2、写景中所阐发的哲理。 【学法建议】: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 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他的 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2.资料链接 (1)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

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长江三峡河段,是世界上最大 的水资源宝库之一。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3日就提出 “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瓦的水利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 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多年来,经过反复的 论证研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 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里的有关文字,适当引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3)杜甫的两首诗 咏怀古迹(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5.《三峡》导学案 郦道元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着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着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长啸( ) 属( )引哀转( )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 ....: (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 3.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1)自 . 非亭午夜分:(2)或 . 王命急宣:(3)良 . 多趣味:(4)至于 .. 夏水襄陵:(5)虽.乘奔御风: 4、一词多义 【绝】 (1)绝.巘多生怪柏:(2)哀转久绝.: (3)沿溯阻绝.: 【故】 (1)故.渔者歌曰:(2)温故.而知新: 【以】 (1)不以.疾也:(2)何不试之以.足 【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三)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课文导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并概括其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7.拓展延伸 (1)描绘四季风光 《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课后练习】

《三峡》导学案练习题及答案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5 三峡 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郦.()道元重岩叠嶂.()不见曦.()月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飞漱.()其间属.()引凄异泪沾裳.() 绝巘.( ) 2、解释列出的字词。 (1)略无阙处略无: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_________ 襄陵:_____________ (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 (4)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 (5)飞漱其间漱: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三峡》选自《________》,题目是编者加的。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__________给《________》作注写成了《________》。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岩叠嶂,隐天遮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1)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夏水迅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

郦道元《三峡》优秀学案(共2课时,含答案)

三峡 学习目标 1. 通过反复朗读,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能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2. 能说出作者写作的思路;品析句子,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3.领略三峡的景物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之情。 学法指导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品味语言,共同领略三峡的美景,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__ )

(7)林寒涧肃.()(8)哀转久绝.() (9)属引 ..凄异()(10)春冬之时.() 4. 熟读课文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翻译课文 探究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有人给课文第一段加了“山峻”的小标题,请你说说加小标题的好处,并给其他三段也分别加上小标题。 2.这几个段落的位置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第二课时 探究一: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请你说说,三峡的美,美在。 探究二:欣赏课文,揣摩笔法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你能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动静、远近等)来作赏析吗?

探究三:说说各段的朗读语气语速,并背诵。 我的收获 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的写作特点。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但山水中有穿插其间,寓于之中,写出三峡整体富于动感的美景。

23.三峡 自主学习 1.郦道元北魏《水经注》地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 quē zhàng xī xiāng sù tuān yǎn xiào zhǔ shù 3.逆流而上冲上急流的水冲刷奔驰的快马太阳萎缩断绝,消失 连续不断季节 4.略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略 探究二: 1.使用小标题能概括主要内容,使行文条理清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②段水急;③段水清;④段水枯。 2.顺序不能打乱。三峡的地貌是造成水急的原因,必须先写;夏天的水是承接山势而写,再者夏天的水,气势宏大,汹涌澎湃,最能体现三峡的特点,所以先写;春冬的水特点相似,所以放在一起写。秋天的水量最少,较凄清,所以最后写。这样安排是按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的顺序,可以突出夏水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课时 探究一: 例:三峡的山美,美在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探究二: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如描写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是动态,“绿潭”“倒影”是静态,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 探究三: ①段稍高昂,语速中;②段语速快,突出奔放美;③段语气舒缓,稍慢;④段低沉,稍慢。我的收获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26.《三峡》导学案 福建省龙海市第五中学洪井松 教师寄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一、【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2.走近作者 3.相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阙.(quē)曦.(xī)襄.(xiàng)溯.(sù)御.(yù)湍.(tuān)巘.(yǎn ) 漱.(shù)涧.(jiàn)猿.(yuán)啸.(xiào)属.(zhǔ)嶂.(zhàng)寝.(qǐn)荇.(xìng)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早晨)(2)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良.多趣味(真,实在)(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早晨)(寂静)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5、《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_善长_,_北魏(朝代)__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__综合性地理_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6、文章抓住三峡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的特点。写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迅猛,船只阻绝;春冬景美,良多趣味;秋天,林寒涧肃,凌清哀绝。作者用笔匠心,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7、《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 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三、【合作探究】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导学案

15.《三峡》导学案 郦道元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长啸( ) 属( )引哀转( )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 ....: (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 3.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1)自.非亭午夜分:(2)或.王命急宣: (3)良.多趣味:(4)至于 ..夏水襄陵: (5)虽.乘奔御风: 4、一词多义 【绝】 (1)绝.巘多生怪柏:(2)哀转久绝.: (3)沿溯阻绝.: 【故】 (1)故.渔者歌曰:(2)温故.而知新: 【以】 (1)不以.疾也:(2)何不试之以.足 【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三)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课文导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并概括其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7.拓展延伸 (1)描绘四季风光 《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三峡》学案

《三峡》学案 姓名:(第组号) 【学习目标】1.利用工具书、文中注释掌握生字,翻译,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感受三峡的自然美,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4.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利用工具书、文中注解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课时安排】二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课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作者郦道元(466-527),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人。他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撰成的《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二)《水经》与《水经注》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西汉桑钦所作。经清代学者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所作。原书列举大小河道137条,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就力之所及,搜集了有关水道的记载和他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所注,对《水经》中的记载以详细阐明并大为扩充,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叙了两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凡北魏以上的掌故、旧闻都可以得到考证。单以兵要地理资料一项而言,全注记载的从古以来的大小战役不下300次,许多战例都生动地说明了熟谙地理,利用地形,争夺桥梁、险道、仓储的重要性。《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三)三峡简介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预习导学】 (一)诵读课文 ①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②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并利用工具书解决。③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 (二)字词注音 郦.()阙.()嶂.()曦.()襄.陵()沿溯.()素湍.()绝巘.()飞漱.()峻.茂()涧.肃()属.引()凄.()泪沾裳.()御.风()(三)文常填空 (1)郦道元(约470-527),范阳涿(zhuó)县(现在属河北)人,字善长,北魏家、家。郦道元通过实地考察,探寻祖国山川之美,撰写出了《》。 (2)三峡是、和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县的,东至湖北的,全长192公里。 第一课时

三峡导学案与答案

三峡导学案与答案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 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充分预习课文,圈画出三峡美景的句子。 2、 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3、 要充分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语句,自主进 行解释和翻译。 4、 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 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 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知识链接】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 527年)卒于 关中(今陕西临漳)。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郦道 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郦道元做官期间,执 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 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自主学习】 1、 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素湍() 哀转() 襄()陵 长啸 () 曦()月 飞漱( 沿溯() 属()引 绝巘( 2、 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 陵 沿溯阻绝 潭,回清倒影 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给下列句子用斜横线划分节奏。 至于夏水襄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则素湍绿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裳!” 3、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自( )三峡七百里中 ( ) 不见曦( 至于夏水襄( )陵 王命急宣 清荣( 引( )凄异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4、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通假字: 5、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清荣峻茂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绝巘多生怪柏 自( )月 沿( )峻茂 两岸连山, )非亭午( )溯( 哀转( 略无阙处 阻绝 )久绝 略无阙处( )夜分 或( 属(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绝山献多生怪柏(

二六《三峡》导学案

二六《三峡》导学案(教师专用) 平凉八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备写设计:李正明时间:年月日审阅: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学习时数】2学时 第一学时(总第学时) 一、【课前学习】 1、熟记有关描写山水风光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读读写写: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刹(chà)那驻(zhù)足轩(xuān)榭(xiè) 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镂空(lòu) 蔷薇斟酌(zhēn zhuó)重峦叠嶂(zhàng) 御(yù)道 钟磬(qìng) 雍(yōng) 积攒(zǎn) 鳖(biē)头蟠(pán)龙韶(sháo)光伧(cāng)俗 休憩(qì) 郦(lì)道元绝巘(yǎn)略无阙处(quē)不见曦月(xī) 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 《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三峡》导学案 预习解决问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 阙()湍()涧()曦()巘()啸() 溯()漱()嶂()襄()奔()属() 二、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②《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毫无)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太阳月亮)⑶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⑸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急流)⑹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⑺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⑻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消失) 四、【古今异义】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假如今义:名,自己;介,从。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五、【一词多义】写出下列字在句中意思。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 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副词,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六、【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作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作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作动,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作状;响:回声,名词)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合作探究: (1)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疏通文意。(友情提示: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小组交流加深理解)(3)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峡》导学案教师用含答案

26.三峡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一、文学常识 1.《三峡》选自《水经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二、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三、朗读课文 四、上黑板写出自己认为一读错的字词并注音 五、串讲课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六、质疑 七、完成基础检测

一、抽查背诵及默写 二、【析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色? 山、水 2、请男生找出三峡山的特点,以三峡的山是…说句子。 例:三峡的山是高峻的…… 三峡的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怪异的、幽寂的…… 3、请女生找出三峡水的特点,以三峡的水是…说句子。 例:三峡的水是清澈的…… 三峡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荡的、凄寒的…… 三、【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4、《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人物:屈原、杜甫、李白、刘备、王昭君 故事:白帝城托孤 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021苏教版必修三《长江三峡》word学案

2021苏教版必修三《长江三峡》word学案 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画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美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3.诗情、画意、哲理的完美统一(难点) 课前导读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两岸危崖高耸,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 2.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斗争气息,感情酷热,气概雄壮,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专门的艺术风格 3.背景资料 《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1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形;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形;第三节写11月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形;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整篇文章构成如此一个意境: 穿过茫茫雾夜━━在激流险滩中斗争、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华辉煌的图景【知识积存】 字音: 瑰(guī)丽启碇(dìng) 夔(kuí)州相持(zhì) 秭( zǐ )归万仞( rèn ) 崆(kōng)岭万壑(hè) 汨(mì)罗美髯(rán) 眺(tiào)望草坂 (bǎ n) 绛(jiàng)紫停泊(bó)滟滪(yàn yù) 缥缈(piāo miǎo) 婀娜(ē nuó) 层峦叠嶂(zhàng) 澎湃pēngpài 词意: 碇:系船的石礅 移山倒海:雷霆,霹雳;钧,古重量单位,约合当时三十斤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层峦叠嶂:嶂,象屏障一样的山峰形容山峦重叠 绛:大红色 亭亭笔立:亭亭,耸起的模样;笔立,笔直地挺立高高地耸起,笔直地挺立 云蒸霞蔚:形容云霞绚烂漂亮蒸,升腾;蔚,集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