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文库汇编之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实用文库汇编之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实用文库汇编之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实用文库汇编之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实用文库汇编之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石榴树的病虫害,不仅影响石榴正常生长,也对石榴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威胁。以下介绍石榴树主要病虫害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供果农参考。

石榴树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石榴干腐病

1.1症状

从花蕾开始到果实采收前均可发病。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病,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主要为害花、花梗和果实。花梗、花托染病出现褐色凹陷斑,重病花提早脱落。果实发病,病部变灰黑色,松软,渐失水干缩,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此病在贮藏期造成果实腐烂。

1.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清洁果园,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烂果等清除干净;夏季要随时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烧毁;(3)注意保护树体,防止受冻或受伤,可涂抹新高脂膜粉剂保护;(4)果实套袋;(5)刮除枝干病斑并将病斑深埋,涂药保护,如护树将军;(6)药剂防治,早春喷3-5°石硫合剂,5-8月间喷1:1:160波尔多液,每15-20天喷1次。

2. 石榴疮痂病(又称黑星病)

2.1症状

石榴疮痂病主要为害枝干、果实和花萼,病斑主要出现在自然孔口处,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疮痂状,粗糙,严重的龟裂,粗糙坚硬,甚至露出韧皮部或木质部,直径10~30mm或更大。湿度大时,病斑内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2防治方法

(1)休眠期防治。于4月上旬,用小刀刮除病斑,然后用35%百菌敌5倍液涂刷病斑,涂刷量以微下流液为度,用此法防治病斑,治愈率可达90%左右。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果,刮除病疤,清理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销毁或深埋。

(2)花后和果实膨大期防治。6-7月正是石榴疮痂病的盛发期,可分别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定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撒果面,用此法防治果实,防效可达88%以上。

(3)农业技术措施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

(4)刮治方法。一是刮治病疤皮层。用小刀把病疤皮层全部刮下,并向四周刮出新的皮层,刮完后立即涂药消毒,以利形成愈伤组织。二是保留病疤皮层。用小刀在病疤处纵划病斑2-3道,划时上、下要直,深达木质部,四周要刮到新的皮层部,然后涂抹药剂消毒。用这2种不同的刮除病疤法防治石榴疮痂病,治愈率均达80%以上。

3. 煤污病

3.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或果实染病产生黑色片状可以抹去的菌丝层,叶上粘附一层烟煤,影响光合作用。该病发生主要诱因是昆虫在寄主上取食,排泄粪便及其分泌物,此外通风透光不良、温度高,湿气滞留发病重。

3.2防治方法

(1)发现介壳虫、蚜虫等害虫为害时,及时喷洒0.9%爱福丁乳油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

(2)必要时喷洒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等,隔10天左右1次,连防2-3次。

4 .石榴褐斑病

4.1症状

石榴褐斑病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引起前期落果和后期落叶。叶片受害后,初为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近圆形,边缘黑色至黑褐色,微凸,中间灰黑色斑点,叶背面与正面的症状相同。果实上的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稍凹陷,亦有灰色绒状小粒点,果着色后病斑外缘呈淡黄白色。

4.2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时,清除病残叶、枯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增强抗病力。

(2)在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发芽后喷洒14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

(3)开花盛期(5月下旬)开始喷药,间隔10天连喷6~8次。有效药剂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石榴树的主要虫害:

1.桃蛀螟

1.1发生特点

桃蛀螟是石榴树最主要的害虫,石榴受其危害,果实腐烂、造成落果或干果挂在树上,失去食用价值。幼虫一般从花或果的萼筒、果与果、果与叶、果与枝的接触处钻入。卵、幼虫发生盛期一般与石榴花、幼果盛期基本一致。

1.2防治措施

(1)清理石榴园,减少虫源。(2)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性,在园内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3)石榴园四周种植诱集作物,减轻对石榴的危害。(4)药剂防治A、药物堵塞萼筒。石榴坐果后,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渗药棉球或药泥堵塞萼筒。B、喷药治虫。在成虫产卵盛期适时喷药,防止幼虫蛀果,药剂可选用20%杀灭菊酯2500倍,50%辛硫磷1000倍,25%灭幼脲1500―2500倍等。(5)果实套袋。石榴坐果后60天左右进行果实套袋,可有效防止桃蛀螟对果实为害。

2.桃小食心虫

2.1发生特点

以幼虫蛀食果实,降低苹果品质和产量。为害果实时,果面上的针状大小的蛀果孔呈黑褐色凹点,四周呈浓绿色,外溢出泪珠状果胶,干涸呈白色蜡质膜。随虫龄增大,有向果心蛀食的趋向。

2.2防治方法

(1)树下地面防治:幼虫出土达到始盛期时(大致在5月中、下旬或6月上旬),应开始第一次地面施药。可用25%对硫磷或25%辛硫磷微胶囊,均匀喷洒在树盘内。

(2)树上药剂防治:当卵果率达1%~1.5%时,应立即喷药,可选择BT乳剂6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 000倍液,或35%桃小灵乳油1 500~2 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效。

(3)人工摘除虫果:及时摘除树上虫果,并拾净地面落果,加以深埋处理。

(4)地膜覆盖树盘: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宽幅地膜覆盖树盘地面,并把树干周围的地膜扎紧。阻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避免果实受害。同时可提高地温,抑制杂草,保持土壤湿度,对果树生长发育有利。

(5)成虫诱杀:可在果园内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以减轻幼虫为害。

3.棉蚜

3.1发生特点

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叶、嫩芽、嫩茎、花蕾和花朵上,刺吸汁液,使植株叶片变色、皱缩,甚至脱落。棉蚜分泌的黏液同时又可诱发煤污病。

3.2防治方法

一是注意在冬季入室前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以消灭越冬卵;二是棉蚜发生盛期,选喷50%灭蚜灵乳油1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等,都较有效。

此外,为害石榴树的虫害还有石榴茎窗蛾、介壳虫、绿盲蝽、红蜘蛛等。

针对以上石榴树的主要病虫害,要及早预防。发现病害及时防治,最大限度的减轻病原物对石榴的危害,减少果农的经济损失。

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石榴主要病虫害防治 石榴树的病虫害,不仅影响石榴正常生长,也对石榴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很大威胁。以下介绍石榴树主要病虫害的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供果农参考。 石榴树的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石榴干腐病 1.1症状 从花蕾开始到果实采收前均可发病。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病,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主要为害花、花梗和果实。花梗、花托染病出现褐色凹陷斑,重病花提早脱落。果实发病,病部变灰黑色,松软,渐失水干缩,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此病在贮藏期造成果实腐烂。 1.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清洁果园,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烂果等清除干净;夏季要随时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烧毁;(3)注意保护树体,防止受冻或受伤,可涂抹新高脂膜粉剂保护;(4)果实套袋;(5)刮除枝干病斑并将病斑深埋,涂药保护,如护树将军;(6)药剂防治,早春喷3-5°石硫合剂,5-8月间喷1:1:160波尔多液,每15-20天喷1次。 2. 石榴疮痂病(又称黑星病)

2.1症状 石榴疮痂病主要为害枝干、果实和花萼,病斑主要出现在自然孔口处,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疮痂状,粗糙,严重的龟裂,粗糙坚硬,甚至露出韧皮部或木质部,直径10~30mm或更大。湿度大时,病斑内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2防治方法 (1)休眠期防治。于4月上旬,用小刀刮除病斑,然后用35%百菌敌5倍液涂刷病斑,涂刷量以微下流液为度,用此法防治病斑,治愈率可达90%左右。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病果,刮除病疤,清理果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销毁或深埋。 (2)花后和果实膨大期防治。6-7月正是石榴疮痂病的盛发期,可分别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上旬,定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撒果面,用此法防治果实,防效可达88%以上。 (3)农业技术措施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

实用心理学试卷3套及部分答案

实用心理学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2、构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3、创造性思包含: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4、职业指导的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 5、知觉的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6、PQ4R法: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回忆、复习。 7、成为领导的3个途径分别是:指定、选举、逐渐产生。 8、人的注意分配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9、同注意稳定相对立的是分心或注意的分散。 10、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性,有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想象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B )。 A记忆 B想象 C注意 D思维 2、具有弥散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 C )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趣 3、观察法具有哪两种形式(A )。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B实验室观察和自然观察 C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 D个人观察和团体观察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A型行为的组成成分。( D ) A 竞争性 B 时间紧迫性 C 易激起敌意 D 生活节奏缓慢 5、多元理论是由哪个心理学家提出的?( C ) A斯腾伯格 B斯皮尔曼 C加德纳 D加涅 6、下列哪一项不是成就动机的特征。(D ) A具有坚定信念 B正确的归因方式 C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D归因方式 7、某些人不能出门,最基本的购物、乘车不能完成。这类人患的是(8 )。 A社会恐惧症 B广场恐惧症 C特殊恐惧症 D恐惧症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9、反应慢,但精确性高,这描述的是哪种认知风格。(B ) A同时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冲动型 10、下列哪一项不是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C ) A强化 B社会交换 C依恋 D联结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群体的结构 2、社会化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心理学判断题汇编(答案)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 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本身的发展。× 8、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9、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10、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 1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1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 1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14、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 15、行为主义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6、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 17、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 18、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19、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20、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 21、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 22、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 23、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24、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25、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26、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 1、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 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一种 2、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特征中的 3、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体的结果。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 品质称为意志的。 5、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主 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6、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7、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8、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思维的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10、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被称 为。 11、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12、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 13、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 14、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分别是: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 1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实践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16、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看见蓝色觉得清凉,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现象。 19、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性格的特征。 20、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这之前的心理学被 称为心理学。 17、当环境或任务发生了变化,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叫。 18、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是意志的的表现。 1、看小说时,我们根据作者对人物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这个人的模样,这种心理活动是一 种。 2、人在感知活动中能够从周围环境的许多事物中优先地分出当前所要感知的对象,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的原故。 3、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这是一种的心理现象。 4、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 品质称为意志的。 5、人们常说“江山易移,禀性难改”,说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的特性。 6、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在、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征。 7、和是思维的敏捷性两个重要指标。 8、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被称 为。 9、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的特点。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和言语表情。 11、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动机与情绪,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完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消费者是指实际参与消费活动某一过程或全部过程的( )。 A.人 B.物 C.商品 D.产品 2、消费心理可分为本能性消费心理和( )。 A.社会性消费心理 B.生产性消费心理 C.经营性消费心理 D.消费性消费心理3、研究消费心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投射法和( )。 A.调查法 B.访问法 C.实习法 D.问卷法 4、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 )。 A.科学性 B.发展性 C.延伸性 D.专业性 5、对物质的需要所引起的兴趣叫( )。 A.消费兴趣 B.购买兴趣 C.物质兴趣 D.精神兴趣 6、对精神的需要所引起的兴趣叫( ). A.消费兴趣 B.购买兴趣 C.物质兴趣 D.精神兴趣 7、根据知觉反映的事物特征,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 A.物质知觉 B.精神知觉 C.联想知觉 D.运动知觉 8、一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时候,他的所思所想是( )。 A.消费行为 B.消费心理 C.消费过程 D.消费习惯 9、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它在感觉后立即产生极为短暂的记忆,持续时间一般( )。 A.10-20秒 B.5-10秒 C.0.2-5秒 D.0.25-2秒 10、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 A.认识 B.情感 C.情绪 D.意志 11、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的4个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忆和( )。 A.方向 B.品牌 C.认知 D.回顾 12、我们把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称为( )。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适应 13、人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全面的直接反映是( )。

粤教版教材文化常识汇编

高中语文粤教版教材文化常识汇编(二) 必修四 《宝玉挨打》 1、屏门:隔断里院和外院或隔断正院和跨院的门,一般不少于四扇。 2、潭府:深宅大院。常用于尊称他人住宅。 3、冠带:帽子和束带,是官服的代称,这里指代官爵。 4、优伶:旧时对以演戏为业者的称谓,旧时认为优伶是作风不正派的下贱人。 5、弑:古时称下杀上为“弑”。 《阿Q正传》 1、文童:明清科举制度,凡准备考秀才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儒生,习惯上称为童生。 2、赛神:即迎神赛会。旧时的一种迷信习俗,用仪仗、鼓乐和杂戏迎神出庙,周游街巷,以酬神 3 1、《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 2、夫子:当时对大夫、老师和年长者都可称“夫子”。 3、自称其名:在古代是谦称的一种表达方式。 4、国家: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 5、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这里借以暗指鲁国内部。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河东:黄河以北的地方叫河内,黄河以东的地方叫河东。 2、豚、彘:豚,小猪;彘,大猪。 3、庠序:商代的学校叫序,周代叫庠。 《劝学》 1、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跬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左右脚各跨一次叫“步”。 3、一驾:马拉车走一天的路程。 《过秦论》 1、连衡、合从(zòng):连衡是一种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将它们各个击破的策 略。合从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 3、敲、扑:刑具,打人的木棒,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4、黔首:秦朝称百姓为黔首。 5、陶朱:春秋时期越国著名谋臣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就主动离开越国,跑到陶经商, 自称陶朱公。他善于经营生计,家资丰厚,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6、阡陌:阡,南北向小路;陌,东西向小路。泛指田间小路。 7、七庙:天子供奉历代祖先的宗庙。 《师说》 1、句读(dòu):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 2、巫医:古代用巫术医术为人治病的人。 3、百工:泛指各行各业的工匠艺人。 4、六艺: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晏子治东阿》 1、乞骸骨:请求退休(让位)。 《谏太宗十思疏》 1、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石榴树常见的九种病虫害防治

石榴树常见的九种病虫害防治 核心提示:一、日本龟蜡蚧1、症状俗称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以若虫固着在叶片或新梢上吸食汁液,并分泌粘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 一、日本龟蜡蚧 1、症状 俗称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以若虫固着在叶片或新梢上吸食汁液,并分泌粘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牛蛙,使树势衰弱,引起大量落叶、落果,严重时可致绝产甚至全树枯死。 2、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若虫孵化后至蜡壳形成前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生产上,可在若虫孵化期,用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胡萝卜,连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 (2)保护利用天敌。日本龟蜡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如瓢虫、草蛉、寄生蜂等,要注意保护利用。 二、石榴茎窗蛾 1、症状 又叫花窗蛾,在我国大部分石榴产区都有发生,以幼虫钻蛀为害新梢和多年生枝条,使树势衰弱,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 (1)在石榴生长季节,经常检查枝条,发现被害新梢,及时从最后一个排粪孔的下端将枝条剪除,消灭其中的幼虫。 (2)药剂防治。在孵化盛期,用敌马合剂1000倍液、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幼虫蛀入枝条后,可用废注射器等工具,将敌敌畏400~500倍液注入虫道,或用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内,外封黄泥,熏杀幼虫。 三、石榴干腐病 1、症状 从花蕾开始到果实采收前均可发病。通常在5月中旬至6月初开始发病,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主要为害花、花梗和果实。花梗、花托染病出现褐色凹陷斑,重病花提早脱落。果实发病,病部变灰黑色,松软,渐失水干缩,后期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此病在贮藏期造成果实腐烂。 2、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2)清洁果园,冬季结合修剪将病枝、烂果等清除干净;夏季要随时摘除病落果,深埋或烧毁; (3)注意保护树体,防止受冻或受伤,可涂抹新高脂膜粉剂保护; (4)果实套袋; (5)刮除枝干病斑并将病斑深埋,涂药保护,如护树将军;(6)药剂防治,早春喷3-5°石硫合剂,5-8月间喷1:1:160波尔多液,每15-20天喷1次。 四、石榴疮痂病(又称黑星病) 1、症状 石榴疮痂病主要为害枝干、果实和花萼,病斑主要出现在自然孔口处,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成不规则疮痂状,粗糙,严重的龟裂,粗糙坚硬,甚至露出韧皮部或木质部,直径10~30mm或更大。湿度大时,病斑内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心理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认识的基础上,不同的人必然会对客观事物产生独特的体验或态度,由此形成人的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心理活动过程 2.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和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在行为之中的人的心理活动是 A.认识 B.意志 C.个性心理特征 D.个性倾向性 3.消费者把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商品的个别属性加以联系和综合的反映过程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 A.感觉过程 B.认识过程 C.思维过程 D.情感过程 4.人们把苹果、橘子、香蕉等统称为水果,这种概括能力属于 A.知觉能力 B.想象能力 C.记忆能力 D.思维能力 5.消费者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是 A.气质 B.能力 C.兴趣 D.性格 6.个性心理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敏捷迅速、灵活性强,喜欢与人交往,兴趣广泛但不持久的人,其气质类型最可能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消费者只要确认商品符合自己所知的信息和要求,就会对商品形成以下态度 A.不相信 B.积极情感 C.完全相信 D.部分相信 8.由香烟想起打火机,由饮料想到解渴,这种人的本能反应是以下哪种学习作用造成的? A.积累经验 B.促发联想 C.促进思维与决策 D.获取信息 9.消费者以价格的高低作为选购商品的标准,其心理类型是 A.习惯型 B.理智型 C.经济型 D.随意型 10.许多家庭的人员构成、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大体相同,但是生活方式和消费内容可能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生理性购买动机不同 B.社会性购买动机不同 C.心理性购买动机不同 D.求实性购买动机不同 11.下列四项中,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直接、表现最不稳定的是 A.表层消费文化心理 B.浅层消费文化心理 C.深层消费文化心理 D.娱乐消费文化心理 1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居住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文化,这说明了消费文化的 A.民族差异 B.内容差异 C.空间差异 D.群体差异 13.据研究表明,儿童最早可能在出生l个月后就能随同并观察父母购物,1岁时就可能提出购物请求。那么,儿童最早就可能独立购物的年龄是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4.群体对消费者选购哪种商品的影响力最小? A.隐蔽性必需品 B.公开性耐用品 C.隐蔽性耐用品 D.公开性必需品 15.消费流行和消费习惯的主要差别是 A.地域性 B.稳定性 C.非强制性 D.时间性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汇编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2002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001年 一、填充题: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 2、知觉恒常性, 3、内隐记忆, 4、算法式与启发式, 5、再造想象, 6、生物反馈, 7、液态智力, 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吕望:姜尚,别号飞熊。西周官为太师。因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俗称姜 太公。 B.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名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 C.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也指尽力于王事。 D.诸路:指各支兵马。在宋代“路”指兴起的各派系拥有的不同的军事力量。 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宋孝宗,是南宋皇帝赵眘的庙号。庙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 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 B.宫、商、角、徵、羽,古人认为这五声分别代表君、臣、民、事、物,五声不乱,国家的政治就会清明。C.定省,即昏定晨省,本指晚间为父母安定床衽,早晨起来省问父母安否;后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D.陛辞,临行前向皇帝告别。陛,特指皇帝宫殿的台阶;陛下,指宫殿的台阶下,后用于对帝王的尊称。 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 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 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 庶人曰死”。 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景泰”是明代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山陵”是古代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夏商周的帝王死后不起坟墓,春秋晚期以后开始 出现很高的大墓,于是把君主的坟墓比喻为高大的“山陵”。 C.“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志、信。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后用“社稷”代国家。 B. 秀才,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 为生员,俗称秀才。 C. 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和交通形式,通常由政府管理,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者 及转运物资的任务。 D.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 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 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 《出师表》。 C. “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部也是军队编制单 位。 7.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B.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 “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D. “姓氏”都是宗族血亲的代号,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是指父亲一系的血缘关系。 8. 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史为中国古代官名,执掌事务不一,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别驾。 B.帷幄原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也可指天子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军帐。 C.委质原指卑幼往见尊长,放下礼物而退出;也可指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护理心理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护理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护理心理学 2、知觉 3、思维 4、意志 5、激情 6、性格 7、效度 8、心理治疗 9、挫折 10、病人角色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心理实质错误的认识是() A、心理的物质基础是脑 B、心理的内容是客观现实 C、人的心理内容是对主观意识的反映 D、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E、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活动 2、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A、对疼痛的态度 B、注意 C、暗示 D、情绪 E、特定的适当刺激 3、衡量一个人创造性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其有无() A、动作思维 B、抽象思维 C、集中性思维 D、分散性思维 E、习惯性思维 4、“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人的一种() A、感觉过敏现象 B、错觉

C、幻觉 D、感觉倒错 E、视物变形症 5、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和情感通常不包括() A、快乐 B、愤怒 C、忧郁 D、恐惧 E、悲哀 6、与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 A、盲目性 B、顽固 C、优柔寡断 D、任性 E、鲁莽草率 7、安静、自制力强、固执拘谨、情感不外露、内倾,具有这些特点的人其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E、A型 8、某男,有人格障碍,表现为非常固执,多疑、好争辩、敏感,经常将他人的好心当歹意,其人格障碍的类型应属于()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分裂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D、强制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9、不符合中年期生理、心理特点的表述是() A、人格特征基本定型 B、角色复杂,易产生心理应激 C、部分人可出现更年期综合征 D、心身疾病发病率高 E、情绪不稳定 10、将自己不具备或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自己不喜欢的坏东西,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A、转移 B、幽默 C、酸葡萄机制 D、曲解 E、补偿 11、具有A型行为的人容易罹患() A、恶性肿瘤 B、消化性溃疡 C、冠心病

大学心理学多选题汇总

多选题 1、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B -A.认知过程; * B.意志过程; 1 C.个性倾向性; I D.个性心理特征 2、感觉适应是()心理现象。 AB 1''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 1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 卜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1 I D .两种刺激同时作用时引起的 3、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AC "H A .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 L 』B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L 』c .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H D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4、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 )。ABCD 「A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C .增强自我认识; *I B .自觉地模仿榜样; 卜I D .投身社会实践 5、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BCD L 』A.认知表征阶段; L 』c.形象表征阶段; L 』B.动作表征阶段; L 』D .符号表征阶段 6、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不同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哪两大类 ?() AD □A .陈述性知识; Q C .形象性知识; h B.动作性知识; 1 D.程序性知识 7、为了避免意义学习中的机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 )。ABCD □A .精心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具有逻辑意义; I'I C .以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基 础; 卜1B .在教新知识之前先复习或回忆有关的旧知 卜I D .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正真了解教材内 8、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 ) BD L 』A.外表; L 』B .社会身份; U c.自信; L 』D .自我观念 10、 大学生的一般人际关系包括( )。ABCD 卜A.师生关系; □c.社会实践关系; □ B .同学关系; □ D .网络人际关系 11、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BCD L 』A.制度性原则; l=』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L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l=』D.底线原则

人教版课本文化常识

人教版课本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 13级应用心理学赵晓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定稿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汇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1、刺蛾类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 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 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 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 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 混入0.3 %茶枯或0.2 %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I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 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 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 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 倍;

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教材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天文 【纪】古代以岁星(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如何四纪为天子。 【宿】古人选择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龙光射牛斗之墟。 【分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共二十八宿)为星宫,分别配属于各诸侯国(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称为某地在某星分野。扪参历井仰胁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历法 【干支】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岁在癸丑。/壬戌之秋。/乙巳岁十一月也。 【六合①】指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昏】【人定】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三秋】①秋季。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②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晦朔】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朝菌不知晦朔。 【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既望】指望日后一天。七月既望。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一片神鸦社鼓。【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修禊事也。 【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修禊事也。【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当时七夕笑牵牛。/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乐律 【七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地理 【六合②】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履至尊而制六合。 【四海】【海内】古代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海内存知己。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唐宋元时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明清改州为府。海外徒闻更九州。

实用心理学模拟试题

实用心理学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27分) 1、学习即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包括各种行为习惯、____及___的形成。 2、注意是一种复杂的__活动,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对___的选择。 3、能力的____称天才。天才是__的独特结合,它是人顺利地、独立地、___地完成某些复杂活动。 4、人们由于__、__、__等原因所以要保持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5、自我是__的核心成分,它在__发展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__。 6、当一个人与__在一起时,会失去自己的控制,作出当____是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是__行 为,这就是去个体化现象。 7、所谓合群,即与他人___的愿望。对多数人来说,合群的倾向是___。 8、边缘人格障碍指表现在许多方面___的人格障碍,这些方面包括情绪、____和____。 9、恐惧症可分为__恐惧症、__恐惧症、__恐惧症三种类型。 10、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性和___性占主导地位,_____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实验法是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使被研究者产生某种心理现象并进行研究的方法。 2、人类、动物以及一些高科技含量的机器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学习。 3、发散思维的三个重要特性即流畅性、多变性和独特性。 4、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现实活动 5、内聚力指的是影响群体成员留在一个群体中的力量。 6、多数研究者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领导者,取决于这个人的特征是否于其所在的群体的需要不相匹配。 7、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维和行为。 8、应激指的是哪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的刺激。 三、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15分) 1、知觉――― 2、创造性思维―――― 3、人格――― 4、A型行为――― 5、印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2、简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 3、么原因会使一个人产生孤独感? 4、婴幼儿的三种主要依恋类型是什么? 5、如何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五、问答题(1题7分,2、3题8分,共计23分) 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举例说明影响听从行为的六种因素。 3、如何看待“代沟”问题? 实用心理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27分) 1、态度人格性质 2、心理信息 3、高度发展能力创造性 4、合作情谊归属 5、人格个体意识 6、群体个体一人暴力 7、在一起强烈的 8、不稳定人际关系自我形象 9、广场社会特殊 10、具体形象不随意抽象逻辑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