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及其价值

教育学及其价值

教育学及其价值
教育学及其价值

第一单元:教育学及其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首先使学生对教育学这门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形成这门学科的框架。并引导学生形成学好教育学的愿望和决心。

1.学习目标:

(1)掌握国内外有关教育学的概念,并能够通过阐述它的由来理解其内涵;

(2)理解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论述;

(3)了解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4)理解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5)领会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形成学好教育学的愿望。

2.学习内容:

首先,从“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开始,通过对教育学概念的辞源学分析,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国内外有关教育学的概念,并能够阐述它的由来,使学习者掌握教育学的概念;同时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进行分析,探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进而了解教育学的历史演进。最后,对教育学的学科价值做出讨论,带参与者思考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分析思考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意义以及对教育政策调整与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

3.单元课时:4学时

4.学习材料:教科书、钢笔、油笔或其它书写笔。

主题一: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

对于刚刚从中学毕业,进入到师范院校接受教师教育的你来说,“教育学”是一个既陌生,但又具有新意的词汇。什么是教育学呢?

一、教育学的概念

(一) 教育学概念的辞源学分析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教育学”(英语为pedagogy,法语为Pédagogie ,德语为p?dagogik)均源于希腊语的“Paidagōgia”,希腊语“Paidagōgia”由两部分构成,即“Pais”(儿童)和“agein”(引导),所以“Paidagōgia”的原意是引导儿童学习的学问。后来,发展为Pedagogy,以此来指称“教育学”。1913年,美国学者亨德森在《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教育学(Pedagogy)通常被理解为教的科学和艺术”,有必要修正和扩充教育学的内容。于是,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开始用“education”取“pedagogy”,并用education作为学科和教授职位的名称,Pedagogy 基本上被废弃不用。

中国的“教育学”一词最早源自日本,王国维于1901年5月翻译由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并刊载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引起国人广泛关注,自此,中国才有“教育学”一说。

(二)教育学的概念

当今中国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所有教育科学门类的总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并列;二是指各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也称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或教育学原理等;三是指作为一门课程教材的教育学用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因而,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活动1.1:

请你查阅英文词典,对pedagogy和education两个词的词义进行辨析,由此说一说你对

“教育学”的理解,并把你的感受写在下面。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要探讨、揭示种种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阐明各种教育问题的规律。

(一)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事实(亦称教育现象)具有广泛的含义: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说明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各种观念;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这些是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教育事实部分。

(二)教育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学探询和发现教育问题、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应答和解决教育问题。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等。

(三)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之间的的联系和关系,性、、稳定性、重复性。教育学研究教育规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某一规律进行揭示和说明;二是对整个教育活动的规律体系进行阐释和解释,这其中包含三个层次。(1)第一个层面,教育领域中的普遍规律。如,教育和社会发展间的规律: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间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间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一定的人口质量和数量间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一定的地理环境间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一定的文化间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和人的身心发展间的规律;(2)第二个层面,学校教育的工作规律。如,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规律;(3)第三个层面,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规律。如教学规律、德育规律、学校管理规律。

活动1.2: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请你查阅三种以上的不同版本的《教育学》(或者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基础》等)

教科书中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不同规定,谈谈你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解,并

把你的认识写在下面。

主题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教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了解它的历史,研究它的遗产,对于学习教育学,丰富与发展教育学,都有重要意义。纵观教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自从有了教育活动,就有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认识。但是近代

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表现为教育经验和不系统的教育思

想,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阶段的教

育认识活动称为“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一时期,教育思想尚

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关于教育的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

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着作中。中国的如孔子的《论语》、孟

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的《庄子》、无名氏的《中庸》、

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等。西方的如柏拉图的

《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

教育专着,如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无名氏的《大学》、韩

愈的《师说》及西方古罗马时期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等。其中,《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但就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而言,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思维与论述的方式也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尚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阅读材料1.1:

关于《学记》与其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也是我国教育论着的光辉篇章。《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学记》中的某些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教育学存在的学理依据。《学记》虽然只有1229个字,但却对教育

的作用、古代的学制和视导制度、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教与学的辨证关系等问题,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学记》在综合各家学派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

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既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第四,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第五,启发诱导。《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第六,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阅读材料1.2: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约35—约95年)是古罗马教育史上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罗马学校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对罗马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后世特别是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1.昆体良的教育观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雄辩家。但是在他看来,雄辩家不仅仅是擅长演说的人,还应当是一个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德性比才能更重要,教育的任务应当是培养良好的德行。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敏

夸美纽斯(1592—1670) 捷地、灵敏地学习。另一方面他认为,天生的才能只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其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和教育。但是,教育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

2.昆体良的教学观

(1)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

(2)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专业知识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

(3)在教学方法上,昆体良提倡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的方法,还提出学习与休息交替的教学原则。

3.昆体良的教师观

(1)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的;

(2)教师对学生应宽严相济;

(3)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有耐心,奖惩时要注意分寸;

(4)教师应当懂得教学艺术;

(5)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

随之迅速提高,科学研究也飞速进步,特别是机器大工业的问世需

要更多掌握科学知识的劳动者,促使教育日益扩展。伴随着教育实

践的扩张,教育学从哲学和其他学科中逐渐分离出来,成长为一门

相对独

立、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单独一门学科提出来的是

着名的英国学者培根。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了

出来,将其理解为“指导阅读”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并列,为独立

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从理论上概括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经验,研究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上所提出的新问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被看成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着作。但是,由于他的宗教立场和目的,人们又很难把它看成一本真正的科学着作。

阅读材料1.3:

夸美妞斯的《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是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论着,夸美纽斯本人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资产阶级教育家的鼻祖。

1.《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1)指导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2)教育的作用:“教育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人”。

赫尔巴特(1776—1841) (3)重要思想:“泛智论”(使所有的人通过教育而获得广泛的、全面的知识,并且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

2.教育教学原则:

(1)教育原则:适应自然。

(2)教学原则:便利性原则;迅捷性原则和彻底性原则。

3.关于对《大教学论》的评价:

(1)进步性: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不少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主张,它的问世,促进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

(2)局限性:

(1)受夸美纽斯宗教信仰(天主教)的影响,其教育思想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没有摆脱神学唯心主义的影响。

(2)方法论上停留在一般经验的描述,只是总结了某些教育现象,因此,概括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上都有待提高。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最早始于哲学家康

德,他于1776~1777年和1786~1787年两度在哥尼斯堡大学开

设了教育学讲座,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问世,不仅论

述了科学教育的独特性,而且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科学教育学的

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着作,标

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此,赫尔巴特也被

认为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

阅读材料1.4: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普通教育学》概述: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着作。《普通教育学》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还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和伦理学。他还创办了全世界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实验学校,赫尔巴特亲自在这所学校里讲学,全力开拓教育学的理论。《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普通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1)主要观点:“教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教育目的是为了形成学生一定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的人”,从而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原则。

(2)特别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分析因素”;同时以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作为其教学论基础的思想,有合理的成分。

1

(3)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了着名的“阶段性教学”,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3.对《普Array通教育学》的

评价:

(1)进步

性:

赫尔巴特

的《普通教育学》不仅对德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它也成了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着作之一。

(2)局限性:

赫尔巴特的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并在客观上维护了德国容克贵族的利益。如它保留了中世纪的教育因素;压抑了人的个性的发展;教育目的要使培养的人适合于贵族的利益等,这些都是保守的和消极的。

随着生产、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逐渐普及,人们对教育理论的研究日趋繁盛而深入,教育学的地位越发得到巩固。1825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出版了《人的教育》一书,并第一个创办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幼儿园,其运用“恩物”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构成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幼儿教育学。1835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出版了《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对德国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专业指导产生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其在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其《人是教育的对象》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在强调教育普遍规律的同时,竭力探讨了教育的民族性,开创了俄国民族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先河。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阐发了其社会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提出真正的教育应该放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使教育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三)教育学科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经验学科相继兴起。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而使教育学的发展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教育学着作和教育学派别: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2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代表着作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年)和《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年)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年)。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惟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了来自文化教育学的批判。

2

杜威(1859—1952)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代表着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和《教育学的展望》以及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 3

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给人许多的启发。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代表性着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4

实用主义教育学强调: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阅读材料1.5:

杜威与《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Dewey)美国着名的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

物之一。“现代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民本主义与教育》概述

这本着作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主要教育

理论着作,在世界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美国实用

文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

2.《民本主义与教育》的基本理论观点:

(1)“教育无目的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

育术语来说,就是:(1)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它

就是它自己的目的。(2)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5

(2)学校课程的组织要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的课程体系为中心。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

4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 5

(3)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将学校看成一个雏形的社会,要学生在现实中学习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而且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

(4)教学过程应该注重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同时要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3.对杜威及《民本主义与教育》的评价:

(1)进步性:杜威以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同时,重视教育实践与儿童中心的教育观点,有一定进步的意义和积极因素。

(2)局限性:杜威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论述教育,将人看成一个生物的人;其哲学思想是经验主义的,因而不承认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强调儿童经验的积累,而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

4.批判教育学6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和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性着作有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和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吉鲁的《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批判教育学的理论来源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斯等,但主要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和以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影响,是批判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

二、当前教育学发展的趋势

(一)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展

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运用诸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才能揭示教育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指导教育实践。由于科学的综合化发展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教育学日益与生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逐渐深化,在内容方面更加丰富;再加上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所以,各国的教育学在不同的思想体系指导下,都将有更新的发展,在理论上也都深化一步。

活动1.3:

校教育都产生过广泛、深刻的影响。自此以后,随着人类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与变化,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有关教育的研究就由一门学科逐渐演化、发展为一个学科群,至今已成为一个与多门6

学科有着交叉复杂关系的、呈开放和发展势态的学科体系。其中的每一门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研究教育。换句话说,今天的教育学已成为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其任务在于超越日常经验,以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认识教育现象、研究教育问题,探讨教育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与价值,并为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支持。

阅读材料1.6:

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瞿葆奎唐莹,1997)

(三)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已不仅仅注重从自己的哲学或伦理学的观点出发,来提出一些有关教育的规范性要求,而是更加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当代教育实践也迫切呼唤教育理论的指导,越来越多的实践工作者参与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进行着多种形式的接触、交流和对话,使得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四)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教育体系如今正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边界而日益联成一体,相互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边界的教育交流,以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覆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各国教育人员的交流。教育专家们通过多种渠道、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已

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广泛的国际交流是教育学拓宽视野、展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动力。

其次,各个国家去国外留学的青年学生人数的增加。不仅不发达国家积极向发达国家派出留学生,而且发达国家去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留学的人数也逐年上升。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

第三,各种跨越国界的教育援助和合作项目也反映了这种教育国际化的特征。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援助,或者与这些国家开展教育合作。近年来,尤其是世界银行的教育贷款和援助项目,对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大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实体性的联系而言,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正在跨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并且正在逐步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整体性的联系。

主题三: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掌握教育学?——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活动1.4:

今天的教师拿什么面对“本领恐慌”7

前些天,笔者所在的学校举行了年度教学总结会。会上,有的教师感叹道,如今的教师实在不好当。上课的时候,面对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时不时的追问,常常显得底气不足。尤其是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方面,如今的学生往往走在了老师的前面。由此,诸如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职业生存方式恐慌、角色恐慌在为数不少老师中弥漫开来。

有感于此,笔者在向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示由衷敬意的同时,也由衷地希望我们的老师敢于正视“如今的老师不好当了”这一现实,就怎样“为学、为师、为人”作一番认真思考。

一要思考一下怎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工作并不只是德育老师的事,怎样将课堂教学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是一门值得长期探索和努力实践的学问。作为老师,要去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思考一下怎样继续胜任和问心无愧于自己的教师角色。教师的传统角色是明确的,是作为教学者出现在课堂,向学生传授着自己“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知识。但现在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的权威不断受到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在许多知识领域,不少老师并不比他们的学生知道或掌握得更多。年龄的增长并不与知识成正比,权威的树立也不再和年龄密切相关。如今“先生”一词往往被解读成了只是“出生在先”而已。教师应该怎样摆脱这种困境?怎样应对来自学生的挑战和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继续无愧于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这一角色?值得大家探讨。

三是要思考一下怎样有效地避免与缓解职业倦怠感。以往作为教师,其职业特征是明确的,其工作流程是清晰的。周而复始,差不多每天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个教学周期差不多都是先看教材,7缪迅.今天的教师拿什么面对“本领恐慌”[N].中国青年报.2008-2-22.?

再看教参,后写教案,然后走进课堂,把教材的知识点一一讲完,然后测验、考试。这个教学过程就“圆满”终结了。这样的教学流程久而久之,往往让众多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造成课越上越没精打采的窘困局面。这也是不少从教多年的教师对教师职业生出倦怠感的一大原因吧。

四是要思考一下怎样抵御对物质的过分欲望。坚持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本职工作中,而不是在校内上课敷衍了事,到校外有偿上课乐此不疲。过分讲究物质待遇,过分追求物质欲望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甘为人梯”的。

笔者写下上述文字,别无他意,只是为了让我们的老师们在当下和未来光荣而艰辛的教书育人生涯中“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让学生成长,也让自己成长。让老师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

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8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事业的进步,关键在教师,在是否有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今天,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教师专业化,也就是教师职业成为专门职业,教师成为专业人员。而教师要成为专业人员,就必须经历专门的、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及持续的学习和研究,除了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熟练的教育技能,尤其是要形成反思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学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忽视。具体来说,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一)使教师获得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促进教育思想的成熟和观念的更新

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之所以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是因为教育实践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学习和研究其中的道理,促使自身形成成熟的思想和先进的观念,从而在教育工作中发出智8

慧的光芒和理性的力量。教育工作并不完全是一种技术行为或单纯的“做”,它本身蕴涵着或隐或显的教育观念。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这些观念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明确的,可能是成熟的,也可能是幼稚的,可能是先进的,也可能是落后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越是成熟、先进、明确,其教育行为可能越是主动、合理、有效。否则可能陷入迷茫、盲目和被动。

活动1.5:

教育思想是学校最薄弱的方面9

“怎样看待我们面临的教育现状?杰出教育家、合作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在其重要理论着作《合作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把教育现实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教育过程,即我们能够看到的教育:日复一日地上课、无数教育措施、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冲突和调解、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家长会议等,这是大体上受到特定控制的一种生活。

教育现实的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层次和教学法领域。这是在第一个层次上形成的各种制度和标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各科教学法、参考资料,等等。这是教师集体工作的基础,是师资培训和再培训教学内容的核心。

教育现实的第三个层次是教育科学、教育过程基础研究、儿童个性形成的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教育哲学研究。这是学校革新和提高教师素养、扩大教育创造视野的源泉。

这一观察架构有助于我们认识和革新今天的学校教育。我们看到的大量教育现象,几乎都属于前两个层次。相比之下,教育思想是学校最薄弱的方面,可以说,它是学校工作的软肋。

在基层教师群体中,听说过夸美缪斯和杜威、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和阿莫纳什维利、听说过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了解相关教育思想的人却为数不多。一些学校和教师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淖,比之赫尔巴特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事实上,他们对赫尔巴特的学说依然无知。

我们天天从事纷繁的教育工作,却难以说清楚什么是教育。究其原因,许多人没有读书的需求,没有了解教育发展历史的需求,没有到图书馆阅读这些着作的需求,没有感到读书是走向教师职业化的迫切需要。有人搞了一辈子教育,却对读书毫无兴趣,甚至不能读懂一些基本的理论着作。在倡导教师专业化的今天,这难道不是很可怕的现象吗?

许多学校和教师陷于一种封闭落后的教育思想状态。例如,如何对待儿童的顽皮现象?如何对待普遍存在的体罚?如何化解师生冲突,建立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改变灌输式教学,实施启发式和创新性教学?如何帮助中差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目前学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多数教师停留于个人经验主义层面的有限思考,甚至不知道一些常识性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提倡了很多年,按说,现在毫不新奇,但很多教师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例如,信任儿童、尊重儿童,我们喊了半个世纪,但今天体罚儿童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事实上,我们尚未彻底清除陈旧的儿童观,尚未完全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我们依然把儿童看作小大人,用许多不恰当的方式要求他们。

9

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技术和艺术。一种完整、成熟的教育学包括本质成分、价值成分和方法成分三部分。其中本质成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它明确了教育的含义、教育实践的基本要素及其动态的相互作用、教育规律等问题。教育学的价值成分解决的是“追求什么”的问题,它对教育实践的价值、目的追求与过程进行合理性反思、追问与论证。教育学的事实成分和价值成分共同构成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层面或理论教育学。教育学的技术、方法成分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它提供实现某一目的或实践某一活动的具体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教育基本理论因其概括性和普遍性,并不提供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现成答案,它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更多的体现为更新、改进教育实践者的教育观,使其具有一定教育视野和教育思维。这种作用可能是间接的,但确实是不容忽视的。赫尔巴特早就指出:“通过教育要想得到什么,教育要求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由人们对事物的见解决定的。”10赫尔巴特所说的“见解”,就是教育者关于教育的基本观点。叶澜教授指出:“基本理论研究对实践的作用形式可能是间接的,但它更具有总体性、根本性、动力性、透析性和方向性,它通过对其他成员观念、思想方法带来的冲击性影响,促进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创造来发挥作用。”11

活动1.6:

下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哲理故事。读完以后,你对自己属于故事中三个工人的哪一种作判断。

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

作用的复杂系统,如果教师只倾心于操作性理论或对教育的局部认识,他就可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11

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就不能不能通观全局、富有远见,也难以形成整体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工作方法。大量的经验表明,没有成熟的教育理念指导的教育是肤浅的,短视的,其具体的教育价值取向也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有的教师对“教育是什么”、“教育追求什么”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更谈不上为自己所实施的教育行为做理性的说明和辩护。这样的教师在教育价值观上难免经常矛盾,在教育的方法上也难有整体的考虑,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自己也难以获得应有的专业发展。

活动1.7:

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活动1.8:

理论学习促进思想成熟12

近几年,我们开始倡导教师读书学习。一些小学教师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深深打动,改变了旧有的儿童观,教学出现了极大革新变化。一些中学教师读了《公民的诞生》,用心理学知识反思教学实践,发现了自己所犯的经验主义错误;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他们看到人类自然潜能的发展存在多个方向,看到学生身上蕴藏着各种聪明才智。

如何看待儿童的顽皮?这些着作告诉我们,顽皮是孩童时代的天性,没有顽皮就没有儿童智慧的发展。教师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和视角要求孩子,应该在尊重儿童生活的前提下开发儿童智慧,尤其要从心底热爱儿童、信任儿童、相信儿童的创造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经典教育作家用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儿童的好奇和疑问包含着无穷的创造力,因而只有探索未知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新教育和课程改革把儿童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儿童的发展成为教育的基本理念,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教育过程的基础。当前,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知识、技能和技巧,就是因为纯粹形式的发展是不存在的,如果不指向具体的学习活动,儿童的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儿童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而知识、技能、技巧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让儿童形成发展的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掌握更加复杂的知识。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掌握的重要思想,是教育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

12

显然,读书学习和反思实践能够帮助教师理解上述问题,从而不断走向专业化。这样做,时间或许会长一些,学习过程也会充满思想斗争,但它将带来教师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

客观的说,教师的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或者说,教师的教育理念是真理性的教育理论与教师的实践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职前教师来说,虽然他们缺乏教育实践经验,但对教育世界的理解与把握并不一定就要依靠经验。教育理论的学习,首先应该使职前教师形成一种对教育世界的洞察力与理解力。这是教育理论本身能够并且应该做到的。对在职教师而言,他们更易形成成熟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是因为以前所进行的理论学习已经作为缄默性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潜伏在他们的意识中;另一方面,教师可能还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形成某些外显性的“教育理念”,但只有当教师的这些素朴的教育理念与真理性的教育理论相互作用并相互肯定、相互印证后,才能转变成教师明确成熟的教育理念。

(二)给予教师以策略、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能力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给人以知识真理,给人以思想指导;艺术可增强感染力与魅力,增强教育效果。通过教育学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并掌握教育方法、教育技能技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马卡连柯曾明确的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这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看等等‘细枝末节’……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13马卡连柯在这里实际上指出了教师学习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意义。不仅如此,由于今天教师角色和作用的多样性,教师所要掌握的策略、技巧是多方面的。如,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班级的管理者,要求具有组织管理方面的策略和技巧;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求具有教学的策略和技巧;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交流者,要求具有关心学生和与学生有效交流的技巧;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有具有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技巧,等等。

活动1.9:

不同的作文讲评课

两位教师上作文讲评课,教学目的同是:让学生明确如何才能把作文写得充实具体。

李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上次作文中的六条优缺点,并订正了七个病句,还列举了几个标点符号的13转引自胡德海.教育学原理(简缩本) [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15.

错误用法。老师讲到底,学生无一人发言,课堂“秩序良好”。经检查教学效果,学生对究竟怎样才能写得充实具体,还是不清楚。

王老师,一上课挂出两个小黑板,抄着事先选好的两篇作文,让学生边看边议,然后让学生说说哪篇写得好。有的说那篇长的写得好,有的说那篇短得写得好,由此引起热烈争议。王老师在总结同学争议中得出几条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充实具体的结论。最后翻过小黑板布置作业。经检查效果,学生对怎样才能把作文写的充实具体,思想上比较明确。

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方式、策略和技巧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发展,不当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掌握教育、教学的策略、方法并加以灵活应用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尤有必要从教育学中知道一些从前人经验中总结出来,在较长的教育实践中经过检验,而且有些是经过科学论证了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这样,可以缩短教师在实践工作中的摸索过程,减少这一过程的盲目性,避免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14

尽管教育学给予教师以策略、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但它不是教育方法、技术的汇编。除了方法与技术,教育学还阐述方法和技术背后的原理和运用原则,以及这些原理、原则所根据的教育工作的规律。在教育工作中,教育方法与教育原理是一种表里的关系,教师只有将表里结合起来,既掌握教育方法、技术的要领和适用条件,又掌握其所依据的原理和规律,才能形成完成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工作从经验主义、手艺作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养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培植坚定的专业信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而且包括“专业态度”的养成。如果说“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那么“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积极的、健康的教育态度是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消极的不健康的教育态度则是导致教育内在缺陷的主要原因。

14

……

教师正确的专业态度包括对待教育: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各种教育态度中,教育信念因其坚定性和强烈性而成为一种最可贵的精神力量。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是所有伟大教育家的共同人格特征,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和伟大的凝聚力量。然而,无论是教育态度还是教育信念,都不是凭空形成的,也不是教育者狭隘感觉经验的产物,它们与教育学知识尤其是教育价值知识和教师地位、作用、责任等知识有着直接的关联,一个教育知识贫乏的人是不热爱教育的人。因此,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是形成一个人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的基础。

(四)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在这样的“假定”中展开的,即教师永远是合格的,学生永远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发展性也就被限定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教师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才能不断发现和改进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也才能真正体验职业的乐趣,感受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价值与自信,才能焕发出自身生命的活力。有研究表明:教师发展有两种形式,即“磨道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磨道式”循环是一条形式上动态实际上停滞的发展道路,它主要是教师凭借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变,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在一种机械重复的圈子里循环,沿着这条路,许多教师从黑发到白发,但经验无几,成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比例,最后只能是画地为牢,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累了学生,也苦了自己。而“螺旋式”上升是一条教师内在充分发展之路,沿着这条路,教师对外虚心学习,广泛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和经验,对内则兼收并蓄,进行创新和研究,不断追求新的教学境界,教学能力一步一个台阶,年年岁岁教此书,岁岁年年法不同,真正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丰富的经验,是一个人成长的财富。但是,如果只固守过去的经验和习惯,不学习新的理论,不研究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思想就会僵化、麻木,就会被时代淘汰出局。经验是过去的知识积累,经验意味着被动地接受、模仿,意味着习惯成自然,因此,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发展是不可能在经验领域内完成的。相反,教育理论能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新的视野和看问题的方式,从而能够使教师摆脱经验的限制和习惯的束缚,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五)为成为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

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好就是紧密联系时代,被时代需要,推动时代发展。好的教育不可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获得,在根本上,教育工作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富于创新的劳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传递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在今天,教师成为研究者正逐渐由观念转化为行动。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恰恰可以帮助教师成长为研究者。它“不仅可以给予教育实践者一些教育的基本问题、概念和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思考教育问题,如何表示自己的见解,如

何与不同的教育观点对话。这些都是教师成为一个研究人员所必须的。”15与此同时,教育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只有学习了教育理论,才可能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并上升到规律,加以认识,从而更好地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因此,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学对教育政策调整和教育改革的价值

(一)教育学对教育政策调整的价值

教育学科对教育政策调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育学理论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建议,指导国家行政部门借助理性规范,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制定各种政策,使政策制定过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而不是按照主观愿望,长官意志办事,从而避免政策的失误,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活动1.11:

教育学是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都注意吸收教育研究人员参与教育政策的研究和评价,吸收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英国经常由女皇或教育科学部任命各种委员会就某些教育问题作专门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束时,委员会写出的报告不仅分析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各种具体的政策建议。经过讨论,这些建议中的一部分被立法部门认可,就成为具有法定约束力的教育政策。美国则有各种各样基金会,出资资助对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根据其结果写出专题报告予以公开发行,影响社会舆论,制约全国的教育政策。这些报告具很高的学术价值,因而常常影响到一个时期的教育方向。例如,被我国收入外国教育名着丛书的科南特写的《今日美国中学》和《美国师范教育》就是这一类调查报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和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要积极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其次,教育学可以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良好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

活动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学习型的课程改革共同体,一种共同的课程愿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15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

16摘自金一鸣.教育原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6-27.

17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正确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内容,我们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委托,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的部分专家,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为统领,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背景阐述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作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一重要文件的“一种”解读。我们期望,我们的“解读”能够为有志于课程改革的各位同仁提供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最重要的是,我们期望我们不是在教读者“解读”,而是在帮助每一位读者建构自己的“解读”。

教育学作为一门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讨教育规律和价值的学问,不是“教育政策汇编”,宣传教育政策不是它的唯一任务。与此同时,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不可能不涉及到教育方针、政策方面的问题。但是,教育学对教育政策的宣传,既不是像新闻舆论刊物那样直面宣传教育政策,也不同于教育行政部门对现行方针、政策的解释,而是就有关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它不仅要说明现行政策是什么,而且要说明为什么要规定这些方针、政策,实际执行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当如何改进,以帮助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也为其更好地贯彻有关教育政策建言献策。总之,教育学宣传教育方针、政策重在说理,以理服人,对不合理的规定也可持商榷的态度,促进教育方针、政策的完善。

(二)教育学对教育改革的价值

活动1.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五年准备1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五年的准备,在进行充分的国际比较、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小学课程的某些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对课程提出的新的需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与六个具体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愿景。

18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参照和借鉴哲学社会科学中相对成熟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科学依据和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提供重要的依循,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首先在于它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这一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教育的中心内容,以广大群众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时代特征。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我国的文化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德治、讲礼仪,重伦理、讲道德,重理想、讲修养,重整体、讲和谐,重内在、讲人格的传统。正是这种文化传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以富有中国特色的面貌,融入世界的文化热潮,不仅在国内上下重视,而且声振海内外,成为我国的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从古至今,教育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个人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十分显著的。教育,在这个与日俱进的时代,有着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教育对政治的价值与意义,是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教育制度。” 这段话对于我们认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同样适用。我们知道政治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同时教育对政治也有反作用。民主的问题成为教育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参与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列宁曾经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毛泽东也说过,民主的方法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人民怎么才能参与政治活动,参与国家的管理呢?当然有各种条件,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没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难于参加政治活动,行使对国家的管理权的。列宁在强调对工农的教育问题时,就说过,“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他还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共产主义。列宁把提高工农的文化和教育水平,同实现苏维埃民主和克服官僚主义来纳西在一起。实践表明,列宁的意见非常深刻。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人民群众参加选举、监督、管理等政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政治水平。教育在这些方面也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广大群众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要条件。 第二,教育对经济的价值与意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时教育是培养适合经济发展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十分紧密。它既是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该国资本形成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教育发展的规律和速度,应当同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才能保证教育与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篇一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幼儿教学是为以后读书进行准备但主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学专业 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语言功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概念。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识别能力和集体观念在游戏中锻炼语言培养记忆力学习数学概念。 一、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幼儿正处在大脑发育时期对一切新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由于 年龄幼小耐力差不适合长期坐在一处学习根据这种特点幼儿 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教学联系起来在游戏中学习。根据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和同龄人交往和同龄人一起游戏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根 据心理学规律幼儿和同龄人在一起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流能力使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忍让学会关心还能学会竞争这样对于他们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多重溺爱这样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脆弱和自私并且由于年龄不同孩子在家和大人的交流沟通很有限如果在幼儿园里还像小学生一样按时上下课就会使他们的感情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闭、孤僻的性格而通过幼儿园的游戏 可以让他们敞开心扉。 二、幼儿游戏化教学(一)生活能力游戏化 幼儿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动手能力像扣扣子、穿衣服这样的日常 活动。很多孩子这方面能力欠缺在家里由家长完成在幼儿园由老

师帮助完成。这样的能力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 游戏活动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尽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 时也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比如对于颜色的识别很多人只能记 住大致的主色像红、绿、黄、蓝对于玫红、粉红、浅绿这一类颜 色容易忘记。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不同颜 色的纸折成小飞机然后教师发口令让指定的幼儿迅速找出相应颜 色的飞机这样促使他们快速记住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 可以进行分组游戏让几个人一组这样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幼儿 就会自发地将同组人看成一个整体。 (二)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 语言教学有两种一种是书面语言一种是口头语言。幼儿在三 岁到五岁期间语言能力正处于从单音词向长句迈进的时期锻炼他 们的语言能力除了要多说还要善于记忆。对于书面语言可以通 过读儿歌和五言诗来锻炼但这种读书法时间一长孩子会失去耐 心。因此可以让孩子在学完一篇儿歌后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来加 强记忆可以让几个孩子分为一组第一人说出第一句让后面的人 接着说第二句、第三句这样循环几次孩子基本能完整掌握比强 记有趣得多。很多幼儿园都注重对书面语言的培养忽视对口头语言 的培养为了孩子将来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在幼儿园应当要多进行口语锻炼。幼儿的生活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幼儿园要他说说自己的活动 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家庭 例如自己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生日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家 在哪里。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提醒其他人注意听然后让别人将刚才

简述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简述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指导教育实践;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鉴别能力; (3)巩固专业思想,献身教育事业。 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3)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3、简答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答: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4、简答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5、班主任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简述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答: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7、什么是因材施教?如何贯切这一原则?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贯切这一原则教师要: 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8、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从内容上看,德育主要内容是指 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9、班主任如何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答: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10、简述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素质包括哪些?) 答: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 教育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11、目前,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 1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意义。 答: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效率;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但,讲授法 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 1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情感陶冶、奖励和惩罚等。 1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范文3000字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学前教育专业是研究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要求学生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专业自考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和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从事设计制作和营销的人员。 成考专业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主干课程 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就业前景 随着婴幼儿生育高峰的临近,使得“幼儿园短缺”、“幼师短缺”等问题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婴幼儿家长对此更是颇为担忧。“2007年我们国家要求儿童入园率需达到80%,但到2008年我国儿童入园率才达到47%,这个数字跟国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幼教专家说:幼儿园短缺和幼师短缺是有一定关系的,“2011年北京市现有的资源只能满足一半的学生入园,也就是刚刚满足了50%的幼儿的需求,幼师的缺口一直以来都是基本存在的。”

对教育学的认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教育学的几点认识 本学期新开了一门课程《教育学》。首先让我联想到的是上学期已学过的《教育心理学》,从名称上来看,两者均是研究有关教育问题,只不过前者重在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而后者重在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与教。 我们的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从归归落地到现在大学的我们,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体验并感受着教育。谈到教育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我认为,教育可分为两部分———“教”与“育”。“教”是指在学校里老师的教学与教导,而“育”则是指在家里家长的养育与培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三师范生,以后很可能会走到教师的岗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学习教育学就已变得至关重要了。一名教师,为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从性,更好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按照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教育活动,指导教育实践,调整控制教育行为。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就能够自觉的指导教学,不断累计教学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以推广使用,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收益。掌握教育理论以为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领域打好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教育学这门课程除了教育基本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教师教学技能,例如如何编写学习教案、备课、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等。这是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掌握这些基本教学技能与技巧,有助于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此外,通过学习名人名著教育思想,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苏格拉底教育学理论,使我的思维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方法的启发。 总之,对《教育学》的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它使我更全面的审视教育,理解教育,相信它必将会给我的人生带来巨大的财富。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 第一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问题的重要性 1:建立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该研究领域必须有特殊的研究对象;二是必须有指导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三是必须着力开展实际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不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专门内容的概括和抽象,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内因、本质和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对象研究的深化 2: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的争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思想关系”为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认为以人们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多数论者持这一观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虽然应重视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应将它作为另一门独立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去专门研究。(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3:应当根据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来确立学科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便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特有的矛盾的研究而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这是因为:①:思教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从“现有”向“应有”的转变。 ②这一特殊矛盾贯穿在思教的全过程及各方面,是思教的存在形式。 ③这个特殊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探索 1: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其特有的一系列范畴、概念为骨架而构成的知识体系。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有两类,一类未区分层次,只是探讨有那些主要范畴;另一类则认为应区分层次,如思教学的基本范畴、重要、具体范畴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教学范畴包括广义和狭义。从广义而言,是指反应和概括死教学领域各种现象的方面、关系、本质、特性的所有基本概念;从狭义而言,仅仅研究那些反应和概括思教学研究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稳定、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一般从狭义上研究。 2:思教学范畴与思教规律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是思教本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都是人们认识思教的思维形式,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认识思教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的结晶,又都是人们进一步的实践和深化对思教的认识提供认识工具。但,思教规律对思教本质联系反应的更完整和深刻,而思教学范畴则从某一侧面、某一环节上反应四角的某系本质联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和结构 第一,按思教范畴的性质、状态的不同,可分为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①实体:反应思教客观内容、实在基础和各个环节。②属性:反应思教内在本质联系所规定的特点、属性和功能性的。③:反应思教各种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联结关系和综合联系等普遍关系的。

数学学科教育价值及作用

浅谈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及作用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本人根据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来论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及作用。 【关键词】数学、教育价值、作用 discusses mathematics discipline shallowly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function li yingxue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foundation tool discipline, is the student learns other disciplines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is the student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and so on various development, becomes qualified personnel’s key. myself act according to mathematics discipline the concrete characteristic, from mathematics discipline’s abstractness, the logic and the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 elaborates mathematics discipline educational value and the function. 【key words】mathematics, educational value, function 数学提供给人类数学知识,人类又发现了数学教学的其他意义。这样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价值才丰富起来,也就吸引着更多人越来越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数学为什么能够数千年来历久不衰?这不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益,减少时间的消耗,避免教师做无效的劳动。关键词: 信息效益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效益不高,特别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提升授课效益,而把学生学习的负担带到课外。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授课效益,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重视教学信息反馈,来谈一谈课堂授课效益的提升。 一、从课堂的学习情绪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揣摩学生对这节课听得是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课时兴趣盎然,学习《安塞腰鼓》时情绪激昂;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悲伤以致落泪;学习《大自然的文字》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说明学生上课时非常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一般来说,课堂的教学效益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木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益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在语文课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道理上来说,教师是不会有异议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问题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和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强调从学生朗读、答问、质疑中获取反馈信息,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提升课堂授课效益尤为重要。如学习《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是文中的中心句,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加以点拔,指导学生从不会忘记入手。不会忘记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不会忘记?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这比教师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而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要好得多。 三、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查漏补缺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多少,差漏在哪里?关于教育学毕业论文范文,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 特别强调的是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郑成功》一文,学生阅读课文后能指出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精选)学习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 教育学是我们师范专业必修课程,如果非师范类的大学生要考的教师资格证,那么他的教育学必须通过。由此可见教育学教学对我们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影响有很大重要性。所以我们应好好学习教育学并理解其意义。 一、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1.掌握了教育学的发展与教育学的内容; 2.理解了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建立的新型课程观、教师观与学生观,教师与学生应处于什么样的关系; 3.知道了学习理论包含的内容以及新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4、学会了学校德育、教育评价与学校管理; 5.知道了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的关系; 6.基本掌握了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 教育是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教育学的本质,由于教育学是一门观念性的课程,不像我们所学的专业课那样枯燥,正因为其自身具有的观念性,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构思出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怎样做”,启发了我们“为什么,怎样想”。从而让我们知道怎样教育学生是对的,我们不仅要教他们专业知识还要教他们为人处世,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怎样惩罚他才能不伤害他并且管用。当他们情绪低落时应怎样安慰,那些能对他们说那些不能对他们说等,使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给师范生培养良好的教师素质。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性,避免盲目、随意性。 2.有助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师范生一般毕业后都从事教育科学管理工作,时未来的教师。要使学校的管理建立在科学化、现代化基础之上,不懂得教育科学,不精通管理艺术,就不可能实施科学的,有效的管理。 3.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一种按照预期的要求以改进教育的实践,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尝试,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时一项教育变革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在校师范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因此教育学教学在师范生职前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很深。 4。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当前,随着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递型的教师转变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而且,面对当今复杂的教育形势,传统的教育经验日益捉襟见肘,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挑战。 想要教好学生,不仅要教好的专业知识,还教好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育学这门科目正是引导我们怎样去教好学生的导师。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部分;判断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独尊儒术。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毛泽东认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现代化的发展,标志着一种新的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剑桥大学成立于1205年。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二战后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术精英为目标。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6. 英格尔斯是政治学家。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7. 古典高等教育阶段,学校主要是为宗教和政治培养接班人和政治精英的。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8.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与封建教育决裂。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9. 现代化反映的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10.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对现代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问题,还有制度层面的问题。正确√ A. 正确 B. 错误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第二部分;单选题 1.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段话出自()正确√ A. 独立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中国共产党党章 D. 三民主义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2.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力、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句话是谁说的?正确√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3.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正确√ A. 董仲舒 B. 王安石 C. 柳宗元 D. 商鞅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答案分析: 无 4. 《共产党宣言》是在哪一年发表的?正确√ A. 1488 B. 1848 C. 1884 D. 1844 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 5. ()是回答怎样现代化的问题。正确√ A. 现代化状态 B. 现代化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试题(15) 一、问答题(每题12分,共5题,60分) 1.试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们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研究需要---动机---行为的发展过程,揭示人的自身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 (3)研究普遍联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与教育对象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的关系,揭示、探索如何调节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以及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 (4)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系和领导职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渗透到业务领域中去,以及促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问题。 2.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1)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2)德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 (3)德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训教合一 (4)德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3.思想与行为的概念、两者关系、表现形式及其转化条件。 (1)思想和行为的概念(2)两者关系(3)表现形式(4)转化条件 4.试论思想政治品德的涵义、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 5.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1)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个体的政治社会化 (2)树立现代思想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 (3)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 (4)培育人的能力,特别是精神生产力 1、试述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上,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2)德育内容上,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基础 (3)德育过程中,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4)德育方法上,倡导情感和理性相结合 2、试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范畴(各自作用及两者的关系)。 (1)教育者及其作用 (2)受教育者及其作用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的关系 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则是什么? (1)积极因素原则 (2)整体一致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 5、试述发展移情能力的教育模式(原理及其结构) (1)移情能力的培养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3分) (2)移情作用的产生条件(对他人情绪表达的觉知、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相应的情绪体验的经验)(2分)

教育学开题报告的范文

教育学开题报告的范文 不知道如何写教育学开题报告的朋友,下面请看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教育学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选题背景 踏足《爱弥儿》研究之路绝非一个简单随意的沙滩拾贝,因为后者始终没有摆脱兴之所至的盲目性。但这并不是说沙滩拾贝毫无可取之处,若说真正的思想面临的是无路可走的荒原,那么沙滩拾贝未尝不是莫大的惊喜。不过,这同时意味着,只有当这惊喜作为沿途之风景而归属于更加宏阔的道路时,也即,只有当贝壳不仅仅是作为美丽的贝壳而更是作为透露出海洋信息的海之贝时,这惊喜才能超越自身而成为思想的。思想是道路的奋力延伸,一切不过是作为脚下的路而将被裹挟于身后的。对《爱弥儿》的到达,同样是惟一之思想在探索之道路上暂作回望的滞留之处。 首先,生活乃是一切问题的源出和归宿,对《爱弥儿》的朝向也正是根源于此。我们当下引以为傲的生活被普遍定义为现代生活:“在许多现代社会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倾向,要将一种优越意识与现代性意识联系起来”[1]。现代人认为历史总是在进步的,但这一源自启蒙运动的对进步的乐观精神在19世纪末开始变得灰暗:“在法国之后的时期,现代社会被描绘成破坏性的和异化的”。奉行理性和技术的现代性,在“耗尽了文化的意义”(韦伯)之后在根本上造成了现代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所以,作为生存于现代性中的我们不得不回溯现代性的源头以便重新检审我们生活的根基。

在此一回首中,卢梭以一种突出的样式展示在我们面前:“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让-雅克·卢梭的思想中”。危机,乃是常态与危险因素的碰撞,这就意味着在危机之处,我们不仅能够目睹现代性的根本样态,亦能反思现代性的根本问题,细究之下,卢梭以一种拒斥而又推进的形象矗立在现代性的道路上。 其次,在卢梭看来,“在人类所有的各种知识中,对我们最有用但是是我们掌握得最少的,是关于人的知识”。卢梭在他的第二论文里以醒目的方式展示着他对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双重批判,在此,卢梭从根本上把握了现代性的特征所在:正是关于人的认识的变革导致现代性的诞生。这也正相契合“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基本概念” [5]所标示出的深层内涵。但是,卢梭关于人的知识的探究并不仅限于“人是谁”这样的科学式的疑问,他更为关心的,乃是“人应当是谁”这样的深具人文关怀的问题。而这就意味着,《论不平等》作为人类之进程的历史展示仅是“一个可资参考的资料”[1],更为重要的,乃是在此一资料之上对人类生活的重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和科学,倾向于破坏的成分多,倾向于建设的成分少”。言外之意,《爱弥儿》才是那最终的目的。所以,《爱弥儿》才是卢梭思想的根本展示。最后,卢梭在教育中呈现自己的根本思想意味着他对教育的独特观念:教育乃是“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教育关切的是人之为人,也即以人为目的的事业,而这也正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谬误:将人作为工具:“某一专业的一个精英学者很像工厂里这样一个工人,他终其一生无非是做一个特定的螺丝钉或者手柄,隶属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存在于教育的内部,是教育各要素间的内资联系,是由教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最重要的能动的因素,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教育过程不同于其他社会过程和持殊矛盾。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反映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即教育目的),它总是高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区分?教育宗旨,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方针内容的一部分。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以指导学校进行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1.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劳动者3.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相统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2.全面性3.全体性4.基础性5.发展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4.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受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3.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词,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4.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质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育理念 2多元的知识结构3完善的能力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 教师扮演了那些角色,如何处理教师的角色冲突?1“教员”角色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