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学术期刊及其评价功能

核心学术期刊及其评价功能

核心学术期刊及其评价功能
核心学术期刊及其评价功能

核心学术期刊及其评价功能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221002李敬远曾因明学术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因此对学术期刊进行全面、客观的正确评价非常重要。一种学术期刊质量的好坏,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即使是客观因素基本相同的学术期刊,由于主观因素的不同,其学术质量、出版质量也迥异。因此,对学术期刊进行量化评价,有其客观必然性。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学术论文,期刊就成为承担学术公开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术期刊的影响指标间接成为评判论文学术价值的标准。目前对期刊级别的分类五花八门: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甚至还有分类为一级期刊、二级期刊,诸如此类。由此可说明,许多单位和个人对于期刊级别的认定是混乱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现行期刊评价系统的多元化,作者对文献计量知识的不了解,成果申报、单位人事部门制定晋升条件的误区等。尤其是“核心期刊”问题,愈来愈成为观注的焦点,由于对其真正涵义、测评方法和效用功能认识不清,在使用中脱离其初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些基本概念,正确定位核心期刊,既有利学术期刊良性发展,又有利于作者及相关部门对学术期刊的正确认识。

1核心期刊的历史

核心期刊的概念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C.Bradford)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数量多寡,以递减顺序排列,则可分出一个核心区和相继的几个领域,每区刊载的论文量相等,此时核心期刊和相继区域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运用核心期刊理念,对期刊进行筛选,创立了SCI。他提出了“80/20规则”,即大约20%的期刊收录了某学科80%的重大的、值得关注的科研成果。这一统计同时说明,80%的期刊只有20%的引文量,这些期刊就被同行边缘化了。因此要了解一个行业的科研状况,少数核心期刊的科研论文成果就代表了它的发展。由此可见,核心期刊应是金字塔的塔尖,其他相继区域就是金字塔的塔身和塔基,也说明某个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是相对较少的。崔国平[1]认为,期刊级别评比应该含括所有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期刊,评比结果应该是“橄榄型”的,即两头小,中间大。有的学者提出一级(或者称“优

秀”)占25%,二级(良好)占50,三级(合格)占25%,这也是符合核心期刊规律的。

2核心期刊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核心期刊”概念开始引入我国,并逐渐从图书情报界扩展到期刊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等领域。1990年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首的几家单位,按文献计量学的原理筛选出若干种“核心刊物”,并于199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由此开始了中国的“核心期刊”历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平均每4年修订一次,1996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年出版第三版,并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最具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年出版第四版本版核心期刊的研究,被列为“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三版的研究经验,进一步改进了核心期刊的评价方法,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从我国正在出版的12000种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800种核心期刊,使之更趋科学合理。随着“核心期刊”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不同版本的“核心期刊”相继出炉,例如自然科学类的有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Citation,Database,CSTP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社科类的有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单位推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南京大学将其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源期刊确定为“核心期刊”等。由于评价系统和标准不一样,因此各版本所收录的“核心期刊”各不相同。据2003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1534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共遴选了1048种期刊,核心库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378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还分别列出了核心期刊100名和300名排行表。但这些核心期刊也不是“终生制”,一旦经过每年的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的统计分析,如果质量下降,将被淘汰,而一些非统计源期刊的质量评价指标上升后也

可被选入目录。

3核心期刊评价功能

核心期刊研究的初衷只有两个:一是为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期刊提供“参考”;二是为读者选择、阅读期刊文献提供“门径”。但近年来,国内“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逐步退化,评价功能渐趋突出,使用价值随之泛化。首先,功能泛化。核心期刊承载着评估学术能力、质量、价值、水平的量化指数。其次,应用泛化。核心期刊作为学位授予、职称晋升、成果奖励等的认定依据[2]。

核心期刊不是一家的筛选,是“政出多门,标准不一”,或失于宽泛,或过于狭窄,国家目前又无颁布标准的、统一的、社会普遍认可的、科学公正的核心期刊目录。因此,所有提出的“核心期刊表”,均不是政府所为,而只能是学术团体(如课题组)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成果。如果用核心期刊来评价论文的学术质量和水平,选用不同的核心期刊表,其评价的结果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用核心期刊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有较大的或然性[3]。即使国际知名的SCI,也有其自身缺陷:SCI文献收录规模有限,漏录了很多质量高的刊物;不同学科引文高峰期不同,同一标准计算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某些学科的实际情况;对非英语国家期刊的统计不够准确,且对第三世界存在明显歧视;SCI有商业化运作的成份等等。所以,不能把它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惟一标准。不同学科之间影响因子(IF)不具有可比性;同一学科IF值高的期刊并不一定比IF值低的期刊水平高;SCI 也不适用于规模较大科学研究项目中的个人。但是,近年来有关核心期刊的作用受到过度渲染,人为地“赋予”了一些新的功能,使其难以承载并被导入歧途。将核心期刊“参考工具”功能泛化为“认定依据”,及至引申出学术能力、水平、价值的量化指数而非参数。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人们对于核心期刊认知上的偏差,尤其是在非图书情报的其它领域有所盲从;其次,出于无奈或是实用,从繁复的而又必须的学术性评估与认定中采取“最小省力”原则解脱出来;另外,某些不当的政策以及大众媒体不当的渲染等,具有一定导向性,并且推波助澜[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3版似乎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一些不确当的做法。该版“研究报告”指出:核心与非核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意过分夸大核心期刊的作用,不恰当地使用核心期刊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表

只是一种参考工具书,这里要特别强调“参考”二字。当文摘刊物选择文献源、图书馆选购期刊和为读者导读、教师研究生查找资料和选择读物、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时,都可以把相关学科的核心期刊作为选择的“参考”。“参考”的意义在于根据各自的需要做增删修改,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搬来使用。尤其在职称的问题上,一定要依据评定的专业范围、学术级别等具体情况自己定出适合于本单位的“重要期刊表”,而不应不加选择地搬用核心期刊表[5]。

期刊分级问题也是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和单位认识误区之一:以主管或主办单位的级别来定期刊的级别,进而来定论文的水准。把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及全国性学会或协会主管或主办的期刊定为“国家级”,把各省级行政或学术机构主管或主办的期刊定为“省级”。以医学杂志为例,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定为“国家级期刊”,省医学会主办的定为“省级期刊”,这无疑是不科学的。难道行政级别低的主办单位就不能把期刊办好?须知,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多优秀期刊不是政府主办的,而是个人或者民间组织办的,例如世界最著名的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都是私人创办的,并没有什么行政级别。2002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就此问题进行了统一答复:1.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2.目前国家与地方关于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3.“核心期刊”的认定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4.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没还有制定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5.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不能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中的学术期刊质量就是高的,不能作为评职称时入选论文的依据[6]。

4结语

核心期刊作为一种统计计量学结果,对期刊评价及促进期刊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指导科研工作者将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较优秀的学术刊物。但任何期刊评价系统都存在缺陷,不能盲目惟“核心期刊”马首是瞻,将其功能泛化。一方面误导投稿者,另一方面会导致有些期刊为追求进入核心期刊、SCI等而采取不正当手段。因此要建立相应的合理、公正、客观的评议方法和标准,以正确定位期刊;对其载文的学术价值评价,属于个性评价,注重的是论文的内在质量,要“以文论文”,不要“以载体论文”。因此,对待核心期刊,要有足够的认识,要赋予更多的理性思考,将其评价指标与一些定性评价信息融合,以真正实现其

客观的评价功能。

5参考文献

[1]崔国平.也谈学术期刊的分级问题[J].编辑学报,2000,12(1)41-42

[2]李玉进.核心期刊评价及其负面效应.情报科学[J],2002,20(12):1257-1259

[3]徐兴余.关于核心期刊的评价效用问题.大学图书馆学报[J],2002,5:9-13

[4]李玉进.核心期刊评价及其负面效应.情报科学[J],2002,20(12):1257-1259.

[5]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

[6]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N].中华读书报,2002-11-13.

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名录

职改办: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一、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千字以上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3千字以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 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美术、美术史论。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考古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教育研究、心理学报、体育科学。 经济研究、经济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世界经济。 数学学报、中国科学·A辑、数学年刊·A辑(B辑)、数学进展、科学通报、计算数学、计算机学报。 物理学报。 中国科学·B辑、化学学报。 地理学报、地质学报、地质科学、地质论评、天文学报、气象学报、海洋学报、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学报、地球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遗传学报、生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实验生物学报。 导航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煤炭学报、石油学报、测绘学报、化工学报、建筑学报、水利学报、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学报、金属学报、硅酸盐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半导体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原子能科学技术、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仪器仪表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土壤学报、园艺学报、畜牧兽医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林业科学、植物保护学报、水产学报、农业工程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中华放射学杂志、营养学报。 解剖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针灸、中国骨伤。 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报。 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历史、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3千字以上论文)、人民大学复印资料(3千字以上论文)、国际社会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1.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期刊影响力指数(CI ) 统计某个年度内出版的某些源文献引证期刊的次数,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反映期刊在该统计年度产生的影响力。简单而常用的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 ,广延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文献)、影响因子(IF ,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文献)、即年指标(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文献)等。 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且评价角度、计量方法各不相同,任一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响力。期刊评价中片面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会导致期刊出现片面发展倾向,甚至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行为,干扰期刊正常发展。因此,人们一直在希望找到一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力的计量指标。然而,过去这方面的工作总是试图将TC 、IF 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一线性空间的可加标量,按一组人为设定的权重参数拟合为一个“综合指标”,而未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禀属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也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 我们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方法,连续三年应用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 1.1期刊影响力指数(CI )的基本定义 定义1: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 在某种可比较大小的期刊范围内(同一学科内)将TC 、IF 分别归一化处理为tc 、if ,并按其大小进行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义上将TC 、IF 映射到一个2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 定义2:期刊影响力等位线 在“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内,定义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为(1,1),各刊与之的距离为 22B -1)A 1(R ) (+-=,期刊影响力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即为期刊影响力等位线。显然,等位线就是以(1,1)为圆心的圆弧,见图1。 定义3:期刊影响力指数(CI ) 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 ,简称CI ),是反映一组期刊中各刊影响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 )和影响因子(IF )双指标进行组内线性归一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用于对组内期刊排序。 CI 的计算公式为: [][]1,0B T C T C T C T C B 1,0A IF IF IF IF A 1)B 1()A 1(2CI 2 2∈--= ∈--=-+--=组内最小 组内最大组内最小个刊组内最小组内最大组内最小 个刊其中)( CI 的几何意义如下:

CSSCI经济、管理等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经济学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81/F9.838.60911.55514.45311.112 2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CN11-1078/F8.983 5.9097.0849.0357.753 3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N 11-6010/F—— 4.703 4.267 5.386 4.785 4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CN11-1268/F 5.003 3.423 4.669 5.902 4.749 5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CN11-3536/F 4.797 4.073 3.814 5.644 4.582 6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1138/F 4.535 3.557 3.965 5.742 4.450 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CN11-1087/F 3.307 3.988 4.318 4.961 4.144 8国际金融研究中国国际金融学会CN11-1132/F 5.326 3.170 3.389 3.066 3.738 9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CN11-1024/F 3.573 2.560 3.878 4.486 3.624 10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1262/F 3.341 3.018 3.417 3.782 3.390 11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CN11-3586/F 2.673 2.193 2.750 4.628 3.061 12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CN31-1012/F 3.135 2.258 2.589 3.223 2.801 13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CN11-1323/F 2.854 2.478 2.425 3.200 2.739 14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CN11-2640/F 2.402 2.675 2.518 2.999 2.649 15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CN11-3799/F 3.753 2.385 2.285 2.143 2.642 16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1-1048/F 3.308 2.473 2.188 2.395 2.591 17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1692/F 2.905 2.477 2.242 2.690 2.579 18经济科学北京大学CN11-1564/F 3.083 1.968 2.185 3.065 2.575 19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CN12-1028/F 2.508 1.323 2.424 3.025 2.320 20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CN11-1883/S 2.221 1.798 1.901 2.549 2.117 21世界经济文汇复旦大学CN31-1139/F 2.143 1.453 2.245 2.596 2.109 22财贸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CN11-1166/F 2.059 1.533 2.240 2.560 2.098 23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CN51-1312/F 2.08 1.593 2.347 2.303 2.081 24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CN11-1517/F 2.272 1.718 2.075 2.172 2.059 25证券市场导报深圳证劵交易所综合研究所CN44-1343/F 2.641 1.602 1.687 2.142 2.018 26产业经济研究南京财经大学CN32-1683/F 1.783 1.763 2.153 2.283 1.996 27经济评论武汉大学CN42-1348/F 1.944 1.673 2.013 2.113 1.936 28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CN11-1600/F 2.774 2.023 1.542 1.363 1.926 29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CN51-1104/F 2.179 1.584 1.673 1.768 1.801 30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CN61-1400/F 1.944 1.447 1.675 2.093 1.790 31现代日本经济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CN22-1065/F 1.8 1.863 1.829 1.414 1.727 32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CN21-1096/F 1.965 1.317 1.567 1.933 1.696 33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CN43-1057/F 2.032 1.530 1.460 1.743 1.691 34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N11-3504/TU 1.448 1.569 1.822 1.896 1.684 35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CN32-1317/F 1.42 1.413 1.859 2.002 1.674 36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CN36-1030/F 1.774 1.468 1.685 1.747 1.669 37南方经济广东经济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CN44-1068/F 1.773 1.181 1.589 2.094 1.659 38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CN31-1817/C 1.88 1.380 1.658 1.687 1.651 39宏观经济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CN11-3952/F 1.915 1.535 1.625 1.460 1.634 40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CN33-1336/F 1.738 1.235 1.458 1.803 1.559 4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CN14-1221/F 1.594 1.277 1.602 1.724 1.549 42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N11-1384/F 1.769 1.287 1.382 1.617 1.514 43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31-1163/F 1.357 1.424 1.658 1.554 1.498 4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CN11-1591/F 1.501 1.174 1.561 1.649 1.471 45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杂志社CN11-1011/F 1.779 1.133 1.611 1.360 1.471 46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N32-1544/F 1.886 1.442 1.288 1.207 1.456 47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CN11-3846/F 1.605 1.253 1.349 1.508 1.429 48城市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CN11-1119/C 1.677 1.273 1.218 1.484 1.413 4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CN42-1663/F 1.336 1.160 1.517 1.628 1.410 50财贸研究安徽财经大学CN34-1093/F 1.256 1.194 1.524 1.637 1.403 51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N53-1006/F 1.433 1.108 1.320 1.294 1.289 52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CN44-1302/F 1.5820.987 1.110 1.249 1.232 53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CN33-1154/F0.759 1.147 1.376 1.614 1.224 54金融经济学研究广东金融学院CN44-1696/F 1.139 1.130 1.252 1.252 1.193 55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N11-3645/F 1.15 1.150 1.296 1.163 1.190 56农村经济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CN51-1029/F 1.2570.981 1.220 1.269 1.182 57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CN36-1224/F0.9310.872 1.370 1.291 1.116 58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CN11-1077/F 1.0950.994 1.185 1.173 1.112 59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CN32-1566/F 1.0120.994 1.346 1.088 1.110 60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CN11-1057/F 1.1370.914 1.126 1.197 1.094 61经济经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CN41-1421/F 1.0860.884 1.141 1.239 1.088 62改革重庆社会科学院CN50-1012/F——0.503 1.161 1.591 1.085 63亚太经济福建社会科学院CN35-1014/F 1.4530.9160.9550.990 1.079 64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CN22-1054/F 1.1880.963 1.107 1.044 1.076 65经济问题山西省社会科学院CN14-1058/F 1.1690.8940.995 1.068 1.032 66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CN53-1209/F 1.2010.8010.8660.9110.945 67当代经济研究吉林财经大学CN22-1232/F0.9570.8230.9940.9260.925 68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广东财经大学CN44-1446/F0.8640.8000.9110.8420.854 69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河北经贸大学CN13-1207/F0.7510.7390.7760.8640.783 70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CN35-1020/F0.7190.3330.5820.8530.622 71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价格协会CN11-1010/F0.6860.5130.6900.5610.613 72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CN35-1023/F0.4960.3950.5290.5020.481 73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CN11-5859/D—————————— 以下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排名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刊号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五年)四年平均值1金融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CN11-5865/F—————— 1.778 1.778 2金融论坛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CN11-4613/F 2.348 1.083 1.000 1.504 1.484 3上海金融上海市金融学会CN31-1160/F 1.801 1.251 1.390 1.215 1.414 4技术经济中国技术经济学会CN11-1444/F 1.138 1.135 1.219 1.264 1.189 5现代城市研究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CN32-1612/TU 1.1680.916 1.295 1.333 1.178 6税务与经济吉林财经大学CN22-1210/F 1.225 1.113 1.212 1.001 1.138 7消费经济湘潭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CN43-1022/F 1.215 1.041 1.165 1.129 1.138 8保险研究中国保险学会CN11-1632/F0.839 1.069 1.408 1.152 1.117

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目录(试行)

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权威学术刊物目录(试行) 一、综合类 序号刊物名称主办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中国科学A、B、C、D辑中国科学院 3科学通报中国科学院 4中国工程科学中国工程院 5求是中共中央宣传部 6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 7光明日报理论版 8人民日报理论版 二、数学、物理、化学、化工 序号刊物名称主办单位 1应用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 2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 3数学进展中国数学会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4理论物理通讯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中国物理学会 5中国物理快报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6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物理学会 7化学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8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 9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 10生物物理学报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11大气科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2光学学报中国光学学会 1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国光学学会 14硅酸盐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 15声学学报中国声学学会会刊,中科院声学 研究所主办 16色谱中国化学会 17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 18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 19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 20电化学中国化学会 21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 22应用化学中国化学会 23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 24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会 25化学通报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学会 26中国化学快报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会 27高分子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8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教育部(吉林大学承办) 29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

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名录

附件: 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参考名录(试行)(参考自2008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 4 学术月刊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文史哲 7 学术研究 8 江海学刊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 11 社会科学 12 社会科学战线 13 江苏社会科学 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 南开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16 河北学刊 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浙江学刊 1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 浙江社会科学 21 天津社会科学 22 社会科学研究 23 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 25 求是学刊 26 人文杂志 27 江西社会科学 28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 学习与探索 31 江汉论坛 3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 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 求索36 郑州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37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 中州学刊 40 南京社会科学 41 河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甘肃社会科学44 思想战线 45 山东社会科学 46 西北师 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社会科学辑刊 48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 49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 学术界 5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52 广东社会科学 53 国外社会科学 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学术 交流 57 东岳论丛 58 东南学术 59 学海 60 学术论坛 6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4 探索

电子、通信期刊排名

〃xx学术期刊排行榜 ---xx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510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155) A +等(8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电子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中国激光、光电子〃激光、发光学报、控制与决策、自动化学报 A等(24种): 半导体学报、机器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通信学报、信息与控制、红外与激光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电波科学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电子显微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光电工程、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红外技术、压电与声光、半导体光电、现代雷达、电路与系统学报、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B +等(47种) : 半导体技术、电子工艺技术、激光技术、激光与红外、应用激光、微电子学、电讯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信息与电子工程、电视技术、光电子技术、微波学报、激光杂志、磁性材料及器件、电子器件、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通信技术、自动化仪表、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信科学、现代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机械与电子、光通信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中兴通讯技术、现代电信科技、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电声技术、自动化与仪表、数据通信、雷达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师、国外电子元器件、电子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无线通信技术、自动化博览、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工程、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光电技术应用。 B等(46种): 真空电子技术、电子与封装、电子技术、雷达与对抗、现代显示、中国新通信、现代传输、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红外、移动通信、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从21个方面来说明: 分别是: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国际著者论文数、SCI、CSCI、标准规范化、论文平均发表周期、编校质量、装帧印制质量、人才培养、间接经济效益、现代化建设、优秀期刊获奖情况和发行量平均增长率。 具体如下: 1.期刊被引频次(cited numbher of journal) 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项指标从历史的角度,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自期刊创刊以来全部论文在某一年被引用的总次数(绝对数量指标)。 2.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可测度近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该项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 公式:影响因子=——————————————————— 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 3.平均引文率(mean citing rate) 可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引证文献)水平,考察期刊论文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平均引文率通常可以反映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定义: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相对数量指标) 期刊参考文献总数 公式;平均引文率=———————— 期刊论文总数 4.反应速率(Anm3lacy index) 可测度期刊论文被利用的速度以及期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 定义: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次数占前1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一、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共433-种)

一、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共433 种) 1.1 自然科学(124 种) 1. 中国科学:数学ISSN: 1674-7216 2. 中国科学:化学ISSN: 1674-7224 3.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ISSN: 1674-7232 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ISSN: 1674-7240 5.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ISSN: 1674-7259 6.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ISSN: 1674-7267 7.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ISSN: 1674-7275 8.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ISSN: 1674-7283 9.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ISSN: 1674-7291 10.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ISSN: 1006-9305 11.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ISSN: 1674-7313 12.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ISSN: 1674-7321 13.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英文版)ISSN: 1674-733X 14. 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Astonomy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ISSN: 1674-7348 15. 科学通报ISSN: 0023-074X 16.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英文版) ISSN: 1001-6538 17. 数学学报ISSN: 0583-1431 18.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数学学报(英文版)ISSN: 1439-8516 19. 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ISSN: 1000-8314 20.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数学年刊B 辑(英文版) ISSN: 0252-9599 21. 应用数学学报ISSN: 0254-3079 22. 计算数学ISSN: 0254-7791 23.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计算数学(英文版) ISSN: 0254-9409 24. 数学进展ISSN: 1000-0917 25. 系统科学与数学ISSN: 1000-0577 26.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系统科学与数学(英文版) ISSN: 1009-6124 27.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 辑(中文版) ISSN: 1000-4424 28. Applied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Series B)高校应用数学学报B 辑(英文版)ISSN: 1005-1031 29. 数学物理学报(中文版)ISSN: 1003-3998 30.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ISSN: 0252-9602 31. Algebra Colloquium 代数集刊(英)ISSN: 1005-3867 32.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应用数学与力学(英文版)ISSN: 0253-4827 33. 力学学报ISSN: 0459-1879 34. Chine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Applied Mechanics 力学学报(英文版)ISSN:0567-7718 35.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ISSN: 0894-9166 36. 航空学报ISSN: 1000-6893 37.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 ISSN: 1000-9361

核心期刊目录(北大版2017)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和2014年出版过七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编者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五版的研制经验,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17 学术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社会科学研究 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 社会科学战线 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浙江社会科学 26 江西社会科学 27 南京社会科学 28 天津社会科学 29 学习与探索 30 河北学刊 3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 学海 34 江汉论坛 3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甘肃社会科学 39 浙江学刊 40 人文杂志 4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求索 44 求是学刊 45 贵州社会科学 46 思想战线 4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探索与争鸣 49 广东社会科学 50 中州学刊 5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4 国外社会科学 5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 东南学术 5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 山东社会科学 60 东岳论丛 61 云南社会科学 6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4 河南社会科学 6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 社会科学辑刊 7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 学术交流 72 学术论坛 7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 学术界 7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0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5 湖北社会科学 86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8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0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 北方论丛 9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 齐鲁学刊 9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7 江淮论坛 98 北京社会科学 9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 学习与实践 101 天府新论 10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03 湖南社会科学 10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6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7 理论月刊 108 学术探索 10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0 社会科学家 11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 内蒙古社会科学 115 兰州学刊 116 高校理论战线(改名为:中国高校社会 科学) 11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 广西社会科学 119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0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国 青年社会科学) 122 宁夏社会科学 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 1 哲学研究 2 哲学动态 3 道德与文明 4 世界哲学 5 中国哲学史 6 伦理学研究 7 现代哲学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 绍 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 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被《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的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此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28种)。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http://159.226.100.178/html/lyqkb.htm,限于理工科期刊)。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目前以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简介

关于国家学术期刊参考名录汇总

关于国家学术期刊参考名录汇总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解放军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 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论.文.服.务QQ81995535、《世界宗教 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人民 大学复印资料》、《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人才》、《经济法制》、《党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中 国党政干部论坛》、《哲学动态》、《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世界 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社会学研究》、《社会》、《社 会学》、《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辞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古代语研究》、《红楼梦学刊》、《中 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语文》、《文艺理论与批评》、《方言》、《民族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 《当代作家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民族文学》、《明清小 说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语言与翻译》、《回族 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中国民族教育》、《外语学刊》、 《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育》、《外语与外语教学》。 《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电视》、《舞蹈》、《黄钟》、《音乐艺术》、《中国书法》、《中国音乐学》、《音乐研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汇总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解放军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人才》、《经济法制》、《党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哲学动态》、《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辞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古代语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语文》、《文艺理论与批评》、《方言》、《民族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当代作家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民族文学》、《明清小说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语言与翻译》、《回族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中国民族教

核心期刊及其相关概念

核心期刊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二、国内核心期刊遴选体系: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三、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 某期刊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 双核心期刊与单核心期刊在职称评选中,均为核心期刊。但双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自然要更好一些。 四、期刊常见概念: 1、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2、省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3、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4、CN类刊物: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5、ISSN类刊: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6、CSCD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7、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8、SCI期刊: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的三大评价体系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部分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和实力的权威机构先后创建了一些学术期刊的检索和评价体系。就评价功能而言,其中较为权威、较为成熟和规范的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三种。 这三种体系自创建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学界有较强的影响力,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对其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普遍认为其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估和选购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且促进了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学术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的提高。 以下就作一具体介绍。 一、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在目前的几个评价体系中是创立最早也是最为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的研究和评选始于1992年,每4年进行1次,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2001年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成员馆、中国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农业科学院文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开展这项工作,其成果形式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该书自1992年问世以来,作为研究和评选工作的成果,已出版了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和2004年版2008年版共5版,同样是每4年出1版。“中文核心期刊”的评选,是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作出的。以2004年第4版为例,其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7个评价指标,选作评价指标统计源的数据库有51种,统计到的文献数量共计9435301篇次,涉及期刊39893种次。这项工作是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刊物在一定时期内所刊载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科研活动。课题组的百余名专家和期刊工作者参加了研究,共1873位学科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经过定量评价和专家定性评审,历时两年,从我国正在出版的近12000种中文期刊中评选出了1800种“中文核心期刊”(1996年入选1700种、2000年入选1568种),入选率仅达15%左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1992年、1996、2000和2004年和2008年的5次评选中均在全国范围内的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也就是说,均入编于1992年版、1996年版、2000年版和2004年版和2008年版的《中文 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信息查询与研究评价的主要工具,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库。最早是于1998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出研制的,1999年7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CSSCI是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全国3500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质量高、编辑规范的学术期刊作为来源期刊。来源期刊遴选的重要参数是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对影响因子计量排序的基础上,选出学科期刊总量15~20%的期刊提交给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由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