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研究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并将其运用于运动实践,不仅对于探讨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赛前状态

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special physical state before competition)。赛前状态可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甚至在想象比赛时,也会出现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

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等。例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通气量增大,摄氧量提高;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尿频以及血糖浓度升高等。

研究表明,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越关键,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而且越临近比赛,赛前反应越明显。例如,赛前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图14—1、2所示。

图14—1赛前脉搏图

14—2 赛前动脉血压

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比赛或训练的场地、音乐声、广播声、观众、对手的表现、运动器材等信息经常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在比赛或训练前,只要接触到这些刺激,就可产生与训练或比赛时相类似的生理反应。由此可见,赛前状态是上述刺激与肌肉活动多次结合后,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缘故。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因此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自然条件反射。

二、赛前状态的类型

良好的赛前状态能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为即将进行的比赛或训练做好机能准备,使机体更快地发挥出最大的运动能力,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反之,将会对比赛或训练造成负面的影响。根据赛前状态的特征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一)准备状态

准备状态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机体机能得到预先动员。从而可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有利于机体发挥更大的机能能力,进而提高运动成绩。准备状态多见于优秀运动员。

(二)起赛热症

起赛热症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常表现为情绪紧张、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寝食不安、呼吸短促、尿频等不良反应。因而影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该类型多见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运动员或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

(三)起赛冷淡

起赛冷淡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全身无力、反应迟钝、对比赛淡漠等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过高的持续性兴奋,进而引起超限抑制的结果。因此,起赛冷淡是起赛热症的继发性反应。

三、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

在运动实践中,不同的赛前状态对机体的运动能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起赛热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因而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易出现错误及多余动作、情绪紧张、急燥、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些不良的反应不可避免地导致运动能力及比赛成绩下降,尤其在重大比赛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相反,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如起赛冷淡),则表现为肌肉紧张性降低、身体乏力等。这种现象同样也会影响运动能力,导致运动成绩下降。除此之外,思想问题也是影响赛前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对比赛认识不正确,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包袱等,都会使运动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发生不良变化,从而诱发不良的赛前状态,导致运动成绩下降。

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必须针对不良的赛前状态(起赛热症和起赛冷淡)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达到准备状态。为此,应做到:①运动员应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控制情绪,端正比赛态度;②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适应各种比赛的环境;

③根据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过度紧张,可安排一些缓和、有节奏、强度小、能够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或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情绪低落,则可安排一些活跃、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练习;④按摩,按摩对消除精神紧张或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均有一定的作用,如强度较大的扣击能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而强度小的揉、抚摩则能降低其兴奋性。⑤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如合理安排赛前活动,要求运动员自觉遵守作息制度等。

第二节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目的是,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目的的身体练习,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

一、准备活动的类型

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及机能特点不相似的活动。例如,正式比赛或训练前进行的各种走、跳、跑、徒手操及游戏等,其目的是提高新陈代谢,使其体温升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及各器官系

统的机能;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节奏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如棒球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的试投等,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强化动力定型,为正式比赛或训练做好技术和机能的准备。在运动实践中,两种准备活动缺一不可,进行合理的准备活动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二、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一)提高代谢水平和升高体温

体温升高可产生以下几方面的生理效应:①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及舒张的速度,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并能提高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预防运动损伤。②可增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物质代谢水平,保证运动中有充足的能量供应。

(二)增加氧运输系统的功能

准备活动可克服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肺通气量、心输出量和摄氧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增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使机能水平提高。(三)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专门性准备活动可使运动条件反射联系多次接通,从而提高相关中枢间的协调性。还能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到适宜水平,增强内分泌的活动,为正式比赛或训练做好机能准备。(四)调整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可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机体在比赛前处于准备状态,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三、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

准备活动与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不同。赛前状态是在各种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反射,而准备活动则是在比赛前通过人为活动,来预先动员身体机能,从而使机体的调节机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代谢水平增加,运动能力提高。二者都有预先动员生理机能的效应,但赛前状态是无目的的,而准备活动则是有目的的。

(二)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

影响准备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及准备活动的内容等。

过大的运动强度及运动量往往使机体产生疲劳,影响运动成绩。准备活动的时间及强度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志。通常准备活动的强度为45%VCO2max,心率约为100~120次/分;持续时间约为10~30min;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比赛开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15min,在一般性体育教学课中以2~3min为宜。此外,准备活动还受运动员的年龄、训练水平、运动项目、季节气候及赛前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如在炎热的季节里准备活动的时间可适当缩短,而在寒冷的季节里则应适当延长。

第三节进入工作状态

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并不是一开始就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此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gradually entering the best working state)。进入工作状态在比赛或训练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100m赛跑在40~50m处才能达到最高速度;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在比赛开始后数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平等。长期的运动训练可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提高运动成绩。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进入工作状态的产生原因包括生理惰性和物理惰性两方面。生理惰性是指人体机能提高的难易程度;物理惰性是指人体所必须克服的物理惯性。生理惰性是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具体原因有:

(一)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人体所有的反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整合作用下完成的。因此,完成任何一种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动作越复杂,时间延搁及神经系统各中枢间机能协调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故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也越长。

(二)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肌肉活动必须依赖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才能获得能源物质、氧气和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内脏器官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而肌肉活动则受躯体运动性神经的调节。由于植物性神经具有传导速度慢及传导过程中突触联系多的特点(图14—3),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生理惰性比躯体运动性神经大。

此外,内脏器官的活动还受神经—体液的调节,特别是内脏器官进行持续性活动时,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更为重要。而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惰性比单纯神经调节的惰性大的多。研究表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1500m时,呼吸、循环系统的许多指标需要在运动开始后2~3min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运动器官在20~30s内即可发挥出最高的工作效率。可见,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是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进入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运动强度、赛前状态及准备活动等。肌肉活动越复杂,动作变换越频繁,进入工作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比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长,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将会缩短;良好的赛前状态及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有效地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更快地提高机体的机能能力;此外,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长短还与年龄有关,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较成年人短。

三、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一)―极点‖及其产生的机理

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在运动开始的某一阶段,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难以忍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痛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出现的迟早、反应的强弱以及消失的快慢与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赛前状态及准备活动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中长跑运动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越明显,消失得也越慢;良好的赛前状态及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减弱―极点‖反应。

―极点‖ 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体内氧气供

应不足,致使大量代谢产物(如乳酸)在体内堆积,血浆pH值降低。在这些代谢产物的刺激作用下,反射性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机能活动失调。这些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层后引起动力定型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极点‖出现时动作迟缓,不协调。

(二)―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机理

―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机能活动开始进入到稳定状态。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内脏器官活动逐步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②―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减慢,需氧量减少,机体内环境逐步改善,被破坏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第四节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稳定水平。此时,人体生理机能与运动输出功率保持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保持相对稳定,如心率、心输出量、摄氧量及血压等均出现稳定状态。根据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可将稳定状态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

一、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小(亚极量运动,即小于最大摄氧量的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出现―真稳定状态‖。其特点是摄氧量满足需氧量(图14—4)。

图14—4 真稳定状态示意图

在真稳定状态阶段,肺通气量、心率、血压及其它生理指标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血乳酸堆积量较少,内环境相对稳定,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由此可见,真稳定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该功能越强保持时间越长。例如,优秀耐力性运动员以66% VCO2max的强度进行运动可维持8h;以47% VCO2max的强度运动可维持24h。

二、假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大(极量或近极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会出现―假稳定状态‖。其特点是需氧量大于摄氧量(图14—5)。此时,虽然摄氧量已达自己的极限水平,但仍不能满足需氧量,故能量供应以无氧代谢为主,乳酸的产生率大于清除率,乳酸及氧债积累较多,血浆pH值下降,运动持续时间较短。在假稳定状态阶段,与运动有关的生理机能基本达到极限水平,如心率可达200次/分,心输出量达30L/min,呼吸频率达60次/分以上,肺通气量

为120~150L/min,收缩压达200~240mmHg等。

图14—5 假稳定状态示意图

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出现真稳定状态,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出现假稳定状态,短时间运动则不出现稳定状态。

第五节运动性疲劳

一、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sports fatigue)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

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疲劳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可以恢复。力竭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展的最后阶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的一种疲劳现象。

二、疲劳的分类

疲劳的分类十分庞杂。①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②根据产生疲劳的主要器官不同可分为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及呼吸系统疲劳。③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④疲劳还可分为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

为了讨论方便,本节将疲劳分为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行为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不安等。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身体疲劳又可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枢的、外周的等类型。

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产生的疲劳,既有身体疲劳的成分,又有心理疲劳的成分,因此,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疲劳。

三、疲劳产生的机理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疲劳产生的生理机理一直是世界各国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但疲劳产生的机理是非常复杂的。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说有:

(一)衰竭学说衰竭学说又称为能源耗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由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糖原及高能磷酸物含量下降,补充能源物质后,运动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伯格斯特龙等发现,在进行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过程中,当ATP和CP的储备率小于使用率时,机体将不能维持原有的运动;运动至疲劳时,肌肉中CP含量仅相当于运动前的20%;在极限强度无氧运动至力竭时,CP浓度接近于零。说明CP含量的下降是引起短时间疲劳的重要原因。

在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糖浓度下降伴随着疲劳症状,当补充糖类物质后,运动能力又有所恢复。坎农研究发现,当狗筋疲力竭时,血糖含量下降,注射肾上腺素后狗的运动能力明显恢复(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浓度升高)。另据福克斯研究发现,人体在做单腿功率自行车运动至疲劳时,运动腿肌肉糖原含量明显下降,而非运动腿的糖原含量几乎未变,运动时间越长,疲劳症状越明显,糖原消耗也越多(图14—6)。可见糖原含量与运动性疲劳有密切关系。

图14—6 运动时间与肌糖原的关系

(二)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又称为代谢产物堆积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其依据是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进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的pH值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妨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抑制糖酵解过程,使ATP再合成速度减慢,能量供应出现障碍。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Ca2+浓度下降,从而影响粗细肌丝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机能下降。(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破坏以及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研究发现,当机体失水量达体重5%时,肌肉工作能力将会下降20%~30%左右。除此之外,当体内离子(如K+、Ca2+ 等)的平衡遭到破坏时,也会引起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出现疲劳。运动时,由于K+大量外流,导致细胞膜内、外极化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性下降;Ca2+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如果胞浆内Ca2+浓度过高或持续性增高,将会造成细胞代谢紊乱、结构破坏,机能下降而导致疲劳。

(四)保护抑制性学说

该学说认为,无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使之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贝柯夫研究发现,狗拉载重小车行走30~60min而产生疲劳时,一些条件反射量显著减少,不巩固的条件反射完全消失。雅科甫列夫研究发现,机体因长时间运动而出现严重疲劳时,大脑皮层运动区A TP含量明显下降,γ-氨基丁酸水平明显增高(γ-氨基丁酸是中枢抑制性递质),皮层抑制过程加强。

(五)突变学说

突变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及兴奋性衰减过程中,为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存在的一个运动能力急剧下降阶段。它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三维关系改变造成的(图14—7)。该学说克服了以往用单一指标解释疲劳现象的不足,提出了肌肉疲劳的控制链(图14—8)。

图14—7 疲劳衰减突变过程

图14—8 肌肉疲劳控制链

(六)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带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及单线态氧等。自由基可以和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还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胶联,其结果可导致细胞结构破坏、功能下降。

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氧化代谢活动加强,骨骼肌、心肌及肝脏等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所以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增加,从而导致肌质网钙泵机能降低,肌浆中钙离子堆积,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机能减弱;此外,自由基攻击线粒体膜还会造成能量代谢紊乱。目前已有多数研究证实,体内自由基增加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产生的原因

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运动的负荷及性质不同,因而对人体机能产生的影响不同,所以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产生的原因也不完全相同。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时,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引起A TP转化速率降低所致;

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时,能量供应以糖酵解系统为主,因此,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下降是造成机能下降和产生疲劳的原因;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时,疲劳的产生往往与肌糖原和肝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工作肌氧供应减少以及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在进行静力性运动时,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过度憋气导致心血管机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讨论运动性疲劳时,首先要分清楚是由哪种运动形式造成的疲劳。

五、疲劳产生的部位

疲劳发生的部位很多,可大致分为中枢和外周两个部位。

(一)中枢性疲劳

中枢性疲劳是指发生的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产生兴奋、发放冲动、调节肌肉收缩活动的机能系统,所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会导致整个机体机能下降而出现疲劳。具体表现为:

1.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

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大脑细胞中A TP、CP水平明显降低,血糖含量减少,ATP再合成速率下降以及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可引发皮层细胞兴奋性降低,抑制程度加深,从而引起机体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对于避免脑细胞过度耗损具有积极意义。

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

脊髓α运动神经元受局部代谢产物和传入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其工作能力下降,导致身体疲劳。

(二)外周性疲劳

外周性疲劳主要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细胞器和肌肉收缩蛋白等部位。1.神经—肌肉接点

神经—肌肉接点是指神经纤维与肌细胞膜之间连接的部位。剧烈运动后,接点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导致接点处兴奋传递障碍,肌细胞膜去极化过程减弱或不能去极化,因而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出现疲劳。

2.细胞膜

细胞膜是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细胞识别以及信息传递的结构。因此,完整的细胞膜对于实现其机能活动至关重要。运动过程中,由于肌细胞膜受机械牵拉及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损伤,从而引起收缩机能下降。其变化与自由基增加及细胞膜通透性异常增加有关。

3.收缩蛋白

肌肉收缩蛋白是实现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故肌肉收缩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必然导致肌肉收缩能力下降。研究表明,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肌钙蛋白与钙离子亲和力下降,肌钙蛋白与原肌球蛋白相互作用降低,因而去抑制作用减弱,横桥与细微丝结合受阻,肌肉收缩能力下降。此外,运动还能造成肌肉收缩蛋白结构异常,如A带及I 带异常,H区消失,Z线消失或加宽,肌丝卷曲、排列混乱等。肌肉这种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会导致收缩机能下降,造成骨骼肌疲劳。

除此之外,肌质网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也是影响肌肉收缩能力的重要因素。当肌质网释放或摄入钙离子机能下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弱时,肌肉收缩能力将会下降,出现疲劳。

六、判断疲劳的方法

正确地认识和判断疲劳,对于科学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引起疲劳的原因及部位不同,因而疲劳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故判断疲劳的方法也有所差异。目前判断疲劳的方法有生理指标测定法、教育学观察法及自我感觉评价法等。

(一)骨骼肌疲劳测定

1.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下降是肌肉疲劳的显著特征。一般情况下,如果运动后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且不能及时恢复,可视为肌肉疲劳。在评定运动性疲劳时,应根据参与运动的主要肌群确定测试内容,如以上肢活动为主的运动可测试其握力或曲臂力;而以腰背肌活动为主的运动则可选择测试背力等。具体测试方法是:

(1)握力及背肌力

握力及背肌力测试方法有两种:其一,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求出数值差。如果次日晨已经恢复,表明为正常肌肉疲劳;其二,首先在运动前连续测定若干次肌肉力量,计算平均值,待运动结束后,再进行同样方式的力量测定,如果肌肉力量平均值低于运动前水平,或几次力量测试值连续下降即可视为肌肉疲劳,如果一次练习后连续几天肌肉力量不能恢复,则表明疲劳程度较深。

(2)呼吸肌力量

连续测定5次肺活量,每次间歇时间30s,疲劳时肺活量依次下降。

2.肌肉硬度

肌肉硬度是反映肌肉放松程度的指标,其大小与肌肉疲劳深度有关。当骨骼肌出现疲劳时,其收缩力量和放松能力均下降,因而导致肌肉硬度增加。具体测试方法是:将硬度计圆柱体置于被测肌肉表面,使圆柱体紧贴皮肤,缓缓施加压力,记数盘上即可显示出力量大小,连续测定三次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张力,并记录最小值。如果肌肉硬度增加,表明肌肉放松能力较差,疲劳尚未恢复。

3.肌电图

肌电图(EMG)反映肌肉兴奋时电活动变化的特征。采用运动肌电图可评定骨骼肌和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通常评定运动疲劳的肌电图指标有肌电振幅、频率、电机械延迟及积分肌电图等。肌肉疲劳时,肌电图可表现出积分肌电图下降,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延长等现象。

(二)心血管疲劳测定

1.血压体位反射

血压体位反射是反映植物性神经调节能力的指标。运动训练后,由于植物性神经调节能力下降,故血压体位反射发生异常变化。因此,血压体位反射可作为评定心血管系统疲劳程度的依据。其具体方法是:受试者坐位静息5min,测定安静血压,随即受试者保持仰卧姿势3min,之后使受试者恢复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不能让受试者自己坐起),立即测定血压,并每隔30s测定一次,测试持续时间2min。如果2min内完全恢复即为正常;恢复一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则可视为深度疲劳。

2.心率

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的简易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及恢复期心率判断疲劳程度。

(1)基础心率

基础心率是指清晨、清醒、起床前静位状态下的心率。一般情况下,基础心率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大运动量训练后,经过一昼夜恢复,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可认为疲劳尚未恢复,即有疲劳积累现象;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增加,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调整运动量。

(2)运动中心率

运动中心率呈动态变化特点,且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通常可采用遥测心率的方法测定运动中心率变化,或用运动后即刻心率来代替运动中心率。业已证明,随着训练水平的

提高,机体在完成定量负荷运动时,其心率变化减少。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机体从事同样负荷运动时,其运动中心率增加,则表示机体机能下降,有疲劳积累现象。

(3)恢复期心率

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快慢可作为判断疲劳程度的指标。如果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机能下降。如进行30s20次深蹲的定量负荷运动,正常情况下心率可在运动后3min内完全恢复,如果身体疲劳,恢复时间将明显延长。

3.心电图(ECG)

运动疲劳时心电图的S—T段下移、T波下降或倒置,常出现肌电干扰。

(三)感官及神经系统疲劳测定

1.皮肤空间阈

皮肤空间阈是指辨别皮肤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机体疲劳时,皮肤空间阈增大。当运动后皮肤空间阈较安静时大1.5~2倍,表明出现轻度疲劳;若大2倍以上则可视为深度疲劳。

2.闪光频率融合阈

运动疲劳时,闪光频率融合阈值增大,当阈值为1.0~3.9周/秒时为轻度疲劳;4.0~7.9Hz 为中度疲劳;8.0Hz以上为深度疲劳。具体测试方法是:受试者坐位、注视闪光光源,由低频向高频旋转闪光频率旋纽,以不出现闪光为标志,记录该闪光频率。然后再由高频向低频旋转闪光频率旋纽,同样记录该闪光频率。以上两种测试方法各作三次,共6次,求其平均值。

3.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明显延长。

4.脑电图疲劳时,由于神经细胞抑制过程加强,因此,脑电图慢波成分增加。

(四)主观感觉判断(RPE)

运动员在运动时的自我感觉能力也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指标。瑞典生理学家岗奈尔·鲍格于1973年研究制定了判断疲劳的主观感觉等级表。鲍格认为:运动时来自肌肉、呼吸及心血管方面的刺激,都会传到大脑皮质而引起感觉系统应激。大脑细胞通过对传入信息的综合分析而对其工作能力作出相应调整,如果感觉疲劳,往往会产生一种需要停止工作的预兆,因此,疲劳的主观感觉往往是真正疲劳的信号。

RPED的具体测定方法是:令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或跑台上做递增负荷运动,并观察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每增加一级负荷,应在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表14—4)上指出自我感觉等级,表中的等级乘以10,即为受试者完成该负荷运动的心率。如果机体出现疲劳,主观体力感觉等级将相应增加。

表14—4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

(五)教育学观察

在教学或训练中注意观察运动员的反应,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眼神无光、打哈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运动能力下降等现象,可初步判断有疲劳产生。

第六节恢复过程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运动中消耗的物质及下降的机能,只有在恢复期得到完全恢复,人体机能才能得以提高;反之,将会出现疲劳积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一、恢复过程的阶段划分

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运动时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及超量恢复阶段(图14—9)。

图14—9 消耗与恢复过程

(一)运动时恢复阶段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虽然恢复过程也在进行,但是消耗大于恢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机能逐渐下降。

(二)运动后恢复阶段

运动结束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明显占优势,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

(三)超量恢复阶段

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该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有的水平。

超量恢复的程度及出现的时间与运动量(或消耗程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量越大,物质消耗的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超量恢复不明显,但出现的时间较早(表14—5)。

表14—5 动物进行不同活动量肌糖原的消耗与恢复

此外,不同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快慢也不同。如剧烈运动后CP在20~30s内仅恢复一半,待3~5min时才能出现超量恢复;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后,肌糖原约在运动后15min 出现超量恢复,而蛋白质出现超量恢复相对较晚;马拉松运动后,脂肪出现恢复的时间发生在第三天。游泳运动员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后的第1~3天,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到第3~5天恢复到原来水平,第5~8天才出现超量恢复。

掌握超量恢复的特点,并将其用于运动实践对于提高运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单腿运动的个体,当运动到精疲力竭时,运动腿股外肌的肌糖原含量接近于零。运动结束后连续3天食用高糖膳食而不参加任何运动,结果显示,运动腿股外肌肌糖原含量比安静腿多一倍(图14—10)。

图14—10 肌糖原的充填(超量恢复

二、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指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实验证明,运动后使参与运动的肌肉做一些伸展或牵拉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和硬度,加速机能的恢复。另据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后,进行3~5min的整理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乳酸的消除和利用。例如,在力竭性运动后,做整理活动时乳酸的半时反应为11min,而完全休息时乳酸的半时反应为25min。可见,运动结束后,进行一定量的整理活动对于偿还氧债、消除乳酸、促进机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结束后,如果不做整理活动而骤然静止,静止的姿势将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使氧气的补充不足及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脑组织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出现―重力休克‖。此外,剧烈运动时,由于骨骼肌持续紧张收缩,使大量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运动结束后,如果不做整理活动,将会使肌肉硬度增加并产生延迟性酸痛。因此整理活动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高度重视。2.积极性休息

积极性休息是指运动过程中为了消除疲劳而采取的各种变换动作或运动强度的练习。谢切诺夫于1903年研究发现,右手握测力器工作至疲劳时,以左手继续工作来代替安静休息,能使右手恢复得更快更完全。对此,谢切诺夫认为,在休息时来自左手肌肉收缩时的传入冲动能加深支配右手的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并使右手血流量增加,从而促进恢复。另据研究发现,积极性休息与被动性休息相比较,积极性休息能使乳酸消除速度提高一倍。可见,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采取调整训练内容、变换运动形式的积极性休息对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二)营养性手段

运动时消耗的物质需要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因此,安排合理的营养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体内糖原大量消耗,因此训练后的膳食应适当增加糖的含量。研究发现,长时间运动(连续3天长跑)后,运动员食用高糖膳食,肌糖原可在48h完全恢复。

若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膳食,待运动结束后第5天尚未完全恢复(图14—11)。而举重运动员则应适当增加膳食中蛋白质的含量(150g/d);同时,还应补充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前苏联营养学家莫·纳伏尔加夫认为,如果人体经常在机体代谢和机能状况没有充分恢复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活动,会引起代谢过程紊乱,机能调节失调,运动能力下降。由此可见,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合理安排膳食,可有效促进机能恢复,提高运动训练效果。

图14—11 长时间运动后膳食对肌糖原完全恢复速率的影响

(三)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质抑制过程的表现。睡眠时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主动联系大大减少,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而能量消耗较少。此时,代谢活动以合成代谢为主。所以良好的睡眠可使人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良好的恢复。

为了加深睡眠和延长自然睡眠的时间,可用频率为30~40Hz的脉冲电流,刺激太阳穴或乳突部位,操作过程中逐步增加电流强度0.1~0.4mA,直至眼睛出现闪烁感。实验证明,利用这种方法能提高睡眠效果。

(四)中医药手段

研究表明,应用中医药调理的手段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延缓疲劳出现和消除疲劳,加速体能的恢复。目前运动员恢复疲劳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当归、生地、酸枣仁、阿魏酸、五味子、虫草等。

(五)物理手段

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医学和物理手段能加速机体的恢复。洗浴(蒸汽浴、盐水浴等)也是一类非常有效地消除疲劳、促进机体恢复的措施。

[小结]

1.从运动开始到结束,人体经历了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工作状态、疲劳和恢复五阶段的变化。良好的赛状状态可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而不良的赛前反应可以通过准备活动得到适当调整。正式参加比赛或训练时,人体的工能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在这一过程中相继产生了―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稳定工作状态。稳定工作状态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而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稳定工作状态可分为真稳定工作状态和假稳定工作状态。

2.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不同项目运动员产生的疲劳不同,运动性疲劳按产生的部位可分为中枢疲劳与外周疲劳。中枢疲

劳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机能失调引起的;外周疲劳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基质网、线粒体及收缩蛋白功能障碍造成的。

3.恢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现象。人体机能状态的恢复快慢与运动时强度、运动量、运动后膳食及运动员训练水平等因素有关。采用适当的运动方式、足够的睡眠、适当的物理学手段以及合理膳食营养可促进恢复过程。

[思考题]

1.如何依据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2.准备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3.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学说。

5.试述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

常用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流程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人体安静、运动时脉搏、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学会人体在安静时和运动前后脉搏及血压的测定。 [实验原理] 血压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间接法。通过使用血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测定血压。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并没有声音,如果对血管施加压力,使血管腔变窄而形成血液涡流时可发生血管音。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完全被阻挡,此时在受压部位的远侧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则可断续地通过受压部位使血流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当继续降低压力时,且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由断续流动恢复到持续流动,受压部位远侧的声音则由强变弱或突然消失。因此,动脉血流刚能发出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动脉内血流声音突变后消失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正常成人安静时心率约在60—-100次/分。心率常受年龄、性别、生理状况、训练水平、体力劳动及体育运动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测定血压、心率可了解受检查者循环系统的功能,了解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运动后的恢复情况、运动的密度。 [实验对象] 人体 [实验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电子节拍器 [实验步骤] 一、安静时脉搏血压的测定 (一)脉搏的测定 1.扪诊法桡动脉扪诊法:在测试安静脉搏时较为方便。 颞浅动脉扪诊法:位于耳前部略偏上,颞浅动脉经过此处,适合于运动后。 心前区扪诊法:位于左心前区心尖部,适合于运动后。 颈动脉扪诊法:位于胸锁乳头肌前、下颌角下部。 2.器械法 听诊法:用听诊器在心前区直接听诊,计算心率。 心率遥测仪:可准确记录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 (二)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测定。 1.将脉压带绑在被试者的上臂,其下缘应距肘关节上约2--3厘米,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2.在肘窝内侧找到搏动点,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肱动脉处。 3.把气球的气门旋紧打气,随脉压带内的压力升高,逐渐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声,继续打气等声音消失时再使压力升高20--30毫米汞柱或2--4千帕,然后旋开气门徐徐放气。 4.在放气时注意听有节奏的“咚咚”声响的第一声出现时,水银面所指示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5.继续放气,随压力逐渐下降,听到突然变声或声音消失时,水银面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对象】人 【器材与药品】 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 (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接着,连接导联线。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

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高二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懂得规律的科学含义,正确理解规律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必须把客观规律和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规则、规定和法律条文区分开来。 2.能力方面: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通过对各类规律共性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在概念的比较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 3.觉悟方面: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通过社会规律的学习,了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规律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设计: 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具体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注重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了解了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那么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不是意味着物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可循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探讨第三节的内容。 让我们在来看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1682年出现的彗星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指出:这一彗星是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沿着一个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而行。而且正如哈雷所言,76年后,彗星又光临了地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二、讲授新课: 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大家快速阅读教材72—73页第4自然段的内容,看看这部分教材讲了些什么内容。 学生阅读后,出示小黑板;(显示以下内容) 项目表明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联系 日、月、星、辰按一定的轨道运转 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运动 无机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生物的运动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青蛙冬眠春晓, 南北极动物换季节换毛 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要按生产关系要适应生 产力的规律进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4章

4-1试述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答:1.推程凸轮转过推程运动角δt。从动件在推程做功,称为工作行程。 2.静止在最远点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停留在远离凸轮轴心的位置,称为远休止,凸轮转过远休止角。 3.回程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在其重力或弹簧力作用下由最远点回到最近点,这一行程称为回程,凸轮转过回程运动角。从动件在回程中不作功,称为空回行程。 4.静止在最远点凸轮继续转动,从动件停留在离凸轮轴心最近位置A,称为近休止,凸轮转过近休止角。 4-2 凸轮机构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如何选择? 答:等速运动规律产生刚性冲击,这种运动规律不宜单独使用。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产生柔性冲击,这种运动规律适用于中速凸轮机构。 4-3 已知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如表题4-3所示,绘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解:1.将横坐标代表δh的线段分为若干等份,等分点为3、4、5、6、7、8、9、10。 2.在δh/2处作横坐标的垂线,按一定比例取升程h,将h也分成与横坐标相同的等份,等分点为、3'、4'、5'、6'、7'、8'、9'、10'。 3.分别由始点和终点向3'、4'、5'、6'、7'、8'、9'、10'联斜线,这些斜线与横坐标各等分点的垂线的交点,即为位移线图的点。 4.将这些交点连成圆滑的曲线,即得位移线图。 4-4 已知从动件位移线图如图,设计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已知其基圆半径r min=40 mm,凸轮顺时针转动。 解: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υ,以r min为半径作基圆。基圆与导路的交点B0为从动件尖顶的起始位置。 2.在基圆上,自开始沿的相反方向依次取推程运动角β1、远休止角β'、回程运动角β及近休止角β'',并将β1和β2各分成与位移线图对应的若干等分,得基圆上各点B‘1、2 B‘2、B‘3…。连接各径向线O B‘1、O B‘2…得到从动件导路反转后的位置。

人体运动机能

人体运动机能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和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从正式比赛前或者训练前或者运动前就已经发生,并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按其发生的顺序大致可以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的机能变化。 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人体在参加比赛前或运动前,某些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这时的机能状态为赛前状态。赛前状态可出现在运动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 1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表现为心率加快、收缩压升高、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并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 赛前状态产生的生理机制可以用自然条件反射机理来加以解释。 2 、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整 (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①良好的赛前状态有利于缩短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并能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的和提高运动成绩。如通过适应场地、倒时差、模

拟比赛,促使兴奋性适度提高。 ②不良的赛前状态将妨碍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出现赛热症型和赛冷淡型,前者过度兴奋,常有寝食不安无所适从、四肢无力、全身颤抖等反应;后者表现为兴奋性过低,对比赛淡漠、无兴趣、浑身无力。(2)赛前状态的调整 努力使赛前反应调整至最适宜状态。 不断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经常参加比赛,积累经验;通过适当形式的准备活动调节赛前状态,针对赛热症者可采取强度小、轻松缓和以及转移注意力的准备活动,对赛冷淡者可采取强度大并与比赛内容接近的练习。 (二)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 调整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相互协调,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通过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使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使工作肌能获

高二政治教案: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

高二政治教案: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分析】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因为: (1)既然它是事物本身所固的,所以规律具本质性的特点。可见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既然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它具必然性的特点,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趋势。 (3)既然规律是稳定的联系,所以它具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会重复出现。可见,稳定性就是规律的重复性,而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4)从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可以推出,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不移的秩序,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规律概念做到以下几点: ①哲学上讲的规律不同于具体学科的规律。它们是共性和

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规律不等于它的现象。规律不是外露于事物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人们能通过现象发现、认识规律。 ③规律不同于规则。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a.二者的含义不同,规则是照人们需要而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具体规定。 b.二者性质不同。规律是客观的,在人意识之外独立存在,人们不能创造、消灭或改造它。而规则是主观的,它依人们的主观需要为转移,人们可以制定、废除和修改它。两者联系表现在:正确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④定律不是规律。定律是指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联系。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从上述①③去理解。

第3章 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第3章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3.1人体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系统。由骨,关节,肌肉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1.人体骨骼 骨是体内坚硬而有生命的器官,主要由骨组织构成。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大类,间接连接的骨称为关节,以相对骨面间具有间隙为特征,人体运动主要是骨绕关节的运动而形成的。 人体骨骼的总数约206块,其中177块直接参与人体运动。 人体骨骼分为两大类:中轴骨和四肢骨。 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椎骨26块,肋骨12对和胸骨1块。 四肢骨分为上肢骨64块和下肢骨62块。 肌肉是运动的基础,但是必须借助骨杠杆,其中关节是支点,肌肉是动力源,肌肉与骨的附着点称为力点,而作用于骨上的阻力(自重,操纵力等)的作用点称为重点(阻力点)。 人体的活动有三种骨杠杆形式: ○1平衡杠杆:支点位于重点与力点之间。类似天平秤的原理。 ○2省力杠杆:重点位于力点与支点之间。类似撬棒重物的原理。 ○3速度杠杆:力点在重点和支点之间,阻力臂大于力臂。在人体中较为普遍,用力较大,速度较快。例如手执重物时肘部的运动。 2.关节 ○1分类:单轴关节(手指关节),双轴关节(手腕关节),多轴关节(肩关节和髋关节)。○2运动形式:角度运动(屈伸,收展),旋转运动,环转运动 ○3活动范围,见P33表3—1 3.2肌肉与肌力 人体内有三种类型的肌肉: 骨骼肌:最多,通过腱与骨骼相连,其收缩能力强,能随人的意志运动,也称随意肌。 平滑肌:构成人体某些脏器的管壁,活动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称不随意肌。 心肌:分布在心脏的房、室壁上,组成心肌层,也属于不随意肌。 ○1肌肉组织 骨骼肌纤维排列成束,构成肌束,许多肌束组成肌肉。 骨骼肌纤维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中有许多蛋白质微丝。 肌微丝分粗细两种: 粗的称肌球蛋白微丝,直径为10nm,其上与微丝长轴垂直伸出一些等间距的横突; 细的称肌动蛋白微丝,直径为5nm。

运动补剂对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论文 二级营养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研究报告 文章题目:运动补剂对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姓名:强中伟 身份证号:610103************

运动补剂对人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强中伟 法士特研究院 摘要:运动补剂对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搭配运动补剂,不但能在较短的时间提高运动水平,还能能够起到增加肌肉力量、改善机体组成、促进快速恢复、增强免疫的作用。本文介绍常见的运动补剂:乳清蛋白、肌酸、谷氨酰胺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分析补剂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营养对运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乳清蛋白肌酸谷氨酰胺运动营养 (文章正文,四号宋体字,行间距固定值22磅) 1 引言 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它参与机体组织的基本构成,维持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与人体运动能力有关的许多因素,如肌肉收缩,氧的运输与储存,物质代谢与生理机能的调节等,都与蛋白质有密切的关系。正常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不低于0.8g/kg体重,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为一般人群的2~3倍。膳食是人体蛋白质的基本来源,但普通膳食蛋白的质量已不能满足当今竞技体育对运动员体力和体能的要求。近十年来,一种高生物利用效价的蛋白质---乳清蛋白作为运动营养食品已广泛应用于专业运动队和健美人群,它增加机体蛋白质合成,抗疲劳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肌酸是人体重要的营养补充剂之一,对于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体内能量物质的储备,促进人体肌肉体积的增大,以及延缓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谷氨酰胺是肌肉中最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约占人体游离氨基酸总量的60%,其利用率等于或大于葡萄糖,另外,谷氨酰胺还对胃肠粘膜的增生,维持肠道的完整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蛋白质的合成都必须依赖充足的谷氨酰胺,故谷氨酰胺也就成为近年来较为引入注目的免疫营养剂之一。 2 几种运动补剂的功能介绍 2.1乳清蛋白 2.1.1 优质的蛋白质和钙源 与其他的运动营养需要相比,运动员比久坐不动的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摄入。其原因是:(1)运动会导致蛋白质需要量相应增加(2)高强度训练会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3)力量项目需要肌肉蛋白合成增加(4)耐力项目使氨基酸供能需要增加(5)热环境中训练使蛋白质丢失增加(6)高原环境训练时血红蛋白合成增加,(7)控体重项目需要补充能量、维持肌肉蛋白生长(8)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的需要。 乳清蛋白是天然的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必需氨基酸,且氨基酸模式几乎与骨骼肌中氨基酸模式完全一致。乳清蛋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消化吸收特性不同于其它蛋白质,其具有可溶性好、易吸收和高吸收率的特性,有“快蛋白(fast protein)”的美誉。乳清蛋白能被快速吸收,输送更多的氨基酸到组织中,并可刺激蛋白质快速合成,从而提高净蛋白获得率。因此,乳清蛋白是运动前、中、后理想的蛋白质补充剂。运动员可在运动前和后的饮料和液体食物中加入乳清蛋白提高运动表现。对运动员来说,良好的钙营养是优良运动表现所必须的。钙不仅是维持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也是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其他生理学功能所必需。如果每天钙摄入不足,机体就开始利用骨骼内钙的储备资源,来满足这些需求。我国运动员钙的平均摄入量不足800mg/d,低于运动员钙的推荐摄入量1200mg/d。较弱的骨质因训练导致的骨折会抵消多个月或多年训练的效果。因此,运动员应该充分意识到优质的钙来源的重要性。乳清蛋白产品含有500—2000mg的乳钙。乳钙是最佳的生物可利用钙来源。研究表明,乳强化豆奶的钙的吸收率比乳钙低25%。因此,乳清蛋白是一种经济实惠、高品质、易被机体吸收的钙源。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精)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度(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转动的角度。在临床中,引起关节活动范异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关节疾病所致,如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等。其次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瘢痕粘连、软组织的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而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变小,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ROM测定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为了保正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比性,检查者除要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外,测量时必须分别测量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必须按统一方法、标准进行。同时在评价关节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记录检查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下面将1974年日本康复医学统一制定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介绍如下(表1~3)。 表1 上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部位名运动方 向 正常范 围(度) 角度计的用法 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肩胛带前屈0~20 通过肩峰前额面投影线头顶和肩峰的连线头顶 后伸0~20 上举0~20 两肩峰的连线肩峰与胸骨上缘连线胸骨上 缘 下降0~10 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活动)前屈0~180 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 位) 肱骨肩峰后伸0~50 外展0~180 内收0 外旋0~90 垂直地面尺骨鹰嘴内旋0~90 水平屈 曲 0~135 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外展90o后进行水平 面移动的肱骨长轴 肩峰 水平伸 展 0~30 肘关节屈曲0~145 肱骨桡骨肘关节伸展0~5 前臂旋前0~90 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 面中指尖 旋后0~90 腕关节背屈0~70 桡骨第二掌骨腕关节掌屈0~90 桡屈0~25 前臂骨(前臂轴的中心)第三掌骨 尺屈0~55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二年级上次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题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规律的含义;懂得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明确规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规律与规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 3.觉悟目标: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而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 规律的含义 教学方法 对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观点——展示材料——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对教学难点则采用讲读法: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解决问题——教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与教有机统一。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设计思想 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具体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归纳,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注重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听过那英的《雾里看花》这首歌?[生]听过(没听过)。 [师]想必听过的同学对歌中的歌词还有印象吧?有一句是这样唱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么老师就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了,这句歌词所表达的一种苦恼是什么? [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不清楚这个世界…… [师]的确,我们可以看出,这句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没有办法我这个世界看清楚。好像歌中唱的世界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难道我们所处的世界真的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就通过今天的课程来擦亮我们的双眼,看看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在第二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认识,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但这个过程到底是毫无秩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课第三节第一框题的学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讲授新课】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屏幕。 (多媒体显示) 自然界:太阳系运行模式图人类社会: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人类认识(我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建党初期七大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五大十六大

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 北京大学 2 第二节身体测量与评价 (2.1.1) 讲义

在线开放课程《运动健身原理与方法》 身体测量与评价 授课人:赫忠慧

课程主要内容 身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身体测量与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2003) 《全民健身指南》(2018) 身体测量与评价指标 形态指标 机能指标 体能指标

身体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基础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综合特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体质检测与一般意义上的医疗体检不同,体质检测不是为了检查和诊断疾病。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的总体结果和总体的评价,为开展运动健身提供科学的依据。

体质——人体生命的质量 体格、形态、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 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 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身体测量与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将学生按照年级划分为不同组别。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类别指标权重形态指标BMI(身高、体重)15机能指标肺活量15体能指标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 50米跑20 坐位体前屈10 立定跳远10 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课件教案

案例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蔡晶晶 一、播放片头(按循环再次播放,按退出进入课程学习) 二、新课内容: 解说: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是有规律的。 提问:现实生活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呢?(学生讨论后教师导入)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播放“磁铁磁场运动图”(鼠标单击可循环播放) 解说: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 结论:磁场等物理运动是有规律的。 单击左下角箭头按钮播放下一个“水分子运动图”,说明水分子运动始终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 单击右下角“下一个”按钮,播放“电解水实验演示”动画,说明水电解始终生成氢气和氧气,按固有的位置运动。 结论:水分子等化学运动是有规律的。 单击箭头按钮,播放“基因的分离规律”,每放一步,教师按画面提示加以说明,再点击下一步,演示全过程,演示完毕后,可根据需要重播。 结论:生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小结:磁场运动、水分子运动、基因分离运动等说明了“无机自然界事物的运动,都有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具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也是有规律的。” 学生快速阅读p69小字,再举一、二个例子说明。 结论: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提问:那么,社会变化发展是否有规律呢?

播放“社会发展图解”,由学生看动画图解说:社会发展具有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特点,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提问:你能举出社会经济领域的规律吗? 生答:价值规律。全体学生一起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那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又是什么呢?播放“价值规律运动图”,教师解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总是有个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说明价值规律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决定价格运动。结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提问:人的认识有规律吗?学生自由讨论后,播放“人对微观世界认识图”,单击鼠标可出现图上的每一个人的观点,直至出现规律的含义。 说明:人的认识有个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认识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 结论:人类的认识也是有规律的。 综合结论: 可见,整个世界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学生齐读p70“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师导入:各类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作为规律必然具有共同的特性,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规律,这些共同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箭头按钮”播放“万有引力定律”动画,再单击鼠标,出现“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掉?” <解说“这是由万有引力规律引起的现象:即任何两个宏观物体之间所固有的自然规律引起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联系。学生阅读p70小字举例说明后,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第十一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生理反应特点及其机制; 2、掌握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影响因素及调整和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的手段。 教学重点:调整和提高身体适应能力的手段 难点:掌握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生理反应特点及其机制 人体在参加体育运动过程中,其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从参加运动或比赛前一直到运动或比赛结束后的恢复大致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第一节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它可产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制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H1:]加强,体温[H2:]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例如,心率加快、收缩压[H3:]升高、肺通气量[H4:]和吸氧量[H5:]增加,还可能有出汗和尿频等现象(见图13-1)。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有关。比赛规模愈大愈关键、离比赛时间愈近,赛前反应愈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图13-1赛前状态对体操运动员心脏活动和血液成分的影响 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可以用条件反射机制解释。人们在日常的比赛或训练过程中,比赛场地、器材、观众、广播声和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中肌肉活动时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或刺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表现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制属自然条件反射。 (二)赛前状态的生理意义及其调整 1.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可分为三种: (1)准备状态 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进入工作状态时间适当缩短,从而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 (2)起赛热症 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因而使运动员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3)起赛冷淡 其特点一般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高,进而引起了超限抑制[H7:],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因此不能发挥机体工作能力。 2.如何调整不良的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是自然条件反射,因而可塑性甚大。为了提高运动能力必须对起赛热症和起赛冷淡进行调整,使之达到准备状态。为此,要求运动员不断提

哲学基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规律的概念。 理解: ①规律的含义。 ②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③规律与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规律与规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运用: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批驳“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剥削阶级人生观。因为天和地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结果,决不是为了“人要为已”才产生的。 能力方面 ①本框讲了大量的现象和规律的联系,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 ②本框涉及了客观联系与主观联系、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规律与规则的比较,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 ①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②通过社会规律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 规律的概念。 教学方法 纲要信号图示法,教师边讲边板书,教学完成,本框内容就可以用图示形式勾画出来。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前两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哲学观点有哪些?(目的一是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识,二是弄清前两节和第三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1682年出现的彗星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指出:这一颗彗星是以76年左右的时间为一周期,沿着一个很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日而行。而且正如哈雷所言,76年后,彗星又光临了地球。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设此问的目的是引出物质运动具有规律性。)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而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是有着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哈雷彗星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它还说明了人们也是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而且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一、二、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这节课

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

教案 课次 19 课时 1 执行 日期 班级15机电1 周次 5 课型新授日期2017.3.16 课 题 §4—1 凸轮机构(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2.掌握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PPT的讲解过程,从而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掌握凸 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复习旧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并快速进入到最佳学习 状态; 教学 难点 1.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教学 重点 1.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教学 方法 讲授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凸轮机构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是怎样的呢?引出本课学习任务: (1)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知识点/任务/环节一: 一、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1.凸轮机构中最常用的运动形式为凸轮作等速回转运动,从动件作往复移动,凸轮回转时,从动件作“升→停→降→停”的运动循环。 推程远停程回程近停程 δ0δ1δ2δ3 升停降停 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

1.请同学观看动画,凸轮做什么运动?从动件 做什么运动? 2.提问:从动件上下运动的原因?引出基圆概 念。 3.根据PPT讲解推程,提问推程过程中从动件 的运动,并请同学指出推程运动角; 4.根据PPT讲解远停程,提问远停程过程中从 动件的运动,并请同学指出远停程运动角; 5.请同学根据前面所讲的推程,讨论讲解回 程; 6.请同学根据前面所讲的远停程,讨论讲解近 停程; 7.讲解行程的概念; 8.根据讲的凸轮过程,请同学上来填表格; 9.请同学做练习。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直观易于理解,分组讨 论总结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加深理解,易于 掌握。 1.观看动画,说明凸轮做什么运动?从动件做什 么运动? 2.回答从动件上下运动的原因。 3.回答推程过程中从动件的运动,并指出推程运 动角; 4.回答远停程过程中从动件的运动,并指出远停 程角; 5.讨论讲解回程; 6.讨论讲解近停程; 7.理解行程的概念; 8.填表格; 9.做练习。 目标达成情况(手写): 学生理解了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知识点/任务/环节二: 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 1.根据位移线图,分析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请同学根据推程阶段位移线图,讨论绘制等 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线图,并请同学上 来绘制; 3.提出等加速等减速的概念,让同学绘制等加 速等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位移线图; 4.讲解冲击概念; 5.请同学做练习; 1.理解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讨论绘制等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线图, 并请同学上来绘制; 3.绘制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 位移线图; 4.理解冲击概念; 5.做练习;

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 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和目的等) 《运动疗法学》是研究和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和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和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依据《泰山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编写的。 目的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和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的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课程类别: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必修课。 学时与学分:18学时。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

学水平。 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 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三、参考教材 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 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XX学时,总学分为XX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XX学时,实验学时为XX学时。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轻松认识人体运动篇》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以下关于变异和畸形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个体在功能上的差异 B:变异对外观和功能有很大影响 C:畸形一般不影响功能 D:美人鱼综合征属于畸形 正确答案:美人鱼综合征属于畸形 2、以下哪个不是四大组织之一 A:皮肤组织 B:肌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正确答案:皮肤组织 3、以下哪个不属于是人体9大系统: A:运动系统 B:消化系统 C:免疫系统 D: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免疫系统

4、在我国最早的医书: A:诗经 B:道德经 C:黄帝内经 D:医经 正确答案:黄帝内经 5、《人体构造》的作者 A:亚里士多德 B:达?芬奇 C:维萨里 D:恩格斯 正确答案:维萨里 第二章 1、以下不是躯干骨的是 A:椎骨 B:骶骨 C:肱骨 D:胸骨 正确答案:肱骨 2、关于骨的描述正确就的是 A:骨的表面都有骨膜覆盖

B: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C:有些骨是没有血管、神经的 D:髌骨属于短骨 正确答案: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3、以下属于扁骨的是 A:顶骨 B:股骨 C:髌骨 D:椎骨 正确答案:顶骨 4、关于颅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颞骨是重要的面颅骨 B:颅骨中最薄的骨是泪骨 C:颅底部有颅前窝和颅后窝两个浅窝 D:颅顶部比较脆弱 正确答案:颅骨中最薄的骨是泪骨 5、以下不属于四肢骨的是 A:额骨 B:股骨 C:胫骨 D:尺骨 正确答案:额骨

第三章 1、以下哪个不是关节的基本结构( ) A:关节面 B:关节囊 C:半月板 D:关节腔 正确答案:C 2、以下属于关节软骨的是( ) A:滑膜囊 B:半月板 C:椎间盘 D:滑膜襞 正确答案:B 3、关于关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肘关节可以旋转 B:肩关节的活动度比髋关节大 C:膝关节的组成包括腓骨 D:髋关节只能屈伸 正确答案:B 4、以下哪个不是连结椎骨的结构( ) A:椎间盘 B:滑膜

高二政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二)

高二政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规律的含义,懂得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认识各类 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作为规律具有共同 的特性,明确规律与规律的表现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理解规律与规则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能力方面,通 过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通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认识能力,通 过对各类规律共性的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 过客观联系与主观联系、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偶然联系与 必然联系、规律与规则的比较,锻炼学生的比较能力。觉悟 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并 通过社会规律的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 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教学重点: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规律的含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对教学重点则采用启发式 教学方法:提出观点--展示材料--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对 教学难点则采用讲读法: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与教有机地统 一起来。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学生齐唱《雾里看花》,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第三节按客观规律办事(板书) 一、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板书)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悔恨》。生物学家达尔文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光辉巨著;达尔文的表弟高尔登 在他的影响下,揭示了人类的生育规律,创立了优生学,启 迪人类选择佳偶、繁殖优种、提高人口质量。但达尔文感动 于表姐对自己的一番深情,犯了近亲结婚的错误,先后生育 十个子女,有三个子女很小就夭择了,其他七个子女不同程 度患有精神病,有三个子女终身不育。此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类的繁衍是有它的规律的。) (一)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板书)1、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1)理解:"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2)宇宙天体都是按各自的轨道在运行。 2、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1)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某种确定不移的次序。 (2)袁世凯开历史倒车复辟帝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终被历史所淘汰。

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 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与学分、教学内容与目的等) 《运动疗法学》就是研究与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与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与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与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与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与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编写依据:本大纲就是依据《泰山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编写的。 目的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的手段与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与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与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的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课程类别: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必修课。 学时与学分:18学时。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就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 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三、参考教材 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 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XX学时,总学分为XX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XX学时,实 注: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被动活动技术与方法 实验目的:能够独立正确进行全身各关节被动活动操作 实验步骤: 1、讲解被动活动技术目的; 2、取舒适放松体位,尽量充分暴露被动活动局部; 3、正确固定被动活动关节的近端,支托被动活动关节的远端,缓慢、有节奏、轻柔地被动活动关节; 4、讲解被动活动操作的注意事项; 5、分别示范肩、肘、腕、肩胛骨、髋、膝、踝等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技术; 6、每2人一组分别扮演患者与治疗师进行实践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