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增内蕴,责任教育谱新篇

南通市小海中学构建德育品牌责任教育”纪实

南通市小海中学是祖籍南通小海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肇丰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铿先生捐资两千六百多万元创办的。方铿及全家的义举赋予了小海中学特殊的文化内涵。方氏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进取作风;甘于奉献、回报社会的高尚品德;挚爱祖国、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情系教育、放眼世界的远大目光’已经成为小海人传承的一种精神,成为学校经典的人文与情感教材。小海中学的德育活动开展以大力传承和弘扬方氏精神”为中心,在师生中宣传学习方氏精神”,实施责任教育”。

一、围绕方氏精神,设计文化景观。

学校的教学大楼分别命名为“育才”、“求新”、“求实”、“求真”、

“求知”楼,四求为一育”,体现了学校传承陶师风范,为社会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理念。学校绿化广场与体育广场间的浮雕艺术墙”、精心布置的记载方氏一家情系教育、小海中学十多年创业发展史的校史陈列室、宏伟的体育馆肇丰

堂”,都彰显着方氏父子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丰功伟绩。学校的雕塑及景观石分别取名为:“超越”、“腾飞”、“启航”、“搏击”,激励师生的进取

之心。尤其是方铿先生亲笔为学校主景观大石题写的启航”二字,寓意脚踏实

地,扬帆远航”,勉励师生脚踏实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学习、工作。学校的科技综合楼命名为弘方楼”,校园内的几条大道以方”命名, 分别取名为扬方路、铭方路、怀方路、馨方路、耀方路、崇方路,表达师生对方氏精神的感激与景仰。学校的三个大花圃分别取名为:怡性园、怡情园、怡心园, 是希望这些地方不仅成为全体师生课间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放松、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地方,让大家受到自然的启迪,美的熏陶。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责任文化

小海中学构建校园责任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建立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每一个小海中学学生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让每一个小中学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天职,让每一个走出小中校园的学生,都被打上深深的责任烙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希望通过小海中学人有责任的付出,可以让每一个从小海中学走出的人都能自觉地在生命中承担并演绎更多的责任,并以此赢得人生中更多成功的机会,享受生命中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首先,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工要做有责任的小中人。教师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担当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历史责任。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责任感传递给学生。而人小时候一旦拥有了责任感,就等于在心灵层面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高远的奋斗目标,甚至为之终生努力,矢志不渝,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获得充实的人生。做一个有责任的小海中学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

好人。要用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影响学生,用自己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带动学生,用自己的不断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做一个有责任的小海中学老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就要全身心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激情和热爱拨动学生的心弦,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造就学生的责任;就要用最有效的教学给孩子们赢得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孩子在年少时咀嚼风华正茂,放飞七彩青春。

其次,要求每位小海中学学生做一个有责任的中学生,不仅要读好书,更要做好人。要用自己在学习上的坚忍不拔,积淀人生成长的资本,夯实人生发展的基础。从在校园中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回家时对父母长辈一声亲切的问候,到懂得感恩,懂得报答,懂得用优异的成绩、文明的言行、优雅的气质、良好的身体来回报一切关心自己的人。

构建校园“责任文化”的举措:

1.进一步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通过发动全体师生,对学校环境“以我的责任我承担”进行责任打造,力求使每一寸土地成为生长责任的沃土,每一块墙壁成为承载责任的平台,每一个教室成为生产责任的空间。

(1)在教学楼前建了一个巨幅标语牌,上书“兴校振邦,我之责任”八个大字,背景是反映我校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读书做人的场景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图片。

(2)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了“一句话说责任”责任格言征集活动,并将征集到的责任格言让有美术基础的师生配以与格言内容相一致的图画,将语言与图画结合,将师生对责任的诠释做成精致的壁画在走廊、教室、办公室中布置,或请学校小书法家书写出来张贴在校园内,

在教学楼内形成以“责任”为特色的文化长廊,让师生朝夕相“见”;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3)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洁净幽雅的育人环境。对学生提出“责任到人,物放有序,一尘不染,处处亮点”的卫生“十六字”要求,同时由学生代表组成学校文明卫生监督小组,不定期对校园卫生、文明礼仪等常规进行拍照,并作为学校检查评比依据之一。以此引起全校学生对卫生的重视,规范个人行为。

2.进一步丰富活动,培植学校责任文化。

(1)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导向。首先是利用每天一次的晨会课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承诺活动,学生每天面对国旗,齐声诵读“我要为自己负责、为班级负责,我今天将比昨天做得更好”等承诺词,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其次是认真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次指定一个班级,确定国旗下讲话的主题,使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再次是认真组织责任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并通过这些主题班会,如“爱护公物——我之责任”,“孝亲敬老——我之责任”,“节水节电——我之责任”,“文明礼貌——我之责任”,“交通安全——我之责任”,“学法守法——我之责任”,“诚实守信——我之责任”等,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2)认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

展围绕“四负责四学会”——“以对家庭负责为起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报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行为规范整治月”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每年十二月份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节约教育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合作精神、拼博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谊。结合“五大行动”——“责任畅想、责任阅读、责任行动、责任体验、责任反思”,不断丰富责任教育的内涵,提升责任教育的境界。让学生在活动中演绎着责任,在对话中交流责任,在体验中懂得责任,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通过日常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逐步内化责任。因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会承担责任必须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渗透在一言一行之中。使全校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负责一个包干区的清洁卫生,或帮助一个同学学习进步,或承担一次社区服务,或做好一名志愿者。在这片“责任田”里,每一位同学从环境的卫生、秩序的维护,到学习的进步、社区的服务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开展“十佳责任教师”、“十佳责任学生”、“十佳责任家庭”评选活动

“十佳责任教师”评选。由家长、学生推荐,教师互评,候选人名单和事迹在学校网站公示,因为评选的典型就在身边,教工们可以从这些典型的举手投足之中,感受责任的实在与价值。还可以使教师从关注职位职称移向关注修身做人。这种正确的导向,还会在无形之中使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以先进的典型激励教师,促使我们的老师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切实负起责任,

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十佳责任学生”评选,由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提名推荐,撰写事迹材料,评上的学生的照片、事迹在学校橱窗展出,提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形成大家争做做有责任的人的良好氛围。

“十佳责任家庭”评选。家庭教育资源有丰富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如果进行充分开发,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效应。在责任文化建设过程中,父母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可以说,每个特殊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所以,小海中学有意识地将责任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努力将责任文化由学校向家庭延伸。确立“注重沟通、德才共育、避免冲突、民主协商、争当表率、建立规范、锻炼品质、关注发展、不断鼓励、谋求独立” 十项评比标准,要求每个家庭对照标准开展学习,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落实责任教育。这项评选从宣传发动、对照实施、提交申请到确定候选家庭、公布结果,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评选的目的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评选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责任”、内化“责任”的过程。责任家庭的评比,带给家长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荣誉,更多的是学习的标尺、前进的方向。家长在实践自己的责任中,完善了自己、发展了孩子。而家长的这种责任意识,也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果每个家长都有了责任意识,不但对孩子、对学校,对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通过“十佳责任教师”、“十佳责任学生”、“十佳责任家庭”的评比,树立典型,榜样引路。通过老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方式,发掘身边动人的事,寻找生活中感动的人,在家长、老师、学生间传递感动,感受责任的力量,诠释责任的内涵。

3.进一步立足课堂,深化学校责任内涵

学校确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教师最大的责任”的研究目标,老师们不断探索实践,将“责任”二字落到实处。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体现出七大特色,即: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教学“活”,辅导“细”,负担“轻”,质量“高”,用课堂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带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位走强。

(1)学校教务处、教科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家讲坛”、“教学沙龙”、“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不断让老师互相沟通、切磋、学习、反思、研究。

(2)结合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通过教师校本培训,邀请专家讲座,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零距离的接触,加强教师与前沿理论的对话,拓宽校本教研的空间,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4)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会课“责任教育”主阵地作用,例如新学期开学初班会课初一、高一年级举行《我骄傲,我是小海中学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初二、高二年级举行《畅想新学期——新学期面对差距,我怎么办?》、初三、高三年级举行《青春交响曲——新学期责任大家谈(态度决定一切,读书改变命运,毕业年我怎么办?)》,同时全校性的举办一些特定节日的主题班会课,如9 月10 日教师节,感恩教师的《老师,我拿什么来爱你》,爱国责任教育的《思昨日,忆今朝——庆祝国庆》……在重视开发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责任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通市小海中学将以方氏精神为依托,以“责任引领,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培植“责任文化”,打造“责任校园”,把小海中学办成一所有责任的学校:对学生

用教师和学

的身心成长负责,对教师的事业发展负责,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负责, 生的发展成

就学校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山水育人,文化立校》特色规划

山水育人,文化立校 ---鼎湖区实验中学特色建校三年规划 (2016-2018年) 第一部分背景情况 一、原《三年规划》目标达成情况 上一个三年(2012--2015)规划发展实施三年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团结拼搏,无私奉献,通过深化改革和科学管理顺利完成了原三年规划中制定的各项目标,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较好的发挥了示范作用,我校已成为鼎湖区的窗口学校以及更多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1、所在鼎湖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国家的评估验收。 2、学校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和增强。 4、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教育教学特色“课题引领,全面发展”的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尤其中招升学成绩显著,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

誉。 5、教师观念得到更新,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科研蔚然成风,人人争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涌现出一大批教改积极分子。 6、学校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趋于规范。修订、整理、补充了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汇编成《规章制度汇编》,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了各岗位职责。 7、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建综合教学楼两栋,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学生宿舍、食堂以及一座旧教学楼经过改造维修后,面貌一新。校园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美化,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各科教学功能室齐全,教师办公设备得到提升,专任教师达到人手一台电脑,实现了校园网络现代化。 8、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取得实效,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自培、组培、校培”三级培训体系,成为省、市和区的示范单位。 二、目前我校的办学现状 1、通过近三年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狠抓具体管理环节,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已经形成了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多层面的良性循环。 2、学校管理思路基本理顺,管理趋于规范,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2818024.html, “以史育人”理念下的校史馆及课程建设 作者:龙洁 来源:《湖南教育·A版》2018年第11期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的记录,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导向功能,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学校育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如何挖掘、整理和利用校史资源与优秀的校史文化,充分发挥校史育人的功能?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校始建于1957年。为了总结学校60年办学成果,展现师生校友风采,更好地凸显校史文化的传承、凝聚和激励作用,学校于2016年初启动了校史馆建设工程。3年来,我们注重 理念先行,重视师生的共同参与,积极研发校史课程,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校史育人的新途径。 我校是一所国学特色校,是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学校以“一园(静心园)两塑(书山雕塑和春笋雕塑)三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文学长廊)四馆(国文馆、国风馆、国画馆、国乐馆)”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已成规模和体系。而校史馆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展现的场馆,它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理应融入学校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是校园文化的完善与提升。因此,在设计校史馆时,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是与学校整体文化风格保持一致。主要采用传统中式装饰风格,颜色也以现有的红褐色为主,以此巧妙地融入到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体系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有机的整体。 二是处处体现育人的文化氛围。每一个校史资料都是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和编撰。除此之外,在学校文化环境布置上,即外显文化上,我们也颇费心思。比如,以茶镜构成一本打开的书作为校史馆外墙正面,意欲使参观者明白“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的道理;同时,有蓝天白云、高楼大厦等自然景致映入镜中,使得“天人合一”的外观景致与馆室内的辉煌史迹交相辉映,各领风骚。

文化立校 特色兴校 质量强校——第三届“未来教育家”治校方略

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 治校方略是校长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方法和策略,是校长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形成务实有效的治校方略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首先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学校情况分析 (一)师资情况。 数量超编,结构性缺编。教师按照省级标准配备,数量足够,30岁以下教师仅占20%,年轻教师比较多,经验少,但干劲足。45岁以上占50%,经验丰富,但年龄偏高。未来几年,情况将更加严重。 (二)办学条件 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复杂,学生和家长情况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缺乏成熟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 但新建学校也有它的优势,硬件条件好,具有更大的可塑性,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三)学校亟待解决问题 从三个关键词解读,质量、创新、认可度,这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制定治校方略的重点所在。 我们设计的治校方略从五个大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大方面:学校文化引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旗帜和灵魂。能够定位学校发展、构筑教师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学校现有的

情况,新建学校,几所学校合并,师资情况,生源情况,学校把“和”确定为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力求通过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学校“和”文化体系,让原有几所学校文化和、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让“和”文化建设成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一)“校和万事兴”(三个层面+两大板块)。学校的和有三个层面:一是学校与外部的和谐;二是学校内部的和谐;三是师生个体内部和谐。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身心和美,即和乐共进,美人美己;第二板块是和而不同,即和而共生,鼓励个性。 (二)教师“和”文化 1.让教师对学校和自己发展充满愿景。只有心中有目标、有梦想,工作才会更加主动、更加有激情。 2.让每位老师都充满责任感。 3.让每位教师都成学校的主人。广泛征询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 (三)学生“和”文化内涵—和乐共进,美人美己 基于对学生文化的认识,结合育人目标,学校制订学生发展目标体系——和乐共进,美人美己。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解读为“健康、习惯、能力”三要素的和谐共进,“自主选择—情感体验—评价激励—习惯养成”争做“和美之星”。 第二大方面:学校制度管理建设。 (一)组织体系 改变原来的金字塔式管理,变为扁平化管理模式,直接

对文化立校的思考

对文化立校的思考 梅山公司普教部杨斌 文化的定义 ?伽德默尔: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之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 出文化是什么。 ?直观理解:基于某种理念,使组织成员认同该理念,进而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行为(行 动),在此过程中形成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规章制度、作风与传统等的综合反映。 学校文化的一般描述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 校作风与传统、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像阳光空气一样,影响学校和教职员工的行为; ?学校文化是继承下来的,又是不断变革的; 学校文化的特征 学校文化是置于现代社会文化大背景中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亚文化。除具有社会文化多样性、发展性、传承性等一般属性外,还具有高层次性、规定性、教化性、辐射性等特征。 ?高层次性 学校教职工具备学历较高、知识丰富、思想敏锐等特点。 ?规定性 受经济发展水平、政治需要、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限制。 ?教化性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场所。 ?辐射性 学校所特有的教风、学风、校风,对全校成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且通过全校成员影响到社会。 学校文化的作用 ?导向作用: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明确的方向 发展。 ?约束作用:师生员工既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受到既成文化的约束。 ?凝聚作用:学校文化中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育人作用:学校文化的根本作用是育人。 ?传承作用: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精神文化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学校精 神文化本身就是代代师生员工不断发扬、继承和创造的结果。 学校管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学校; ?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法治,全靠制度来管理学校; ?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文治,把学校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最重要 的方面。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 ?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学校自身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

最新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化总结

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 化总结

文化育人特色立校 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特色校园育人文化总结 在潍坊区座落着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学校——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经过九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从建校初的200多名学生发展为现在30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教职工近百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给孩子最坚实的起步”为办学宗旨,实现着学生以学习为快乐、教师以育人为快乐、学校以发展为快乐的一流教育理念。近几年,学校提出了全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举措,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文化育人、特色立校、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把搭建校园文化平台、创建品牌特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全面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倾力打造鲜亮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现在,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收到显著效果,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已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在校园里激荡,孩子们在贴近身心、贴近成长、贴近理想的文化氛围里得到全面的关怀和健康的发展。 一、优化育人环境,打造文化空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把育人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美丽校园彰显和谐 走进潍坊区第一实验小学,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赏心悦目;教学楼、科技楼环绕而立,气势恢宏;立体雕塑“希望之星”映衬着湛蓝的大型玻璃墙;造型活泼的草坪牌、树牌点亮校园。“U”字型主体楼上十一个大字庄重醒目——“这里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塑胶操场大气磅礴,活动场地平坦宽阔。教学楼内设有36口宽敞明亮的教室、能容纳近千人的现代化餐厅、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舞蹈室、音(美)教室及其器材

文化育人理念

文化育人理念 ------下港中心小学“责任”文化学校校训:做一个负责的人。 我校立足实际,确立了“文化立校、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理念引领—特色提炼—物化呈现—行为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尽心凝练出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责任文化。 让老师和学生都明白:教和学都是有责任的,老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和担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责任大于天,认知自己对他人和自己负责。 一是动静结合,营造“责任”文化氛围。 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用高雅的艺术熏陶人,学校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校整体文化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构建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相结合的“责任”文化。以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为主构建了静态文化。走廊文化以“责苑”、“任苑”、“学习苑”、“生活苑”、“和苑”为标题,渗透“责任”思想;教室文化以壁报形式展示“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责任教育”等艺术文化。学校利用每个班级的墙报、甬道上的橱窗式文化长廊、校园网站、校苑之声、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构建动态文化,对师生开展责任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标准,形成责任的内在动力。

二是点面结合,构建“责任”课堂。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学校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设了行为课、礼仪课、生活课、家史课、地理课、家政课、棋艺课、写字课、阅读课等校本课程,以课堂为依托,确立“上好文化课,架责任之桥”的目标,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学习,美化了校本课程的内涵,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的指导课程;并依此为依托带动其他各科开展“责任”教学,采取骨干教师轮流开展示范课带动工程,带动着全体教师共同发展,依据“责任”课堂量化表,对每堂课进行量化评价,逐渐形成了“教师严谨教学,学生认认真真”的课堂特色。 三是多彩活动,培育“责任”优秀学生。 学校责任文化教育理念的形成,离不开责任活动的大力开展,为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丰富课外活动,拓宽育人渠道。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美体工程”。学校以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育艺术2+1活动为依托,先后组建了“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合唱队”、“舞蹈队”、“诗文朗诵队”、“学校文学社”、“校苑之声广播站”、“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等十几个校园文体社团,制定了《文体社团活动评估细则》,定期召开了“艺体活动专题会议”,配备了充足的辅导老师,组织并实施各课外文体小组的活动。组织“法制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爱在心中演讲会”、“感恩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申报书 祁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祁县昌源小学位于祁县城东的昌源新区,占地面积29200平方米,建制与2014年9月,2015年9月正式招生开始教育教学工作,现有44个教学班,学生2190名,教师123名,学校环境优美,硬件配套齐全,师资队伍年轻有活力,学校的学校愿景是:书香校园,美丽花园,学习乐园,和谐家园;办学理念是: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办学目标是:让想进步的学生都进步,让想成功的老师都成功;培养目标是:做越来越好的自己。 美化校容校貌、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完善校园设施 学校大门、旗台旗杆、围墙、橱窗(宣传栏、公示栏、学习园地)、垃圾箱、车棚等完整、美观;校牌、科室牌、班牌、宿舍牌、卫生包干区标志、上下楼梯印有诗句的标志、紧急疏散路线标志、安全标志、厕所标识等标准统一、美观大方、醒

目规范、版面质地好,能体现学校特色。 二、美化校园环境 1、校园卫生整治。对教学楼室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整治。及时清运校园垃圾,做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环境宜人。 2、校园绿化美化。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校园绿化分布,采用青草与花,合理配置不同外型,不同季节的植物品种。校园处处有绿化,四季有花香,校园整洁美观,为师生创建一个绿色、洁净、优美、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提高文化品位 1、读书长廊。在学校二楼走廊位置设计了读书长廊,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物形象等,着力营造文化氛围。 2、走廊文化。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师生书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展示或学生个性展示走廊。 3、办公文化。根据学校和班级特色,布置办公室、教室、功能室、以及卫生间文化,如“学习园地”、“名人警句”、“格言”、师德师风标语、主要的规章制度、师生的书画作品等。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增内蕴,责任教育谱新篇——南通市小海中学构建德育品牌“责任教育”纪实 南通市小海中学是祖籍南通小海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肇丰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铿先生捐资两千六百多万元创办的。方铿及全家的义举赋予了小海中学特殊的文化内涵。方氏“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进取作风;甘于奉献、回报社会的高尚品德;挚爱祖国、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情系教育、放眼世界的远大目光”已经成为小海人传承的一种精神,成为学校经典的人文与情感教材。小海中学的德育活动开展以“大力传承和弘扬方氏精神”为中心,在师生中宣传学习“方氏精神”,实施“责任教育”。 一、围绕方氏精神,设计文化景观。 学校的教学大楼分别命名为“育才”、“求新”、“求实”、“求真”、“求知”楼,“四求为一育”,体现了学校传承陶师风范,为社会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理念。学校绿化广场与体育广场间的“浮雕艺术墙”、精心布置的记载方氏一家情系教育、小海中学十多年创业发展史的“校史陈列室“、宏伟的体育馆“肇丰堂”,都彰显着方氏父子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丰功伟绩。学校的雕塑及景观石分别取名为:“超越”、“腾飞”、“启航”、“搏击”,激励师生的进取之心。尤其是方铿先生亲笔为学校主景观大石题写的“启航”二字,寓意“脚踏实地,扬帆远航”,勉励师生脚踏实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学习、工作。学校的科技综合楼命名为“弘方楼”,校园内的几条大道以“方”命名,分别取名为扬方路、铭方路、怀方路、馨方路、耀方路、崇方路,表达师生对方氏精神的感激与景仰。学校的三个大花圃分别取名为:怡性园、怡情园、怡心园,是希望这些地方不仅成为全体师生课间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放松、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地方,让大家受到自然的启迪,美的熏陶。 二、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责任文化。 小海中学构建校园“责任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建立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每一个小海中学学生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让每一个小中学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天职,让每一个走出小中校园的学生,都被打上深深的责任烙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希望通过小海中学人有责任的付出,可以让每一个从小海中学走出的人都能自觉地在生命中承担并演绎更多的责任,并以此赢得人生中更多成功的机会,享受生命中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首先,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工要做有责任的小中人。教师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担当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历史责任。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责任感传递给学生。而人

育人为本,文化立校,特色办学

育人为本,文化立校,特色办学 ——求聪中心小学校长洪佳钦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四年光阴,犹如白驹过隙。 四年前,在镇党委政府、教委办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支持下,我们一起共谋求聪发展之路。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忙碌且欣慰。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清晰地感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引领,四境社区两委会、校董会、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与鼓励,也用心体验着求聪小学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幸福和快乐。学校获得了省级荣誉2个,泉州市级5个,晋江市级3个。(详见附件1)下面结合《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将我四年来的思想表现及工作,作个简要的回顾,恭请领导、同行指正。 一、勤于学习,注重自身素质提升 1.在学习和工作中,提升政治思想觉悟 认真学习有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等重要论述,坚持每天关注政治时事,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思学校发展之所思,想学生成长之所想。顾全大局,注重团结,以诚待人,勤政廉政,廉洁从教,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对社会负责,对上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特别是对学生负责。 2.在学习和交流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四年期间,在工作生活中不忘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2010年,到北京参加为期10天的晋江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同年还参加了福州、厦门的校长班培训。此外,在2014年春季,我有幸前往江苏石梅小学进行挂职学习。在将近100天时间里,拜访了常熟、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25所学校,聆听了魏书生、窦桂梅、李希贵、华应龙等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诸多讲座,受益良多。借此机会,对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帮助表示感谢。 3.在学习和反思中,提炼个人文化修养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建设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其外延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于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标志。因而各级各类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视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升学校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育人水平的需要。下面就将创新案例汇报如下: 一、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做到步步有景,处处育人,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

(一)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 学校正门挂着“校园内禁止吸烟”,校园内放着“共创和谐清洁的校园,齐献一颗爱心”“伴我在校园、安全带回家”的温馨提示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和香化,在花草树木的选择上,保证了春季百花争艳、夏日绿树成荫、荔枝满枝、隆冬冬青飘香,师生们步入校园,犹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二)打造特色楼道文化。

楼梯间,划出了醒目的中线,台阶上写上了“上下楼梯,请靠右走”;墙面上,张贴可爱的动物图画,用童谣的形式提示小朋友:“上下楼梯要小心,轻声慢步靠右行,不翻栏杆不跑跳,礼让师长讲文明”;走廊上,各班都有一块让学 生展示才华、放飞童心的活动园地,每月按照学校德育的主题更换内容,只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参与,千姿百态的“活动园地”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制定丰富多彩的小方块,以课外天地为主题。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传承民族文化,创办特色学校——撒营盘民族小学申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案例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背景 撒营盘民族小学坐落于撒营盘镇营门口,占地面积36亩,建筑总面积17501平方米,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创办于1912年。现在共有25个教学班,1146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共536人。其中彝族学生536人,白族学生2人,哈尼族7人,傣族1人,苗族46人,傈僳族27人,回族1人,拉祜族3人,纳西族1人,其他民族1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总学生数的46.77%。教师71人,少数民族教师32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民族小学。 作为一所民族学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对于创建怎样的民族文化教育特色,要注重特色的内涵,并努力将这种思想融入到学校的文化体系当中。 因此,学校成立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学校

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具体做法 (一)地方文化,特色浓郁 禄劝是昆明市周边县区彝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昆明保有最完整彝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地区。境内彝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他们世居山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1.民族刺绣。彝族刺绣作为一种文化、一门传统工艺,它既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而撒营盘镇的彝族刺绣独树一帜,完整保留了民间传统民族文化特征。我校在2013年就成立了民族刺绣兴趣小组,将撒营盘彝族、苗族等民族服饰中的独特的花样穿插于课堂教学。它是以美术、自然、社会、环境各方面知识的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体现地方性,基础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在动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今,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了多种刺绣方法。

让学校文化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 ——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汇报材料 富宁县洞波中学 2016-3-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非常感谢县教育局领导多年来对我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把洞波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作如下汇报: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2015年3月来,我校根据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学校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由于任务明确,思路清晰,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人人参与的全员工程,加速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立足乡情,狠抓四化 我校立足民族文化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着力开发以师生为主体,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

载体的校本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校园文化体系,让师生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文明和谐,净洁美观 我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实现“四化四有”:“四化”即校园布局园林化、墙壁走廊育人化、厨窗专栏知识化、环境卫生干净化;“四有”即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冬季有绿,努力追求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的良好生态环境,极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净洁美观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布局园林化 根据学校建筑布局特点,我校按照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交,树木与花卉并存,大片绿化与小景布置结合的绿化原则,认真选择花草树木,合理种植。通过师生的精心管理,目前,校园绿化面积681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4.69平方米,达到生均2.0平方米的指标,完全实现了“四有”目标,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置身其中,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绿树成行,校舍倚绿树、芳草、百花而立,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成为当地居民生活小憩的良好去处。 (二)墙壁走廊育人化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小学德育纲要》,我校重视营造

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

文化育人能力提升与问题解决 西吉县回民小学张芬芬 一、我国小学校园文化研究的现状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提出,他把校园文化定义为学校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期才被正式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由高校提出。之后,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对“校园文化”的概念作出界定。1986年,沈辉发表第一篇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稍后又发表《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发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兴趣。此后,全国各地对校园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已逐步形成。曾任宣部教育局副局长的梁为揖,首次提出“在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校园文化建设从小学抓起,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培育一代新人的作用。”2006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大力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注意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却缺乏特色与活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必须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使全体师生员工沉浸在文化的氛围之,呼吸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但是,不少学校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幽雅,起到了净化、绿化、美化的作用,却缺少特点;其二,没有实行动态管理,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等一成不变,学生对其熟视无睹,布置成了一种摆设。其三,教室布置整齐划一,墙面整洁干净,感觉不到生命的流动,放弃了学生个性生成的主要阵地,丧失了开展实践活动的多样舞台。 2.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但内涵不深,成效不大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后代的主力军,只有让学生学习了文化,他们才有机会对文化进行传承与积淀。本文就校园文化的含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怎样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谈点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的最主要表现是校园的特殊性、多元性。校园文化的完善,就是充分发挥了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为育人营造了最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它所包括的内容广泛地播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形成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形成良好的作风、学风;而且也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树立文化立校理念

树立文化立校理念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纲) 一、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背景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的日益便利,地球成为了一个“村落”,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更加频繁;此时的中国也正处于一个经济繁荣的盛世,然而中国的国民素质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并不协调,存在着一定的反差,国民的基本涵养、基本文化品位都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极大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浮躁的功利心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应基本定位为:远离作秀,抵达朴素;远离浮躁,抵达沉静;远离功利,抵达本真。 二、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 1、物质形态的学校文化 物质形态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其基本要求是:美化环境、装饰校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物质形态上,校园文化应具有浩然之气、书卷之气、山水灵气。 2、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 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柱,校训、校风、校规等校园规章制度都属于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它们的制定应该符合“新理念、高起点、严要求”的特点。 3、行为形态的校园文化 行为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显像,教师、学生的仪表、形态、动作、行为、语言、精神风貌等都属于它的范畴。 4、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 精神形态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它包括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师们斗志昂扬、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也昭显着学校充满希望的未来。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与目标 1、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学校的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引领;学校的全体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文化。 2、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 (1)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腾飞,但却淡漠了价值观,或者说价值观被多元化了,而缺少一个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而正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同样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也需要形成学校核心的价值观,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中,渗透了道德教育、规则意识、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 (2)有核心精神的引领 雅礼中学“公、诚、勤、朴”、明德中学“坚、苦、真、诚”的校训以及其办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培养出了很多的杰出人才。这就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精神,它也将引领学校继续发展。

文化立校 让山娃也能上好学校

文化立校让山娃也能上好学校 发表时间:2019-07-31T15:44:25.1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3期作者:金海洋 [导读] 金海洋安徽省潜山市水吼中心小学 246300 中图分类号:G6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13-01 学校是文化场所,文化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无形的教育力。因此担任校长十多年来,我都着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山乡“文化立校”之路,努力让这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给他们幸福人生着上明亮底色。 1、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尽量“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而且“尽量说自己的话”。我们不仅合理布局学校建筑,做到错落有致,分区明晰。而且让制度上墙,让责任上墙,让目标上墙,让规范上墙,让校园处处有警示、有提醒、有对话。让置身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受训育,受感召,受熏染。班、室文化实行“我的班(室)我做主”,在全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我参与、我做主”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班名自己想,版规大家定,班训、名言自己写,打扮“智慧树”、“心愿球”,开辟“习作园”“书画展”,设立“知识窗”“展示台”,让“草根”的文化异彩纷呈。在逆水借新大门落成之际,我们致信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请他为我校题写了校名,极大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 2、精心提炼校训、校风,设计制作校徽、校旗和主题雕塑,创作校歌,使之成为学校精神的浓缩,学校的形象标识。逆水小学(又名智慧小学)校训是“逆水行舟,智慧扬帆”,既概括了我校历年来团结协作、顽强进取的办学精神,也包含着全校师生追求理想智慧、健康成长的乐观心态。校徽整体为圆形,寓意全校团结一心,中间由校名“智慧”两字的首个大写字母,变形组合成一艘正在扬帆远行的小舟,正好形象的诠释了校训的含义。校园主题雕塑为《起航》,校歌为《快乐起航》,校刊为《扬帆》,学校宣传视频题目是《智慧扬帆启新程》。现在水吼小学以“上善若水”为核心文化,校训为“以水为镜,正己成人”,校刊名为《水滴》。它们的设计制作全都出自学校教师之手,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得到了团队的认同;也使得我校各文化标志不是“贴标签”,在突出各自功能同时,又能相互诠释、补充,协调统一。 3、校本教研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语文、数学、艺体综合三个教研组为依靠,开展形式多样的研修活动,努力探索构建智慧和谐、乐学善思的有效课堂。这些年,学校先后邀请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来校送课,也组织中青年教师赴安庆独秀小学等县内外十多所学校参观学习,让骨干教师到村小送教、到合肥、南京观摩名师精品课,组织集体备课、议课活动。针对复式班级越来越多的现状,召开复式教学研讨会研讨课例,交流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的教研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以常规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三风”建设。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固定宣传栏、校刊等文化阵地作用,及时报道校园新风,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推动师生学习交流,并带头为广播站、校刊撰稿。校刊《扬帆》出版十期,登载教师教育教学心得、随笔70余篇,其中在县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30多篇。如今的《水滴》出版五期,刊载教师小论文30多篇,被省级报刊发表四篇。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每年坚持组织六一文艺汇演,举办体运会、节庆期间的书画展、演讲及歌咏活动。规范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队会仪式等,长期开展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教育,利用乡村少年宫,开设有器乐、书法、舞蹈、黄梅戏等10多个兴趣社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有力促进了儿童的个性发展。 精神文化自信向上,制度文化彰显校本,教研文化多方互动,班级文化突出童真,学校标志文化协调统一,校园环境整洁优美。通过整体文化的熏染,“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风和“崇德尚美,乐学善思”的学风正在我校形成。2011年12月9日《潜山通讯》专版以《山谷幽兰满庭芳》为题报道了本校办学纪实。逆水中心小学在2011年槎水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又被评为潜山县、安庆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到水吼中心小学主持工作六年来,按照“立足校情谋发展,完善规范抓落实,传承文化创特色,围绕质量做文章”的工作思路,以“上善若水、若水化人”为文化核心理念,一手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一手抓精神文化创建,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修订了学校管理章程,努力办农民家门口的好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原来学校无围墙、无操场,园中是民房,教室前是坟场。如今建成了围墙大门,兴建了运动场、教师周转房、宣传栏,改造了教学功能室,校园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和智能化,“善水”文化特色日益彰显,这所“标准化、书香气、儿童色、乡土味、智慧型”的农村小学,正成为天柱山下“风情小镇”上一道靓丽风景。2016年学校首次获得县教学质量奖,2018年获市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每年学生在参加县市级以上活动均有出色表现,今年正着力创建市文明校园。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原来因择校进城陪读的家长现在又纷纷把孩子送回来读书了。 多年的办学实践告诉我:文化立校,是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市学生一样优质教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1]校本研究:学校腾飞的翅膀——同中小学校长、教师谈校本研究[J].陈培瑞.山东教育(中学刊)2005年Z1期 [2]大山深处的课堂变革——济南市柳埠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实验述评[J].陈培瑞,王如才,谢兆水.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0期 [3]独辟蹊径的“四不像课程”——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说话接龙”评述[J].陈培瑞,王如才,谢兆水,谷长新,丁惠臻.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6期 [4]文化立校名师强校质量兴校——关于实施名校品牌战略的实践和思考[J].胡建庭.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04期 [5]文化立校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省邵阳市二中为例[J].张光耀.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户县石井镇中心学校李联红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农村小学我校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 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

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此,我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花坛,配合学校门口电动门,给人第一印象是良好,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门口东边宣传栏内容广泛,涉及教育教学、安全、健康卫生等各个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西边的宣传栏展示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接受群众的监督。教学楼走廊都有宣传画,有名人画像,交通安全宣传画等,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会议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教室后面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

文化立校责任教育

文化立校增内蕴,责任教育谱新篇 南通市小海中学构建德育品牌责任教育”纪实 南通市小海中学是祖籍南通小海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肇丰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铿先生捐资两千六百多万元创办的。方铿及全家的义举赋予了小海中学特殊的文化内涵。方氏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进取作风;甘于奉献、回报社会的高尚品德;挚爱祖国、造福桑梓的赤子情怀;情系教育、放眼世界的远大目光’已经成为小海人传承的一种精神,成为学校经典的人文与情感教材。小海中学的德育活动开展以大力传承和弘扬方氏精神”为中心,在师生中宣传学习方氏精神”,实施责任教育”。 一、围绕方氏精神,设计文化景观。 学校的教学大楼分别命名为“育才”、“求新”、“求实”、“求真”、 “求知”楼,四求为一育”,体现了学校传承陶师风范,为社会培育一流人才的办学理念。学校绿化广场与体育广场间的浮雕艺术墙”、精心布置的记载方氏一家情系教育、小海中学十多年创业发展史的校史陈列室、宏伟的体育馆肇丰 堂”,都彰显着方氏父子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丰功伟绩。学校的雕塑及景观石分别取名为:“超越”、“腾飞”、“启航”、“搏击”,激励师生的进取 之心。尤其是方铿先生亲笔为学校主景观大石题写的启航”二字,寓意脚踏实 地,扬帆远航”,勉励师生脚踏实地,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学习、工作。学校的科技综合楼命名为弘方楼”,校园内的几条大道以方”命名, 分别取名为扬方路、铭方路、怀方路、馨方路、耀方路、崇方路,表达师生对方氏精神的感激与景仰。学校的三个大花圃分别取名为:怡性园、怡情园、怡心园, 是希望这些地方不仅成为全体师生课间休息的地方,更是心灵放松、增进了解、相互沟通的地方,让大家受到自然的启迪,美的熏陶。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责任文化 小海中学构建校园责任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建立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让每一个小海中学学生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让每一个小中学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天职,让每一个走出小中校园的学生,都被打上深深的责任烙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希望通过小海中学人有责任的付出,可以让每一个从小海中学走出的人都能自觉地在生命中承担并演绎更多的责任,并以此赢得人生中更多成功的机会,享受生命中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首先,要求学校的每位教工要做有责任的小中人。教师之所以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担当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历史责任。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责任感传递给学生。而人小时候一旦拥有了责任感,就等于在心灵层面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高远的奋斗目标,甚至为之终生努力,矢志不渝,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获得充实的人生。做一个有责任的小海中学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