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中考历史模拟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图是 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B.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C.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2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文化制度和政策千差万别,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是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 . 撰写《伤寒杂病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张仲景
B.张衡
C.华佗
D.扁鹊
4 .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的自由宣言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下列历史人物中因“捍卫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永载史册的是
①章西女王
②屋大维
③玻利瓦尔
④克伦威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 “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点
C.城邦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D.城邦商品经济已非常发达
6 . 1789年,巴黎制宪议会为宪法附加了一个文献,宣称人具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系列权利。这份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7 . 下面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表。继表格中①②③所反映的历史时期之后的突出文学成就是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小说
8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A.都向西方学习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都接受“三民主义”
9 . 热播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个女孩在上海奋斗的励志故事。下列关于上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上海是《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口岸之一
C.1949年上海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D.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0 . 在这个非洲国家宣告独立的第二天,即1990年3月22日,中国就与它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它)获得了国家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在非洲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彻底崩溃。这
里的“它“是指()
A.埃及B.阿尔及利亚C.纳米比亚D.利比亚
11 .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有()
①建造房屋
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
④磨制石器
⑤过定居生活
A.①②③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④⑤
12 . 1937年为了共同抗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
A.八路军、新四军
B.解放军
C.北伐军
D.工农革命军
二、综合题
13 .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輸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中“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重大发明?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世界。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
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紀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摘自华东师大版九上教材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深度、广度上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现?试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要“恩惠”。
(材料三)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1870-1913年,美国和德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很容易引发流行病。
——摘自部编版九下教材
(4)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感想。
14 . 活动探究题。
曾经热播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某校同学就“揭秘复兴之路”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梦碎近代】
“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
(1)就社会性质而言,这里的“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救国之梦】
近代以来,由于列强的入侵,千年文明古国在沉沦中挣扎,多少仁人志士开始追寻救国之梦,拯救中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梦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成为近代以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
(2)孙中山先生在救国实践中,为中国革命提供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思想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在政治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中华民族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哪一事件成为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你怎样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建国之梦】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圆了中华民族独立之梦。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又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4)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强国之梦】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飞跃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6)领土主权完整才能更好地圆“强国之梦”,消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留下的最后一块殖民痕迹的事件是什么?
1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者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凿空”的举动是指什么事件?有何作用?
材料二: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横线上。
A B
(3)新疆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汉王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有何意义?
(4)举出经过丝绸之路西域传入中国的物品和中国传到西域的物品各一件;说说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国家的政体与其相似,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伟大的总统”的功绩是什么?
(3)何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揭开了该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综合题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