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李小方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述评

李小方

内容提要

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书伯整个思想体系中占居着中心地位, 是理解韦伯思想的关键。通过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可以看出,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对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进行融合的产物。这一方面使他的思想表现出矛盾一妥协的性格, 带来了一定的消极意义, 另一方面, 也正是这一特点使韦伯的思想更富有建设性, 从而时后来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多义的影响。

马克斯·韦伯( M a x W e b e r 1 8 6 4 一1 9 2 0 )是本世纪最著名的社会学思想家之一, 他继承了自狄尔泰( W·D i l t ll y 1 8 3 3一2 9 1 1 ) 以来的反实证主义传统. 井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检讨, 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体系, 成为20世纪初期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在韦伯宏大的思想体系中, 最能反映其思想本质特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论述。韦伯正是以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间题的深入探究和其它领域的经验研究, 奠定了他在学术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本文试图对分析,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讨论。

韦伯自幼与狄尔泰、文德尔班( Wi l h e l m W i n d e l b a ,、d 1 8 18一1 , 2 5 ) 过从甚密f肠, 后来又结识了李凯尔特吸f l e n r i e h R i 。k

e r t 1 8侣3 一1 9 3 6 、和齐美尔( ` ; 、、“ ` 吕S i m ln 以1 8 5 8 一

1 9 1 8 ) ,并探受其影响。这些早年的经历, 为他后来形成以新康德主义为其哲学主导原则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想葵定了基础。同时,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实证主义址会学的蓬勃发展也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明。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韦伯一方面继承、发扬了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统, 同时又试图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与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于以综合, 以中和西方社会学史上两大派系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因此, 实证与反实证、经验与先验、一般与个别的对立与矛盾, 贯穿卜伯社介科学方月, ,鑫体率的始终、他的思想极富建设性, 但却具有明显的折衷色彩。

在科学分类间题上, 韦伯批判了19 世纪以来的实证主义传统。他提出, 自孔德

( A u g u 3 otC o m t e 1 7 9 8一1 8 5 7 ) 至杜尔克姆( E m i l e D u r -k h ie m 1 8 5 8一1 9 1 7 ) , 形成了一种错误的科学观念, 认为科学是以经验和逻辑的等级序列形式来安排其秩序的。“在这种实证主义教条中, 社会科学被简单地当作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作为先决条件向人类研究领域的延伸。”

②但韦伯在拒绝实证主义科学观念的同时, 也没有完全采纳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科学分类思想, 只是吸取了他们提出的在普遍陈述的逻辑和个别事物的说明之间存在着差别这一观念。

韦伯提出, 与自然科学不同, 社会科学关注的是“精神的”或“观念的”现象,关注的是对精神现象的移情` 理解’ , 这自然是一件困难的工作, 它尤其不同于那些在一般情况下可按精确的自然科学图式寻求解释的类型”⑧。因为, 精神现象是独特的人类特征。尽管韦伯强调指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别, 指出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特征, 但另一方面, 他又试图为社会学的建设寻求一个客观性基础。他认为, 虽然狄尔泰和李凯尔特等人正确地阐明了学科之间的差别,但却忽视了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面, 这有使社会科学丧失根据的危险。对此, 韦泊一方面批判了实证主义, 提出社会科学中的主观性问题不可能通过简单地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加以结合而泯灭, 另一方面他也批判了前此的反实证主义者,指出在社会科学中, 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地”分析的可能性, 并未被人的活动具有“主观性”特征这一事实所消除。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特征加以夸大, 以至否认了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问题。狄尔泰也是由此出发, 陷入了直觉主义。对此, 韦伯批判道, 在“主观”和“客观”之间作出区别, 并不意味着牺牲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问题, 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特点也决不意味着必需用直觉方法去代替因果分析。

那么, 如何把握社会科学中的“客观性”问题呢? 循此脉络, 韦伯探讨了科学与价值、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问题。韦伯首先断言, 对于社会文化现象, 没有绝对客观的科学分析。在社会科学中, 我们的目的是理解现实的独特性。一方面, 我们希望理解个别事件在其表现形式中所具有的文化意义, 另一方面, 我们也探询这些个别事件在历史中之所以是这样而非那样出现的原因。但是要达到这一目的, 就意味着要对经验现实中的无穷复杂事物进行抽象分析, 而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在这一问题上, 韦伯完全接受李凯尔特的观点。他认为, 现实是由可无限分割的丰富要素组成的。“即便是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单一的‘客体’, 这种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绝对无限性也未因此而有所减少。”④试图穷尽对这种“个别现象”所有要素的描述是不可能的, 更谈不上因果分析了。因此, 我们只能发现这无穷世界中的有限性质。任何科学分析,都只能从无穷现

实中进行选择。“有限的人类精神对无限现实所能进行的所有分析, 都须依靠这样一个假设: 构成科学研究目标的只是这个现实的有限部分, 并且这一有限部分也只有在它是‘值得了解’这一意义上才是重要的。”⑤

那么, 什么是决定这一有限部分的标准呢?韦伯认为, 这一问题涉及到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本质特征。与自然科学相反, 社会科学不能简单地以经常反复出现的关系或规律作为标准。因为规律是关于现实复杂事物的抽象, 在抽象过程中, 许多个别事物都被舍弃掉了, 未被规律所概括的事件就被认为是“偶然的”、“非本质的”。这种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吸是必要的, 但对社会科学来说则是不相宜的。在社会科学中,使得历史事件有意义的正是它的独特性, 正是每一事件都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因此对社会科学来说, “文化现象的意义以及这种意义的基础,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分析的规律( 无论它多么完善) 系统中导引出来, 并使其成为可以理解的。因为文化事件的意义是以这些事件的价值定向为先决条件的,文化概念是一个价值概念”⑨。经验现实之成为文化现象, 进入社会科学的视野, 仅仅因为我们将它与某种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现实的某些部分之所以对我们具有意义,仅仅是因为这种价值联系。”⑦所以, 与以规律和一般概念对现实进行分析的实证主义模式不同, 韦伯强调以价值作为文化科学分析的先决条件和标准, 并进一步指出, 一个现象所具有的意义, 不可能在其它现象中发现。所以, 意义和规律是不一致的, 而且规律越是具有普遍性, 则它与意义的一致性就越小。

针对狄尔泰等人由于强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立而产生的忽视客观因果分析的倾向, 韦伯提出,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白然科学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一般的规律, 但有时也寻求具体知识, 认为因果解释只有通过普遍规律对事实进行分类才是可能的观念是缺乏根据的, 偶然的事件同样可以追溯到它的因果前提, 同样可以进行客观的因果分析。有鉴于此, 韦伯强调指出, 尽管社会科学关注的是个别事件及其文化意义, 但这不是说普遍命题是不可能的。当然, 在文化科学领域里, 普遍原则的形成与其说是自身的目的, 不如说是一种可用于促进具体现象分析的手段, “无论在哪里, 只要提到文化现象(历史的个体) 的因果解释, 则因果规律的知识就不是研究的目的, 而仅仅是手段”⑧。

韦伯认为, 在社会科学中将普遍原则作为分析现象的手段而非目的, 这并不是说普遍命题和抽象概念的建构缺乏科学的依据。相反, “没有制定法则的知识( 有关经常发生的因果次序的知识) 的运用, 任何个别结果的有效推论一般说来都是不可能的”⑨。但是, 普遍命题在文化科学中的应用应受到一定程度的

限制, 不象白然科学的命题那样具有超时空的普适性。也即是, 当研究者试图推论事件的原因时, 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出有根据的结论, 在多大程度上必须寻求具体概括的帮助, 这取决于涉及到的具体情况。“有一点总是正确的: 相关的普遍原则越是精确和可靠, 则我们就越能做出更具有必然性的因果结论。”

总之, 在科学分类和文化科学的性质问题上, 韦伯一方面继承了反实证主义的一贯传统,强调社会科学研究中文化意义和价值的作用, 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特征, 另一方面, 他也对狄尔泰等人的思想予以批判性改造, 指出了对文化现象进行因果分析的重要作用, 强调建立较小范围的普遍假设。这种倾向又使他的社会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实证色彩。韦伯的这种折衷心态, 在“

理想类型”理论中得到了更为突出的表现。

“理想类型”范畴在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这一范畴集中体现了韦伯方法论的本质特征, 体现了其思想体系中折衷和矛盾的性格。关注知识的逻辑建构问题, 是自康德以来德国哲学的一贯传统。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通过对社会科学逻辑方法论的深刻探究对这一传统作了继承, 韦伯一方面受到了这一传统的深刻影响, “将康德的方法用于社会”; 另一方面,在他之前的齐美尔那里, “纯粹形式”范畴的提出, 已经多少具备了韦伯后来提出的“理想类型”范畴的基本特征。在这一基础上, 韦伯将概念的逻辑建构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建设的重心,试图通过建立精确、妥当而严谨的概念, 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理想类型”范畴的提出, 集中体现了韦伯的这一努力方向。

韦伯认为, 人类的知识是通过概念和范畴获得的, 外界事物的性质只有经过概念转化之后,才具有认识的可能性。因此, 我们所获得的有关现实的知识, 是经过概念抽象重新建构起来的现实, 而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所以, “为了透见真实的因果关系, 我们建构非真实的因果关系”@。“理想类型”就是这样一种逻辑建构,是一种表征“非真实的因果关系”的精神产物。韦伯指出, 理想类型“不是‘假设’ , 但却可以为假设的建构提供向导。它不是有关现实的描述,但其目的却在于为这种描述提供一个明确的表达手段”。

韦伯强调, 理想类型是一种逻辑上的纯粹类型。“理想的” , 是具有严格逻辑意义的术语,因此它既不是规范意义上的理想类型, 也不是例证意义上的集合类型。它是通过对现实中的典型因素予以强调, 突出, 通过对一些个别现象进行综

合形成的。形成理想类型的现实要素虽然可以在经验现实中找到, 但“就这种概念的纯粹性而言, 这种思维建构不可能通过经验在现实中发现。它是一个乌托邦”。正因为理想类型具有了这种纯粹逻辑形式, 同经验现实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因而它不会受到任何具有主观倾向的价值观念的干涉, 它是价值中立的。韦伯认为,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理想类型才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 才能为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经验事实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尺度, 从而对社会现象作出客观的分析。

理想类型虽然带有某种先验的性质, 它的主要目的却是用于分析具体的经验现实。但是, 由于理想类型不是经验现实的简单复制, 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逻辑形式, 因此, “这种纯粹精神建构与直接给予的经验现实的关系, 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都是盖然性的”。在韦伯看来, 理想类型是一种有关现实“偏差”的量度标准, 是为了研究某种社会现象而设置的启发式手段。在分析城市经济时, 他指出: “我们建构‘城市经济’的概念, 不是将其作为实际存在于所有城市中可观察到的经济结构的平均值, 而是作为一种理想类型。” L 作为一种理想的逻辑结构, 它与经验现实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经验研究的效准。正象在自然科学中一样, 在严格的意义上 , 并不存在通过感觉可以把握诸如直线等速运动和圆周运动等纯粹类型的可能性。但是, 理想的直线等速运动和圆周运动概念却可以为实际的力学研究提供效准。韦伯认为, 理想类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的也是这个作用。通过理想类型设定的严谨的逻辑规范, 社会现象才能为科学所把握。因此, 在经验研究中, “纯粹理想类型的建构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日的”。

韦伯强调, 理想类型之所以是手段而非目的, 还在于社会科学的历史是一个通过概念的建构给经验现实以分析秩序的持续过程。随着科学视界的不断扩展和变换, 旧的分析建构消失了,新的分析建构又出现了。因此, 社会科学的历史是一个在不断变换的基础上重新阐述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 文化科学的概念建构依赖于问题的背景, 而后者是随着文化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文化科学中的概念和现实的关系, 都牵涉到这类综合的暂时性。”弗拉罗蒂指出:“‘理想类型’的理论在韦伯的方法论思想中是一项最高的成就, 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模棱两可、疏忽和矛盾。”弗拉罗蒂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

自从狄尔泰提出反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后, 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对立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 双方对立的焦点逐渐由科学分类的一般性讨论缩小到社会科学概念的逻辑地位问题。这一问题首先在李凯尔特的哲学认识论中得到了清晰的表达, 但由于他过

分强调文化科学中的个体, 仅仅强调用个体化的方法恢复“实际上曾经存在过的东西” , 反对使用普遍原则寻求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最终导致动摇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地位, 而且产生了反社会学的倾向。韦伯对这一历史状况作了批判性总结, 强调指出, 理想类型既是社会学认识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历史学认识的方法论原则。它不仅对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化现象进行有限制的概括, 并阐释其文化意义, 而且也要求对历史的个别现象进行因果分析。无疑, 理想类型中渗透的这一主旨大大缩小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差距。另外, 韦伯在反对实证主义的同时, 也在积极地寻求另一条途径将社会学奠基于科学之上, 但他的方法与实证主义判然有别: 他不是简单地移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使社会学科学化, 而是试图从逻辑方法论入手, 为概念的发生寻求一个科学、严谨、精密的基础, 使社会科学的概念具有自然科学概念的精确性和有效性。理想类型范畴的提出, 突出地体现了韦伯的这一刻意追求, 从而成为韦伯在社会科学逻辑方法论方面得出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成果。

韦伯看到, 在19 世纪末期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对立当中, 一般和个别、经验和先验的对立是其本质的方面。因此, 在理想类型中, 他一方面强调要用个别化方法对文化意义进行诠释, 另一方面也强调因果分析的必要性, 一方面强调理想类型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纯思维建构, 另一方面又强调它来自经验实在本身。理想类型中所体现的这种一般和个别、经验和先验的对立是韦伯思想体系中折衷倾向的具体反映。作为反实证主义代表, 他坚持普遍概念仅是认识的手段而非目的,由此出发反对在社会科学领域里使用抽象的概念和范畴, 反对探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不仅与实证主义、而且也与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 但另一方面, 他主张探究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主张在较小范围内建立社会事件的普遍法则, 这一倾向与反实证主义的一贯传统是相左的。诚如汉斯·弗赖尔所说: “理想类型的概念缓和了个别化的思维方式同一般化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对立, 因为它一方面在个别现象中区分出了特殊现象, 而另一方面, 在一般化的道路上它只达到了典型的地步, 而未达到规律的普遍地程度。”理想类型的这种折衷特征, 招致了许多严厉的批评。

在社会本质问题上, 韦伯是一个唯名论者。他反对实证主义者将所有社会现象都归结为外部事实的观点, 主张社会学研究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行动, 而社会行动是具有意义的, “离开了人类主体的具体行动就没有了意义”。意义是人给予的, 它表现为内在的主观形式。因此, 要把握社会行动的意义就必须通过理解的方法。但韦伯的理解方法与狄尔泰的理解方法有所不同,在其煌煌巨著《经济与社会》中, 韦伯曾指出:社会学“是将自身与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以及有关过程、后果的因果性说明联系在一起的科学。”韦伯给社会学下的这一

定义, 将他的理解方法与狄尔泰的理解方法区别开来。在狄尔泰那里, 理解仅和直觉、移情有关, 他强调个人体验的作用, 使其理解方法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缺乏认识论上的逻辑说明, 因而带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韦伯在继承狄尔泰理解方法的同时, 对他的直觉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他认为, 直觉论并不是能提供研究这个间题可能性的唯一学说,理解也不是狄尔泰所说的心理范畴。相反, “解释社会学能够并且必须建立在意义解释的方法基础上, 但有关这些意义解释的技术是可以复制的, 以便能根据科学方法的常规性准则予以验证”⑧。

对于因果关系以及“科学方法的常规性准则”的强调反映厂韦伯始终如一的科学信念为社会学的发展寻求客观性基础、在理解方法中, 他也始终不渝地贯彻了这一宗旨。他认为, 尽管人类行动带有主观的性质, 但这并不说明它是不可预言的。社会行动是将动机、目的和情感包括在内的意向性行为, “它考虑到其它人的行动并在进行过程中以此作为定向标准”⑧。因此, 作为文化科学的社会学应当关注的是具有意义的社会行动, 而非被动的机械行为。所谓有意义的行动, 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日的可以理性地选择和使用手段。韦伯认为, 正是渗透在人类行动中的这种理性要素将其与自然过程区别开来, 因此在社会行动领域内, 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理论模式。从批判实证主义的机械论观点出发, 韦伯进一步指出, 社会行动既是客观的, 又是主观的。

所谓社会行动的主观性, 即是指在每一个社会行动或社会事件的背后, 都蕴涵着复杂深刻的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主观性( inter subjectivity) 设定的。也正是社会行动所具有的这种文化意义, 使社会行动具备了“内在的可理解性”( intrinsic intelligibility ) . 为人们对社会行动进行认识提供了条件。

因此, 在说明社会行动过程的因果关系之前, 理解行动本身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学家必须象自然科学家在说明自然现象时一样, 对社会行动的意义作出明确的阐明。但是在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时, 却不能乞求于直觉的理解方式, 也不能试图详尽无遗地把握他人的全部体验, “没有必要为理解凯撒而去充当凯撤”。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 通过解释性理解把握意义的复杂性。同时, 为了证明解释的意义, 必须建立将行动的主观意义一与可测定后果联系起来的经验概括, 以求对行动作出因果说明。这里, 客观的因果说明之所以可能, 在于社会行动具有规范性质, 社会行动的手段和日的之间是一个连续谱,它们之间可以得到相互说明, 因而使得社会学对其进行因果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预言成为可能, 使得社会学的知识具有了客观性质。但在谈到因果关系时, 韦伯强调指出, 他所说的因果关系只是一种客观上存在的概率关系, 它只表征了社会事件之间

相关的或然性, 只表征了诸因素之间的有择亲和性( elective affinity ) , 而不是必然性的决定关系。因此, “行动必须根据‘或然性’而非‘必然性’来加以界说, 社会学现论的结构正是围绕着这一或然性观点建立起来的。”

总之, 在韦伯看来, 社会学是为了达到对杜会行动的原因和结、果作出因果说明, 从而对社会行动进行释义性理解的科学。社会学之所以必须诉诸于解释, 在于它必须通过移情对行动者赋予行动本身的意义进行理解, 它之所以是因果性科学, 在于它也寻求社会行动和行动者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之间的因果关联, 为社会行动提供客观说明。正因为社会学将释义性理解和客观因果分析统一了起来, 因而一方面避免了陷入实证主义机械论的奥臼, 另一方面也不致导致主观主义和直觉论。韦伯的理解理论, 在批判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前提下, 拒斥了狄尔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直觉论观点, 把因果分析纳入了理解领域, 试图将释义性理解方法与客观的因果分析熔为一炉, 从而在理解方法问题上迈出了极有意义的一步。

统观马克斯·韦伯的整个方法论体系, 我们可以发现, 韦伯在坚持反实证主义基本立场的前提下, 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批判、改造和完善, 在有关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独立地位、社会科学的逻辑方法论以及理解理论等有面, 都形成了系统、严谨、完整的思想体系, 从而将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历史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正是韦伯所处的这种特殊历史地位, 使得他的思想表现出了妥协和矛盾的性格。他看到, 一般和个别, 经验和先验的矛盾是表征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立的本质特征。因此, 他一方面坚持强调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本质区别, 强调社会科学及其方法论的独立地位; 同时, 在对以往的反实证主义理论进行反思和检讨的基础上, 他也吸取了实证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在社会科学的性质问题上, 他不仅指出了其“主观性”的一面, 也强调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面, 在理想类型中, 他试图将个别文化现象的分析与一般概念类型予以融合,在理解理论方面, 他试图将释义学的理解方法与实证的因果分析结合起来。如果我们拓宽一下视界, 将会发现, 韦伯思想中所表现的这种妥协、矛盾的特征, 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心态, 而是反映了2 0世纪以后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反实证主义社会学之间相互靠拢、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韦伯社会学正是顺应这一厉史趋势的产物。因此,弥和社会学研究中客观与主观、一般与个别、经验与先验、实证方法与非实证方法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为社会学奠定科学的基础, 成了贯穿韦伯全部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中始终如一的目标。马克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其它经验研究方面的建树, 使他

在当代西方思想界占有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韦伯思想中的主导倾向, 一方面是针对实证主义的, 另一方面也是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只是“在庸俗浅薄之辈的心目中”才有一定的市场⑧。同时, 他在强调对文化现象作多元分析时, 否认经济基础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决定作用,连带否认了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寻求规律的可能性, 不可避免地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就连西方的社会学家也指出, “韦伯的观点具有不可知论的倾向”。

约而言之, 由于韦伯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使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体系表现出折衷、矛盾的特征, 这一特征一方面为韦伯的思想带来了消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 也正是由于韦伯思想的这一特点, 使他的思想更富有建设性, 蕴涵了多种发展的可能。因此, 韦伯对以后西方社会学( 实际上. 韦伯的思想影响远远超出了社会学的领域, 对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研究、政治学、文化研究等学科在内的整个西方社会科学, 都产生了勾深致远的影响。但限于篇幅, 这里的分析从略。) 的发展产生了多义的影响。他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在反实证主义社会学阵营( 现象学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反身社会学、人道主义社会学、民众方法论、存在主义社会学、定性社会学等等抽) 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同时也影响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关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 T 一P o r 仓0 0 5 1 0 0 2一1 9 7 9 ) 继承了韦伯的思想, 演成一套繁杂庞大的社会行动理论体系, 统治西方实证主义社会学阵营达几十年之久。

注;

①@ 参见钱永祥编译: 《韦伯选集》I , 台河允晨文化实业公司, ] 9 8 5年版, 第5 页、2 7 页、7 3 页。

② L勿见A u t h o n 了c i d d e n 。: c 。P i t a l i s o a n d

M o d e r n S o e i a l T b e o r y

C . m b卜i d g e , 19 8 4 .

P

.

1 3 3

P

1 3 3

P

14 7 。

③④⑥⑧⑦⑧⑨LLLL0 L O 见M a x W e b 。r :

T h e M e t h o d o l e g y o f S o e i a l S e i e n e e s 。

T r a n . l a t e d a n d E d i t e d b y E d脚a r d A

·

S 五115 a n d lI e n r y A

F i n e b

1 l l i n o i . , 1 9 4 9。

P

, 7 4 . p . 72

.

p

. 7 2 . p . 7 6 .

P

. 76

.

P

. 7 9 . p . 7 9 .

P

.

9 0

.

p . 9 0

. p . l o 3

. p . z 0 3 . p . z , 2 .

P

. 1 0 5

. p . 16 8 .

@ 见J o h n L e , 1 5 ; M a x W e b e r a n d V a l u e 一F r e e S o e i o l o g y . L o n d o n 一19 80

.

P

. ` 8

.

L@ 见F

.

F e r r a r o t t i : M a x We b e r a n d T h e D . s t 应n 犷o f R e a s o 二N e 货Y o r k . l , 吕2

. p 。

5 0

L见N . c

. 科恩编.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

/ 社会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1 9 8 2年版, 第2”页。

@ @ L见A l a n s , i n g e * o o d : A S h o r t H i 一t o r y o f s o e 应0 10 ` i e a l T五。“ ` h 七.

L o n d o 。一1 , a 劝.

P

1 4 4

P

.

1峨6。

P

1 4 5

⑧L见M a x W e b e r : E e o u o m y a n d S o e i 。七y

.

v o l

.

1

. N e w Y o r k , l o 6 s .

P . 4

.

P . 5

.

@ 见J

H

T u r n e r : T h e S t r u e t u r o o f S g e i o l o 一名1e a ] T b e o r y . 1 1110 0 15 , 1 9 7 8 . P

。3 1 1。

L定性社会学是本世纪70 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社

会学流派。参阅H

.

s e h w a r t z a o d J

.

J a e o b . :

Qu a l i t a t i v e s o e i o l o g y .

L ` n d o 。, i , 7 9 .

和n 一

a v i d 5 11, e r m a n :

o

o a l i 盆a t i v o M e t b o d o l o g y

a . d S o e i o l o “了

E n 盆l a n d

1 98 5。

9 多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是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原则 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要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过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的主客体, 必须要从社会实践中来提炼研究课题, 并且依据社会实践来检验研究课题的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认识必然要受其实践程度的局限。因此, 实践的原则应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所遵循的第一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实践的原则。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第二是系统性原则。系统原则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同时也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性原则, 必须要做到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始终注意把握各要素在系统联系中所获得的整体性的新质态。研究对象的系统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把社会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具有有机结构的整体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还必须做到坚持系统都是有序的, 是一个自组织结构, 具有高度的主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书目 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5年版 2、埃尔金〃亨特、戴维〃科兰德:《社会科学:社会研究导论》,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 4、朱迪思〃贝尔:《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马经标主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版 6、陈波等编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 8、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11、李英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论:模型、实践与故事》,台北: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12、罗清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做好量化研究》,台北:威仕 曼文化,2008年版 13、陈锐:《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4、陈向明, 朱晓阳, 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 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欧阳康主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6、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黄建国主编:《社会科学与文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18、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 19、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提示:这种开宗明主义的、不可或缺的、然而又难免显得抽象和远离现实的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并不要求新颖。相反,它只力求——也可以说是希望——用比较有的放矢的、比较具体的(正因如此,自然会显得也许有些学究式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任何经验社会学在谈及同样事物时,实际上所指的是什么东西。在应用似乎是不同寻常的或新的表达方式的地方,情况也是如此。与在《罗各斯》杂志第4卷上发表的论文[1913年版第253页等。(《科学论论文集》第3版第427页等)]相比,这里用的术语非常简单,因而在很多方面要有所修改,以求尽可能做到易于理解。当然,要求无条件地大众化和要求概念应该尽最大可能严密,并不是总能一致的,而且在必要时要为后者让路。 关于“理解”一词,请参阅K?雅斯帕尔(1883-1969,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心理病理学》[亨利希?里克尔特(1863-1936,德国哲学家)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第2版(1913年,第514-523页)中的若干见解,尤其是盖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一著中的某些观点,也在参考之列]。在方法上,正如已往常常提到过的那样,我在这里也要提一提F?戈特尔的《言词的统治》一文所描写的过程,自然,这篇论文有些晦涩难懂,而且也不是处处都把思想表达透彻;在实际内容上,我要提到的是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优秀作品《共同体与社会》。此外,还应该提到鲁道夫?施塔姆勒(1856-1938,德国法哲学家)那部常常把人引入歧途的《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经济与法律》,以及笔者发表在职《社会科学文献》第24卷[(《科学论论文集》1907年第3版的第291页等)]的论文,拙文在很多方面已经包含了下述论著的基础。在方法上,我与齐美尔(在《社会学》和《货币的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大纲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一)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二)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批判了唯心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社会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三)马克思深刻分析了旧唯物主义者为什么在对自然的认识中尚能坚持唯物主义,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一)基本内容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二)功能定位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促进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从而有利于人们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从事社会历史问题研究。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 (二)主体性原则 从人自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等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特别要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地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地根本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整体的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特别要着力揭示生产方式在社会系统演变中的决定作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四)具体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具体的看问题,反对抽象地看问题。分析任何社会问题,都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之内,从其内在性质、空间范围、时间特性等方面具体的考察研究,从与其他事物的各种联系中获得对于社会事件的了解和掌握。 (五)发展性原则 坚持发展地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以对现实的把握为基点,去回溯社会发展的历史、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现状和意义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就好像自我意识对人、对于人格的作用、对于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一样。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和边界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为,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社会科学今天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身份及其社会功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和认同, 不利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当然, 首先会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 影响社会科学学术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因此, 重视关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 尤其是方法论研究, 重视这方面的学科建设, 是我国学术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这个问题, 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发展难题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理解的社会学” 众所周知,韦伯把自己的社会学叫做“理解的社会学”。他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根据韦伯的这个定义,我们认为,韦伯把“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社会行动”。韦伯把社会学看成是一种人的社会行动的理论。韦伯讲的社会行动是这样的一种行动类型: (1)行动的类型。韦伯认为,行动既可以是公开的行动也可以完全是个人内心的或者主观的行动;社会行动则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的意义,这种行动考虑到他人的行动,并且在其行动过程中也是以他人的行动作为目标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韦伯所讲的行动是指采取某种态度、追求某种价值、实现某种目标的个体行动,因而也是有意义的人的行动,而不是物的行动或单纯的机械行动。在韦伯看来,有意义的行动是社会行动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的本质特征。这样,这种有意义的行动其实就是个体有意义的行动。当然,韦伯也不排除军队、家庭、民族、国家等集体的社会行动。 韦伯认为,法学可以把国家或者团体称为“法人”,而社会学则不能这么做。社会学要把这些机构、社会设置与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按照使这些社会机构对行动者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这样,他就提出了“行动的意义”。 2、社会行动的意义 韦伯认为,个人赋予社会行动的那种意义,主要是指个人的主观意义和主观价值及目的,而不是所谓“最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所讲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意向性行动。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行动者本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韦伯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解社会学 二、宗教社会学 三、政治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会为研究者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现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发放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题活动、世界眼光。以下分述这四方面的对于我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也就是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体,正如我说学习的专业——企业管理,这也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管理理论,升华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客观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我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许多常规工作可以从既有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文件中,找到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外,更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教学不是死板的“填鸭工程”,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育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解决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每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再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形成新的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工作方法,这便是“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产生,用唯物辩证观点指导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这以上看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恩格斯。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研究社会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系统的历史演变。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从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角度来看,“辩证思维”是研究的基本思想要素。重视研究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认识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的中心线索。“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有有利的一面就必然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何去取舍或者平衡,便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周晓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 摘 要: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是现代性的产儿,因此自社会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性始终使其无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不仅某种流行的理论范式始终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研究,在实证主义的探索之外,人文主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继续扮演着重要的方法论角色,而关于价值中立的无尽争议更是说明了这一原则的相对性。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探讨无意终结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但却意在为这种非此即彼的争议提供一种相互包容的视角。 关键词:范式;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中立;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6-0001-07 如果说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以人类的精神产品为研究对象的话,那么社会科学(social sci ences)则是以人类群体及其行为为研究对象的。作为 现代性 的产儿, 社会科学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欲图将自己打造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征 科学 ,但事实上人类行为的主观与能动特征始终使其无法彻底摆脱人文主义的纠缠,成为一门纯粹的实证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对科学范式、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价值中立这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三大问题的讨论,来理解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和基本性质。 一、科学范式:理论是如何左右社会科学研究的 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的创用者是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按照库恩的观点,科学不是按照进化的方式发展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一个量变过程,而是通过一系列革命的方式实现的质变过程。这一质变过程涉及到不同范式间的转换,即 一个共同体成员(也可以说是一个科学家共同体)所共享的信仰、价值观、技术等等的集合 的转换。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发生在20个世纪初的那场 物理学革命 ,不过就是一种范式(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代替了先前流行的另一种范式(牛顿物理学)而已。 1970年,系统表达库恩上述思想的著作 科学革命的结构 出版后,对自然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的发展历史的解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仅仅5年后,美国社会学家乔治 瑞泽尔就借用这套思想写成 社会学 一门多范式的科学 一书,用以解释社会学及其思想的继替与发展。瑞泽尔的创造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在库恩那里,相互竞争和对立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者说, 只有承认牛顿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被接受 , 但瑞泽尔没有坚持库恩提倡的这种范式间的非此即彼性,在他看来在社会科学的不同范式之间有着更为鲜明的继承性或包容性;其二,为了使范式的概念能够在社会科学中获得更为灵活的使用,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种意义上使用 范式 的概念:(1)可以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干脆用来区分不同的学科,如物理学和化学,或社会学和心理学就是两种不同的范式;(2)可以用来区分某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如18世纪时的 1

韦伯:社会学基本概念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提示:这种开宗明主义的、不可或缺的、然而又难免显得抽象和远离现实的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并不要求新颖。相反,它只力求——也可以说是希望——用比较有的放矢的、比较具体的(正因如此,自然会显得也许有些学究式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任何经验社会学在谈及同样事物时,实际上所指的是什么东西。在应用似乎是不同寻常的或新的表达方式的地方,情况也是如此。与在《罗各斯》杂志第4卷上发表的论文[1913年版第253页等。(《科学论论文集》第3版第427页等)]相比,这里用的术语非常简单,因而在很多方面要有所修改,以求尽可能做到易于理解。当然,要求无条件地大众化和要求概念应该尽最大可能严 密,并不是总能一致的,而且在必要时要为后者让路。 关于“理解”一词,请参阅K·雅斯帕尔(1883-1969,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心理病理学》[亨利希·里克尔特(1863-1936,德国哲学家)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第2版(1913年,第514-523页)中的若干见解,尤其是盖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一著中的某些观点,也在参考之列]。在方法上,正如已往常常提到过的那样,我在这里也要提一提F·戈特尔的《言词的统治》一文所描写的过程,自然,这篇论文有些晦涩难懂,而且也不是处处都把思想表达透彻;在实际内容上,我要提到的是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优秀作品《共同体与社会》。此外,还应该提到鲁道夫·施塔姆勒(1856-1938,德国法哲学家)那部常常把人引入歧途的《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经济与法律》,以及笔者发表在职《社会科学文献》第24卷[(《科学论论文集》1907年第3版的第291页等)]的论文,拙文在很多方面已经包含了下述论著的基础。在方法上,我与齐美尔(在《社会学》和《货币的哲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尽可能地把所认为的意向与客观上适用的意向区别开来,齐美尔不仅不是总把二者分开,而且往往有意识地把它们混为一谈。 (1) 社会学(这个使用上含义十分模糊的词在这里所理解的意义上)应该称之为一门想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办法在社会行为的过程和影响上说明其原因的科学。同时,“行为”应该是一种人的举止(不管外在的或内在的举止,不为或容忍都一样),如果而且只有当行为者或行为者们用一种主观的意向与它相联系的时候。然而,“社会的”行为应该是这样一种行为,根据行为者或行为者们所认为的行为的意向,它关联着别人的举止,并在行为的过程中以此为取向。 壹、方法论基础 1、在这里,“意向”或者是:a)实际存在的意向,即①存在于一个行为者曾经有的意向;②一般地或者近似地存在于行为者们曾经有过的一系列情况之中的意向;或者:b)存在于某种用概念构想的纯粹类型的行为者或被作为类型而设想出来的行为者们主观上认为的意向。不是某种客观上“正确的”或者形而上学地探索出来的“真正的”意向。这种行为的经验科学即社会学和历史学,与所有教条式的科学即法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等相比较,区别就在这里,后者想在它们研究的对象上探究出“正确的”、“适用的”意向来。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方法论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实际上是由选自《科学论文集》的三篇长文组成,分别是《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领域的批判性研究》、《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阐述了韦伯的的基本思想。 李凯尔特认为,所谓意义就是“对过去的觉醒和对未来的参与”。基于社会生活和精神的特殊性社会科学中的意义也是不同的,人们赋予了社科对象以意义,文化科学即价值和意义的研究。社会科学是依赖于价值理念的。确定某物的意义是它成为研究对象的前提。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的目标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以寻找实在的规律为目标。自然主义偏见地把社会科学的目标定为必须将现实还原为规律,这有把理想典型与现实掺和的危险。但是韦伯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在科学性上应该是一致的,不应该是两套知识,科学客观性的知识不应该因对象的不同就会有所不同,这也是韦伯方法论所想要解决的。文化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其目的是认识实在的独特性质。因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想类型仅仅是认识经验科学的一种手段,不定义、不解释、不实在。而由理想类型得出的结论并不等于历史规律。如果借助经验历史的直观材料澄清理想类型与现实的区分,那么将历史知识表现为理论。但是,对历史的认知应当为主,得出的理论应当为仆,这个主次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出现规律失灵的危险。国内很多所谓的专家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得出经济学规律失灵的结论。理想类型只是有计划地将历史事实有效地归属现实原因的手段。所有的理想类型的构思都具有暂时性,需要也不可避免的更新。不同阶层集团的利益形成不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是根据其理想形成的。因此,韦伯则认为社会行动最终是归结到“个人”的,需要把握社会行动背后的“意义”,主张“理解的社会学”。初读此处,我想到这种理解是否也是包含个人的价值判断或者是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似乎将文化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殊性混淆了。韦伯所提到的理解,将其定义为神入,但是也明确了这种理解只是存在事实上的可能性,它的实际效用是有限的。我们假设相同环境、条件以及一样的价值取向的人的内在状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在研究经验历史中的事件即行动时,基于动机的不确定性,目标的合理性就有了推理的一般性,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考试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为社会科学研究奠定了可靠的方法论基础。 首先,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包含着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历史发展的程度。 其次,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在改变环境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本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性,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再次,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实践活动高于理论活动,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只有立足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主观和客观、思想和现实的统一。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习题与答案

导论 1.什么是社会?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以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说明和合理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2)依赖性,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影响,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4)难验证性,社会事物一般有较长的运行周期,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难以进行重复性实验,因而难以验证。 2.什么是方法?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 今天我们所说的方法,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于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有所差异,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因此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上包含了人文学科的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政治 期末论文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时间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社会科学研究是推动人类认识社会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一整套完备的方法理论体系,在当今中国社会,大到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确立运行,小到个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会计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用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充分发挥其基本与核心作用,关系到会计研究的方向和最终结果。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即具体原则后,结合所分析的内容,针对如何进行会计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了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会计学;会计研究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 (一)基本内容 (1) (二)基本原则 (2) 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3)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3)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3)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3) (二)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3) 三、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会计学 (4) (一)社会科学与会计学 (4)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5) (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5) (四)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6) (五)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6) 四、启示与意义 (6)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基本内容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观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正是具有最大的普适性的哲学方法论。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它继承了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方法的使命,是引导思维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客体、把握客体。认识的方法,只有体现认识对象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才是科学的。实践的方法,也只有合乎实践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时,才是行之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这种开放,首先是开放自己,既正确地对待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品格。其次是向外开放,即正确地对待一切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动地与它们交流,积极地吸收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补充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 案补充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古希腊“第一科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 古希腊的“第一科学”,即逻各斯(logos), 也称“形而上学”。代表有巴门尼德的“存在”(真理之路)、苏格拉底的“至善”、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希腊人有一种“理论心态”,即穿越“流变”表象,达到永恒不变“真理”。希腊人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希腊人的思维完全是政治的,通过“科学”这种手段可以把逻辑的螺丝钉拧到某人身上,因而他如果不承认它或者什么也不知道,或者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是真理,他就不能走出来。 特征分析:(1)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之后提出“认识你自己”、“善即知识”的重大意义在于,科学真理就是你的生命行动,从事科学(哲学)就是成为人。(2)人一旦体验到“真理”,就会服从真理。(3)真理就是至善,人的德性与德行是关于善(知识、真理)的结果,知识与价值同一。(4)真理的“体验”是在理性、逻辑、思维中的清楚明白,逻辑就是“直观”、“呈现”那个“至善”。(5)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比喻中的理念论之意义。(6)理念或概念是全部科学的伟大工具之一,这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系统表达。 二、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评论。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是实验科学的产物,代表了培根的科学方法论观点。他反对经院哲学,倡导“从特殊开始,从事实开始”。他承认怀疑论论点,日常知觉的确不能给正确的自然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要形成科学所利用的“经验”,日常知觉必须清除掉所有在认识过程中偶然产生的、错误的“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