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稿(有答案)】

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

伟大胜利。

2.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具体时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爆发。最终,(时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3.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

条约内容:(1)割给英国;(2)赔款万元;(3)开

放....五处为通商

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逐步沦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自主检测】一.选择题:

1.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

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a.1839年 b.1840年 c.1841年d.1842年

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陪了夫人,又折兵”不算,还搭上了许多银子,最主要的是让人家割走了中国近代第一块地()

a.九龙司 b.澳门 c.台湾 d.香港岛

4.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

指的是()

八年级历史上1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c.中华民国的建立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5.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 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出现了租借地

6.《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

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

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

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八年级历史上2

【自主学习】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

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年,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鸦片。二.1860年,联军

攻入北京,放火焚烧了北京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识图)

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共割占了中国领土万平方公里。四.1851年,(人物)在广

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年(时间),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都城。1862年,“洋枪队”首领美国人在浙江慈溪被太平军击毙。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

1.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2.右图所示的文物是被侵略者从圆明园中掠夺的,曾流落海外多年。当年掠夺该文物的侵略者指()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

3.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

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

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4.浙江慈溪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 a.红巾军 b.太平军 c.义和团 d.洋枪队

二、列举题:

5.列举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

6.列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哪些条约割占了中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八年级历史上

3

三、材料分析题:

7.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

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请回答:(1)“夏宫”指什么地方?

(2)“抢劫”和“付诸一炬”指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这两个强盗是谁?

(4)谈谈你对这两个强盗的看法?

(5)几年前,人有曾提出修复圆明园,让世人再睹“万园之园”的

风采,并且增加旅游收入,你认为必要吗?说明你的理由?

8.请阅读材料: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的

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

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

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

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中国被劫掠发生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和

破坏的地方是哪?

(2)面对这样的情况,人民做出了什么反应?其斗争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真正罄竹难书,他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自主学习】一.1.1876年,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痛击侵略军。年,

八年级历史上4

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2.(时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3.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

了侵华战争,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

4.1895年,中国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甲午中日战

争结束。二.1894年9月,在甲午中日战争战役中,致远舰管带

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日本军舰,最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三.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

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

3.增辟、、、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程度。

【总结与提升】:一.选择题;

1.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a.西藏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

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功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李宗仁 d.左宗棠

3.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b.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4.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1871年b.1876年c.1878年 d.1884年

5.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而设立的行省是()

a.蒙古b.新疆c.西藏d.甘肃

6.“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

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

的民族英雄()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八年级历史上5

【篇二: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答案】

2. d

3. b

4. d

5.b

6. (1)英国武器装备先进。

(2)当时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导致经济和军事相当落后,国力衰弱。清政府腐败无能。

(3)落后就要挨打。

第 2 课

1. d

2. c

3. b

4.d

5.a

6. (1)邓世昌

(2)黄海战役中邓世昌壮烈牺牲

(3)北洋舰队

(4)爱国主义思想

第 3 课

1. a

2.c

3. d

4.b

5.c

6. 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的反抗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

虎门销烟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败,《南

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定及其影响。

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及意义。

第五课

1. c

2.d

3.d

4.a

5.b

6、

(1)慈禧太后、荣禄、袁世凯等统治阶级。

(2)因为戊戌变法失败了。

(3)表达了谭嗣同痛恨当时的社会,但又无能为力的愤痛心情。课文

中引用了他的一句名言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

们应该学习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4)戊戌变法

(5)袁世凯光绪皇帝

(6)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答题,观点没有对与错。无论是哪种观点,

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都是正确答案。

参考:

第一种答案:

和梁启超一起逃走。光绪帝没有掌握实权,维新派势力十分弱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应该选择逃走,留下维新的种子,以后再图维新大业。挽救民族危亡,图谋人民自由幸福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应该在危难之时保存自己,以便将来继续奋斗。

第二种:

留下,为新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这次变法临近失败,谭嗣同十分痛心,为了昭示后人,为以后的变法能够成功(即谭嗣同认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维新事业的赤胆忠心,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第六课

1、 c;

2、c;

3、b ;

4、d;

5、b

6、

中国同盟会;见教材38面倒数一、二段;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1912年由孙中山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辛亥革命,见教材43面。

第七课

1.c

2.c

3.d

4.c

5.a

6. (1)胡适

(2)新文化运动

(3)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4)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积极进取、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第8课

1----5bcacb

6、(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

(3)爱国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9课

1----5aabab

6、(1)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通知时中国人民一切困苦的总原因。(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1926年。

(4)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在北伐胜利进军的时候,以蒋介

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北伐统一全国的目

的没有达到。

第10课

1----5cbddc

6、(1)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

主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长征结束。

(2)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

(3)遵义会议;毛泽东;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

自强不息的精神象第12课

1. b

2.c

3.c

4.d

5.b

6.(1) 西安事变。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 支持后一种观点,即和平解决。因为当时主要是日本侵略和中华

民族的矛盾,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利于团结国内各抗日力量,形成

联合抗日的局面,有利于中华民族。

(4) 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

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3课

1. c

2.a

3.b

4.c

5.c

6.(1)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加快了侵略

中国的步伐。

(2) 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制度,731细菌部队。

(3) 同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言行予以坚决的回击,捍卫国家安全。我

们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第14.课

1.d

2.b

3.c

4.b

5.a

6.(1) 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2)南京的大屠杀,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

为结束战争,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造成大量

人员和财产损失。

(3)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历史悲剧不能重演。

第16课

daacb

6、(1)重庆谈判

(2)毛泽东到重庆参加谈判。

学生能说出蒋介石和毛泽东谈判的目的即可。

(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是弥天大勇。毛泽东不顾个人

安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亲赴重庆,这本身就是大勇的表现。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谈,真内

战的阴谋,为了证明共产党要和平、民主的诚意,毛泽东毅然到达

重庆。签署了《双十协定》

第17课

cdccb

6、(1)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罗荣桓。淮海战役指挥者刘伯承、邓

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2)当时国民党军队有80万人,主要集结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津浦线上。

(3)辽沈战役47万人、淮海战役55万人、平津战役52万人。(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

利已成定局。第18课

1-5ccaad

6.(1)张謇。状元。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厮杀,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

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 19课

1-5 bbccba

7.(1)火车

(2)唐胥铁路、1881年

(3)汽车

(4)上海、1901年

(5)略

第20课

1—5 acada

6.(1)它比较翔实地记载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的曲折历程,保

存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史料,被称为“近

代史的百科全书”。

(2)言之有理即可

(3)看报能充实和提高自我,拓宽知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第21课

1-5 bcdcb

6、(1)民国成立服饰

(2)陕隘的民族主义;文明开化之风流行;新旧观念激烈碰撞。(3)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不可能很快从人们思想意识中消除,需要

随时代的进步逐渐被改变。

第22课

1.b2 a 3 c4.d.5 a.

6.p143

第23课

1.c .2 c. 3 b. 4 d. 5 c

6.侯德榜;信息;1.中国制碱技术的落后。2.德国对制碱技术的封锁。3.侯德榜不甘落后,敢于创新,发愤图强,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符合题意即可)

第24课1.c 2 b 3 d 4 d 5 d.

6、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儿女》冼星海的

作品《黄河大合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篇三: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ass=txt>说明:1、非全部答案,仅供教师参考,2、严禁整体下载

给学生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人猿相揖别(第一课)

一:新课学习:1、生产劳动、火的使用、语言的产生。2、直立行

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

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4、旧石器时代。5、(1)非洲、欧洲(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

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 6、北

二:作业: 1、b 2、b 3、a4、略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第二课第一课时)

一:新课学习:1、(1)①: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②: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2)①:出现了磨制石器,

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③: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3)中国、

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亚欧大陆。。西亚和中国。 2、

3、(1成的房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2)石墙、

生活区、生产区。(3)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猪、牛。

二:作业:1、填空题:(1)畜牧业生产者(2)西亚定居。2、

选择题:(1)d (2)c (3)c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第二课第

二课时一:新课学习:1、(1)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通风

防潮。(2)水稻。(3

)制作黑陶、绘画 2、(1)半地穴式房屋、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2)制作磨制石器、从事渔猎。(3)陶器的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绘制。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

(完成下表)

4、(1)当时人们生活以狩猎为主,对动物非常了解。(2)当时人们对他们熟悉的事物描绘得细致逼真;艺术水平高超。

5、(1)绘画、音乐、舞蹈、饰物。(2)初步的科学知识。二:作业:1、b 2、略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三课

一:新课学习:2、(2))《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4)当

时已经有了城市国家,而且各个城市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人们

对英雄的崇拜3、(3)①会纺织、养蚕,会制作陶器,已经用船做

交通工具,已经出现了原始音乐。②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

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4)皇帝、炎帝等

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

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改善了人

们的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4、(3)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成员的微弱力

量汇集起来,跟自然界进行斗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

于当时人类社会还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所以这种民主制度带有很

大的局限性(4)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古代黄河流域是我们祖先的

主要聚居地,我国人民很早就有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历史。大禹治

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的事例。应该学习大

禹战胜自然灾害的英勇气概和信念

二:作业:1、c 2、a 3、蚩尤

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综合探究一

一:新课学习:3、(1)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承载的信

息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凭借文物,我们可以

补缀“洪荒莫传”的历史;凭借文物,我们可以恢复“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城池风景;凭借文物,我们可以演绎“车辚辚,马萧萧”的壮烈场面;凭借文物,我们可以解读“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的诸多奥秘;凭借文物,我们可以体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

术境界。5、资料一:体现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资料二:体现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料三:体现了文物

保护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矛盾。6、我们应该保护身边

的文物做起,从小事情做起。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首先,我们应

该知道我们这里有哪些是文物,一.调查本地的文物古迹,二.了解它

们的珍贵之处及现状,三.提出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我们

才会真正做到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二:作业:1、d 2、d 3、略 4、略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尼罗河的赠礼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第一课第1课时

[预习导学]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 2、国家、文字二、1、(1)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2)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

少(3)尼罗河(4)是世界第一长河,定期泛滥(5)丰富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土地;农业的发达;村落,人口;手工业、商业。

2、(1)公元前3500;公元前3000。(2)公元前15世纪;公

元前6世纪;西亚的波斯。三、1、(1)西部。(2)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2、(1)两河流域(2)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依靠人们修建灌溉系统。(3)公元前3500年;城镇、神庙、宫殿。(4)苏美尔人、希伯来人、阿卡德人 3、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巴比伦城 [学以致用] 1、d 2、b 3、c 4、c

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第一课第2课

[预习导学] 1、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2、印度河,恒河。

二、1、印度河与恒河(1)丰富水源,土壤肥沃,气候温暖。(2)是整个南亚次大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印度文明发源地。2、(1)人们学会了修筑拦河堤坝,灌溉农田,种植棉花,通过海路与

其它地区进行贸易。(2)阿育王。3、古代印度。

1植被丰富,地势平坦,易于开恳和耕作,适于种植麦、粟。○2雨

量三、1、(1)一万年。(2)○1五千○2 ○3蛋壳黑陶杯○4铜器(2)○1玉丰富,水网密布,气候温暖,适于种植水稻。2、(1)

○2犁耕○3 器○

四、1、约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公元前1600年前后,黄河流域。 1、

2、d

3、a

城市开始出现王权神圣第二课第1课时

[预习导学] 1、国家。 2、生产力的;军队、法律。3、法老;太阳

神之子。

三、1、(1)是国家行政首脑,军事首领,兼任宗教领袖,主持祭

祀仪式。(2)法老;太阳神。2、(1)、汉谟拉比。(2)、自称“巴比伦之王”和“世界四方之王”,建立官僚统治机构,各级官员由

他直接任免,建立军队,指挥官由他任命,宣扬神赋王权,制定法律,维护奴隶主利益。3、(1)、在涂山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

们的朝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防风氏,划定“九洲”,铸造“九鼎”,

作为权力的象征,采取王位世袭制。(2)、军队,刑法,监狱;世袭。1 c2、d3、d

分化的社会军队与刑法第二课第2课时

[预习导学]1、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2、平民。 3、国王。4、《汉谟拉比法典》。二、1、(1)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王室、僧侣、贵族,工匠、农民、奴隶。(2)贵族住豪华的别墅,

亨有美味佳肴,使用金银器皿,穿戴昂贵的衣服和首饰;城市平民

住在土坯茅舍里,农民和奴隶的生活非常贫困凄惨。2、(1)古代

印度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而形成的一种严格的社会

(3)首陀罗,刹帝利;根据种姓制度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相互通婚。3、(1)血缘亲属关系。 1人身自由,赏赐、买卖;供品,殉葬。○2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2)商王,平民。(3)○三、1、(1)常备军,国王。(2)夏朝,商朝;步兵、车兵、弓

箭部队。(3)妇好,商王武丁。 2、(1)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

秩序。(2)汉谟拉比法典,当时社会。(3)夏朝,商朝;割鼻、

斩首、活埋。

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宏大的工程第三课第1课时

[预习导学] 1、语言;标记或符号。2、象形文字。3、胡夫金字塔。

二、(2)它们只是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离开了记忆者,别人很难

了解其含义。人们并不能把这种图画形式和语言结合起来,一个个

读出音来。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它交流思想。2、

(2)人民群众

二、1、陵墓,胡夫金字塔。2、空中花园。

[学以致用] 1、c 2、(1)、古埃及。(2)、象征权威,期望把权

威和财富带到来世。

精巧的技艺古老的科学探索第三课第2课时

[预习导学] 1、司母戊大方鼎。2、365,7。3、木乃伊。 4、阿拉伯。一、1、品种繁多,造型古朴奇特,工艺精湛细腻。2、三星堆。 1两次泛滥;尼罗河涨落、农作物;泛滥季,播种季,收二、1、天

文历法,数学,医学。2、(1)○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它与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回归年的误差仅获季;4,30,365。○

3发明创造源于生有1/4天,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的罗马历法和现行公历,都源于这种历法。○

1两河流域;月亮圆缺变化;太阴历。○212,60,60。3、初步知

道了解产、生活的需要。(2)○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

跳动的关系,高超的防腐技术等。4、(1)、包括零在内的10

个数字符号;由古印度人发明的;因为是通过阿拉伯人将它传到欧

洲的。(2)、能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推

算圆周率为3.16[学以致用] 1、c 2、a 3、b 4、c 5、b

精巧的技艺古老的科学探索第三课第3课时

[学以致用]1、丝绸;西汉。2、玄奘;《西游记》。3、d 4、c 5、

d

感悟沧桑巨变

[预习导学] 1、蓝田人。2、

蓝田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北京余姚河姆渡人遗址元谋人遗址

二、1水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2、森林大量减少,河

床淤塞,有的河流断流,10世纪初时已不再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增长,土地被大量开垦,统治者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森林大

量减少。3、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文明,但同时

过度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又导致了文明衰落。

三、(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2)长江流域

和黄河流域。(3)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丰富,地势平坦;长江中

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气候温暖,水网密布。

四、2、(1)符合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说明在很早时期,人们已经重视环境。

(2)正确,(事例略),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

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学以致用] 1、

d2、a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文明

第一课时早期的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

热身运动:1、略。2、克里特岛、希腊半岛、古希腊。

问题进入:1、略。2、略。3、因为这些神话不仅能反映当时人的精神,而且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神话传说是第二手资料,虽不一

定真实反映历史,但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或旁证历史。德国人谢里曼

和英国人伊文思就是依据神话传说才让爱琴文明重新光芒。

新课学习:1、⑴2000、1200、800、克里特岛、希腊半岛。⑵提示:通过考古或神话传说。2、⑴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是个内陆国;以

农业为主;少数奴隶主专政;崇尚武力,热衷于征服邻邦。⑵略。

⑶略。

小试身手:1、相同点:古希腊著名的城邦国家,时间约为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不同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1 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课程导入】 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光荣历史。碑上所刻的八幅巨型浮雕,生动地浓缩了此前一个多世纪优秀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付出的充满血与泪、剑与火的艰辛努力。你知道其中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谁领导了这场伟大斗争?他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与英国相隔非常遥远,领土并无接壤,为什么双方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奋勇杀敌、浴血抗战,涌现出了关天培、陈化成等一大批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可鸦片战争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是描写中国近代史上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诗句。你知道这个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你知道香港与香港岛的区别吗?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这许许多多

的问题,都需要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认真听讲和独立思考,把它们弄明白。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过林则徐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自勉联则体现了林则徐个人品质中那种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新知的开阔胸襟。请收集一下林则徐的有关资料并把它介绍给你的同学,好让他们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为什么不将没收来的那些鸦片简单地用火烧掉?你能解释他所采用的销烟方法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下列小组活动。 活动一: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请以“一百六十多年前中国禁毒斗争”为主题出一期班级板报,最好做到图文并茂。 活动二:一些英国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请组织几个对辩论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正反方辩论赛的方式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 【自我测评】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导学案:1.3.3西方文明之源

第三框西方文明之源 一、古希腊文明 1.自然科学成就 (1)古希腊科学家____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 (2)古希腊哲学家____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科学体系。2.文学艺术成就 (1)____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2)《____》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 (3)《____》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古希腊人对精神和肉体协调统一的理想追求。 3.戏剧成就 (1)地位:____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2)代表人物:“____”——埃斯库罗斯;“”——阿里斯多芬。 4.体育方面 (1)____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腊。 (2)马拉松赛跑也起源于古希腊。 二、古罗马文明 1.法律成就

(1)代表:____是古罗马留给后人的重要成就之一。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被刻在12块铜板上,被称为《____》。 (2)影响: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____,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文字成就 (1)贡献:罗马在文字上的贡献最有世界性。随着罗马的扩张,____广泛传播,成为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 (2)影响:____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通用的字母。 3.建筑成就 (1)罗马人大量建造广场、圆形剧场、斗兽场、浴场、水道、柱廊、____、纪功柱和多层公寓房等建筑。 (2)建立____,把远处的泉水引入城内。 (3)修筑的道路四通八达,有“____”的说法。 ◆思维延伸 1.为什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千米。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对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 2.历史上“罗马三次征服世界”分别指的是什么? ①以武力征服世界:2世纪,通过武力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②以宗教征服世界: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由于它的残酷压迫,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诞生,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③以法律征服世界: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一般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由这些年的情况得知,科目多,特别是语数外占据时间较多,学生在课外基本没有花时间在历史科目上;识记量太大,要学好不太容易.况且如今的学生学习心里疲劳,相当多的学生厌学、不学,像历史这样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学习,很难保证大部分学生及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教科书由主题和课组成.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7个主题,共二十二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学习与探究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心得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心得 一、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这学期我市开始进行全市统一的教育教学水平测试,即所谓的月考。本人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积极参加我市举行的历史科组活动,虚心与同行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每一次月考,我都做了认真的复习工作,我把考试范围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此外,本人还上网和查阅复习资料,搜集模拟题加以练习。 二、上课——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如第一次月考中关于“封建帝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0-22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0-22课导学案 第11课北伐战争 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掌握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读图析图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讨论探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 思想意识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学法指导 1.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史料和图片,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四.知识链接 叶挺在北伐战争前后 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县人,出身农民。他从小立志从军报国,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他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孙夫人脱险,受到褒奖。1924年,他赴苏联东方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他回国,曾参加东征陈炯明的战斗,后调至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他既管政治又管军事,在艰苦的训练中身体力行,尤其注重加强政治教育,使这个团的战斗力大大增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奉命开拔,在跨越五岭山脉的艰苦行军中,叶挺把自己的雪花白马让给病号骑,坚持与战士一起徒步行军。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叶挺由于战功卓著,被破格晋升为少将团长,时人誉称为“北伐名将”。北伐军攻占武汉后,他升任第四军第25师副师长兼第75团团长,随后又升任第11军第24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1927年5月,他率部粉碎夏斗寅叛军进攻,保卫了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他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 五.看书总结知识结构 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12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 案3 【学习探索】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2.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 3.结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谈谈你对“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句话的理解。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最能反映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口号是() A.取消二十一条B.反对在“和议”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②推翻了北洋政府③免去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④最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获胜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 4.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B.毛泽东c.李大钊D.董必武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二:会议重申中共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请简述此次会议情况。 (2)材料二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制定的什么纲领? 【资料下载】 北京学生界宣言(1919年5月4日)呜呼国民!我最亲最爱最敬佩最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由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

八年级历史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2 第一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虎门销烟b.清朝政府的腐败落后c.英国为了 打开中国市场d.鸦片走私2.1841年1月,英国侵略者派 兵占领()a.广州b.宁波c.香港岛d.厦门 3.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 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a.林则徐b.关天培 c.琦善d.邓廷桢4.鸦片战争发生时,清朝皇帝是()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慈禧太后5.清代皇 帝在北京西郊建造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在中被毁掉的。()a.鸦片战争、英国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c.甲午中日战争、日本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平方公里。()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 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7.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 城是()a.石达开、西安b.朱元璋、北京c.洪秀全、天京d.杨秀清、广州8.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外国“洋枪队”统领是()a.英国人、戈登b.法国人、孤拔 c.美国人、华尔d.日本人、伊藤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支持中亚浩罕国阿古柏侵占中国新疆造成中国西北边疆危机的国家是()a.英美b.英俄c.英法d.俄日 10.新疆设立行省是在()a.1871年b.1875年c.1876年d.1884年1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 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b.左宗棠c.陈化成d.邓世昌12.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第一单元自测题新教材新学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3.在台湾的漳化、嘉义等地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黑旗军互相配合、重创日军的英雄是()a.邓世昌b.丁汝昌c.刘铭传d.徐骧14.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5.在北京崇文门曾修筑了一座象征中国奇耻大辱的纪念碑是()a.克林德碑b.公理战胜碑c.保卫和平碑d.大三巴牌坊16.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19.“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是谁临终前的名言?()a.关天培b.洪秀全c.邓世昌d.徐骧20.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a.英法联军b.侵华日 军c.清政府d.帝国主义列强21.在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中,义和团所取得的一次胜利是在()a.天津b.北京c.廊坊d.秦皇岛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八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依照新课标要求,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本期以完成教育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为主要课型,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动脑筋”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析测试卷的重难点、题型变化、易错点等相关情况,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注重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六、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反思 何绍芬 本次命题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选择三种题型,具有以下特点: 1.命题符合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一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没有偏题、漏题。 2.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具体体现在第一题、第三题上。 3.试题体现了灵活性,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出发,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体现了创新教育,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存在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积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好学生可以考90分左右,而差生只能考10分左右,差距太大。 7、理解能力差,有些学生审不清题意,答非所问。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有许多时候是跨节授课,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很少应用,今后的历史课中应适度调整。 4、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有的知识点,讲课中根本没有提到,结果学会无从回答。 三、其他方面: 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试题较灵活。 2、考前时间紧,内容多,期末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差的一个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总我应作到: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老师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昧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然后小组抽背,课代表抽背,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历史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兴趣。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与清军抗击侵略的基本史实,通过《辛丑条约》的内容正确分析其影响。预习形成课 学习导航 一、填空题 1、在鸦片战争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华的国家是, 八国联军分别是。 2、义和团初期的活动泛围包括,原来矛头开始指向,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选择题 二、选择题 1、下列事件或条约的命名中,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命名最为相似的是 A、鸦片战争 B、《瑷珲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2、下列侵华战争中,列强攻入北京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 D、列强联合发动 4、1900年6月,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进犯北京。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大平天国运动 D、变法运动 5、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馆区 7、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九国公约》 8、《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9、下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他们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关条约》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0、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11、《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允许外国驻兵 C、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赔偿白银4.5亿两 12、面对强列的侵略,曾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是①道光帝②咸丰帝 ③同治帝④光绪帝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虎门销烟 B、收复台湾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鸦片战争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 本史实 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 理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观察、讨论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 (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 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鸦片输入的危害 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 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说一说 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总结 樊文平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在期末复习工作也正顺利进行。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时候,这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音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__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本期我继续担任实验班的历史教学,实验班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同时我接任了32班的历史教学,该班成绩较好,但不及格的现象还存在。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成立历史学习小组,互出测试题,切实提高历史学业成绩。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六、教学进度

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南昌起义的学习,使学生识记起义的背景、经过(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南昌起义军占领南昌城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培养分析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识记起义的背景、经过。 3.指导学生应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指出秋收起义部队的行动方向,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4.通过表格和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的意义,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去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5.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南昌起义》片断,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和激发学习兴趣。 2.利用油画《南昌起义》,使学生掌握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3.利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部队的行动方向、转移方向,了解秋收起义经过的地方,从而把握秋收起义的大致经过。 4.围绕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讨论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红军歌谣”,使学生感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借此教育学生要不怕困难。 2.使学生认识到起义创建了红军,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井冈山星火成了燎原之势,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扬老一辈先烈们勇于探索、英勇卓绝、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基本史实。 2.了解林则徐维护中华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了解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2.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林则徐虎门销烟及鸦片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抗敌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情景导入 播放虎门销烟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是谁领导这场伟大的斗争的?

自主学习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3.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4.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鸦片战争中,英勇作战牺牲的将领有关天培和陈化成; 3.由于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4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课程导入】 平型关战役中的115师指挥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开始。那么,你能说说抗战爆发后取得的次胜利是什么战役吗?而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又是哪一次战役?它们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作战双方是谁?概况如何? .百团大战是谁指挥的?为什么要发动百团大战?目的是什么?这次战役的目标又是什么?请说说战役的简单经过。 .中共七大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的?其主要任务是什么?作出了什么重要的决定?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中共七大会场 .“八年浴血战,今日奏凯歌。”抗日战争是什么时候取得最后胜利的?抗战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抗战结束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进入本课,共同探讨一下上面的问题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概况意义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请根据你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讲讲中国人民在国难当头时英勇抵抗日军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感受到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陈毅在七大闭幕时写的一首诗。你能说说诗中的含义吗? .曾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最后却于1945年8月15日宣告无条件投降。你能说说日本投降的原因吗?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指挥百团大战的是 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 .抗战胜利后,被日本割占五十年之久,回到祖国怀抱的省份是 A.香港B.澳门c.台湾D.东北 二、连线题 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八年级历史上册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6.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师寄 语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2.知道鲁迅、矛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课前预习】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___________。 (4)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_________至此寿终正寝。同时,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_________。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报刊。 ①《申报》:1872年在_____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②其他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__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③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 大的刊物。 ④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商务印书馆。 ①创办:1897年在_____创办。 ②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③内容: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_____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④作用: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照相和电影: (1)传入:20世纪初,西方发明的_____和电影传入中国。 (2)发展: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3)作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_________。 【合作探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梁启超《变法通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