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

2.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地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的结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1)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了解公差的概念,会求一个给定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 3、理解等差中项的 概念,会利用等差中项解决相应的简单的等差数列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情景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归纳概括,了解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 2、通过解决基本等差数列问题的过程,加深对等差数列概念、公差、等差中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2、通过解决等差数列概念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2、了解公差的概念,根据给定的等差数列求公差。 【教学难点】探索等差数列定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讲概念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出等差数列的特点,从而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定义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为主,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内容; 2、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标出关键词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完成预习内容,做好上课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习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设计意 图 课前预 习 阅读书本P7-9内容,在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关 键词下面用彩笔画线 自主 完成 抽查 反馈 了解预 习效果 活动一 创设 情境 、 导入 新课 (5分钟) 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特殊数列。 情境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 数一 次,可以得到数列:0,5,,,,,…。 情境2: 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 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 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 (单位:kg): 48,53, 63。 情境3: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 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 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 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 起,至V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 位组成数列(单位:m): 18,15.5,,,,5.5。 独立 思考 并完 成这 三个 数列 引导 学生 分析 比较 每个 数列 的特 占 通过 具体 问题 引出 等比 数列 的定 义 活动二 数学建构、引入概念(5分钟)观察:上面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怎样的? 2、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 3、公差用什么子母表示? 4、等差数列的定乂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 结合 课本 定义 独立 思考 后回 答 板书 定义 及注 意点 用彩 色粉 笔画 出关 键词 引导 学生 理解 概念, 让学 生经 历观 察、猜 测、抽 象、概 括、的 思维 过程 活动三 例题精讲 、 探究 知新(10分钟) 例1: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写出其首项 及公差。 (1)2, 5, 8, 11,14; (2)1, 1, 1, 1, 1; (3)1, 0, -1, 0, 1, 0, -1, 0,……; (4)-3, -2, -1, 1, 2, 3。 例2:求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 (1)3, a , 5; (2)3, b , c, -9; 独立 思考 后完 成 巡视 并记 录存 在的 问题 个别 指导 集体 反馈 通过 具体 的例 子, 加深 学生 对等 差数 列概 念的 认识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2011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平均数》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平均数,会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基本技能:能结合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 3、基本思想:操作法、归纳法、统计法。 4、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有能力从生活情境中抽象数学模型。虽然在学习的过程是第一次接触平均数这个概念,但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有了诸如平均分这种模糊的概念,因而本节课我先由有趣的故事出发,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提升。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与相关数据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车牌号码、手机号、电话号码、QQ号码等;让后把这些信息同时出现。 2、出示问题: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

师谈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数字的世界里,想知道看一眼你能记住几个数字,你有什么办法?(生:试一试) 试一次还是试多次?为什么要试多次? 2、记数游戏:3秒钟出示10个数字,看一看每次能记住几个数字。(课件出示几组数据) (1)我们一起做一个记忆游戏。 出示游戏规则: ①看一眼,只有3秒。 ②数字消失后,才可以动笔写在格子里。 ③数字再出现时,请在记忆正确的数字右下角画“√”。 ④数出每组中画“√”的有几个数字,填在下方的统计表中。 (2)组织学生填写第一组游戏内容,指导填写方法;评选出记忆冠军。 (3)出示4组数据,每组呈现3秒:(等全部学生记录完毕,校对答案) 5 7 3 8 1 5 6 9 2 4 1 8 6 5 4 9 3 5 2 7 8 4 3 9 6 1 5 3 6 2 6 5 8 4 0 9 7 3 6 1 (4)组织学生写下自己记住的数字,并把记忆个数填在表格中。 (5)指名交流自己记住自己记住数字的个数。 师:我们试了多次之后得到一组数据(板书: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有可能一样多,更大的可能是有多有少,在有多有少的情况下,试了多次,你究竟用哪一个数来代表你看一眼能记住几个数字呢?(板书:代表)为什么? 过渡语:淘气也参加了这样的游戏,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成绩是什么样的。看大屏幕。你们想不想和淘气比一比?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初步感知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统计表。 思考:用哪个数来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能用9代表淘气五次记住数字的一般水平吗?为什么? 用4、5或7公平吗? 过渡:大家很聪明,很智慧,这一点和智慧老人的想法完全一致。

高二数学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用符号语言表示为a n+1-a n=d。 ?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公差d>0,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d=0,则为常数列; (2)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3)m,n∈N*,则a m=a n+(m-n)d; (4)若s,t,p,q∈N*,且s+t=p+q,则a s+a t=a p+a q,其中a s,a t,a p,a q是数列中的项,特别地,当s+t=2p时,有a s+a t=2a p; (5)若数列{a n},{b n}均是等差数列,则数列{ma n+kb n}仍为等差数列,其中m,k均为常数。 (6) (7)从第二项开始起,每一项是与它相邻两项的等差中项,也是与它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即 (8)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

?对等差数列定义的理解: ①如果一个数列不是从第2项起,而是从第3项或某一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是同 一个常数,那么此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但可以说从第2项或某项开始是等差数列. ②求公差d时,因为d是这个数列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故有 还有 ③公差d∈R,当d=0时,数列为常数列(也是等差数列);当d>0时,数列为递增数 列;当d<0时,数列为递减数列; ④是证明或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依据; ⑤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只需证明a n+1-a n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即可。 等差数列求解与证明的基本方法: (1)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 (2)抓住首项与公差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关键;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a1,d,n,a n,S n,知道其中任意三 个就可以列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俗称“知三求二’).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 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 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必要地数学学习,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体会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运算,处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新课标高中数学A版必修①中第二章对数函数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在本模块中,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容,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必修一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本数学教材,高中开始阶段,学生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所以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等价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三、设计思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高一数学组承担的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反思及有效教学研究》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2.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

等差数列概念说课稿

课题§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等差数列的概念》,本节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拓展。同时等差数列的学习也为今后继续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b.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a.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 b. 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问题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及灵活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前面已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与认识,对数学公式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小组探究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分析、探索,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通过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分析】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探索新知。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过程设计

吴正宪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吴正宪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平均数教学案例吴正宪【案例背景分析】案例背景分析】统计初步知识——平均数选自北京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本课的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通过移多补少使每一行的圆片个数同样多,得到3、7、6、4的平均数是5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下面是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课前谈话:课前谈

话:上课的铃声还未响起,面对陌生的学生,我的话题拉开了帷幕“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伊拉克的国土上正值炮声隆隆,战火纷飞,那里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学校,没有了课堂,整日生活在极度恐慌之中,而我们此时却在安静平和的环境中学习,与他们相比,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立时情绪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要更好地学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Ⅰ必修本(A版)》第一章 概述: 《函数的概念》的教学需要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是一节函数的概念课.如何上好一节概念课,概念不是由老师讲出,而是让学生去发现,并归纳概括出概念呢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熟练的去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评价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函数的概念是人教版数学必修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它不仅对前面学习的集合作了巩固和发展,而且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个要素,学习了本小节后,为以后学习其他类型的函数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函数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它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 2.学情分析 在学生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会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且比较习惯的用解析式表示函数,但这是对函数很不全面

的认识。由于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三部分进行说明: 知识与技能: 1、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出发,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3、理解函数符号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实例中,通过关键词的强调和引导,使学生发现、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再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采用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函数概念的方法,不仅为学生理解函数打下感性基础,而且注重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启发学生运用函数模型表述、思考、解决现实世界中蕴涵的规律,逐渐形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学会数学表达和交流,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及y=f(x)的理解与深化。 【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符号f(x)的理解。 【教学关键】在集合与对应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

等差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经典教案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 准确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能够熟练应用通项公式解 决等差数列的相关问题 2. 通项对等差数列概念的探究和通项公式的推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归纳思想,培养学生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3?激情参与、惜时高效,禾U 用数列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列的应用价值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对等差数列中“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学法指导】 1.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 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 一、知识温故 1?数列有几种表示方法? 2?数列的项与项数有什么关系? 3函数与数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材助读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________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 ____________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___________ ,公差通常用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2.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 ___________ 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 A 叫做a 与b 的等差数列即 3. 如果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a 2 a 1 a 5 a 1 4.通项公式为a n =an+b (a,b 为常数)的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吗?反之,成立吗? ,a 3 a 1 a 4 a 1 1. 等差数列a 2d , a ,a 2d ?' A . a n a (n 1)d B. C . a n a 2(n 2)d D. 2.已知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 2 B. 3 C. 2 3. 已知a 1 b - 1 ?的通项公式是( a (n 3)d a 2nd 2n ,则它的公差为( D. 3 ,则a 与b 的等差中项为 【预习自测】 a n a n

平均数第一课时教案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 A 、 B 、 C 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 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 2 6210026199+<+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 么?这个例子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41445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中等职业教育数学(基础模块)第一册第四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也就是对数函数的入门。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主动性不够,学习有依赖性,且学习的信心不足,对数学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感。通过对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故应通过指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 三、设计思想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节课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并形成技能。 2、通过事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3、通过学生分组探究进行活动,掌握对数的重要性质。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培养学生的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严谨的思维品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2)对数性质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设计

必修5教案2.2等差数列的概念(一)

§2.2第1 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叙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2)能用定义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3)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观察下列数列:: 4,5,6,7,8,9,10,……; ① 3,0,3-,6-,……, ② 第23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为:1984,1988,1992,1996,2000,2004 ③ 某电信公司的一种计费标准是: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收话费0.2元,以后每分钟收话费0.1元,那么通话费按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为: 0.2,0.20.1,0.20.12,0.20.13,++?+? ④ 如果1年期储蓄的月利率为1.65%,那么将10000元分别存1个月, 2个月 , 3个月 , …… 12个月,所得的本利和依次为 100001000016.5,1000016.52,1000016.512++?+? , ⑤ 2.问题:上面这些数列有何共同特征? 二.学生活动 对于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1; 对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3-; 对于数列③,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4; 对于数列④,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0.1; 对于数列⑤,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16.5; 规律: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三.建构数学 1.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思考:

平均数教学设计课题

实用标准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第1课时)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学习过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简单地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并会单一地用算术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统计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教材分析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一节第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如何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四、教法建议 总体思路是:实际问题→平均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先从学生熟悉的现实背景抽象出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然后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设计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回忆平均数,还记得怎么求平均数吗?那什么又是算术平均数呢? (观看《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新知讲解00:00-01:42) 任务2:做一做课本p137例题,结合例题,你理解了什么是加权平均数吗?

教学设计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一、的概念和定义 1.教学设计的定义 国内学者的界定: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归纳以上的观点,对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描述为:以学习论、教学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技术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任务体系,整合教学策略和制定解决方案,开展评价活动和试行解决方案、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工作和方案的有序过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2. 教学设计的特点 1.系统教学设计以系统理论与方法作为其方法论基础 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

理论把事物看成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它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例如相对于一堂课来说,不仅要考虑这堂课中的各个要素,把它本身作为整体来看待,同时,还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本课程教学的关系。所以,教学系统作为一种“人为系统”,其本身是分层次的,而且由于参照点不同,系统的构成也是灵活多变的。当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时,系统教学设计主要是从“输入(建立目标)—过程(导向目标)—输出(评价目标)”这一视角来看待其整体优化问题的。系统教学设计有利于保证真正从行动上落实教学系统的整体观念,克服以往的局部改革对旧教学机制触动不大的缺陷。 2.系统教学设计更加完整合理地看待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系统教学设计致力于设计、开发、利用及评价恰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经验,因而,“为学习设计教学”这一当代杰出教学设计理论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的,正是人们长期以来对学与教关系加深认识的总结。系统教学设计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认知结构或业绩行为发生的持久变化,这一变化既体现为过程又反映在结果上。“学习过程”遵循着一系列复杂的身心内部加工,诸如产生警觉、知觉选择、复诵强化、编码组织、提取回忆、执行监控、建立期望等;“学习结果”则是身心状态的积极转变,例如认知完善、情感陶冶、态度转变、动作精致、交往和谐等;两者共同构成了学习的内部条件。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劳动)性质,更重要的

2.2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2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基础练习】 1.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四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 (2).2,4,6,8 (3).4,7,10,13 (4).101,51,103,5 2 2.如果12+=n a n ,则____12=-a a ,____23=-a a ,____1=-+n n a a .根据其特点,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某货运公司的一种计费标准是:1公里以内收费5元,以后每1公里收2.5元,如果运输某批货物80公里,那么需支付_______元运费. 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1+=+n n a a ,求=n a _______. 5.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 1111=-+n n a a ,求n a . 【巩固练习】 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16497==+a a a ,则12a 的值是 (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使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 )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如果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 ( ) A.5481a a a a +<+ B.5481a a a a +=+ C.5481a a a a +>+ D.5481a a a a = 4.在首项为8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a n }中,最接近零的是第 ( ) A .11项 B .12项 C .13项 D .14项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81012120a a a a a ++++=,则91113 a a - 的值为( ) A. 14 B. 15 C. 16 D. 17 6.等差数列{}n a 中,p a q =,q a p =(p q ≠),那么p q a +=

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 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提问质疑 1、老师拿出10 根小棒“老师把这10 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多少根? 2、老师再拿出10 根小棒“老师分给一人6 根,另一人4 根,平均每人分得多少根?学生讨论得出平均每人分得 5 根。 质疑:这次平均每人分得5 根,与第一次每人分得5 根,一样吗?学完这节课你就会清楚了。 (二)探索新知“3 月 5 日是学雷锋日,三月是学雷锋月,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勤俭节约。” 1、出示例1 某班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小明15 个,小丽11 个,小兰12 个,小红14 个。引导学生答出小明最多,小丽最少。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四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生:小明比小兰多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老师: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汇报讨论结果。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 老师: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学生操作;学生拿出小棒,一根小棒代替一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在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 由学生口述移的过程,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移?师:那为什么要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丽,小红的一个给小兰呢 师:是啊,因为小明收集的最多,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 师:除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能求出平均数,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14+12+11+15=52 52 ÷ 4= 13(个) 师:你列算式时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出总共瓶子数52 个,有 4 个人,就平均分成 4 分,所以是:52÷4=13(个)。 师:说得多好啊。在这道题中13 是每个同学实际收集的矿泉水瓶数吗?(理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及相关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知识来源:集合的概念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必修一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一小节; 2. 知识背景: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的集合论,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中一些冗长的文字语言.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作为一种数学简单符号来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阶段性的要求,学生将领悟集合的抽象性及其具体性,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去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逐渐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知识外延:集合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接下来函数的学习至关重要,高中函数的概念将建立在集合间关系的基础上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分析:集合为高一上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授课知识,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知识,存在部分同学还沉浸在暑假的懒散中,从而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再者,与初中直观、具体、易懂的数学知识相比,集合尤其是无限集合就显得抽象、不易理解,这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本节授课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2.学生知识结构分析: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中知识的学习,基本功还是较扎实的,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集合概念的知识接纳和理解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能从集合间的运算分析出集合的基本关系,同时对于分类讨论问题,能区分取交还是取并. 2.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选择恰当的集合表示方法,理解集合有限和无限的特征,理清“元素和集合关系”和“集合与集合关系”符号的区别,不混淆。 3.学会正确使用集合补集思想,即为“正难则反”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习的内容网络化、系统化.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领悟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体会集合的本质. 3. 学生通过集合概念的学习,应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化简思想以及补集思想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认识到材料整理的必要性,从而形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