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公开课

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公开课

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公开课
3.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公开课

3.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2.通过运用柯西不等式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四、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柯西不等式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基本不等式。

(二)讲授新课

教材整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重难点精讲

题型一、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及应

例1已知p,q均为正数,且p3+q3=2.求证:p+q≤2.

【精彩点拨】为了利用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可分别构造两个向量.

【自主解答】设m=p,q,n=(p,q),则

p2+q2=pp+qq=|m·n|≤|m||n|

=·=.

又∵(p+q)2≤2(p2+q2),

2()2p q +≤p 2+q 2

≤,

2()2

p q +≤·,则(p +q )4

≤8(p +q ).

又p +q >0,

∴(p +q )3

≤8,故p +q ≤2. 规律总结:

使用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证明不等式,关键是合理构造出两个向量.同时,要注意向量模的计算公式|a |=对数学式子变形的影响.

[再练一题]

1.若本例的条件中,把“p 3

+q 3

=2”改为“p 2

+q 2

=2”,试判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解】 设m =(p ,q ),n =(1,1),

则p +q =p ·1+q ·1=|m ·n |≤|m |·|n |=·. 又p 2

+q 2

=2. ∴p +q ≤·=2.

故仍有结论p +q ≤2成立.

题型二、运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

例2 若2x+3y=1,求4x2+9y2的最小值.

【精彩点拨】由2x+3y=1以及4x2+9y2的形式,联系柯西不等式,可以通过构造(12+12)作为一个因式而解决问题.【自主解答】由柯西不等式得(4x2+9y2)(12+12)≥(2x+3y)2=1.

∴4x2+9y2≥,

当且仅当2x×1=3y×1,

即x=,y=时取等号.

∴4x2+9y2的最小值为.

规律总结:

1.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不但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而且要善于配凑,保证出现常数结果.

2.常用的配凑的技巧有:①巧拆常数;②重新安排某些项的次序;③适当添项;④适当改变结构,从而达到运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的目的.

[再练一题]

2.若3x+4y=2,试求x2+y2的最小值及最小值点.

【解】由柯西不等式(x2+y2)(32+42)≥(3x+4y)2,得25(x2+y2)≥4.

所以x2+y2≥,

当且仅当=时,“=”成立.为求最小值点,需解方程组∴因此,当x=,y=时,x2+y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最小值点为.

题型三、二维柯西不等式代数形式的应用

例3已知|3x+4y|=5,求证:x2+y2≥1.

【精彩点拨】探求已知条件与待证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设法构造柯西不等式进行证明.

【自主解答】由柯西不等式可知(x2+y2)(32+42)≥(3x+4y)2,所以(x2+y2)≥.

又因为|3x+4y|=5,

所以=1,

即x2+y2≥1.

规律总结:

1.利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证明时,要抓住柯西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必要时,需要将数学表达式适当变形.2.变形往往要求具有很高的技巧,必须善于分析题目的特征,根据题设条件,综合地利用添、拆、分解、组合、配方、变量代换、数形结合等方法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突破口.[再练一题]

3.设a,b∈R+且a+b=2.求证:+≥2.

【证明】根据柯西不等式,有

[(2-a)+(2-b)]=[()2+()2]+

≥=(a+b)2=4.

∴+≥=2,

当且仅当·=·,

即a=b=1时等号成立.

∴+≥2.

(四)归纳小结

二维柯西不等式—

(五)随堂检测

1.设x,y∈R,且2x+3y=13,则x2+y2的最小值为( )

A.B.169C.13D.0

【解析】(2x+3y)2≤(22+32)(x2+y2),

∴x2+y2≥13.

【答案】C

2.已知a,b∈R+,且a+b=1,则(+)2的最大值是( ) A.2B.C.6D.12

【解析】(+)2

=(1×+1×)2

≤(12+12)(4a+1+4b+1)=2[4(a+b)+2]

=2×(4×1+2)=12,

当且仅当=,

即a=b=时等号成立.故选D.

【答案】D

3.平面向量a,b中,若a=(4,-3),|b|=1,且a·b =5,则向量b=________.

【解析】|a|5,且|b|=1,

∴a·b=|a|·|b|,

因此,b与a共线,且方向相同,

∴b=.

【答案】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3.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八、教学反思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本不等式: 2 a b +≤ 授课人:祁玉瑞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2 a b +≤的证明过程。 难点:2 a b +≤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

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 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 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 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 有22 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 ) ""(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 当 22 ,()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 .2)(2 2ab b a ≥+ 4.12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a>0,b>0)2a b ab +≤ 22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32a b ab +≤ 的几何意义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案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学科:数学 年级:高三 班级:202、203 主备教师:沈良宏 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 审定教师:刘德清 一、教材分析:柯西不等式是人教A 版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中的内容,是学生继均值不等式后学习的又一个经典不等式,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巩固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和函数最值的求法,另一方面为后面学习三角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奠定基础。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柯西不等式一般形式的推导及其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柯西不等式与其它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感悟柯西不等式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柯西不等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柯西不等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变形以及它与一些基本不等式的关系,柯西不等式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怎样使用柯西不等式. 五、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1课时 2、学情分析:学生不仅已经掌握了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证明,让学生体会对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和代数法证明的不同之处. 3、教具选择:多媒体 实物展台 六、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导学:一、创设问题情境,检查课后学习情况: 问题1:你知道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吗?有几种形式? 定理1:(二维柯西不等式)设d c b a ,,,均为实数,则22222)())((bd ac d c b a +≥++, 等号当且仅当bc ad =时成立. 定理2:(向量形式)设α ,β 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其中等号当且仅 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3:(三角形不等式)设332211,,,,,y x y x y x 为任意实数,则: 231231232232221221)()()()()()(y y x x y y x x y y x x -+-≥-+-+-+- 问题2:你会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下面的两个不等式吗? (1)222a b ab +≥ (2)2221()2 a b a b ++≥ 解析: (1)2222222222))()(2),)(2)a b a b ab ab ab a b ab +++=+∵((≥∴(≥

2014年人教A版选修4-5教案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要求:认识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会用函数思想方法证明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并应用其解决一些不等式的问题. 教学重点:会证明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并能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证明中的函数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练习: 2. 提问: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如何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拓广到三维? 答案:22222()()()a b c d ac bd ++≥+;2222222()()()a b c d e f ad be cf ++++≥++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① 提问:由平面向量的柯西不等式||||||αβαβ≤,如果得到空间向量的柯西不等式及代数形式? ② 猜想:n 维向量的坐标?n 维向量的柯西不等式及代数形式? 结论:设1212,, ,,,,,n n a a a b b b R ∈,则 22222221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讨论:什么时候取等号?(当且仅当 12 12 n n a a a b b b === 时取等号,假设0i b ≠) 联想:设1122n n B a b a b a b =+++, 22212n A a a a =++,22212n C b b b =+++,则有20B AC -≥, 可联想到一些什么? ③ 讨论:如何构造二次函数证明n 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注意分类) 要点:令2222121122)2()n n n f x a a a x a b a b a b x =++???++++???+( )(222 12()n b b b +++???+ ,则 2221122()()())0n n f x a x b a x b a x b =++++???+≥+(. 又222120n a a a ++???+>,从而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 []2 2221122122()4()n n n a b a b a b a a a ?=+++-++ 22212()n b b b +++≤0 即有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注意:分析什么时候等号成立.) ④ 变式:222212121 ()n n a a a a a a n ++ ≥++???+. (讨论如何证明)

人教版数学高二(人教A版选修4-5)1.1.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素材

打印版 打印版 第01课时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引入: 不等关系是自然界中存在着的基本数学关系。《列子?汤问》中脍炙人口的“两小儿辩日”:“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就从侧面表明了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广泛存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自来水管的直截面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呢?”、“电灯挂在写字台上方怎样的高度最亮?”、“用一块正方形白铁皮,在它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制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要使制成的盒子的容积最大,应当剪去多大的小正方形?”等,都属于不等关系的问题,需要借助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才能得到解决。而且,不等式在数学研究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专题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柯西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和它们的证明,数学归纳法和它的简单应用等。 人与人的年龄大小、高矮胖瘦,物与物的形状结构,事与事成因与结果的不同等等都表现出不等的关系,这表明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还可从引言中实际问题出发,说明本章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中为什么糖水加糖甜更甜呢?转化为数学问题:a 克糖水中含有b 克糖(a>b>0),若再加m(m>0)克糖,则糖水更甜了,为什么? 分析:起初的糖水浓度为a b ,加入m 克糖 后的糖水浓度为m a m b ++,只要证m a m b ++>a b 即可。怎么证呢?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 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实数的减法在数轴上的表示可知: 0>-?>b a b a 0=-?=b a b a 0<-?b ,那么bb 。(对称性) ②如果a>b ,且b>c ,那么a>c ,即a>b ,b>c ?a>c 。 ③如果a>b ,那么a+c>b+c ,即a>b ?a+c>b+c 。 推论:如果a>b ,且c>d ,那么a+c>b+d .即a>b , c>d ?a+c>b+d . ④如果a>b ,且c>0,那么ac>bc ;如果a>b ,且c<0,那么acb >0,那么n n b a > (n ∈N ,且n>1) ⑥如果a> b >0,那么n n b a > (n ∈N ,且n>1)。 三、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b ,cb-d . 例2 已知a>b>0,c<0,求证:b c a c >。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知识分享

基本不等式 2a b +≤ 授课人:祁玉瑞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2 a b +≤的证明过程。 难点:2a b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 有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22)(2b a ab b a -=-+ 当 22,()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 .2)(22ab b a ≥+ 4.1)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2a b ab +≤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 、b ,可得2a b ab +≥,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a>0,b>0)2a b ab +≤ 22a b ab +≤ 用分析法证明: 32a b ab +≤的几何意义 探究:课本第98页的“探究” 在右图中,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的一点,AC=a,BC=b 。过 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 2a b ab +≤的几何解释吗?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六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1 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 题目: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分别掌握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及对应的几何意义,掌握三个推 论。 2.能力目标:首先让同学们知道微分中值定理包括四大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 日定理、柯西定理、泰勒定理),然后通过学习罗尔定理,类比学习理解拉格 朗日定理,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和迁移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数形结合的 思想,以及严密的思维方法,从而亲近数学,爱上数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定理是基石,只有基石牢固,大厦才能建的 高。 2.难点:罗尔定理和拉格朗日定理的应用与推广,以及这两个定理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讲授和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板书与课件相结合 五、教学基本流程:

六、教学 情境设计(1学时): 1、知识回顾 费马定理:设函数)(x f 在0x 的某领域内有定义,且在0x 可导。若0x 为f 的极值点,则必有0)(0='x f 。它的几何意义在于:若函数)('x f 在=x 0x 可导,那么在该点的切线平行于x 轴。 2、引出定理,探究案例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数的应用中起着桥梁作用,它包括 四大定理,分别是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和泰勒定理,先学习拉格朗日定理的预备定理——罗尔定理。 定理 6.1 (罗尔(Rolle )中值定理) 若函数f 满足如下条件: (i)f 在闭区间[]b a ,上连续; (ii)f 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 (iii)()()b f a f =, 则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得 ()0='ξf . ()1 罗尔定理的几何意义是说:在每一点都可导的一段连续曲线上,如果曲线的两端点高度相等,则至少存在一条水平切线(图6—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2.2 基本不等式》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2.2基本不等式 教材分析: “基本不等式”是必修1的重点内容,它是在系统学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学习选修教材中关于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等内容作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掌握基本不等式;会应用此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教学难点】 1.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 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最小值.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了一类重要不等式: 一般地,,有 a2+b2≥2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特别地,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b,可得

①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通常称不等式(1)为基本不等式(basic inequality).其中,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上面通过考察a2+b2=2ab的特殊情形获得了基本不等式,能否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2.讲授新课 1)类比弦图几何图形的面积关系认识基本不等式 特别的,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a、b,可得,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2)从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基本不等式 用分析法证明: 要 证 (1) 只要证a+b ≥(2) 要证(2),只要证a+b- ≥0 (3) 要证(3),只要证(- )2≥0 (4) 显然,(4)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4)中的等号成立.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优质课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教材)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4节基本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的研究,本节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具有条件约束性、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等的特点; 2、本节主要学习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为选修4-5进一步学习基本不等式和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也是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 3、在学习了导数之后,可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但是,借助基本不等式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最值问题简明易懂,仍有其独到之处; 4、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地位不仅特殊,而且重要,它与高中数学很多章节都有联系,尤其与函数、方程联系紧密,因此,不等式才自然而然地成为高考中经久不衰的热点、重点,有时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不等式的性质和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没有系统学习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尤其对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以前接触较少; 3、对于最值问题,学生习惯转化为一元函数,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对于根据已知不等式求最值接触较少,尤其会忽略取等号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并在探究的过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5创新应用教学案:第三讲第1节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核心必知]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1)若a ,b ,c ,d 都是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2)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推论: (a +b )(c +d )(a ,b ,c ,d 为非负实数); a 2+b 2·c 2+d 2≥|ac +bd |(a ,b ,c ,d ∈R ); a 2+b 2·c 2+d 2≥|ac |+|bd |(a ,b ,c ,d ∈R ).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α=k β时,等号成立. 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1)x 21+y 21+x 22+y 22x 1,y 1,x 2,y 2∈R ). (2)推论: (x 1-x 3)2+(y 1-y 3)2+(x 2-x 3)2+(y 2-y 3)2≥ (x 1,x 2,x 3,y 1,y 2,y 3∈R ). [问题思考] 1.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中,取等号的条件可以写成a b =c d 吗? 提示:不可以.当b ·d =0时,柯西不等式成立,但a b =c d 不成立.

2.不等式x21+y21+x22+y22≥(x1-x2)2+(y1-y2)2 (x1,x2,y1,y2∈R)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当且仅当P1(x1,y1),P2(x2,y2),O(0,0)三点共线, 且P1,P2在原点两旁时,等号成立.2·a2+c2≥a+c, 设a,b,c为正数,求证:a2+b2+b2+c2+a2+c2≥2(a+b+c).[精讲详析]本题考查柯西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不等式的结构,分别使用柯西不等式,然后将各组不等式相加即可.由柯西不等式:a2+b2·12+12≥a+b,即2·a2+b2≥a+b, 同理:2·b2+c2≥b+c,2·a2+c2≥a+c, 将上面三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 2(a2+b2+b2+c2+a2+c2)≥2(a+b+c), ∴a2+b2+b2+c2+a2+c2≥2·(a+b+c). 利用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证题时,要抓住不等式的基本特征: (a2+b2)(c2+d2)≥(ac+bd)2,其中a,b,c,d∈R或(a+b)·(c+d)≥(ac+bd)2,其中a,b,c,d∈R+. 1.设a1,a2,a3为正数,求证:a31+a21a2+a1a22+a32+a32+a22a3+a2a23+a33+a33+a23a1+a3a21+a31≥2(a31+a32+a33). 证明:因为a31+a21a2+a1a22+a32=(a1+a2)·(a21+a22),

如何进行柯西不等式的教学(含答案)

如何进行柯西不等式的教学 柯西不等式是基本而重要的不等式,是推证其他许多不等式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应用,教科书首先介绍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再从向量的角度来认识柯西不等式,引入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再介绍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以及柯西不等式在证明不等式和求某些特殊类型的函数极值中的应用. 在介绍了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基础上,教科书引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从几何意义上发现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接着借助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证明了三角不等式,在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基础上,教科书安排了—个探究栏目,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一般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由上可见,教材编写者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部分教与学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柯西不等式∑∑∑===≥n i i i n i i n i i b a b a 1 21 2 1 2 )(是柯西在1931年研究数学分析中的“留数” 问题时得到的.表面上看,这一不等式并不难理解,也很容易验证它的正确性,特别是它的二阶形式22222)())((bd ac d c b a +≥++,几乎是不证自明的.但是,我们能看出这一平凡无奇的不等式成立,是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两边是什么式子,而最先发现这样的不等关系,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柯西不等式不失为至善至美的重要不等式,以它的对称和谐的结构,简洁明快的解题方法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和物理学中的矢量、高等数学中的内积空间等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都有较为深刻的背景和广泛的应用,向量形式αβαβ≥?不仅直观地反映了这一不等式的本质,一般形式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3.4.1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必修五的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探究基本不等式内涵和证明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条件的转换和变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类比归纳的思想和习惯,进而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探究“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及感受会标的变形,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两个基本不等式,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背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2.进一步让学生探究不等式的代数证明,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不等式并不陌生,前面学习了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与式的比较,本节所学内容就用到了不等式的性质,所以学生可以在巩固不等式性质的前提下学习基本不等式,接受上是容易的,争取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基本不等式。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直接应用不等式而忽略成立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基本不等式的理解和运用。在运用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在学生做题时能灵活运用是难点,因此理解基本不等式和灵活应用基本不等式十本节课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下图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议现场。

柯西不等式教学设计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乃至本讲的编写意图不是仅仅介绍经典不等式及其证明方法,而是更希 望能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讨论经典不等式的简单应用,提高学生运用重要数学 结论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即在理解重要数学结论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面临的具 体问题与重要数学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善于利用这样的联系,应用重要数学 结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二、教材分析: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是人教A 版教材选修4-5第三讲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 继学习均值不等式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经典不等式,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 用,一方面巩固了前面证明不等式及求最值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与后面学习的 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有着相通的研究方法,是从特殊 到一般的研究过程。本节教学的核心是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几何意义以及它 的简单应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不仅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证明方法,还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逻辑推 理能力,学生对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是学生知识的“最 近发展区”。另外授课班级是高二年级(4)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能用二维柯西不等式解决简单的证明问题及求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简单介绍法国数学家柯西,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2)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认识两种形式的等价关系;应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 六、教学过程 (一)定理探究 设α ,β 为平面上以原点O 为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它们的坐标α =(b a ,) β =(d c ,)那么它们的数量积为ac bd αβ→→?=+而22||a b α→=+,22||c d β=+ ||||cos αβαβθ?=?? ,cos 1θ≤ ||||||αβαβ∴ ?≤?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 ,β 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 ||||||αβαβ?≤? ,当且仅当β 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 时等号成立。 用向量坐标表示不等式||||||αβαβ?≤? ,得2222||d c b a bd ac +?+≤+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优秀教学设计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目标】 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 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 (0,0)2a b a b +>>及几种变式。 2.练习:已知A .B .C .d 为实数,求证22222()()()a b c d ac bd ++≥+ 证法:(比较法)22222()()()a b c d ac bd ++-+=…=2()0ad bc -≥ 二、讲授新课: 1. 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 .B .C .d 为实数,则22222()()()a b c d ac bd ++≥+。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222222222222()()a b c d a c a d b c b d ++=+++ 222()()()ac bd ad bc ac bd =++-≥+。 (要点:展开→配方)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m a b =,(,)n c d =,则2||m a =+2||n c d =+ ∵ m n ac bd ?=+,且||||cos ,m n m n m n ?=<>,则||||||m n m n ?≤。 ∴ …。。 证法四:(函数法)设22222()()2()f x a b x ac bd x c d =+-+++,则 22()()()f x ax c bx d =-+-≥0恒成立。 ∴ 22222[2()]4()()ac bd a b c d ?=-+-++≤0,即…。。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案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其几何意义; 2.通过运用这种不等式分析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运用经典不等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般形式柯西不等式的证明思路,运用这个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难点:应用一般形式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定理1:(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设d c b a ,,,均为实数,则 22222)())((bd ac d c b a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bc ad =时成立. 定理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βαβα?≥?,其中等号当且仅当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向量共线)时成立. 定理3:(三角形不等式)设332211,,,,,y x y x y x 为任意实数,则: 231231232232221221)()()()()()(y y x x y y x x y y x x -+-≥-+-+-+- 二、讲授新课: 类似的,从空间向量的几何背景业能得到?αβαβ≤将空间向量的坐标代入,可得到 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当且仅当,αβ共线时,即0,β=或存在一个数k ,使得(1,2,3)i i a kb i ==时,等号成立. 这就是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对比二维形式和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你能猜想出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吗? 定理(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n 为大于1的自然数,i i b a ,(=i 1,2,…,n )为任 意实数,则:2222221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L L L 即 2 11212)(∑∑∑===≥n i i i n i i n i i b a b a ,其中等号当且仅当1212n n b b b k a a a ====L 时成立(当0=i a 时,约定0=i b ,=i 1,2,…,n ). 证明:构造二次函数:2222211)()()()(n n b x a b x a b x a x f -++-+-=Λ

教学设计:选修4-5+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4课时)

第一课时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一) 教学要求:1、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2、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 (0,0)2 a b a b +≥>>及几种变式. 2. 练习:已知a 、b 、c 、d 为实数,求证22222()()()a b c d ac bd ++≥+ 证法:(比较法)22222()()()a b c d ac bd ++-+=….=2()0ad bc -≥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 、b 、c 、d 为实数,则22222()()()a b c d ac bd ++≥+.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222222222222()()a b c d a c a d b c b d ++=+++ 222()()()ac bd ad bc ac bd =++-≥+. (要点:展开→配方)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m a b =,(,)n c d =,则22||m a b =+,2||n c d =+∵ m n ac bd ?=+,且||||cos ,m n m n m n =<>,则||||||m n m n ≤. ∴ ….. 证法四:(函数法)设22222()()2()f x a b x ac bd x c d =+-+++,则 22()()()f x ax c bx d =-+-≥0恒成立. ∴ 22222[2()]4()()ac bd a b c d ?=-+-++≤0,即….. ③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一些变式? 22||c d ac bd +≥+ 或 22||||c d ac bd +≥+ 2 22c d ac bd +≥+. ④ 提出定理2: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即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由向量法提出 ) → 讨论:上面时候等号成立?(β是零向量,或者,αβ共线) ⑤ 练习:已知a 、b 、c 、d 证法:(分析法)平方 → 应用柯西不等式 → 讨论:其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 2. 教学三角不等式: ① 出示定理3:设1122,,,x y x y R ∈分析其几何意义 → 如何利用柯西不等式证明 → 变式:若112233,,,,,x y x y x y R ∈,则结合以上几何意义,可得到怎样的三角不等式? 3. 小结: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向量形式;三角不等式的两种形式(两点、三点) 三、巩固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柯西不等式教案 选修4-5

高中数学 柯西不等式教案 选修4-5 教学要求: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0,0)2 a b a b +>>及几种变式. 2. 练习:已知a 、b 、c 、d 为实数,求证22222()()()a b c d ac bd ++≥+ 证法:(比较法)22222()()()a b c d ac bd ++-+=….=2()0ad bc -≥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 、b 、c 、d 为实数,则22222()()()a b c d ac bd ++≥+.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222222222222()()a b c d a c a d b c b d ++=+++ 222()()()ac bd ad bc ac bd =++-≥+. (要点:展开→配方)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m a b =,(,)n c d =,则2||m a b =+,2||n c d =+∵ m n ac bd ?=+,且||||cos ,m n m n m n =<>,则||||||m n m n ≤. ∴ ….. 证法四:(函数法)设22222()()2()f x a b x ac bd x c d =+-+++,则 22()()()f x ax c bx d =-+-≥0恒成立. ∴ 22222[2()]4()()ac bd a b c d ?=-+-++≤0,即….. ③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一些变式? 222||c d ac bd +≥+ 或222||||c d ac bd +≥+ 2 22c d ac bd +≥+. ④ 提出定理2: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即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由向量法提出 ) → 讨论:上面时候等号成立?(β是零向量,或者,αβ共线) ⑤ 练习:已知a 、b 、c 、d ≥. 证法:(分析法)平方 → 应用柯西不等式 → 讨论:其几何意义?(构造三角形) 2. 教学三角不等式: ① 出示定理3:设1122,,,x y x y R ∈≥分析其几何意义 → 如何利用柯西不等式证明 → 变式:若112233,,,,,x y x y x y R ∈,则结合以上几何意义,可得到怎样的三角不等式? 3. 小结: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向量形式;三角不等式的两种形式(两点、三点) 三、巩固练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公开课教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肖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 2、会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数学建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作用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步骤。 难点:确定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启发式、讨论式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实践、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我们已经全部讲完,现在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 1、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怎样的? 3、情境引入:这个星期的星期天是我母亲的生日,肖老师想买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 要求:这束花不低于20元,又少于40元 如果你是花店售货员,你会拿什么价格的康乃馨给我选择呢 二、讲授新知 探究新知:

题中一共有两种数量关系,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 题中的x 应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从而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的未知数,既是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要找出公共部分,就要利用数轴,在此要引导学生重视数轴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数轴如何观察数轴上对应解集的范围。 记着20≤X<40(引导发现,此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不等式组中的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步骤: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三、例题讲解 教师提出问题,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来完整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例1解不等式组 (1)312128 x x x ->+??>?

基本不等式公开课教案

基本不等式 2 a b + 授课人:祁玉瑞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学会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猜想,并能对猜想进行证明,增强学生的信心,获得探索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2a b +≤ 的证明过程。 难点:2a b +≤ 等号成立条件。 三、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a b a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2.讲授新课 1.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 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22a 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 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 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22a b ab +=。 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 ) ""(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222)(2b a ab b a -=-+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精品教案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教学目标】 认识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几种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 并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向量形式。 【教学重点】 会证明二维柯西不等式及三角不等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二元均值不等式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及几种变式。 (0,0)2a b a b +≥>>2.练习:已知A .B .C .d 为实数,求证 22222()()()a b c d ac bd ++≥+ 证法:(比较法)=…= 22222()()()a b c d ac bd ++-+2()0ad bc -≥二、讲授新课: 1. 柯西不等式: ① 提出定理1:若A .B .C .d 为实数,则。 22222()()()a b c d ac bd ++≥+ → 即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什么时候取等号? ② 讨论: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其它证明方法? 证法二:(综合法) 222222222222()()a b c d a c a d b c b d ++=+++ 。 (要点:展开→配方) 222()()()ac bd ad bc ac bd =++-≥+ 证法三:(向量法)设向量,,则,(,)m a b =u r (,)n c d =r ||m =u r ||n =r ∵ ,且,则。 ∴ …。。 m n ac bd ?=+u r r ||||cos ,m n m n m n ?=<>u r r u r r u r r ||||||m n m n ?≤u r r u r r 证法四:(函数法)设,则 22222()()2()f x a b x ac bd x c d =+-+++≥0恒成立。 22()()()f x ax c bx 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