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

1998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2789人,平均每户有2.7259个劳动力。77.27%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有12.39%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6.14%,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

11.10%,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1.16%。

1997年,(调查户中的)中国农村家户每户平均人口4.3345人,平均每户有2.7343个劳动力。78.14%的农村劳动力为整劳动力。有10.74%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东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4.29%,中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

9.18%,西部的农村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为10.11%。

1、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情况1998年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比1997年上升了1.94个百分点,各非农行业就业比例全面上升。其中工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就业比例上升较大,分别为0.62和0.32个百分点。

2、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况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1997年相比较,有稍微的提高。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相关不大,而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落后程度较大。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比例为43.27%,而东、中、西部地区的该比例分别为39.7%、40.45%和55.48%.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状况

1998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0.56%,比1997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由此比例及1998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6 432.2万(《中国统计年鉴1999》P379)推算出1998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9 546.5万,比1997年的8 314.5万个(由1997年全国抽样样本农户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为18.09%及1997年中国乡村劳动力总数45 961.7万推算)上升了1 232万。

在转移劳动力中,男劳动力占67.1%,女劳动力占32.9%。1998年转移劳动力中男劳动力的比例比1997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女劳动力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转移劳动力中有35.9%受过专业培训,比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高出23.5个百分点。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比1997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

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地域分布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乡内就业的转移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人数只增加了188万。而就业于本乡以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却增加了1045万。1998年增加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乡就业的仅占15%,在本县内就业的占50%。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主要以异地转移为主。

1998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81.0%,推算数量上为7 732万,1997年的比例为82.0%,数量上为6819万。1998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约913万。

相对于1997年,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转移的比例有所上升,主要是往建制镇的比例有所上升,而绝对数上,1998年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往省会城市就业的劳动力比1997年下降了48万,但往地级以下的城市和建制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814万,其中:往地级市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64万,往县级市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225万,往建制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525万。总体上,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比1997年增加了约766万。

1998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9.02%,数量为1816万,1997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7.98%,数量上为1495万。1998年往省外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比1997年增加了321万。

与1997年相比较,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往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往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然而绝对数上还是增加了256万。主要特征是往省会城市的比例有所下降,约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绝对数仍上升约43万。而往地级市的数量增加约127万。1998年增加的往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趋向在地级市就业。

总体上看,相对于1997年,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往城镇就业的比例上升了约4个百分点。但往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往地级市就业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往县级市和建制镇就业的比例上升。从数量上看,1998年往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1997年增加了1023万,占到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1232万的83%。因此,

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的绝大部分是往410城镇转移。但1998年往省会城市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往地级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约190万;往县级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增加了约280万;而往建制镇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大增加,增加了556万。农村转移劳动力往小城镇和中小城市转移加快是199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特征。

1998年,有48%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内实现非农就业转移,比1997年下降5个百分点;有57%向城市或小城镇转移,比1997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向建制镇转移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比1997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向县级市和建制镇转移的占向城市或小城镇转移的59%,即大部分流向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往中小城镇就业,而且这种趋势在增强。

199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特点是;本乡内的非农就比例大幅度降低,往大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下降,而往县级市和建制镇压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幅增加。总体上,农村转移劳动力继续快速增长,但农村地区非农就业的大城市地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大大下降,而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却有较大增加。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状况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显著地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要高。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为21.45%,比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43.27%低了2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比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比例高了14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比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高了8个百分点。

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比例比1997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

三、乡镇企业就业

1998年,全国在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20.20%,比1997年的23.95%下降了3.8个百分点。1998年东、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为31.61%、12.74%和10.58%,比1997年比例34.60%、16.66%和13.37%分别低了3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1998个在本乡以内的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上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5.81%,比1997年的19.85%下降了4个百分点;在县内乡外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的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2.54%,比1997年2.30%下降了0.3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8.34%,比1997年的21.70%下降了3.4个百分点。

1998年,全国在本乡以内的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上农村劳动力占在本乡以内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32.77%,比1997年的

36.49%下降了3.7个百分点。在县内乡外乡镇企业就业半年以的劳动力占在本乡以外本县以内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4.27%,与1997年的14.84%相差不大。

1998年,当年在本乡以内的乡镇企业新就业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中当年转移劳动力的7.31%,比1997年的6.40增加了0.9个百分点;在县内乡外的乡镇企业中新就业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占当年转移劳动力的2.00%,比1997年的9.31%,比1997年的8.56%增加了0.75个百分点。

因此,1998年农村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特点是:就业幅度大大下降,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在本乡内的乡镇企业的就业大幅下降。

四、1998年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状况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98年中国农村跨省流动就业劳动力占劳动力(不包括往国外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为3.885%,比1997年的3.235%上升了0.65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

1998年中国乡村劳动力为46432.2万,1997年中国乡村劳动力为45961.7万,因此推断1998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为1804万,1997年的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为1487万。1998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比1997年增加了317万。

在这些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在广东省就业的占总数的49.4%,与1997年的比例相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就业的占6.9%,比1997年的7.3%下降了0.4个百分点;在北京市就业的占6.5%,比1997年的5.5%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上海市就业的占6.0%,比1997年的5.7%上升了0.3个百分;在福建省就业的占5.2%,比1997年的4.4%上升了0.8个百分点;在江苏省就业的占%,比1997年的4.2%上升了0.4个百分点。进入这6个省市就业的农民工占跨省流动和农民工的总数的78.2%,比1997年的76.1%上升了2个百分点。

按照区域分,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东部地区就业的占83.1%,比1997年的81.8%增加了1.3个百分点;进入中部地区就业的占9.3%,比1997年的81.8%增加了0.5个百分点;进入西部地区就业的占7.6%,比1997年的9.4%下降了1.8个百分点。跨省流动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更为集中流向东中部地区。跨省流动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来自东部地区的占11.9%,与1997年的11.7%几乎相同;来自中部地区的占54.6%,比1997年的51.4%上升3个百分点;来自西部地区的占33.5%,经1997年的36.9%下降了3个百

分点。1998年的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相对于1997年,来自中部地区的比例上升来自西部地区的比例下降。

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来自中西部地区,占全部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88%,而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地区是东部地区,占全部跨省流动就业的83%。而仅广东一省就吸纳了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近一半。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主要特征是中西部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东部地区就业。

1998年,按东、中、西部地区划分,各地区之间跨省农村劳动力相互流动的状况同1997年相比较变化不大,流动矩阵结构如下:

各省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重:1998年全国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9.01%。以输出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或重要方式的省、市有:江西(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63.6%)、安徽(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56.1%)、贵州(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53.9%)、重庆(跨省流动

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52.9%)、湖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3.1%)、广西(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42.2%)、四川(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35.5%)、湖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35%)、河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23%)。

从数量上看,1998年跨省流动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大省有:四川(298万)、安徽(268万)、湖南(250万)、江西(200万)、河南(181万)、重庆(156万)、广西(136万)、贵2州(122万)、湖北(115万)、江苏(92万)、浙江(87万)、河北(53万)、福建(35万)。1998年,重庆、安徽、贵州等省的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占该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下降较大,约为10个百分点。仅这三省市的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就比1997年减少了680万。

1997年全国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17.98%。以输出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或重要方式的省、市有:重庆(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69.52%)、贵州(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62.69%)、江西(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62.55%)、安徽(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69.52%)、广西(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43.85%)、湖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38.61%)、四川(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37.18%)、甘肃(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30.99%)、湖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30.55%)、内蒙(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23.60%)、河南(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

22.62%)。

进入广东省就的外省农民工主要来自湖南(占21.2%,比1997年的20.3%上升了1个百分点)、四川和重庆(占18.8%,比1997年的22.8%下降了2个百分点)、江西(占15.7%,比1997年的17.7%下降了2个百分点)、广西(占12.0%,比1997年的11.2%下降了1个百分点)、贵州(占8.8%,与1997年的9.1%大体相当)、和湖北(占10.0%)。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占在广东就业的外来农民工的86.5%。与1997年相比,1998年进入广东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在来源上有所分散。

在浙江省就业的外省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占33.7%,比1997年的38.5%下降了5个百分点)、江西(占30.8%,比1997年的28.3%上升了2.5个百分点)、四川、重庆(占10.9%,比1997年的12%相比变化不大)。来自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占在浙江省就业的外省农民工的75%。

在上海就业的外省农民工主要来自安徽(占37.0%,比1997年的41.6%下降了4.6个百分点)、江苏(占24.4%,比1997年的23.5%上升了1个百分点)、浙江(占11.9%,与1997年的11.2%几乎相同)、福建(占7.0%)、江西(占5.9%)、河南(占4.3%,比1997

年的6.7%下降了2.4个百分点)、和四川、重庆(占3.5%,比1997年的5.6%下降了2个百分点),来自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占上海市的外来农民工的94.4%。在上海就业的外地农村劳动力更加集中在与其相邻的省份。

在北京就业的外省农民工主要来自河北(占27.0%,比1997年的30.6%下降了3.6个百分点)、河南(占16.9%,比1997年的12.7%上升了4.2个百分点)、安徽(占9.9%,与1997年的11.0 %下降了1个百分点)、和四川、重庆(占8.7%,比1997年的11.2%下降了2.5个百分点)和江苏(占7.4%,比1997年的6.6%上升了1.2个百分点)。来自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占北京市的外来农民工的70%。在北京就业的外地农村劳动力的来源地和数量比例结构变化不大。

从全国范围看,跨省流动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和重庆(占17.3%)、江西(占12.7%)、湖南(占11.6%)、安徽(占11.4%)、湖北(占7.4%)、河南(占6.7%)和广西(占6.1%)。来自这些省市的农民工占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的73%。与1997年的跨省流动和农村劳动力主要来源结构[四川和重庆(占19.9%)、江西(占13.4%)、安徽(占11.7%)、湖南(占10.9%)、河南(占5.8%)和广西(占5.6%)]相比,变化不大。

而这些农民工输出的大省中,各省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就业去向的主要特征是:四川省的53%和重庆市的54%的跨省流动农民工流向广东,流向福建的比例分别为8%和13%。江西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中的61%流向广东,17%流向浙江,14%流向福建,与1997年流向

广东、浙江和福建的比例65%、15%和13%相比,流向广东的比例有所降低。安徽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中的29%注以向江苏,20%流向浙江,20%流向上海,10%流向广东,与1997年的状况差别不大。湖南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中的91%流向广东,与1997年的状况差别不大。河南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占34%)、北京(占16%)、河北(占6%)、天津(占5%)、浙江(占4.5%)、新疆(占4.5%)和上海(占3.9%)。贵州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占72%,比1997年下降5个百分点)。广西省的跨省流动农民工的94%流向广东,比1997年下降4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情况,1998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主要特仍是从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湖南、河南、贵州、广西等中西部地区向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江苏等东部省市流动。但流动往广东比例高的大省,1998年的流向广东的比例略有降低。

输入地劳动力来源的结构见附表一;输出地劳动力去向的结构见附表二;1998年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矩阵结构见附表三。

五、返回劳动力

1998年,调查户中的返回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0.52%,为转移劳动力的2.51%。东、中西部的返回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分布为1.34%、2.53%和4.92%。

1997年,调查户中的返回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0.53%,为转移劳动力的2.90%。东、中、西部的返回农村劳动力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分布为1.43%、4.64%和3.00%。

1998年,调查户中由本乡二、三产业返回的劳动力占所有返回劳动力的53.18%,其中:男劳动力占37.76%,女劳动力占15.43%;受过专业培训的占8.09%,未受专业培训的占45.09%。由外乡返回的劳动力占46.82%,其中:男劳动力占31.82%,女劳动力占14.99%。受过专业培训的占8.63%,未受专业培训的占38.19%。

总体上看,受过专业培训的返回劳动力占返回劳动力的16.72%,比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受专业培训的比例35.93%低19个百分点,未受专业培训的返回劳动力占返回劳动力的83.28%,比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未受专业培训的比例64.07%高出19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更易于返回为农业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转移劳动力比未专业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在转移中较为稳定。

相对于1997年,农村返回劳动力中未受过专业培训的转移劳动力的比例大幅增加,反映出非农就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提高。

由本省返回的劳动力占返回劳动力的80.26%,从外省和国外返回的劳动力占返回劳动力的19.74%,由城市返回的劳动力占返回劳动力的43.37%,其中从本省内城市返回的比例为27.51%,从外省城市返回的劳动力比例为15.86%。与1997年相比,从城市返回的劳动力的比例增高,主要是从外省城市返回的比例增高。

六、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行业分布

1998年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结构上与1997年相似,变化不大。工业的就业比例下降了0.6个百分点。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行业分布与地域分布的关系

显著的特点是:1998年各行业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本乡内和省外就业的比例降低。

七、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状况

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及往家庭汇寄款状况199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均收入为5870.50元,比1997年增长了2.31%。

农村转移劳动力劳动收入的61%寄回家庭,比1997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运输业的劳动收入仍是各行业中最高的。

随着就业离家庭距离的增大,汇寄款比例降低。

1998年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寄带回的收入占其劳动总收入的比例增大。

东部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收与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关系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均劳动收入总体上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如果以1,2…,5,6的水平来分别表示从文盲到大专以上的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与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89。但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均劳动收入与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相关程度较低,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02和0.45。而从事这两行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按行业划分分别是平均收入最低和最高的两行业。

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根据1997年调查数据)

1、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就业地域分布从地域分布看,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劳动力趋向于在本地就业。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劳动力中,却是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趋向就业于外地的乡镇企业。从行业上看,文教、邮电、运输业中的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比例较大。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就业地域分布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较高文化程度劳动力更倾向于在本地实现非农就业转移。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往外乡转移的比例高,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农村劳动力在本乡和本县实现非农转移的比例要高。这种倾向在东、中、西都一样。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关注自己毕业以后就业的形势与问题。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他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而即将进入大三的我们,越来越开始疑惑今后工作跟升学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一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科学生产的道路。 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 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 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

绪论 (2)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2)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2) 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3) 3、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特征 (3)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4)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4) 1、流动的农村劳动力远大于企业的需求 (4) 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工作选择的余地小 (4) 3、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依然面临着制度障碍 (5) 4、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社会地位低下,属于边缘群体 (5) 5、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 (5) 6、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动加重城市负担 (5)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监督和引导 (5) 1、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变迁过程 (6) 2、地方政府要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6) 3、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对农民工技能培训 (7) 4、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宏观调控流动人口 (7) 5、加强对劳动力的就业保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地位 (8) 6、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8) 7、完善农民工养老金制度 (9) 六、小结 (9)

绪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涌向了城市,成为了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一个国家实现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从建国到改革开发之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背景,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发展战略,并实施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革开发之后,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基本特征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客观现实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监督和引导的措施。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一般是指具有农民户籍的“农民工”跨乡镇、区域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他们的身份职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发生分离,在中国突出表现为,80年代开始的每年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巨大的“民工潮”。 劳动力流动本身的原因有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差别、经济周期的波动、国际间资本流动、人尽其才的愿望等。具体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生产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 众所周知,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突出的国情,并且大约65%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另外,耕地面积也逐年减少。因此,这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 (2)典型的二元结构调整的要求 国家在建国后一直实行重城市轻农村的战略,虽然使工业部门体系逐渐健全,但却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造成中国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工业化,随着时间推移,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也越来越大,并且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影响,曾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而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实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实用】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超7成流动人口集中在东部……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全国有多少流动人口? ——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在“流动” 《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谁是流动人口“主力”? ——新生代占比过半 《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 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90后”相应比例为12.3%。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另外,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相比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动人口流向哪? ——超7成流动人口在东部 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达到87.7%。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doc张甲佳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黄淮学院 2015-2016 学年第下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院系:动画学院 专业:动画 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2016年 6月 1日

我校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 2016年5月1日——2016年5月25日 三、调查形式 问卷调查并结合网上资料 四、调查论文 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首先,对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得知:在企业人士看来,最主要的是要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而学生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反倒其次,而在学生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 不主要。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认知有很大差距,但是现在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而这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缓解,所以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参考一下企业人士的看法,更多的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就业心态。如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个因素上,企业人士和大学生有一定相同点。另外,企业人士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这与大学生的选择有一定区别。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大学生个人心态及能力方面也进行了调查,由此得知以下几点:

[中国的人口流动]2020中国人口流动图

[中国的人口流动]2020中国人口流动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在仅仅局限在当地城镇发展,更多的开始向外发展,去往人口多,经济条件高的地方发展。据统计目前 我多流动人口数量超过2亿多人,流动人口指的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外省市发展居住的人,根据专家预测,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还在 不断的增加。 为什么流动人口会越来越多? 国家卫生计生委今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等有关情况。2015年年末,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 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会上介绍,《报告》里说迁移流动人口的增加,既包括通常意义说的流动人口,也包括 人走户口也跟着一起走的人,这部分叫迁移人口。 未来中国流动迁移人口将继续增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迁移人口来讲,它会继续增加。到现在为止整体来讲,每年带户口迁移 的人大概2500万到2700万左右,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 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户口迁移的人会逐渐多起来,这 是现代化本身的一个过程,也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 证明。 段成荣表示,与此同时,从流动人口自身来讲,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也还会继续保持大规模的存在,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主要有这样 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现有的2.5亿左右的流动人口,依据他们生存发展的状况,依据他们的意愿,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还会继续在当前的流 入地或者大的流入地体系里继续停留下来,留在这个城市里。 第二,这些年尤其是最近十来年的流动人口每年的增量主要是来自从农村进城的这些人,农村进城的人具体讲主要是年轻人,离开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姓名:崔志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任燕燕200910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1999年高校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11万,这个数字相比2003年翻了近三倍之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我国的GDP也一直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就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那么,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运用1978年-2008年的城镇人口失业率数据并结合当年的DGP 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运用扩招后(1998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结合当年的DGP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尝试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献却非常少,并且国外学者对此问题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各种非经济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而国内学者除了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以外,对经济因素的研究主要验证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且大多只是对奥肯定律是否适用做了一个验证,极少有对奥肯定律加以修正的研究。本文不仅对奥肯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达式进行了验证,而且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经计算得出二次曲线的拐点出现在经济增长率为8.5%的附近,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下,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就为正,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上,则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为负。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列举国内外学者对奥肯定律的研究及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根据权威部门已经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数据和经济增长情况的有关数据,运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经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提到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五部分是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利用1978~2008年城镇人口失业率对奥肯定律的两种表达式进行验证,结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麦可思公司连续两年调查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虽然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的就业率较低,但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明显上升。不同专业和学校类型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所差异,不同地域和不同类型企业或单位接受毕业生就业的数量不同,不同专业、职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不同。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中国实行大学扩招政策,导致 2003 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麦可思公司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课题组从 2007 年开始,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本文是 2008 年 2-3 月对毕业半年后的 2007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①。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远高于毕业时的就业率 图 1 为 2007 届大学毕业半年后的流向图。按图 1

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 名为:音乐表演(72.1%)、运动训练(73.9%)、中医学(77%)、美术学(79.5%)、音乐学(83.9%)、生物技术(84.2%)、体育教育(84.3%)、生物工程(84.3%)、农学(84.6%)、应用心理学(85%)。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都在85%以下(含85%);绝大多数月薪都在2000 元以下,只有三个专业刚刚超过2000 元, 大大低于本科应届的2483 元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薪情”也不乐观。 (五)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就业率 图 3 所列是最热门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供应量和就业量。从图中可见,这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 6.7 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 32.9%。其中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后失业人数在万人以上,另外,这 10 个热门专业的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 9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1%(英语)、95%(会计学)、91%(国际经济与贸易)、91%(工商管理)、86%(法学)、92%(电子信息工程)、9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89%(汉语言文字)、9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另外,由于上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报告 ***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县人力资源工作办公室以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的通知”活动为契机,成立专题调研组,采取走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和农民工

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00个行政村居,65万人口,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共有农业人口17.5万户,农业人口53.2万人,其中:具有劳动能力35.3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4%。农村劳动力实际就业人数为34.72万人,就业率为98.3%,平均每个家庭有1.98个从业人员。 1、性别结构。农村劳动力总数为35.32万人,其中女性16.25万人。 2、年龄结构。按劳动力年龄看,16-25岁占27%,26-40岁占38%,41-50岁占22%,51-60岁占13%。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占65%,41岁以上劳动力占35%。 3、文化结构。小学文化程度11.3万人,占32%;初中文化程度18万人,占51%;高中学历5.7万人,占16%;大专以上学历0.35万人,占1%。

4、产业和行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事农林牧渔业14.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从事商贸物流运输业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从事农产品加工业2.55万人,占农村劳动总力数的7.2%;从事文化旅游服务业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8%;从事建筑市政行业 6.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7%;从事制造加工业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1.6%;其他行业及未就业565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 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耕地对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过剩情况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庞大,据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为16.6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15%。。 1、性别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16.65万人,其中女性7.42万人。

最新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或就业问题,按其性质划分,大致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一般性就业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同时,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又日趋严重。 (一)一般性就业问题 一般性就业问题是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即人多岗位少,基本特征是“人找事”。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目前仍属人才奇缺的发展中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从理论和实际上说,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急需大量大学生,也就是说,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大学生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二)结构性就业问题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由于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对应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就业问题。具体说来,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瞄准的是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甚至非北大、清华的不要。另外,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以“批发”方式要走,而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则只能“零售”。二是学历需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的需求基本持平,专科生则比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三是不同地区需求反差明显。越是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越急迫,接收的量越大;越是经济落后、人才稀少的地区,反而越不好安排大学生,接收也不积极。 (三)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个人出于对职业的选择未能就业而导致的就业问题。它与结构性就业问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相同的是:它们都表现为“人找事”与“事找人”。区别在于:结构性就业问题表现为有空闲的岗位,劳动者也有意去填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技术,不能适应这项工作的需要,因而不能就业;个人职业选择性就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 昨天,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了XX年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对全国11所普通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达62.07%;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研究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致,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除就业歧视和实现平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强,性别差异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影响尽管依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和女大学生比例增加有关。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突出 大专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9.16%,本科毕业生为65.52%,硕士研究生为66.66%。大专毕业生和本科生中分别有61.93%和60.14%的受访者将预期薪酬定位在1000元XX元,仅有19.77%和25.31%的调查对象将XX元3000元作为自己的薪酬预期;而

硕士研究生中的大多数将可接受工资起点定位于XX元3000元,为54.12%。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有来自人才市场的压力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恰当使用,但更多的是与当前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培养特色不明显、可替代性较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高学历人才抢占低学历人才就业岗位的现象,实质上凸现的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 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 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大学生却往往对政策的知晓率非常低,例如,在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表达能力欠缺成求职难题 有24.93%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7.2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发现,求职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自我表达能力欠缺,比例高达40.23%,比去年的调查数据高出近5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是外语能力、专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认为,虽然大学生已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全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