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摘要:自2013年来,全国多个地区饱受雾霾影响,全国各地在雾霾的治理过程

当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雾霾治理相关数据。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该文件促进了大数据技术的成熟,

为治理雾霾提供了大数据基础。本文首先指出进行雾霾大数据处理的首要步骤是

建立大数据监测站,然后提出了借助大数据技术治理雾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监测;雾霾;治理措施

引言

2015年12月22日,清华大学的贺克斌院士在《大数据与雾霾污染治理》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大数据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可行、有效方案,在随后的发展中,

借助大数据技术预测和治理雾霾问题得到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今日头条网发布

的《等风来:2016雾霾数据报告》以及济南市推出的《治霾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都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成熟。本文正是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笔者

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大数据对雾霾治理的贡献性,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以期对空气污染物治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数据监测是雾霾治理的基础

大数据处理雾霾可以节省政府财力和时间的投入,提升雾霾的治理效果,因

此大数据处理雾霾是大势所趋。在数据之前应保证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

及来源多样性,因此,首要步骤是建立数据监测站来分析雾霾的成因、来源、治

理方法等。数据监测是对雾霾数据进行采集捕捉分析的首要步骤,这项基础性工

作主要包括颗粒物的成分的构成、颗粒物的迁移情况以及能源的结构等等,凡是

涉及到雾霾形成的原因、发展以及结果的,都要归纳到数据库结构当中。雾霾监

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影响某个地区雾霾浓度和分布情况

的因素包括很多,涉及大气物理、生物化学与大气耦合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中,相关因素和独立因素都会对雾霾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不同的污染结果。因此,

往往监测结果是在某一个城市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范围内,影响结果也不一样,

甚至相差甚远。因此,在分析监测结果的时,或进行数据筛选后的时,应该尽量

考虑到这些不同因素对雾霾分布的影响,以免剔除正确数据。

例如,在北京市治理雾霾的“绿色地平线”计划中,微软亚洲研究院郑宇博士

主持了一项对雾霾异构数据的研究。他详细的归纳了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其中

把气象条件又进一步细分成了刮风、下雨、湿度、气压交通流量、人口流量以及

一些其他未确知因素(定义为X,后期可以进行有效加权),然后通过对该地区

内的餐馆、公园、广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预判,在这些数据基

础上可以建立一个空气质量模型,该模型具备较高的预测能力,它可以计算出北

京市任何一个角落一公里乘一公里细粒度的空气质量。治污减霾大数据系统的数

据采集和提取部分,应采用多节点异构采集、多设备自治组网、多信号协同处理

的方法,对大气、水源、污染源、固体废弃物等重点环保监测对象的状态、参数

及位置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如图1所示),完成数据获取与处理和信息提取两

个任务。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采集和提取的原始数据的获取来自现有系统和其它

各类监控设备,现有系统主要是传统的天气系统,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采

浅谈雾霾治理论文

环境科学导论论文主题:浅谈雾霾治理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 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论雾霾环境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

论雾霾环境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策略 研1527班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颗粒物“隐形杀手”群体逐渐变得庞大,成分变得复杂,“杀伤力”也渐渐增强。不管是常见的灰蒙蒙的天空,还是不时出现的天气这些其实都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浮游在空中,使能见度降低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本质上正是无处不在的颗粒污染物造成的。如何降低雾霾出现的几率,减轻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现阶段雾霾天气的现状分析了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借鉴发达国家如何应对雾霾天气的经验,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治理雾霆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字:雾霾产生原因治理策略 一、引言 回溯历史,伦敦市于1952年由光化学烟雾致使4000多人死亡的画面仍清晰可见。犹记得受此事件影响,短短的两个月内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历史惨痛的经验教训,使我们不得不严肃对待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雾霾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持续加重,仅在2013年1月份就出现了4次雾霾,覆盖范围多达30个省(区、市)。据相关报道,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更有数据表明,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比如南京,2013年内雾霾天数高达242天,更甚至于2015年还出现了雾霾自带颜色的“奇景”)。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产生雾霾的原因 若不想让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永远成为记忆里的画面,就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探究雾霾天气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从根源上阻断其产生蔓延,还我们一个自由呼吸的美好环境。通过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年历史报道数据的研习,本文将引发雾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汽车尾气

大学生2014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雾霾}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班级:20134041 学号:2013404145 姓名:苏芮 论文摘要: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的成因与防治;PM 2.5;环保;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一.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一些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却极少降雨;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是雾霾天气持续的自然因素,而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

由雾霾现象引发的思考论文

由雾霾现象引发的思

内容摘要 自2012年起,雾霾天气从京津冀地区辐射到大半个中国,雾霾现象愈演愈烈。同时,其影响也由其所在的环境领域波及到健康安全、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甚至文化生活等方面,由此产生的雾霾经济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利弊得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越演越烈的雾霾现象提出一些可行有效的建议使社会发展在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 关键词:雾霾成因;雾霾经济;雾霾文化;雾霾治理

目录 一:引言 (1) 二、雾霾成因 (1) (一)自然原因: (1) (二)人为因素: (1) 三、雾霾经济 (2) (一)雾霾的危害 (2) (二)雾霾经济的产生 (2) (三)雾霾经济发展现状 (2) (四)雾霾经济利弊谈 (3) 四、雾霾的文化现象 (4) 五、治理与对策 (4) (一)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4) (二)引进“绿化”税制,促进环境税制改革 (5) (三)限制机动车数量 (5)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2013年,“雾霾”成为中国民众的一个重要话题。2014年,民众对雾霾的关切度只增不减,中国约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空所发生的雾霾空气的严重污染事件也引起世界关注。我国各地雾霾天气愈加频繁,对公众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深。虽然我国政府及民众都主动队伍霾天气的预防及治理做出了反应,相应的雾霾天气也在相应的缓解,但就目前的天气及环境状况来看,雾霾天气还将持续,所以,雾霾问题仍将是我国政府与国民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几天正在召开的“两会”中,不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都吧雾霾的治理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两会”亟须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就被雾霾笼罩,并在当时被称为雾都。当时,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伦敦政府对这一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1980年代后,伦敦政府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 二、雾霾成因 (一)自然原因: 从气候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大气层结稳定;稳定的天气空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形成了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条件。 (二)人为因素: 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量都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并且,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导致

雾霾现象浅析

雾霾现象浅析 【摘要】近年来,雾霾现象越来越频发,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的同时,也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的查阅和整理,总结和分析我国雾霾现象的成因以及改善途径。通过研究,笔者发现我国雾霾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气溶胶粒子的产生和扩散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其具体因素为:工业废气的排放、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生活排放、基建扬尘、植被的破坏、气候、城市规划以及逆温层现象。同时,笔者认为,应该从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法制建设、加强对民众的示范教育、合理规划城市等方面着手,解决雾霾问题。 【关键字】雾霾;气溶胶;生活方式;法律 一、研究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工业化道路,国民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更是极大地促进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倚重于能源密集型产业,这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的阻碍。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我国着重关注的问题。党和政府也积极应对,制定和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刑法》中也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等的规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要求,提出了优、节、保、建四大战略任务。但是,我国的环境问题仍然不容乐观。

关于雾霾的论文3000字

关于雾霾3000字 全国20个省份空气达到重污染,东部城市大多数未能幸免,面对网友们的质疑和提问,我以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雾霾问题? 首先要正确剖析雾霾导致的环境问题,应该用历史的观点来看。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持续了30多年,改革开放前,生活仍旧困顿的中国人渴望实现小康的生活,渴望活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环境里。为了这个目标大范围、大力度的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在以往的30多年里,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实现了众多中国人的富裕梦,我们的物质生活出现的丰富场面导致了我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富裕! 如今当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梦想是需要不断调整的,正如以往中国人希望国家富裕百姓有钱,如今中国人希望国家强大,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也就是说当前中国人的富裕梦逐渐被更为完善更为现实更为理想的中国梦所替代。中国梦的实现又把所有的中国人推向一个继续改革的大潮中,以往我们追求生产力,追求GDP,今后我们追求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追求国与国的和谐共赢,于是我们要珍爱环境,我们要和平崛起,我们要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我们都成了新时代的改革者,都成了新时代的追梦人,为了今后改革的成功,我们又需要深刻的考量,而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要最现实的问题恐怕就是雾霾和环境问题,雾霾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这么严重,今后我们又如何发展?雾霾与环境问题我们尽管不能看成是发展的弯路,但是即使是错误我们也要冷静面对,当前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从每个人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少开车多走路,少浪费多节约等等,每个人都做对环境有利的事情,那么我们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2013年1月份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雾霾天气的出现严重污染了空气,阻碍了交通,同时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命健康。而有的政府推脱责任说是周边城市污染严重导致的,城市污染的确是雾霾形成的一种原因,但是作为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政府而言,更多的应该是看到污染带来的危害已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虽然是极个别的政府出现这种现象,但也会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力和公信力,不利于雾霾天气的良性解决。 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我国冬季的气压、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由气压低、空气不流动、空气湿度低、地面灰尘大造成了雾霾天气久置不散。另一方面汽车尾气、工业燃料排放、冬季取暖等是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对污染问题的不作为也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对此,解决雾霾天气需要各方努力。注意出行安全,降低车速、安全驾驶。 其次,制定相关的排放标准,健全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北京市已经针对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燃煤污染等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标准,并且规定的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大气污染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成因防治 正文: 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1.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稳定;一些地区有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是自然方面的因素。而从人为因素来说,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并且

雾霾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聊城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课程作业 题目雾霾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成绩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2012级3班 姓名江炎 学号2012205204

摘要: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GDP增长率已连续数年超过了10%。但经济的突飞也给环境带来了严竣的挑战,除了水环境的恶化外,大气的污染状况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近期中国多个城市陷入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给国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就雾霾的形成、危害,浅谈对其的认识及其相关的控制措施的建议等。 关键词:大气污染;雾霾;形成原因;危害;措施 从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 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这种雾疆天气造成多地交通事故频发:汽车相撞、轮船追尾、航班延误;更严重的是雾霾给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如引发呼吸道疾病、心理抑郁等。一时间,雾霾[1][2]、口罩[3]、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想要了解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雾霾。 1.何谓雾霾天气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4]。雾和霾同是视程障碍物,但并非同一回事[5]。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李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月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 m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 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 10000 m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能出现饱和。霾: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 m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 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出现霾时空气相对十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

雾霾论文

浅谈雾霾天气的成因及防治 摘要:雾霾天气本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节的常见天气现象,但是由于近年来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粉尘排放的增多等原因,使其跃然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成为治理的首要目标。近日来,京津冀等地区持续的雾霾天气,使人们不得不重视这一环境问题。处理迫在眉睫。关键字:雾霾,气溶胶粒子,热岛效应 1前言 根据气象学上的定义[1],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这里的干尘粒指得是干气溶胶粒子. 当空气中水较多时, 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会吸水、长大,并最终活化成云雾的凝结核, 产生更多、更小的云雾滴, 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 低于1 km 时被定义为雾,而能见度在1~10 km 时则被定义为轻雾.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的是用相对湿度来界定雾和霾,相对湿度大于90%是雾,低于90%是霾[2]。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都产生重要影响。雾霾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14]。 2 雾霾成因及原因分析 2.1 气溶胶粒子 当空气的湿度较大时,某些吸水性强的干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部分可溶性有机气溶胶会吸水、长大。在我国华北其余的观测发现吸湿后的气溶胶粒径会增大20~60%. [6],使得在相对湿度大时观测到的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假高的状态,其中还有部分是受水分的影响[7]. 2.2 雾霾加剧与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有关 我国气溶胶质量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较高[3],其中硫酸盐气溶胶年平均浓度在我国城 市和城郊区域分别约为每立方米空气34和16ug,有机碳分别为30和18ug,硝酸盐分别约为15和6ug,元素碳为8.6和3.4ug,这样的浓度水平仅次于南亚城市,而在欧洲的城市和城郊区域,硫酸盐年均浓度分别约为每立方米4.7和3.3ug、有机碳是6.0和2.8ug、硝酸盐为4.1和3.3ug、铵为2.2和1.3ug[20]。运均低于我国[3]。我国气溶胶浓度较高与人口众多和部分牺牲环境而发展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4,5]。 2.3 大量人为气溶胶粒子活化为云雾凝结核使现今的雾已非完全的自然现象 在大气中相对湿度达到过饱和时一部分气溶胶粒子会活化为CCN, 形成云雾滴, 使能见度进一步降低. 在我国华北区域的飞机观测显示, 因有气溶胶的作用低云中云滴数多于高云 但云滴的有效半径减少, 高浓度气溶胶作用下的云雾形成明显区别于海洋和污染较少的其 他陆地区域[6]. 观测还发现在低过饱和度(0.1%)条件下大量大于150 nm 吸湿性粒子活化 为云雾凝结核[7.8], 且不仅气溶胶数谱分布、其化学组成等对活化也有相对明显的影响[8]. 在泰山观测到的不同过饱和度下的气溶胶及CCN 月平均分布(图1)为雾的数值预报提供了输入和检验. 有关分析方法详述见文献[13]. 图1 2010 年9~10 月在泰山(海拔1500 m)观测到的月平均气溶胶数(CN)谱和云雾凝结核

浅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浅谈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

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成因防治PM 2.5环保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1.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一些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却极少降雨;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是雾霾天气持续的自然因素,而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

论述中国雾霾的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论述中国雾霾的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论述中国雾霾的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蒋玉芬生物技术2013310814 摘要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 2.5μm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天气不仅影响生产、生活安全,还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和损害,中国雾霾产生的原因多,肆虐区域广,安全有效的治理雾霾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中国雾霾原因危害治理 引言从2012年冬天开始,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1],严重影响的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状态,在交通,大气,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同时,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怎样治理雾霾天气的问题引得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争相研究。 1 雾霾简介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粒径小于 2.5μm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2]。

2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垃圾焚烧、火 山喷发等,多种污染源共同混合作用形成了雾霾天气。 3 雾霾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的途径,包括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肺部、结膜炎等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 肝、生殖系统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 (2)雾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以 SO2的大气污染源,会随雨水沉降形成酸雨。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浅谈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新尝试 摘要:自2013年来,全国多个地区饱受雾霾影响,全国各地在雾霾的治理过程 当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雾霾治理相关数据。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该文件促进了大数据技术的成熟, 为治理雾霾提供了大数据基础。本文首先指出进行雾霾大数据处理的首要步骤是 建立大数据监测站,然后提出了借助大数据技术治理雾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监测;雾霾;治理措施 引言 2015年12月22日,清华大学的贺克斌院士在《大数据与雾霾污染治理》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大数据参与雾霾污染治理的可行、有效方案,在随后的发展中, 借助大数据技术预测和治理雾霾问题得到相关学者的普遍关注。今日头条网发布 的《等风来:2016雾霾数据报告》以及济南市推出的《治霾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都进一步推动了相关技术的成熟。本文正是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笔者 的工作和实践经验,分析了大数据对雾霾治理的贡献性,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以期对空气污染物治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数据监测是雾霾治理的基础 大数据处理雾霾可以节省政府财力和时间的投入,提升雾霾的治理效果,因 此大数据处理雾霾是大势所趋。在数据之前应保证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以 及来源多样性,因此,首要步骤是建立数据监测站来分析雾霾的成因、来源、治 理方法等。数据监测是对雾霾数据进行采集捕捉分析的首要步骤,这项基础性工 作主要包括颗粒物的成分的构成、颗粒物的迁移情况以及能源的结构等等,凡是 涉及到雾霾形成的原因、发展以及结果的,都要归纳到数据库结构当中。雾霾监 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影响某个地区雾霾浓度和分布情况 的因素包括很多,涉及大气物理、生物化学与大气耦合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中,相关因素和独立因素都会对雾霾产生不同的影响,造成不同的污染结果。因此, 往往监测结果是在某一个城市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范围内,影响结果也不一样, 甚至相差甚远。因此,在分析监测结果的时,或进行数据筛选后的时,应该尽量 考虑到这些不同因素对雾霾分布的影响,以免剔除正确数据。 例如,在北京市治理雾霾的“绿色地平线”计划中,微软亚洲研究院郑宇博士 主持了一项对雾霾异构数据的研究。他详细的归纳了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其中 把气象条件又进一步细分成了刮风、下雨、湿度、气压交通流量、人口流量以及 一些其他未确知因素(定义为X,后期可以进行有效加权),然后通过对该地区 内的餐馆、公园、广场以及其它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预判,在这些数据基 础上可以建立一个空气质量模型,该模型具备较高的预测能力,它可以计算出北 京市任何一个角落一公里乘一公里细粒度的空气质量。治污减霾大数据系统的数 据采集和提取部分,应采用多节点异构采集、多设备自治组网、多信号协同处理 的方法,对大气、水源、污染源、固体废弃物等重点环保监测对象的状态、参数 及位置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如图1所示),完成数据获取与处理和信息提取两 个任务。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采集和提取的原始数据的获取来自现有系统和其它 各类监控设备,现有系统主要是传统的天气系统,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采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专业1201 学号 姓名张杰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着。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2013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对此,我决定以2013年雾霾天气为对象,对其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 雾霾成因 PM 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同为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差别。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没有必然联系;霾是排放到空气中的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是大气污染所导致。两者可从空气湿度上作出大致判断,通常在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之为雾,小于80%时称之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雾和霾在一天之中可以变换角色,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当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 2013年1-10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2013年雾霾天气的特点、出现原因、目前对大气污染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正文:

浅谈雾霾的成因及污染防治措施论文2

浅谈雾霾的成因及污染防治措施论文 摘要:2013 年1、2 月份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了多次中度、重度、极重度雾霾天气该阶段雾霾天气呈现出持续长、影响面积大、污染浓度重、受影响人群多特点影响到全国17 个省(区、市)约占全国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受影响人口高达8 亿之多使全国7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2012 年颁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此“雾霾”媒体出现频率最高词句之一也国家和人民关注焦点之一本文从雾霾天气概念、组成成分、危害及成因分析对雾霾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雾霾污染;细颗粒物;危害;成因;防治措施 正文: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PM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PM2.5比TSP 和PM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PM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PM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PM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PM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PM2.5超标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5%左右,除此之外PM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根本原因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doc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 大气环境资源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 发重要。那么大气污染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是我整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篇一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 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 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PM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来源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 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PM2.5比

TSP 和 PM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 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 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 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PM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PM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 塞;PM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PM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 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PM2.5超标后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 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 5%左右,除此之外PM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

浅析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和治理策略

Hg的累积浸出率在试验70d后有拐点变化,累积浸出率便不 再增加且拐点处Hg的浸出率较低。由此可知,试验余土中97%以上的Hg处于平稳状态,无需继续检测观察。 参考文献 [1]陈怡凝,潘珊珊,周永潮,张仪萍.玉环湖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 态风险评估[J].科技通报,2018,34(05):244~250. [2]易嘉成.辽宁太子河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J].水利技术监 督,2017,25(06):41~42+46. [3]樊娟,吴文晖,胡树林,潘海婷,廖岳华.洞庭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J].四川环境,2018,37(04):162~168. [4]汪华安,丁金伟,郑文棠,易树平,刘伟.北港河重金属污染底泥处置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7,4(02):95~101. [5]张景辉.湖库重金属污染底泥安全处置成套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D]. 天津大学,2017. [6]余姝洁,李名,张保见,甘慧慧.中山市主要灌溉水源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61~63+102. [7]田英杰.河道底泥重金属检测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估[D].中国计量学院,2015. 收稿日期:2019-1-18 作者简介:丁祖高(198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浅析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和治理策略 马安怡(衡水第一中学,河北省衡水市053000)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依靠资源的密集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忽略了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从而引发了环境污染等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治理,中国的雾霾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落后,能源结构过于偏重煤炭;私家车数量增长过快;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气候异常等。为此,本文建议,应当改变现有的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地制定能源政策,改善晋升考核体制,还要增强地区之间的治理联防机制。 【关键词】雾霾;PM2.5;环境污染;治理;能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X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2-0005-02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长期以来资源密集型的粗犷式发展带来了资源消耗量大、经济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很多地区爆发了雾霾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1]。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论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全国各个地区,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因此,治理环境问题,尤其是雾霾污染问题成为了当代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雾霾污染,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如何?中国雾霾天气严重的成因是什么?又要如何治理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2雾霾的概念界定 雾霾是目前中国最为常见也是污染影响范围最大的空气污染之一。雾霾本质上是“雾”和“霾”,一般而言雾的危害并不大,霾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雾霾一般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组成。其中,可吸入颗粒是构成我国雾霾最主要污染源,颗粒物的英文为particulate matter,简写PM,根据其直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等级,目前引起人们重视的是PM10和PM2.5。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直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2]。雾霾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极大,因而雾霾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3中国雾霾污染现状 2013年以来,我国多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在冬天经常性爆发雾霾天气,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的雾霾污染问题得到了显 著的改善。根据中国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3.4%,相对于2013 年的66%有所上升;2017年中国35个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 为28d,相比于2013年的58d下降了51.8%;2017年,中国所 有城市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为43和75,比2013年的56和134分别下降了22.7%和44.2%;最为重要的是2017年 全国所有城市平均的雾霾天数为27.5,比2013年的46.9小 了41.36%。 虽然雾霾污染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对其他 发达国家,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形势依 然严峻。2018年年初,受雾霾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又爆 发了长达20d以上雾霾天气[1,3]。雾霾天气经过长时间的治理 依然没有彻底消除,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 4中国各个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入了长期的城市化和 工业化进程。根据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污染在低收 入水平上随人均GDP增加而上升,高收入水平上随GDP增 长而下降[4]。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处于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 水平发展的阶段,目前恰恰处于中等收入水平。根据该理论, 中国很显然处于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那么在现阶段,究竟是 什么原因导致了污染问题特别是雾霾污染问题呢?本文认为 有以下几个原因: 4.1产业结构落后 产业结构落后是中国目前雾霾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其他环境污染程度低的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目前的 产业结构还相对落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依然较高,第二产业消 耗的能源所释放出来的颗粒物以及建筑扬尘都是雾霾的重要 5

论述中国雾霾的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论述中国雾霾的现状及其治理方法 蒋玉芬生物技术2013310814 摘要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粒径小于 2.5μm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天气不仅影响生产、生活安全,还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和损害,中国雾霾产生的原因多,肆虐区域广,安全有效的治理雾霾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中国雾霾原因危害治理 引言从2012年冬天开始,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1],严重影响的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状态,在交通,大气,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巨大损失,同时,雾霾天气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此,怎样治理雾霾天气的问题引得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争相研究。 1 雾霾简介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 PM2.5(粒径小于 2.5μm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2]。2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垃圾焚烧、火 山喷发等,多种污染源共同混合作用形成了雾霾天气。 3 雾霾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的途径,包括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肺部、结膜炎等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生殖系统等产生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 (2)雾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以 SO2的大气污染源,会随雨水沉降形成酸雨。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酸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的影响表现为损害新生的叶芽,破坏叶片表皮组织(如角质层)和膜结构,影响细胞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干扰植物正常的代谢过程,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农田大面积的减产绝收。 (3)雾霾对物品的危害。雾霾中的 SO2经过沉降之后形成酸雨,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 (4)雾霾对交通的危害。雾霾之中的悬浮颗粒物由于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能显著减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