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年06月第20卷第3期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惠杰

【关键词】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食管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72(2011)03-221-02

一.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原理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是由RC 振荡电路或高频振荡(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正弦波,通过升压变压器或电路得到符合最大幅值要求的正弦波,通过整流、滤波把正弦波变成高压直流信号,最后通过一个可调节频率和脉宽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输出刺激脉冲,又称脉冲发生器。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电脉冲输出电路由电容器发放实施。选用的电脉冲最多用矩形波,这是因为矩形波对心肌组织的有效阀值较低,损害性较小,便于控制和定量。根据电极导管放置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无创)和经静脉心脏电

生理检查(有创)。另外,采用脉宽2ms ,电压75~150V 的电脉冲刺激人体胸壁表面,也能成功带动心脏,

但该方法采用较强电刺激带动心脏的同时也刺激了胸壁肌肉,引起局部肌肉抽动和疼痛,目前主要用于紧急起搏,不适合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

目前,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模式有基础刺激(S 1S 1刺激),程控早搏刺激(S 1S 2刺激)以及能与自身心律同步的RS 2/PS 2刺激。

二.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

1.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仪

属于早期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产品,通过刺激电

极同时又能感知到心电信号,能经食管提取心电图P 波信号,可实现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FD-1程控心脏刺激仪)。但因P 波振幅较低,常因感知不良而中断检查,目前基本被临床淘汰。2.食管心室同步RS 2刺激仪

其利用仪器中的感知线与体表连接,感知体表心室电信号(QRS 波群),反馈到刺激仪,并通过编排的程序发放不同种类的刺激脉冲,通过食管电极间接起搏心房,避免了因食管P 波振幅低,感知不良的弊病,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管心房调搏刺激仪。三.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特点

1.DF-5A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系统(苏州产)属Ⅱ类CF 型短时运行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联机系统,融合数-模混合电路、数字处理技术以及医学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分析、报告、存档等一系列功能。使12导联心电图和食管导联心电同屏显示,且波形基线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图1)。刺激脉冲输出由R 波触发定位发放方式,即按发放键后,要感知一个R 波后,再延时一个RS 1期间,然后发出刺激脉冲。RS 1的延时值是由(感知)患者的自身心率自动计算的。由R 波定位而延时发放的刺激可保证有效夺获心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5006)

·食管心房调搏专栏·(4)

图1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及操作系统

221··

J Clin Electrocardiol,2011,Jun.20.No.3

2.TECSⅡ心内电生理及程控食道刺激仪(意大利)

属于可程控的脉冲发生设备,应用于心内电生

理研究和食道起搏。机身轻小,携带方便,操作程控

简单,只需按下几个多功能键即可完成。使用碱性电

池作为电源。液晶显示清晰,具有多参数显示功能,

包括模式的选择;4个LED指示灯显示电池的状态;

感知信号;输出脉冲及限制性输出脉冲。对于所有模

式,可以在自发节律同步或不同步起搏。每项模式程

控参数设置可以贮存36个记忆,需要时可以调用。

选择合适的起搏导管,TECSⅡ可以同时用成对的起

搏电极或选择其中的一对。食管心电图通过患者适

配器直接传输到心电图记录仪。

四.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基本功能

(一)脉冲刺激的方法

1.非程序刺激法或基础刺激(S1S1刺激)

预置S

1

S1间期,S1由R波触发,自动延迟至心脏

舒张晚期(不应期后)发放,确保每个S

1

刺激能有效

夺获心房。

(1)固定频率刺激:以高于自身频率作基础刺

激。

(2)分级递增刺激法:以高于自身频率开始,预

置定数或定时发放脉冲,刺激频率每级递增10次。

(3)连续递增刺激法:以高于自身频率刺激脉冲

夺获心房,连续递增刺激频率。

(4)猝发刺激法:突然发放一串4~8个脉冲,比

自身心率快20~30ppm左右,刺激心房。

2.程控早搏刺激法(S1S2刺激)

在基础刺激(S

1

S1)或窦性(P/R波)的上,采用4:1

或8:1发放程控早搏刺激S

2

,通常步长选用10ms扫

描,自舒张晚期递减,直至心房不应期;或小于心房

不应期的联律间期递增,直至心房舒张晚期。如为

S1S2刺激,其S1S1间期通常选用600、500、400ms。程

控早搏刺激S

2后还可加S

3

、S4等多个早搏刺激,但在

心脏电生理检查中S

2

、S3、S4早搏刺激已足够,再多的早搏刺激只增加诱发颤动的危险性,无更大的实用意义。

3.起搏键

按“起搏键”后即刻终止任何工作状态,直接输出起搏脉冲(频率:72ppm),对窦性停搏,出现长间歇

进行保护性起搏,以保证安全。

(二)脉冲刺激的参数

脉冲多采用矩形脉冲,其对心肌的有效阈值较低,便于控制和定量。设计脉冲为负脉冲输出。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设计应用单相截尾脉冲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脉冲发生器电路采用恒压脉冲输出形式。幅度、脉宽作为脉冲的两个重要参数,决定了电刺激的能量大小,幅度和脉宽需要根据起搏阈值调整为合适的数值。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可调输出脉宽为2~10 ms,电压0.6~40V,连续可调。

(三)感知功能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通过感知体表心电图的R波感知到心电信号。为保证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刺激脉冲的发放能有效夺获心脏,在按S

1

S1发放键后,要感知QRS波后,在设定一段延时后,发放刺激脉冲,从

而保证每个刺激脉冲有效夺获心脏。RS

1

的延时值是仪器根据感知到被检者的自身心率自行计算的。经R波定位发放的刺激,不会落在不应期或易颤期上,以保证刺激发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调节感知灵敏度,可以听到刺激仪内发出“嘟…嘟…”的蜂鸣音,显示窗口的感知灯同步闪亮,即可显示被检者的心率。

(四)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电气安全性

医疗电子仪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过程中需确保对病人和医护人员不造成危害,安全的概念特别重要。医用电子仪器的电气安全还应包括仪器本身的安全,工程学上的安全是指“发生危险的概率尽可能小”。

微电击是一种特别危险的电击。微电击允许的安全极限电流(漏电流)一般是10μA(微安)。凡直接用于心脏的医疗电子仪器,如心脏起搏器、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等,都应定期检测漏电流<10μA。为了保证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电气安全性,配有独立电源供电,或采用光电隔离和变压器隔离等保护措施,以保证人身安全。

(收稿日期:2010-08-23)

(本文编辑:胡立群)

22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 指南 二、分类 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 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 折返机制 四、病因 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五、临床表现 1、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2、大部分有心悸、心慌、胸闷 3、少数有胸痛、晕厥 4、心衰、休克 六、心电图特点 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 2、P’波不易辨认 3、QRS波形态正常 七、治疗 1、迷走神经刺激 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延缓,甚至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效应。迷走刺激主要作用在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及减慢传导。 1、诱导恶心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有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 2、按摩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经颈静脉孔颅腔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s,按摩前需要先听诊,确保无杂音

3. 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出量及血压下降。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 4、眼心反射可将冰冷的湿毛巾放在面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10℃的水中,也有终止室上速的 作用。 5、因压迫眼球的方法有潜在危险,故已屏弃不用。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2、用药 腺苷ATP三磷酸腺苷给药剂量:首次6mg腺苷,快速推注并盐水冲洗,观察1~2分钟无效时,再给12~18mg的腺苷快速推注。原来已有一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病窦者,或预激者禁用腺苷。此外,腺苷不能和地高辛或异搏定合用。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维拉帕米 胺碘酮 洋地黄类毛花苷丙 低血压者间羟胺 食管心房调搏术 经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它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through esophagus atrial pacing(TEAP)和经食道心室调搏through esophagus ventricle pacing (TEVP)。 食道和心脏解剖关系密切,都位于纵隔内,心脏在前,食道在后,食道的前壁与左心房后壁紧贴在一起。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板导管,间接刺激心房和心室,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这样便可以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揭示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为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的分析、诊断提供确切的依据,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 食管调搏仪选用苏州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设定输出电压约为(10~25)V,脉宽10ms,以能够完全夺获心房的最低电压为佳。行心动过速的诱发终止检查者

电生理基本技术

电生理基本技术 一电刺激。 二生物放大器正确选择,植物性神经冲动幅度多为50-100μV。不同组织,应采用不同的参数。如 ECG:振幅0.1-2mV,灵敏度0.5-1mV,时间常数0.1-1.0s,高频滤波1KHz 植物性神经冲动:振幅50-150μV,灵敏度25-100μV,时间常数0.01-0.1s,高频滤波3- 5KHz 中枢神经元单位放电振幅100-300μV, 灵敏度50-100μV,时间常数0.01-0.1s,高频滤波5-10KHz 三玻璃微电极 常用尖端0.5-5μm,向细胞内插入时,需小于0.5μm(细胞直径的1/10~1/100),且尖端的倾斜度应相当缓和,一般微电极可分为金属微电极和玻璃微电极两类。 金属微电极,现多用镀铂钨丝电极(platinum-plated tungsten electrode),在钨丝上镀铂,可极大改善电极的电学特性,噪声可大大降低,加之机械强度大,适合长期体外记录(paré D, Gaudreau H. Projection cells and interneurons of the lateral and basolateral amygdala: distinct firing patterns and differential relation to the thera and delta rhythms in conscious cats. J Neursci, 1996,16(10):3334-3350 现要也常用镀银碳纤维电极。玻璃微电极记录易受机械位移的影响,加之尖端的电解质会漏出或堵塞,不适合半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记录,玻璃微电极可分单管和多管微电极。 毛坯管在国外多用Pyrex管,国内多用GG-17和95料玻管。细胞外记录多采用外径1.5-2mm 玻璃,细胞内记录则采用外径1mm细玻管,内外径之比约为2:3或5:6,长6-8cm。拉制前必须经过清洁处理。 清洁液:用等量的(250ml)王水(可反复应用)。一般毛坯管捆成把放入清洁液中1-2h,取出自来水冲洗20-30min,再放入无水酒精中洗涤,再放入盛满蒸馏水烧杯中加热煮沸10min,倒去蒸馏水,再换新蒸馏水反复3次,再放入烤箱中烤干,备用,切不可用市售的洗涤剂,以防降低电极充灌液的表面张力而影响冲灌。 充灌液常用3mol/L KCl,为避免Cl-扩散,也可用2mol/L醋酸钾或柠檬酸钾充灌,也有人用0.5-1mol/L NaCl(低浓度)充灌可降低噪音。细胞外记录时,最后再用3-4mol/L NaCl +2%旁胺天蓝溶液定位。在膜片钳中还常加钙螯合剂,如EGTA。 阻抗与不同组织相关。 四电生理实验中噪声和干扰的形成和排除。 (一)来源。 1干扰信号与生物电生理信号的鉴别。准确区分生物电信号与干扰的伪迹是电生理实验的先决条件。 2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物理性干扰。1)静电和电磁的干扰实验室附近高压电,室内日光灯可产生50Hz的静电干扰,尤其是交流电,尤其是50Hz频率干扰最大(电子设备为50Hz)。其特点是幅度大,波形规则。 2)噪声干扰电子元件本身产生杂乱无章电压和电流称噪声,一般与放大器内部元件的质量与性能有关。 其二。接地不良。1)地线电阻应小。2)仪器故障。产生漏电电流,在地线上形成电位差,产生干扰。3)地线行走过程中打圈,形成线圈,易接受电场和磁场的干扰。4)各仪器设备应采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程控电刺激

心脏病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程控电刺激 医疗卫生是人类文明之一, 心脏病学,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脏病学基本概念 “程控电刺激”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程控电刺激 按预先编排好的程序发放刺激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确定一些程控参数,这些参数包括:①起搏周长(pacing interval),通常以S1S1表示,即以多少周长的频率起搏多少次作为发放期前刺激的基础起搏,基础起搏数常为8个;②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通常以S1S2或RS2、PS2表示,即发放期前刺激的联律间期;③感知周期(sensing-topacing interval),即感知R波或P波后多长时间开始起搏刺激,常用RS1或PS1表示;④扫描步长(step length of scanning),即期前刺激每个轮回提前或延迟多少时间,通常为10毫秒,也可5毫秒或20毫秒;⑤扫描方向(scanning direction),指期前刺激从舒张晚期向舒张早期扫描,还是相反方向扫描;⑥程控刺激间隔时间(length of pause),即一轮刺激结束后,间隔多久才开始下一轮刺激,通常间隔8~10个窦性周期。 根据以上程控参数,可发放如下程控刺激方式:①起搏-程控期前刺激(paceprogrammed extrastimmulation):通常8个起搏刺激(S1S1)输入一个期前刺激(S1S2)或多个期前刺激(两个期前刺激S1S2S3,3个期前刺激S1S2S3S4……);②感知程控期前刺激(sense-programmed extra-stimulation):即感知一定数量自身节律后发放程控期前刺激(RS2,或RS2S3,……)。

IVE-205A视觉电生理检查仪参数

IVE-205A视觉电生理检查仪参数 ※放大器(USB工作方式) 1.共模抑制比:≥120dB 2.输入抗阻:≥100MΩ12pF 3.输入短路噪声:Vp-p≤2.0 μV 4.增益:1K、2K、5K、10K、20K、50K、100K、200K,8档程控可调 5.低通频率:10Hz、20Hz、50Hz、75Hz、100Hz、200Hz、300Hz、500Hz,8档程控可调 6.高通频率:0.1Hz、1Hz、5Hz、10Hz、20Hz、50Hz、75Hz、100Hz,8档程控可调 闪光刺激器 ※1.闪光强度:0~15级 16级程控可调 2.背景灯亮度:0~8级 9级程控可调 3.闪光频率:0.2~50Hz 4.刺激次数:1、2、5、10、20、40、50、60、80、100、200、500、1000、2000 5.刺激模式:Single、String 6.闪光颜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图形刺激器 1.刺激模式:Single、String 2. 刺激频率:0.2、0.5、1.0、2.0 3. 图形形状:棋盘格、横光栅、竖光栅、矩形

4 . 图形视野:全视野、左半屏、右半屏、上半屏、下半屏、1/4左上、1/ 4右上、1/4左下、1/4右下、上下屏、左右屏、横向居中、纵向居中、中心屏 5. 图形颜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6. 刺激次数:1、2.5、10、20、40、50、60、80、100、200、500、1000、2000 7. 空间频率:0.05、0.07、0.11、0.16、0.22、0.29、0.33、0.38、0.43、0.49、0.54、0.65、0.76、0.87、0.98、1.08、1.30、1.52、1.73、1.95、2.17、2.38、2.60,23档程控可调 8. 对比度:0%~100%,100级可调 9. 背景颜色:黑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 主要功能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预定义1度及15〞棋盘格标准程序)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 图形视网膜电流图PERG ※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暗适应0.01、暗适应3.0、暗适应3.0振荡点位、明适应3.0、明适应3.0Flicker) 视网膜振荡电位图OPS 眼电图EOG 护目镜闪光诱发电位HVEP ※有多焦电生理接口(多焦mfvep、mferg软件升级预留模块)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一产品名称:磁刺激仪 二适应症:用于人体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刺激,用于神经电生理检查。配合药物,用于心境低落、焦虑、失眠及性症状的辅助治疗(见产品注册证)。 三技术参数 (一)硬件 1.产品组成包含磁刺激仪主机、刺激线圈(圆形和字形)、运动诱发电位监测 模块、触屏一体机、移动式推车等; 2.*智能风冷技术,安全、有效、无需额外维护; 3.*刺激线圈配置:圆形和字形; 4.*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模块:双通道、无线式,双通道符合国际磁刺激安全协 会制定的双通道模式,无线能够减少束缚、降低干扰; 5.*触屏式一体机; 6.移动式推车工作站、°万向调节支架,便于临床操作。 (二)软件 1.支持位操作系统的专用上位机软件; 2.触屏式友好界面,便捷化参数设置,减轻医生操作负担; 3.包含单脉冲、重复脉冲、模式化多种可选刺激模式; 4.刺激强度、刺激频率、脉冲个数、间歇时间、串时间等参数可调; 5.内置专家方案库,同时可供医生自定义方案; 6.信息管理功能,海量信息存储,查询、分析、报告等多种功能可供选择; 7.含波形设置、权限设置多种自设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三)主机技术指标 1.*最大磁感应强度:~,允差±; 2.*输出脉冲重复频率:. ~可调,允差±; 3.脉冲持续时间:μ±μ; 4.磁感应强度最大变化率:~。 (四)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模块技术指标 1.通道数:通道; 2.*传输方式:有线无线双模式 3.采样率:; 4.测量范围:~; 5.最小分辨率:不小于; 6.频率范围:~。

认知能力评定与康复系统() 一、技术参数 1、系统适用于神经精神类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训练康复; 2、*系统要包含八大基础认知能力评估与训练康复模块:感知 觉、定向与注意力、记忆力、言语活动及语词技能测评、概念 形成与推理能力、执行能力、自我损耗、自我调节能力; 3、*系统包含高端认知交互训练模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 针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速度感知能力等多项基础认知能 力进行沉浸式康复训练; 4、*系统包含高端全景式放松模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 患者提供多种全景式、沉浸式的放松场景,减少患者评估及训 练时的紧张感及疲劳感; 5、头戴式具有立体声音效和触角反馈系统; 6、可调节的头戴和可替换面部衬垫和鼻部衬垫; 7、颗光电传感器与定位器,全方位移动; 8、手持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操控灵活; 9、包含量表的常模为年修正后常模,并经过“中国心理学会心理 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数据准确; 10、系统严格遵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 11、系统严格遵循并使用《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和《》等国际国家医疗软件标准,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 著作权登记证书(原始取得);

昌吉市人民医院视觉电生理检查仪设备技术参数

昌吉市人民医院视觉电生理检查仪设备技术参数 (询价现场带产品彩页) 具体技术参数 总体要求:具备传统电生理(图形刺激、闪光刺激)功能,可进行视网膜疾病诊断和评估。 1.放大器要求: 1.1通道数≥2通道; 1.2输入阻抗≥100MΩ; 1.3共模抑制比≥110dB; 1.4噪声≤4μV; 1.5曲线采集时间5ms~4000ms; 1.6通频带采集频率范围: 1.7低通0.02Hz~1kHz; 1.8高通30Hz~10kHz; 2. 图形刺激器要求:1套; 2.1亮度80~120cd/m2;

2.2对比度≥90%,可通过软件连续调节; 2.3传统刺激图形:包括但不限于棋盘格图形和格栅图形,并且可进行图形翻转及图形显 消刺激; 2.4刺激图形显示:包括但不限于全屏、1/2屏和1/4屏; 2.5具备儿童卡通图形固视图标; 3.闪光刺激器要求:1套; 3.1闪光刺激器刺激面积可覆盖任意年龄及体重患者双眼; 3.2闪光刺激器患者头部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上额托及下颌托; 3.3闪光刺激器为全视野反射面; 3.4刺激光和背景光颜色包括不限于白色/红/蓝; 3.5刺激光源:LED(发光二极管); 3.6闪光强度:10-130cd.s/ m2; 3.7闪光持续时间≤5ms; 3.8刺激频率:0.1Hz~60Hz; 3.9固视点:红色LED,位于视野中点; 3.10固视监视:红外摄像头; 3.11具备EOG光源:红色LED≥2个,位于视野两边; 4.系统软件要求: 4.1工作软件包括但不限于国际标准ISCEV六项ERG, 全视野/分野图形 ERG,彩色刺激ERG,闪光VEP, 图形 VEP(包括彩色),EOG软件, 客观视力检测软件,明视负波软件,波形分析软件,离线分析软件,振幅-强度关系曲线软件; 4.2在记录刺激图像过程中,系统自动识别伪迹信号并自动予以剔除,不需要操作者确 认,提高采集效率,操作者能够对伪迹剔除范围以及最大剔除次数进行设置。可自动和手动标记潜时和峰值; 4.3对于结果波形操作者可进行平滑,滤波等后处理;

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一、招标参数 系统放大器参数 1、体表ECG通道:12导联心电通道; 2、心内通道:≥80输入通道; 3、压力输入通道:≥4个,可兼容一般厂家的压力传感器; 4、刺激输入:≥4个;刺激器:内置或外置刺激器; 5、高通滤波:0—100 Hz可调; 6、低通滤波:150—1000Hz; 7、A/D转换频:16位A/D转换,分辨率0.15uv/step; 8、采样率:1K,2K,4K 次/秒/每导可调; 9、信号输出:16路实时模拟信号输出; 10、高水平模拟信号输入:4个输入通道。 系统主机配置 1.系统服务器:双XEON(即双CPU) 主频≥3.4GHz、内存≥2G硬盘≥320GB或专用服务器; DVD刻录机:4.7GB大容量(可使用巿售普通刻录光盘),以太网络接口。 2.放大器通讯采用网络或光导纤维通讯技术。 3.显示器:2个大于20英寸(1600×1200)高分辨率彩色液晶显示器,一个作为实时显示, 一个作为回顾分析 4.实时屏上可同时将80通道以上波形显示在一个页面上。 5.激光打印机 软件功能 1.操作系统支持多平台工作。可支持32,64,96及128导放大器 2.双屏显示系统:有多组可编程序显示页面可供选择。可显示所选实时心内、ECG 和压力 波形。每个信号可单独调用通道标签、颜色、夹、增益、滤波器、通道类型、显示页面 和输入电极的标识。可显示患者姓名、BSA 和体重、NBP、SPO2、呼吸率、体温、当前 时间和日期。回顾屏可实时记录药物灌注。

3.监测窗口:双心率监测,波形窗口可进行分析、测量、编辑、加注释、打印;研究记录 窗口可进行迅速回顾,查找任何时间,心律失常事件的波形; 4.允许连续保存实时波形,可以及时后退寻找以及重新评估信号。 5.事件记录:系统自动生成数据,能实时识别、记录刺激波形及刺激间期,可设定心率的上 下限,记录心动过速/过缓。在事件记录窗,自动记录刺激的位置、刺激的间期。也可手动输入和编辑数据。 6.触发标测窗口,以某个信号为起点,其他的信号以此为基础进行触发扫描,快速标测。 7.用户自制表格:在工作区域中随意移动光标,创建各种内容的表格 8.可将波形转换为TIFF格式输出。 9.可创建药品,耗材数据库用于术中记录。 10.自定义报告内容及格式,自动中文报告生成,预定义各种格式报告模板,术后自动生成。 11.链接刺激比较方式:任意时间的心电图均可以在设定的刺激触发位置与选定的参数图自 动对位,进行激动顺序比较。 12.任何时间均可打印出任意一点的12导心电图。 二、售后服务与维修 1.整机保修时间≥2年 2.提供维修手册和电路图及维修培训;提供系统和应用软件安装光盘、安装密码和系统设置密 码。 3.维修响应时间≤4小时,2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 4.提供其它优惠承诺。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 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 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 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三尖瓣膈瓣上缘,记录局部电图为HBE1,2和HBE3,4,HBE1,2的H波高大,HBE3,4的A/V≥1,H波清楚。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年06月第20卷第3期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惠杰 【关键词】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食管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72(2011)03-221-02 一.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原理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是由RC 振荡电路或高频振荡(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正弦波,通过升压变压器或电路得到符合最大幅值要求的正弦波,通过整流、滤波把正弦波变成高压直流信号,最后通过一个可调节频率和脉宽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输出刺激脉冲,又称脉冲发生器。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电脉冲输出电路由电容器发放实施。选用的电脉冲最多用矩形波,这是因为矩形波对心肌组织的有效阀值较低,损害性较小,便于控制和定量。根据电极导管放置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无创)和经静脉心脏电 生理检查(有创)。另外,采用脉宽2ms ,电压75~150V 的电脉冲刺激人体胸壁表面,也能成功带动心脏, 但该方法采用较强电刺激带动心脏的同时也刺激了胸壁肌肉,引起局部肌肉抽动和疼痛,目前主要用于紧急起搏,不适合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 目前,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模式有基础刺激(S 1S 1刺激),程控早搏刺激(S 1S 2刺激)以及能与自身心律同步的RS 2/PS 2刺激。 二.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 1.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仪 属于早期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产品,通过刺激电 极同时又能感知到心电信号,能经食管提取心电图P 波信号,可实现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FD-1程控心脏刺激仪)。但因P 波振幅较低,常因感知不良而中断检查,目前基本被临床淘汰。2.食管心室同步RS 2刺激仪 其利用仪器中的感知线与体表连接,感知体表心室电信号(QRS 波群),反馈到刺激仪,并通过编排的程序发放不同种类的刺激脉冲,通过食管电极间接起搏心房,避免了因食管P 波振幅低,感知不良的弊病,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管心房调搏刺激仪。三.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特点 1.DF-5A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系统(苏州产)属Ⅱ类CF 型短时运行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联机系统,融合数-模混合电路、数字处理技术以及医学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分析、报告、存档等一系列功能。使12导联心电图和食管导联心电同屏显示,且波形基线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图1)。刺激脉冲输出由R 波触发定位发放方式,即按发放键后,要感知一个R 波后,再延时一个RS 1期间,然后发出刺激脉冲。RS 1的延时值是由(感知)患者的自身心率自动计算的。由R 波定位而延时发放的刺激可保证有效夺获心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5006) ·食管心房调搏专栏·(4) 图1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及操作系统 221··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 适应症 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 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 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用品及准备 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 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 (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 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 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希氏束电图及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有关指标 项目希氏束放大器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 频率范围35~500Hz 0.05~100Hz 输入阻抗≥5MΩ≥5MΩ 放大倍数5×103~2×104 7×103~1.2×104 输入电流≤10-9A ≤10-9A 共模抑制比≥86db ≥80db 本机噪声≤5μV(P-P)≤30μV(P-P) 输入信号幅度80~100μV(P-P)3~10mV(P-P) 输出幅度0.5~2V(P-P)2~8V(P-P) 镉-镍蓄电池 供电 ±12.5V 12.5V 3.示波器 多导程示波器(与记录仪的导程相同),其移动速度自25-200mm/s。检查时连续

电生理基本技术

电生理基本技术 一 电刺激。 二 生物放大器 正确选择,植物性神经冲动幅度多为50-100μV。不同组织,应采用不同的参数。如 ECG:振幅0.1-2mV,灵敏度0.5-1mV,时间常数0.1-1.0s,高频滤波1KHz 植物性神经冲动:振幅50-150μV,灵敏度25-100μV,时间常数0.01-0.1s,高频滤波3- 5KHz 中枢神经元单位放电 振幅100-300μV, 灵敏度50-100μV,时间常数0.01-0.1s,高频滤波5-10KHz 三 玻璃微电极 常用尖端0.5-5μm,向细胞内插入时,需小于0.5μm(细胞直径的1/10~1/100),且尖端的倾斜度应相当缓和,一般微电极可分为金属微电极和玻璃微电极两类。 金属微电极,现多用镀铂钨丝电极(platinum-plated tungsten electrode),在钨丝上镀铂,可极大改善电极的电学特性,噪声可大大降低,加之机械强度大,适合长期体外记录(paré D, Gaudreau H. Projection cells and interneurons of the lateral and basolateral amygdala: distinct firing patterns and differential relation to the thera and delta rhythms in conscious cats. J Neursci, 1996,16(10):3334-3350 现要也常用镀银碳纤维电极。玻璃微电极记录易受机械位移的影响,加之尖端的电解质会漏出或堵塞,不适合半小时以上的长时间记录,玻璃微电极可分单管和多管微电极。 毛坯管在国外多用Pyrex管,国内多用GG-17和95料玻管。细胞外记录多采用外径1.5-2mm 玻璃,细胞内记录则采用外径1mm细玻管,内外径之比约为2:3或5:6,长6-8cm。拉制前必须经过清洁处理。 清洁液:用等量的(250ml)王水(可反复应用)。一般毛坯管捆成把放入清洁液中1-2h,取出自来水冲洗20-30min,再放入无水酒精中洗涤,再放入盛满蒸馏水烧杯中加热煮沸10min,倒去蒸馏水,再换新蒸馏水反复3次,再放入烤箱中烤干,备用,切不可用市售的洗涤剂,以防降低电极充灌液的表面张力而影响冲灌。 充灌液常用3mol/L KCl,为避免Cl-扩散,也可用2mol/L醋酸钾或柠檬酸钾充灌,也有人用0.5-1mol/L NaCl(低浓度)充灌可降低噪音。细胞外记录时,最后再用3-4mol/L NaCl +2%旁胺天蓝溶液定位。在膜片钳中还常加钙螯合剂,如EGTA。 阻抗与不同组织相关。 四 电生理实验中噪声和干扰的形成和排除。 (一)来源。 1 干扰信号与生物电生理信号的鉴别。准确区分生物电信号与干扰的伪迹是电生理实验的先决条件。 2 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物理性干扰。1)静电和电磁的干扰 实验室附近高压电,室内日光灯可产生50Hz的静电干扰,尤其是交流电,尤其是50Hz频率干扰最大(电子设备为50Hz)。其特点是幅度大,波形规则。 2)噪声干扰 电子元件本身产生杂乱无章电压和电流称噪声,一般与放大器内部元件的质量与性能有关。 其二。接地不良。1)地线电阻应小。2)仪器故障。产生漏电电流,在地线上形成电位差,产生干扰。3)地线行走过程中打圈,形成线圈,易接受电场和磁场的干扰。4)各仪器设备应采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

心脏电生理检查操作常规 【目的】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为治疗提供证据。 【适应证】 1.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诊断 2.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3.房室旁路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4.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5.判断心脏前传的径路 6.判断心脏逆传的径路 7.判断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 【禁忌证】 1.全身感染性疾病,局部化脓; 2.出血性疾患及有出血倾向; 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4.严重心功能障碍;缓慢疾病的临终期。 【操作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 2.放置标测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室前间隔(His束部位)、右室心尖部及高位右房部位。3.电生理检查内容包括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4.首先行右心室心尖部S1S1 刺激,500-27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心室不应期。了解室房传导顺序、室房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5.再行高右房S1S1 刺激,500-200ms ,S1S2 刺激,一般从500/400 ms开始反扫,直至房室结不应期。了解房室传导顺序、房室传导特性及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 6.窦房结功能测定行高右房S1S1 刺激30ms ,70次/分开始直至150次/分止。 7.电生理检查结束后,根据结果选择射频消融。或结束手术。 【并发症及处置】 1.误穿锁骨下动脉避免穿刺锁骨下动脉,已经穿刺者避免扩张,已经扩张者应手术切开后直视下拔除鞘管。 2.纵隔血肿不影响循环和呼吸者可继续观察,否则应开胸处理,但开胸之前应经螺旋CT和/或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 3.血/气胸患者对小的气胸(压缩程度<30%)耐受较好,尤其是对肺功能好的年轻患者不需穿刺引流,较大的气胸经过及时穿刺引流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心脏心肌的电生理学特性

——心脏心肌的电生理学特性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heart) 心脏(heart)的主要功能是泵血,舒张时静脉血液回流入心脏,收缩时心室将血液射出到动脉。心脏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是由于心肌细胞的自发性节律兴奋引起的。胚胎早期的心脏发育过程中,在收缩成份尚未出现前,已经呈现出自发节律(自律)的电活动。发育成熟后正常的心房心室有序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是由从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发出的自律性兴奋引起的。因此,为了说明心脏自律性兴奋、收缩的发生原理,必须先了解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规律。 心肌细胞(cardiac myocyte)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排列有序的丰富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excitability)、传导性(conductivity)和收缩性(contractility),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心肌(working cardiac muscle);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或起搏功能(pacemaker)的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会自发地发出节律性兴奋冲动,它们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但是细胞内肌原纤维稀少且排列不规则,故收缩性很弱,这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这一类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其自律性高低依次递减,合称为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正常心脏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这样,两类心肌细胞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心脏的有效的泵血功能。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心电图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cardiac myocytes) 心肌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工作心肌在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处于极化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值称为静息电位。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因为有自律活动(自动去极),不会有静息状态,只能用其最大极化状态时的膜电位值来代表,称为最大舒张电位。当心肌细胞兴奋时,产生一个可以扩播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态各异,图4-1是一个概略的示意图。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是由于离子流跨越细胞膜流动而形成的。在电生理学中,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称为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它增加细胞内的正电荷,促使膜电位去极;反之,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称为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它增加细胞内的负电荷,促使膜电位复极或超级化(hyperpolarization)。 跨膜离子流(transmembrane ionic current)大多经由位于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所形成的孔(pore)跨越细胞膜流动,是一种易化扩散。推动其流动的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但能否跨膜流动则取决于离子通道的孔是否开放。离子通道是否开放,有的取决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心脏电生理介入扫盲贴-----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几个特殊现象

心脏电生理检查在临床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心脏电生理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这个团队 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心脏电生理内容抽象复杂,心律失常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为这 项技术的开展增加了障碍。本帖将重点就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几个特殊现象进行复习,增加 我们对心电图和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理解。 一.长短期现象(Long-Cycle-short-Cyccl Penomenon) 这其中涉及一个很重要的二联律法则: 是指某些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室性)容易出现于长的心动周期后,这些早搏引起的长代偿间歇又易于下一个期前收缩出现; 如此重复下去,可形成期前收缩二联律。造成较长心动周期的原因很多,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 心房颤动和长R-R间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早搏引起的代偿间歇等。长短 周期现象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较为密切。 1. 动态心电图及临床心脏电生理资料表明,室速与室颤的发生常与长短周期现象相关。进 而有人估计一半以上的心性猝死与该现象有关。 2. 长短周期现象中诱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多为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很少诱发 单形型室速。 3. 运动诱发的室速与此现象有关。 4. 起搏器治疗时,稍快的心室起搏可以消除这种长短周期现象,因而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 恶性心律失常。 下图为长短期现象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起搏可以消除这种长短周期现象,预防恶性心律失常,见下图 二.混沌现象(Chaos Phenomenon),其特点如下 1. 确定性: 混沌行为不仅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而且有特定的行为模式 2. 非周期性: 混沌行为永远不准确地重复自己,没有可辨别的周期使之在规律的间期重复 3. 运动范围有限性: 貌似随机行为的混沌现象并非无界限的漫游,而是被约束在比较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