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电生理--程序刺激课件

心脏电生理--程序刺激课件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告知程序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告知程序

病人权利与义务告知制度 (一)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二)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三)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待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四)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五)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六)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

(七)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八) 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放跌倒警示等。 (九) 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目的,经家属或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十) 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十一) 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十二) 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十三) 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订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2011年1月增订

心脏导管消融技术管理规范

心脏导管消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了规范心脏导管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结合本省心脏导管消融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指经导管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消融治疗,具体包括无症状的显性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和特发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技术、心房颤动介入治疗技术。此规范不包括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室间隔消融,以及经胸腔镜或开胸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消融术。 第一类:无症状的显性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和特发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管理规范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脏导管消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医疗机构;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导管消融技术专业诊疗科目。有专门的心脏电生理室,具备心脏导管

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与心脏起搏的基本条件; (三)配备800毫安以上C型臂心脏血管X线电视透视和造影装置、心脏直流电复律除颤器、临时心脏起搏器、多导生理记录仪、射频发生仪及心脏程控电刺激仪,并配备专用地线以保证各种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四)具备有效的X线防护条件,包括铅衣、铅颈围、铅眼镜和X线记量计,并有悬挂与存放铅衣的场所; (五)具有心、胸外科或紧急进行开胸、实施心脏急救的必要条件。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应具有3年以上心血管临床诊疗工作经历,取得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经由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基地的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相应资质证书。 (二)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的资质要求 1、技术人员应具有3年以上心血管临床工作经历,并取得主管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能熟练掌握多导生理记录仪、射频发生仪、心脏程控电刺激仪以及除颤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使用。 2、护士应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或2年以上ICU 或CCU工作经历,并能熟练掌握除颤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摘要:一种医用电子仪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电脉冲,通过导线及电极刺激心脏,使之搏动,以治疗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一种医用电子仪器,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放电脉冲,通过导线及电极刺激心脏,使之搏动,以治疗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急症治疗用的临时性起搏装置,多采用导线经皮联接体外佩带的起搏器。对慢性不易恢复的心律失常患者需作永久性起搏治疗,都采用埋藏式起搏器,技术上比较复杂,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要求小、轻、薄、寿命长、多功能。采用低功耗的集成电路块制成发生电脉冲及控制电脉冲发放规律的电路,用锂电池作电源,一起全密封于钛合金外壳内。寿命可达10年,电极用铂-铱合金,耐腐蚀。导线一般用镍合金丝和拧成螺旋状,以柔软坚韧之硅橡胶或聚胺酯为绝缘鞘,永久性起搏器绝大多数采用心内膜电极,电极和导线制成导管形式,经静脉插入右心房及右心室,为与心内膜面附着牢靠,电极顶端制成伞状、倒刺状或螺旋状。少数采用心外膜-心肌电极,电极顶端制成螺旋状,从心外膜面拧入心肌内。 常用起搏器的工作方式可用三个字码表示:第1个字码表示起搏器刺激哪个心腔,A=心房,V=心室,D=心房和心室双心腔。第2个字码表示起搏器能感知哪个心腔的自身激动,A=心房,V=心室,D=心房和心室都能感知,O=没有感知功能。第三个字码表示起搏器感知心脏自身激动后用什么方式反应,T=触发反应,I=抑制反应,D(或T/I)=既有触发反应,又有抑制反应,O=没有反应。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工作方式或性能的类型常用者有以下几类。 ①固定频率型(或非同步型)心室起搏。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起搏,没有感知功能,对心脏的自身激动没有反应。这种工作方式适用于治疗心室率恒定缓慢的心律失常,以及用于短阵快速刺激。 ②心室同步型。又可分为两类:一为R波触发型(VVT),起搏器按规定的频率发放脉冲刺激心室。如果心室有自身激动(QRS)发生,起搏器能够感知,这自身激动的QRS波触发起搏器,使之立即发放一次电脉冲,但此电脉冲恰好与自身心搏的QRS波同时发生,故心室不能应激。以此触发的脉冲为起点,起搏器重新安排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 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 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 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三尖瓣膈瓣上缘,记录局部电图为HBE1,2和HBE3,4,HBE1,2的H波高大,HBE3,4的A/V≥1,H波清楚。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年06月第20卷第3期 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及特点 惠杰 【关键词】食管心脏电生理;刺激仪;食管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0.4+1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72(2011)03-221-02 一.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原理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是由RC 振荡电路或高频振荡(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正弦波,通过升压变压器或电路得到符合最大幅值要求的正弦波,通过整流、滤波把正弦波变成高压直流信号,最后通过一个可调节频率和脉宽的控制信号控制开关输出刺激脉冲,又称脉冲发生器。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电脉冲输出电路由电容器发放实施。选用的电脉冲最多用矩形波,这是因为矩形波对心肌组织的有效阀值较低,损害性较小,便于控制和定量。根据电极导管放置的部位不同,可分为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无创)和经静脉心脏电 生理检查(有创)。另外,采用脉宽2ms ,电压75~150V 的电脉冲刺激人体胸壁表面,也能成功带动心脏, 但该方法采用较强电刺激带动心脏的同时也刺激了胸壁肌肉,引起局部肌肉抽动和疼痛,目前主要用于紧急起搏,不适合用于心脏电生理检查。 目前,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刺激模式有基础刺激(S 1S 1刺激),程控早搏刺激(S 1S 2刺激)以及能与自身心律同步的RS 2/PS 2刺激。 二.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种类 1.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仪 属于早期心脏电生理刺激仪产品,通过刺激电 极同时又能感知到心电信号,能经食管提取心电图P 波信号,可实现食管心房同步PS 2刺激(FD-1程控心脏刺激仪)。但因P 波振幅较低,常因感知不良而中断检查,目前基本被临床淘汰。2.食管心室同步RS 2刺激仪 其利用仪器中的感知线与体表连接,感知体表心室电信号(QRS 波群),反馈到刺激仪,并通过编排的程序发放不同种类的刺激脉冲,通过食管电极间接起搏心房,避免了因食管P 波振幅低,感知不良的弊病,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食管心房调搏刺激仪。三.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的特点 1.DF-5A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系统(苏州产)属Ⅱ类CF 型短时运行设备,采用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联机系统,融合数-模混合电路、数字处理技术以及医学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心脏电生理刺激、记录、分析、报告、存档等一系列功能。使12导联心电图和食管导联心电同屏显示,且波形基线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图1)。刺激脉冲输出由R 波触发定位发放方式,即按发放键后,要感知一个R 波后,再延时一个RS 1期间,然后发出刺激脉冲。RS 1的延时值是由(感知)患者的自身心率自动计算的。由R 波定位而延时发放的刺激可保证有效夺获心脏。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5006) ·食管心房调搏专栏·(4) 图1 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及操作系统 221··

心脏心肌的电生理学特性

——心脏心肌的电生理学特性第一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heart) 心脏(heart)的主要功能是泵血,舒张时静脉血液回流入心脏,收缩时心室将血液射出到动脉。心脏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是由于心肌细胞的自发性节律兴奋引起的。胚胎早期的心脏发育过程中,在收缩成份尚未出现前,已经呈现出自发节律(自律)的电活动。发育成熟后正常的心房心室有序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是由从窦房结(sinoatrial node,SAN)发出的自律性兴奋引起的。因此,为了说明心脏自律性兴奋、收缩的发生原理,必须先了解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规律。 心肌细胞(cardiac myocyte)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排列有序的丰富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excitability)、传导性(conductivity)和收缩性(contractility),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心肌(working cardiac muscle);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或起搏功能(pacemaker)的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会自发地发出节律性兴奋冲动,它们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但是细胞内肌原纤维稀少且排列不规则,故收缩性很弱,这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这一类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Purkinje fiber),其自律性高低依次递减,合称为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正常心脏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左心房,然后经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这样,两类心肌细胞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心脏的有效的泵血功能。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心电图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cardiac myocytes) 心肌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电位差,称为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工作心肌在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外为正,膜内为负,处于极化状态,膜内外的电位差值称为静息电位。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因为有自律活动(自动去极),不会有静息状态,只能用其最大极化状态时的膜电位值来代表,称为最大舒张电位。当心肌细胞兴奋时,产生一个可以扩播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态各异,图4-1是一个概略的示意图。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是由于离子流跨越细胞膜流动而形成的。在电生理学中,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称为内向电流(inward current),它增加细胞内的正电荷,促使膜电位去极;反之,正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流动或负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称为外向电流(outward current),它增加细胞内的负电荷,促使膜电位复极或超级化(hyperpolarization)。 跨膜离子流(transmembrane ionic current)大多经由位于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所形成的孔(pore)跨越细胞膜流动,是一种易化扩散。推动其流动的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但能否跨膜流动则取决于离子通道的孔是否开放。离子通道是否开放,有的取决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心脏电生理介入扫盲贴-----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几个特殊现象

心脏电生理检查在临床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心脏电生理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但这个团队 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心脏电生理内容抽象复杂,心律失常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此为这 项技术的开展增加了障碍。本帖将重点就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几个特殊现象进行复习,增加 我们对心电图和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的理解。 一.长短期现象(Long-Cycle-short-Cyccl Penomenon) 这其中涉及一个很重要的二联律法则: 是指某些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室性)容易出现于长的心动周期后,这些早搏引起的长代偿间歇又易于下一个期前收缩出现; 如此重复下去,可形成期前收缩二联律。造成较长心动周期的原因很多,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律不齐, 心房颤动和长R-R间期、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早搏引起的代偿间歇等。长短 周期现象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较为密切。 1. 动态心电图及临床心脏电生理资料表明,室速与室颤的发生常与长短周期现象相关。进 而有人估计一半以上的心性猝死与该现象有关。 2. 长短周期现象中诱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多为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很少诱发 单形型室速。 3. 运动诱发的室速与此现象有关。 4. 起搏器治疗时,稍快的心室起搏可以消除这种长短周期现象,因而可以预防和治疗这种 恶性心律失常。 下图为长短期现象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

起搏可以消除这种长短周期现象,预防恶性心律失常,见下图 二.混沌现象(Chaos Phenomenon),其特点如下 1. 确定性: 混沌行为不仅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而且有特定的行为模式 2. 非周期性: 混沌行为永远不准确地重复自己,没有可辨别的周期使之在规律的间期重复 3. 运动范围有限性: 貌似随机行为的混沌现象并非无界限的漫游,而是被约束在比较窄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