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敏捷开发中的测试工程师

敏捷开发中的测试工程师

01章节PA R T

容器编排微服务

无服务中台

大数据AI

Devops

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看板管理全流程需求实例化

敏捷开发管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传统方法相比,敏捷方法比较适合需求变化大或者开发前期对需求不是很清晰的项目 B.敏捷方法尤其适合于开发团队比较庞大的项目 C.敏捷方法的思想是适应性,而不是预设性 D.敏捷方法以原型开发思想为基础,采用迭代式增量开发 答案:B 2、XP是一种轻量级(敏捷)、高效、低风险、柔性、可预测的、科学的软件开发方式,其四大价值观包括沟通、简单、()。 A. 隐喻和反馈 B. 重构和勇气 C. 隐喻和重构 D. 反馈和勇气 答案:D 3、()是PSP A. 潜在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B. 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C. 潜在不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D. 不可交付的产品增量 答案:A 4、()不属于DOD A. 写代码 B. 单元测试 C. 集成测试 D. 投产文档 答案:D 5、()是Product backlog A. 产品负责人 B. 产品代办事项列表 C. 迭代 D. 燃尽图 答案:B 6、()是用户故事的标准模板 A. 作为一个<用户类型>,我<想\需要\可以\等等>,所以<原因> B. 作为一个<产品类型>,我<想\需要\可以\等等>,所以<原因> C. 作为一个<用户类型>,我<想\需要\可以\等等> D. 作为一个<产品类型>,我<想\需要\可以\等等> 答案:A 7、以下()不是SCRUM MASTER职责 A. 保护团队不受外来无端影响 B. 尽可能提高团队影响力 C. 负责SCRUM价值观与过程的实现 D. SCRUM MASTER是牧羊犬、公仆 答案:B 8、迭代计划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A. 讨论系统物理架构 B. 研讨系统逻辑架构 C. 讨论产品代办事项列表最需优先完成的事项 D. 讨论系统数据架构 答案:C

软件测试中的43个功能测试点

软件测试中的43个功能测试点 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针对web系统我们有哪些常用测试方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1. 页面链接检查 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LinkBotPro、File-AIDCS、HTMLLink Validater、xenu等工具。LinkBotPro不支持中文,中文字符显示为乱码;HTMLLink Validater只能测试以Html或者htm结尾的网页链接;xenu无需安装,支持asp、do、jsp等结尾的网页,xenu测试链接包括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同时能够生成html格式的测试报告。 2.相关性检查 功能相关性: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它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常见的情况是,增加某个数据记录以后,如果该数据记录某个字段内容较长,可能会在查询的时候让数据列表变形。 3.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 如新建、编辑、删除、关闭、返回、保存、导入、上一页、下一页、页面跳转、重置等功能是否都正确。常见的错误会出现在重置按钮上,表现为功能失效。 4.字符串长度检查 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还要检查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是否都正确,有时候会出现,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太短而无法输入业务数据。 5.字符类型检查 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 6.标点符号检查 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是系统对空格的处理,可能添加的时候,将空格当作一个字符,而在查询的时候空格被屏蔽,导致无法查询到添加的内容。

敏捷开发日常跟进系列之1-6

敏捷开发日常跟进系列之一:燃尽图(上) 这个系列将涉及燃尽图(Burndown Chart)、故事板(看板)、每日立会等内容,描述在计划会之后,评审会之前,敏捷开发团队内部产出与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各种活动。 日常跟进中的某些内容比如团队工作模型、预估会议、用户故事跟进等在之前的松结对编程、团队管理、用户故事、产品管理等系列中有所描述。 在这个系列之前,还应该有一个敏捷计划系列,描述敏捷开发的从版本规划到计划会估算的详细内容,未来将会补上,当前可以参考2.29版的《火星人敏捷开发手册》,有5页与其相对应。 燃尽图 燃尽图Burdown Chart也叫燃烧图,是罕见的敏捷度量,以至于每当有人问起“敏捷中有度量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它。 燃尽图的全称,应该是“总剩余时间的燃尽图”,就是本次迭代中,所有故事(或拆分的任务,以下仅称故事)的剩余时间总和,随日期的变化而逐日递减的图。 图中左侧460是迭代开始的第一天,所有故事的未完成时间相加为460天,而在最右侧则表明在第17天,所有故事的剩余时间相加变为0,也就是所有故事都完成了。 为什么总和会递减呢?因为每个组员每天都要汇报一件事情:当前正在做的故事,还剩余几天,如果昨天剩余3天,今天剩余2天,那么就为燃烧图贡献了1天的进度。

由于可能出现“昨天剩余3天,又工作了一天后本以为会只剩下2天,结果感觉可能还要3天(甚至变成5天了!)”这种情况,所以燃尽图常常有一些起伏。 燃尽图的“指纹” 图中的燃尽图尽管有一些起伏,依然是属于比较完美的燃尽图。实际上每个团队完成迭代的过程差别很大,常见的情况包括: 先鼓起后落下 原因是计划会以常常漏掉一些事情,所以开工后不但不燃尽,还发现了很多新的任务。 先完美燃烧,然后突然停止燃烧 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如果任务划分太粗,比如长达10天,很容易“做了1天,剩9天;做了1天,剩8天;……到剩2~3天的时候,哎呀,好像搞不定了”。 先缓慢燃烧,然后到快燃尽的时候剩下一堆没完成的任务,被推迟到下个迭代 之前提到过敏捷开发的MoSCoW方法,有些故事是次要的“可以不做的”,所以这种燃烧图也很常见;但是常常有团队没有使用MoSCoW方法,只是被动地发现有些故事没有完成。 …… 为了改进这些不完美,有些团队设置了一些度量项来改进燃尽图的结果,比如“迭代按时燃尽的次数”“剩余故事占总故事的比例”…… 其实不用因为燃尽图的不完美而伤脑筋,在般若敏捷的“无住”中曾经提到,这些方法都非我们的目的,而只是一个中间的工具,因此为了完成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些工具和方法都可以灵活变通,而不要追求工具和度量数据本身的完美。 但是,迭代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有哪些“灵活变通”可以应用在燃尽图中呢?且待下回分解。

华软敏捷开发与测试复习提纲

(一)简答 1.敏捷软件测试的关键成功要素。 2.敏捷宣言。 3.常用的敏捷方法。 4.敏捷测试象限。

5.敏捷测试中,自动化的原因有哪些?

6.敏捷测试与传统测试的区别。 7.高效敏捷测试自动化工具的特征。 (二)有关敏捷开发与测试重要知识点:(填空)

(三)教材每章最后的小结。 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测试人员和他们的团队成功的转变到敏捷开发。 1 在做出任何变化之前都应该考虑组织文化。 2 当整个组织重视质量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容易地融入敏捷团队,但是具有“质量警察”思想的测试人员很难融入敏捷团队。 3 有些测试人员可能会在适应“整个团队”对质量负责的时候有困难,但是团队方式可以帮助克服文化差异。 1 要考虑团队结构的重要性 2 测试人员需要接触更大的测试人员社区来学习和实践新的想法。 3 整个团队在一个地点很重要。 4 在招聘时关注态度。 5 没有正确的测试人员-开发人员比例。 6 团队需要自组织,应确认并确认他们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进步的方法。 7 如果团队在努力,管理层应该奖励促进团队交付业务价值的业绩,但不要惩罚个人。 8 测试人员可以使用敏捷原则来改进自己的技能并增加他们带给团队的价值。 正确的度量标准能够帮助团队运转正常以实现特定目标,并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 度量标准应该是可见的,应提供必要的里程碑以供我们做出决定。 使用缺陷跟踪系统的原因包括便捷、用作知识库、用于跟踪。 缺陷跟踪系统被滥用作沟通工具,记录和跟踪不必要的缺陷是一种浪费。 所有工具,包括缺陷跟踪工具,需要整个团队使用,所以在选择工具时应考虑所有人的看法。测试策略是长期的总体测试方法,可以记录在静态文档中。测试计划应该对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 在简单地接受文档之前应考虑替代方案。例如,敏捷方法提倡小的增量开发、紧密协作,可

基于VMD开发工具的敏捷测试实施研究.doc

基于VMD开发工具的敏捷测试实施研究 摘要 P8_VMD可视化开发工具旨在代替传统的Eclipse,为P8平台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可视化图形配置的操作环境。经过实践,传统的测试方法很难满足在VMD开发工具开发过程中,需求持续变化,模块功能不断迭代、版本变吏速度快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规范测试流程,充分利用开发工具开发过程特点,VMD测试小组将对比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探索新的测试方法,基于敏捷测试理论进行测试实施,以满足当前开发过程中的测试需求。 本文通过介绍新职员赵筝在VMD小组的参与情况,结合敏捷测试的技术特点,深入探讨在vmd工具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应用敏捷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其与传统测试的过程与结果的对比,以及详细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VMD可视化开发工具、敏捷测试

目录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与难点 (3) 1.4论文结构 (3) 2敏捷测试技术理论及工作流程 (4) 2.1敏捷测试介绍 (4) 2.1.1敏捷测试的概念 (4) 2.1.2与传统测试对比 (5) 2.2VMD开发工具与当前测试情况 (7) 2.2.1VMD工具架构 (7) 2.2.2VMD目标及使用 (7) 2.2.3VMD角色管理 (9) 3VMD测试实践总结 (9) 3.1VMD1.0版本测试情况介绍 (9) 3.2VMD1.0版本测试总结 (11) 4基于敏捷测试的VMD3.0版本测试分析 (12) 4.1VMD3.0版本的敏捷开发的背景 (12) 4.2依赖VMD开发的敏捷测试设计 (12) 5总结与展望 (16) 5.1 展望及改进建议 (16)

软件测试怎么测试 谈软件测试常用方法和测试流程

摘要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的方法可分为人工测试和机器测试,人工测试包括个人复查、走查和会审,机器测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软件测试虽然是一个独立的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测试的流程主要包含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四个阶段。 关键词软件测试;白盒;黑盒;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一、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软件开发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开发出功能更强大更便于用户使用的软件产品,二是生成规模庞大的程序代码和文档,这也必然导致更大规模的软件测试和维护工作。因此,规范化的软件测试势在必行。规范化不只是测试的需求(有效代码量、结构/逻辑的复杂性、高性能/高精确性/高可靠性需求)和消耗资源(人力/时间/测试频度)规模化,更要求在面对规模庞大的软件测试需求,在合理的资源消耗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测试。 下图描述的是常用的一些测试方法

1、人工测试的方法 (1)个人复查 个人复查是指程序员自行设计测试用例,对源代码、详细设计进行仔细检查,并记录错误、不足之处等。个人复查主要包括检查变量的正确性、检查标号的正确性、检查子程序、宏、函数、常量检查、标准检查、风格检查、比较控制流、选择、激活路径、对照详细说明书,阅读源代码和补充文档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2)走查 走查是指测试人员先阅读相应的文档和源代码,然后人工将测试数据输入被测试程序,并在纸上跟踪监视程序的执行情况,人工沿着程序的逻辑走查运行一遍,跟踪走查运行的进程来发现程序的错误。走查的具体测试内容包括模块特性、模块接口、模块的对外输入或输出、局部数据结构、数据计算错误、控制流错误、处理出错和边界测试等方面。 (3)会审 会审是指测试人员在会审前仔细阅读软件的有关资料,根据错误类型清单(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源程序的估计等,并在以后测试中给以丰富补充)填写检测表,提出根据错误类型要提出的问题。会审时,由程序设计人员讲解程序的设计方法,

敏捷开发测试要求规范V0.1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试行)

2012年9月 版本记录 目录 1 概述 (4) 1.1 编写目的 (4) 1.2 读者对象 (4) 1.3 术语定义 (5) 2 敏捷测试流程 (5) 2.1 需求验证 (6) 2.2 用例设计 (6) 2.3 用例审核与维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测试实施运行 (7) 2.6 版本控制 (8) 2.7 需求变更 (9) 2.8 迭代末期“bug大扫除” (9) 3 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 (10) 3.1 持续测试、持续反馈 (10) 3.2 单元测试方法策略 (10) 3.3 功能测试方法策略 (11) 3.4 性能测试方法 (12) 3.5 系统测试策略 (12) 3.6 测试驱动研发 (13) 3.7 持续集成测试 (14) 4 终端移动互联网测试 (15) 4.1 用户体验测试 (15) 4.2 平台兼容性测试 (16) 4.3 不同网络环境下测试 (16) 4.4 多事务并发测试 (17) 4.5 安装、卸载测试 (17) 5 测试工具和环境 (18) 5.1 单元测试工具 (18) 5.2 功能回归测试工具 (19)

5.4 持续集成测试环境 (19) 6 测试人员要求 (19) 6.1 人力需求 (19) 6.2 测试人员能力要求 (20) 7 附录 (21)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ICT自主开发产品拟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为规范ICT支撑中心项目敏捷测试流程,明确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术语定义,明确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明确移动互联网测试特有的测试内容,确定敏捷开发模式下用到的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环境,以及初步确定敏捷测试人力需求计算方式与对人员能力要求,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所有自主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 1.2 读者对象 本规范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组、测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软件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平均响应时间:在互联网上对于用户响应时间,有一个普遍的标准。2/5/10秒原则。 也就是说,在2秒之内给客户响应被用户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用户体验。在5秒之内响应客户被认为“比较不错”的用户体验,在10秒内给用户响应被认为“糟糕”的用户体验。如果超过10秒还没有得到响应,那么大多用户会认为这次请求是失败的。 定义:指的是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请求响应时间通常会被称为“TTLB”(Time to laster byte) ,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 错误状态情况分析:常用的HTTP状态代码如下: 400 无法解析此请求。 401.1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凭据无效被拒绝。 401.2 未经授权: 访问由于服务器配置倾向使用替代身份验证方法而被拒绝。 401.3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ACL 对所请求资源的设置被拒绝。 401.4 未经授权:Web 服务器上安装的筛选器授权失败。 401.5 未经授权:ISAPI/CGI 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401.7 未经授权:由于Web 服务器上的URL 授权策略而拒绝访问。 403 禁止访问:访问被拒绝。 403.1 禁止访问:执行访问被拒绝。 403.2 禁止访问:读取访问被拒绝。 403.3 禁止访问:写入访问被拒绝。 403.4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查看该资源。 403.5 禁止访问:需要使用SSL 128 查看该资源。 403.6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IP 地址被拒绝。

403.7 禁止访问:需要SSL 客户端证书。 403.8 禁止访问:客户端的DNS 名称被拒绝。 403.9 禁止访问:太多客户端试图连接到Web 服务器。 403.10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配置为拒绝执行访问。 403.11 禁止访问:密码已更改。 403.12 禁止访问:服务器证书映射器拒绝了客户端证书访问。 403.13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在Web 服务器上吊销。 403.14 禁止访问:在Web 服务器上已拒绝目录列表。 403.15 禁止访问:Web 服务器已超过客户端访问许可证限制。 403.16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格式错误或未被Web 服务器信任。 403.17 禁止访问:客户端证书已经到期或者尚未生效。 403.18 禁止访问:无法在当前应用程序池中执行请求的URL。 403.19 禁止访问:无法在该应用程序池中为客户端执行CGI。 403.20 禁止访问:Passport 登录失败。 404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1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网站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404.1错误只会出现在具有多个IP地址的计算机上。如果在特定IP地址/端口组合上收到客户端请求,而且没有将IP地址配置为在该特定的端口上侦听,则IIS返回404.1 HTTP错误。例如,如果一台计算机有两个IP地址,而只将其中一个IP地址配置为在端口80上侦听,则另一个IP地址从端口80收到的任何请求都将导致IIS返回404.1错误。只应在此服务级别设置该错误,因为只有当服务器上使用多个IP地址时才会将它返回给客户端。404.2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锁定策略禁止该请求。 404.3 文件或目录无法找到:MIME 映射策略禁止该请求。

综合实践测试总结及反思

综合实践测试总结及反思 一、试题分析 1、题型结构稳定,题量,难度适中。 本次试题从题型结构上看,题型为:判断,简答,实话实说。题量,难度基本适中。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又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 本次试题中判断题,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但大多数以活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题型均来自课本,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第四个简答题是一道调查问卷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综合实践课活动的研究情况。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育人”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本次试卷很多题目就着重联系生活实际,检测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卷面分析及对今后的教学的思考 1、深入学习课标,增强新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强调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探索适应当地情况的教学模式。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本次试卷内容涉及范围广,题量难易适中。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能灵活应对。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会给教师的教法带来新的变革,更会给学生的学法带来新的变革。今后,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不开口,没有人知道你想要什么;不去做,任何想法都只在脑海里游泳;不迈出脚步,永远找不到你前进的方向。其实你很强,只是懒惰帮了你倒忙。

实例详解敏捷测试实践

实例详解敏捷测试 第一部分:敏捷软件开发简介 敏捷软件开发(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初起于九十年代中期。最早是为了与传统的瀑布软件开发模式(waterfall model)相比较,所以当时的方法叫做轻量级方法(Lightweight methods)。二十世纪初,17 位该方法的倡导者建立了敏捷联盟(Agile Alliance),并将该软件开发方法命名为敏捷软件开发过程。 敏捷联盟在成立之初总结了四条基本的价值原则: 1.人员交流重于过程与工具(Individuals and interactions over processes and tools) 2.软件产品重于长篇大论(Working software over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3.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Customer collaboration over contract negotiation) 4.随机应变重于循规蹈矩(Responding to change over following a plan) 基于这四点原则,敏捷软件开发有着自己独特的流程(参见图1)。 图 1. 敏捷软件开发流程 整个过程中夹杂了很多在敏捷开发前己经出现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1996)、Scrum(1986)、特征驱动开发(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测试驱动开发(Test Driven Development)等。这些方法在敏捷软件开发流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例如,Scrum 主要着重于项目管理,团队中的项目经理(Scrum master)需要在每个客户需求到来的时候制定Sprint 的周期,定义每个Sprint 的目标、分派任务、进行监督、最后总结得失并开始计划新的Sprint。

软件性能测试报告

Official Test Report正式的测试报告 测试项目:软件性能测试 Project Information项目信息: Project Code: 项目代码 072V24S Project Phase: 项目阶段 研发 Software Version: 软件版本 V1.2 Sample Information样品信息: Sample Level: 样品类型 BMS Quantity: 数量 1 Serial Number: 序列号 020151025 Test Operation Information测试信息: Location: 地点上海博强 Start Date: 开始日期 2015-12-18 Finish Date: 完成日期 2015-12-21 Conclusion结论: Pass通过Fail 不通过 Other其它: Performed by测试: 樊佳伦Signature Date: 2015-12-22 Written by撰写: 邓文签名:日期:2015-12-23 Checked by核查: 董安庆2015-12-24 Approved by批准: 穆剑权2015-12-25

Revision History修订履历 SN 序号Report No. 报告编号 Report Version 报告版本 Contents 变更内容 Release Date 发行日期 1 BQ-72V-BMS-0007 V1.0 New release. 2015-12-25 2 BQ-72V-BMS-0007 V1.1 RTC时间再次验证2015-1-7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V0.1

敏捷开发测试规范(试行) 2012年9月

目录 1 概述 (3) 1.1 编写目的 (3) 1.2 读者对象 (3) 1.3 术语定义 (3) 2 敏捷测试流程 (3) 2.1 需求验证 (4) 2.2 用例设计 (4) 2.3 用例审核与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测试计划 (4) 2.5 测试实施运行 (4) 2.6 版本控制 (5) 2.7 需求变更 (6) 2.8 迭代末期“bug大扫除” (6) 3 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 (7) 3.1 持续测试、持续反馈 (7) 3.2 单元测试方法策略 (7) 3.3 功能测试方法策略 (7) 3.4 性能测试方法 (8) 3.5 系统测试策略 (9) 3.6 测试驱动研发 (9) 3.7 持续集成测试 (10) 4 终端移动互联网测试 (11) 4.1 用户体验测试 (11) 4.2 平台兼容性测试 (12) 4.3 不同网络环境下测试 (12) 4.4 多事务并发测试 (12) 4.5 安装、卸载测试 (13) 5 测试工具和环境 (13) 5.1 单元测试工具 (13) 5.2 功能回归测试工具 (14) 5.3 性能测试工具 (14) 5.4 持续集成测试环境 (14) 6 测试人员要求 (14) 6.1 人力需求 (14) 6.2 测试人员能力要求 (14) 7 附录 (16)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ICT自主开发产品拟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为规范ICT支撑中心项目敏捷测试流程,明确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术语定义,明确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明确移动互联网测试特有的测试内容,确定敏捷开发模式下用到的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环境,以及初步确定敏捷测试人力需求计算方式与对人员能力要求,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所有自主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 1.2 读者对象 本规范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组、测试组所有人员。 1.3 术语定义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几种重要角色、产品文档及过程会议术语如表1-1: 表1-1 2 敏捷测试流程

软件性能测试计划和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项目名称 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目录 介绍 (4) 1 目的 (4) 2 总览 (4) 表 1.1 –软件性能测试计划内容 (4) 3 范围 (4) 性能测试方法 (5) 4 负载测试流程 (5) 4.1 系统分析 (5) 4.1.1 创建虚拟用户脚本 (5) 4.1.2 创建负载测试场景 (5) 4.1.3 测试用例执行和性能监控 (5) 4.1.4 分析结果 (5) 5 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 (5) 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5) 6 业务流程 (6) 6.1.1 高容量/高负载流程 (6) 6.1.2 低容量/低负载流程 (6) 7 数据准备 (6) 8 LoadRunner 事务(Transactions) (6) 9 LoadRunner 脚本(Scripts) (6) 10 Load Runner 场景(Scenarios) (6) 11 LoadRunner 监控器(Monitors) (7) 11.1 具体的监控器 (7) 11.2 具体的监控器 (7) 负载测试需求 (7) 12 Checklist (7) 13 测试入口标准 (8) 14 测试结束标准 (8) 应用程序环境 (8) 15 应用程序软件环境 (8) 16 应用程序硬件环境 (8) 17 LoadRunner 环境 (8) 测试结果和版本管理 (9) 18 缺陷/版本管理 (9) 19 发现 (9) 20 详细测试结果 (9) 20.1 场景1 (9)

介绍 1 目的 目的介绍 2 总览 本文档表格中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为重要部分。 表 1.1 –软件性能测试计划内容 项目序号名字内容项目内容 1介绍 2性能测试方法 3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4负载测试需求 5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6Load Runner 环境 7测试结果 & 版本管 理 3 范围 计划适用范围.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 - SRS) 软件详细设计文档(Software Detail Design - SDD) 软件测试计划 (SoftWare Test Plan - STP) White Paper: Load Testing to Predict Web Performance. Mercury Interactive Corp.

敏捷开发测试要求规范V0.1

敏捷开发测试规(试行) 2012年9月

目录 1 概述 (3) 1.1 编写目的 (3) 1.2 读者对象 (3) 1.3 术语定义 (3) 2 敏捷测试流程 (3) 2.1 需求验证 (3) 2.2 用例设计 (3) 2.3 用例审核与维护 (3) 2.4 测试计划 (3) 2.5 测试实施运行 (4) 2.6 版本控制 (4) 2.7 需求变更 (5) 2.8 迭代末期“bug大扫除” (5) 3 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 (5) 3.1 持续测试、持续反馈 (5) 3.2 单元测试方法策略 (5) 3.3 功能测试方法策略 (5) 3.4 性能测试方法 (6) 3.5 系统测试策略 (6) 3.6 测试驱动研发 (7) 3.7 持续集成测试 (7) 4 终端移动互联网测试 (7) 4.1 用户体验测试 (7) 4.2 平台兼容性测试 (7) 4.3 不同网络环境下测试 (8) 4.4 多事务并发测试 (8) 4.5 安装、卸载测试 (8) 5 测试工具和环境 (8) 5.1 单元测试工具 (8) 5.2 功能回归测试工具 (8) 5.3 性能测试工具 (9) 5.4 持续集成测试环境 (9) 6 测试人员要求 (9) 6.1 人力需求 (9) 6.2 测试人员能力要求 (9) 7 附录 (11)

1 概述 1.1 编写目的 ICT自主开发产品拟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为规ICT支撑中心项目敏捷测试流程,明确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术语定义,明确敏捷测试方法与策略,明确移动互联网测试特有的测试容,确定敏捷开发模式下用到的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环境,以及初步确定敏捷测试人力需求计算方式与对人员能力要求,特制定本规。本规适用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下的所有自主开发移动互联网产品。 1.2 读者对象 本规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开发经理、开发组、测试组所有人员。 1.3 术语定义 敏捷开发模式下的几种重要角色、产品文档及过程会议术语如表1-1: 表1-1 2 敏捷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43个功能测试点(精)

软件测试中的43个功能测试点软件测试功能测试就是对产品的各功能进行验证,根据功能测试用例,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针对web系统的常用测试方法如下: 1. 页面链接检查:每一个链接是否都有对应的页面,并且页面之间切换正确。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LinkBotPro、File-AIDCS、HTML Link Validater、Xenu等工具。LinkBotPro不支持中文,中文字符显示为乱码;HTML Link Validater只能测试以Html或者htm结尾的网页链接;Xenu 无需安装,支持asp、do、jsp等结尾的网页,xenu测试链接包括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同时能够生成html格式的测试报告。如果系统用QTP进行自动化测试,也可以使用QTP的页面检查点检查链接。 2. 相关性检查:功能相关性:删除/增加一项会不会对其他项产生影响,如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常见的情况是,增加某个数据记录以后,如果该数据记录某个字段内容较长,可能会在查询的时候让数据列表变形。数据相关性:下来列表默认值检查,下来列表值检查,如果某个列表的数据项依赖于其他模块中的数据,同样需要检查,比如,某个数据如果被禁用了,可能在引用该数据项的列表中不可见。 3. 检查按钮的功能是否正确:如新建、编辑、删除、关闭、返回、保存、导入,上一页,下一页,页面跳转,重置等功能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会出现在重置按钮上,表现为功能失效。 4. 字符串长度检查: 输入超出需求所说明的字符串长度的内容, 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串长度。还要检查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是否是正确的,有时候会出现,需求规定的字符串长度太短而无法输入业务数据。 5. 字符类型检查: 在应该输入指定类型的内容的地方输入其他类型的内容(如在应该输入整型的地方输入其他字符类型,看系统是否检查字符类型。 6. 标点符号检查: 输入内容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空格,各种引号,回车键。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是系统对空格的处理,可能添加的时候,将空格当作一个字符,而在查询的时候空格被屏蔽,导致无法查询到添加的内容。 7.特殊字符检查:输入特殊符号,如@、#、$、%、!等,看系统处理是否正确。常见的错误是出现在% ‘ " 这几个特殊字符 8. 中文字符处理: 在可以输入中、英文的系统输入中文,看会否出现乱码或出错。 9. 检查信息的完整性: 在查看信息和更新信息时,查看

敏捷开发-java

敏捷开发中编写高质量Java代码 敏捷开发的理念已经流行了很长的时间,在敏捷开发中的开发迭代阶段中,我们可以通过五个步骤,来有效的提高整个项目的代码质量。 Java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人员的经验、Java代码编写习惯,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流程,往往导致整个项目的代码质量较差,难于维护,需要较大的测试投入和周期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个项目组初建、需求和设计均具有不完全可预期性和完备性的全新项目中将尤为突出。 如图1所示,敏捷开发过程经历需求调研,用例分析和用例分解,进入开发迭代阶段。在每个迭代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保证和提高整个项目的代码质量:统一编码规范、代码样式;静态代码分析(staticcodereview);单元测试;持续集成;代码评审和重构(Review&Refactor)。下文将针对每个步骤和其所使用的工具、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敏捷开发中的Java代码质量保证步骤 步骤一:统一编码规范、代码样式 规范统一的编码会增加项目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项目组内的Java代码开发人员的编码风格常常各不相同,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经验习惯或者缺乏编码规范方面的学习造成的。这样一来,其他项目成员或者维护人员在阅读项目代码时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理解代码作者的意图,所以制定并采取统一的编码规范就显得很重要。编码规范主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规则和格式规范。例如代码缩进、程序块规范、每行最大代码长度等。 ◆命名规则。例如包名、类名、变量、方法、接口、参数等命名规范 ◆文档规范。例如类文件头声明、类注释、成员变量和方法注释等规范。 ◆编程规范。例如异常、并发、多线程等方面的处理方式。 ◆其他规范。例如日志格式、属性文件格式,返回值和消息格式。 项目的编码规范可以参考已有的一些Java编程规范书籍和其他相关资料并结合项目的本身来制定,可供参考的书籍有《Java编程风格》(英文书名为:TheElementsofJavaStyle)。编码规范要形成文档,而且要简洁明了,并组织项目成员一起学习,确保所有成员正确理解所有条目。 一旦编码规范确定,就可以利用Eclipse自身提供的功能来控制代码样式和格式。具体

软件性能测试地总结

第一章软件性能概述 1.1软件性能基础 1.1.1软件性能的概念 软件性能是与软件功能相对应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功能特性,表明了软件系统对时间及时性与资源经济性的要求。对于一个软件系统,运行时执行速度越快、占用系统存储资源及其他资源越少,则软件性能越好。 软件性能与软件功能是软件能力的不同体现,以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来比喻,“功能”是某个人能够做的事情,“性能”指此人完成这件事情的效率。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性能是衡量事情完成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1.1.2 不同角色对软件性能的理解 1)从系统用户角度看软件性能 系统用户指实际使用系统功能的人员。系统用户看到的软件性能就是软件的响应时间,即当用户在软件中执行一个功能操作后,到软件把本次操作的结果完全展现给用户所消耗的时间。 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有:功能的粒度、客户端网络情况、服务器当前忙闲情况等。从系统用户角度看,软件响应时间越短,系统性能越好。 2)从系统运维人员角度看软件性能 系统运维人员指负责软件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

运维人员在关注系统响应时间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系统的资源利用率、系统最大容量、系统访问量变化趋势、数据量增长幅度、系统扩展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系统维护计划,以保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持续服务。 运维人员关注的性能问题: 运维人员关心的问题软件性能描述 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状况合理吗资源利用率 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扩展系统可扩展性 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用户的访问系统容量 系统最大的业务处理量是多少系统容量 系统性能可能的瓶颈在哪里系统可扩展性 更换哪些设备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可扩展性 系统能否支持7X24小时的业务访问系统稳定性 3)从系统开发人员角度看软件性能 系统开发人员指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人员。 开发人员关注的性能问题: 开发人员关心的问题问题所属层次 数据库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数据库设计 代码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代码 系统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内存使用方式代码

敏捷开发的实战经验总结

敏捷开发的6个实战经验 作者Ulf Eriksson 摘要:Ulf Eriksson根据自己多年的敏捷开发经历,总结了6个实施敏捷开发的技巧:快速迭代、让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参与需求讨论、编写可测试的需求 文档、多沟通&尽量减少文档、做好产品原型、及早考虑测试等。 在大型企业中经常是各种软件开发模式混用,一些采用敏捷开发,一些则是采用传统的瀑布式或RUP(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敏捷开发,相对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它主要是针对快速变化的需求,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最终推出优质软件。 作者是一家在线问题跟踪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敏捷开发的忠实粉丝,已经进行了多年敏捷开发的实践。下面内容主要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经历进行的经验总结。 1. 快速迭代 相对那种半年一次的大版本发布来说,小版本的需求、开发和测试更加简单快速。一些公司,一年仅发布仅2~3个版本,发布流程缓慢,它们仍采用瀑布开发模式,更严重的是对敏捷开发模式存在误解。 由一年发布2个版本转到一个月发布2个版本,这也不太可能。但是现在来看,快速迭代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关键是要比目前的版本发布速度更快一些。 快速迭代,可以逼迫团队不断优化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不要在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如果离deadline还有6个月,那么整个工作节奏必然悠哉。如果每月发布一个版本,那么较以前效率必然会更高。如果发布周期过长,导致无法尽快发现用户需求,进而无法及时改进产品。 2. 让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参与需求讨论 需求讨论以研讨组的形式展开最有效率。研讨组,需要包括测试人员和开发者,这样可以更加轻松定义可测试的需求,将需求分组并确定优先级。 同时,该种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团队成员间的互补特性。如此确定的需求往往比开需求讨论大会的形式效率更高,大家更活跃,参与感更强。 确定需求时,不要过度盯在细节上。需求报告过于详细,就是一种不敏捷的习惯,还浪费大家的时间。当然,不能错过好点子,但就是不要太细,因为项目真正实施起来时需求将会产生很大的变动。 3. 编写可测试的需求文档 开始就要用“用户故事”(User Story)的方法来编写需求文档。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需求上,而不是解决方法和实施技术上。过早的提及技术实施方案,会降低对需求的注意力。

软件测试性能指标

通过对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的初步了解,总结软件性能指标中的几个术语: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性能计数器,TPS,HPS。在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时,还会接触到“思考时间(Think Time)”的概念。供以后学习使用。 1、响应时间 根据个人理解,响应时间指的是“系统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发出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所消耗的时间。把它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体现。它包括网络上的传输时间,web服务器上处理时间,APP服务器上处理时间,DB服务器上处理时间,但不包括浏览器上的内容显示时间,即“呈现时间”,这是因为呈现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端的表现,例如,一台内存不足的客户端机器在处理复杂页面的时候,其呈现时间可能就很长,而这并不能说明整个系统的性能。 许多描述性能测试的书或者工具把“响应时间”定义为“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数据所消耗的时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用户体验来说,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在数据尚未完全接收完成时进行呈现来减少用户感受到的响应时间。当然,针对Web 应用的测试(因为浏览器行为是既定的),我们仍然采用后一种定义方式来描述响应时间。

关于响应时间,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客户来说,该值是否能够被接受是带有一定的用户主观色彩,也就是说,响应时间的“长”和“短”没有绝对的区别。因此,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合理的响应 时间”取决于实际的用户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的设想来决定。 2、最大并发用户数 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从业务的角度来模拟真实的用户访问,体现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指在同一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另一种是从服务器端承受的压力来考虑,这里的“并发用户数”指的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的客户数,该概念一般结合并发测试(Concurrency Testing)使用,体现的是服务端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 在实际的性能测试中,经常接触到“并发用户数”、“系统用户数”和“同时在线用户数”的概念,下面引用一本书的例子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别。

敏捷实践经验总结

1 敏捷成果展示关于本章 本章描述内容如下表所示。

1.1 对比数据 敏捷前后的数据比对如表1-1所示。 表1-1数据对比 1.2 敏捷成果总结 通过此次敏捷项目迭代开发,我们认识到以下几点: 1.持续集成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引入持续集 成对于提高开发效率和规范开发过程是必需的。ICP构建是整个持续集成的依据。 2.结对编程作用是尽量减少BUG率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对人员相互间也能提升 技能。 结对编程虽然很好,但不需要整个迭代过程中都使用结对开发,如下两种情况: ?修改BUG或维护系统时,开发人员并不太希望结对,因为这种情况下全部盯着 调试代码没什么太多好处。 ?迭代期间的重复工作,问题解决方案已经明确确定,结对的意义也不是太大。 3.信息共享和沟通非常重要。敏捷项目想获得成功,项目组成员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 沟通,共享彼此的信息。良好的沟通可以保证理解需求的时不会出现太大偏差,编 码时也不会出现修改了别人的代码,而别人却不知道的情况产生。

2 敏捷经验总结关于本章 本章描述内容如下表所示。

2.1 项目实施流程 2.2 设计人员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经验总结 缺少

2.3 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经验总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采用敏捷迭代开发模式。初次尝试敏捷开发模式,对各方面流 程都不熟悉,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项目进行过程中,采用了头脑风暴、故事卡、故 事墙、站立会议、结对编程等一系列敏捷流程,头脑风暴让大家对需求有了一个更好的 掌握。故事卡、故事墙、站立会议让大家可以对项目每个Story的进度有了一个直观的 知晓,结对编程从一方面来说减少了BUG率,也从另一方面加强了结对人员间的沟通 能力。 2.4 开发人员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经验总结 敏捷中开发人员主要工作流程任务模块的认领→头脑风暴→Story编写→故事卡→结对 编程(功能的实现)→单元测试→功能测试。 1.参与头脑风暴之前要对自己负责的模块充分了解。并有自己的实现思路,在头脑风 暴中可以将自己的思路结合SE的讲解将需求进一步明确。作为开发人员头脑风暴 之后的效果应该是绝对明确自己的功能需求,并且有清晰的实现方案。 2.敏捷中的功能点一般都是划分的很细小,所以在Sotry中要尽量的将功能点提醒清 楚的描述出来,相关测试人员应该也要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案在Story上面体现。 3.故事卡的编写,需要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展现出自己的功能点需求。 4.结对编程在互相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同时,沟通尤为重要。所以在明确需求的情况下, 对于实现方案的问题上还是要注意与相关结对人员做好沟通的,要在意见统一的情 况下在进行实施,并且一定要严格监督对方的代码质量。 5.站立会议,就是把自己的进度报告给组内的其他人员,并且关注他们的进度变化, 另外如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在会上沟通交流。 6.单元测试就是根据自己的代码做有针对性的测试,单元测试绝对不只是一种形势, 测试要求覆盖到每个代码分支,毕竟有些代码实现上的Bug隐患不一定是测试能够 覆盖到的。 2.5 测试人员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经验总结 1.敏捷使测试人员更活跃与项目当中。 2.头脑风暴,让测试对功能点了解更清楚,对测试的点把握更准确。 3.敏捷过程中,每个功能按照story划分后,每个story的方案设计和UT测试都参与 进来,让测试对需要测试的代码流程和测试方案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