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享发展的理论蕴涵和实践指向

共享发展的理论蕴涵和实践指向

共享发展的理论蕴涵和实践指向

思想火炬2016-03-09 08:10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的先导,是发展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共享发展的理论蕴涵和实践指向

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P78-79)这里的“生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其实就是人类的发展。从抽象意义上讲,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定性,但具体而言,发展又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近期和长远后果的不同、对不同社会阶级和阶层利害关系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从根本上说,都是发展性质和方向的不同。继而,不同性质和方向的发展又是由什么决定的?从社会客体方面说,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根本制度;从历史主体方面说,取决于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也就是说,谋求发展始终有一个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

[2](P42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发展中的一切价值。但在存在着雇佣劳动制度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广大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只有维持其劳动力再生产的那一部分才为劳动者占有,而剩余的更多部分则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面对这样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全世界无产者和劳动群众的立场上,在《共产党宣言》中豪迈地宣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283)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在未来新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3](P74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P633)列宁在《告贫苦农民》中也曾指出:“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5](P112)可见,“所有的人富裕”“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物质生活”“共同的劳动成果……归全体劳动者享受”,这些一开始就写在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上,既是经典作家对现实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也是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本前提。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就提出:“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6](P662)195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的结论中也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

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7](P838)同年,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还指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五年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8](P495)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同富裕的概念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共产党和人民领袖心中了。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一些人因为党的政策调整而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在他看来,搞社会主义首先就要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9](P255)但是,要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只停留在发展生产力上是不够的,因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9](P364)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他做出了总结性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P373)这样的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确立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的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把“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原则要求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我们积累的“十分宝贵的经验”之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原则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时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就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时首次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从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及其要求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目标。其中,“富裕”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其中,“共”即为“共同”,也就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即为“享有”,其对象既可以是发展的成果,也可以是发展的机会。作为发展的成果,既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这就使得共享发展比共同富裕涵盖的内容更加宽广了,因为共同富裕侧重于“富”,即经济方面的内容;共享发展侧重于“享”,其对象可以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但又不限于经济方面。比如,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更丰富更健康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可靠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更清新更优美的生态环境,都可以成为共享发展的成果。

同时,共同富裕之“富”是一个更具发展性的目标,它总是同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刀耕火种时代的富裕不同于男耕女织时代的富裕,工业化时代的富裕不同于信息化时代的富裕,每一时代的人都会根据该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构造出该时代富裕的标准,然后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争取实现。共同富裕之“共”是一个更具普遍性的目标,它必须建立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基础之上。但在我国现阶段,由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必须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使得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也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都充满活力、竞相迸发,积极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在朝这个方向稳步前进的过程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确保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能由创造这一成果的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这虽然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共同富裕,但可以说是实现了共享发展。可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才能实现的目标,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努力实现的目标。只有在共享发展基础上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使这些财富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可以说是真正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小康”是反映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特有概念,最初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后来又指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1979年,邓小平古为今用,赋予“小康”新的时代内涵,他把落后于发达国家标准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称为“小康之家”“小康的国家”。[10](P237)接着,他又把“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但是,当时他对小康的理解还比较简单,就是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到1000美元。1991年,国务院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对小康的内涵作了新的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11](P1506-1507)这一下子就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丰富起来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目标,而是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在内的全面的社会发展目标。

以这样的目标为方向,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02年党的十六大庄严宣告:“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2](P14)自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相对于“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突显的是“全面”,即覆盖的人群要全面,涉及的领域要全面。只有全国十几亿人口“一个都不能少”地共享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成果,“总体小康”才算是跃进到“全面小康”。

2007年,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比十六大更高的发展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着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既代表着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也反映了未来8年内必须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的倒逼机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图景?2012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3](P13)一口气说出十个“更”字,形象地描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图景:人民上得起学、就得了业、养得起老、看得起病、住得起房,有蓝天白云、

青山绿水。可见,全面小康充满着人文关怀,绝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问题。实现这一目标,“两个翻番”固然要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固然都要有新的发展,但发展的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如果只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享有的发展成果不断快速大幅增长,而大多数人享有的发展成果却增长缓慢,甚至处于长期停滞、绝对下降的状态,这种情况绝不符合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期待,也绝不符合党的科学发展的理念。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就是让全体人民辛勤创造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共享发展是引领“十三五”时期发展行动的基本着力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在“十二五”时期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目标已经明确,路径何以选择?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的基础上,“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14]

为此,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是一个最基本的着力点。一方面,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而创造出来的发展成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到底是满足哪一部分人的需要?是少数人的需要?还是绝大多数人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创造出来的发展成果只能是满足社会绝大多数人,即全体人民的需要。“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而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要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共享发展。另一方面,共享发展就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3](P48)这必将能够振奋人们精神,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共享发展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范围是宽广的,内容多样的,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在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恪守“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展是基础。只有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共享,才是真正的共享。脱离了发展这一前提条件,共享就会变成“空享”。但是,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发展只能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二是坚持改革是动力。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享,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就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地方就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二者决不能厚此薄彼、以偏概全。三是坚持法治是保障。无论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享,还是在改革的驱动下促成共享,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但我们的法治

一定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只有恪守了这“三个坚持”,我们才能在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美画卷上,浓墨重彩地绘就共享发展这一最温暖的主题。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田心铭.论学习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7]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3]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5(2).

20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201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核心观点 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的灵魂 ●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点是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赢。这样一个发展理念,真正树立起来,是革命性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将会形成中国特有的发展文化,长期影响国人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五大发展理念将催生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就有着统领发展全局的意义。创新发展,包括着发展本身的创新、改革方式的创新、宏观调控的创新,意味着动力机制的转换。 ●协调发展新理念,强调的是全局下和整体中多方面、各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同时,必须着眼于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战略机遇、叠加矛盾、风险隐患和严峻挑战后,郑重宣示:我们要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同时,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的发展理念,是五中全会赋予“十三五”的灵魂。 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号召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理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内嵌指南针,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理念 所谓理念,我认为有两层内涵:其一,是理想+信念;其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有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持的正确观念。两个层次内涵的理念可以各自独立使用,但发展理念必须是两层内涵的有机统一。 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在两层内涵上都有明确的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及很多具体目标的表述,就是第一层“理想+信念”发展理念的内涵。正是从这个内涵出发,提出了第二层内涵更为丰富具体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我们必须从两层内涵的统一来认识和把握新的发展理念。 五中全会之所以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又特别强调这是一场深刻变革,我认为主要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商业是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空间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是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而言的,其在规模大小、提供的商品种类、服务的商圈范围等方面都界于区域型商业和邻里型商业之间。社区商业的基本功能包括满足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服务需求、休闲娱乐需求等。 社区商业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之后在其它西方国家也逐步大规模发展起来。而我国的社区商业相对落后,正在大力推行的城市居住社区建设,把社区商业的规划和发展视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社区商业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到社区内居民的消费满足情况,也关系到城市商业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影响整个城市的综合商业能力。 为了使社区健康发展,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也要在社区商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城市居民在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创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商业发展模式。为此,有必要探索指导社区商展的理论并了解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状况。 本文是上海市社科“十五”规划课题《上海社区商业的市场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的分报告。 一、指导社区商业发展的有关理论 指导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主要是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和零售业区位选择的有关理论,包括中心地理论、商圈理论、地价理论、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和零售业态演变理论等。 1、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年在《南德的中心地》中提出中心地理论,他在理论中提出的“中心地”和“中心地层次”等概念,是后来学者研究城市内部商业空间层次结构的最直接的依据和理论根源,社区商业作为城市内部商业空间中的一个层次,也离不开这一理论的指导。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是周围地域的中心,向周围地域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分为不同的等级,表现为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其职能相互对应。低级中心地数量多,职能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档次低,种类少,只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而高档家具、贵重物品商店(如珠宝店)、大商业中心、医院等职能则属于高级中心地,这类中心地数量少,职能多,服务范围广。在数量和职能上界于低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之间的是不同层次的中级中心地。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罗宾.蔡斯(robin chase)女士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为我们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带来许多前沿性的启发。蔡斯女士被称为共享经济鼻祖,是Zipcar等共享公司的创始人,参与大量政策咨询,是《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共享经济》是一本介绍“人人共享模式”的书。蔡斯女士将自己创办共享经济企业的经历与自己多年来对于这种新经济形式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写作了本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炼出人人共享模式的三大基础:过剩产能,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各用一章介绍这三个方面,最后用一章概括了人人共享模式的影响。第二部分,分别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相关的商业运作、政策规制和企业变革。第三部分,讨论了人人共享模式的融资问题与环境问题。《共享经济》在以下几个主题上的创新,对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启发性:1、如何正确看待共享与公有、私有的关系:树立“使用而非拥有”的新理念共享是指“使用而非拥有”,这是所有共享经济主张中共有的内核。这里的共享特指转移使用权(access),但不转移支配权(ownership),拥有者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共同分享剩余。Ownership被多数人习惯地称为所有权。实际上,当所有权是指产权(property right)时,Ownership仅仅是指所有权

中的支配权,与之相对还有使用权。例如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就把所有权区分为支配权与使用权。蔡斯女士将这 种产权区分归结为“拥有资产”与“租借资产”(租就是使用费)的区分。这里的共享,与公有私有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公有与私有,指的都是ownership。无论公有还是私有,并不影响使用权是否转移。例如,中国农村改革中,土地的支配权归国家、集体,但使用权可以转移给农民。农民对土地就是“使用而非拥有”。可见“使用而非拥有”非公非私,既可以公有私用,也可以私有公用。对互联网来说,它主要表现为平台拥有,大众使用。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互联网形式实行“使用而非拥有”,突出优势在于蔡斯 女士说的“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具体到Zipcar案例上,“使8个1小时租赁和一个8小时租赁所需的成本相同”。共享模式在互联网实践中往往指产品免费(不售卖),而服务收费(即按“使用”收费)。针对生活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消费;针对生产资料时,共享经济指协同经济(即蔡斯所称Collaborative Economy)。协同经济不按拥有分成,而按使用分成。互联网特殊在,可以进一步按使用效果分成。例如,苹果商城模式实行三七分成,APP使用苹果的生产资料免费,APP向最终用户收费;只有APP使用有效果时,苹果才与APP们分成,从而间接向最终用户收费。以“使用而非拥有”作为共享发展理念,需要重新重视对分成制的研究。互联网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李宏伟 主讲人简介:李宏伟中共中央党校马列教研部教授 十八大会议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因此当下首先应该明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此前我国提出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过生态文明,那么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我党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行了怎样的深化?如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落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怎样的实践路径。 从时间这一纵向的角度看,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人类也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财富,靠耕作维持人类生存,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各个国家,包括中华文明的诞生。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没有发生断裂,与同时诞生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相比我们感到自豪。正是由于中华儿女对文明的贡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近代以来进入的工业文明时期,更让我们感到振奋,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不再是简单的农耕生产方式,而是机器化的大规模生产,享受更多的物质文明财富。然而,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所伴生的环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被大规模开采,它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人类实现了巨大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是黑色的转型,所以人们迫切的期待绿色转型,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依赖的能源将不再是不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的是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会发生巨大变革,以实现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愿景。但这种顺应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轻易、自觉地实现。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的党的理论自觉和把握,但更多地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所以也是一种倒逼,一种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生态文明到底是什么?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新的文明形态,同时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并和自然和平相处。理解它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特点,生态文明既不是绝对超越工业文明而不进行,也不是返回到友好的农耕时代。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有一个前提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另外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对自然是征服的态度,自然被过多的掠

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求实 2000.12 社会学研究 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杨 超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社区是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本文介绍了“社区”这一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对西方社区研究热的兴起作了简要的评价,并对西方社区建设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实际运用的成果作了介绍。西方社区建设的理论与 实践,对我国正在兴起的文明社区建设,以及如何防止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衰落及城市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区;西方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D5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25-02[收稿日期]2000-11-01 [作者简介]杨超(1964— ),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 一 西方是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源地。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 ?Tonnies )。他于1881年将G emeinschaft (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社区)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1887年滕尼斯出版了德文著作《G emein 2schaft und G esellschaft 》,将G emeinschaft 进一步与G esellschaft (一般译作社会)进行对比分析,用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和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滕尼斯认为,G emeinschaft (即现译为社区)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自己有目的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而G esellschaft (即社会)则是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人们加入这个团体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决定的。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步从前者向后者过渡。后来美国学者将滕尼斯G emeinschaft 翻译成英语的Community ,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等。 中文“社区”一词,是当时费孝通等燕京大学学生从英文C ommunity 翻译而来的。1932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Park )来华讲学,当他离开时,费孝通等学生建议出一本论文集以示纪念。在编辑这本论文集时,要用帕克一篇原著中一句话:C ommunity is not s ociety 。这把译者卡住了。因为过去C ommu 2nity 、s ociety 在汉语中都译作社会,如果用旧词直译这句话则为:社会(C ommunity )非社会(s ociety )。费孝通等仔细研究了帕克的理论,认为帕克的人际关系分两个层次,基层是共存关系,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通过适应竞争,在空间获得各人所处的地位,相互间可以互相利用,维持生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利害关系;人际关系另一个层面的性质不同于前者,就是痛痒相关、荣辱与共的道义关系。前者形成的群体是C ommunity ,后者形成的群体是s ociety 。帕克既然作了以上的区分,费孝通等认为在翻译时必须使用两个不同的名词,通过讨论,社会一词保留给s ociety ,对C ommunity 则创立了一个新的词义“社区”。好的“社区”必须有地区为基础,如邻里、村寨、乡镇、城 郊甚至大至民族、国家,都可以用社区来表示。后来,这个译名在中国社会学界一直沿用下来。 “社区”一词从滕尼斯提出到现在,其涵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提出许多不同的定义。但从定义的出发点来看,不外有两大类:一类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是地区性的观点,认为社区是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它的着眼点不是社会关系的亲疏性质,而是社会关系的地域界限。随着认识的深化,社区这一概念的涵义逐步固定在“地域性社会共同体”上了。显然,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地理区的概念,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的概念,而是社会空间和地理空间的结合。 社区概念一提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美国社会学家内斯比特(Rotert A Nesbit )对此评价:“社区是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学单位概念。毫无疑问,社区的重新发现标志着19世纪社会思想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其他任何概念都不能如此清晰地将19世纪与前一时代,即理性时代区别开来。” 社区研究热的兴起,表明西方社会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有限的反抗。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使人普遍地产生了一种“社区衰落感”。现代工业社会秩序混乱、人情淡漠、非人性,人际关系中“利己”主义盛行,见利忘义,麻木不仁,失去了关系亲近、富有传统和人情味的“社区”特质。为了改善人与人的关系、重创社区的气氛与环境,他们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来研究社区。有些现代西方社会学著作,在有关“社区”的章节中,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嬉皮士、乌托邦式的共同生活公社。在美国,自1965年起,尝试过公社生活的青年人日渐增多。据估计,1970年城市中有公社1000个左右,农村中有3000个左右,成为一部分人逃避或抗拒社会现实的一种组织形式。有西方社会学家指出:“共同生活公社运动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人与社会间割离愈来愈深,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希望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最直接的动机是希望在复杂、非人性的社会里重尝一些基本关系的滋味。”可见,西方社会学者在使用“社区”概念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了他们激进与改良主义的社会情绪。 5 2

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大量出现,社区再就业逐渐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亮点。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已经成为当前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人们对社区就业服务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束缚,社区服务业的开发也并不完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与研究。本文结合对北京市试点城区调查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谈谈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社区就业服务的定位与容量推测 1.社区就业服务定位 社区就业服务就是把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开展社会化服务,向社区要岗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全方位活动。 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不同,社区就业服务岗位主要分为三类: (1)便民利民服务类:即与居民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方面有关的服务。可进一步分为几小类:便民商业网点,包括社区内的小商店、饮食、理发、修鞋、缝纫洗染、家电维修等;入户家政服务,包括家庭保姆、钟点工等;社区生活市场,包括早市、夜市以及专业市场等;卫生文化服务,包括社区图书、娱乐、体育、保健等;以及一些新兴的不便归类的服务项目,如老人护理、母婴护理、代购快递等。这类职业目前大多被外来人员所占据,但尚有一定的开发空间。便民利民类服务

由于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的变化,社区就业岗位发展潜力较大。 (2)公益性服务类。主要与

保洁、保绿、保安、保养等服务相关,如物业管理、市政绿化、保安联防、清扫保洁等,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这一领域就业岗位数量相对稳定,对体能和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是由政府直接掌握,很适合政府用于对特困群众的托底安置,对于解决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后勤保障服务类。即为社区内的各类单位所提供的服务。随着企业、机关、高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步伐的加快,此类服务需求将会大幅度提高,并且逐步走向产业化。这是社区就业服务的发展出路。但目前这类岗位大多由各个单位聘用的外地来京人员或临时工占据,并未形成解决下岗再就业问题的稳定就业渠道。 上述三类社区就业岗位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综合性。牵涉面广,从服务对象看,涉及社区内的个人、家庭和用工单位;从服务内容看,涉及与人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娱乐等;从管理方面讲,涉及规划、城建、卫生、公安、工商、税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机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第二,辅助性。与目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相比,社区服务就业岗位具有辅助性特点。由于部分社区服务活源随意性大、居民需求欠缺稳定,使得部分工作带有一定的临时性,难以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这增加了开发社区就业的难度。 第三,福利性与盈利性相结合。社区服务含有民政优抚和社会保障

创新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

创新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在11月21日,学校组织了新时期法治思维与法治风尚、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两项专题讲座,在全天的学习中,我对创新理论与实践专题更为感到兴趣,我对这专题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项专题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

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三、要勇于付诸实践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

近年来我国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国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叶小文 [摘要]在处理我国宗教问题时,把握好宗教问题的根本是长期性、关键是群众性,是认识宗教问题的两个基础的、本质的属性。总结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归结到一点,就是基本观点、基本政策要清楚和正确,基本方针要明晰和坚定。近年来,我国宗教工作沿着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实际相结合的路子,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宗教工作;理论创新;长期性;群众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在国家宗教部门工作了18年,有机会与不少宗教领袖和信教群众亲密接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有机会亲历了宗教界为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的重要进程,因而,对于近年来我国宗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感受颇深。 近年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特点与规律,与改革开放的推进与探索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观点,进而凝练成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加强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促进宗教

关系的和谐;推进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颁布实施了《宗教事务条例》和相关配套办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积累了新经验。 勿庸讳言,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世界观上与一切有神论对立,并且不断要求和训练自己的成员确立和巩固科学世界观。正是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群众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就要特别注意防止把宗教问题看作可以较为快速地解决的非主流意识形态问题,从而导致认识的“短视症”,忽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特别注意防止把信仰上的差异扩大为政治上的对立,从而导致政策的狭隘性,忽略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宗教问题所具有的长期性和群众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见解和浅薄之见曾经长期困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宗教工作,正是在这个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认识和把握宗教的根基和关键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工作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把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不是作一般问题而是作根本问题来看,是强调观察宗教问题必须尊重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于是就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一个历史范畴,要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有着深刻的客观基础,是由宗教赖以存在的根源的长期性决定的;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整体而言,具体宗教能否长期存在取决于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强调宗教存在的长期性,主要是为了防治在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上的“短视症”。 把宗教问题的群众性,不是作一般问题而是作关键问题来看,是因为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实质是个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该一致起来。只有深入把握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才能科学认识和正确发挥宗教的社会作用。

创新实践心得体会4篇

创新实践心得体会4篇 篇一: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08110115 李成奇 时光飞逝,转眼间创新实践已经有一年了。回顾这段创新实践的日子,真的感慨万千,有辛酸,有喜悦,当然更多的是收获啦。在这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从实践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通过自我学习和老师的帮助,加强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第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成长。 创新实践项目,体现在两个词上面。一个就是“创新”,另一个就是“实践”。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大学

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我们的课题是关于光伏切割废液,我是一名学习精细化工的学生,当然面对最多的就是研究,实验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说到实验,那就是一种实践,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一些基础课的学习。刚开始进行项目的时候,因为实践能力的欠缺,起初做起事来总是笨手笨脚,也觉得挺辛苦,不过在老师和同学的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于是我决定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后来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通过虚心请教,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解决了很多专业上和技术难题。 “理论来源于时间,理论最终用于实践”,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平时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学习了解制作设计塔板、精馏分离提纯等有关方法。在这次实践中都得以解答,并进一步让我深刻地理解、体会和证明了理论知识,让自己有了深刻地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为一个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学习就是首要任务。学习学不好,事情也很难做好。大学生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20XX年10月,中国物流学会在广东南海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20XX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去年我在会上就提出,要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开成全国物流理论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今年的论文投稿十分踊跃,水平大有提高,涉及的面极为广泛,涌现了不少新人,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十分可喜。 我想利用这一机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物流理论研究 在20XX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重点: (1)物流定义 (2)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与物流统计信息体系 (4)传统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 (5)物流市场与需求 (6)供应链理论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术、装备及标准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 (10)国外物流发展趋势 一年来,研究的情况如何?从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论文来看,基本上都在这10个方面。但有新的扩展,如突发事件中的物流研究、关于物流的数学模型与经济核算方法等。我认为特别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与物流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与物流成本研

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竞争力研究,工贸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在编辑今年的《中国物流年鉴》时,我感到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 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此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 第四,物流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认为,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深不广,这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更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怎么办?作为物流理论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推进物流理论研究,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理论指导。这里应该提倡学术评论、批评与争论,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下十二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

社区规划与发展

《社区规划与发展》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一)地位 选修课,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选修课程。 (二)作用 该课程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以社区的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推进社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有关社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社区发展规划的方法的能力。 ; (3)掌握社区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法; (4)熟练地对社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5).掌握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的基本程序、方法; (6)了解社区规划者(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三、具体要求与内容 绪论 课程名称 社区规划与发展 课程负责人 授课学时 9 理论课学时 9 实验课学时 0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 《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赵民、赵 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区发 展论》,主编徐永祥,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

(一)教学课时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社区发展规划的基本概念; 2.了解社区发展规划规划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社区规划发展的课程的重要性。 2.难点社区规划与发展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案例点评、学生讨论。 (五)教学内容 1.社区发展规划的教学目标 2.社区发展规划的教学内容 3.社区发展规划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社区发展规划的概念研究 (一)教学课时1学时。 (二)教学目标 掌握社区的概念、社区发展的概念、社区发展规划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社区的概念、社区发展的概念、社区发展规划的概念。 2.难点社区发展规划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案例点评、学生讨论。 (五)教学内容 概念的“概念”、社区的概念、发展的概念、社区发展的概念、规划的概念、社区发展规划的概念。 :

创新与实践

创新与实践 在当今社会,创新与实践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创新与实践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动力,创新才能发展,实践才出真知。创新与实践,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主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和兴盛,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世界的前沿迈进。其中,尤其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尤为重要。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 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对于人们来说,其价值恰恰在于“价值”的增长,学习可以使很多人“成绩”优秀,创新却是个体间差别的最佳裁判。 创新的意义在于满足客观存在的需求,并能够有效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和即将碰到的问题。创新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观念随着新的信息、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引领变革的思想和理论是最高层次的创新,由此可以说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的模式其实很多,但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的时机、实用价值和创新的程度等都非常重要。创新就是要敢为天下先,也就是改变过去的不尽合理,使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永远获得领先的机会。

创新,从认识论上概括,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就是理论认识上的新飞跃,依据新的实践和事实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发现,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检验标准,理论创新要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人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理论创新也是一个不断科学总结新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创新指实践领域的新的突破、变革和飞跃,如制度和体制创新、技术革命技术革新等皆属于此。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马克思主要强调人的社会实践,强调实践的社会性。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走上社会,将其应用于其中。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创新,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进行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知识进一步转化与创新并运用与实践。

创新方法与实践

前言 一、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 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二、TRIZ基本哲理: 1、所有的工程系统服从相同的发展规则。这一规则可以用来研究创造发明问题的有效解,也可用来评价与预测如何求解一个工程系统的解决方案。 2、像社会系统一样,工程系统可以通过解决冲突而得到发展。 3、任何一个发明或创新的问题都可以表示为需求和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原型系统之间的冲突。所以,“求解发明问题”与“寻找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意味着在利用折衷与调和不能被采纳时对冲突的求解。 4、为探索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必要利用专业工程师尚不知道或不熟悉的物理或其它科学与工程的知识。技术功能和可能实现该功能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效应对应的分类知识库可以成为探索冲突问题解的指针。 5、存在评价每项发明创造的可靠判据。这些判据是: (1)该项发明创造是否是建立在大量专利信息基础上的?基于偶然发现的少数事例的发明项目不是严肃的研究成果。事实证明,一项重大或重要的发明项目通常是建立在不少于1万到2万项专利研究的基础上。 (2)发明人或研究者是否考虑过发明问题的级别?大量低水平的发明不如一项或少量高水平的发明。因为,低水平的发明只能在简单的情况下运用。 (3)该项发明是否是从大量高水平的试验中提炼出来的结论或建议? 6、在大多数情况下,理论的寿命与机器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因而,“试错”法很难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系统解。

面向全民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潘燕桃(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面向全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997年,我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访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和丰富的互联网信息,帮助我很快地适应了访学生活。同时,我有幸参加了该校“因特网侦查”项目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旨在研究如何在网上精准地找到特定领域的信息。生活经历和学术经历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此以后,信息素养及其教育也成为我持续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 近年来出现了“魏则西事件”“李文星事件”等负面事件,在我看来,发生这些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事人及其家人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假如两个当事人在查找信息的同时能够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核实,或许这两起悲剧就不会发生。因此提升全民信息素养迫在眉睫。 二、面向全民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创新 2009年,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信息检索通用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拙作出版后该社编辑多次提议对教材进行修订。近两年来,我受到上述两起事件的触动,同时深感作为信息素养教育者肩负的重任,于是,我采纳了高教社编辑的建议,在着手编写一部全新的信息素养教材的同时,计划到“爱课程”网开设“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慕课。该慕课于2016年入选“图书馆(学)在线课程联盟”第一批课程。 我计划开设一门面向普通大众的信息素养课程,学员的年龄、职业、背景各不相同。以往开设的“信息检索”“文献检索”类信息素养课程,无论是大学图书情报专业课程还是通识课程,面向的受众大多仅限于大学师生。 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面向公众和不同群体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从受众看,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包括公众、家长等等;有学者将市民信息素养分为基础、通用、专业、研究4种;也有学者将全民信息素养分为工具、资源、社会结构、研究4种。根据近年来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发布的信息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标准和框架,有学者将其概括为8 种核心素养,其中包括信息素养或数字素养。我认为,提升全民的信息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公共图书馆、媒体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合作。 在实践领域有不少老师已经开设了诸如《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等与信息素养有关的慕课。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在全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形式,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这些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大多采用了陈光祚在1974年出版的《科技文献检索》所开创的以检索工具类型来编排文献检索的体例,或以学科知识和专业进行划分,还有的以主题进行划分。但是,这些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过于学术化,很难引起公众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求、新的信息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全民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提升公众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慕课首次创新性地提出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三大现实场景下开展信息素养通识教育的全新理论框架:(1)生活场景信息获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信息,比如天气、交通等等; (2)学习场景信息获取。当今是一个倡导终生学习的时代,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学习,如人们需要获取学习环境相关的信息或者学术研究相关的信息; (3)工作场景信息获取。从职场菜鸟晋升为职场达人是需要修炼的,比如需要获取职场关系、职场着装等方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年末如何做报表,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都需要运用信息素养。 可以说,每个人无论是处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场工作甚至是退休之后的各个人生阶段,都需要在生活、工作、学习三大现实场景下获取各类信息。 三、“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及其特色 作为生活、学习与工作三大现实场景内容体系的实践探索,我于2017年9月在“爱课程”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设了“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该慕课一共分为12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3个模块:一是信息素养基础理论(信息素养的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年(总第28卷)第2期 “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会议专题 面向全民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1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