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呼兰区2015年小学四年级水平测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此套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及考察的目的

本次试题覆盖四年级数学第一至第九单元的知识点,共六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画图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设计合理,适合中上学生解答。

三、每部分知识(每个大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目的

1.填空部分:共有20空需学生填写,其中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难度大,失分率较高。其他小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率较高。

2.判断部分:第1.3小题可能会有些孩子因为读题不认真而失分。

3.选择部分:第1小题和第5 小题可能会失分,乘法运算律孩子掌握得可能不够好。

4.计算部分:在对于简便计算这,可能有些孩子对于运算律掌握不太好,会有些失方。

5.画图操作题部分:题都不太难,应该问题不大。

6.解决问题部分:基本都是书中重点题型,但是对于最后一道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些孩子失分。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注重练习的质量,不要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

3、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4、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要求、思路及理解简说 一、介绍中考命题的过程 主要过程是学习——命题——付印——总结阶段 1.学习阶段(约四天) 命题工作一般自5月23日至6月20日止约28天,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其它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保密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特殊工作。涉及的单位有:教育系统、保密局、考试中心、武警等部门。按市教育局冯局长的说法,它是一项具有高度机密性的政治任务,必须分级负责。要求参加命题的每一位老师,在汇集个人智慧的基础上,站在全市的大局上,遵守保密条例,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科学规范、万无一失地完成任务。比如要求两套试题的难度系数换算后控制在0.65—0.68之间。 我们和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数学中考命题,一切都得认真学习、推敲。我们尤其担心出现以下常见的问题:(1)缺乏对试题与全市考生的能力的客观、准确的分析,难题过多;(2)试题的容量、阅读量过大,或文字表述不清,占用考生的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答卷;(3)试题与教学改革的步调不协调,不能反映我市课改的真实面貌。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编制技术:(1)确保每一道试题的科学性。(2)注意文字表述、图形及符号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试题的取材、背景应具有与现实生活及数学学科内容的一致性。应用题的编拟,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符合客观实际,杜绝那些非数学本质的题目、似是而非的题目以及将知识进行人为拼凑的题目。 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命题技术:试题载体的公平性与真实性,终结性定位变为发展性定位,学科价值与人发展的价值,注意区分度的信度,强调关节点的区分,淡化水平内区分,开发和使用新的题型,旧标准的命题中融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对新老课程精神进行了广泛的对比、再学习、再讨论、再探索,对课程标准在各地的落实情况、经验、不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而后统一认识和标准,达成一致性共识,并严格按照这个一致性共识去命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大家对新课程标准及其精神实质有了更高更清晰的认识,对存在的一些误解也得到了澄清,对科学、规范地进行命题也有了系统的认识。 例如:8.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小学数学命题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命题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命题分析从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一是关于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二是关于数学试卷的命题方法;三是关于命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数学试卷的命题原则。 ①关注情感、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 《课标》提出: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试卷传递给学生的应该是:试卷是一份期盼的人文关怀,消除学生紧张和恐慌的心理的答卷,使孩子们感到题目既有趣,又轻松,缩短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把测试变成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因此编制试卷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消除他们对测试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比如把试卷命名为数学游乐园,将呆板枯燥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解决问题的名称改为体现人文关怀的导语:动脑筋填一填,比比谁最棒动动脑筋,考虑好了再选择考考你的计算能力,你可要细心了仔细观察,再动手做一做解决下面问题,相信自己会解决的很出色等。结尾用提醒、激励的的语言写上:请你认真检查,争取获得理想成绩。加油!!让学生们做好自我的评价,这样,既拉近了

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测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测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勃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测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使整个测试过程变成学生一次愉快的经历。 ②关注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原则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标中的重要理念,试卷命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在命题时既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关注优等生,满足差异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让其各取所需、各尽所能,从而使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都得到展示,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试卷在注重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另设有梯度的试题,给有能力的同学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向知识的更深、更广处发展,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境。设计一些题型新、方法活、一题多解以及学生有创造性解答的题目,这样来激励优等生,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例如:(1年级期末试题中的比一比) ③灵活开放,注重开放性原则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所隐含的条件往往是客观随意的,所呈现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这种开放性的数

2017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doc

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 命题思路:按照五校联考阶段性考试的要求,重点考查本阶段所学知识,兼顾考查前一阶段内容。中考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仍将是2009年我省中考数学命题的方向。 从近三年中考试卷和考纲要求可看出: (1)在中考中明确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要求,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实际背景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中考中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以学科的主体内容为载体,将数学“三基”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 (2)数学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与现实生活,又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认识世界,并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中考中,强调了从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 (3)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中考数学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引领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范围:本次联考内容主要涉及“第26章圆”和“第27章投影与视图”,顺带考查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等相关知识。 分值分配:本次试卷的分值大致能按照联考要求分配,因一些题比较综合,难以区分具体是哪一章内容,恕不能给出具体分数。 难度比例:约为6:3:1 命题过程:在本次联考试卷的命题中,我体会到出试卷者的难处,保证试卷的质量是更难,在杨主任的帮助下,虽然我尽力出一张高质量的试卷,但本人力量有限,多数试题是一些中考题或其他题目修改而成。不足之处望兄弟学校的老师多多指教。 本次联考试卷,我认为能基本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心爱心专心

最新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附出题说明,双向细目表,出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0=20分) 26+63= 72÷8= 29-20= 26-18= 63÷9= 61-29= 48÷6= 5÷5= 20÷4= 35÷7= 400+280= 12÷4= 8×3= 24÷3= 64÷8= 1800-100= 300+200= 810-800= 10÷2×9= 42÷7+35= (2)计算下面各题(2×6=12分) 260-70= 400+25= 640+270= 700-530= 310-180= 350+250= 二、填空(2×10=20分)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红的身高是132(),体重34()。 一个西瓜重5(),一个桃重150()。 (2)6个百和8个千合起来的数是(),3020是由3个()和()个十组成的。(3)在9999前面一个数是()后面的数()。 (4)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690克○960克 3×4+18○3×4+20 8×3○4×6 (5)右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 锐角和()个钝角。 (6)妈妈买来一袋大米重9980克约是()千克,292+119的得数大约是()。(7)在□里填数,在○填上“>”或“<”。 3□6<376 506○605 (8)找规律,接着画或填数 ☆□△○□△○☆____ 620 520 _________ (9)1千克-200克=()克340克+660克=()千克 (10)一支钢笔8元,50元最多能买()支这样的钢笔,还剩()元钱。 三、选择。(在正确答案下面的□画“√”。1×6=6分) 四、操作及应用。(42分)

最新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此套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及考察的目的 本次试题覆盖四年级数学第一至第九单元的知识点,共六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画图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设计合理,适合中上学生解答. 三、每部分知识(每个大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目的 1.填空部分:共有20空需学生填写,其中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难度大,失分率较高.其他小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率较高. 2.判断部分:第1.3小题可能会有些孩子因为读题不认真而失分. 3.选择部分:第1小题和第5 小题可能会失分,乘法运算律孩子掌握得可能不够好.

4.计算部分:在对于简便计算这,可能有些孩子对于运算律掌握不太好,会有些失方. 5.画图操作题部分:题都不太难,应该问题不大. 6.解决问题部分:基本都是书中重点题型,但是对于最后一道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些孩子失分.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注重练习的质量,不要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 3、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4、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推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

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多数学生拿到数学试卷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测试,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情感. 试卷结构: 二|命题的设计: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共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口算题、统计和解决问题等七大题。本次命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30分,选择题12分,判断题5分,口算题12分,比较大小8分,图形和统计题11分,应用和解决问题22分,总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 四、考试时间:80分钟。

【强烈推荐】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此套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及考察的目的 本次试题覆盖四年级数学第一至第九单元的知识点,共六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画图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设计合理,适合中上学生解答。 四、每部分知识(每个大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目的 1.填空部分:共有20空需学生填写,其中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难度大,失分率较高。其他小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率较高。 2.判断部分:第1.3小题可能会有些孩子因为读题不认真而失分。 3.选择部分:第1小题和第5 小题可能会失分,乘法运算律孩子掌握得可能不够好。

4.计算部分:在对于简便计算这,可能有些孩子对于运算律掌握不太好,会有些失方。 5.画图操作题部分:题都不太难,应该问题不大。 6.解决问题部分:基本都是书中重点题型,但是对于最后一道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些孩子失分。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注重练习的质量,不要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 3、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4、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佛山市中考数学试卷命题意图数学学科分析总结报告

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学科分析总结报告 一、命题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3.佛山市教育局的《佛山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数学科)》、现行北师大版教材和佛山市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实际. 二、命题原则 1. 基础性 考查内容依据《标准》,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体现基础性. 试题关注《标准》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 所有试题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以《标准》为依据,没有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 2.公平性 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体现公平性,避免了需要特殊背景知识才能够理解的试题素材. 制订评分标准以开放和严谨的态度对待合理的解答形式,即充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又不失严谨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3.现实性 试题背景应来源于学生所能理解的或所具有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它学科现实.如第6题、10题、23题. 4.有效性 试卷尝试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并特别注意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各个方面的考查,反映《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 如17题、20题、21题、22题、25题. 5.合理性 试卷的结构合理,题量适中,让学生有必要的思考时间,不出“偏”、“怪”、“繁琐”、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试题. 6.导向性 (1) 命题以《标准》和现行教材为依据,力争给初中数学教学正确的导向. 试题结合我市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兼顾初中升学考试的选拔性,其部分试题的水平要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2) 重视考查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关注在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基本方法的能力. (4) 反对知识的扩大化,扩大化的知识第一类是原来初中应学而新课程不学的知识,第二类是高中、大学下放的知识,第三类是课本、资料或教师自己设计的一些问题及其结论. 这三类知识的拓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已是普遍现象,考试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制止而推波助澜,这对初中义务教育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高三数学学科命题意图与试题说明(doc 10页)

高三数学学科命题意图与试题说明(doc 10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盐城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数学学科命题意图和试题说明 为了真正落实教科院领导提出的结构、难度、内容、品质四个方面的仿真要求,此次命题,我们命题小组首先认真学习了考试说明,研究了近期各大市一模二模试题和江苏省近几年高考试题,并综合考虑我市前几次模拟考试,拟定了本次试卷命题思路. 根据精心谋划突出方向性、精致选材突出原创性、精细打磨突出科学性总的策略要求,命题组针对大部分试卷存在的容易题太傻、难题太难、中档题太旧、附加题老一套的问题,对本次试卷提出了基础题不傻瓜、中档题不死做、较难题不作废、附加题不俗套的基本想法,精心安排试卷内容,应用题、三角综合题、解几综合题、数列综合题、立体几何综合题、函数综合题为解答题的基本模式,较难题的考查仍然以数列、函数为主,应用题我们结合前几次内容,确定考查概率

统计的内容,接着,我们排查知识点,尤其是C 能级知识点优先在填空题安排,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完成了本次试题的研制工作.命题本着稳定为主、创新为辅的方向,确定本次考试的均分在90分左右(去年省均分88)。 现对试卷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计 7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写在答 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1.如果复数的模为,则▲ . 此为开篇第一题,容易题,涉及复数运算和复数模的概念,教师讲解时,可对复数的几何意义作一定说明,一个是复数所对应的点,另一个是模的意义。 2.已知集合,则()= ▲ . 容易题,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合的补集、交集运算等知识点,可联系数轴对集合运算的注意点作适当提示,如:端点的开闭、集合的表示等。 3.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容易题,圆锥曲线基本量的运算,注意提醒学生化为标准方程,现在考纲中对三大曲线的要求比较低,对基本量的运算要重视,可适当补充关于椭圆、双曲线的相关问题。4.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放置的“靶子”共由10

(完整版)数学命题说明

郴州市2017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命题说明 九年级数学 一、命题思想 1.考试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引导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考试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二、命题原则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命题。 1.坚持导向性命题原则,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要坚持“三个有助于”,有助于教育行政门更好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科学监控;有助于学校真实把握教学质量,科学调整决策思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成长;有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坚持基础性命题原则,试题要着重考查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方法和过程,要有意识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师生树立信心,掌握各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能力,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持无差错性命题原则,试题必须做到知识准确,表述规范、角度平易、答案准确、评分科学。 4.坚持人本性命题原则,试卷结构合理,试题编排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既有利于学生答卷,又有利于教师阅卷。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试卷总分130分 五、预计难度 1. 难易题比例: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7∶1.5∶1.5 2. 难度系数:0.6~0.7 六、考试内容 数学九年级上册(湘教版)的内容 七、题型 1.选择题(24分左右) 2.填空题(24分左右) 3.解答题(82分左右) 八、对当前复习的一些建议 1.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复习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梳理基础知识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知识盲点. 要再现、重温课本,不仅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求解过程,对重要习题要再做一遍,尽量从多个方面思考,探索.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设计各种开放性考题,让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自主探索,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各种实际应用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要特别强调学生的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防止出现论证的书写错误、函数问题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缺失、应用题的解设答等不必要的错误.注意解题的条理性、注意一题多解和思维的严密性。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初中阶段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消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面积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命题说明 命题思路:按照五校联考阶段性考试的要求,重点考查本阶段所学知识,兼顾考查前一阶段内容。中考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仍将是2009年我省中考数学命题的方向。 从近三年中考试卷和考纲要求可看出: (1)在中考中明确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要求,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实际背景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中考中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以学科的主体内容为载体,将数学“三基”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 (2)数学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与现实生活,又可用于指导实践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认识世界,并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将成为每个公民具备的基本素养。在中考中,强调了从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同学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与能力。 (3)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最具活力的课题,中考数学在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引领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范围:本次联考内容主要涉及“第26章圆”和“第27章投影与视图”,顺带考查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等相关知识。 分值分配:本次试卷的分值大致能按照联考要求分配,因一些题比较综合,难以区分具体是哪一章内容,恕不能给出具体分数。 难度比例:约为6:3:1 命题过程:在本次联考试卷的命题中,我体会到出试卷者的难处,保证试卷的质量是更难,在杨主任的帮助下,虽然我尽力出一张高质量的试卷,但本人力量有限,多数试题是一些中考题或其他题目修改而成。不足之处望兄弟学校的老师多多指教。 本次联考试卷,我认为能基本落实“三基”,强调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同学们数学思想探究的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四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呼兰区20XX年小学四年级水平测试数学试卷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整个试卷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于试卷之中,注重了学科的整合依据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不出偏题、怪题、过难的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又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此套试卷考察的主要内容及考察的目的 本次试题覆盖四年级数学第一至第九单元的知识点,共六大题。分为概念理解、计算能力、画图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方面.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合理性。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设计合理,适合中上学生解答。 三、每部分知识(每个大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及检测的目的 1.填空部分:共有20空需学生填写,其中第5小题、第7小题、第9小题难度大,失分率较高。其他小题学生容易掌握,得分率较高。 2.判断部分:第1.3小题可能会有些孩子因为读题不认真而失分。 3.选择部分:第1小题和第5 小题可能会失分,乘法运算律孩子掌握得可能不够好。

4.计算部分:在对于简便计算这,可能有些孩子对于运算律掌握不太好,会有些失方。 5.画图操作题部分:题都不太难,应该问题不大。 6.解决问题部分:基本都是书中重点题型,但是对于最后一道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些孩子失分。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事项及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注重练习的质量,不要盲目追求练习的数量。 2、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 3、进一步夯实数学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问题关键。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态度严肃,教风严谨,要求严格。 4、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学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不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命题说明资料

2017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这儿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信你一定能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一、算一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结果(共5分,每小题0.5分) 200÷40= 20×50= 75÷15= 48+52= 26+24÷4= 780-280= 440÷40= 560÷80= 750÷15= 52-63÷21=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请验算)(共14分,每小题2分,验算各1分) 450÷18= 445÷89= ☆975÷39= 576÷32= 376÷28= ☆900÷40= (要简便) 3.混合运算(共9分,每小题3分) 24×3-84÷7 560÷(25+45÷3) 21×[162÷(21-3)]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要使□53÷46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要使□53÷46的商是二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2. 48时=()日 5000毫升=()升 2升=()毫升 2升-200毫升=()毫升 3.不计算,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5×20÷10 ○ 35+20×10 480÷24 ○ 480÷6÷4 84-36÷9 ○(84-36)÷9 50×8+2 ○ 50×(8+2) 4.266÷3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8看作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5.在△△○△△○△△○……中,12个△之间有()○;第29个是()。6.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10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60人需要画( ) 格。 7. ★÷△ =15……15 ,△最小是(), ★最小是()。 8.小明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商12。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 9.口袋里有5块红色橡皮,3块黄色橡皮,橡皮的形状、大小相同,从中任意摸一块橡皮,摸到()色橡皮的可能性大,如果想使两种颜色的橡皮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需要再往袋中放入()块黄色橡皮。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每小题2分)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A、改小 B、改大 C、不变 2.一瓶色拉油的容量大约有()。 A、4升 B、40升 C、400升 3.把“100-30=70,70×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100-30×12 B、(100-30)×12 C、30×12-100 4.从正面看哪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怎样才算是一套好的数学试卷教学提纲

怎样才算是一套好的数学试卷 一套合格的试题应该具有较高的效度、相当的信度、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潜能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考试评价的测评功能、选拔功能、发展功能、导向功能。试题既要重视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数学认识水平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评价。试题坚持还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考生,做到了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获得的相应知识及相当时期内的发展。 一、命题的题目的选择 1、紧扣新课标,新教材,教材可以有多种版本,但课程标准却只有一个,出题时应选定考察内容,把每部分对应的分值先确定下来,避免主观意象出题,认真了解区域命题信息,学生现状分析。 2、试题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单元检测知识覆盖面应达到98%,考查一册或一个年级的内容知识面应达到80%,而大型综合知识覆盖面应达到80%以上。 3、试题不脱离课本,要缘于课本,甚至可以有15-20%的原题,解题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要能在课本上找到它的影子。 4、切忌在不经任何修改而在各种资料上去选择和组合试题。 5、试题要不偏不怪,常规题应从问题的情境、设问的方法来解决。 6、试题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重视通法。 7、试题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试题中应始终贯穿一种逆向思维能力,这是数学素质的核心。 8、试题应注意渗透课改理念。 二、试题的布局 1、坡度合理,由易到难。 2、方便改卷。 3、合理分类,代数与几何部分的排列。 三、学生模拟出题,增强对考试的应对能力 教师对考试范围和目的进行说明。特别强调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把该掌握的知识、能力、思想、方法都已经掌握,考试不会出现偏题,怪题和过度的难题。交待原则以后,要求学生自己出一套考试题,给出答案和评分标准,然后交给老师。老师选择其中有代表性

2019年六年级数学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2019年六年级数学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学校宋庄小学年级六学科数学备课组长万清 一、命题的基本情况(题量、难度、区分度、科学性及创新性等) 本次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的覆盖面广,整体来说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体现对学生的分层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强调数学的实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做到不偏、不难、不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命题的主要特点或优点(举例说明、分析) 1、考查内容全面。 这份试题叙述清楚,无怪题、偏题;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试题的覆盖面较宽,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试卷不局限于只考查六年级下册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涉及到以往各学段的内容,如第一项填空题的第1、3题考查的是数的认识及倍数因数知识,选择题的1、5题考查的则是平移旋转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第四大项填一填考查的是数对知识,解决问题的第1、5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假设。 2、概念的迁移能力强。 填空题的第4小题,通过削去的体积求原来圆柱的体积,考查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推导过程的理解和运用及迁移能力。 3、表述规范。 如第四项画一画,填一填,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包括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确定位置、平移的综合性操作。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4、创新能力强。 如填空题的第5小题,粗看像是很简单的题,其实它蕴藏了比、百分数中如何求百分率的知识,类型新颖,又不失基础性。 5、密切联系生活。 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得更加充分自然。比如试卷第五大题,全是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命题的主要不足或问题(举例说明、分析)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

数学中考试卷命题的过程、要求、思路及理解简说 顺德一中初中部德胜校区黄毅 各位领导,老师们:早晨好! 受邓老师委托,我在这里简要介绍中考命题的有关事项并就应考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就众人瞩目的中考问题的话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与甄别,争取能达成共识。一家之言,不对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加入话题讨论,批评、指正! 一、介绍中考命题的过程 主要过程是学习——命题——付印——总结阶段 1.学习阶段(约四天) 命题工作一般自5月23日至6月20日止约28天,它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其它工作,是一项严肃的、保密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特殊工作。涉及的单位有:教育系统、保密局、考试中心、武警等部门。按市教育局冯局长的说法,它是一项具有高度机密性的政治任务,必须分级负责。要求参加命题的每一位老师,在汇集个人智慧的基础上,站在全市的大局上,遵守保密条例,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科学规范、万无一失地完成任务。比如要求两套试题的难度系数换算后控制在0.65—0.68之间。 我们和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数学中考命题,一切都得认真学习、推敲。我们尤其担心出现以下常见的问题:(1)缺乏对试题与全市考生的能力的客观、准确的分析,难题过多;(2)试题的容量、阅读量过大,或文字表述不清,占用考生的时间,导致无法完成答卷;(3)试题与教学改革的步调不协调,不能反映我市课改的真实面貌。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编制技术:(1)确保每一道试题的科学性。(2)注意文字表述、图形及符号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试题的取材、背景应具有与现实生活及数学学科内容的一致性。应用题的编拟,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符合客观实际,杜绝那些非数学本质的题目、似是而非的题目以及将知识进行人为拼凑的题目。 进一步提高数学试卷的命题技术:试题载体的公平性与真实性,终结性定位变为发展性定位,学科价值与人发展的价值,注意区分度的信度,强调关节点的区分,淡化水平内区分,开发和使用新的题型,旧标准的命题中融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对新老课程精神进行了广泛的对比、再学习、再讨论、再探索,对课程标准在各地的落实情况、经验、不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而后统一认识和标准,达成一致性共识,并严格按照这个一致性共识去命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的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大家对新课程标准及其精神实质有了更高更清晰的认识,对存在的一些误解也得到了澄清,对科学、规范地进行命题也有了系统的认识。 例如:8.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 A.正方形 B.菱形 C.矩形 D.等腰梯形 原题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一般选B,若选A,也有点道理,为避免在非关节、非数学本质的地方纠缠,干脆加上“相等”“一定”的条件,选A。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一定是偶数 B.投掷一枚均匀硬币,正面一定朝上 C.三条任意长的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D.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取得奇数的可能性大 选择支看似互不相干,有生拼硬凑之嫌,实际上,四个选择支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且取材于生活实际,体现了“大众数学”的理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