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

---------------------------------------------------------------最新资料推荐------------------------------------------------------

美的形态

概述 1 1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是指美的具体存在形式。

2 2 、美的具体形态类别:

表现方面:

内在美和外在美审美形态:

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存在范围: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3 3 、中国文化美的代表形态:

儒沉郁释空灵道飘逸审审美形态:优优美(神性的虔诚)单纯静穆恬静明媚和谐古希腊帕提农神庙西斯廷的圣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崇高(人性的觉醒)主体心理:

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快乐的自豪感生命的无限性对象形式:

数的崇高力的崇高哥哥特式教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悲悲剧亚里士多德:

他因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黑格尔:

自因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尼采:

动能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美狄亚美狄亚普罗米修斯喜喜剧尼古拉哈特曼:

1 / 8

喜剧源于人们的某种透明错觉。

鲁迅:

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阿阿Q 》尼采:

把个人的局限性完整的展示给人看。

喜剧感:

同情感智慧感新奇感笑喜剧类型:

讽刺喜剧、生活喜剧剧大智若愚丑 - 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不和谐。

鲍姆嘉通:

外形的不完善就是丑。

克罗齐:

丑是不成功的表现。

丑感:

痛感、带有苦味的愉悦兰州泥人岳和他的丑相泥塑荒诞:

因虚无而返回自然、返回自我(哀駘它))荒诞的核心是人无法解释自己的世界,也无法相信现有的解释世界的理论。

荒诞感:

焦虑、恐惧、失望,无聊、变态。

秃头歌女美美约瑟夫海勒1961 法法尤奈斯库1950 自然美一、什么是自然美自然美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美。

---------------------------------------------------------------最新资料推荐------------------------------------------------------ 自然美两类:

1 1 、经人工加工改造的自然美。

城市园林属相 2 2 、原生态的自然美。

二、自然美的根源(一)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 1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

2 2 、只有当人们用审美的方式去欣赏自然界事物时,自然才显得美。

3 3 、自然美是生活的属性,是由于把自然当作人和人的生活的暗示。

4 4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二)自然美的根源 1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敬畏、比照、对象化 2 2 、自然的人化。

工具本体的成果 3 3 、人的自然化情感本体的建立宋代禅宗三境: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郑板桥的院落:

竹石情怀十笏((hu))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3 / 8

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 (《《板桥题画竹石》》)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园林水石,最不可无。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亭台具旷土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

明文震亨《长物志》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三、自然美的特征(一)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美。

1 1 、自然美主要以其感性形式引起人愉快的美感。

2 2 、自然美以形式美取胜。

3 3 、判断自然美的标准,不是道德理性,而是感性直观。

(二)自然美有多侧面性 1 1 、多侧面性:

自然物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美的形态,有时甚至表现出丑的形态。

山于春如庆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秋如病于冬如定于冬如定 2 2 、形成自然美多侧面性的原因(1 1 )自然物的多形态。

(2 2 )自然美时时处于变化之中。

(3 3 )自然物的二重性。

(4 4 )自然美的评价与欣赏活动密切相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

---------------------------------------------------------------最新资料推荐------------------------------------------------------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自然美的自然性自然美美在真实自然美美在质朴自然美离不开自然本身思考:

从图腾之美思考广告之美(广告)从植物之美思考园林之美(园林)从自然美的自然性思考环保之美(社工)社会美一、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社会现象表现出来的美。

二、社会美的特征(一)社会功利性。

(二)社会伦理性。

(三)社会差异性。

第四十一个三、社会美的类型:

1 1 、个体人的美外在美内在美

2 、社会环境的美社会环境美是社会风尚美与生活环境美的统一。

3 、社会活动美社会实践美社会风俗文化美人际交往美附附01 人际交往美:

需要吸引人际交往需要 1 1 、人际交往需要 2 2 、个人独处需要 3 3 、需要与被需要人际吸引条件 1 1 、熟悉

5 / 8

2 2 、相似与互补

3 3 、个人特征

4 4 、特殊情感吸引附附02 人际交往美:

场域形态亲情:

孝养爱友情:

君子之交爱情:

浪漫之美职场:

上善若水和光同尘知人胜己不卑不亢附附03 人际交往美:

经典名言独自一人走,今天就可以出发;和另一个人同行,就得等他准备好。

(美亨利戴维梭罗)有些人凭他们的缺点得势;有些人因他们的优点失宠。

(法弗朗索瓦德拉罗什福科)没有人在生活中能完全避免与别人碰撞,他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奋力挤过人群,冒犯别人的同时也忍受别人的冒犯。

(苏格兰托马斯卡莱尔)与其与狗争道,还不如让它先走。

(林肯)艺术美一、艺术美的本质及其根源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

1 、艺术美的本质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一种情感性的意识活动,其本质就在于审美性。

---------------------------------------------------------------最新资料推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1 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向自然追求向自然追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2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向社会追求向社会追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3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内心的喧嚣与现内心的喧嚣与现实的孤独、理想实的孤独、理想与绝望同在与绝望同在江上一笼统 , 井上一窟窿。

黄狗身上白。

白狗身上肿。

(唐)张打油现实情感生活实践艺术技巧 2 2 、艺术美的根源艺术就是把自由、沉默、孤独还给人的东西。

有情人便是艺术的有缘人,艺术是为有情人准备的礼物。

心中要有一片情感的花园,自己种,自己赏,与人分享。

艺术是一种自由度极高的信仰。

德国路德维希巴伐利亚二、艺术美的特征 1 1 、概括性、集中性 2 2 、主客观的统一性 3 3 、化丑为美 4 4 、纯

7 / 8

粹美的理想状态艺术性的存在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化丑为美解读艺术让吕克夏吕姆植物之美让玛丽佩尔特等美与人生宗白华生生之美东方美生活十讲蒋勋扩展阅读一个清华博士的演讲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A卷

《口腔医学美学基础》A卷 一、选择题(共15道题,每题2分,共30分) 1、美的基本范畴不包括( E ) A.崇高 B.优美 C.喜剧 D.悲剧 E.和谐 2、以下不属于医务人员外在美的是(C) A.仪表美 B.行为美 C.崇高的理想 D.语言美 3、不属于光原色的颜色是( B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4、属于牙变色的是( A) A.四环素牙 B.烟斑 C.咖啡牙 D.茶垢 5、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D) A.牙龈出血 B.牙周溢脓 C.牙槽骨吸收 D.牙变色 6、颏孔位于什么牙的下方( C ) A.下颌4 B.下颌56 C.下颌5或下颌45 D.下颌6 7、影响微笑审美的垂直向因素不包括(A ) A.颊间隙 B.牙齿与牙龈暴露量 C.上唇曲度 D.前咬合平面 8、以下不属于口唇分型的是( C ) A上翘型 B.尖突型 C.笔直型 D.下挂型 9、以下不属于健康牙龈标准的是( B) A.色调是粉红色 B黏膜表面点彩消失 C.龈乳头发育良好 D.牙龈有硬度 10、以下不属于全口义齿垂直距离恢复过小对患者面容影响的是( A ) A.颏唇沟变浅 B.面部下1/3距离减少 C.口角下垂 D.肌张力减少 11、以下不属于活动类美学矫治器的是(C) A.活动保持器 B.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C.舌侧矫治器 D.功能矫治器 12、以下不属于保健牙刷特点的是(A) A.刷头大 B.刷毛排列合理 C.刷毛较软,长度适中 D.牙刷柄长度宽度适中,防滑设计 13、以下关于改良Bass刷牙法不正确的是(B ) A刷毛指向牙根方向 B.刷毛与牙长轴约呈60°角 C.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 D.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 14、黄金分割比例是指( D)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徐影 广告2班 08132216

提要:美食怎样定义的?在我的眼中美又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呢?是残缺的美,还是距离的美亦或是大画家艺术家的作品才是美呢? 关键词:客观属性、唯物论、残破美、距离、爱、情感 正文 人、事、物是美?是不美?是丑?是不丑?这是人、事、物的一种属性(审美属性),不是人、事、物本身;而且,审美属性与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即自然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和人、事、物本身,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以纳入唯物论的范畴。而审美属性却是一种人文属性,与审美主体--人--密切相关,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物),一些人认为美,一些人认为不美,一些人认为是丑,这样的事累见不鲜;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其美感(即审美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时代不同而不同,比如我国唐代女人以丰满为美,而现在大多数人却以苗条为美;人的美感还会受某种倡导和导向的严重影响,“吴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殍”,而当今很多人把毫无韵律、反来复去只有那么两句、扯着嗓子干喊乱叫的歌曲当作美,一些格调低下毫无艺术性的东西大受欢迎,就是媒体炒作、导向的结果。因此,将美与美感截然分开,将审美属性纳入唯物论范畴则是机械唯物论,由此而来的关于美的定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定义。真正的定义应当是什么样的?到底什么是美? 在我看来,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这个答案当然令人毋容臵疑,完美本身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但是,世上又何尝存在过绝对的完美?它是一种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它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不真实,这种高高在上,这种遥远,也让"完美"这个光环渐渐黯淡下来了。 又有的人说:"破碎亦是一种美丽,而且是一种另类的美丽,特质的美丽。"这可能让大部分人难以接受,但细细想来,又发觉其中不无道理。曾记得不知哪一首诗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多么让人震撼的一句话,让人一刹那才发觉生活中的许多美丽原来是由破碎产生的。断树残桩是一种美,枯枝萎叶也是一种美。圆明园那让人揪心的美,正是在于它的断壁残垣,它的破碎,它的亘古不变的真实,伴随着那痛心的历史,这比雍容华贵的颐和园更能感触人心。林黛玉破碎的美,在于她与贾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破碎的美,在于她在写作中真挚地宣泄情感而后对生命的解脱和潇洒;梵高的破碎的美,在于他把绘画的灵感和生命的灵魂二合为一,而又超脱两者。这一切一切不同的破碎,就像破裂后的镜子,在每一块碎片中可以映射出一个太阳。 还有的人说:"距离产生美,两颗心的思念跨过空间而碰撞出的火花多美啊!"想想看,两个人在天空的两头,独自对着苍穹天宇数念着见面的日子,细细品味着那份思念的怅惘,心里总留着一份对对方的惦记,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呢?在天上,牛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仿佛为我们在天空划下一道无形的彩虹,让我们仰望星空时,都感觉到这份距离的美;在人间,凄美的梁、祝故事打动了多少人,他们生时被隔着一道不能跨越的墙,最后要

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 美学范畴,如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等范畴的审美特性、发展规律及其同美的关系等等。 我想从中西哲学、美学范畴史的基本特点来说,先介绍一下学界对中西哲学范畴史比较研究的若干成果,不过这些研究重点是揭示中国哲学范畴史的特点,当然在比较中也提到了西方哲学范畴史的一些特点。 有的学者主要从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的整体,即客观上来把握其特点。成中英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美学范畴有这样的理解,他指出:中国哲学的中心观念与用辞在历史发展中具备较大的通用性与稳定性。这一点与西方哲学是不同的。综观西方哲学,自从亚氏提出十大范畴以来,此后哲学体系的建构比比皆是,且喜好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因而很难见到历史传统很长时间的直接递承。各种哲学体系在起点上固然有相通之处,但“刻意引起新观念(范畴)以建立新系统之努力,则不胜枚举”。“迪卡儿之心物异体二元说,斯宾诺萨之泛神一体无限属性论,莱布尼茨之先天和谐单子说,各据不同之基本范畴,呈一时立论之盛。”西方哲学范畴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求新的过程。成先生在揭示西方哲学范畴史不断变动、求新的特点方面是对张先生的重要补充。这对我们的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西方美学范畴所体现出的对通用性的抗拒与对意义的稳定性突破,使得我们必须对任何一个范畴在具体文本中的使用都必须进行必要的历史还原,还原的目的是对其意义进行历史定位,并在其与已有意义的差异中确定其当下意义。因此,对于西方美学范畴来说,从“史”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变”的角度来看。从这角度上看,西方美学范畴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历史性。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范畴是约定俗成的。“古人对范畴概念常常是用而不论,一般不作定义,只有约定俗成(或言‘不完全的抽象’);只提供启示而非确切论断,注重主观体验而不强调实证(如气、势、韵、风骨);理论家一般不太在意体系的建构,大多围绕中心范畴立论。”而“西方范畴多由理论家提出,有自己的定义和系统”。该论者指出,中西范畴的这种差异产生于它们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媒介等的结果。如果说西方的范畴理论是“完全抽象的,以逻辑的语言定义的,各有明确的体系归属和定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则“谁也不曾有意识地构建过自己的范畴体系,一些范畴本身就带有模糊的、感性的成分,大都沿用了千百年却从未有过确切的定义”。这些古代的术语概念即使到了今天,仍无法以任何逻辑的语言严格界定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正如我们在上面指出的,中国美学的范畴具有集群性,一个范畴的意义来自它与其他范畴相结合而构成的意义域。因此,一个范畴的意义只能在与它相关的范畴的对照比较中得到说明,我们无法用某个现代范畴简单地进行替代。 由此可见,对于中西“范畴”的比较,国内学者侧重于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对差异方面的阐释中,相当一致的意见,是认为:其一,中国哲学、美学范畴在内涵上多是模糊的,反之西方多是确定的;其二,中国哲学、美学范畴在历史的形态上相对比较稳定而缺乏变化,集中表现为传统的延续性,而西方哲学、美学的范畴体系,在历史的总体表现上多有刻意求新、求变的建构;其三,中国哲学、美学范畴主要是经验型、实用型思维的产物,而西方哲学、美学范畴则主要是科学型思维或具有强烈逻辑分析色彩的理性思维的产物。我们基本上认同以上比较,正是西方美学范畴在历史性上体现出的这些特点,使我们在掌握西方美学范畴的意义时,除了理清它的历史,别无它法。而这种“历史”,就是对它的意

关于美的定义

音乐的各种美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动态,主要表现为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而其内在的本质,则更多的表现为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 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这对一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 我们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戏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一、优美 优美是音乐美学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其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和力度适中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都属优美的范畴。 二、壮美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者称为雄壮美。一般美学中并没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是不可忽视的、普通的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就和现在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进行曲与军歌都是壮美的典型表现;著名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属于壮美范畴。 三、崇高美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信念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刘炽的《祖国颂》等等。都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四、欢乐美 欢乐美是音乐美学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之一。欢乐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感形态,它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正格表现。音乐的欢乐美是通过欢乐流畅的旋律、活泼跌宕的节奏、明亮的调性轻盈的和声、速度等等手法来加以表现。它大体可以划分为喜悦和欢乐。如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施光南的《祝酒歌》。还有传统的民间器乐、管弦乐曲等等。欢乐美的音乐还往往与舞蹈相结合,使舞曲成为表现欢乐美的重要体裁。 五、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并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音乐的悲剧美在音乐中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极具光彩的组合,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

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 一、填空题 1、着眼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把美的事物分为第一性的 与第二性的。(现实美艺术美) 2、现实美包括和。(自然美社会美) 3、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则可以将其分 为、、、、或等。(崇高悲滑稽 喜优美丑) 4、在西方,与造型艺术密切相关、在感性形式中表现出 的美最早为人们所注意,并在很长时期内成为的审美准绳。(和谐统一古典艺术) 5、在近代美学的范畴体系中,广义的美 是;狭义的美则是 指,它与崇高、滑稽等范畴并列,它以形式上的为特征。(包括各种美的总称优美和谐统一) 6、古罗马时期的在他的 《》中最早提出崇高这一术语。(朗吉努斯 论崇高) 7、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曾经论及自然界的崇高对象,但主要论述的是,即修辞学上的巧妙和宏伟。(文章风格的崇高体) 8、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了比较研究,而从哲学上充分揭示崇高与美的区别并真正确立崇高在美学中的地位的是。 (博克康德) 9、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即和。(数学的崇高力学的崇高) 10、在看来,崇高并不在对象,而在人类自身的精神; 而则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艺术联系在一起;剥去了唯心主义崇高观的神秘外衣,认为崇高的事物不过是形体十分巨大而已。(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 11、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静态美动态美) 12、崇高更为重要的领域是在之中。(社会生活) 13、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的悲剧,称之为悲或者悲剧性比较合适。(广义) 14、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 一个严肃、完整、又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15、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悲剧的本质是由

关于美的定义

关于美的定义 音乐的各种美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其外部动态,主要表现为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而其内在的本质,则更多的表现为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 音乐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与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态度密切相关。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关。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这对一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 我们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戏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一、优美 优美是音乐美学中最带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其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速度和力度适中均衡的结构等构成优美的基本表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杰出的优美之作。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都属优美的范畴。 二、壮美 与优美相对应的音乐美是壮美,或者称为雄壮美。一般美学中并没把壮美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壮美是不可忽视的、普通的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所讲的阴柔美与阳刚美,就和现在所讲的优美与壮美有类似之处。优美以温柔、平和、纯净、细腻为特征,而壮美则以刚劲、果敢、勇猛、粗犷为特征。如:进行曲与军歌都是壮美的典型表现;着名的《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属于壮美范畴。 三、崇高美 音乐是最适于表现崇高美的艺术形态之一。音乐的崇高美总是和赞美、歌颂、崇拜、敬仰、爱慕等精神内涵密切相关,并且和祖国、英雄、正义、信念等不平凡的对象相联系。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格调高昂的颂歌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刘炽的《祖国颂》等等。都出色地表现出音乐的崇高美。 四、欢乐美

论美的形态——社会美

论美的形态——社会美 摘要:美于大家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一谈起美,大家就会沉浸在美所带给我们的愉悦之中。美是什么?我们也许可以给出数不胜数的例子,但我们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传统美学认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存在形态。如果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美进行分类,美的表现形态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现实美与社会美。其中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本文主要从社会美层面着手,分析社会美的范围、形态及其特征,简要提及人的美,让人们掌握什么是社会美。 关键词:现实美、美的形态、社会美 现实美,即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产生最早、范围最广。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与自然美、艺术美相比较,社会美的内涵更为丰富一些。社会美的范围也十分广阔,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自然美之外,都是社会美。从人类为生存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到人们为美好理想进行的阶级斗争,再到人们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科学文教活动,这些都属于社会美的范畴。除此之外,人们的日常生活、爱情、友谊以及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等,凡是能够以恰当的形式显示人的健康向上的本质力量的,都有美的存在。 一、社会美的主要形态 大千世界意象万千,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美的多样性,然而由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事物的存在均与人有关,那么社会美与人或人的行为脱不了干系,可以说社会美是人的能力或理想的体现,同样,人物美也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叶郎《美学原理》中的划分,人物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体美”。这点很好理解。古往今来无数艺术作品,尤其是雕塑或绘画,无不以或写实或写意的方式表现人体美,最著名的莫过于维纳斯和罗丹的大卫。在古希腊社会,人体美可以好不夸张地说是重要的审美对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了充分展现人体的健美而应运而生;二是“人的风姿和风神”。这点主要体现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尤以中国古典文学为甚,从《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到《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名士风流”,再到《红楼梦》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对“金陵十二钗”的描绘(每人均用一首诗来描绘人物的风姿神形),而西方油画中更有大量以人物肖像为题材的作品,如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三是“处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不同的自我意识会对美有不同的感受,基于个体意识的对美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美的感受从来就不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自我意识;但美感却是可以相通的,因为我们同样属于整体意识的一部分。美的定义在于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想象,美是我们意识的内在的部分,是基于意识整体的方向。 对于美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美感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却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柏拉图的美学与其哲学一样是基于理念论的,美的理念(存在)是美的具体事物(感性存在)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谐是美的基本特征,认为不仅艺术,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象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力量的和谐。 希腊修辞学家郎吉弩斯提出了另一个美学范畴——崇高。《论崇高》“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认为艺术应具有崇高的风格,作者须有“伟大的心灵”,崇高不是别的,正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的思想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崇高是人超越自身的一种境界,崇高是自然的赐予。 黑格尔《美学》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

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只有通过心灵理念才能变为真正真实的和显示的,才能具有自由和无限的形式。美学的范围在于艺术美,而不是自然美。艺术从象征、古典到浪漫的转化是精神自由的、无限的理念要求冲破一切物质形式的束缚回到其本身,在绘画、音乐、诗歌中物质因素削弱到最低限度,精神得以更自由的表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艺术再现生活现实,是生活的代替品。桑塔耶纳《美感》给美下了一个定义:美是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指出“美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两组现象,艺术品以及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活动。 从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了解美的定义同样是两种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其实美本身并不在于这两者的区别,美是意识的内在,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物质更多是审美的对象。美学仅仅在于研究美的意识机制,而并不在于美究竟在那个域。美在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表现为和谐,在郎吉弩斯、博克表现为崇高,在康德、黑格尔表现为自由,在车尔尼雪夫斯基、桑塔耶纳表现为客观或现实。由于不同意识的观察美存在的角度,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这种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一个理由。 我们并不准备确定美的定义是自然、自由、崇高或者和谐,因为美是一种意识现象,它具有基于自由意识的不同。因此对美的定义是

美的定义

美的定义 其实定义本身就一种对美的局限,就象人类意识信仰与怀疑的关系一样,美也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一种认识的基础,然后在这样的一种层面之上进行理解,不同的自我意识会对美有不同的感受。而基于个体意识的对美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唯一正确的。美的感受从来就不是相同的,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自我意识;但美感却是可以相通的,因为我们同样属于整体意识的一部分。美的定义在于对美的感受,对美的理解,对美的想象,美是我们意识的内在的部分,是基于意识整体的方向。 对于美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美感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却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给美定义的想法似乎比审美过程更具有诱惑力,这就象人类可以见到上帝的愿望比信仰上帝更强烈,只是这种愿望因为一直无法实现而淡忘。而美却并不如此,因为我们都察觉到美的存在,却不象上帝那样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美的感受是如此地真切就象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下面将对一些美的历史进行描述,看看不同意识对美的理解。 我们先了解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柏拉图的美学与其哲学一样是基于理念论的,美的理念(存在)是美的具体事物(感性存在)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谐是美的基本特征,认为不仅艺术,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象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力量的和谐。这种和谐作为美的范畴是毕达哥拉斯提出的,毕氏认为美就是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比如音乐就是由各种音调组成,而这些音调又与发音体在数量上的差别有直接关系。整个宇宙所以使人感到美,还不是由于太阳、月亮和所有的行体明暗相间,参差错落所形成的伟大和谐吗? 还有一个希腊修辞学家郎吉弩斯[Longinus,213-273]提出了另一个美学范畴——崇高。《论崇高》“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认为艺术应具有崇高的风格,作者须有“伟大的心灵”,崇高不是别的,正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的思想当然属于崇高的心灵,崇高是人超越自身的一种境界,崇高是自然的赐予。英国人博克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认为“当一个对象以美打动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一种满足感而不是占有欲时,我们就沉浸在真正的美的享受里;当一个对象使我们联想到危险和痛苦,但不是真正面临危险欲痛苦的威胁时,我们所体验到的便是崇高的感情。”提出崇高不属于美,而是与美并列的范畴。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认为“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休谟认为对于美决定性东西还在于“人性本来的构造”、“习俗”或者“偶然的心情”,审美活动“用心情借来的色彩去渲染一切的自然事物”。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中认为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兴起,人类失去了“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人类应该回归自然情感中。鲍姆嘉通提出应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叫做“埃斯特惕 卡”[Aesthetics],认为美是“感性认识自身的完善”。 康德《判断力批判》认为审美判断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是“惟一的独特的一种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强调艺术创作的精髓在于意志的自由,却不是毫无节制的,而建立在自然的必然基础上的。费希特创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哲学体系,认为“自我”是唯一的实在,一切存在物都在自我之中并通过自我而存在。 黑格尔《美学》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

美的范畴

第八章美的范畴、 美学范畴指概括地表述美的呈现形态的基本概念。以下基本概念在中西美学中具有特色和深远意义,应该理解和掌握:优美与壮美、崇高与滑稽、悲剧与喜剧、荒诞、阳刚与阴柔、典雅、自然。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是西方文化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弱小、缓慢、阴柔的事物所呈现的偏于静态的和谐就是优美;强大、疾速、刚劲的事物所呈现的偏于动态的和谐就是壮美。 崇高与滑稽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朗吉弩斯、博克、康德从不同重要方面揭示了崇高的意义。崇高是数量或力量巨大的对象使人感受到恐惧和体验到痛感,但主体的精神对恐怖对象的征服使痛感转化为快感,使精神力量得以确证和提升,使主体直接确定自己的本质力量。 滑稽的对象是个人行为的不协调,引起一种没有伤害的可笑感,从而使主体感到精神的优越,在否定对象的笑意中间接确定自己的本质力量。 悲剧与喜剧 关于悲剧的实质的几种看法有:命运说(古希腊人);冲突说(黑格尔的“理念冲突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冲突论”);超越悲剧说(叔本华、雅斯贝尔斯)。 悲剧的界定:悲剧是通过呈现人类生活中各种冲突来激起悲情,从而使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战胜或化解现实的苦难。 喜剧是呈现那种荒谬背理的人物及其行动,使人们认清他们的行动是无根据的,通过笑直接否定他们的合理性。 荒诞 荒诞是西方美学新近发展的范畴。荒诞是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之中的现代基本情绪,它引起人的复杂感受,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阳刚与阴柔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阳刚之美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在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典雅 典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古雅、幽雅、雅丽。它是指合乎规范而又不机械刻板、超越俗气而又优雅华美的审美对象。典雅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理想。 自然 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又称天然、天成。它是指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与艺术天然性的审美对象,突出地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理想。 【教学要求】了解、思考美的范畴。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根据美的范畴认识各种不同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 【教学难点】根据美的范畴认识各种不同的美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

第四章 美感的本质与特性美学除了研究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外,还要研究美感,即审美心理。美学作为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审美关系连接着主客两头,前面已经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美感研究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研究审美意识的本质与特征。 美感属于审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主体和中心。在西方,自从被称为“现代美学之父”的费希纳1876年在其《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应区分“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之后,美学研究的重心从注重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转向注重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审美感受。 什么叫“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把对美的哲学探讨,即从一定的哲学体系出发,经过哲学思辨和逻辑论证,用演绎的方法从一般到特殊来探讨美的本质的传统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又称为“哲学美学”)。费希纳主张美学必须从哲学体系中解放出来,着重研究主体的审美感受,经过不断的归纳去寻求美的法则。他把采取这种研究方法的美学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美学”(又称为“科学美学”)。20世纪以来,“自下而上的美学”已经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这就表明审美心理研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国,李泽厚从60年代起就提出要注重审美心理研究,明确指出审美心理学是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主体。尽管是一家之言,但无疑指出了审美心理在现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他 说:“对审美经验、审美感受、审美态度,或总称之为审美意识、审美心境的研究,早已成为近代西方美学的主流……美学作为美的哲学日益让位于作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学;美的哲学的本体论让位于审美经验的现象论;从哲学体系来推演美、规定美、作价值的公理规范让位于从实际经验来描述美感、分析美感、作实证的经验考察。”(《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1页)李泽厚的弟子滕守尧的博士论文《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就是按照李泽厚的美学体系,专论美感心理机制的著作。

美有哪些存在形态

美有哪些存在形态 (一)自然美 1、自然美的形态:A、奇险美;B、壮丽美;C、幽静美;D、秀丽美; A、[华山]情势奇特,超出既定承受度,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威慑力,不造成实际灾难 B、[泰山]空间开阔,整体和谐,色彩鲜明,富有人文景观特色 C、[青城]大背景中的较小境界,环境纯净,又所掩映,声音细小无喧闹。 D、[西湖]主体凸现,色彩明快,如诗入画,具有较强的情致感召力 2、自然美的产生: A、美在本身;毕达哥拉斯,陆机,刘勰 B、美在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 C、美在理念;黑格尔 3、自然美的特性: A、实体性;美的对象实体性,美感的实体性,效应的实体性 B、形式性;自然美是形式美的交响诗 C、意蕴性;自然在形式的深处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意蕴。 (二)社会美(人的美) 1、外在美: A、声音; B、容貌; C、人体; D、服饰;内紧外松,越穿越显 2、内在美:A、B、C、D、 A、理想; B、道德; C、才能; D、情感; 3、气质美: A、魅力; B、“腹有诗书气自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 (二)社会美(环境美) 1、物质环境美(城市、厂区、校园等):绿净美安 A、充满绿色,生机盎然,鲜花盛开,富有生命活力,人在其中身心安泰舒展 B、干净卫生,秩序井然,阳光明媚,空气新鲜,光线合适,无刺激气味。 C、富有艺术氛围,体现深厚文化理念,充分形式美及展示形式美规律的有效运用。 D、安静,没有噪音适合工作学习生活;安全,不受各种灾难威胁;安心;

2、社会环境美(城市、社区、学校等):绿净美安 A、富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进取,积极向上 B、没有害群之马,文化环境纯净 C、人际关系表现为相互欣赏与促进 D、对本集体充满爱心,甘于奉献 3、家庭环境美(物质与社会有机统一):绿净美安 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朴素自然 B、卫生秩序,气氛温馨 C、充满书香艺馨,男性美与女性美的完美结合 D、人生温馨的浪漫的港湾,内部,外部各种关系和谐。 (二)社会美(产品美) 1、无言的美学 A、概念: B、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化自然,人性的阶段性证明。 C、功能:社会文明程度的实体标志 2、产品美的构成A、内在美: B、外在美: C、包装美: 3、产品美的特征A、形象的鲜明性(美) B、质量的可靠性(善) C、功能的先进性(真) (三)艺术美 1、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高于现实美,比现实美更典型,更鲜明。 A、集中补充: B、化丑为美: C、形式鲜明: 2、“生活”的三层含义的三位一体:A、个人生活: B、他人生活: C、时代生活: 3、艺术美来源于生活:A、生活是艺术想象的土壤: B、生活是艺术激情的母体: C、生活是艺术技巧的动力: (四)科学美 1、科学美的概念: 科学美是指自然界本身的美与和谐的特征在理论上的表现,包括理论美与实验美,通常以理论美为主。许多科学家都把科学研究过程当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科学未知数的揭秘能使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以至产生强烈的生理性变化。德国物理学家韦耳有时甚至舍真而取美。

美的形态特征

美的形态特征 摘要:艺术美的界定:艺术美并不等于艺术作品本身,也并不限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艺术美的特征: 一、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二、客体美与主体美的统一; 三、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和谐统一; 四、具有整体美的效应; 五、跨越时空的永恒性。艺术美的意义:永恒而令人愉悦。关键词:统一;和谐;永恒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18-0142-02美是最普遍的,人人皆知,处处都有,为了更全面的认识美,就需要对美进行分类,美的形态是多样复杂的,人们对美的本质和特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审美对象的存在状态、方式和对美的本质的表现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把形形色色的审美对象分为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技术美和艺术美五种形态。其中,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无奈,常常忽略生活中自然存在的美。因为当我们面对某一物,我们通常是认识的人,功利的人,而不是审美的人。因此,我们要进行美育,我们要建设形形色色的美术馆,电影院,阅览室,让人们从日常的劳碌中暂时停歇下来去进行审美,把所有的物质欲望暂且抛于脑后,去满足我

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这样就有了对艺术美的追求。在此,我主要从艺术美的界定、艺术美的特征以及艺术美的意义这三大方面来阐释我对艺术美的理解。 一、艺术美的界定 “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嵋天下秀”,自然美景映入眼帘,使人流连忘返,如醉如痴。自然美是这些客观物像的美,而当我们看到艺术美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艺术作品的美。除艺术作品外,艺术美与艺术家的创作、其艺术行为、艺术思想等都是紧密相连的。艺术美体现在审美对象上就是艺术作品的美,这美不仅指审美对象自身,还与创造这审美对象的人的艺术思想紧密相关;体现在主体上就是人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可以使人进入审美境界,达到美的体验。因此,简单的说,艺术美就是人们把艺术当作审美对象而实现的情感价值与审美境界,是人的情感与艺术对象达到和谐统一而生成的一种美的形态。 二、艺术美的特征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有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来源于生活,以生活为素材的。在艺术史上,有很多著名艺术家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都和深入生活有密切联系。徐悲鸿是当代绘画大师,提到他,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想到他画的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画马时的一蹴而就与胸有成竹并非一日之功可做到的,他对马的脚踝骨和马蹄曾作过精细的观察。他曾在给一位青

范畴的界定

范畴的界定: 1.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和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一种逻辑形式,是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 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如物理学中的速度、质量、重量;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价值、货币;天文学中的天体、星系等等。 2.范畴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不断深化,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了概念和范畴。 3.美学的基本范畴 西方主要美学范畴: 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中和、风骨、滋味、传神、气韵等 一优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看来,美是和谐、适宜、对立与差异的统一,是完整与鲜明,因此,他们把美丽动人的爱神阿芙罗狄忒Aphrodite 作为其审美理想的典型。 (一)美学史上美学家的“优美观” 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倡“美在和谐”,认为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他认为圆球形最美。

2.赫拉克利特注意到美与人的关系,认为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 3.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不仅重视人的外在美和言辞美,而且更强调人的心灵与品格美。 4.柏拉图以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5.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标举真善美的统一。 6.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客认为,优美在欣赏者那里,能引起爱或类似的情感,松弛舒适是优美的特有的效果。 7.康德认为,优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是美的对象的形式与想象力和理解力之自由活动的和谐融洽,美的对象因此而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单纯的快感,是观赏者始终处于赏心悦目、平静安宁的审美体验状态。 8.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利普斯从移情的视野解说审美喜悦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同情,认为优美的核心在于一种柔和的力量扣人心弦。 (二)优美的定义: 审美主体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时,主客体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 (三)优美的特征 ?和谐、单纯、平易、完整、均衡、舒缓、明丽。 如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人们所熟悉、令人喜爱的对象。化验月色、鸟兽虫鱼、山水园林等。 2.在形式上具有小巧、和谐、精致、轻盈、绚丽、清新、秀丽、优雅等品格。 如艺术中的优美,那些和人的生活、情感相和谐、能引起审美愉悦的作品。

美的产品形态.

美的产品形态 - 祝文宾产品形态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微观有来自结构的方面的,有来自材料方面的,有来自色彩方面的,有来自造型方面的,有来自工艺方面的——宏观上有文化因素、人的因素、环境因素、能源因素等。每种因素,在今天这个高度专业化,知识密集化,信息爆炸化的时代中,都衍生出各自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构成了产品形态设计复杂的本质,如何组织和运用好这些知识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出好的产品形态。很多前辈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有关形态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对形态设计问题做一个粗略的分析,希望明确美的形态的获取途径、方式,美的形态的角色、定位、分类和组成等。第一个方面:有关形态和人之间的关系第二个方面:形态的分类及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文化分类和形态首先让我们看第一方面的内容——形态和人之间的关系实验心理学在形态方面的研究表明,人类对客观形态的认知最主要的途径是视觉,人们靠它来感受外界形态的美和丑。也就是说,人们接受外界形态的刺激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它了,这是价值出入的入口。(相对的,手就是价值输出的出口,而大脑是加工厂)支配人视觉活动的指挥中心的命令来自人类大脑对客观存在认知在人大脑知识库中形成的经验。通过上面分析我们明白,这种经验主要对象是书面抽象的理论对美的形态的描述和具象的公认为美的形态的实物形式。理论是前辈们对美的诠释和实践后的升华,实物是前辈对美的实践结果,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提升自己审美和创造美的有效媒介。而个人实践在此时往往构成对经验的一种实践和确证,为创造美的形态寻找最佳组合要素。就是说,一个人可以通过训练培养,通过大量的学习接受知识和有关美的知识和理论来提高自己对美的形态的认知能力,对美的形态的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对知识的摄取和对前辈对美的形态的创造实践的学习和借鉴是我们创造美的形态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告诉我们,不管从生理或实践的角度,一个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不可以停留在玩弄技巧的层面上的,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尽量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懂得什么是美的形态,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加工厂来创造它。只有通过训练,设计者才可能脱离原始的造物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和水准把那些来自抽象的、零碎地、复杂的、不系统的有关对美的知识的经验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整理、组合、完善以至于应用,来创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产品形态。这一点上讲,设计者是伟大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类创造了令人类愉悦的产品形态。他们的使命也是巨大的。因为他们的成功让千万人感受到愉悦,美化了我们的社会;相反,则更可怕。这里还蕴涵着另一层意思——设计者也不可以是唯美的。它的设计作品还应该是在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监督下的设计作品,不可以有悖于伦理、道德,并且对环境和能源不产生负面影响。只有这样它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设计者要对那些构成美好形态的要素要了如指掌,要知道那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应用,哪些是不可以。与之对应的是运用什么样的材料、色彩、工艺来达到设计目的——适当的美好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设计师是不可能天生就是优秀设计师,而是要靠后天辛苦的努力和有意识的、正确的训练而成长起来的。由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设计师视觉对美的敏锐扑捉能力,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宽度以及对外来信息的综合、整理和再加工能力,还有一点真诚的责任感。上面我们简单的讨论了形态设计和人之间的一些问题,明确了人如何获得对美好

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 现实美 一、填空题: 1、在对美的表现形态分类问题上,西方美学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哈奇生)把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狄德罗)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实在的美”,一种是“相对的美”;(康德)认为美不在于事物的存在,而只有“自由美”和“附庸美”之分;(鲍桑葵)则把美分为“浅易的美”与“艰奥的美”两种;等等。 2、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可将美划分为两大类型:(现实美、艺术美)。而(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 3、(实践活动)的美,(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的具体体现。 4、人的美,包括(人体美或外在美、心灵美或内在美)两个方面。 5、人体美,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 6、美的身材相貌,必须是(健康的,匀称的,充满活力的)。 7、“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提出的观点。 8、我们必须分清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化”:一是人的(社会实践) 作用于自然的“人化”;一是人的(意识)作用于自然的“人化”。 二、选择题: 1、美学曾经长期地被看作是()。 A、哲学 B、艺术理论 C、艺术哲学 D、文艺理论 2、没有现实美,也就没有()。 A、自然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艺术美 3、在审美活动中,()出现在前,艺术美创造在后。 A、社会美 B、现实美 C、自然美 D、人的美 4、()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A、心灵美 B、自然美 C、现实美 D、社会美 5、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之外,都属于社会美。 A、自然美B生活美C、艺术美D、心灵美 7、人体美基本上属于()。 A、生理美 B、生命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8、人体的()是人体美的基础。 A、社会性因素 B、自然性因素 C、生理性因素 D、形式性因素 三、解释题: 1、现实美:指存在于客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美。现实美又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它是美的两大类型之一。 2、社会美:指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等构成的社会生活的美。实践活动的美,实践主体的美,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社会美是现实美的主要内容之一。

美的定义

一、从字源学看 "美"这个词首先可做词(字)源学的询究,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的很肥很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 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即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二、从古今语言看 在古代,"美"和"善"经常是一个意思,<<论语>>讲"'里仁为美",在古希腊,美,善也是一个字.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它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具有三种相联而又有区别的含义. 第一种,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即用强烈形式表示出来的感官愉快,也可以说是"羊大则美"的沿袭和引申.例如:饿的要命,吃点东西,觉得很"美" 第二种,它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把严重的伦理判断采取欣赏玩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是"羊人为美",美善不分的延续,例如:我们常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赞赏时也常用"美" 第三种,专指审美对象.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不是伦理道德的判断,也不是感官愉快的判断,而是审美判断.例如:看画展,听音乐,种种艺术欣赏. 三、从美学范围看 在美学范围内,"美"字的用法复杂,包含好几层含义.第一层(种)含义是审美对象,第二层(种)含义是审美性质(素质)第三层(种)含义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所以要注意"美"这个词是在哪层(种)含义上使用. 审美对象: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观条件或以主观条件为决定因素还不行,总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审美性质(或素材),审美对象是由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创造出来的,与审美经验经常难以分割. 审美性质:"美"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质和形式规律.这在美学上是很重要的,特别在造型艺术中.所谓"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包含有这一层含义在内. 美的本质:是指从根本上,根源上,从其充分而必要的最后的条件上来追求美.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究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美与丑"相依为命,它的含义由评价者自身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认同的规则决定。历史背景、小环境、阅历、认知能力、......,等等,决定了美与丑 人、事、物是美?是不美?是丑?这是人、事、物的一种属性(审美属性),不是人、事、物本身;而且,审美属性与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即自然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和人、事、物本身,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以纳入唯物论的范畴。而审美属性却是一种人文属性,与审美主体——人——密切相关,同一件事(或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