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10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10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10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动手操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0——9的卡片;小棒。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引入: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到9这么一说,伤心地哭起来,1在旁听见了,就很有礼貌地对9说:“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呢!”。9一听,觉得非常吃惊,小朋友,数字1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和0站在一起,就组成数字几呀?师出示1和0两个数字

卡片。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字宝宝。课题板书:《10的认识》。

师:10和以前学的0---9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索,求异创新

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争先恐后。这时师适当点拔:“谁能有不同的数数方法?”请生数出图上的小朋友、老师、鸽子的个数。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师手拿一捆小棒,师摆一根生跟着数。老师共有多少根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十。

3、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师让生找一找,身体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表示。(10个手指、10个脚趾)

4、用10说一句话(同桌互说,再汇报)。

5、教学数序

(1)“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

(2)请计数器来帮忙。师先拔8颗,再添一颗是几颗?(使生能直观感觉到9比8多1)9颗再添上一颗是几颗?10颗再去掉一颗是几颗?(使生感觉到10比9多1)10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的后面是几?

(3)请生分别按从小—大、从大—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6、比大小

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师板书10○9、9○10,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生齐读式子。

7、教学10的组成。

在这里师创设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首先创设故事情景:小红去旅游,顺便从家里带10个苹果去和小朋友一起吃,它把苹果要装到两个袋子里,小红可能会怎样装这10个苹果呢?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请你拿出10个苹果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并把你想到的方法填在书上65页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 10 10 10 10

/\/\/\/\/\

9 l 8 2 7 3 6 4 5 5

1 9

2 8

3 7

4 6

问: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可以交换位置,看到一组分成能联想到另一组分成。

为了巩固10的组成师适当穿插了“儿歌手指操”具体内容是“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8、写10比赛

师设计写10的比赛。师先让学生观察10的写法,师在小方格里范写然后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板演,学生在比赛中明白了10的书写方法,提高了写字兴趣。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做书本练习九第1、2、3小题,第2题是火箭发射前倒数时数数的情景。

最后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师拿出5张数字卡片任意发给下面的小朋友,再请5名小朋友上台,也发了5张。下面的卡片要和台上的卡片合起来是10就是好朋友。生1:“我是1,谁是我的好朋友?”生2回答:“我是9,我是你的也朋友。”全班说:“对对对,1就是9的好朋友!”让学生带上卡片找朋友,学生的兴趣高昂,课堂教学也生动有趣,轻松愉快。

(四)总结评价:

小朋友说一说这节课你们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谁表现的最棒?

六、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9○1010○9

10 10 10 10 10

/\/\/\/\/\

9 l 8 2 7 3 6 4 5 5

《10的认识》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

《10的认识》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本 一、教学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10的认识》的教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以后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面: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三、教材分析:

⑴内容分析:教材首先通过数主题画中的人和物抽象出数字10;然后初步认识印刷体数字10;接着通过摆红花,拨珠子等实际操作,从而理解10的基数含义,再通过认直尺、数点子等活动认识10以内的各数的大小顺序;在此基础上,要学生通过摆小捧掌握10的组成;最后才安排写数字10。这样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学起来并不是很难。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各个数字,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书写打下良好基础,直接影响今后书面表达的质量。但入学的儿童对数学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手指也不够灵活,拐弯不够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有一定难度;而10的组成则是10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正确、熟练地掌握10的写法和10组成,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知识和获得知识。 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只有6、7岁,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够识别物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认识、探究、学习并使用数学 〔3〕教情分析: 本人参加工作12年,新旧教材都接触过,对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把握细腻,非常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学目标:

10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_1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10的人和物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0. (二)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的组成和分解.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0的分解和组成. 难点:10的书写.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主题图,星星图,点子图,贴绒小棒,10支铅笔,1~10的数字卡片. (二)学具:小棒,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数: 2.口答: 3.卡片口算: 9以内的加减法. (二)学习新课 揭示课题: 出示贴绒图,事先在绒板上不规则地摆出10颗小星星.

师问:谁能很快数出绒板上有几颗小星星 质疑:有几个同学数得快,但大部分数得都比较慢,为什么呢(让学生说出小星星摆得太乱,不好数) 师说:你们说得对,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既正确又快地数出来呢(排列整齐就数得清) 指名到前面将绒板上的星星重新排出: 全班一起数:12345 (10) 师问:一共有几颗小星星(10颗) 师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10的认识) 1.学习数数. (1)出示主题图: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师说:国庆节快到了,各族小朋友正在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个气球 师说:通过数数,我们知道了图上有10个小朋友,10个气球. (2)指名在计数器上拨珠: 先拨出9个,(边拨边数)再拨出1个.一共拨了几个9添上1是几 (3)数手指: 师说: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数数左手有几个手指,再数数右手有几个手指,两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 (4)你们谁还能说出数量是10的物体吗 小结刚才我们数的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10,就可用数字10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优质课教案课堂实录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0的组成。 难点:10的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小圆片若干,小红花10个,每个孩子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你去数字王国转一转,数字王国里有很多我们认识的朋友,她们都是谁呢?看,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1,0,3,9,7,4,8,5,2,6 师:你们能帮帮她们吗? 生:从小到大,0,1,2,3,4,5,6,7,8,9从后往前? 谁最大?谁最小? 师:数字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这时,数字1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0?) 师:谁来猜猜? 生:1和0站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变成10比9大。 师: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和10教个朋友。(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数字“10”这个新朋友听说有这么多小朋友要和她做朋友,害羞得躲到一个很漂亮的广场上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她!我们先看看广场上有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鸽子、小朋友、老师。) 那我们能找到藏在广场上的“10”吗?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10个人,10只鸽子(请多个小朋友上来数,)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谁还有不同的数法? 生:1.9个小朋友,再加1个老师 2.左边6个人,右边3个人 3.飞的有7只鸽子,没有飞的有3只鸽子 师:如果老师用一个小圆片去表示1只小鸽子的话,你会用老师手里的小圆片表示鸽子的数量

10的认识教案与反思

《10的认识》说课: 刘艳 说教学分析: 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程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一个图形后,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中操十个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精品教案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加强1-10各数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拍手游戏,先听清楚要求:听老师敲几下小鼓,你拍手告诉老师。老师敲6下,学生做出拍手的回答。 教师增加难度:请你们拍的次数比老师多一下!(教师敲8下) 你们拍了几次?(9次)如果你们再拍一次,是几次?(10次) 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10的认识”(板书) 二、探究新知 1. 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 打开课本20页,请学生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桌听(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现在谁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听? 学生汇报:

生:有6个女孩 生:有10个小朋友 生:有5个黄气球,3个蓝气球,2个粉气球 生:有10盆花……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数的非常正确。有10个小朋友,10个气球,10盆花。 2. 观察实物——读直尺上的数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试着把直尺上的数读给同桌听,然后说说有几种不同的读法,检查学生顺读、反读的情况。 3. 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 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这个数,愿意和10交朋友吗?让我们联系生活用10说一句话。(学生分小组活动) 交流:学生汇报用10说的一句话,如: 生:我有10个手指头 生:9月10日是教师节 生:我的生日在10月 4. 临摹写数——照着写一写 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一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合成的。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左边一半先写1,右边一半再写0。(在田字格上示范)注意两个数字不要挨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近。(学生临摹写数) 三、实践运用 1.开火车 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可真不错,老师奖励你们一起做个游戏。 游戏方法:在小组中第一个小朋友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0、1、2、3、4、5、6、7、8、9、10”或“10、9、8、7、6、5、4、3、2、1、0”。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等说对了再走。 2. 捆小棒 刚才我们玩了开火车,下面拿出你手中的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同桌合作完成。 提问:1根小棒表示几?1捆又表示几呢? 最后说一说: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3. 课本21页4题。 四、总结回顾

《10的认识》优秀教案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计数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呢?(学生边拍手边说0、1、 2、 3、 4、 5、 6、 7、 8、9) 2、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引入: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悄悄说了几句话,0露出了笑脸。1对9说:“你别得意,我们有办法对付你!” 3、小朋友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生猜)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

字宝宝。课题板书:《10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求异创新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教师鼓 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联系生活,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3)在计算器上拨珠数数。师操作,先拨9颗珠子,让学生观察,再添1颗,问一共有多少颗?通过拨珠子你们知道什么?(9再添1就是10) (4)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站成一排(9人),问共有几个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讨论)(老师站进去)数一数现在又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教学数序 (1)“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

1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教学反思3篇.doc

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教学反思3篇 【教学反思】 6-10的数学的组成是学生在学生了2-5的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会通过操作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下面给大家分享《6~10的认识》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6~10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始,我通过愉快的情景启发学生初步认识6-10各数。在导入部分,选用了小朋友喜欢的数字人物,并用课件一一的出现,有前面认识过的0—5,还有今天认识的6—10。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数的顺序。 然后,出示主题图:在数数的时候,指导学生有序的数:可以按上下数;也可以按左右数;还可以以数的大小顺序来数。同时,再结合教室的实物来数,比如:数桌子、数椅子、数同学、数铅笔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很好。在认识了这些数后,为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选用6-10中的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数说一句话或做一个动作,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最后,用自己的小计数器拨数,先拨上6个,然后逐一的添加一个小珠子,在体会后继数的同时也感受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在此引发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6个添上一个是7个,还可以怎么得到7呢?让学生自己试着拨拨,在拨的同时孩子们会想到:5个添上2个是7个;4个添上3个是7个……同时,也为组成做了铺垫。 整节课,孩子们的情趣很高涨。总之,本节课,我尽量使课堂做到生活

化、活动化和趣味化,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且结合孩子好玩、好动的生理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的发展,个性得到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数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对于大括号的作用的很好体现。在引入大括号时我让大家,体会大括号表示把两个或几个物体合起来,让学生用手势来演示,再让学生来说说你觉得大括号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号的作用,体会大括号的意义。 2.在对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对比中,我逐个出示,练习,再让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不同,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教师这时做一个总结,这样教学效果较好。 3.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亲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数数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找出数量是8、9的物体,并说明数量是8的物体用数字8来表示,数量是9的物体用数字9来表示,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数字8、9的形成过程,而切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在比较7、8、9的大小时,我没有讲怎样进行比较,而

10的认识教案、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2、学会l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l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l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 教学难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猜一猜。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O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lO”,10比9大。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①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②出示主题图。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总人数、气球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③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l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④出示计数器。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问:9再添上1是几?10在几的后面?⑤10的位置与大小。出示尺子。学生观察。让学生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⑥出示点子图。学生数数点子的个数,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10>()()<l0 2、10的写法。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在第65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3、lO的组成。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结果填在书上。)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不同的分法。老师板书10的组成。④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⑤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练习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打手势。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四、课堂练习练习九的第1、2题。

10的认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一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水果图,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了哪些数字 生:0一9 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娃娃在一起玩的时候发生了一段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听 (电脑播放数字娃娃故事:在数学王国的数字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师:谁来猜猜 生:1和0合起来变成10比9大. 师: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数数与认数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64页,认真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画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 生:图上有10只鸽子. 师:是不是10只鸽子,大家一起来数数. 师:我们数数的时候最好能按一定的顺序,这样不容易重复或遗漏. 生:图上有9个小朋友,1个老师,一共是10个人. 师:大家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几个老师,一共有几个人. 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1,认识数序 师:有一天,0~9这些可爱的数字娃娃正在做"排队"游戏."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它来到数字队一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生:10排在9的后面. 师:为什么

公开课《10的认识》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59—60页、练习十三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10根、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前几天,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一去二三里》,现在请大家一起背出来给老师们听听。(学生齐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师:这首诗里面有哪些数字是我们数学课上学过了的?(学生汇报) 3.师:对,1,2,3,4,5,6,7,8,9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么,刚才背的诗中有哪个数我们还没有学呢?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朋友“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数10,认10,说10。 1.数10 1)师:数字“10”这个新朋友听说有这么多小朋友要和她做朋友,害羞得躲到一个很漂亮的广场上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她!我们先看看广场上有什么呢?(学生汇报) 2)师:对,广场上草很绿,地面很干净。那我们能找到藏在广场上的“10”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3)师:9个小朋友,添上1个老师,一共是多少个人?(学生汇报:一共是10个人) 2.认10 教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10,学生读10。 3.说10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学生数到9,教师再拨1个珠子,学生说10。 师:9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学生汇报:“9添上1就是10”。) 2)师:我们已经在广场上找到了10,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她,很高兴,说要考考大家,看大家能不能在你的书包里,在你的铅笔盒里,在更多的地方找到更多的10。(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有:我有10本书。我有10个手指。第2组10个小朋友。……) (二)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1.请同学们从0开始读一读尺子上的数。(出示课本第59页的直尺) 2.现在再请同学们看看,9和10谁在前面?谁在后面?9和10谁大?谁小? (预设学生回答:9在前面,10在后面。10大,9小。)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 趣:1以趣激情,突破难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利用听音乐,配以学生喜欢的动画,在引导学生观察参与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2.以游戏形势结束,寓教于乐。 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学完10的组成后,在找朋友与拍手组10的游戏中巩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新:课堂上,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性,这种“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我为每人准备了小棒,要求学生先数出10根小棒,再用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图案。这样既巩固学生对10的序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提供了人人动手研究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过程之中,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由于学习材料的充足,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2.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的探索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

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教师都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 活:1激活内容,调动学生。 课前我比较深入的钻研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围绕重点,又围绕难点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研究汇报内容,灵活地驾驭课堂,既能将问题“放”出,又能逐步地“收”回,从而将有关于10的知识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3.评价灵活,鼓励学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上,注意运用丰富的评价语言,例如,你们是了不起的设计师,你们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团结力量大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等。采用趣味性的评价方式,注意听讲的奖励金耳朵,积极发言的奖励金花筒,团结互助的奖励合作花。这样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设计上的一些理念,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的认识教案

1.5.12 10的认识

请同学摆出10根小棒,摆完同桌互相数一数对方摆对了 吗? 学生活动(摆学具、互数学具) 3.让"10"走进生活 ①想一想,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0呢? ②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可以用10来表示? 4."10"的由来 师:这节课,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是谁呢? (出示计数器)一起数一数有几个珠子?要想有十个珠子,怎么办呢?9添1个是几个?学生说出再拨一颗。让学生明 白:9添上1是10。 5.数序。 (1)小朋友们,数字娃娃从那次吵架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因为他们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们看,他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教师出示尺子图) (2)提问: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从小到大) 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来,再从大到小读一遍。 (3)提问:小朋友们这把尺子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个10)10是排在哪里呢?(9的后面)引导学生小结: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数的顺序不但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你能填出()的数吗? 0 1 2 3 ( ) 4 ( ) 7 8 ( ) ( ) 6.小淘气可调皮了,他把0-10这些数字卡片的顺序打乱了,请同学来帮帮小淘气把这些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谁会按从大到小来排列?(出示打乱的数字卡片) 7.比大小(1)引导学生数出第59页上两幅点子图上的圆点。 左边有几个圆片?右边有几个?你想到什么? (2)数完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内的数及在○里填上“<”、“>”。 8.10的组成。 (1)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昨天,老师到商场买了10个苹果,要带走时,发现一个袋子装不下,只好把它们分装在两个袋子里,如果老师一袋装9个,另外一袋要装几个呢?请同学们用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确定的主题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现对本课做如下反思: 1、对低年级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激趣。 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我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精心创设情境,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声画并茂的展示了10的组成,是由1和0组成,学生很形象的记忆了。又如:在出示主题图时,我配有声音和数字,让学生跟我一起数数,学生能够有顺序的数出来。用横式计数器拨珠子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脑显示的珠子上,更能加深学生对10的认识。再如:给0~9这些数字排序,10也想参加,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和课件显示,学生看完之后,一目了然,不用再反复重复就已知道“10”应该排在“9”的后面。在对“9”和“10”进行比较大小的时候,我制作了9个圆点和10个圆点,并且把10多出的圆点进行变色,当学生进行比较时,学生很容易理解“10”比“9”大,是因为“10”比“9”多了一个圆点。我还用课件出示10根小棒,请求学生帮助,并将10的分法用不同颜色标记,去帮助学生观察和记忆。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孩子们深感帮助别人的责任重大,各个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好孩子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课件省时、省力。 本节课的内容如果在平时上课时,也只能完成三分之二,而且效果还不是很好,只能靠老师,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一直停留在老师这里,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却省了很多力,如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在课件上演示,学生都会认真听、看,并能分清谁在前,谁在后。不用老师一遍遍强调“注意听”,“看黑板”这样的话语,再如,做练习题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看多少页的哪题,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文字他们根本不认识,再不注意听些,连题在哪都找不到,更别说做了,而我将练习题用课件做出后,所有学生都能注意听讲,并参与到练习当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件的制作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出示尺子,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如用符号标记一下就会更直观。再如:由于时间关系,练习中的拓展延伸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而且这道题的难度有些大,学生回答的不好,这道题应该删去。在备课时,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我准备找几个学生回答,老师再总体说,但时间不够用,只能草草结束了。最后还有一首儿歌《数鸭子》,用它来结束课,但也没时间放了。 总之,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改正这些不足,争取每周都能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教学。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4—65页、练习九1——3题。 ■教材分析: “10的认识”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本节课内容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贴合学生生活的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其中,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维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擅长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在数学活动中,可多为一年级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认识、探究、使用数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10根、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上课前,我听语文老师说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一去二三里》,现在请大家一起背出来给老师听听。

(预设:学生齐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师:同学们背得真流畅,声音真响亮!这首诗里面有哪些数字是我们数学课上学过了的? 3.师:同学们反应真快!对,1,2,3,4,5, 6,7,8,9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么,刚才背的诗中有哪个数我们还没有学呢?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朋友“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数10,认10,说10。 1.师:数字“10”这个新朋友听说有这么多小朋友要和她做朋友,害羞得躲到一个很漂亮的广场上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她!我们先看看广场上有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鸽子、小朋 友、老师、草地、楼等。) 2.师:对,广场上草很绿,地 面很干净,我们都要保护好这种整 洁的环境。那我们能找到藏在广场 上的“10”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找 一找,说一说。 (预设:生交流后汇报:10只 鸽子;10个人。学生到投影仪前 数。数数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数数方法:按一定顺序点着数。) 3.师:9个小朋友,添上1个老师,总共是多少个人? 4.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学生读10。 5.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学生数到9,教师再拨1个珠子,学生说10。 师:9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语文课上学过的古诗引入,加强学科联系。学生在熟悉 的古诗中很快找到学过的数字,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在感受到成就感的同时也意识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对新知识心向往之。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10害羞,躲起来了”吸引学生去寻找 10。基于学生已有数数的经验,数数只要有方向性、不多数、不遗漏即可。

10的认识说课稿

1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吸铁石、10朵花、点子图,每两位学生10朵花。 三、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课堂,故事主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这,我就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9?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情境,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可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只小动物、10个气球……”最后让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3、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10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南小:李胜芝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中要满10进位,破10退位,因此单独安排一课时。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我体会比较深的是: 一、熟悉生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让学生在广场上数出鸽子的数量和学生老师的数量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与10有关的例子,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门锁,举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10个同学可以组成一组,一桌酒席坐满刚好是10人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生活中的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形成新知并巩固新知。 民主和谐的气氛加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各种各样,教师可以创造性的把游戏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长知识、长智慧。 三、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便于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本质上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新课程下提倡多样化,在现实的、主动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有价值的、终身受用的知识。 总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0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0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过学生从主题图中数出鸽子、老师和学生的数目从而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进一,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也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孩已经在生活中和幼儿园接触了大量的数,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但对数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如会读、会写,但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数,对于数的概念也未必清楚。我 1以内数的顺序) 2 3 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摆小棒、一起倒计时、师生对口令、排队游戏,找朋友游戏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三、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出人有10个手指、10个脚趾;在生活中找到与数10有关系的东西。使学生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把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并且根据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拉近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反思

10的认识和组成,是在认识了9以内的数和组成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围绕课标体现趣,新,活三个特色制作了以下环节。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动机,利用听《瘦子1和胖子0的故事》,在引导学生听故事的同时,适时激疑9的后面是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这种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二、结合课本,认识10,并学会按照顺序去数 结合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 三,摆小棒,学习10的组成 让孩子们亲身尽力,通过按照数序把小棒分成两堆来让孩子们理解10的组成。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0的组成里理解和记忆,更是培养的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这节课不足之处及以待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

1.数学培养学生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模仿,记忆,浮于表面的东西。在教学由形抽象到点的过程中,我纯粹的让学生看着10只鸽子,10个人画出相对应的圆点,而没有深层次的去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我应该再增加一个估点子数的环节,让学生估这是不是10个圆点。先画个两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少了很多,画20个圆点,让学生感知这比10个圆点多了很多,从这样的一个比较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10个圆点。 2.对“10”的基数和序数的教学编排不够理想。这里的着眼点是让学生明白第10只有一个,10表示10个。我在出题的时候应该给出的数量不一,随时变化,让学生灵活运用,而不是机械的出示两道类似的珠子图和大象图。 3.在10的组成教学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把白纸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规律分成两堆(画一画)。我的想法是,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如果拿实物小棒去分会出现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种之后,不能把分法保存下来,到最后到底分了几种方法可能学生并不清楚,通过画可以把每一种分法都很好的记录下来。但问题也随之出来了,通过画小棒,学生体会不到总数不变,也不能很好的体会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种分法,只是交换了小棒的位置。所以这部分的处理,应该再细致点。 只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