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轮运输市场风险和回报不对等

油轮运输市场风险和回报不对等

油轮运输市场风险和回报不对等

目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供求状态及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供求状态及趋势分析Current stat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tanker transport market and trend analysis 目前我国油轮运输市场供求状态及趋势分析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众所周知,我国石油产量并不丰富,石油进口的依赖度不断提高。我国石油进口中90%是靠海运,油轮运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与此鲜明对比的是,石油运输市场不断波动,这就影响到了我国石油运输的稳性。我国石油运输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石油运输及其不安全。本文就是针对此背景,探讨油轮运输市场的供求状态和趋势。并且通过分析实现对我国油轮运输市场的认识,以及提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1.海运需求分析 海运市场需求主要受五个因素的影响,他们分别是: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所运的货物种类(seaborne commodity trade)、地理因素(average haul)、随机事件(random shocks)、运输费用(transport cost) 1.1世界(中国)经济(world economy) 随着中国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对国外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截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后,经济发展推 动石油需求。这是我国近年来石油海运需求爆炸性增长最主要的原因。 来源:路透社从上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我国原油近几年来的增长。 1.2所运的货物种类(seaborne commodity trade) 不同的海运货物,它有不同的运输需求。主要决定因素有季节性需求(seasonality volatility)、货物供应地变化(changes in supply sources)、生产线转移(relocation of the processing)、货主策略(shippers’ transport policy)。而石油作为我国目前必须的能源,没有

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也推动了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也不断加强,这就促使了我国集装箱船运输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集装箱船的分析及我国集装箱船运输市场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的势头,提出解决集装箱船发展中遇见的问题。 关键词:集装箱船现状发展解决问题 一、集装箱船运输概念及其优点 集装箱船可分为全集装箱船和半集装箱船两种,它的结构和形状跟常规货船有明显不同。集装箱船装卸速度高,停港时间短,大多采用高航速,通常为每小时20—23海里。近年来为了节能,一般采用经济航速,每小时18海里左右。在沿海短途航行的集装箱船,航速每小时仅10海里左右。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进出口的杂货约有70%--90%使用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船有以下优点: 首先,可以节约装卸劳动力,减少运输费用。一般货船采用单件或小型组合件形式装运,费力又费时。集装箱船采用国际统一规格的集装箱运输货物,打破了一捆、一包单件装卸的传统形式,大大减轻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加快了装卸速度,减少人工装卸费用。 第二,利用集装箱船运输,可以减少货物的损耗和损失,保证运输质量。这是因为货物在生产工厂里就装进一只只集装箱,中途经公路、铁路、水上运输,均不开箱,可把货物直接运到用户手中。这样,可减少货物在运输途中损耗和遗失,还可节约包装费用。 第三,集装箱船装卸效率高。一艘集装箱船的货物装卸速度大约是相同吨位的普通货船三倍左右,而大型高速集装箱船的装卸速度差不多是同吨位普通货船的4—5倍。这样,可减少船舶停靠码头时间,加快船舶周转,提高船舶、车辆及其它交通工具的利用率。 由于集装箱船进行集装箱运输具有上述优点,所以,集装箱船和集装箱运输得到迅速发展。同时,集装箱船的出现,对港口、码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出现了传送带、货架搬运车、铲车及各种形式装卸机,还出现专门停靠集装箱船的码头。集装箱船码头又长又宽,可停靠各种类型的集装箱船,码头上还有相当宽大的堆放集装箱的场地 二、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现代集装箱船正向着大型化、高速化,多用途方向发展。我国集装箱船研制虽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我国在包括集装箱、集装箱装卸机械、集装箱船舶的制造和出口,到大吨位集装箱码头的建造,集装箱远洋船队的建立以及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随着亚洲国家“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工业制成品数量将大幅增长,加上亚洲至欧洲、北美洲的远距离运输需求的增加,今后我国航运市场对集装箱船运力的需求仍将保持兴旺态势。大型集装箱船因载箱量加大,减少了航次,能源消耗和劳务投入相对减少,同时适应了全球海运物流量不断扩大的客观需求,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势在必得。 因此,随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国际贸易秩序和经营环境的改善,外贸运输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国际国内集装箱运力投入将加快步伐,总体运力运量供求形势将趋于平衡。 三、我国集装箱船运输业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和海上集装箱运输规模的快速增长, 给世界和中国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降低了全球贸易成本,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改善了经济和产业结构, 提高了世界经济发展质量; 有力地支持了全球航运业的发展, 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目前, 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形势喜人, 但并非高枕无忧, 还

原油运输现状

区域性原油运输现状情况的简要汇报 ――扬州市邗江苏中船务有限公司 我司现服务于江苏油田、淮阴石化厂、扬州石化厂,主要负责江苏油田的原油外输和各炼油厂远洋进口原油的区间运输,年运量在40万吨左右。 我公司现有自有产权的营运船舶48艘,其中拖轮6艘马力1368KW,原油驳42艘其中吨位420载重吨的油驳7艘,占17%;350载重吨的原油驳10艘,占24%;270载重吨的原油驳20艘,占48%;220载重吨的原油驳5艘,占11%。 主要运输航线为:江苏油田原油外输,其辖区外输码头有扬州辖区的黄珏、江都辖区的联盟庄和沙堰、兴化辖区的陈堡、金湖辖区的杨家坝等;远洋油码头主要在南通和仪征两大原油储存码头,年运输量20%的船舶在扬州石化厂,80%的船舶在淮阴石化厂。 我公司原先与南京炼油厂、安庆炼油厂、杭州炼油厂、无锡炼油厂、泰州炼油厂都有过曾经合作,因中石化进行运能结构调整,后经重新调配,在3年前与之失去了合作。我要说明是,就此公司的生产受到了重创,企业生产和经济状况严重滑坡,出现财务账面亏损,原因是受到中石化运营结构的调整影响,失去了多家炼油厂的原油运输合同,同时,南京炼油厂当时专门为小吨位船舶建造的几千万元码头闲置无用。

目前与淮阴石化厂和扬州石化厂长期合作至今,运输航线的航道和码头基本满足公司营运船舶航行和装缷要求。 运输经营资质规定的业出台又是给了我们同类型原油运输企业又一次重创,可以这么说,它违背了运输市场的规律,打乱了运输市场的秩序。因我司所服务的单位都是处于苏北水网地区,航道达标级别为6级,大吨位的船舶无法进入,我司的发展与船舶更新改造都是以运输环境为依托和定位的,为此,近十几年来,公司投入二仟多万资金建造的船舶吨位必须符合航道的条件和货主的需求。而《水规》要求省际原油运输企业的船舶运力达到3万吨,而目前扬州、淮安两地区象我司一样的几十家同类企业,运力都不到3万吨,按规定运营几代人的企业就此被挡在了省际运输的大门之外,如有跨省运输的业务就无法经营,为此《水规》没有助力企业的发展,反之阻碍了企业发展,长期以往,最终导致企业关门息业,那么每年近200万吨的原油无法从内河航道进行水路运输,面淋的将会改变其运输方式,使大运河失去了应有功能,以水为生的几十万人将会失业。 二是,南水北调整工程带来的巨大影响,大运河是水上运输的大动脉,从古至今承载了水上运输的重任,养活了运河两岸的无数企业和水上运输企业,作用之大无法估量。而如今南水北调霸占了大运河,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将我们水上原油运输企业赶出了大运河,使我们失去了最起码的权利,给运河两岸的人民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和伤害,严重损坏了大运河两岸民众赖以生存的权利。我想共产党的天下是人民的天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党的温暖和平等的权利,民生工

我国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一运输市场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 2011年底我国运输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据统计201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累计完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3696961万吨和159324亿吨公里,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04%和12.33%;累计完成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3526319万人和30984亿人公里,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85%和11.07%。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吞吐量616292万吨,增长12.3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400万标准箱,增长13.10%。 (二)各种运输方式情况 1铁路运输 2011年铁路旅客发送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0.6%,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8%。货物发送量(不含行包)比上年同期增长7.9%,行包比上年同期增长5.9%。主要品类运输情况,2011年煤炭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3.4%,石油运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2%,粮食比上年同期下降1.6%。 2011年铁路客货运量保持平稳增长,生产运行情况良好。全年增速“前高后低”,货运量比客运量增速趋缓幅度更为明显,其中货运量同比增幅有所波动。 (1)铁路的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从总量上看稳步增加,但增幅放缓。相比之下,公路和航空的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正在快速扩张。铁路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占总交通运量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而公路和航空的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占比逐年增加。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人民收入提高,客观上增加了对公路和民航这样灵活、高效的交通工具的需求。铁路客运的客运高峰一般集中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时期)。 (2) 货运量与货物周转量,目前我国铁路货运还停留在对大宗散货等低运价、低回报率的运输上,运输结构的层次比较低,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现代运输市场上对冷藏运输、罐装运输、集装箱运输等需求日益增加,而铁路运输无法满足这些需求,铁路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占总交通运量的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2公路运输 2011年上半年公路货运保持平稳增长,下半年受下调公路收费和成品油价格变动等因素作用,公路货运稳中有升。2011年,全国营业性客车完成公路客运量328.62亿人,旅客周转量16760.25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7.6%和11.6%。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282.01亿吨,货物周转量5137.74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5.2%和18.4%,平均运距182.17公里,比上年提高2.8%。城市客运方面 2011年全国拥有公交专用车道4425.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699.6公里,公交停车面积4375.0万平方千米增长18.6%,轨道交通车站1147个,增加170个。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45.37万辆,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9945辆,24330标台。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引言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规格和强度的专为周转使用的大型货箱。在我国某些地区,如香港和台湾等地其又被称为“货柜”。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运输领域的重要变革,是世界杂货运输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国都把集装箱运输的普及和发展看作本国货物运输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实力增强的重要标志。 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集装箱化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么多年发展以来,我国集装箱船队发展迅速,航线不断增加;集装箱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内陆技术运系统明显改善;依靠科技进步,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对于集装箱运输的研究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集装箱运输量、运输船队及船舶的发展研究;二、集装箱码头、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三、国内外集装箱运输市场、各集装箱码头竞争力评估研究;四、国内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 二、主题 自集装箱运输产生以来,由于其具有运输私密性好、包装不易破损、运输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装载密度高、码垛规范等特点,在进入七十年代后逐渐成为航运业发展的主流。 Aidas Vasilis Vasiliauskas 和Jurgita Barysiene(2008)讨论了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集装箱的发明和应用给交通系统带来的变化、世界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以及世界港口集装箱运输量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增长是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和政策性因素等长期作用的结果。对于本国影响方面,Andres Tolli和Juri Laving(2007)指出,中国集装箱运输在今后的十年里将以其占据的市场份额主导世界集装箱的运输,他希望能良好地利用爱沙尼亚的有利地理位置,在中国港口广泛的开展集装箱中转运输,以集装箱码头运作和航线的共同联盟来增加该国的集装箱运输量。而对于未来发展方面,Jakov Karmelic, B. Sc.(2009)通过数据分析了世界十大港口的吞吐量、全球集装箱船船队以及这些船队能力的排名,指出对于目前以及未来的状况,认为很有必要详细分析前几个周期的态势及其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以防止更多危机产生。继于此,Gokhan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探讨教学文稿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 探讨

摘要:物流业作为二十一世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交通运输业的有效竞争和规模经营之间的平衡。因此,本文从我国交通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入手,对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市场准入制度;现状;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交通运输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对进入交通运输市场并成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的条件和资格以及相关范围确立的法律制度。因此,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流动日益频繁,因此,市场准入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更加复杂。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交通运输作为整个物流服务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以及管道运输等方式(如下图1所示)。 公路运输相关的市场准入制度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经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公布)以及《道路货物运输以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6月16日由交通部发布)等[2]。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对公路运输的市场准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驾驶人员要求、车辆合格要求以及线路运输要求等。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以及公路运输资本和技术进行明确地说明。根据前瞻数据中心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的公路运输货运量达到将近28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3.5%。1月份至7月份,公路运输货运量累积达到178亿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 水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涉及《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1996年6月18日交通部首次制定发布,1998年7月30日第一次修正,2009年4月20日第二次修正。)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水路运输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水路运输企业需要有固定货源和足够流动资金以及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等。但是,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提高。 铁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铁路法》是铁路行业政府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铁路运输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将铁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方式,对铁路实行干预。 总的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在逐渐地完善,并且相继制定了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问题分析

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道路运输发展历程回顾 (一)公路运输业的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1947年—1977年)。1949年—1957年,恢复与初步发展期,1958—1977年公路运输业动荡发展时期 (二)公路运输业的转变和蓬勃发展时期。1978—1991,年公路运输市场化发展时期,1992年—1997年公路运输业的全面发展期(三)1998年至今,公路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的公路运输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速公路的里程从1998年的8733公里增至目前的7.5万公里(截至09年6月),位居世界第二位(美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8万公里)。2、公路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交通主管部门开始全面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市场,取消货运运力额度的控制,培育和建立运输市场体系。全面清理整顿道路运输市场,打击非法违规经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初步实现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3、公路运输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促进现代物流业和ITS(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运输业主开始把高新科技手段引入运输管理中,GPS、GIS、EDI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平台等逐步成为运输业的重要配备。 二、现阶段发展状况及问题 (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路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路网的通达深度及通过能力显著提高。但公路网等级结构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1、公路网总里程中高等级公路里程比重偏低。2、就总体而言,在目前我国公路网的规模还很小和技术水平还较低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在公路网所占比重达到0.86%,相对来讲偏高(90年代发达国家该比重在0.2~1.6%的水平:美国为1.1%,

当前我国公路运输领域应用货运APP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公路运输领域应用货运APP现状分析 一、货运APP在公路运输应用的商业机会分析 1.卡车市场巨大,卡车司机总量大 在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占交通运输总量80%以上。据物流行业媒体统计不完全数据,我国每年公路运输费用4万亿元左右,物流公司和货主的数量远超百万,司机人数约3000万人,其中重卡车司机500万人以上。从CFLP(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维持在18%附近。这比美国、德国和日本高9.5%左右,且比全球平均水平高6.5%左右。 2.智能手机在卡车司机中推广 移动互联网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手机APP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在物流行业也不例外。货运App是2021年年末开始走向大家视野,相信必在2021年疯狂玩转物流行业。因此,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给了货运APP登场强大支持。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正不断广泛普及应用于卡车司机。业内有关企业曾对200万卡车司机统计抽样调查,他们当中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已经达80%以上,即从数据的侧面可推断,我国卡车司机呈年轻化趋势,80后、90后卡车司机将成为主流。这一发现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物流格局带来重大的商业机会。 3.货运资源信息共享的急切性 货运行业最原始的信息化依靠一个个小小黑板。最初,全国各地的货车停车场和物流园区都设有许多小黑板,寄件人先将货物信息和联系方式展示在小黑板上,然后司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围上来看,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最符合的信息,立刻主动联系货主,以此实现揽活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仅仅局限于司机本人在小黑板前面,并且只能清楚此地的货物运输信息,没办法知悉返程是否会有货物运输,所以通常货车司机会担忧回程空载而提高运输费用,甚至有时根本不揽货,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国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5/08/19 --------------------------------------------------------------------------------------------------------------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拉动了对运输生产的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挖潜扩能,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努力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使运输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一、当前我国运输生产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货运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前6个月, 铁路日均装车10.39万车,同比增加6345车,增长6.5%。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加7748万吨,增长7.3%。二是重点物资运输得到保证。铁路完成煤炭运量5.2亿吨,增长9.3%。煤炭新增运量占铁路新增运量的58%。煤炭港口发运1.85亿吨,增长11.7%。其中内贸煤炭发运增长23.7%,外贸出口同比减少19.8%。另外,石油、化肥农药分别增长7.1%和14.3%。港口共接卸外贸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分别增长9.6%和11.2%。三是公路运输稳步增长。由于治超和降低大吨位车辆路桥通行费和高速公路网的延伸,各种大吨位车辆快速增加,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63.1亿吨,增长7.9%。四是水上运输增幅较大。中海、中远、长航三大航运集团水运量完成

3.5亿吨,增长15%;江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18.1%;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22.4万箱,同比增长25.3%,增幅高出外贸货物吞吐量7.2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今年上半年,尽管运输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突出表现在运输能力与需求的矛盾得到缓解,运输需求有所下降。 (一)全社会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全社会不同运输方式运量尽管增长8.9%,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同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各种不同运输方式看,除铁路仅增长0.2个百分点外,公路、水运、民航则分别下降7.4、4.4和28.6个百分点。 (二)铁路运输增幅减缓,部分省市增速回落较多。上半年铁路货物运输完成11.3亿吨,同比增长7.3%,增速同比减缓1.7个百分点。据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等铁路运输比较紧张的省市反映,今年春运以来,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逐月缓解,尤其是进入二季度后,运输出现了负增长。上半年广东、江西两省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下降4.6%和1.5%,增速同比回落24.2和23.7个百分点;湖南、浙江和福

中远集团运输现状分析

中远集团运输现状分析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简称中远集团,是中国政府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之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成立之初是一个仅有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小型船运公司。1978年起开始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 20多年来,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其国际集装箱运输规模从1艘船218箱位发展到现在拥有包括6艘5446箱位的第五代集装箱船在内的109艘船共20.5万箱位,位列世界第6位。发展至2012年,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企业集团,已经确立起在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2012年稳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84位,但是由于近年受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变化和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严重滑坡以及因为经营不善使得在干散货运输业务出现巨亏,使中远集团面临了极其严峻的考验。 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可以追溯到1978年,它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创业过程。从1978年起第一艘218标准箱位的集装箱船发展到现在的5446标准箱位的第五代集装箱船;再到从1艘船218箱位发展到现在的109艘船20.5万箱位,从开辟1条澳大利亚航线发展到现在遍布全球的20多条主干航线;中远集团共用了20多年时间走过了航运发达国家约30年才走完的路。经过我们小组的总结分析,得出中远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4年):分散式外延规模扩张阶段。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卖方市场,企业以生产为导向,集团所属上海、广州、天津远洋运输公司各自发展集装箱运输,规模迅速扩大,但没有形成整体规模。 第二阶段(1994年至1998年):集中经营、分散管理阶段。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揽货成为必须,企业形成销售导向经营模式。为了适应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强中远集装箱运输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993年中远集团首先统一箱管业务,接着于1994年1月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远集装箱运输总部,对集团所属各公司的集装箱船实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初步形成了规模,并在初期就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统一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阶段。其背景是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竞争日趋激烈,处于市场发育成熟期的外国船公司以其先进的营销观念、手段、策略打入中国航运市场,集中经营、分散管理和传统的以完成货运量和揽货量为目标的经营思想和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要求,企业经营必须以市场营销为导向。1997年7月中远集团决定实行中远集装箱运输经营管理一体化和全球市场营销一体化改革。通过对中远集装箱运输总部和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的合并及对集团所属各公司船舶资产的重组,中远集团在国家主管部门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1998年初在上海浦东注册组建了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实现了集团集装箱运输经营管理的一体化改革目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bd347287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1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节能减排重点行业,道路运输业又是交通运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道路运输汽、柴油消耗量在我国石油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近几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1/3,其中道路运输石油消费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超过50%。截至2009年,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的保有量达到1087.4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5.8%,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我国机动车油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1.1道路旅客运输 2009年,全社会完成道路客运量277.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511.4亿人公里[1]。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完成情况及同比增速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同比增速

图2-2 2005—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周转量及同比增速 1.1.1企业总体规模状况 2009年,我国共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业户约22.5万户,其中企业业户1.9万户,个体运输户20.5万户。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中,班车客运经营业户6.1万户、出租客运经营业户13.8万户、旅游客运经营业户0.2万户[1]。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户) 类型合计客运企业个体运输户 班车客运61036843152605 出租客运1382556984131271 旅游客运20761958118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3。 图2-3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 班车、出租和旅游客运企业中,分别有38.4%班车客运企业、26.4%的出租客运企业、49.5%的旅游客运企业的车辆数在10~49辆/户之间[1]。2009年我国各类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4。

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分析

浅谈铁路运输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自从金融危机复苏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7%。而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回暖,我国铁路客货运实现了恢复到往年的平稳增长趋势。 铁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发展铁路交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加快铁路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一、我国铁路的现状 1.我国铁路建设状况 截至2010年底,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迅速增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660.7公里、增长6.6%,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仅2010年全年投产新线4908.4公里、复线3792.4公里、电气化铁路6029.7公里。并且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我国拥有移动设备数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94万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3372台。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5.21万辆,其中空调车3.66万辆,占70.3%。国家铁路货车保有量也已达到622284辆。 2.我国铁路运输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中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已突破16.5亿大关,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也已完成364271万吨。而在运输量和运输效率提高的同时,运输安全也得到了有力保障。2010年全年消灭了责任重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责任行车一般A类及以上事故同比下降33.3%,铁路交通事故路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78%。

我国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是运输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运输效率低、成本高、经营分散,市场非常缺乏能够主导其健康发展的一些大规模的龙头企业,从而提高整个道路运输行业的竞争力。尽管规模较大的运输企业有所增加,但这些企业的业务也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对整个道路运输市场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真正跨地区的道路运输企业寥寥无几。 5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存在大量低质量的运输活动 由于我国道路运输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且经营主体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直接导致了市场存在大量的低质量的运输活动,即:运输服务质量差、创新服务种类少、经营方式落后、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下、现代新技术应用相对滞后,这些均严重阻碍了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只有通过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整合利用各种运输资源,提高运输市场的整体技术含量,才有可能提供高品质的运输服务,促进我国道路运输市场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6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缺乏规范化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放了道路运输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道路运输市场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管理都不够规范化,直到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路运输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推动了道路运输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但是,我国运输市场仍以行政管理为主,运输管理的体制也不统一,造成运输市场被严重割裂,这又制约了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 (二)航空运输市场 民航货运虽然总量不高,但考虑到所承担的货物的价值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航空货运无疑开始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各大枢纽机场纷纷重视并着手建设专业化的货运设施,包括货运中心、物流园区、保税加工区等,证明了航空货运的发展趋势和良好的未来。2010年航空客运量略有上升,客运周转量基本持平,这说明在巨大的市场增量中,航空取得了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客运量增长慢于周转量的增长,航空客运在过去认为并非属于自己的领域也获得了竞争优势,主要原因应归于航空市场的企业竞争和灵活的机票价格。 三运输市场改革策略 为了保证运输市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协调一致,保证各项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对运输市场进行规范,建设健康的运输市场。 1 加快科技投入,加快运输产品的设计开发 公路运输: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并以高速公路为契机,客运中高起点使用性能先进的名牌车型,货运中发展大型拖挂车和专用车,积极组织货物快件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冷藏运输等,并利用技术的改进努力延伸公路的经济运距。当前,公路客运线有的已长达2 000 km以上,公路运输的服务领域已向中长途延伸。铁路运输: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加快推广计算机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从1996年开始,为满足社会运输需求并适应竞争需要,

世界油轮运输市场回顾与 市场展望

2001年世界油轮运输市场回顾与2002年市场展望 2001年世界油轮运输市场对油轮船东来言是苦海求生的一年,由于各船型运费持续下跌,致使其收益入不敷出,经营举步维艰。在原油运输市场中,VLCC型船4条BITR构成航线平均运费由年初的WS138.1点下降到年末的WS38.6点,狂挫WS99.5点,跌幅高达72.1%;SUEZMAX型船2条BITR构成航线平均运费由年初的WS207.5点跌至年末的WS77.7点,净落WS129.8点,暴跌62.6%;AFRAMAX型船3条BITR构成航线平均运费则由年初的WS267.3点降至年末的WS127.5点,大落WS139.7点,下跌52.3%,尤其在下半年,大多船舶在盈亏平衡点以下运营,这迫使部分船东不得不将一些船舶闲置起来以期减少损失,显见船东处境苦不堪言。在成品油运输市场中,船东同样未能逃脱运费一路下泄的弱势厄运,据统计,成品油轮3条主要航线平均运费由年初的WS417.9点下降到年末的WS160.3点,跌落WS257.6点,降幅高达61.6%。 造成2001年原油轮运输市场十分疲弱的主要原因如下: 1.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在2001年明显减慢,全球石油需求萎靡。 据联合国统计,2001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为1.3%,远远低于前年4.7%的水平。经济大国美国去年年末就已经出现经济并不景气的征兆,而在“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打击下该国经济发展更是严重受阻,在第三、四季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分别下降了1.3%和1.1%,最终该国全年经济发展速度仅为1.25%;同样亚洲的日本由于仍未摆脱1997年金融危机的笼罩阴影,致使该国2001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下挫了0.7%;此外,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无大的起色。这些主要石油消费国和地区的经济滑坡致使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持续减少,据国际能源机构EIA统计,2001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仅为10万桶/天,比2000年的70万桶/天减少60万桶/天,这是自1985年以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最低的一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减少阻碍了原油运输市场的强势出现。 2.世界石油需求的减少造成原油运输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由于缺乏货盘支持,运费因此出现大幅下挫。 据国际能源机构EIA统计,2001年世界石油总产量为7654万桶/天,而当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为7600万桶/天,供过于求的直接后果是石油价格的连创新低,欧佩克为保持油价平稳被迫多次采取减产措施,据统计减产总量高达350万桶/天,这造成海湾地区原油出口量大减,由于该地向来是原油运输市场的风向标,因此此地的疲弱不堪引发了其他地区的弱势出现;另外,2000年油轮运输市场的走俏刺激了船东的造船热情,由于当年新增运力过多,这导致运力供需失衡,市场运费因而不断下跌。 2001年成品油轮运输市场的弱势成因与原油运输市场基本类似。在“9.11”事件后,美国航空业的不景气和人们的减少出行造成该国航空用油和汽车用油需求明显下降,由于美国一直是世界成品油需求大国,因此该国的缩减需求对本来已不景气的成品油运输市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001年油轮市场分析 VLCC船运输市场:从VLCC船全年运价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西非/美湾航线总体走势波动不大,这主要与西非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相对稳定不无关系,而其它三条航线则呈现大幅震荡特征,这主要与欧佩克减少石油产量和“9.11”事件有关,在其出现的两次回升行情中,一次是在3月,由于欧佩克采取石油减产行动,这刺激买家大量抢购最终推动市场强烈上扬,另一次则是在9月“9.11”事件之后,买家出于对美国报复行动会引起中

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运输市场现状分析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目前我国公路网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且全国97%的乡镇通了公路。 2011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90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28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增长%。民用轿车保有量4029万辆,增长%,其中私人轿车3443万辆,增长%。 2011 年,在国民经济企稳向好的带动下,公路运输客货运形势良好。全社会累计完成旅客运输亿人次,累计同比增长%;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合计为亿人公里,累计同比增长%。全社会累计完成货运量亿吨,同比增长%;累计完成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长%。公路运输仍是全国客运、货运最主要运输方式。2011 年,公路累计完成客运量亿人次,同比增长%;累计完成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011 年,公路累计完成货运量亿吨,同比增长%;累计完成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2011 年,公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为亿元,同比增长%;投资额占交通运输投资总额的%。 制定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提出了“过渡期车型表”及数据库,发布了3批200个达标车型。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客运运力调控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对全国100座重点城市的103个汽车客运站实施了重点监测。启动了《甩挂运输标准化导则》等有关标准的修订工作。组织拟定了能源消耗监测统计制度。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乃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两条平行的铁轨引导火。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现在我国铁路运输网络已经相当完善,各省、市、自治区都为铁路所联通,形成了以“九纵十横”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全国铁路网络系统。西藏地区也通了铁路,是我国铁路更加完善。同时,随着高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输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1年,全国铁路客运量达亿人,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年均分别增长%、%、%、%。 2011年1-10月份,铁路运输业完成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亿元,实现同比增长%,较上年

油轮运输

1.原油 原油又称石油原油,它是直接由油井中开采出来的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粘稠的可燃性矿物油,为多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复杂混合物。原油经过加工可以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其它化工产品。 2.石油产品 (1)汽油。是石油产品中比重最轻、最易挥发的油品,主要包括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溶剂汽油。车用汽油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密度在0.65g/cm3~0.80g/cm3之间的油状透明液体,按辛烷值的高低分牌号。 (2)煤油。是一种白色透明液体,密度约为0.80g/cm3左右,闪点在43℃左右(作为航空燃料的煤油闪点在0℃~23℃)。 (3)柴油。主要作为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 ①轻柴油:供各种柴油汽车、拖拉机、各种高速柴油机(1000r/min以上)等作燃料用。按凝点高低分+10、0、10、20、35、55六个牌号,分别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0℃、-10℃、-20℃、-35℃、-55℃。牌号越高,凝点越低。 ②重柴油:供各种中低速柴油机(1000r/min以下)作燃料用。按凝点高低分为10、20、30三个牌号,分别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20℃、30℃。牌号越高,凝点越高。 (4)燃料油。按粘度的大小分为20、60、100、200四个牌号。牌号越大,粘度越大。 (5)润滑油。是提取了汽油、煤油、柴油后剩下的重质油,采取减压蒸馏法制成的液体油品。 1.易燃性 石油及其产品容易燃烧的性能称为易燃性。它可以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来衡量。 我国交通部颁布实施的《油船安全生产管理规则》中根据其闪点的高低来划分石油及其产品的危险性等级,闪点越低,等级越小,危险性越大。等级划分如下: 一级石油:闪点在28℃以下的石油。如苯、汽油、石脑油和某些原油等。 二级石油:闪点为28℃及以上至未满60℃的石油。如煤油、某些原油等。 三级石油:闪点为60℃及以上的石油。如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等。 2.爆炸性 石油及其产品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体积百分比)范围时,遇明火就会燃烧,以致压力升高引起爆炸的性能称为爆炸性。油气混合气体能发生爆炸的上下限的浓度称为爆炸极限,上下限之间的数值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只要混合气体中的油气含量在其爆炸范围之内,遇明火就会发生燃烧爆炸。 为了防止混合气体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危害,油船运输中主要的措施是利用惰性气体的充入来控制油品的爆炸极限和爆炸范围。试验证明,随着惰性气体的充入,油品的爆炸下限提高,爆炸上限降低,从而使油舱内的爆炸范围减小,燃烧爆炸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3.挥发性 石油产品的挥发不但会引起数量减少,而且由于其挥发部分多为轻质馏分而使其质量降低,同时为燃烧、爆炸提供了石油气,而石油气的存在也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不良的影响。 石油的挥发性是以蒸汽压为特征的,通常用饱和蒸汽压和雷氏蒸汽压RVP来衡量。 同一油品挥发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挥发越快。此外,挥发性还与压力的大小、油品表面积的大小、油品上方气流的速度及油品自身的密度有关。当装运凝固点高、粘度大的油品或遇高温天气时,需采取控制加温温度或在甲板上洒水(外界温度超过27℃时)的措施,以减少油品的挥发。 4.毒害性 石油及其产品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少量的硫化氢以及某些油品中加入的四乙铅或乙基液等,对人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害。 石油的毒害性通常采用有害气体最大容许浓度MAC或浓度临界值TLV来控制。MAC或TLV以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容积比)的百万分率ppm为计量单位,其值越大,说明该油品的危险性越小。 5.静电性 石油在管内流动与管壁摩擦;油液中掺入水分;从舱口灌注石油,冲击舱壁;用压缩空气扫线;洗舱作业时用水或水蒸气高速喷射舱壁等,都会因摩擦产生电荷。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发生危险,主要从防止静电积聚和防止尖端放电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