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大比特导读】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智能、环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智能、环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家居的技术研究较多,多数是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但系统设计成本高。而对电饭锅的全自动化技术研究则少之有少,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改造了传统的电饭锅,设计了可全自动化控制的电饭锅,并采用GPRS模块,普通手机等简单、廉价的设备开发出了一款可靠性较好的远程电饭锅控制系统,能使电饭锅及时、适量、准确的为人们做饭。

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原理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有利于系统的组装和调试,缩短开发周期。

由于电饭锅信息传输的数据量少,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系统主要采用基于GSM 网络提供的短信业务。

它的原理如下:手机通过GPRS网络发送控制短信到GSM模块中,单片机通过读GSM 模块取得控制命令字并解析得到明确的命令信息,控制继电器动作,完成对电饭锅的控制并以短消息的形式将命令执行情况通过GSM模块反馈到用户的手机上。

2 系统的各硬件实现

本系统主要由全自动电饭锅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组成。全自动电饭锅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添加机械装置改造而成,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则由电源模块、GSM模块、单片机模块、状态检测和控制模块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1 全自动电饭锅的设计

传统的电饭锅无论是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还是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在实时方面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定时时间过长会影响饭的口感等,有效地解决目前电饭锅存在的各种缺陷,是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其中电饭锅的全自动化和远程智能控制是未来电饭锅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实现电饭锅全自动控制,全自动电饭锅是前提,本文结合全自动洗衣机的设计思想,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适当的机械装置,设计出来的全自动电饭锅如图2所示。

设计包括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装置。顶端漏斗为储米装置,直径25cm,高12cm,可一次性存放约5kg大米。取米装置由储米漏斗底端的电磁铁实现,电磁铁选用直流电磁铁HE1-1039,由于卡槽采用倾斜设计,减小了米粒的摩擦阻力。淘米装置由洗米电机和淘米漏斗构成,其中洗米电机选用TN-40.180/HC685G100618.

放米装置由电磁铁和档杆构成,电磁铁同样选用HE1-1039,档杆由可逆电机控制,可以升降,采用行程开关限位,实现电饭锅锅盖的开闭。加水装置由电磁阀和进水管构成,电磁阀选用2W160-15.总的机械动作有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等,单片机接收到控制命令后通过I/O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来实现。

2.2 智能控制电路系统的设计

2.2.1 电源模块设计

GTM900C在上电启动,登陆GPRS网络,发送数据等过程中,通常有较高的电流消耗[3],最高达2A,故电源芯片必须满足至少2A的最大电流供给。电源电路主要由MIC29302-BT

组成,其芯片产生3.8V电压,给单片机和GTM900C模块供电,如图3所示,该电路基本能满足条件。另外1脚是使能端,可接到单片机端口使在不进行联网时芯片不工作,降低功耗。

2.2.2 单片机模块设计

系统MCU选用美国XX仪器公司生产的MSP430系列单片机MSP430F149.它是一款低电压(1.8~3.6V),高性能16位单片机,其中断源多,可以任意嵌套,使用时很灵活。此单片机还具有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支持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能满足本系统需求。

2.3 GSM模块设计

出于制作成本和兼容性的考虑,系统采用华为公司的GTM900C芯片,由于单片机的I/O 口逻辑电平为3.6V,与GTM900C的I/O口2.85V的逻辑电平相差不大,所以无需电平转换就能进行硬件对接。GSM模块和单片机的连接较简单,将两者串口接好,在单片机端将串口参数设置好即可发送相应的AT指令对模块进行操作。GSM模块与单片机的连接情况如图4所示。通信速率为9600Kb/s,采用8位异步通信方式。

系统上电以后,单片机启动GTM900C,查询SIM卡状态,再控制GTM900C完成模块初始化单片机进入睡眠状态。

当有新短消息到达时,由GTM900C模块向单片机发送指令唤醒,单片机读取短信内容并解码,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动作,完成对电饭锅的控制,处理完毕后用指令将短信从SIM卡中删除,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2.4 状态检测与控制模块设计

本模块主要包括状态检测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状态检测电路主要是采集电饭锅的故障信息与完成状态信息,分别有“开始煮饭”,“煮饭结束”,“出现故障”等,各模块采集的数据通过统一的SPI总线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根据各状态数据编码后经GPRS网络发送至手机中。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机械控制和煮饭控制两部分。机械控制主要通过单片机的I/O 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来实现,系统选用HF32FA/005-HS型继电器,单片机与固态继电器的接口如图5所示,图中驱动电路是为了提高单片机驱动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煮饭控制主要是实现电饭锅的煮饭方式的选择,包括“精煮”,“快煮”,“稀饭”,“蒸煮”,“粥”等方式,本系统以“美的FD302”智能电饭锅的控制电路和加热电路为基础,外加继电器实现煮饭方式的选择,单片机由相应的I/O口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相应继电器接通,短时间后,继电器断开,以实现电饭锅煮饭方式选择的全自动按键功能。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主要任务是编写应用程序,本系统的应用程序重点是单片机的程序,其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GSM模块的初始化;

(2)智能控制;

(3)数据通信。

GSM模块是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因此对它的初始化操作必须十分仔细[6].单片机通过串口向GTM900C模块写入相应的AT设置命令,进行初始化,使模块成功粘附在GPRS 网络上,获得网络运行商分配的动态IP地址,与目的终端建立连接。GTM900C的初始化主要包括如下指令:

(1)ATE,关闭回显;

(2)AT+CPIN,检查SIM是否正常;

(3)AT+CGREG设置模块注册提示;

(4)AT+CREG测试联网情况等。除此之外程序还包括CPU的初始化、来短信检测、外部电源掉电检测等,软件系统在初始化CPU时加入了看门狗程序[7],能够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自动复位。图6是主程序的流程图。

4 系统测试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系统上电后,GPRS网络指示灯突然熄灭,模块自动关机,后在供电电压输出端接电容去纹波后,模块正常工作。用SocketTool软件对无线模块进行调试,GPRS 能顺利接通并返回正确的数据。选用酷派8050手机编辑设置米量和煮饭方式的信息“300g,快煮”并发送。单片机收到指令后,完成取米、淘米、放米、加水及煮饭的全部流程,并把煮饭状态反馈给手机。经过4次测试,煮饭煮完成后,手机分别在7s,9s,11s,10s内收到反馈信息,能基本满足要求。系统对米量和水量的计量是根据所选择的煮饭方式并通过单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2)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2)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2) 2.系统的性能特点 (3) 3.系统的设计原理 (3) 二、系统的结构设计 (4) (一)电源电路的设计 (4) (二)相对湿度电路的设计 (6) 1.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原理及结构图 (6) 3.对数放大器及相对湿度校正电路 (7) 3.断点放大器 (8) 4.温度补偿电路 (8) 5.相对湿度检测电路的调试 (9) (三)转换模块的设计 (9) 1.模数转换器接受 (9) 2.A/D转换器ICL7135 (9) (四)处理器模块的设计 (11) 1.单片机AT89C51简介及应用 (11) 2.单片机与ICL7135接口 (14) 3.处理器的功能 (15) 4.CPU 监控电路 (15) (五)湿度的调节模块设计 (15) 1.湿度调节的原理 (15) 2.湿度调节的结构框图 (16) 3.湿度调节硬件结构图 (16) 4.湿度调节原理实现 (16) (六)显示模块设计 (17) 1.LED显示器的介绍 (17) 2.单片机与LED接口 (17) (七)按键模块的设计 (18) 1.键盘接口工作原理 (18) 2.单片机与键盘接口 (19) 3.按键产生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案 (19) 4.窜键的处理 (19) 三、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19) (一)程序设计及其流程图 (20) (二)程序流程图说明 (21) 四、致谢 (22) 参考文献: (22)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此系统采用了精密的检测电路(包刮精密对称方波发生器、对数放大及半波整流、温度补偿及温度自动校正及滤波电路等几部分电路组成),能够自动、准确检测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并将检测数据通过A/D转换后,送到处理器(AT89C51)中,然后通过软件的编程,将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值转换为十进制数字后,再通过数码管来显示;而且,通过软件编程,再加上相应的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及继电器等部分电路组成),设计出可以自动的调节当前环境的相对湿度:当室内空气湿度过高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抽风机,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以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当室内空气湿度过低时,控制系统自动启动蒸汽机,增加空气的水蒸气,以达到增加湿度的目的,使空气湿度保持在理想的状态;键盘设置及调整湿度的初始值,另外在设计个过程当中,考虑了处理器抗干扰,加入了单片机监视电路。 关键词: 湿度检测; 对数放大; 湿度调节; 温度补偿 一、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一)系统的控制特点与性能要求 1.系统控制结构组成 (1)湿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空气的湿度[9]。 (2)微控制器。采用ATMEL公司的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3)电源温压电路。用于对输入的200V交流电压进行变压、整流。 (4)键盘输入电路。用于设定初始值等。 (5)LED显示电路。用于显示湿度[10]。 (6)功率驱动电路(湿度调节电路)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3)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3)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4)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6) 2.1课程设计思想 (6) 2.2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 (6) 2.3调试结果分析 (7) 第三章课程设计方案特点及体会 (8) 3.1 课程设计方案特点 (8) 3.2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1、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电路;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撰写设计报告。 2、技术指标 温度测量范围0—99℃,精度误差为0.1℃;LED数码管直读显示;温度报警指示灯。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1.2.1系统单元电路组成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1.2.2设计电路说明 主控制器:CPU是整个控制部分的核心,由STC89C52芯片连同附加电路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个共阳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计的数值。报警电路: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三极管组成,当测量温度超过设计的温度时,该电路就会发出报警。 温度传感器:主要由DS18B20芯片组成,用于温度的采集。 时钟振荡:时钟振荡电路由晶振和电容组成,为STC89C52芯片提供稳定的时钟频率。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2.1课程设计 2.1.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显示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 使用一个七段LED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来显示各项指标,此方法价格成本低,而且自己也比较熟悉,实验室也常备有此元件。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 采用1602 LCD液晶显示,此方案显示内容相对丰富,且布线较为简单。 综合上述原因,采用方案一,使用数码管作为显示电路。 测温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测温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经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数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1.2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方案比较,结合题目要可以将系统分为主控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框图如下:

电饭锅关机和待机模式的研究

电饭锅关机和待机模式的研究 陈灿坤李秀青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510663) 摘要: 本文对比欧盟指令和IEC、EN、GB标准中“关机模式”和“待机模式”的定义,分析定义的区别,并举例分析了电饭锅产品关机和待机模式。 关键词: 电饭锅;关机模式;待机模式 Analysis on Off Mode and Standby Mode of Rice Cookers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of “off mode” and “standby mode” of EU directive, IEC, EN, and GB standards Then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definitions. Finally, it takes the examples and analyzes the “off mode” and the “standby mode” of rice cookers. Key words: rice cookers; off mode; standby mode 我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普通城市家庭平均每天的待机能耗为0.36 kWh,相当于开着一只30 W的长明灯,每年至少为此多支出60元。 积少成多,仅以电饭锅待机耗电计算,如果每天待机2小时耗电0.02度,全国4亿台电饭锅一年的待机耗电量就高达29.2亿度,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全年1/3的发电量。 由于广大消费者、制造商对标准和技术法规中“待机模式”和“关机模式”认识不足,导致了产品在设计生产、市场准入评估、市场监督和消费者使用中有不同程度的误解,譬如原本为“关机模式”被误判为“待机模式”,原本既不是待机也不是关机的网络模式被要求符合待机模式限值……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并区分待机和关机模式。 1.电饭锅发展历史 二战以后,日本三菱开发了第一台电饭锅,其实就是一个带电热装置的锅,由于没有自动性,而且需要实时看护,实用性亟待提高。 1956年,日本东芝公司试制了700个带“定时功能”的电饭锅,其原理为外锅加水以控制加热时间,当外锅的水蒸发后停止加热,而内锅的米也煮成饭。9年后,这种定时设计被改进,外锅底部安装磁钢温度控制装置,内锅水被米吸收及蒸发后,温度超过104℃时会自动停止加热。超过一半的日本家庭购置了这种新型电饭锅。 20世纪80年代,出现装有微处理器的电子控制式电饭锅开始投放市场,可以设置火力、温度、时间、升温模式等。 2000年在日本、韩国出现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IH电饭锅,相对于传统电热盘加热的电饭锅,IH电饭锅更容易动态调整加热功率,控制升温模式,煮出的米饭口感更佳。 2013年中国市场上出现可以直接WIFI连接网络、可远程控制的电饭锅,可以全自动完成放米、洗米、煮饭、煮粥、保温、关闭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大比特导读】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智能、环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智能、环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家居的技术研究较多,多数是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但系统设计成本高。而对电饭锅的全自动化技术研究则少之有少,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改造了传统的电饭锅,设计了可全自动化控制的电饭锅,并采用GPRS模块,普通手机等简单、廉价的设备开发出了一款可靠性较好的远程电饭锅控制系统,能使电饭锅及时、适量、准确的为人们做饭。 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原理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有利于系统的组装和调试,缩短开发周期。 由于电饭锅信息传输的数据量少,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系统主要采用基于GSM 网络提供的短信业务。 它的原理如下:手机通过GPRS网络发送控制短信到GSM模块中,单片机通过读GSM模块取得控制命令字并解析得到明确的命令信息,控制继电器动作,完成对电饭锅的控制并以短消息的形式将命令执行情况通过GSM模块反馈到用户的手机上。 2 系统的各硬件实现

本系统主要由全自动电饭锅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组成。全自动电饭锅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添加机械装置改造而成,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则由电源模块、GSM模块、单片机模块、状态检测和控制模块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1 全自动电饭锅的设计 传统的电饭锅无论是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还是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在实时方面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定时时间过长会影响饭的口感等,有效地解决目前电饭锅存在的各种缺陷,是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其中电饭锅的全自动化和远程智能控制是未来电饭锅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实现电饭锅全自动控制,全自动电饭锅是前提,本文结合全自动洗衣机的设计思想,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适当的机械装置,设计出来的全自动电饭锅如图2所示。 设计包括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装置。顶端漏斗为储米装置,直径25cm,高12cm,可一次性存放约5kg大米。取米装置由储米漏斗底端的电磁铁实现,电磁铁选用直流电磁铁HCNE1-1039,由于卡槽采用倾斜设计,减小了米粒的摩擦阻力。淘米装置由洗米电机和淘米漏斗构成,其中洗米电机选用TN-40.180/HC685G100618. 放米装置由电磁铁和档杆构成,电磁铁同样选用HCNE1-1039,档杆由可逆电机控制,可以升降,采用行程开关限位,实现电饭锅锅盖的开闭。加水装置由电磁阀和进水管构成,电磁阀选用2W160-15.总的机械动作有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等,单片机接收到控制命令后通过I/O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来实现。

(完整word版)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0 引言 在现代的各种工业生产中 ,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温度控制系统。而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一种基于89C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本温控系统可应用于温度范围30℃到96℃。 1 设计任务、要求和技术指标 1.1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30℃到96℃)内自动调节温度,使水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30℃到96℃)内。 1.2要求 (1)利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要求检测电路尽可能简单。 (2)当液位低于某一值时,停止加热。 (3)用AD转换器把采集到的模拟温度值送入单片机。 (4)无竞争-冒险,无抖动。 1.3技术指标 (1)温度显示误差不超过1℃。 (2)温度显示范围为0℃—99℃。 (3)程序部分用PID算法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4)检测信号为电压信号。 2 方案分析与论证 2.1主控系统分析与论证 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AT89C51为本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其引脚图如图1所示。 2.2显示系统分析与论证 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时间,由于显示范围为0~99℃,因此可采用两个共阴的数码管作为显示元件。在显示驱动电路中拟订了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一:采用静态显示的方案 采用三片移位寄存器74LS164作为显示电路,其优点在于占用主控系统的I/O口少,编程简单且静态显示的内容无闪烁,但电路消耗的电流较大。 方案二: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案 由单片机的I/O口直接带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占用资源少,动态控制节省了驱动芯片的成本,节省了电 ,但编程比较复杂,亮度不如静态的好。 由于对电路的功耗要求不大,因此就在尽量节省I/O口线的前提下选用方案一的静态显示。

简易水温控制器设计报告

简易水温控制器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作用、目的 (2)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3) 1.系统概述 (3)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4)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21) 五.附录 (23) 六.参考文献 (25)

简易水温控制器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的水温控制器,在市电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容器内水的温度,以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将水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当温度小于t1时,两个电阻丝同时通电加热,将容器内的水加热; (2).当水温大于t2,但小于t1时,仅一根电阻丝通电加热; (3).当水温大于t2时,两根电阻丝都不通电; (4).用显示电路显示出开关通断情况; (5).电源:220V/50HZ的工频交流电供电; (6).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 (7).利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套完整的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有的元件清单。 二.设计作用、目的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水温控制器的设计,使我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了解日常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应用; (2).培养学生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

器件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电路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与实验的成果,正确地绘制电路图等。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水温控制器电路的总体框图如图所示。它由水温检测电路、比较电路、电阻丝开关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5部分组成。 图1 简易水温控制电路的总体框图 水温检测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检测水温的变化,在这里利用可变电阻代替热敏电阻,同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比较电路的功能是利用比较器的原理实现水温范围的确定,同时利用滞回比较器的迟滞特性来避免跳闸现象。电阻丝开关电路的功能是完成控制电路和对水温的加热。显示电路的功能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将电阻丝通电与否显示出来。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所有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三角“浪漫电饭煲”推广规划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 三角“浪漫电饭煲”推广策划方案

作者: 穆能 院系: 南昌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 工商治理专科 年级: 2009秋 学号: 0936001451582 指导教师: 吴燕 答辩日期: 目录 一、市场分析………………………………………………………………………

1 (一)市场现状 (1) (二)品牌格局 (1) (三)技术同质化 (1) 二、消费者分析 (1) (一)产品营销因素 (2) (二)品牌选择因素 (2) (三)目标消费群体 (2)

三、竞争对手分析 (2) (一)美的电饭煲 (2) (二)苏珀尔电饭煲 (2) (三)竞争对手分析总结 (3) 四、自身优劣势分析 (3) (一)三角牌“浪漫电饭煲”的优势 (3) (二)三角牌“浪漫电饭煲”的劣势 (3) 五、企业形

象 (3) (一)形象定位 (3) (二)形象广告语 (3) 六、总体营销策略及市场广告创意策略 (3) (一)总体营销策略 (4) (二)总体广告策略 (4) 三角牌“浪漫电饭煲”推广策划方案

湛江三角牌电饭煲是中国电饭煲的领军品牌,是广东家电的代表。公司自1976年生产中国第一台简易电饭锅以来,产销量一直在同行中遥遥领先.“湛江三角,家喻户晓”“百年红牌,全球信赖”响遍了大江南北。1988年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将产品远销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并通过ISO9000-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996年,引进全自动电饭煲生产线,超过98%的自配能力,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饭煲生产基地。近几年,由于市场出现的电饭煲产品太多,分不清好坏,品牌杂乱,电饭煲太多,致使消费者逐渐减少,有鉴于此,我们对三角电饭煲的产品推广策略和广告策略做重新的定位。以“情感路线”为主线,盛大推出“浪漫电饭煲”系列,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浪漫感、幸福感、时尚感。出现在消费者的和经销商的面前,从而重新占据小家电市场。 一、市场分析 (一)市场现状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单片机在测控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既可以测量电信号,又可以测量温度湿度等非电信号。由单片机构成的温度检测、温度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尖端武器、通信设备、信息处理、家用电器等各测控领域的应用中独占鳌头。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越来越多称之为单片机的小电脑在为我们服务。时下,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智能化、遥控化、模糊控制化己成为世界潮流,而这些高性能无一不是靠单片机来实现的。 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家电、汽车、材料、电力电子等 ,常用的控制电路根据应用场合和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有所不同 , 在工业企业中,如何提高温度控制对象的运行性能一直以来都是控制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努力解决的问题。这类控制对象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而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不佳,甚至出现控制不稳定、失控现象。传统的继电器调温电路简单实用 ,但由于继电器动作频繁 ,可能会因触点不良而影响正常工作。控制领域还大量采用传统的PID控制方式,但PID控制对象的模型难以建立,并且当扰动因素不明确时,参数调整不便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因其内部集成了A/D转换器,使得电路结构更加简单,而且减少了温度测量转换时的精度损失,使得测量温度更加精确。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只用一个引脚即可与单片机进行通信,大大减少了接线的麻烦,使得单片机更加具有扩展性。

1.总体设计方案 1.1 总方案设计与选择 实现温度的测量,我们要考虑的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 温度随时都在变化,要做到对温度的时时监控。 ◆ 温度的精度很重要,要做到高精度。 ◆ 测量温度时系统的稳定性要好才行。 本设计是以这三个部分为核心内容。为了实现温度的时时测量,提供以下方案以供参考: 方案一、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主控芯片使用51系列STC89C52单片机。显示模块采用MAX7219驱动数码管显示。初步确定系统由主控模块、MAX7219驱动显示模块以及DS18B20接口模块共三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测试设计框图 方案二、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主控芯片使用Cortex-M3系列lm3s615单片机。显示模块采用数码管显示。初步确定系统由主控模块、显示模块以及DS18B20接口模块共三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2所示。 图2 基于lm3s615单片机的温度测试设计框图 DS18B20接口电路 晶振电路 单 片机STC89C52 复位电路 数码管显示电路 Lm3s615 数码管显示电路 复位电路 DS18B20接口电 路 晶振电路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https://www.doczj.com/doc/bd3343715.html,/news/191958_p2.html 全自动电饭锅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大比特导读】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 青睐,智能、环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 全自动智能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物联网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轻松便捷的煮饭方式越来越受人们青睐,智能、环 保、节能型高端电饭锅将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商品,特别是可远程控制的全自动智能电饭 锅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家居的技术研究较多,多数是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但系统设计 成本高。而对电饭锅的全自动化技术研究则少之有少,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改造了传 统的电饭锅,设计了可全自动化控制的电饭锅,并采用GPRS模块,普通手机等简单、廉价 的设备开发出了一款可靠性较好的远程电饭锅控制系统,能使电饭锅及时、适量、准确的为 人们做饭。 1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原理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设计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有利于系统的组装和调试, 缩短开发周期。 由于电饭锅信息传输的数据量少,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因此系统主要采用基于GSM 网络提供的短信业务。 它的原理如下:手机通过GPRS网络发送控制短信到GSM模块中,单片机通过读GSM模 块取得控制命令字并解析得到明确的命令信息,控制继电器动作,完成对电饭锅的控制并以 短消息的形式将命令执行情况通过GSM模块反馈到用户的手机上。 2 系统的各硬件实现

本系统主要由全自动电饭锅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组成。全自动电饭锅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添加机械装置改造而成,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则由电源模块、GSM模块、单片机模块、状态检测和控制模块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2.1 全自动电饭锅的设计 传统的电饭锅无论是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还是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在实时方面已得到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定时时间过长会影响饭的口感等,有效地解决目前电饭锅存在的各种缺陷,是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其中电饭锅的全自动化和远程智能控制是未来电饭锅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实现电饭锅全自动控制,全自动电饭锅是前提,本文结合全自动洗衣机的设计思想,在传统电饭锅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适当的机械装置,设计出来的全自动电饭锅如图2所示。 设计包括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装置。顶端漏斗为储米装置,直径25cm,高12cm,可一次性存放约5kg大米。取米装置由储米漏斗底端的电磁铁实现,电磁铁选用直流电磁铁HCNE1-1039,由于卡槽采用倾斜设计,减小了米粒的摩擦阻力。淘米装置由洗米电机和淘米漏斗构成,其中洗米电机选用TN-40.180/HC685G100618. 放米装置由电磁铁和档杆构成,电磁铁同样选用HCNE1-1039,档杆由可逆电机控制,可以升降,采用行程开关限位,实现电饭锅锅盖的开闭。加水装置由电磁阀和进水管构成,电磁阀选用2W160-15.总的机械动作有储米、取米、淘米、放米以及加水等,单片机接收到控制命令后通过I/O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来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校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王一飞 班级1507 指导教师聂弘颖 时间2017年10月23日

一、概述 随着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控制系统以其直观、方便、准确、适用广泛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空调系统、智能楼宇等。恒温控制系统,控制对象是温度。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作领域应用的相当广泛,比如温室、水池、发酵缸、电源等场所的温度控制,而以往温度控制是由人工完成的而且不够重视,其实在很多场所温度都需要监控以防止发生意外。针对此问题,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可连续高精度调温的温度控制系统,它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小巧美观,便于携带,是一款既实用又廉价的控制系统。 本项目设计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温度控制功能:被控温度范围可以调整,初始范围25<=T<=35。如果被测温度在25度到35度之间,则既不加热,又不报警;如果被测温度小于25度,则既加热,又报警;如果被测温度大于35度,则报警,不加热。 数码管显示温度,温度精确到整数。 二、方案设计 采用单片机+单总线DS18B20的方案,其中单片机采用51兼容系列 三、详细硬件设计及原件介绍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在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其核心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而单片机又是最小系统的核心,为了方便起见,采用的单片机型号是:STC89C52RC,内部资源有:8KB FLASH ,512B SRAM,4个8位I/O,2个TC,1个UART,带ISP和IAP功能。是近年来流行的低端51单片机。时钟电路采用12.0M晶体,复位电路采用简单的RC复位电路。R=10K,C=10uF,详细电路见总体原理图 3.2 DS18B20简介 DS18B20是采用“1-wire”一线总线传输数据的集成温度传感器,信息经过单线接口送入DS18B20或从DS18B20送出,因此从中央处理器到DS18B20仅需连接一条线。可采用外部电源供电,也可采用总线供电方式,此时,把VDD连接在一起作为数字电源。 因为每一个DS18B20有唯一的系列号(silicon serial number),因此多个DS18B20可以存在于同一条单线总线上,这允许在许多地方放置温度灵敏器件。此特性的应用范围包括HVAC环境控制,建筑物、设备或机械内的温度检测。 3.2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

单片机智能温控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题目:智能温控器 设计者: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一、课题名称: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器课程 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 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控制温度设定按键(增大/减小),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设 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量程为0~99度,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定温度初始化为26度。 1,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两个按键分别接INT0和INT1。 2,采用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模数转换采用ADC0809。 3,单片机根据设定温度S和实测温度P控制继电器R的动作,死区设为2度:当P<=S-1时,控制R接通电加热回路; 当P>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 当S-1

智能电饭煲的设计毕业设计

智能电饭煲的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智能电饭煲中的应用的实现。智能电饭煲是一种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新型多功能烹饪器具。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饭煲也同其它家用电器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动到半自动、全自动以及到现在的智能化产品的过程。但因为价格较高,所以它不能为普通家庭所接受。微电脑或电脑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人性化的界面设计,使得人们一眼看出当前工作状态,让您更安心,各种烹调过程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并且大多的智能电饭煲采用太空“黑晶”内胆,超硬耐磨,恒久美观,所有的这些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省时、省力、耐用的观念做出一种价格低廉、体积又小的人性化的电饭煲是市场所需求的。 本设计以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该电饭煲控制器模拟煮饭专家加热曲线对煮饭过程进行控制,具有多种煮饭模式,并实现了智能控制功能。该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器件较少,达到了减小体积,节约成本的目的,实现了电饭煲的低成本、高性能。AT89C52良好的性能和合理的资源非常适合于智能电饭煲。 关键词:智能电饭煲;Atmel公司;AT89C52;控制系统;单片机

Design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rice cooker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in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electric cooker is a kind of energy into heat of new-type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utensils.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ast-changing today, electric cooker are with other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s experienced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manual to automatic and semi-automatic, until now the process of the intelligent product. But because the price is higher, so it cannot be accepted for ordinary families. Microcomputer or computer control conforms to modern people's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human interface design, make people see the current work of the state, make you more secure, various cooking process by all the computer automatic control, and most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using space "black crystal" bladder, superhard wear-resisting, enduring beautiful, all of these features conforms to modern people's save time, energy, and durable idea made a low price, volume and small humanized electric cooker is market demand. The design of sunplus technology company in the 8-bit microcontroller AT89C52 as the core. The electric cooker controller simulation curve of cook cooks experts heating process control, has a variety of cooking mode, and realized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function.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USES the device less, reached &reduce volume and cost objective, realized the low-cost, high-performance electric. AT89C52 good performance and reasonable resources is very suitable for i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 Key words: I ntelligent electric cooker;Atmel company;AT89C52; control system;MCU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1 系统的相关介绍 (2) 1.1 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1.3 系统传感器DS18B20的介绍 (2) 1.3.1 DS18B20的主要特性 (2) 1.3.2 DS18B20的外形和部结构 (3) 2 系统分析设计 (4) 2.1 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及总述 (4) 2.2 系统显示界面方案 (4) 2.3 系统输入方案 (5) 2.4系统的功能 (5) 3 相关软件编译知识介绍 (5) 3.1 C语言简介 (5) 3.1.1 C语言的优点 (5) 3.1.2 C语言缺点 (6) 3.2 Keil简介 (6) 3.2.1 系统概述 (6) 3.2.2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的整体结构 (7) 4系统流程图设计 (7) 4.1主程序流程图 (7) 4.2 DS18B20控制程序流程图 (8) 4.2.1 DS18B20 复位程序流程图 (9) 4.2.2 DS18B20写数据程序流程图 (9) 4.2.3 DS18B20读数据程序流程图 (10) 4.3 温度读取及转换程序流程图 (12) 4.4 MAX7219驱动程序流程图 (13) 4.4.1 MAX7219写入一个字节数据程序流程图 (13) 4.4.2 MAX7219写入一个字数据程序流程图 (15) 4.5 数码管温度显示程序流程图 (16) 4.6 按键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 (17) 5 电路仿真 (19) 5.1 PROTEUS软件介绍 (19) 5.2 温度控制系统PROTEUS仿真 (19) 6总结 (20) 7参考文献 (21) 附录1 源程序代码 (2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校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王一飞 班级1507 指导教师聂弘颖 时间2017年10月23日

一、概述 随着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控制系统以其直观、方便、准确、适用广泛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空调系统、智能楼宇等。恒温控制系统,控制对象是温度。温度控制在日常生活及工作领域应用的相当广泛,比如温室、水池、发酵缸、电源等场所的温度控制,而以往温度控制是由人工完成的而且不够重视,其实在很多场所温度都需要监控以防止发生意外。针对此问题,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可连续高精度调温的温度控制系统,它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小巧美观,便于携带,是一款既实用又廉价的控制系统。 本项目设计是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温度控制功能:被控温度范围可以调整,初始范围25<=T<=35。如果被测温度在25度到35度之间,则既不加热,又不报警;如果被测温度小于25度,则既加热,又报警;如果被测温度大于35度,则报警,不加热。 数码管显示温度,温度精确到整数。 二、方案设计 采用单片机+单总线DS18B20的方案,其中单片机采用51兼容系列 三、详细硬件设计及原件介绍 单片机最小系统 在基于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其核心是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而单片机又是最小系统的核心,为了方便起见,采用的单片机型号是:STC89C52RC,内部资源有:8KB FLASH ,512B SRAM,4个8位I/O,2个TC,1个UART,带ISP和IAP功能。是近年来流行的低端51单片机。时钟电路采用晶体,复位电路采用简单的RC复位电路。 R=10K,C=10uF,详细电路见总体原理图

温度控制器课程设计要点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控制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31日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14级通信工程班级 2班学号姓名 一、设计题目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两个加热丝同时通电加热,指示灯发光; 2、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两根加热丝都不通电,指示灯熄灭; 3、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 4、利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套完整的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有的元件清单; 5、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参考文献 [1]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2~55. [2]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8. [3]徐国华.电子技能实训教程[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3 ~15. [4]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5. [5]翟玉文等.电子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13. [6]万嘉若,林康运.电子线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29. 四、设计时间 2015 年12月2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设计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等优点的温度控制电路。本文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器电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进行温度的采集与控制。主要由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组成。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成本更低、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的电子产品所替代,本课程设计是一个以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的环境温度简易测控系统,用于替代传统的低精度、不易读数的温度计。但系统预留了足够的扩展空间,并提供了简单的扩展方式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改成多路转换,既可以增加湿度等测控对象,也能减少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干扰。 首先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变成电压信号,然后送入两个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电路,让电位器来改变温度范围的取值,最后信号送入比较器电路,通过比较来判断控制电路是否需要工作。此方案是采用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选用模拟电路,用电位器设定给定值,反馈的温度值与给定的温度值比较后,决定是否加热。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比较器继电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