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介入指南

肝癌介入指南

肝癌介入指南
肝癌介入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操作指南

推荐I

1.病理诊断:肝内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2.临床诊断:

(1)AFP>400μg/L,持许4周以上,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有坚硬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2)AFP≤400μ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0μ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LP或γ-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检查方法:

推荐I

1.多普勒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

2.CT,初诊患者需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需包括动脉期);

3.MRI,初诊患者需行平扫加动态增强;

4.血管造影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肝癌患者,而无创检查方法又不能确定诊断时;

5.初诊患者需行病灶穿刺活检,若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且临床诊断支持肝癌者可无需穿刺活检。

推荐II

PET-CT

一、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

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证

推荐I

1. 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或继发性肝癌;

2. 肝功能较差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

3. 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

4. 骨髓抑制经治疗后纠正者。

肝动脉化疗(HAI)的禁忌证

推荐I

1. 肝功能严重障碍者;

2. 大量腹水者;

3. 全身情况衰竭者;

4. 严重骨髓抑制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适应证

推荐I

1. 肝肿瘤切除术前使用,可使肿瘤缩小,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

2.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

3. 小肝癌;

4. 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

5. 控制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

6.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7. 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禁忌证

推荐I

1. 肝功能严重障碍,属Child C级,如:严重肝细胞黄疸(胆红素>3mg/dl)、大量腹水者;

2. 凝血机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3. 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以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

4. 感染,如肝脓肿。

5.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估计治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6.全身情况衰竭者。

推荐II

1. 肝功能欠佳,属Child B-C级间,ALT>120u(视肿瘤大小)、

2. 凝血机能减退等;

3.癌肿占全肝70%或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

二、超选择插管,保护病人肝功能;

介入操作程序

肝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则需探查其他血管(如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膈下动脉等血管造影),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

灌注化疗:在仔细分析造影片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给和灌注化疗。介入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决定。一般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将化疗药物稀释至150~200ml左右,缓慢注入靶血管,对特殊药物根据药物本身药代动力学进行灌注。

肝动脉栓塞: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剂。栓塞时必须超选择插管,尽量至肿瘤供血动脉内。一般用超液化乙碘油和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经导管缓慢注入。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肿瘤供血动脉的多寡灵活掌握,透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是否浓密,瘤周是否已出现少许门静脉小分支影为界限,碘油如有返流或滞留在血管内,应停止注射。如有肝动脉-门静脉瘘和(或)肝动脉一肝静脉瘘,可先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等堵塞瘘口,再注入碘油,或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和碘化油混合,然后缓慢注入。

F.介入操作要点

推荐I

1.先用末梢类栓塞剂行周围性栓塞,再行中央性栓塞。

2.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栓塞剂用量应充足,尤其是在首次栓塞时。

3.不要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利于再次TAE,但肝动脉-门静脉瘘明显者例外。

4.如有两支动脉或两支以上动脉供应肝肿瘤,应将每支动脉逐一栓塞,以使肿瘤去血管化。

5.肝动脉-门静脉瘘较小者,仍可用碘油栓塞,但应慎重;

6.尽量避免栓塞剂进入非靶器官。

7.栓塞后再次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动脉栓塞情况。对条件允许患者,应尽量使肿瘤去血管化。

G.疗效评价

推荐I

1.技术或解剖成功标准: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化疗栓塞后肿瘤染色减少或消失。

2.临床疗效评价

(1)临床治愈:肿瘤病灶消失,或缩小75%以上,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完全坏死,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正常。生存期达5年以上。

(2)明显好转:肿块缩小3 50%,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充填面积3肿块面积的80%。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坏死,仅在肿瘤周缘有少许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降到术前的70%以下。生存期达1

年以上。

(3)好转:肿块缩小3 25%,< 50%,瘤灶内碘油非均匀性沉积,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50%。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部分坏死,坏死区域约占30%-50%。部分存活。甲胎球蛋白降到术前的50%以下。生存期达6个月以上。

(4)稳定:肿块缩小<25%,瘤灶内碘油沉积稀疏,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30%。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分存活,仅小部分坏死,坏死区域3 10%,< 30%。甲胎球蛋白未下降或仅降到术前的30%以下。

(5)进展或恶化:肿块增大,瘤灶内无碘油沉积或呈散在斑点状,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10%。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存活区域390%,肿瘤血管明显增多,肿瘤染色明显,可见新的肿瘤病灶。坏死区域<10%。甲胎球蛋白升高。

H.并发症

推荐II

1.30天死亡率、肝肾功能衰竭和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均不超过1%;

2.需外科或输血处理的穿刺点血肿,不超过5%;

I.随访及介入间隔期间治疗

随访:时间通常为介入治疗后35天~3个月,原则上为病人从介入术后恢复算起,至少3周以上。介入治疗依随访结果而定。若影像学检查肝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浓密,肿瘤组织坏死且无新病灶或无新进展,则暂不作介入治疗。

介入间隔期间治疗:推荐采用保肝、提高免疫力及中医扶正固本治疗。

中医中药:介入术后2周可开始使用。推荐:扶正固本,补气,提高免疫力,调理脾胃。

不推荐: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

提高免疫力药物: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Ⅱ、肿瘤坏死因子、LAK细胞、香菇多糖、保尔佳等. 可单独或选用2-3种药物联合使用。

三、TACE为主的“个体化”方案;

1.肝肿瘤缩小后II步切除

推荐I

大肝癌经介入治疗后缩小,多数学者主张II步外科手术切除,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不推荐:

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行II期外科手术切除:1、肝动脉造形及CT片显示主瘤灶之外,有数个子结节且难以切除者;2、瘤体直径>5cm,仅能作姑息性手术切除者;3、门静脉主干或大分支,或肝静脉大支内有癌栓者;

4、已有肝外转移者;

5、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者。

2.肝肿瘤术后的预防性介入治疗

推荐I

肝癌切除术后40天左右行首次肝动脉插管,若肝动脉造影未发现复发灶,先行化疗,再根据造影表现注入碘油,行碘油CT检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和治疗小的复发灶。若无复发灶,则推荐分别间隔3个月和6个月行第2、3次肝动脉预防性灌注化疗。

3.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时的治疗

推荐I

肝癌压迫、侵蚀、阻塞胆管所致梗阻性黄疸,可先行经皮穿刺肝脏胆道减压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或置放胆道内支架于梗阻部位,使患者黄疸下降,肝功能恢复。待患者肝功能恢复至可以承受化疗栓塞时再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称之为“双介入”治疗。

4. 门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

①根据门脉主干阻塞的程度, 门静脉向肝血流情况,以及肝门区侧支血管形成来决定TACE方案;

②脾动脉灌注化疗;

③合适患者可置放门静脉支架:经皮穿肝门静脉途径,经皮穿脾门静脉途径。

5. 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

处理此类肝癌,视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而定。若血管腔狭窄在50%以下,则按常规化疗、栓塞。若狭窄大于50%,则应于狭窄部位置放金属内支架,保持下腔静脉的畅通,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6. 肝肿瘤破裂出血的治疗

属紧急情况,需输液、补充血容量、止血、维持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选择性肝动脉插管, 阻断肝动脉血流;同时根据情况采用在肠系膜上动脉或¤和脾动脉,推注血管加压素, 减少门静脉回流量。

7.肝癌伴肺转移的治疗

根据患者一般状况和转移瘤的情况,可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肺动脉灌注、肺动脉化疗药盒系统植入术等治疗。

8.TACE联合RFA、放疗、基因等治疗;

TACE联合RFA治疗主要包括小肝癌,大肝癌TACE后补充治疗;TACE联合放疗主要包括局限性大肝癌,门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癌栓,放疗方案推荐适形放疗;TACE联合基因治疗根据基因治疗药物的适应证和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 【摘要】对218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告知手术过程和术中配合方法进行术前评估、训练、准备,术中配合、观察,术后观察与护理等。结果通过专业化的护理,218例患者术中情绪稳定,配合得当,治疗过程顺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介入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引导使患者掌握恰当的配合方法,及时处理术中患者不适,术后认真观察即使处理各种不适是使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统计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共计218例,行632次介入治疗,男181例,女137例,年龄28~78岁,平均55.6岁,均经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或病理等确诊。 1.2治疗方法 在局麻下按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在X线电视监控下,将导管送至肿瘤供血的靶动脉,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肿瘤用药:顺铂60~80mg或卡铂400~600mg、表阿霉素或吡柔比星50mg、5-氟尿嘧啶1000~125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0~200ml的溶液,经导管内缓慢匀速注入(用高压注射器),然后注入栓塞剂(超液化碘油和表

阿霉素或吡柔比星20~30mg,混合乳剂10~30ml,或明胶海绵颗粒)。推注完毕退出导管,压迫止血,局部包扎。 2护理 2.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时,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常同死亡、家庭条件及病痛折磨发生直接关系,有的无法正确面对现实、自暴自弃,不能主动地配合治疗;有的求生欲望强烈,害怕面对死亡,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治疗上。故在介入治疗前、中及治疗后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和痛苦,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所以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认真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精神压力降到最低,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同时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患者和家属对此不甚了解,作为护理人员应表现出热情、关怀、理解及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患者的思想状况,通过亲切交谈,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同意及配合。术前要详细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此手术的优越性、目的、意义、操作过程、术中配合注意事项、会产生哪些不适的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对手术过程有大概的了解,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稳定患者情绪,使之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治疗负效应。 2.2术前护理 2.2.1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检查术前准备完成情况术前一天完

肝癌介入治疗的优劣

肝癌介入治疗的优劣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也因而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众多疗法中已成为除手术外治疗肝癌的首选疗法,又称放射介入治疗,目前习惯上常把这一疗法都俗称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有利也有弊。 肝癌介入治疗优点: 1、疗效确切,治疗成功者可见到AFP迅速下降,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等。 2、机理科学: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供,因此双管齐下疗效好,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3、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4、年老体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须全麻,保持清醒。 5、费用相对比较低。 6、可以重复进行,诊断造影清晰,便于对比。 7、对部份肝癌可缩小体积后作二步切除。 8、可作为综合治疗晚期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肝癌介入治疗缺点: 1、肝癌主要供血依赖肝动脉,但癌块周围有门静脉血供,癌细胞可以“苟安偷生”。 2、操作有一定难度,导管应超选择进入供血动脉疗效才佳,但有时进入肝动脉都很困难。而有的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3、尽管超选择进入,仍有明显副作用,我院资料分析,消化道反应最多。 4、已有门静脉癌栓者须酌情考虑或去除癌栓。 5、即使操作超选择顺利进行,由于高压注射等原因,可造成误栓,分流及可能有不可避免的微转移产生。 6、对正常肝细胞仍有损伤,少数病人甚至出现肝机能不全。 7、对癌块太大者疗效欠满意。

8、有的病人一次治疗后血管即堵塞,以致再操作困难。 为了使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临床上一般加以药物辅助治疗,灰树花D阻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是由日本难波宏彰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并提取成功的高效抗癌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禁忌少,无毒副作用。 Michael B. Schachter, M.D.(Dr. Schachter,纽约Columbia College 物理及外科医学博士。他现持业于美国加州、密西西比及新泽西州。)提出:灰树花D阻分能迅速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对抗癌细胞,达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而且口服Maitake,就能达到很强的抗癌效果。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介入治疗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广泛运用于肿瘤患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肝癌的介入治疗是在X线机等设备的监视下,经皮肤穿刺动脉,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经动脉管注入,对肿瘤病变进行直接治疗[1]。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小,操作简便,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和影响,而且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正确的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 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肝病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介入治疗方法是采用肝动脉穿刺插管,应用导管技术置管于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和栓塞剂,药物在动脉内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疗效高。 2护理 2.1心理护理肝癌患者一旦知情,一般就会感到悲观失望,对生活丧失信心。对于这类患者治疗时应进行现场说教,介绍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反应,从而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根据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的不同,针对性地消除其恐惧、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对不知情的患者进行保密治疗,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2术前护理术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按穿刺部位做好两侧腹股沟及会阴部的清洁备皮,督促患者清洗该处皮肤。测量血压,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术后对照。做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及碘过敏试验[2],做好肝、肾功能检查。术前2d给予保肝、保肾药物,术前8h开始禁食。 2.3术后护理2. 3.1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护理术后6h内严密观察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神志意识的改变。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h 并用沙袋压穿刺点6h以上,防止穿刺点皮下出血和血肿。24h后松弹性胶布并覆盖无菌纱布2~3d,避免浸湿,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肢体呈外展伸直位,24h后方可逐渐离床活动。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敷料包扎情况,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及早发现有无股动脉血栓形成。应行正确肢体功能锻炼,可抬高患肢予以热敷、按摩,并观察症状有无改善,如疑有股动脉栓塞,出现肢体发麻,则禁忌按摩,以防栓子脱落。 2.3.2发热的护理介入治疗后早期发热大多是由于肿瘤坏死产生吸收热[3],一般在38.0~38.5℃,不超过39℃。术后1周左右,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范围,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 2.3.3胃肠道反应护理介入治疗后由于肿瘤被栓塞引起缺血缺氧坏死,胃肠道反应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化疗药物也可引起恶心呕吐;且介入治疗时牵拉,栓塞剂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也可诱发恶心、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观察并记录呕吐物、排泄物的量、性质及颜色,及早发现消化道出血先兆,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被污衣被。注意腹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呃逆频繁者可予以胃复安20mg肌内注射,严重者内关封闭加穴位针灸。 2.3.4饮食术后若无明显恶心呕吐则鼓励多饮水。术后先以少量流质温凉食物为宜,第2天可以半流质,第3天起可以恢复正常饮食,进食宜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2.3.5穿刺部位血肿和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发生血肿和出血常因局部压迫不当,反复多次穿刺血管,术后穿刺侧肢体过早屈曲、活动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术后患者应卧床24h,穿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马然(鞍山市第四医院,辽宁鞍山114034) 【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肝癌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和精心护理,并观察其病情变化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结果16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痊愈出院。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肿瘤;介入治疗;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5-0755-02中图法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

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怎么办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不及时或者疗法不当,很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在肝癌治疗方法多样化的今天,治疗肝癌,多数患者选用介入的疗法进行,虽然治疗效果很显著,但不少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疼痛的病症,由于介入疗法治疗肝癌会在很大程度上杀死肿瘤组织,肿瘤组织做“最后的抗争”的时候,会使患者感到轻微的疼痛,这一切纯属正常现象,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过于担心,但如若疼痛较为严重,则需要尽早请主治医生进行诊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如此多的肝癌患者选择介入疗法进行治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介入疗法是时下治疗肝癌最常用的疗法之一,该疗法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受到专家及患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创伤小:皮肤切口仅为2mm左右; 2、靶向性即针对性强:可有的放矢直接作用于肿瘤,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3、康复快:通常在术后12小时可正常活动,3~7天即可出院; 4、可重复性强:视病情和治疗需要,可分阶段、多次、重复实施; 5、可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如对于原发性肝癌,首先采用肝动脉栓塞,最大限度闭合肿瘤血管,再采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在较短时间内,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荷,最后有序应用免疫生物治疗,从而达到现代医学与高新技术融合,治疗的协同、叠加、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 肝癌介入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积极乐观的面对即可,也可服用中药调理,最终达到缓解疼痛巩固疗效的目的。“三联平衡疗法”是中医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采用“扶正”“疏通”“祛毒”三大对策,针对病人具体病情,重点用药,辨证医治,可以有效调节病人阴阳气血腑脏等生理机能平衡,增强免疫力,降低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防止癌细胞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指南-

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指南 蓬莱市人民医院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 ,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无外科手术指征 ,能够外科手术切除者仅占 28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 3~6 个月。虽然肝动脉灌注化疗( HAI) 和栓塞( HAE) 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已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疗法的首选方法 ,但是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 ≥5年生存率仅 9. 0 %~16. 2 %。肝癌的介入治疗在我院虽然已开展了 10 年 ,但很不规范 ,不论是对适应证的掌握 ,还是在介入治疗的方法上都很不一致 ,不仅影响了肝癌患者的介入疗效 ,而且还造成了一些不 必要的药品浪费。 我院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方案(草案) 。其主要内容包括: (1)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 (2)微导管超选择插管; (3)制定优化的“个体化”方案; (4)制定疗效观察、分析的指标和方案。 1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 1. 1 肝动脉化疗( HAI) 适应证 (1) 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或继发性肝癌; (2) 肝功能较差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 (3) 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 1. 2 HAI 禁忌症 无绝对禁忌症 ,但对于全身情况衰竭者 ,肝功能严重障碍 ,大量腹水 ,严重黄疸及白细胞 < 3 000 者 ,应禁用。 1. 3 肝动脉栓塞( HAE) 适应证 (1) 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 ,可使肿瘤缩小 ,有利于切除 ,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 ,控制转移; (2)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 < 70 % ; (3) 小肝癌; (4) 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 (5) 控制疼痛 ,出血及动静脉瘘; (6)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1. 4 HAE 禁忌症 (1) 肝功能严重障碍 ,如:严重黄疸[ 胆红素 > 51μmol/ L ,ALT > 120U (视肿瘤大小) ] 、凝血机能减退等。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 ,肝功能属 Child C 级; (2) 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以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 ,侧支血管形成少者; (3) 感染 ,如肝脓肿; (4) 癌肿占全肝 70 %或 70 %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 ,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 ; (5) 白细胞 < 3 000 ; (6) 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者; (7) 全身情况衰竭者。 1. 5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操作程序 采用 Seldinger 方法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导管置于肝总动脉造影 ,对比剂总量为 30~40ml ,流量为 4~6ml/ s 。图像采集应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 ,则需探查其他血管(此时常需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在仔细分析造影片表现 ,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 ,超选择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右、左动脉支给予灌注化疗。用生理盐水将化疗药物稀释至 150~200ml 左右 ,

肝癌介入治疗图片

肝癌介入治疗图片 为了减少肝癌的发病率,肝癌介入治疗显得非常必要。那么,肝癌的介入治疗图片是怎样的?就是在X线电视、CT、B超引导下,将特制的穿刺针、导管插入肝脏的肿瘤区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方法。取得了较多的临床经验,因此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 根据NCCN美国癌症治疗指南,介入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采用局部靶向药物灌注、肿瘤血管栓塞及氩氦冷冻消融等方式集中杀灭肿瘤细胞,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减少恶性肿瘤数量、体积),并结合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等,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并可逆转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 在肝癌中,血管性介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主要是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其主要生理学基础是正常肝细胞的血液供应20%-25%来自肝动脉,75%-85%来自门静脉。而原发性肝癌的血液供应90%-95%来自肝动脉,这就为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肿瘤提供了解剖学基础。三者具体技术方法是相同的,就是在皮肤上穿刺大概3-5mm的小口,从动脉内插管至肝癌供血动脉,再通过导管给药,不同之处在于给的药物不同。 介入治疗优点 肝癌介入治疗的优点大致有以下几点: 1、疗效确切,治疗成功者可见到AFP迅速下降,肿块缩小,疼痛减轻等; 2、机理科学:介入治疗局部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供,因此双管齐下疗效好,毒性较全身化疗小; 3、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4、年老体弱及有某些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须全麻,保持清醒; 5、诊断造影清晰,可以重复进行,便于多次对比; 6、对部分肝癌可缩小体积后作二步切除; 7、可作为综合治疗晚期肿瘤重要手段之一; 8、肝癌介入治疗费用相对比较低。

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

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 介入治疗不同于单纯化疗,不必要3--4周一次,在疗效非常好的情况下,可以连做3到4次。但是单纯介入治疗是无法完全杀死肝癌细胞的,即使最成功的介入手术,在原来部位再次活检依然可以查到癌细胞,因此肝癌介入治疗后易复发转移。并且介入治疗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介入药物对神经的刺激,会引起酸痛,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发热。 一、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 1、肝功能损害: 肝功能损害是肝癌介入治疗主要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升高,发生率7%~100%,多是由于化疗药物、栓塞剂的细胞毒性及治疗后坏死组织吸收所致。 2、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达44.8%~83%,多是由于介入治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降低或不思饮食等等。 3、血象降低: 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25%~30%,多是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所致,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周内。 4、疼痛: 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为主,发生率3O%一l00%,多是由于栓塞后肝脏局部缺血,致肝局部血管肿胀刺激肝包膜或造影剂、栓塞剂直接刺激引起,一般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5、发热: 发生率10%~100%不等,多是由于肿瘤组织急性缺血、坏死、脱落、吸收所致,一般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体温在37.5-38℃之间,可持续5-7天,但也有个别患者体温在38.5℃以上,持续时间为9~14天。 6、穿刺部位的损伤: 发生率在2%~13%之间,表现为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动、静脉痉挛或血栓形成等等,多是由于病人凝血机制障碍、术中应用肝素或术后止血压迫过度等原因所致。

漳州市医院肿瘤院士工作站李泽玲主任提醒,肝癌介入治疗虽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因治疗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所以为有效避免肝癌介入治疗副作用的发生,只有符合肝癌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才可以选用。建议结合生物多细胞免疫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副作用的产生,稳定白细胞的数量,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力。同时该疗法能够清除体内一些残余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防止肝癌复发。 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由于病人免疫系统的破坏,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是应该及时进行护理,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肝癌介入治疗后如何护理?饮食应注意什么? 二、肝癌介入治疗后护理措施如下 1、发热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肝癌病人发热主要是癌性发热、感染以及药物性发热。 【处理】 (1)多喝开水。 (2)如发热过高可用冰袋冰敷,温水擦浴。 (3)注意保暖,勤换衣裤,保持衣物的干燥清洁。 (4)如高热持续不退,应与医生取得联系。 2、便秘肝癌病人便秘是由于长期卧床,或服用利尿剂,或情绪因素,膳食中的粗纤维含量过少,饮水过少引起。 【处理】 (1)养成定时上厕所的习惯。 (2)用开塞露肛塞剂或开塞露灌肠剂,勿用力排便。 (3)多饮开水。 (4)膳食中有足量定额粗纤维食物。 (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 注意事项如下 忌烟、酒。

大肝癌未必就是晚期

大肝癌未必就是晚期 肝癌 https://www.doczj.com/doc/bd2918457.html,/ 从医生的角度看,大肝癌未必就是晚期,大肝癌也可以是早期。只要包膜完整、无多发病灶.就可以手术切除。即使是一些无法进行一期手术切除的病例,也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而绝非无能为力.坐以待毙。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26万人发生肝癌。其中11万人死亡。肝癌素有“急性癌”之称.起病隐匿、发展快、预后差。肝癌临床诊断后,如不经特殊治疗.绝大多数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效果最好。 肝癌肿瘤的直径超过5厘米的为大肝癌。由于肝癌在早期没有特异性表现,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当明显感觉腹部胀痛不适,甚至摸到腹部巨大包块而就诊时,往往已经是大肝癌。过往认为肿瘤越大.分期越晚,像老王这么大的肿瘤就应该是晚期了。但最近医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曾被认为是晚期肝癌、不能进行手术的孤立性大肝癌,有部分竟是早期肝癌,手术疗效十分显著。这一发现,预示着曾经被列入“不可手术救治”黑名单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有救了。 这些大肝癌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甚至某些医生限于经验、技术和条件,宣判这些患者“死刑”,从而放弃了有效的治疗。事实上,只要肿瘤有完整的包膜、无多发病灶、残留肝脏预测能有效代偿肝功能,即使是紧邻大血管的巨大肿瘤,也可安全地实施手术切除。当然,这需要手术者有熟练的切肝技术,以及有效地判断残余肝脏的代偿功能。另外,手术时如能有效地阻断肝癌侧的出入肝血流,则可以减少术中的出血,又可以保护残余肝脏的血液供应及其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这样,大肝癌手术多发病灶、远处转移、严重肝硬化等.都不适合手术治疗。肝癌较局限、肝功能正常、肝硬化不严重者,以

肝癌的介入治疗

肝癌的介入治疗 作者简介:葛永祥(1972.7-),男,硕士,主治医师,天津医学会传染病分会青年委员,研究方向:中 西医结合肝病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13-02 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 20年来,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包 括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中包括: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术、肝段、肝亚段栓塞术、暂时性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夹心面包疗法、多元动脉灌注栓塞术、永久性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灌注术、植入性药盒导 管系统、动脉内栓塞结合内放射治疗;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包括:化学性治疗、物理性治疗 和经皮放射性核素瘤内注射治疗等技术。21世纪外科仍将在肝癌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但介 入治疗肝癌的方法也将会大有作为。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死亡率逐年增高,是影响我国人 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约2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0%,其中 42.5%的肝癌分布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兴起,使众多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 患者有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成为了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I)在小肝癌治疗中几乎可与手术切除相媲美。进入90年代,各种局部治疗方法如微波、射频、激光、冷冻、热疗等大量出现,使间 质治疗也日趋成熟;在此期间,由于各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使许多原本不能切除的肝癌 缩小后能二期切除[1]。近 20年来,国内外的介入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经皮经血管治疗技 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 1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 1.1肝动脉栓塞术 (TAE)TAE是在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6年Goldstein[2]首先报道了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国内林贵于1983年首先报道了采用 TAE治疗HCC的临床应用。后来,随着各种栓塞剂的开发与应用,TAE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用于 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肝癌病例的姑息治疗,甚至与手术切除成为并列的可选方法。近年来在TAE的技术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栓塞方法在临床上开展、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肝动脉一门静脉联合栓塞术 (TAPVE)、肝亚段栓塞术 (THSAE)等。 1.2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术(TAPVE ):TAE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肿瘤所在节段的门 脉分支,本技术常采用实时电视透视监控置管[3]。Nakao50[4]等报道 TAE结合相应节段门静 脉分支栓塞,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主瘤、肝内转移灶及门脉瘤栓的坏死率均高于TAE组。 1.3肝段、肝亚段栓塞术 (THSAE):又称水门汀疗法 (eement therapy),即超选择插管做 LP-TAE。Nakamura[5]认为碘油超过一定限量可以从肝窦返流到门脉小支,起到动门脉栓塞的目的。wallace[6]研究认为碘油与无水乙醇一定比例混合栓塞同样能达到该目的。常采用同轴导管法、药物辅助法(如血管收缩剂)或直接超选择导管插入法。适用于瘤体位于单个或少数几个肝段、亚段的病例,可伴有或不伴有子灶,或因肝功能严重异常而不适合常规肝动脉栓塞的患者[7]。 1.4暂时性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E-THVO)适用于局限肝叶、段肿瘤及伴动-肝静 脉瘘者。金泽右等阻断肝静脉下动脉造影发现显影动脉增多。此方法可避免栓塞剂入体循环, 并使动-肝静脉瘘患者可行TAE治疗,同时提高了局部化疗药浓度并起到TAPV E作用[8]。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_钱骏

作者单位: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专题综论·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钱骏 冯敢生 【主题词】 肝肿瘤/治疗; 癌,肝细胞/治疗; 栓塞,治疗性 【Subject words】 Liver neoplas m/therapy; Carcinoma,Hepatocellular/therap y; Embolization,therapeutic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二十二万人死于肝癌[1]。介入治疗肝癌目前被公认为是治疗不可切除性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手段,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其总体疗效仍欠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下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耐药以及术后肿瘤侧枝循环的生成等,是其中几个最主要的原因。由于肝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单一治疗模式,包括单纯介入治疗都难以治愈肝癌。 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综合介入治疗肝癌是指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相联合以及介入治疗与肿瘤生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其目的在于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避免其缺点,协同作用,获得单一治疗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疗效。现就目前综合介入治疗的方法作一评述。 1.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如IL-2/IL-12、TNF、IFN)、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如LAK、TIL、CTL)、肿瘤主动免疫治疗(如OK-432)。但单纯使用免疫制剂的毒副反应较大,限制了临床有效剂量的使用。介入免疫联合治疗,如细胞因子免疫治疗、过继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与TACE或瘤体内注射法联合运用,或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细胞增长,减轻瘤负荷;或可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和某些化疗药物的抗癌效应,产生协同效应;或可在肿瘤局部刺激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克服化疗栓塞使肿瘤患者免疫力更加低下的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于志坚等[3]报道肝动脉灌注IL-2、IFN联合TACE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86例,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率达55.8%,优于单纯TACE组的3 2.1%。 2.肝癌的介入导向疗法:导向疗法是利用有一定特异性的载体(包括铁蛋白抗体、甲胎蛋白抗体、抗人肝细胞癌抗体、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碘化油和非抗体类如非降解玻璃微球等),把药物(如表阿霉素或生物反应调节剂)或其他杀伤肿瘤的物质(如放射性核素)选择性地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采取介入方法即经肝动脉给药有其巨大优势,既可减少或避免生物导向免疫治疗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稀释、生理屏障和非特导性吸收,又可增加肝癌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癌/肝比,减少全身的毒副反应。放射核素如131I为弹头的制剂其杀伤力大于化疗弹头,而双弹头的运用则可集中化疗和放疗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杀伤肿瘤的效能。通过多种单克隆抗体混合使用以及利用核素弹头减少抗原表达异质性的影响,并增加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对清除肝癌亚临床灶,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具有广阔的前景。 3.介入联合基因治疗:随着基因工程和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经介入方法行基因治疗已渐成雏形并正走向临床。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肿瘤局部,具有导向可靠、操作简便和直观的优点,可使全部肿瘤细胞均有被转染的机会;而经肝动脉插管注入目的基因,则可使目的基因在靶器官相对定向地表达,能够增强目的基因的治疗作用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副作用[4]。经介入途径进行联合基因治疗,从多方面调整机体的抗肿瘤作用,综合强化了各种单一基因的治疗效果,它包括自杀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5-FC和HSV-tk/GCV系统)、免疫因子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如IL-2和GM-CSF)、肿瘤生长抑制基因的联合应用(如p53和p16两种基因)、自杀基因和细胞因子基因的联合治疗(如CD

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d2918457.html, 肝癌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刘琼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 原发性肝癌(又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预后比较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在第2-3位,以东南沿海地区多见。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男多于女。近年来该类患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发病原因不明确,估计与病毒性肝炎、食用霉变食物及饮水污染等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有:①多数病人首发症状为肝区疼痛。 ②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③乏力、消瘦、贫血、黄疸、腹水等全身症状。④中、晚期主要体征表现为肝肿大。⑤并发症有肝性昏迷、上消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感染等。患者一旦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但绝大多数人发现已属晚期,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介入治疗已成为晚期肝癌治疗的首选,介入治疗在临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现就简单的介绍一下何为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能阻断肿瘤供血,封闭肿瘤血管床,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他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和血管外介入。其中血管内介入有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及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血管外的介入包括射频消融、电消融等。 介入治疗前的护理 1 术前认真仔细收集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判断有无禁忌症。嘱患者术前6小时禁饮禁食并做好穿刺处皮肤准备,准备好所需物品及药品,检查有效期及导管质量,防止术中出现断裂、脱落和漏液等。 2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保持病室环境的整齐清洁,护理人员解释耐心、认真、态度和蔼,建立良好的护患關系,帮助病人消除紧张、恐惧心里,对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耐心解释介入治疗(肝动脉插管化学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治疗的重要性,解释其优缺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主动配合。 4、介入治疗后的护理 (2)介入治疗后护理

肝癌介入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操作指南 推荐I 1.病理诊断:肝内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2.临床诊断: (1)AFP>400μg/L,持许4周以上,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能触及有坚硬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2)AFP≤400μ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的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者,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0μ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LP或γ-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 检查方法: 推荐I 1.多普勒彩色超声和超声造影; 2.CT,初诊患者需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需包括动脉期); 3.MRI,初诊患者需行平扫加动态增强; 4.血管造影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肝癌患者,而无创检查方法又不能确定诊断时; 5.初诊患者需行病灶穿刺活检,若患者及其家属拒绝,且临床诊断支持肝癌者可无需穿刺活检。 推荐II PET-CT 一、严格掌握肝癌介入治疗适应证 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证 推荐I 1. 失去手术机会的原发或继发性肝癌;

2. 肝功能较差或难以超选择性插管者; 3. 肝癌手术后复发或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 4. 骨髓抑制经治疗后纠正者。 肝动脉化疗(HAI)的禁忌证 推荐I 1. 肝功能严重障碍者; 2. 大量腹水者; 3. 全身情况衰竭者; 4. 严重骨髓抑制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适应证 推荐I 1. 肝肿瘤切除术前使用,可使肿瘤缩小,利于切除,同时能明确病灶数目,控制转移; 2. 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 3. 小肝癌; 4. 外科手术失败或切除术后复发者; 5. 控制疼痛,出血及动静脉瘘; 6. 肝癌切除术后的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7. 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肝动脉栓塞(HAE)的禁忌证 推荐I 1. 肝功能严重障碍,属Child C级,如:严重肝细胞黄疸(胆红素>3mg/dl)、大量腹水者; 2. 凝血机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

肝癌介入护理常规

肝癌介入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按介入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①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主动的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反复介绍手术方法和手术过程,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和同病室疗效好的病人,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安慰家属,及时介绍病情和治疗情况,并提醒家属不要在病人面前表露出悲伤情绪,取得家属的信任和合作,共同作好病人的心理支持;③做好基础护理,在生活上给予必要帮助。 供给适当的营养和液体,维持病人水、电解质平衡:①肝功能接近正常的病人可进普通膳食,肝功能不正常者术后为预防肝性脑病应进食低蛋白饮食,腹腔积液和水肿病人给予低盐饮食;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可给予静脉营养; ③观察并记录水肿病人体重、出入量,有异常立即通知医 师及时处理。 血小板过低病人,术前应输新鲜血液或血小板;对高血压病人先行降压治疗。 术后护理 按血管性介入术后护理常规。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4-6小时内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注意神态、精神状态及其他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出现动脉内血栓栓塞:应紧急处理,可遵医嘱先灌注1%普鲁卡因ml,然后以尿激酶2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30分钟。术后继续静滴尿激酶1万U/d,持续2-3天;术后24 小时鼓励病人适当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术后栓塞综合征观察和护理:①发热:由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或继发感染引起。一般体温在38度左右,无自觉不适者,不需用药处理,发热时应多饮水;若体温在39度以上,可用冰敷、酒精擦浴或使用退热药物降温;记录体温,及时更换汗湿衣物。②胃肠道反应:主要是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部分为栓塞剂反流进入胃和十二指肠的供血动脉。立即反应是恶心、呕吐、腹痛,迟发反应是弥漫性胃炎、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为防止呕吐,在治疗前后可遵医嘱使用灭吐灵或恩丹西酮等镇吐药,

肝癌的介入治疗

肝癌的介入治疗 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 20年来,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中包括: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术、肝段、肝亚段栓塞术、暂时性阻断肝静脉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夹心面包疗法、多元动脉灌注栓塞术、永久性肝动脉栓塞术、肝动脉灌注术、植入性药盒导管系统、动脉内栓塞结合内放射治疗;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包括:化学性治疗、物理性治疗和经皮放射性核素瘤内注射治疗等技术。21世纪外科仍将在肝癌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 但介入治疗肝癌的方法也将会大有作为。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死亡率逐年增高,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约2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0%,其中42.5%的肝癌分布在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80年代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兴起,使众多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有了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成为了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I)在小肝癌治疗中几乎可与手术切除相媲美。进入90年代,各种局部治疗方法如微波、射频、激光、冷冻、热疗等大量出现,使间质治疗也日趋成熟;在此期间,由于各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使许多原本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能二期切除

[1]。近 20年来,国内外的介入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大体分为两类: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 1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 1.1肝动脉栓塞术 (TAE)TAE是在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6年Goldstein[2]首先报道了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国内林贵于1983年首先报道了采用 TAE治疗HCC的临床应用。后来,随着各种栓塞剂的开发与应用,TAE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肝癌病例的姑息治疗,甚至与手术切除成为并列的可选方法。近年来在 TAE的技术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栓塞方法在临床上开展、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肝动脉一门静脉联合栓塞术 (TAPVE)、肝亚段栓塞术 (THSAE)等。 1.2肝动脉-门静脉联合栓塞术(TAPVE ):TAE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刺,栓塞肿瘤所在节段的门脉分支,本技术常采用实时电视透视监控置管[3]。Nakao50[4]等报道 TAE结合相应节段门静脉分支栓塞,手术切除标本证实主瘤、肝内转移灶及门脉瘤栓的坏死率均高于TAE组。 1.3肝段、肝亚段栓塞术 (THSAE):又称水门汀疗法 (eement therapy),即超选择插管做 LP-TAE。 Nakamura[5]认为碘油超过一定限量可以从肝窦返流到门脉小支,起到动门脉栓塞的目的。wallace[6]研究认为碘油与无水乙醇一定比例混合栓塞同样能达到该目的。常采用同轴导管法、药物辅助法 (如血管收缩剂 )或直接超选择导管插入法。适用于瘤体位于单个或少数几个肝段、亚段的病例,可伴有或不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探讨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4-07-16T08:37:02.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张立军[导读] 针对肝癌患者可在X线或CT等设备的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向肿瘤病灶内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或化疗药物。张立军 (山东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要】综合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主要集成多种治疗方法优势,有效避免单一治疗方法所难以实现的疗效,本文较详细地探讨了综合介入治疗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栓塞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175-01 1. 前言 原发性肝癌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的患者多达22万人。目前在不可切除性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介入治疗被公认为是一种主要手段,能够对肿瘤生长抑制、使患者生存率提高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在总体疗效上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降低了机体免疫功能与肝功能、肿瘤细胞降低了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敏感性及术后生成肿瘤侧枝循环等。因肝癌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对于单纯介入治疗等单一治疗模式,都不能将肝癌彻底治愈。 2. 肝癌介入治疗方法 2.1 介入免疫联合治疗 肿瘤细胞因子免疫疗法、肿瘤主动免疫治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是免疫治疗的主要内容,免疫制剂的单纯应用具有较大的毒副反应,对于临床应用的有效剂量具有限制性。介入免疫与上述方法联合治疗,能够将肿瘤细胞直接杀伤,并实现对肿瘤细胞增长的抑制,使瘤负荷减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和化疗药物的抗癌效应明显提高使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进而使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采用IL-2、IFN的肝动脉灌注与TACE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4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有1例患者完全缓解,部分患者达到52.2%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方法的30.4%。 2.2 粒子植入治疗 在患有肺癌的患者中,由于一些患者病变位置无法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就可以采用粒子植入治疗方法,这时可将会粒子棒植入患者体内,由其定期行释放粒子治疗。该方法对体内脏器具有较小的辐射,碘125粒子有效射程直径为1.6厘米左右,在射程外具有很大程度的递减,辐射不大。而且副作用较小,主要副作用体现在穿刺过多,增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粒子植入治疗属于体内靶向性放疗,与其它部位没有关系。 2.3 经皮穿刺酒精硬化治疗 针对肝癌患者可在X线或CT等设备的引导下,采用穿刺针向肿瘤病灶内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剂或化疗药物。无水酒精是最常用的一种硬化剂,化疗药物主要采用一些抗肿瘤药物,按照1:2的比例添加碘油等作为造影剂,在肿瘤病灶内进行多点注射。 2.4 肝癌的介入导向疗法 导向疗法是采用具有特异性的甲胎蛋白抗体、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等载体,将生物反应调节剂等药物或放射性核素等杀伤肿瘤物质运抵达肿瘤位置,实现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的一种方法。介入方法通过肝动脉实施给药优势比较明显,不仅能够将存在于生物导向免疫治疗中的生理屏障、非特导性吸收及稀释等问题有效避免,还可以使肝癌局部药物浓度增加,实现全身毒副反应的明显降低。 2.5 介入联合基因治疗 近年来,基因工程与介入放射学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利用介入方法实施基因治疗已逐渐成熟并应用于临床中。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方法直接向肿瘤局部导入目的基因,其准确导向、操作便捷等优势,对于全部肿瘤细胞都存在被转染机会。目的基因通过肝动脉插管进行注入,使其在靶器官中的表达能够相对定向,提高目的基因疗效及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显著降低其副作用。介入联合基因治疗对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能够实现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也实现单一基因的治疗效果的综合强化。 2.6 TACE 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 肝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及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立TACE后肿瘤侧枝循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能够对肿瘤生长内皮细胞及生成侧枝循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治疗方法需要较少的药量,具有毒副作用少、良好特异性等优点。但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不能抑制已形成的肿瘤血管,无法缩小肿瘤,与TACE联合应用在抗癌优势上比较明显。不仅可通过化学药物将肿瘤细胞抑制及杀死,实现肿瘤血管栓塞,肿瘤缺血而坏死缩小,而且还能使肿瘤新生血供减少并对生成肿瘤侧枝循环进行抑制,有效降低肿瘤复发与转移。 2.7 TACE 联合热消融治疗 肿瘤一般来说不耐热,因此加热局部肿瘤组织,可产生肿瘤凝固性坏死。临床中常用的组织物理加热方法就是微波与射频,随着不断改进的器械,微波天线与射频电极都能够利用皮穿方式向实体肿瘤刺植入并对其采取局部加热方式。采用单用热消融治疗肝肿瘤直径不足4厘米的效果不佳,而将热疗与介入治疗相联合治疗肝癌将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加热肿瘤时,瘤内及瘤周血液循环具有冷却作用,TACE可实现肝癌组织血供的减少,使肿瘤热消融坏死体积增加。热效应能够实现肿瘤组织对化疗药物摄取的增加,使肿瘤组织的药物停留时间得到延长,提高肿瘤组织的药物敏感性,使化疗取得良好效果,化疗药物用量减少,能够明显降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使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在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中具有各种方式,主要存在用于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而产生不同研究结果、临床研究不具有前瞻性等一些问题。据此,不断优化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案及开展前瞻性相关研究就十分重要。肝癌采用综合介入治疗将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有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合理有序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会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模式。参考文献 [1] 常旭主编.原发性肝癌的治疗[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 肖恩华,胡国栋.肝癌介入性化学生物疗法[J],放射学实践,2010 .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