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

软件工程笔记[整理]

软件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如何对软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整理一些关于软件工程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领域。

1. 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系统化、遵循一定规范和标准的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方法。其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软件、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降低开发成本和时间。

2.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模型。常见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这些模型在不同的软件开发场景下有不同的适用性。

3.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对系统或软件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4.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是在对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软件体系结构、模块、接口进行设计,使得软件可以满足需求并具有高质量、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等特点。

5. 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是对软件进行系统化的检测和验证,以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并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正确性和健壮性。

6.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确保软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它包括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监督、评估和管理等方面。

7.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配置项进行识别、管理、控制、审计和报告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它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软件版本控制、变更管理、文档管理、构建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有效

的支持。

8. 敏捷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增量的开发方法,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客户合作、自组织团队

等特点。它通过快速迭代、频繁交付、不断反馈等方法,提高了软件开发过程的适应性和

质量。

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用户难以满意、软件产品质量不可靠、维护困难、生产效率低下、开发成本增加、难以预估成本与进度、技术发展不能满足需求等方面。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包括开发人员对软件缺乏正确认识、软件开发过程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软件规模和复杂程度增加等。为了克服软件危机,需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并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并且需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包括吸收有效原理、推广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开发更

好的软件工具等;组织管理措施包括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等。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包括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将软件生存周期划分成阶段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同时,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独立而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分析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制定问题定义报告,明确系统的范围和边界,为后续的 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

(整理)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整理)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是一门科学与技术,旨在设计、构建、管理和维护复杂软 件系统的原则和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 概念。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软件工程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 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步,旨在详细了解和定义用户对 软件系统的需求。通过与与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交流,需求分析师能够收集和理解用户需求,从而为软件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 面向对象是一种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范式,强调将软件系统分解为一 个个独立的对象,并定义了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面向对 象的设计理念更加灵活和可拓展,能够提高软件的复用性和维护性。 原型(Prototype) 原型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验证和改进设计的预备模型。通过创 建原型,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与用户交流,了解和确认软件系统的功 能和界面等设计要素。原型有助于减少需求变更和开发错误的风险。 迭代(Iteration)

迭代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将软件开发划分为 多个可重复的步骤。在每一次迭代中,开发团队会对软件进行设计、 编码、测试和评估等环节,从而逐步改进软件系统。 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 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将测试作为开发的驱动力。在 这种方法中,开发人员首先编写测试用例,然后根据测试用例进行代 码编写,最后再进行代码的重构和改进。测试驱动开发有助于确保软 件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编码规范(Coding Standards) 编码规范是一套开发人员在编写程序代码时应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编码规范的制定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降低软件系统出 错的风险。常见的编码规范包括命名规范、缩进规范、注释规范等。 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 版本控制是一种用于管理和追踪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变更的工具。 通过版本控制系统,开发团队能够协同合作,记录和管理代码的修改 历史,并可以回溯到之前的版本。常见的版本控制工具包括Git和 SVN等。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适应变化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与传统的瀑布 模型相比,敏捷开发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快速响应需求变化。敏捷开 发通常采用迭代和增量的方式进行开发,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软件工程复习资料(整理)

什么是软件?什么叫软件工程?它的目标是什么? 软件:程序与文档。定义一: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定义二:在软件设计、实现、检查、运行、维护各个过程中适用的立足于科学基础上的实用方法。软件工程目标: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 什么是软件危机?主要表现? 软件危机: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使软件产生了危机。表现在:⑴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⑵用户易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产生不满。⑶软件质量不可靠。⑷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⑸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⑹软件成本越来越高。⑺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速度慢,跟不上发展。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若值得解,则推荐一个较好的方案,并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若无可行解,则建议停止开发工程(以免浪费时间、人力、和金钱) 数据流图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描绘“做什么”,而不考虑“怎样做”。 软件生成期分几个阶段?几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本任务: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可行性研究:问题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3、需求分析: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4、总体设计: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详细设计:如何具体实现这个系统?6、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的、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并测试编写出的每一个模块。7、综合测试: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8、软件维护: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何为功能模块?设计模块? 功能模块:在分析阶段由系统分析员对该系统应完成的功能进行规定的模块。设计模块:在后面设计阶段对如何实现这些功能进行描述的模块。 HIPO PSL PAD SADT 中文意思 SADT:结构分析设计方法。PSL:问题说明。PSA:问题说明分析器。HIPO:H图加IPO,即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PAD:问题分析图的英文缩写。 何为模块化?评价好的模块的标准是? 模块化是指把整个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隔成各个模块的过程。评价标准:主要从四方面来评价:模块大小、模块之间的联系程度、模块内的联系程度、模块的信息隐蔽程度。 模块间的调用方式有哪几种? 调用方式一般有二种:直接引用、通过CALL语句调用(实践即为过程调用或子程序调用)

软件工程学习资料整理

软件工程学习资料整理 软件工程是一门涵盖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管理等方面的学科,它致力于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在学习软件工程的过程中,合理的学习资料整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您分享一些软件工程学习资料的整理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入门资料 1. 《软件工程导论》 这是一本较为全面的软件工程教材,适合作为入门资料。它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主要方法,以及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了这本书的知识,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软件工程师修炼之道》 这本书侧重于软件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它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经验,帮助读者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也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有所帮助。 二、深入学习资料 1. 《软件需求工程》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软件需求工程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技巧。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建模、需求分析和需求验证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

这本书,可以掌握一套系统化的软件需求工程方法,提高需求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2.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这本书深入介绍了软件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模型。它包括了软件结构、模块化设计、接口设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理解软件设计的核心思想,并能够应用适当的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参考资料 1. 《软件工程实践》 这本书以案例驱动的方式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实践过程和方法。它包括需求工程、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软件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开源软件项目 参与开源软件项目是提高软件工程技能的一种方式。你可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开源项目,学习其源代码,了解其设计和实现过程,甚至参与到项目的开发中。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编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在线资源 1. 软件工程学习网站

软件工程知识点整理

1、计算机软件概念 软件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 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文档一般是给人看的 2、软件发展的3个阶段(了解) 程序设计阶段——50至60年代 程序系统阶段——60至70年代 软件工程阶段——70年代以后 3、软件工程概念 (1)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就 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 (2)研究(1)中提到的途径 3、软件生存周期概念及其6个阶段 软件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为计算机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步骤,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运行维护。 4、瀑布模型的思想、特点及其局限性 思想:(1)软件开发过程与软件生命周期是一致的 (2)相邻二阶段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需对阶段性产品进行评审 特点:(1)接受上一阶段活动的结果作为本阶段活动的输入 (2)依据上一阶段活动的结果哦实施本阶段应完成的活动 (3)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评审 (4)将本阶段活动的结果作为输出,传递给下一阶段 局限性:(1)缺乏灵活性,如用户需求一开始很难确定 (2)到最后阶段才能得到可运行的软件版本 5、增量模型思想、特点和局限性 (1)增量模型将软件的开发过程分成若干个日程时间交错的线性序列,每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量”版本,后一个版本是对前一版本的修改和补充,重复增量发布的过程,直至产生最终的完善产品。 (2)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重复地应用)和演化模型的迭代特征 (3)增量模型强调每一个增量都发布一个可运行的产品(第一个增量是核心产品)·特点:增量模型的特点是引进了增量包的概念,无须等到所有需求都出来,只要某个需求的增量包出来即可进行开发。虽然某个增量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客户的需求并且更改,但只要这个增量包足够小,其影响对整个项目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增量模型特别适用于: 1、需求经常变化的软件开发 2、市场急需而开发人员和资金不能在设定的市场期限之前实现一个完善的产品的 软件开发 ·增量模型能有计划地管理技术风险,如早期增量版本中避免采用尚未成熟的技术。

软件工程知识点整理_张海藩

软件危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含下述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的维护它。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P11软件定义时期:a.问题定义 b.可行性研究 c.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时期: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编码和单元测试 d.综合测试;运行维护时期; 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通过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建华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P35 性能需求: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P56 耦合: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P97 数据耦合:两个模块彼此之间通过参数交换信息,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 详细设计:确定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所要求的系统。通过一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P117 等价类划分:一种黑盒测试技术,通过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个数据类,据此导出测试用例。P172 多态性:有许多形态。在类等级的不同层级中可以共享一个行为的名字,然而不同层次中的每个类却各自按自己的需求来实现这个行为。P214 继承: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回归测试:重新执行已经做过的测试的某个子集,以保证程序的变化没有带来非预期的副作用。P160 渐增型测试: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的每次增加一个模块的方法P157 增量模型:也称为渐增模型。把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的增量构建来设计、编码、集成和测试,分批的逐步向用户提交产品。每个构件由多个相互作用的模块构成,并且能够完成特定的功能。P17 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是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自然扩展。P98 功能内聚: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属于一个整体,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 白盒测试法:根据程序的控制结构设计测试数据。 黑盒测试法:着重测试软件功能,是与白盒测试互补的测试方法,很可能发现白盒测试不容易发现的其他类型的错误。P171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点总结(整理)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 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 (1)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 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 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 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 (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 (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 pmp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 pmp 以下是一些软考软件工程师和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的重要笔记。请注意,这里的内容可能并不全面,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参加培训课程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 1. 软件工程是指导和规范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其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2.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 3.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工程过程中的重要文档,用于描述软件的功能、性能、接口和约束等要求。 4.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设计、界面设计、算法设计和模块设计等。 5. 编码是软件工程的实现阶段,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6. 测试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环节,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7. 软件维护包括故障修复、功能增强、性能优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等。 8.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团队组织、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等。

9. 软件工程工具包括需求管理工具、配置管理工具、版本控制工具、测试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等。 10. 软件工程标准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规范和指南,包括编程语言标准、软 件开发过程标准、软件文档标准等。 PMP考试笔记: 1.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 2. 项目集是一组相互关联且被协调管理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共享相同的资源或管理基础架构。 3. 项目组合是项目、项目集和子项目集的混合体,这些项目组合在一起用于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4.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项目干系人的需要和期望。 5. 项目干系人是指参与项目的人,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客户、供应商等。 6. 项目生命周期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阶段。 7.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用于指导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8.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计划和风险监控等过程。 9.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2023最新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公开课学习笔记

2023最新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公开课学 习笔记 一、导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在该校具有很高的声誉。为了提升自己的软件开发能力,我报名参加了2023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公开课。以下是我的学习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课程概述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开发、维护和管理软件项目的学科。本次公开课旨在向学员介绍软件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实践经验,并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帮助学员加深对软件工程的理解。 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 软件工程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通过系统化的、可量化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运维和管理的学科。 2.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概念的形成到废弃的整个过程。软件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交付、维护等阶段。 3. 软件开发模型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开发团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型。 四、软件需求工程 1.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目的是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为后续的设计和编码工作打下基础。 2. 需求获取方法 需求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不同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需求获取方法,以确保获取的需求信息准确全面。 3. 需求分析工具 需求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记录用户需求,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有用例图、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等。 五、软件设计原则 1. 单一责任原则 每个模块、类或方法应该只负责一项功能,保持代码的清晰和可维护性。 2. 开放封闭原则

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是开放的,对修改是封闭的,通过接口和抽象来实现这一原则。 3. 替换原则 子类应该能够替换掉父类并且仍然能够工作,这是实现代码重用和拓展性的关键。 4. 接口分离原则 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通过接口的分离来减少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六、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1. 测试策略与测试计划 测试策略是指测试的总体方针和测试活动的组织方式,而测试计划是根据测试策略制定的具体测试活动和时间安排。 2.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通过了解代码内部逻辑进行测试,而黑盒测试则是基于需求规格,不考虑代码的内部结构进行测试。 3. 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是指使用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活动,提高测试效率和减少重复工作。 七、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工程师备考要点整理

软件工程师备考要点整理 一、概述 在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时,以下几个要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本文 将为大家整理这些备考要点,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和实用技巧。 二、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首先需要熟悉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这包括 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工程、软件设计原理、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 件维护与配置管理等内容。备考时,可以结合教材、相关论文和专业 书籍进行系统学习,加深对这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三、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软件工程师考试中,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是重要的考察内容。备考 时需要掌握一种或多种常用编程语言,如Java、C++、Python等。同时,熟悉常用的开发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IDE),如Eclipse、Visual Studio等。通过实践编写代码,熟悉编程语言的语法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备考效果。 四、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架构和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师备考中的重点内容。备考时需了 解常用的软件架构模式,如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等,以及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等。熟悉这些模式的概念和使用场景,有助于 理解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优化。

五、数据库管理与数据结构 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还需要掌握数据库管理和数据结构相关的知识。备考时需熟悉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常用SQL语句的使用和数据库设计 等内容。同时,需要了解常用的数据结构,如链表、二叉树、图等, 以及常用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六、网络与分布式系统 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还需掌握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知识。备考时需 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同时,要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见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和一致 性协议等。 七、软件开发过程与项目管理 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时,还需要熟悉软件开发过程和项目管理的相 关知识。备考时需了解常用的软件开发方法论,如敏捷开发、瀑布开 发等,并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甘特图、Scrum等,可以加深对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的理解。 八、实践与项目经验 备考软件工程师考试时,实践和项目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自己 实践编写小项目或参与实际项目,可以增加对软件工程实践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此外,通过参加开源项目、参与软件开发比赛等方式,不 仅可以积累项目经验,还可以展示个人的实际能力。 九、备考技巧与注意事项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 pmp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pmp 摘要: 1.软考软件工程师概述 2.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重点 3.软考软件工程师备考策略 4.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技巧 5.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下载 正文: 软考软件工程师概述 软考,即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是由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国家级考试。软件工程师是软考中的一个重要职业类别,主要负责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长,软考软件工程师证书也成为了许多求职者和在职人员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重点 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应用技术部分则主要考察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软考软件工程师备考策略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

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系统学习基础知识。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应用技术部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3.强化应用技术训练。通过做题、模拟考试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在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4.注重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多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技巧 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范围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善于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做题技巧。做题时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4.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信心,迎接考试挑战。 软考软件工程师笔记下载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软考软件工程师考试,一些优秀的笔记资源可供下载。这些笔记通常总结了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和应用技术,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学习效率。

软件工程读书思想笔记

软件工程读书思想笔记 关键字:软件,工程 北大青鸟Aptech的九大优势广力中心学软件成功实现高薪就业ACCP4 课程内容第一章 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策略是本章的重点学习内容。 软件工程的主要环节有:人员管理、项目管理、可行性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 质量第一,生产率第二。高质量对所有用户都有价值,而生产率只对开发方有意义。质量与生产率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好的软件工程方法可以同时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软件工程的三个基本策略: 复用: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分而治之: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然后解决; 优化——折衷。 一些不正确的软件工程观念: 一、我们拥有一套讲述如何开发软件的书籍,书中充满了标准与示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软件开发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二、我们拥有最好的开发工具、最好的计算机,一定能做出优秀的软件。 三、如果我们落后于计划,可以增加更多的程序员来解决。 四、既然需求分析很困难,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软件做了再说,反正软件是灵活的,随时可以修改。 一些有争议的观念: 一、如果软件运行较慢,是换一台更快的计算机,还是设计一种更快的算法? 二、有最好的软件工程方法,最好的编程语言吗? 三、编程时是否应该多使用技巧?

四、软件中的错误是否可按严重程度分等级? 所有的错误都是严重的,不存在微不足道的错误。 第二章 管理者不能老惦记着自己是一个官,而应时刻意识到自己是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一个技术出色的程序员可以自豪,但不可以目空一切。上天不可能赋予一个人太多的优点,以至于他没有表示谦虚的余地。 不要让人觉得程序员只管钻研技术,可以不懂世事并且应该自由散漫。程序员不该因为幼稚而显得单纯,应该是成熟了才变得单纯,才配得上这个充满活力的职业。 第三章 软件的高质量并不是“管理”出来的,实质上是设计出来的,质量的管理只是一种预防和认证的手段而已。 项目计划: 知己知彼:项目可用的资源有人、可复用的软构件、软硬件环境。 进度安排:项目计划应是动态的,随着客户需求等变化而变化;进度表要经过开发小组讨论并通过,这样才能实施;进度表中必需确立若干里程碑;进度表中对时间的安排必需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以下一些事件经常会导致项目被延误: (1)上级领导主管臆断,制定了不现实的期限。项目经理与程序员们被迫按照不合理的进度表开展工作。 (2)客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但没有对进度表做出相应的修改。 (3)低估了项目的规模与难度,导致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足。 (4)并未预见到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 (5)并未预见到开发人员会发生问题,如生病,辞职等等。 (6)开发人员之间不能很好的交流、协作,导致各阶段任务难以如期完成。 以下是一些有益的建议: (1)制定进度表的人最好就是项目负责人,他最了解项目和开发人员。进度表要经过开发小组的讨论,在得到大部数人的支持后才能实施。避免出现一厢情愿的局面。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指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和数量化的方法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在当今日益发展的科技领域中,软件工程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入手,对软件工程学习进行详尽的笔记整理。 二、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软件生命周期和软件过程。 1.软件:软件是指对计算机指令和数据的组织,以及在计算机上执行这些指令的所有程序和数据的总称。它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见的部分,以代码形式存在。 2.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诞生到退役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阶段。 3.软件过程:软件过程是指完成软件开发的一系列活动和任务的集合。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模型等。

三、软件工程的原理 软件工程的原理是软件工程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法则,包括模块化原理、结构化原理和信息隐藏原理等。 1.模块化原理:将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且易于管理的模块,以降低开发的复杂度。 2.结构化原理:通过模块化、顺序、选择和重复四种控制结构来组织和设计程序,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信息隐藏原理:将系统中的细节和模块之间的关系隐藏起来,只对外提供简洁的接口,以便于模块的替换和重用。 四、软件工程的方法 软件工程的方法主要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等。下面对每个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软件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收集并分析用户的需求,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软件设计:在软件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结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设计,确保软件系统具备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3.软件测试:通过测试用例和测试技术,验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和可靠性。 4.软件维护:及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更新和改进软件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五、软件工程的工具 软件工程的工具是指用于支持软件开发过程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包括集成开发环境(IDE)、版本控制系统、测试工具和项目管理工具等。 1.集成开发环境(IDE):提供了编码、调试、测试和部署等功能,并具备代码自动补全、语法检查和代码重构等功能。 2.版本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和跟踪软件源代码的变化,协助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开发。 3.测试工具:用于自动化测试和运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4.项目管理工具:用于规划、跟踪和管理软件项目的进度、资源和风险等。

2023年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复习整顿 一、绪论 1.软件旳定义 软件是可以完毕预定功能和性能旳可执行旳计算机程序,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旳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旳文档。(软件=程序+文档) 2.软件工程旳定义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旳一门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化旳原理与措施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 ●把证明对旳旳管理技术和最佳技术综合运用到软件开发中; ●研究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旳软件措施和技术; ●研究有效维护软件旳措施和技术。 3.软件危机旳概念,及出现旳原因 软件开发技术旳进步未能满足发展旳规定。在软件开发中碰到旳问题找不到处理旳措施,问题积累起来,形态锋利旳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产生原因: ⑴软件规模越来越大,构造越来越复杂 ⑵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 ⑶软件开发费用不停增长。 ⑷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⑸生产方式落后,仍采用手工方式。

⑹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 4.三种编程范型旳特点 (1)过程式编程范型:把程序理解为一组被动旳数据和一组能动旳过程所构成;程序=数据构造+算法;着眼于程序旳过程和基本控制构造,粒度最小 (2) 面向对象编程范型:数据及其操作被封装在对象中;程序=对象+消息;着眼于程序中旳对象,粒度比较大 (3)基于构件技术旳编程范型:构件是通用旳、可复用旳对象类;程序=构件+架构;眼于适合整个领域旳类对象,粒度最大 二、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旳定义,把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旳目旳是什么,有哪几种重要活动 ●定义:一种软件从开始立项起,到废弃不用止,统称为软件旳生存周期 ●目旳: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时期;把整个生存周期划分为较小旳阶段,给 每个阶段赋予确定而有限旳任务,就可以化简每一步旳工作内容,使由于软件规模而增长而大大 增长了软件复杂性变得较易控制和管理。 ●重要活动: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P19) 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种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软件工程读书笔记

软件工程读书笔记 【篇一:软件工程读书笔记】 1.软件危机 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成本日益增长 –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软件质量差 –软件维护困难 –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发展速度 3.软件危机的原因 –技术原因 ? 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 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 –管理原因 ? 软件开发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过分依靠个人技巧和创造性 ? 对用户需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 4.软件工程 1) 将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工程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2) 对1)中方法的理论研究。 5.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可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的任务。 ? ? ? ? ? ? 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 ? 综合测试 ? 维护 6.软件过程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执行 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 7.瀑布模型: ? 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 ? 推迟实现的观点质量保证的观点,文档驱动 优点:文档驱动的规范坏,每个阶段的仔细验证。 缺点:通过文档与客户沟通,最终产品可能不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 8.快速原型模型: ? 快速建立起可以运行的程序,其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功能的子集。特点:通过原型系统获取客户要求,一旦需求确定,原型将被抛弃。 9.增量模型: ? 把软件产品作为一系列增量构件来设计、编码、集成和测试。 优点:能在最早的时间把最新的功能提交给客户;减少客户对全新 软件的冲击。 缺点:开发困难,设计阶段必需有一个好的体系结构 10.螺旋模型: ? 在每个阶段之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过程的快速原型模型。 优点:对可选方案和约束条件的强调有利于已有软件的重用;减少 了过多测试或测试不足带来的风险;维护只是一个周期;风险驱动。 11.瀑布模型: 面向对象 迭代无缝 可行性分析 1. 可行性分析任务 ? 技术可行性 ? 经济可行性 ? 操作可行性 ? 法律可行性 2. 可行性分析过程 ? ? ? ? ? ?

软件工程笔记10

软件工程笔记10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 1)软件开发无计划性2)软件需求不充分 3)软件开发过程无规范4)软件产品无测评手段 //软件的的特点 软件具有的独创性(即原始性)、无形性、复制性及复杂性等特点。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或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即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应该让模块仅仅公开必须要让外界知道的内容,而隐藏其它一切内容。 //信息隐蔽原则对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测试性和可移植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 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模块独立 //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度量标准有两个:耦合和内聚。 软件质量 与明确定义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一致性 与明确成文的开发标准的一致性 与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所期望的隐含的特性(如:健壮性、可维护性、良好的界面风格、可移植性等)的一致性 软件的质量因素:如正确性,性能、可靠性、容错性、易用性、灵活性、可扩充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SoftWareReue)是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 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 的有关技术及管理方法。它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 //软件工程是建立和使用一套合理的工程原则,从而经济地获得可靠的,可以在实际机器上//高效运行的软件。 数据字典

软件工程学习笔记

第1章软件工程基本观念 1.1 软件工程的目标与常用模型 1.2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1.2.1 复用 软件复用可以表述为:构造新的软件系统可以不必每次从零开始,直接使用已有(稳定)的软构件,即可组装(或合理修改)成新的系统。 1.2.2 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诸如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模块化设计等都是分而治之的表象。

1.2.3 优化-折衷 软件的优化是指优化软件的各个质量因素,比如提高软件运行速度,提高对内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用户界面效果,使三维图形的真实感更强等等。但是软件优化比较复杂,当所有因素不能都得到优化的时候,就需要“折衷”策略。 软件中的“折衷”策略是指通过协调各个质量因素,实现整体质量的最优。在保证其他质量因素不变差的前提下,使某些质量因素变得更好。

第2章程序员与程序经理2.1 了解程序员 2.2了解程序经理 好的程序经理应具备以下品质: 1)技术水平是程序员当中的最高级别 2)能做最多且最难的工作 3)有人格魅力 程序员升为经理后一定要保持编程的习惯。 2.4 软件团队建设 技术级别和管理级别都划分为四个等级:

第3章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 在可行性分析之后,项目计划与质量管理将贯穿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测试,维护等软件工程环节。软件的高质量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 3.1 项目计划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 “知己”是指了解有多少可用资源,包括:人;可复用的软构件;软硬件环境。 “知彼”是指了解项目的规模,难度与时间限制。 3.2 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理念 “零缺陷”质量管理有两个核心内容:高目标;可执行的规范。 3.3 软件的质量因素 3.4 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应该在每个实践环节(里程碑)都执行。 检查工作要预防被检查者弄虚作假。 检查工作要有科学的评审方式。

自考软件工程笔记总结

第一章绪论 1.1软件工程的产生 1.1.1软件的特点 软件的定义:计算机程序及其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 软件的特性: (1)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 (2)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软件产品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软件的 开发和研制上,软件开发研制完成后,通过复制就产生了大量软 件产品 (3)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问题 (4)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还未完全摆脱手工开发方式, 大部分产品是“定做”的 (5)软件费用不断增加,软件成本相当昂贵 1.1.2软件生产的发展 1)程序设计时代(1946年~1956年) 这个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个体手工劳动,使用的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 语言。 开发方法是追求编程技巧,追求程序运行效率 程序难读、难懂、难修改 硬件特征是价格贵、存储容量小、运行可靠性差 软件特征是只有程序、程序设计概念,不重视程序设计方法 2)程序系统时代(1956年~1968年) 这个阶段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小集团合作生产,生产工具是高级语 言 开发方式仍旧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结构化方法 硬件特征是速度、容量、工作可靠性有明显提高,价格降低,销售有 爆炸性增长 软件特征是程序员数量猛增,大量其他行业人员进入这个行业,因为 缺乏训练,因而开发人员素质差 这时已意识到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但开发技术没有新的突破,大量软 件开发的需求已提出,但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落后的开发技术不适应规 模大、结构复杂的软件开发,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的 产生 3)软件工程时代(1968年至现在) 这阶段的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 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硬件特征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软件特征是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是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软件价 格不断上升,没有完全摆脱软件危机 1.1.3软件危机 1.软件危机的产生 软件发展到第二阶段末期,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跟不上硬件发展的速 度 2.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工程整理版

(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份,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软件工程:开辟、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3)软件工程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的集合,称为软件工程方法学。 (4)软件开辟模型:是软件开辟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它能直观表达软件开辟全过程,明确规定要完成的主要活动、任务和开辟策略。 (5)系统流程图:描绘物理系统的一种传统工具,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里面的每一个部件(程序、文件、数据库、表格、人工过程等)。 (6)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描绘系统的一种逻辑模型,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7)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DD): 对于数据流图中所浮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作为一个词条加以定义,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切当的解释。 (8)模型:对对象系统的形式化的特征抽象,概括性或者近似地表示 (9)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SA):70 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0)模块(module):数据说明和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每一个模块单独命名并且可以通过名字对模块进行访问。 (11)模块化设计(modular design):把大型软件按照规定的原则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的设计方法。 (12)深度:软件中指模块的最大层数。 (13)扇出:软件中指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数。 (14)扇入:软件中指调用一个给定模块的模块个数。 (15)宽度:软件中指同一层最大模块数。 (16)信息隐藏(Information Hiding):模块内部的数据与过程,应该对不需要了解这些数据与过程的模块隐藏起来。 (17)内聚:用于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密切程度。 (18)耦合:用于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密切程度。 (19)层次图:也称H 图,是在总体设计阶段最常使用的图形工具之一,它常用于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层次图中的每一个方框代表一个模块,方框间的连线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