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分析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分析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分析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设计分析

油浸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沈阳变压器(1999) 6负载损耗计算

目录 1 概述SB-007.6 第 1 页 2 绕组导线电阻损耗(P R)计算SB-007.6 第 1 页 3 绕组附加损耗(P f)计算SB-007.6 第1页3.1 层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 %)SB-007.6 第 1 页3.2 饼式绕组的附加损耗系数(K f %)SB-007.6 第 2 页3.3 导线中涡流损耗系数(K w %)计算SB-007.6 第 2 页 3.3.1 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 m)计算SB-007.6 第 2 页3.3.2 降压三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磁通密度(B m)计算SB-007.6 第 3 页 SB-007.6 第3 页3.3.3 升压三绕组(或高-低-高双绕组)变压器联合运行方式的最大纵向漏 磁通密度(B m)计算 3.3.4 双绕组运行方式的涡流损耗系数(K w %)简便计算SB-007.6 第4 页3.4 环流损耗系数(K C %)计算SB-007.6 第 4 页3. 4.1 连续式绕组的环流损耗系数(K C %)计算SB-007.6 第4 页3.4.2 载流单螺旋―242‖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K C1 %)计算SB-007.6 第5 页 SB-007.6 第5 页3.4.3 非载流(处在漏磁场中间)单螺旋―242‖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 (K C2 %)计算 3.4.4 载流双螺旋―交叉‖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系数(K C1 %)计算SB-007.6 第6 页 SB-007.6 第7 页3.4.5 非载流(处在漏磁场中间)双螺旋―交叉‖ 换位的绕组环流损耗 系数(K C2 %)计算 4引线损耗(P y)计算SB-007.6 第7 页5杂散损耗(P ZS)计算SB-007.6 第8 页5.1小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 Z S)计算SB-007.6 第8 页5.2中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 Z S)计算SB-007.6 第9 页5.3 特大型变压器的杂散损耗(P Z S)计算SB-007.6 第10 页

配电终端解决方案

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 解决方案

系统方案方案综述/ 应用范围/ 系统结构/系统特点

方案综述 科大智能配网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针对行业发展背景和需求,遵循IEC61970/61968相关国际标准、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多年在电力自动化行业的应用经验基础上研发的。 ◆适用于地市县规模配网系统 ◆提供涵盖主站软硬件、配电终端、通信系统、一次设备等各个层次的系统解决方案◆覆盖架空及电缆线路的柱上开关、开闭所、环网柜、分支箱等监测点 通过对电线路故障的实时监测快速定位准确离迅速恢复提高线路故障◆通过对配电线路故障的实时监测、快速定位、准确隔离、迅速恢复,提高线路故障的排查速度,提高供电可靠率 ◆可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服务 可根据客户的实际应用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服务

产品应用范围 应用于: ◆柱上开关--FTU 柱上开关FTU ◆环网柜--DTU ◆开闭所 开闭所--DTU ◆分支箱--TTU ◆变压器—TTU 等场合; 通信方式主要采用: 载波、光纤、无线 等通信方式。

系统结构

系统特点 ◆面向智能配电网络设计思想 系统融合一体化建模、平台化分层架构、插件技术、面向服务(SOA)等设计思统体建模台分架构插技术向务等计 路,具有很好的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可适应性强 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通信规约,兼容多种通信介质和配电 终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可用性 系统以可视化的方式实现配电网络的完整管理,结合仿真手段,实现全网的分析 应用,方便系统分步实施,在自动化设备安装初期,即可充分利用系统功能,见证配应用方便系统分步实施在自动化设备安装初期充分利用系统功能见证配 网智能化建设的过程 ◆安全可靠 遵循行业安全规范,采用多种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自适应冗余结构,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设备运行状态的自动化实时监控告警,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设计 李娜

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设计李娜 发表时间:2019-09-18T16:50:17.2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李娜[导读] 摘要:配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输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配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输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方面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系统的负荷量也越来越大,一些重要的负荷只要出现短暂的停电就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探讨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应的改进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本文主要分析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设计要点。 关键字: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 电能主要是通过配电系统直接输送给用户的,因此,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将对供电的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而利用负荷监测系统能够帮助运行人员尽快找到断线故障点,大大缩短了故障修复时间。为了提高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的,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研究能够准确反映配电变压器实际负荷过程的装置,并将其用于调容配电变压器的选型,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关于负荷监测系统 负荷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负荷测录仪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通信和电信部门短信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各供电公司中负责接收数据的终端服务器。负荷测录仪主要是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线侧,其主要功能是负责收集各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负荷电流以及功率因数等;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通信和电信部门短信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主要负责将负荷测录仪收集的信息发送到各个供电公司的终端服务器上;各个供电公司终端服务器的主要功能则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同时确保所有安装了负荷测录软件的个人计算机实现数据共享。 2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的一般配置原则 2.1综合各部门各专业对数据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负荷监测终端着重进行配电变压器电气量的监测,可不考虑监测非电气量(变压器的油温、油位及档位等)。其中有以下必须监测的电气量。 (1)各相实时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平均功率因数,总有功、无功功率。 (3)各相电流最大值、最小值及发生时间。 (4)电压电流最大值、最小值及发生时间。 (5)停电起止时间和次数,累计停电时间。 (6)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7)缺相、失流、失压报警。 (8)超限报警如负荷超限、电流超限、电压超上限或下限等。 (9)正向总、总尖、总峰、总谷、总平有功电量。 (10)感性总、总尖、总峰、总谷、总平有功电量。 (11)容性总、总尖、总峰、总谷、总平有功电量。 2.2坚持实用和经济的原则选择负荷监测终端设备。市场上的监测仪器分为两类,即多功能电子表和TTU。两类产品所采集的电气量均比较齐全,能够满足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建议优先选择信誉好、服务优的知名品牌产品。 2.3用于负荷“在线监测”的终端设备只需包含监测仪器、GPRS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等三部分,一般情况下不考虑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合二为一,避免因其他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不理想而影响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 2.4对于经过负荷监测确认功率因数、电压合格率偏低需要配置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可以考虑按照实际情况安装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和低压无功补偿综合装置。该综合装置可共用电流互感器、合用箱体,可以考虑“TTU+多功能电子表”的方式:TTU负责控制低压无功补偿的自动投切和配电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多功能电子表负责有关电气量的数据收集及传输。 2.5负荷监测终端设备应设计简捷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安装。装置的模块尽可能分开布置,即多功能电子表或TTU、GPRS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分开布置在箱体中,便于单一元件故障后的维修或更换。 2.6负荷监测终端设备箱体外壳应选用不锈钢材料,GPRS通信模块的天线由箱体下方的开孔引出,避免箱体渗水影响内部元件的正常运行。 3配电变压器负荷监测装置设计的改进策略 3.1信息输入存在误差及改进措施。手机号与设备号是杆变负荷监测装置中的关键字段,这2个字段的主要功能是使装置与终端实现一对一的对应。然而,在信息的传递与录入过程中,若出现终端平台录入错误的情况,那么监测装置与终端将无法进行通信。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对装置卡片的信息进行核对,检查负荷监测系统中的手机号和设备号是否输入正确。改进措施:(1)对信息录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降低输入信息的错误率;(2)采用条形码扫描的输入方式,从源头上降低录入的差错率。 3.2负荷监测装置出现死机及改进措施。早期,因为开发技术的不成熟,杆变负荷监测装置在软件与硬件方面可能出现不兼容的现象,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有的装置还会出现死机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先将负荷监测装置的电源断开,再进行重新启动,则可恢复运行。对一些频繁死机的装置,则可判定其硬件质量存在问题,应对其进行及时更换。改进措施:运行人员应对负荷监测装置加强日常维护工作,并定期检查其通信是否正常,若出现通信失败,则应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 3.3负荷监测装置电源供电不足及改进措施。早期的杆变负荷监测装置采用的是纽扣电池进行内部供电,正常情况下,这种电池的电量可以供应3~5年,但若气候条件恶劣,电池的老化速度则会加快,而且装置在重启过程中还会消耗大量的电量,这些原因都将造成负荷监测装置的电源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其无法工作。改进措施:临时的处理方法为更换电池。而目前的杆变负荷监测装置采用的内部供电方式是充电电池,主要是通过配变电源进行充电,则不会再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

AI2000 智能配电监控终端

AI2000=YN900 YN900=AI2000 使用手册(2015.05.V2.0版) 永诺电气有限公司 YONGNUO ELECTRLC CO.,LTD

目录 前言 (1) 一、概述 (2) 二、基本功能及特点 (2) 三、智能配电监控终端功能概述 (3) 四、安装尺寸 (4) 五、智能配电监控终端优点 (5) 六、智能配电监控终端专业采集模块 (5) 6.1概述 (5) 6.2技术参数 (5) 6.2.1辅助电源 (6) 6.2.2输入信号 (6) 6.3数字通讯 (6) 6.4外形尺寸 (13) 6.5接线方式 (13)

前言 非常感谢您购买永诺电气有限公司的触摸屏产品。 永诺电气生产的智能配电监控终端主要应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实现可视触摸控制,以期优异的性能在各行业都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比如纺织机械、卷染机械、塑料橡胶机械、注塑机、包装机械、超声波设备、电子焊接设备、印刷机械、食品机械、医疗机械、木工机械、起重设备、智能楼宇、水处理设备、电力系统、轨道交通、煤炭系统、石化系统、空调行业、加工车床行业、轮胎行业、测控仪器、教学仪器、先进制造系统与设备等通用装备控制行业,取得了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稳定的软件运行和强大的产品功能得到了用户得一致好评。 注意 (1)未经同意,不得对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转载、复制。 (2)本手册的内容,包括规格会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3)本书力求严谨,若您发现不明、错误之处,请与手册卷末公司地址联络。 安全注意事项 在此将安全注意事项分为【危险】、【注意】两种。危险:误操作会引起险情,有可能造成死亡或重伤。注意:误操作会引起险情,有可能造成中度损伤或轻伤。但标记为注意的事项在某种场合会造成严重事故。请务必遵守记载事项。 警告 ●在安装、拆卸、连接导线、保养或检测之前,请将电源关闭,否则会导致触电、误操作或故障发生。 ●请在触摸屏外部设置紧急停止回路、连锁装置等。否则触摸屏发生故障会引起机械损坏或造成事故。 ●通电时请不要触摸端子等有电部分。否则会引起触电。

浅谈电炉变压器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d16666652.html, 浅谈电炉变压器设计 作者:邵月吕丽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市场的发展,近几年来,电炉变压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文章结合锦州锦开 电器集团电炉变压器生产经验,对电炉变压器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炉变压器;串联变压器;调压;8字形绕组 中图分类号:TM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07-02 电炉变压器属于特种变压器,特种变压器是在电力变压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用途的变压器。它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电弧炉、矿热炉、电石炉变压器等。在电力、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我厂生产的电炉变压器如HTSSPZ-22 000/110、HKDSPZ-10 000/35电炉变压器通过机械工业变压器产品质量检 测中心检验,具备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新老客户的信赖。下面笔者将对我厂生产的电炉变压器做一简单的介绍。 1 电炉变压器技术特点 近几年来,我厂生产的电炉变压器中,矿热炉变压器居多。矿热炉是一种耗电量很大的电炉,属于电阻电弧炉。其电弧很小,以炉料电阻发热为主,且电炉电阻变化不大,工作电流平稳。根据矿热炉的特点,矿热炉变压器的一次侧不需要接电抗器,而且变压器的阻抗电压比较低,要长期承受110%的额定电流连续运行,及调压级数较多,输出的级差很小,前几级为恒容输出,后几级为恒流输出。小容量的变压器均做成三相的,20 000 kVA以上的多为3只单相矿热炉变压器组成三相组。这是由于三相矿热炉变压器的大电流短网在长度上各相有很大差异,使三相阻抗严重不平衡,造成功率转移和各相的电流和功率不均衡现象。但是采用3只单相电炉变压器可以围绕电炉对称分布,可以缩短短网的长度,使三相阻抗趋于平衡,从而减少电能损耗,增加电炉运行的功率因数,改善电炉电气特性。虽然其总造价高于三相20%~30%,但当需要设置备用变压器时,备用一台单相变压器比备用一台三相变压器要经济。因为单相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较三相变压器小,有利于运输和安装。 1.1 调压方式 电炉变压器的特点就是二次电压低、电流大、匝数少,所以无法在二次设置调压分接头来进行恒磁通调压(电力变压器就是采用恒磁通调压)。为了调节电炉变压器的二次电压,一般采用变磁通调压、串联变压器调压、和自耦调压器调压。因为它调压联结方式也有线性调、正反调、粗细调,与电力完全相同,就不再赘述。

配电变压器的在线监测技术

配电变压器的在线监测技术 方案,提出了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短信技术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GSM;DSP 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是一个信息集中管理系统,信息采集点是配电变压器,采集对象为配电变压器各项运行数据。系统主要组成为现场终端、通信信道和主站中心平台。以下将对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信道传输及功能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本系统的功能做一个详细的归纳。其中信道传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一、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部分的硬件系统由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两部分组成。 1.1数据采集部分 数据采集部分由信号转换与调理电路、采样同步控制电路、A/D转换电路组成。采集模式为220V三相交流电压,5A三相交流电流共六路通道同步采集,A/D采样并行输出。采用同步锁相系统控制采样频率,使采样频率和信号基波频率同步变化,可消除频率泄漏。 首先系统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采集配电变压器运行中实时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放大,低通滤波等信号调理模块送人A/D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如图1所示: 图一 A/D转换器电路以及型号选择: A/D转换器选用ADS7864。ADS7864具有6个输入通道,每个通道都带有一个采样保持

器,内部与两个独立的逐次比较转换器,可以同时进行2个通道的转换。输出具有FIF0,为二进制补码。 1.2数据的处理部分 本设计的DSP芯片选用VC5409作为监测终端数据处理部分的核心。该芯片属于美国TI 公司生产的54XX系列DSP中的一款,这一系列的芯片具有相同的内核结构,只是配置了不同的片内存储器和片上外围设备。 数据信号处理器(DSP)的优点 DSP控制器具有用于高速信号处理和数字控制功能所必要的结构特点,同时还具有单片电机控制应用所需的外设功能.DSP内核具有高性能的运算能力,使得其芯片可以对复杂的控制算法进行实时运算。 二、信道传输 2.1传输方式的选择 我国的通信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电话拨号、普通电台无线通信等。其各自的特点见下表: 图2 配电网通信方式性能比较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我国通信系统的现状,利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公众无线通信网的SMS服务传输远程数据具有一次投入少、运营成本低、可靠性高、免维护的特点,可以作为有配电网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 系统网络如图3所示,主要由终端检测设备、终端设备通信模块、GSM通信网络、通信管理器、管理工作站组成。 2.2数据的发送 众所周知现有的GSM网络技术十分的稳定,现在的GSM系统能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

配电变压器台区管理系统综述

[摘要]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中的一个重要设备,配电变压器台区是电力企业向用户销售电能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本文就配电变压器台区管理系统的作用、组成及通讯通道作了一些综述供大家讨论。 [关键词]配电变压器台区管理管理主站通道配电变压器监控终端-------------------------------------------------------------------------------- 0引言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电能发、变、输、配四大必不可少环节中的最后一个向用户供电的环节,而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则是配电网中将电能直接分配给低压用户的电力设备,是中压(35kV)、低压(10kV)配电网与用户380/220V配电网的分界点。 配变、配变低压侧馈电线路及该配变所供给的用户群组成的区域构成了该配变的台区。公用配变台区和专用配变台区是电力企业向用户销售电能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电力网中的电能绝大部分都由无数个这样的台区供给用户。 装于电线杆、配电室及箱式变电站的配变是配变台区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数据是整个380/220V配电网基础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力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在配变台区管理上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一是台区与变电站、及变电站线路的对应关系不清晰,电力用户与台区对应关系不明确,各个台区用户的用电性质不了解;二是各台区配变运行状态不了解,台区营销考核的重要指标来源不科学,技术参数依靠人工采集的落后方式。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现代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以配变台区为考核单位的多种管理形式,为供电企业提供了新的课题和管理新要求,建立配电变压器台区管理系统,通过其在线和离线功能,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配变运行的实时监测、远方数据采集、配变台区用电分析、负荷预测及营销管理,为用电管理者提供及时、真实、科学的管理信息,促进电力运营管理,为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1系统的作用 1.1台区管理 以配变台区为对象,对该配变台区的安装地点、容量、投产日期、供给的上级变电站、供给线路、供给用户及其用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电力运营提供准确而快捷的现代化查询手段。通过建立完整、规范的用户档案,可准确掌握配变台区用户异动情况。 1.2配变的运行监视 通过对配变运行情况的实时监视,一是生产运行人员可及时主动地了解配变本身的运行情况,防止配变负荷严重超载导致的烧毁、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导致配变的加速损坏,并可及时地了解由于配变负荷很轻导致的不经济运行状态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预先不知道哪里会出问题,出了问题由用户、变电站值班员电话通知或调度自动化系统报警的被动局面;二是运行监视的数据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以便今后随时查阅。 1.3低压用户集中自动抄表 由于实行“两改一同价”,大力推广“一户一表”改造,用户的数量猛增,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及时性、可靠性差,存在人为因素产生的误抄、漏抄、甚至虚抄现象,为此,各地的电力部门采取了高科技手段实行低压用户集中自动抄表。一般以配变台区为一个抄表区,集中器就安装在配变台区

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学生 22222 指导教师姜丽飞讲师 年级 2008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物理系 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系 2012年5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姜丽飞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1 引言 (1) 2 系统硬件设计 (1) 2.1 设计目标 (1) 2.2 方案选择 (1) 2.3 系统结构 (2) 2.4 电路设计 (3) 3 系统软件设计 (6) 3.1 通信协议 (6) 3.2 系统软件 (7) 4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7) 4.1 温度测量 (7) 4.2 光照测试...................................... (7) 4.3 主机与各从机通信距离及响应时间测试 (8) 5 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 (10) 附录.................................................................................................... (11) 外文页........................................... .. (12)

东方电子DF9311中压配电监控终端介绍共9页word资料

中压配电监控终端 DF9311馈线自动化终端装置是架空线开关的远程控制单元,适用于中压配电架空线路,与柱上开关配合实现遥控及自动化管理。根据配套开关的类型,该装置具有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型号。 DF9311电流型主要性能特点: ?具有适应多种架空线开关的接口,与各种电流型开关配合稳定可靠。?实现对一个开关的遥控、遥测和遥信等远程监控功能。 ?具备架空线相间故障检测功能。 ?在线大容量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具有完善的备用电源充放电管理功能。 ?多种通信接口。具有2个RS232接口或1个RS232接口 + 1个10BASE-T 以太网接口。 ?具有当地及远方维护功能。 ?安全可靠的遥控输出控制,采用了多项防“误动”技术:节点反校、长密码锁控制、负电压驱动技术。 ?协议栈丰富稳定,支持IEC870-5-101、DNP3.0和IEC870-5-104规约。?支持光纤、双绞线、无线电台、GPRS/CDMA、中压载波等多种通信介质。

?采用全工业级低功耗技术设计,宽温度范围(-40℃--+75℃),满足在户外恶劣环境运行的要求。 ?挂箱防雨、防尘、防潮,防护等级达到IP54。 DF9311V电压型主要性能特点: ?实现对一个开关的遥控、遥测和遥信等远程监控功能。 ?具有适应电压型开关(如VSP5)的接口,可以实现基于“电压-时间”模式的馈线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处理过程不依赖于后备电源和通讯系统。 ?多种通信接口。具有2个RS232接口或1个RS232接口 + 1个10BASE-T 以太网接口。

?具有当地及远方维护功能。 ?安全可靠的遥控输出控制,采用了多项防“误动”技术:节点反校、长密码锁控制、负电压驱动技术。 ?协议栈丰富稳定,支持IEC870-5-101、DNP3.0和IEC870-5-104规约。?支持光纤、双绞线、无线电台、GPRS/CDMA、中压载波等多种通信介质。?采用全工业级低功耗技术设计,宽温度范围(-40℃--+75℃),满足在户外恶劣环境运行的要求。 ?挂箱防雨、防尘、防潮,防护等级达到IP54。 DF9312配电自动化终端

配变监测终端通信模块(TTU)的设计

配变监测终端通信模块(TTU)的设计 关键字:ARM TTU 配电自动化通信模块 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用于对配电变压器的信息采集和控制,它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能将采集的信息传送到主站或其他的智能装置,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一般要求TTU能实时监测线路、柱上配电变或箱式变的运行工况,及时发现、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并具有就地和远方无功补偿和有载调压的功能。由此可见,TTU除具有数据采集与控制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信功能[1]。 1 配变监测终端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1.1配电自动化对TTU通信的要求[1]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要求,配变监测终端TTU对上应能与配电子站或主站进行通信,将终端采集的实时信息上报,同时接收子站/主站下达的各种控制命令,对下要求可与附近的配变监测终端(TTU)或其他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对配变监测终端通信功能的要求比较严格,无论通信方式、通信协议、通信接口都要满足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 (1)通信的可靠性: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应能抵制恶劣的气候条件,如雨、雪、冰雹和雷阵雨,还有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强电磁干扰等。 (2)较高的性价比:考虑通信系统的费用,选择费用和功能及技术先进性的最佳组合,追求最佳性价比。 (3)配电通信的实时性:电网故障时TTU快速及时地传送大量故障数据,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具有半双工或全双工的能力。 (4)通信方式的标准化及通用性:配变监测终端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器、接收器。使用中常常需要与其他配电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应尽量选择具有通用性、标准化程度高的通信方式及设备,便于使用和维护。 1.2 TTU通信模块的构成 1.2.1 通信模块的整体框图 TTU的通信模块整体框图[3]如图1所示。 接口通过电力线接收来自主站的命令信息,经过滤波放大后,命令经过解调送到控制器,然后控制器通过串口将主站命令发送给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根据接收到的主站命令对配电变压器的数据进行采集,经过分析处理后,将数据信息通过串口发送给通信模块的控制器,再经过调制,最后经由接口发送到电力线上,等待主站接收。 1.2.2 电力线载波芯片的选择 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电力线载波芯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送,因此电力线载波芯片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说明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Design on the intelligent system of monitoring environment

摘要 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端和移动监控终端两部分组成。采用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处理核心,在数据采集端,利用两片CD4067BE分别挂接16只DHT11温湿度传感器和16只光照强度传感器;采用10位ADC实现对环境声音的实时录制,加入OV7670摄像头进行实时拍照监控,最后把所采集到的数据帧通过NRF905无线传输模块传送到移动监控终端。在移动监控终端,通过NRF905接收数据,将处理后的环境参数数据进行显示,接收到的语音压缩编码通过10位DAC进行解码播放,通过按键切换进入全屏环境参数显示模式或全屏监控照片显示模式,并将接受到的环境参数、声音、照片存储到SD卡中。本文以SPCE061A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通用智能终端和智能温湿度传感器,重点介绍了该终端和传感器的任务、硬件、软件以及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硬件方面,介绍了系统各个部分的设计思想、原理电路以及,并给出了系统总硬件原理图;另外,为了实现系统的低成本和低功耗,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了价格低廉和低功耗的元器件。软件方面,采用了时间触发的混合调度器模式设计,对系统各个任务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软件低功耗设计方法。 关键词:SPCE061A;多节点;无线传输;HMI Abstract Th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two parts of data acquisi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monitoring terminal. Its processing core is SPCE061A which is a 16 bits mcu.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terminal, 16 DHT11 of single bus temperature, humidity sensor and 16 light intensity sensor are hung on two CD4067BE. The environmental sound is recorded to coding and compression with 10 bits ADC which is built in the mcu at any time. Add OV7670 which is a camera module to monitor at anytime. ALL collected data is transmitted to the mobile monitoring terminal through NRF905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In the mobile monitoring terminal, the data is received through NRF905.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data is displayed after dealing with and the compression coding of speech is decoded to play with 10 bits DAC.We can switch to full-screen environment parameter display mode or full-screen picture display mode with the keys. At last, the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sound and photos are stored to the SD card.Based on the SPCE061A ultra low power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a general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and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_______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____ 学生姓名冉金周__________ 学生学号 57_______ 指导教师张祥军蔡琴______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学分 2____________ 起始日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培养训练和检验。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计算,识图、绘图,以及查阅、使用有关技术

资料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以中型企业变电所主变压器为对象,主要完成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各种继电器选择、绘图等设计和计算任务。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课、进行毕业设计和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内容 1、主要内容 (1)熟悉设计任务书,相关设计规程,分析原始资料,借阅参考资料。 (2)继电保护概述,主变压器继电保护方案确定。 (3)各继电保护原理图设计,短路电流计算。 (4)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计算。 (5)各种继电器选择。 (6)撰写设计报告,绘图等。

2、原始数据 某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如图1所示,已知两台变压器均为三绕组、油浸式、 强迫风冷、分级绝缘,其参数如下:S N =;电压为110±4×2.5%/ ±2×2.5%/11 kV;接线为Y N /y/d 11 (Y /y/Δ-12-11);短路电压U HM (%) =,U HL (%)=17,U ML (%)=6。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110kV侧的中性点只有一台 接地,若只有一台运行,则运行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其余参数如图1。 3、设计任务 结合系统主接线图,要考虑两条长的110kV高压线路既可以并联运行也可以单独运行。针对某一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进行设计,即变压器主保护按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为保护的计算方式。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电流)作为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图1 主接线图 注: 学号尾号为1、2、3的同学,用图中S kmax =1010MVA,S kmin =510 MVA进行计 算; 学号尾号为4、5、6的同学,用图中S kmax =1100MVA,S kmin =520 MVA进行计 算; 学号尾号为7、8、9、0的同学,用图中S kmax =1110MVA,S kmin =550 MVA进行 计算。 三、时间、地点安排

某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

1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 1.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 1.2.1 继电保护的任务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 1.2.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1)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抗)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没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反映电流增大构成过电流保护; 反映电压降低(或升高)构成低电压(或过电压)保护; 反映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变化构成方向保护; 反映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的变化构成距离保护。 除此以外.还可根据在被保护元件内部和外部短路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分别构成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 同理,由于序分量保护灵敏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 新出现的反映故障分量、突变量以及自适应原理的保护也在应用中。

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TTU_202

CHINA ELECTRICAL EQUIPMENT INDUSTRY电 工业? 专题 器 1) 高压、低压绝缘材料须达到F级绝缘。 2) 浇注后的高压线圈表面环氧树脂层应均匀、光滑平整、线圈表面不应补刷树脂及绝缘漆。 3) 低压线圈采用铜箔绕制,线圈端部采用DMD材料及环氧树脂充填包封,端封应充填密实平整,线圈内部不留空隙。 4) 高压、低压引出线须经绝缘子与外部连接。 5) 铁芯及全部金属部件须有防锈处理。 8.增加出厂试验项目 a.声级测量。 b.测温装置的校验。 9、对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技术发展的期望随着对干式变压器要求的提高,H级绝缘、敞开通风式干式变压器受到关注。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在中国发展的同时,H级绝缘、敞开通风式干式变压器已经占据了欧洲及美国市场。所有国内生产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的制造厂家应该看到这种竞争的趋势。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及视野的进一步扩大,国内企业会更全面了解世界范围内干式变压器技术发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在提高国内目前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的产品质量,增强该种变压器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同时,也要吸收国际上更先进的技术,使我们电力企业可以更多的选择优质、具有良好防潮性能,制造工艺比较简单、工艺设备造成价低,安全性能特别是防火性能好、环保性能好、产品报废后易回收的产品,保证全社会的安全、可靠的用电。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厂新研制的一种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TTU-202的系统性能,对其组成原理进行了阐述,最后对TTU联网通信功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变压器智能终端、采集监控、MAX7064、TMS320LF2407 配电自动化系统,简称配电自动化(DA-DistributionAutomation),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是现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应用。目前,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正大力推广该技术,国内有的供电部门已经采用或在积极地调研考察准备采用这项技术。随着电力工业各部门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注意和重视,配电自动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力工业推行技术进步的重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实现配电自动化,采集配网中的一次和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是基本前提。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压转换和电能传输的专用设备,对配电系统电压稳定、经济运行和保证供电可靠性具有关键作用。 一、系统性能 配电变压器智能终端TTU是一种对变压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的自动化终端设备,它可采集电力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各种数据,通过通信网络可使变压器与配网SCADA系统相连,并上报变压器的各种数据,让电站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变压器的运行情况,为供电部门了解配网运行状态,进行线损分析、负荷预测、提高电压合格率、优化供电方案、配网规划、用户接电等提供科学依据,这对提高配网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以及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主要功能有如下: 1、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 (上接33页) ■ 文/ 顺德特种变压器厂 高 亮 张 利 赵晓东 黄克峰 张佳芳配电变压器 智能终端TTU-202 电器 Page 34 D Q G Y 2003.10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 - 1 -

目录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 5 - 1.1设计思想 -------------------------------------------------------------------------------------5- 1.2设计背景 -------------------------------------------------------------------------------------5- 1.3参考文献 -------------------------------------------------------------------------------------6- 2 系统概述 ----------------------------------------------------------------------------------------- - 6 - 2.1系统设计原则 -------------------------------------------------------------------------------6- 2.2系统目标与运行环境 ---------------------------------------------------------------------7- 2.3需求分析 -------------------------------------------------------------------------------------8- 3 系统总体设计---------------------------------------------------------------------------------- - 10 - 3.1 系统物理结构 ------------------------------------------------------------------------------- - 11 - 3.1.1 系统流程图 -------------------------------------------------------------------------------- - 11 - 3.1.2 技术要求 ---------------------------------------------------------------------------- - 13 - 3.1.3 系统体系结构---------------------------------------------------------------------- - 14 - 3.2子系统功能描述及实现---------------------------------------------------------------- -14- 3.2.1 系统总体结构---------------------------------------------------------------------- - 14 - 3.2.2 子系统结构 ------------------------------------------------------------------------- - 14 - 3.3各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21- 3.3.1信息输入模块 ---------------------------------------------------------------------- - 21 - 3.3.2 信息修改模块---------------------------------------------------------------------- - 21 - 3.3.3 信息查询功能---------------------------------------------------------------------- - 21 - 3.3.4 信息分析功能---------------------------------------------------------------------- - 22 - 3.3.5 信息输出功能---------------------------------------------------------------------- - 22 - 3.3.6 其它功能 ---------------------------------------------------------------------------- - 22 - 3.4软件结构图 ----------------------------------------------------------------------------------- - 24 - 3.4.1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 - 24 - 3.4.2软件系统总体架构 ---------------------------------------------------------------- - 25 - 4 开发过程--------------------------------------------------------------------------------------- - 26 - 4.1系统开发环境----------------------------------------------------------------------------- -26- 4.2总体进度计划 ----------------------------------------------------------------------------- -26- 4.3经费预算 ----------------------------------------------------------------------------------- -27- 5 软件设计标准 -------------------------------------------------------------------------------- - 27 - 5.1 用户界面-------------------------------------------------------------------------------------- - 27 - 5.2 硬件接口-------------------------------------------------------------------------------------- - 2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