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机制设计理论论文

机制设计理论与简单应用

2009级工商一班

学号 2009145916

刘策

利奥·赫尔维茨

利奥·赫尔维茨1917年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在波兰的华沙大学获法学硕士,这也是他获得的最高学位。他现在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讲授课程包括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机制与制度、数理经济学等。赫尔维茨曾于1990年因为“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前沿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他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许多前沿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组织和制度的比较分析、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在社会选择目标上的运用以及经济制度的模型化。赫尔维茨是多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成员,还是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员。赫尔维茨以90岁的高龄喜获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是众望所归。近20年来,赫尔维茨就一直是诺奖的热门候选人。在关于制度的研究领域里,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研究社会选择理论的阿罗和森,给了从广泛意义上探讨制度问题的哈耶克、布坎南和诺斯,也给了为制度研究提供博弈论作为微观工具的纳什、豪尔绍尼和泽尔顿,以及研究委托-代理理论的米尔利斯和维克瑞,甚至是在他的门生麦克法登于2000年因“发展了分析离散选择的理论和方法”获奖之后,他还是长期无缘于此号称经济学殿堂最耀眼明珠的奖项。时间如流水般的逝去,赫尔维茨历经多年翘首期盼终于在耄耋之年获此殊荣,也算是应了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一句戏言——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你必须足够的长寿

所谓机制设计,就是把研究者置于全能上帝的位置,研究两组各有目的又必须合作的人群关系。一群是某任务的委托人,另一群则是任务的真正实施者,也叫代理人。上帝的工作是设计出一套有效机制,让双方都能尊重、了解和信任对方,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委托人想把一项工程托付给代理人,但他需要知道代理人的真实能力,还需要知道代理人的责任心,也就是说,委托人的最后目标依赖于代理者的私人信息。如果这个信息不准确,他的判断决策就会失误。他是如何可能知道这个关键信息呢?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代理人对委托人如实相告,披露自己的私人信息,但代理人有什么激励不说谎呢?于是委托者必须提供货币激励,或者其他形式的激励,故而机制设计理论又称激励理论。任何激励是有成本的,而且付出激励不一定能获得真实信息,这才是困难所在。

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机制设计是一种典型的三阶段不完全信息贝叶斯博弈。在第一阶段,委托人提供一种机制安排,具体形式可能是规则、契约、最终分配方案等;第二阶段则由代理人行动决策。他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机制;如果他拒绝,则什么都不会发生。而他若是接受机制,则进入第三阶段博弈:代理人在机制约束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动。这里的博弈均衡过于复杂,于是机制设计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显示性原理"在70年代被发现。

机制设计理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回过头从思想脉络上来看,这套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分支。第一支不妨称为最优机制,机制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化委托人(或者拍卖者)的预期收益,迈尔森于1981年提出的"最优拍卖设计"是这方面的基础工作。第二支可以称为效率机制,即设计者的目标不是个人收益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的效率最优,这方面的工作更丰富,维克瑞在1961年发表了题为《投机,拍卖和竞争封闭出售》的论文,莫里斯在1971年发表了《最优所得税理论的探索》的论文都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文章已经分别为维克瑞和莫里斯赢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马斯金最出名的工作则是"纳什均衡可实施机制"。他在1977年的一篇论文中研究出了一个社会选择规则可以纳什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为我们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后来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

以上内容均为有关机制设计理论的背景资料,下面将联系现实中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机制设计的基本理念

首先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应用

如果我们假设人们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行为的,并且我们设定按照社会选择理论我们对各种情形都有一个社会目标存在,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社会目标,或者说落在摄会目标的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他。

所谓机制,就是一个可执行的契约。

机制设计就是在一系列可行契约中选择一个满足目标的契约,即,由于信息是分散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存在一个中央计划者(也是机制设计者),该计划者收集其他参与者的私人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的信息选择一个最优的契约,将契约中规定的行动反馈给拥有私人信息的其他参与者,其他参与者按照契约中规定的行动来行事

所罗门王断案

两个女人抱着一个男婴来到所罗门王跟前,要求他评判到底谁是真的母亲所罗门王见她们争执不下,便喝令侍卫拿一把剑来,要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个母亲一半。这时其中一个女人说:“大王,不要杀死孩子。把孩子给她吧,我不和她争了”。所罗门王听了却说:“这个女人才是真的母亲,把孩子给她。

由此故事引出下面

机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所罗门王案例:所罗门王不知道哪个是真母亲,哪个是假母亲?这个信息是两个母亲的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机制设计就不存在了。

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参与者对信息的操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策略维度。

机制设计者(即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机制让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信息(说真话)。

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理性的私有信息的拥有者在决定是否说真话(即向机制设计者真实地显示自己的私有信息还是进行信息操纵)时,发现任何信息操纵带给自己的收益都不会比说真话带给自己的收益更高,因而会选择说真话。

●参与者的机会成本与参与约束: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No Free Lunch!)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由于将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高收益

参与约束(Participation Constraint,也称为个体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机制设计者选择的机制首先要使得每一个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者都有最基本的动力接受该机制,即该机制给每个参与者提供的收益要不低于其机会成本。

●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被称为“大锅饭”,大锅饭原则满足了所有参与者的参与约束,但是为什么计划经济还效率低下?——反激励(Counter-Incentive

激励机制不仅要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有动力接受该机制——即满足参与约束,还要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即激励机制要区分不同的参与者,给不同的参与者提供不同的行动选择,并且使得高效率的参与者只愿意选择对应高效率的行动,不会冒充低效率的参与者,使得低效率的参与者也愿意选择对应低效率的行动,无法冒充高效率的参与者。

一个好的激励相容机制必须能够有效地区分开拥有不同类型私有信息的参与者。

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事前机制设计:使其他参与者采取行动披露其信息的策略称为筛选,为

了这一目的所使用的特定方法称为筛选机制,如企业的人员招聘。

●事后机制设计:激励机制是基于行动的可观察结果进行奖惩,来影响其

他参与者不可观察行动的一种策略,如企业内的考核制度与工资结构、奖励制度的设计。

筛选机制的例子:读书的价值

两类学生对一门难课的忍受力是不同的,或者说付出的成本(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本和无形成本)是不同的。

A类型的学生认为如此一门课的成本等价于6,000元年薪。

C类型的学生则认为等价于9,000元年薪。

雇主可以利用这一差别来筛选求职者并分辨出A类型和C类型吗?

考虑如下政策:任何一个人,只要修了某一数量n 或更多的难课,将会被看成A类型获得150,000元年薪,反之如果少于n,则会被看成C类型得到100,000元年薪。

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产生自然激励,使得仅有A类型的选择修难课,而C 类型不修

根据题意可知合适的的n 值必须满足:

C类型偏好于不做努力并被认为是该类型,而不是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模仿A类型的行为

100,000 ≥ 150,000-9,000n, or n≥ 6

A类型偏好于通过修n门难课来证明自己的类型

150,000-6,000n≥ 100,000, or n≤ 8

这些约束条件使得求职者的激励与雇主的意愿一致,因而被称为该问题的激励相容约束。

我们来看这些条件使得这两个条件均得以满足的条件是两种类型学生修难课的成本差:对于雇主希望识别的“好”类型来说,成本足够低当这些约束条件得以满足时,雇主就能够利用一种政策使两种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显示他们的类型。这就是基于自选择的类型分离。

当修学难课的要求被用作筛选时,A类型的承担了成本,即

为了达到最低的分离要求,即n = 6,每一A类型的成本为6*$6,000=$36,000。

如果学生的类型能够直接客观地识别出来,这一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就不会存在。

如果人群中只有A类型,成本也不会存在。可见,问题出在C类型对A 类型造成了负外部性效应。

那我们可以想与其让A类型承受该成本,何不根本就不进行类型的分离?如果雇主不使用筛选机制,就不得不将每个求职者看成是来自一个总体的随机抽样,并付给他们相同的薪水。这就是类型混同。

例如,如果总体中20%是A类型,80%是C类型,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为,

0.2*$150,000+0.8*$100,000=$110,000

A类型的人将会偏好于分离的情形,因为所得为$114,000 但是,如果比例变为50-50,那么混同的共同工资就是$125,000,A 类型在分离下比混同更差。

C类型永远喜欢混同。

然而,即使两种类型的人都偏好混同结果,在许多雇主和工人在筛选或信号传递过程中相互竞争时,这一结果也不可能是一种均衡。

总结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无异于是在机制设计方面的一次大变革。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国企改革、税收改制、产权制度等许多现实问题都有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所提供的新方法和新观点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机制转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并可预测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什么后果。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能通过这一理论进行解释。依次这一理论对中国的现行改革(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各种经济机制的设计、比较和分析也都可以从这一理论中获有益的启示。

公共建筑设计论文.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论文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调研分析 摘要:学习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接下来将运用学到的知识对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进行分析。分析时由外到内,分别从建筑整体环境布局,建筑室外造型,建筑的内部空间组合布局、功能关系,建筑的技术问题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环境造型功能空间技术 正文 图书馆属于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在公共建筑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当然,建筑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应当考虑。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设计,图书馆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占地76.3亩,总建筑面积72450平方米,规划总藏书量240万册。工程于2009年 6月开工,2012年建成。并于2013年8月8日开始试运行。 一图书馆整体环境布局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位于郑东新区,客文一街以北,客文二街以南,

兴荣路以北,民生路以西,周围邻近的公交车站有:客文二街兴荣街、兴荣街客文二街、民生路客文二街。建筑主入口朝向客文一街,客文一街南侧是一休闲广场,广场呈半圆形与图书馆相呼应。图书馆作为大家学习阅读的地方要求 有安静的环境,紧邻图书馆 位置处没有供人们休闲娱 乐的场所,减少了噪音的干 扰,人们可以进入广场中休 息娱乐,即满足了人们休闲 娱乐的要求,也满足了图书 馆安静环境的要求。图书馆 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大体为椭圆形,裙楼环绕主楼为不规则的带状。暗含“孕育”的含义建筑整体呈左右对称排布。主体建筑与裙楼都是不规则形体,沿轴线对称排布使建 筑看起来更加统一、有规律可循,增加了 建筑的整体性,稳定感。主体建筑与绿 化之间铺地宽度不大形成狭长通道引导 人们走向建筑主入口。建筑主入口右侧 有停车的地方。主入口前的踏步台阶简单大气。可以很好地疏散人流。二建筑室外造型 建筑主楼为上大下小的倒锥椭圆

教师培训方案计划

教师培训方案计划 一、培训目标和要求: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本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教大的提高,努力成为“现代型、科研型”的教师。具体要求: 1.提高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的意识。 2.拓宽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 3.努力培养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 1、师德培训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习内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3、通识性培训。 通过在县、中心校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 4.学科培训 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手段。 5.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体培训内容为:说课训练;打造优课。 6.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目的在于使教师熟练操作并运用电脑以及多媒体教学,学会并应用课件制作、班级或教师个人网页制作、网络平台、博客、电脑绘画制作。

关于设计美学的论文

关于设计美学的论文 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 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关键词:美 学室内设计秩序和谐整体环境 如今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 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是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为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一、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空间要素: 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2、美学色彩要素: 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美学装饰要素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欢迎您查阅我的文档 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 专业年级:04级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宾馆设计

起迄日期:2008.4---2008.6 指导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日期: 2008 年04 月01 日 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1 2 施工部署.、、...........................................2 3 施工准备..............................................5 4 土方工程..............................................5 5 钢筋工程..............................................6 6 模板方案..............................................8 7 混凝土工程...........................................15

8 脚手架方案...........................................15 9 防水工程.............................................16 10 冬期施工方案.........................................16 11 雨期施工方案.、、......................................16 12 梁柱节点混凝土的施工措施............................17 13 施工技术管理.........................................17 14 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21 15 文明安全工地管理....................................25 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关系

(新)教师培训方案设计

《教师培训方案设计》 一、学科(领域):数学 二、项目名称:初中数学课程培训 三、培训主题:讲授学科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以来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斧正新课程教学中的疑惑。 四、培训对象:全校数学教师 五、培训目标:多角度的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示范和引导;提升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能力水平。 六、培训时间:18天 七、课程设置:

1.实施方式 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学习对《数学课程标准》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把握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 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把本课题呀扭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 进行过程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学期初定好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 2.师资要求 3.评价方式 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主体互动化。 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导向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层次性原则 (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六)反馈与调节原则 (七)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内容与标准: (一)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更可以按照教师的不同类型和要求而划分,在培训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同类型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目标要有一定的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和明确的针对性,确立目标的关键是目标要符合学校实际,与学校中的每个教职工相关联,可望且可及。 1.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2.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发展的水平。 3.表述准确、具体,准确使用刻画知识与技能与教学活动水平的目标动词。 (二)教材的处理 通过评估学校及其教师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及其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明确校本培训的内容。但如何将这些内容用恰当的培训形式体现出来,则是校本培训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一般说来,校本培训的形式有多种,如讲座、讨论、课堂观摩与评析、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开展教学研究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校本培训的形式。但是,不同的形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培训内容,并不适合于学校中的每个教师。因此,培训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以及不同的培训条件(包括时间等)而决定。一般看来,下列方法在校本培训中比较易于应用。 教材的处理应注意如下方面: 1.正确分析所教内容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密切相关的典型材料的分析。 (三)教师教学方式 1.创设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情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做好了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2.把主要事件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关键性问题上; 3.知识生成过程中,教师充分的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并能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恰当的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一、不定项选择题 1、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其最终目的是 C A、选择该病暴露因素 B、使论文具有可读性 C、达到齐同对比、均衡化抽样 D、观察指标稳定可靠 E、使研究内容达到先进性、创新性 2、专业设计主要包括 E A、选择观察对象 B、需组织多少观察病例 C、观察结果可重复性 D、减少或排除抽样误差 E、确立研究目的和建立假设 3、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BCDE A、解决实验结果可重复性 B、提高实验效率 C、保证样本代表性 D、样本间可比性 E、观察结果精确性 4、临床设计中的主要困难是 ABCD A、不能再人身上复制疾病模型 B、样本一致性差 C、只能应用整体水平进行研究 D、观察条件不易控制 E、观察结果离散度大 5、专业设计中建立假设是 BCD A、对某一问题的学说设定 B、一种科学预见 C、主观预测 D、对提出问题的释疑 E、推理指导下安排实验与调查 6、实验设计中的处理因素是指 D A、随机化 B、盲法 C、观察对象代表性 D、分组因素及其水平 E、指标的客观性、稳定性 7、实验设计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是 ADE A、随机化与盲法 B、观察对象金标准 C、制定明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D、设立对照组 E、达到有统计意义的最低样本含量 8、机遇误差(抽样误差)的数据特点是 ADE A、个体反应差异 B、数据差异具有方向性 C.数据常不呈正态分布 D.数据趋向于接近均值水平 E、可通过统计学处理缩小 9、产生偏倚的数据特点和控制是 CE A、数据无规律,随机变化 B、个体反应差异所产生变化 C、不能用统计学方法控制 D、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E、实验设计不周所产生的数据变化 10、选择性偏倚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BCDE A、个体反应差异 B、测量上具有主观倾向性 C、选择病例未应用金标准 D、分组时有关特征构成的差异显著 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 11、样本代表性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DE A、诊断金标准 B、贯彻随机化原则 C、是否排除了偏倚产生 D、确定达到统计要求的最低样本含量 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 12、数据资料能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必须是哪一类资料AE A、抽样误差产生数据 B、诊断性偏倚产生数据 C、分组偏倚产生数据 D、入院率偏倚产生数据 E、具有组间可比性、随机盲法分组产生数据 13、求样本大小设定的统计学范围是 BCE A、设定总体标准差 B、设定检验水准 C、设定检验效能 D、设定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值 E、设定把握度 14、哪些实验设计中应用正交设计 DE A、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均数比较 B、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含量不等的均数比较 C、两个处理因素、且每个因素又有两个水平的实验设计 D、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又存在交互作用 E、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15、交的表头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ABCDE A、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因素 B、确定各实验因素水平数 C、看主效应水平数 D、各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查交互作用表 E、安排正交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的误差计算途径 16、两样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CE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7、多样本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C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8、均值对比(正态、方差不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BD A、X2检验 B、秩和检验 C、方差分析 D、数据变量转移 E、t检验 19、计数(率)对比实验中,选择应用 A A、X2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F检验 E、Bartlett法 20、多组均数(呈正态,方差齐)比较,若需求任意两组之间均数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意义应选用 DE A、X2检验 B、单因素方差分析 C、t检验 D、q检验(SNK) E、LSD法检验 21、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的假设检验是 D A、t检验 B、X2检验 C、方差分析 D、秩和检验 E、多元相关分析 22、秩和检验,作为首选统计方法,仅在哪几种情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大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2003年8月 第4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习 题 4.1 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 故设a s =35mm ,则h 0=h -a s =500-35=465mm 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表得: f c =14.3N/mm 2,f t =1.43 N/mm 2,f y =300N/mm 2, 1α=1.0,1β=0.8,b ξ=0.55 求计算系数 116.0465 2503.140.110902 6 201=????==bh f M c s αα 则 55.0124.076.01211b s =<=-=--=ξαξ,可以。 938.0)76.01(5.02 211s s =+=-+= αγ 故 688465 938.030010906 0s y s =???==h f M A γmm 2 268500250300 43.145.0)45 .0(y t s =???=>bh f f A mm 2 且 25050025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选用3 18,A s =763mm 2,配筋图如图1所示。 4.2 梁自重:2 5.245.002.025' k =??=g kN/m 则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M 1=)(2 Qik Ci Qi Q1k Q1Gk G 0∑=++n i M M M ψγγγγ =]8 1)(81[2k Q 2' k k G 0l q l g g ?++?γγγ 465 500 35 250 3 18 图1

图2 =1.0×[222.588 1 4.12.5)2 5.25.9(812.1???+?+?? ] =85.514kN 〃m M 2=)(1 Qik Ci Qi Gk G 0∑=+n i M M ψγγγ =]8 1)(81[2k Ci Q 2' k k G 0l q l g g ψγγγ?++? =1.0×[2 22.588 17.04.12.5)25.25.9(8135.1????+?+??] =80.114 kN 〃m M =max {M 1,M 2}=85.514 kN 〃m 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二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故设a s =40mm ,则h 0=h -a s =450-40=410mm 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表得: f c =19.1 N/mm 2,f t =1.71 N/mm 2,f y =360N/mm 2, 1α=1.0,1β=0.8,b ξ=0.518 求计算系数 133.0410 2001.190.110514.852 6 201=????==bh f M c s αα 则 518.0143.0211b s =<=--=ξαξ,可以。 928.02 211s s =-+=αγ 故 624410 928.036010 514.856 s y s =???= = h f M A γmm 2 192450200360 71.145.0)45 .0(y t s =???=>bh f f A mm 2 且 18045020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选用2 16+1 18,A s =657mm 2,配筋图如图2所示。 4.3 取板宽b =1000mm 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450 410 40 200 2 16 1 1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编制依据说明 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 2.现行的国家有关质量验收规及相关政策法规 4.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和公司承接的相关类似工程的实际管理和施工技术经验 5.我公司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和规程 (二)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结合我公司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等综合条件以及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编制具有全面性、可行性、针对性、先进性。本公司现有施工技术装备、劳动力、资源及在近几年承建和在建的同类工程中积累的较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总说明 1.工程名称:大润发大型商场 2.工程地点:位于宿迁市幸福南路13号。 3.建设单位:宏大建设 4.设计单位:建筑设计 5.建筑面积:3095.04 6.结构层次:一至六楼全为框架 7.管理目标 ①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力争优良工程 ②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人身伤亡和机电事故 二、一般说明 本工程位于位于宿迁市幸福南路13号。 本工程占地总面积515.84,建筑面积3095.04。建筑耐火耐火等级2级,屋面防水等级3级。建筑层数六层,耐久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 结构为一至六楼全为框架框架,。 砼等级:垫层为C10素砼,基础、阳台、雨篷、构架、架空层砼为C30,B、C区基础顶面至标高3.5米柱、梁、板、墙为C30。卫生间为C25,构造柱、圈梁等未注明的现浇构件为C20。 墙体工程 1.一层框架部分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0.00标高以上其他

平面设计基础论文

<<平面设计基础>>课后感 这学期开了门新课《平面设计基础》,学了八周的广告设计课,总结之,学到了不少。 课时虽然不多,平面设计,由陌生的熟悉,以专业的角度进入了我的视野,让我有了了解它的机会。 作业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通过老师的悉心授课,耐心的讲解,一遍又一遍。通过学习平面设计形式与视觉动力研究的学习,让我对平面设计有了全新的系统的了解。 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消费者转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考虑信息的传达。 平面软件慢慢的在熟悉了,广告设计技巧在慢慢领会。懂得了点学过知识的运用。广告设计就要充分利用到平面构成和版式的知识。知识都是相通的。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在“平衡”这一章节的学习,我有深刻体会,明白了在艺术构图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力的作用,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平衡中有失衡,失衡后有平衡”,视觉力的平衡在设计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通过学习,我也明白了形状与形式的区别,知道了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一个视觉形式,是不能在不考虑到它所处的空间环境结构的情况下,孤立的被观看的。”形式与空间共同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实体,一个对立的统一。空间不仅承载着设计的形状和形式。形式和形状这两个词往往被人们用来标示同一事物,在平面设计里,“形式”和“形状”确实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正方形是种形式”,是指它是四条线段(形状)的一种组合(形式),但是根据格式塔完形理论这个线段其实已经不再具有自己的特征,我们能感知的只是正方形,这个时候我们说形状已经转换成形状了。如果需要更加明确或者强化这种形式感,我们就必须继续保持这些“线段”的个体特征。所以“形式”是具有若干元素的组合,而“形状”是事物的轮廓。“形式”强调组合关系,而“形状”强调轮廓特征。 学习平面设计当然也少不了创意。创意的重要性更加鲜明。忽然领悟,有时候创意也是逼出来的,当然不去思考,创意当然不会来。创意不是等来的,虽然它有很多偶尔。完成作业的那些天,坐着躺着脑子里都在想创意。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如何看待 设计及室内设计 院系:建筑系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学生姓名:XXX 学号:01 指导教师:XXX 二〇一一年九月

目录 第1章室内设计理念分析 (3) 1.1定义 (7) 1.2特点 (8) 1.3室内设计的学习内容 (8) 1.4室内设计基本观点 (9) 1.5室内设计原则 (10) 1.6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10) 第2章室内分析.............................................................................1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手绘图展示 (13) 2.2实例分析 (17) 2.2.1空间设计 (18) 2.2.2材料设计 (19) 2.2.3环境设计相协调 (19)

2009届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如何看待设计及室内设计》(论文) 一、室内设计理念分析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由于人们长时间半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艺术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里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须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说来,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从微观的、个别的作品来看,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建设者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关键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 首先 我认为室内设计的最重要的两部分,首先是功能设计,下一步才是效果设计,因为学习室内设计,首先是从设计的功能入手,了解你所要设计的房间功能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实现和满足这些功能,水平够了就能够推荐给业主你自己所掌握的最新、最现代化的功能设计。 室内功能设计和效果设计的最终结合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还必须要了解装修装饰施工的基本做法和施工工艺,如果不了解实现功能设计的基本需要和方法,那么你功能设计的结果就不可能让业主满意,这方面需要你懂得一些工业设计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一些常识,还更需要懂得许多人类生活习惯的一些基本需要和享受需要,现代化的发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工作和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多的讲究舒适和美观,个性化的表现和私密性的结合都要具体的体现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论文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设计论文 摘要:新员工培训不简单的是新员工入职的一个仪式,而是一个解除新员工心理疑问,奠定新员工良好工作习惯的机会。虽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业务模式,有不同的岗位职能,但在新员工的问题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给出一个相对通用和实用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经理进行方案设计的一个模板。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很多管理大师用这句话来作为管理成功的心得体会。但从人力资源实践来看,单纯的通过人员招聘往往很难整体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水平,并且会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培训,通过员工培训提升整体的素质,通过培训可以贯彻管理者的意图,通过培训具体实施公司的标准化,通过培训可以形成企业持续发展的优势。企业中的员工培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往往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培训,本文就新员工入职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丢弃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试着给出一套有关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模式化整体方案。当然所有的方案都会有它的适用范围,本文中的方案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先给出三个假设条件: 1.公司处于一个稳定期,有相对固定的业务模式。 2.公司已经有比较好的业务流程定义,有比较规范的作业指导。 3.公司是一个诚信经营的公司。

一、新员工培训内容分析 在上述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哪些问题,只有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公司往往会在年初集中招聘一批新员工,对这些新员工来说先不谈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对他们而言或许有人心里都还在考虑这个企业是否值得留下。不同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地方,有过不同的经历和做事的风格与习惯,有着不同的爱好,在将来的工作中他们或许有着很大的习惯冲突。或许有的人对应聘的岗位职能不一定有清晰的认识,在后续的工作中是否能适应岗位要求。通过对以前离职员工的离职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如下六个问题,这里我们先将这些问题按照新员工面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1.这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是否可以实现我的求职意愿? 这个问题是新员工能安心工作的前提,无论新员工他的求职意愿是什么,他都会首先去权衡这个问题。如果他感觉到很模糊或者得到的答案很闪烁,他就会一直处于徘徊犹豫的状态中,对工作的投入也不会付出全部,在后续的工作中只要有一点不尽人意的地方就会考虑离开。 2.这个公司的产品是否有价值? 这个问题其实是员工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可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新员工会一直怀疑自己是否在欺骗客户。即使他在努力为公司谋取利益,他也只是在以谋取个人工资为出发点,没

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华夏公司组织设计 课程名称: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设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设计团队成员:高强孔维杰刘坤 卢英吕芳毛玲裴杨 万能赵伟娟刘倩指导老师:康虹 2009年6月12日

目录 引言 (1) 1 组织设计背景 (1) 1.1公司简介 (1) 1.2问题综述 (1) 2 现有组织结构的分析 (2) 2.1产生问题的原因 (2) 2.2影响公司组织机构的主要因素 (3) 3 组织设计的依据 (3) 3.1良好的组织机构可以奠定企业腾飞的基础 (4) 3.2组织机构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的核心内容 (4) 3.3组织机构调整具有客观必然性 (4) 4 组织设计框架 (4) 4.1 组织设计的内容 (4) 4.2 组织结构设计 (5) 4.3组织运行设计 (5) 5 课程设计总结 (8)

组织理论与变革组织设计 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主要是对华夏电工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华夏电工的组织结构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改革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了解,更好地掌握与运用了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1 组织设计背景 1.1 公司简介 华夏电工创办于1992年,经过8年的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已从当初创业时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生产规模日益壮大,年产值1.43亿元,资本超二亿元。产品从过去的单一开关插座发展为电子节能灯、荧光灯反射灯盘、荧光灯支架、筒灯、低压空气开关、智能开关等多个领域,并将“华夏电工”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受到同行的关注!华夏电工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无不得益于公司领导在战略上的超前思考及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为华夏公司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纵观华夏公司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无时无刻不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相联系,有什么样的企业就得有什么样形式的组织机构与之相适应。现代管理学认为,在高层决策者思路及观念已完全转变的前提下,组织就成为企业行为的载体和执行者,建立健全高效能的组织机构也就成为决定现代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组织机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金刚石比石墨硬得多,并不是其构成的原子个数有差异,只是其排列结构不同而已,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同素异构原理。这点启示对于我们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华夏公司已有的组织机构属于直线职能型,在当时的条件下,为华夏公司的迅速崛起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剧变及内部条件的变化,我们现行的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由此便产生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该种结构适应现代结构对“轻型大跨、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的要求在房屋建筑、桥梁、地下建筑、海洋工程、特殊容器等领域得到应用。 组合结构的发展史 国际: 1879年英国的Severn在铁路桥的钢管桥墩中充填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结构 英、美等国在钢梁与钢柱外围包上了混凝土形成组合梁、柱,用以防火。 20世纪初,佚名人士在方钢管中注入混凝土。 1928年日本开始对SRC结构进行研究(即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 1965年英国制定CP117第一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房屋建筑》 1967年英国制定CP117第二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1967年日本制定《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规范》 1984年欧洲规范(EUROCODE-4)草案在英国完成,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完整的组合结构规范。 国内: 50年代我国开始在桥梁工程中采用组合结构 1986年交通部制定《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对组合梁的计算方法及构造做出规定。 1988年《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对组合梁做出规定。 现行标准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8:90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97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组合结构特点 1、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材料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和动力性能好、构件截面尺寸小、施工快速方便等优点。日本阪神地震表明,组合结构破坏率最低。 2、节省脚手架和模板,便于立体交叉施工,减小现场湿作业量,减轻扰民程度。 3、造价低。若考虑因自重减轻而带来的竖向构件截面尺寸减小、地震作用减小、基础造价降低、施工周期短等因素,组合结构比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造价都要低。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结构组成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修订稿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类型:毕业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工程管理时间:

摘要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施工组织,质量措施,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as the leading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of the target time period, project quality,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setup, labor organization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equipped with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working materials, the main sub-seg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safety assurance measures , civi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st of measures to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such factors as much as possible, highlighting the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Key wor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quality measures, project management ……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

室内设计原理论文-漫谈室内设计风格 学校:济南大学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班级:建筑二班 学号:20120621050 姓名:刘明

漫谈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风格摘要: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装修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室内设计按建筑类型可分为住宅建筑室内设计和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两大类型,不同的建筑类型其室内设计有不同的特点。室内设计就是为特定的室内环境提供整体的、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它包括概念设计、运用美学和技术上的办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定的室内环境”是指一个特殊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成形空间。设计师必须具备美学、适用性和技术上可行的欣赏能力,设计师还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了解室内设计中用到的各种类型和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和器件饰物。家具、灯具、地毯都是经常选用的诸多材料和饰品。此外,设计师必须熟悉设计、艺术和建筑的不同风格及其历史背景。那么我今天就来谈谈室内设计的风格体现。 关键词: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折中风格 风格 种类 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折中风格 一、二、三、中国古典、 古埃及、希 腊古典、古 罗马、哥特 式、伊斯兰、 意大利、巴 洛克、洛可 新古典主 义、当代风 格 组成风格地中海风 格、乡乡俗 格 欧式风格

可、和式风 格 所谓风格就是一定时期社会元素在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中具有的个性化特征;流派是指在这一时期对个性化特征的不同认识而形成的派别。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主要对室内场景和人的心理进行设计。室内设计运用事物色彩、方位、属性、形状、布局、造型来表现合谐美观。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政治、历史、文艺、科技、民风、气象、道德、意识、地域的综合反映,通过艺术改造,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形式。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折中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方位、布局、线条、颜色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引用传统的设计概念,并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设计风格。例如中国传统风格: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等。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笔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又如欧式古典风格中典雅的古代风格、纤致的中世纪风格、富丽的文艺复兴风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直到庞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风格等,追求华丽、高雅,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家具、门、窗漆成白色。擅用各种花饰、丰富的木线变化、富丽的窗帘帷幄是西式传统室内装饰的固定模式,空间环境多表现出华美、富丽、浪漫的气氛。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

组织理论与设计论文

1. 罗氏工业公司现状分析 1.1公司背景 RI(Rhodes Industries),罗氏工业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由罗伯特·罗得(Robert Rhodes)创建于加拿大的南安大略省。尽管罗伯特是一名工程师,但他更像是一个企业家。罗伯特从做管材和工业用玻璃起家。随着生意的起步,他很快就进入到工业用密封剂、涂层和清洁剂的生产领域,甚至还制造消声器和货车零配件。RI 的大部分扩展发生在60年代,公司兼并了加拿大和美国许多小的制造企业。RI的组织结构就像一个大的联合企业,公司旗下各式各样的分支机构散布在北美各地,这些工厂都直接向安大略的总部报告。每个工厂在当地都有自己的业务并被允许在能给RI 带来利润的前提下独立运作。 70年代到80年代,RI当时的总裁克利福德·迈克尔(Clifford Michaels)采取有利措施把RI推向了国际化道路。他的战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并购小企业。克利福德相信这些企业会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而且,通过低成本制造和服务全球市场,这些企业会给RI带来协同力和利润。有时RI并购某个企业仅仅是因为价钱划算。最终,除了原来的业主外,RI还涉及了许多不同的行业,比如消费类产品(纸制品和信封)、电子设备(配电板、灯泡和安全系统)。这些新并购进入的企业大多有自己的商标并为大型跨国公司如通用电器或康宁玻璃代工生产。 在90年代的时候,RI的新总裁,公司创始人罗伯特·罗得的孙子肖恩·罗得(Sean Rhodes)接受了公司的业务并开始采用业务集中的战略。肖恩把RI的业务按产品种类分为三个部门:工业产品部门、消费产品部门和电子产品部门。肖恩在上述三个业务部门领域内进行了更多的并购并剥离了许多不相关产业。三个部门在北美、欧洲和亚洲都有自己的工厂、营销和流通渠道。工业产品部的产品包括管材、玻璃、工业用密封剂、涂层、清洁设备和货车配件等;电子产品部生产特种灯泡、配电板、电脑芯片以及代工生产电阻器和电容器等;消费产品部的产品包括餐盘和玻璃制品、纸制品和信封、铅笔和钢笔等。 1.2组织结构 2004年大卫接替肖恩成为公司的新总裁。大卫非常关心RI是否需要一个新的组织结构的问题。如图1所示,RI目前的组织结构建立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之上。每个区域的各种自治的业务单位向该区域的副总裁报告。当几个单元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号教学楼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设计题目: 姓名:

系(院):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摘要: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德阳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号教学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中的土方工程;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砖砌筑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电气安装工程等,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的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的设计、降低成本措施的设计和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的设计。 关键词:工程施工设计安全文明

目录引言

第一章编制说明·1 第一节编制目的·1 第二节指导思想·1 第三节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一节建筑概况·2 第二节建筑墙体·2 第三节建筑装饰·2 第四节结构概况·2 第五节电气安装工程·2 第六节给排水安装工程·3 第三章施工部署·4 第一节总体施工部署··4 第二节施工组织和协调管理·4 第三节施工段的划分·7 第四节施工准备·8 第五节施工总平面布置·9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11 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1 第二节土方施工方案·13 第三节钢筋工程·15 第四节模板工程·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