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题
比较文学试题

1.如何认识中国近代文学的复杂性?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文学的功利主义与审美价值的二律背反现象?

3.以《己亥杂诗》为例,分析龚诗的艺术特色。

4.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龚自珍散文创作的文体意义。

5.龚自珍对近代文学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6.试析曾国藩对桐城派的两大改造意向。

7.以曾国藩为例分析中兴期桐城派文的创作特征。

8.吴汝纶是如何致力于湘乡派文向桐城派文复归的?

9.以何绍基为例试析近代宋诗派的美学追求和创作成就。

10.以陈衍的“三元说”为例谈同光体诗人“不墨守盛唐,力破余地”的诗学价值取向。

11.试析清末常州词派的审美原则一一“重、拙、大”说的内在意蕴。

12.十九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稗官争说侠与妓”现象的时代与文化成因。

20.试析《荡寇志》等侠义小说的主题模式。

21.试析《海上花列传》的艺术成就。

22.试析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的基本纲领。

23.以《少年中国说》为例试析新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24.试析文学界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5.试析黄遵宪“诗外有事,诗中有人”诗学理想的形成及实践。

26.试析夏曾佑、谭嗣同等人的新学诗的创作特点及意义。

27.试析晚清社会谴责小说的类型特征。

28.举例说说民初小说艺术发展的特点。

29.试析章太炎、刘师培的文学观。

30.试析秋瑾的诗文创作成就。

31.概述南社的基本情况及其创作特征。

32.概述柳亚子的创作成就。

33.试析近代传奇杂剧的艺术新变和语言特点。

34.简述戏曲界革命的理论倡导。

35.概述王国维的文学观。

36.试析境界说的内涵。

37.举例说明王国维文学批评理论的近代意义。

38.概述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总体特征。

39.试析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40.举例说明林译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 龚自珍《己亥杂诗》写于哪一年:[ ]

A. 1837年

B. 1838年

C. 1839年

D. 1840年

2.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中涌现的《三元里》一诗的作者是:[ ]

A.贝青乔

B.张际亮

C. 陆嵩

D. 张维屏

3.梁启超实践其政治小说理论的创作是:[ ]

A.《夏威夷游记》

B.《维新梦》

C.《新中国未来记》

D.《新罗马》

4.曾国藩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所选编的古文读本是:[ ]

A.《古文观止》

B.《经史百家杂钞》

C.《讨粤匪檄》

D.《唐宋文醇》

5.1898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开辟了专门发表新派诗人诗作的诗歌园地,这一栏目的名称是:[ ]

A.“诗界潮音录”

B.“诗文辞随录”

C.“杂歌谣”

D.“诗界革命”

6.“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段话出自:[ ]

A.《人间词话》

B.《红楼梦评论》

C.《文学小言》

D.《宋元戏曲考》

7. “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该句出自:[ ]

A.《己亥杂事》

B.《饮冰室诗话》

C.《人境庐诗草》

D.《散原精舍诗》

8. 曾门弟子中的唯一桐城籍人是:[ ]

A.薛福成

B.黎庶昌

C.张裕钊

D.吴汝纶

9. 鲁迅描述晚清狭邪小说的流变时说:“作者对于妓家的写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临末又溢恶”,其中“近真”的代表作是指:[ ]

A.《品花宝鉴》

B.《九尾龟》

C.《花月痕》

D.《海上花列传》

10.梁启超最早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是在:[ ]

A.1898年

B.1899年

C.1901年

D.1902年

11. 沈曾植晚年提出“三关”说,其所谓“三关”是指:[ ]

A.元嘉、元和、元祐

B.开元、元和、元祐

C.元和、元祐、元嘉

D.元祐、开元、元嘉

12.“诗固无古今也”,这句话出自黄遵宪的:[ ]

A.《与朗山论诗书》

B.《人境庐诗草》

C.《致梁任公》

D.《己亥杂诗》

13.汉魏六朝诗派的首领是:[ ]

A.陈三立

B.李慈铭

C.樊增祥

D.王闿运

14.刘师培研究中国文学史方面留下的著名论著是:[ ]

A.《宋元戏曲史》

B.《中国中古文学史》

C.《中国小说史略》

D.《中国文学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民国元年问世的和,标志了民初言情小说风格的形成。

2. 1899年,由王寿昌口述、林纾笔述的法国小仲马的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

3. 真正使宋诗派的诗学理论趋于成熟完备的是。

4. 林则徐常自吟诵的两句诗:“,岂因祸福趋避之。”

5.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所标举的“近世诗界三杰”分别是夏曾佑、、。

6.《孽海花》初版本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其中“爱自由者”是的笔名。

7.章太炎述学文章的代表作是和。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清末四大小说杂志

2. 诗界革命

3. 同光体

4. 南社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中国文学的近代化”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2. 简析民初小说的“俗化”特征。

3. 简析曾国藩对桐城派的两大改造意向。

4. 简析龚自珍诗歌中的“剑气”与“箫心”。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文学的功利主义与审美价值的二律背反现象?

2. 如何评价梁启超后来对“三长”兼备的“诗界革命”纲领的修正?

3. 试析晚清新小说的特征。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出自龚自珍哪首诗:[ ]

A.《夜坐》

B.《又忏心一首》

C. 《咏史》

D. 《秋心》

2. 当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改造意向在曾氏及曾门弟子的作品中得到落实和实现时,人们则改称之为:[ ]

A.中兴期桐城派

B.阳湖派

C.经世派

D.湘乡派

3.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与林纾的都是要在桐城派韶华未尽之时,将桐城派古文辞理论作一总结,并以大学讲坛作为布道之所。[ ]

A.《韩柳文研究法》

B. 《春觉斋论文》

C.《桐城派古文说》

D. 《文微》

4.1898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开辟了第一个专门发表新派诗人的诗作的诗歌园地,其

栏目名称是:[ ]

A.“诗界潮音录”

B.“诗文辞随录”

C.“杂歌谣”

D.“诗界潮”

5. 鲁迅描述晚清狭邪小说的流变时说:“作者对于妓家的写法凡三变,先是溢美,中是近真,临末又溢恶”,其中“近真”的代表作是指:[ ]

A.《品花宝鉴》

B.《九尾龟》

C.《花月痕》

D.《海上花列传》

6.曾门弟子中致力于湘乡派文向桐城派文复归的是:[ ]

A.薛福成

B.黎庶昌

C. 吴汝纶

D. 张裕钊

7. “诗界革命”口号的第一次提出就是在:[ ]

A.《饮冰室诗话》

B.《夏威夷游记》

C.《诗界潮音集》

D.《饮冰室自由书》

8. 黄遵宪仿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例,作《已亥杂诗》:[ ]

A. 315首

B.215首

C.99首

D.89首

9. 1899年,陈衍提出“诗莫盛于三元”之说。其所谓“三元”是指:[ ]

A.开元、元和、元祐

B. 元祐、元和、元嘉

C. 元和、元祐、元嘉

D. 元祐、开元、元嘉

10.指出下列名单中不是南社创始人的一位:[ ]

A.柳亚子

B.苏曼殊

C.陈去病

D.高旭

11.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有言:“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而能雅驯温厚乃尔,得不谓诗界革命巨子耶?”这里他所赞誉的是:[ ]

A.黄遵宪

B. 丘逢甲

C.夏曾佑

D. 蒋智由

12.清末常州词派最为重要的词学理论著作是:[ ]

A.《蕙风词话》

B.《白雨斋词话》

C.《复堂词话》

D.《人间词话》

13.王国维的文学进化观集中体现在哪部著作中:[ ]

A.《人间词话》

B.《红楼梦评论》

C.《宋元戏曲史》

D.《文学小言》

14.找出不属于秋瑾的字或别号的一项:[ ]

A.鉴湖女侠

B.竞雄

C.汉侠女儿

D.光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1899年,梁启超在中提出“诗界革命”的同时,就提出“文界革命”。

2.“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这句诗的作者是。

3. 陈衍的是同光体诗派诗学的理论的专著。

4.“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于1902年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5.《海上花列传》起初在1892年出版的创刊号上连载。

6.“新诗”又名“新学之诗”,其始作俑者是。

7.“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出自的一诗。

8.《儿女英雄传》初名,作者。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宋诗派

2. 新小说

3. 清末常州词派

4.“信、达、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析晚期宋诗派理论家陈衍的“三元”说。

2. 简述梁启超“新文体”的主要特点。

3. 简析吴汝纶致力于桐城派的复归所做的努力。

4. 简析近代翻译文学的总体特征。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试析林译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2. 试析黄遵宪“诗外有事,诗中有人”诗学理想在其创作中的体现。

3.试析常州词派认同的审美原则“重、拙、大”说的内在意蕴。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14分)

1.C

2.D

3.C

4.B

5.A

6.D

7.A

8.D

9.D 10.B 11.A 12.A 13.D 14.B

评分标准:每题1分,共14分。

二.填空题(20分)

1.《断鸿零雁记》《玉梨魂》

2.《巴黎茶花女遗事》

3. 何绍基

4. 苟利国家生死以

5. 黄遵宪蒋智由

6. 金松岑或金天翮

7. 《訄书》《国故论衡》

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16分)

1. 指《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四种小说期刊,为“小说界革命”的兴起和新小说创作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2. 诗界革命,是清末资产阶级文学家和进步诗人,适应维新、革命运动发展的社会潮流和民主、民族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在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突破传统创作原则,转换诗歌发展方向,革新诗歌内容性质,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一场诗歌变革运动,是诗歌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3.同光体是清代宋诗运动在清末民初的余响末绪。同光体之名,来自于陈衍1901年写的《沈乙庵诗序》:“同光体者,苏堪与余戏称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同光体是一个有着大致相同诗学价值取向的诗歌流派。他们在“不墨守盛唐”的诗学旗帜下,继承宋诗派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传统。其代表人物是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陈衍。

4.南社是活动于1909年至1925年的革命文学组织。成立于1909年11月,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活动中心为上海,主要活动时期在辛亥革命前后。“南者,对北而言,寓不向满清之意。”南社的文学创作,在形式上,以旧体诗词和古文为主,其发表阵地主要为《南社丛刻》。其代表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苏曼殊等。

评分标准:每小题都有一些要点,根据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酌情给分。每小题4分,共16分。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答案要点:中国文学的“近代化”或“现代化”实际是同一、连续的过程,都是指中国的“文学体系”,即包括文学的社会属性、作家构成、文学观念、创作内涵、形式体制,直到语言模式和传播方式等等,所有文学构成要素的整体性、根本性转换。这一文学体系从古典到现代的全面转型过程,从19世纪中叶起就逐步发生、发展,而在五四以后进入完成期。

2.答案要点:一是抛弃早期新小说的启蒙意识,直接认同于一般市民的思想和趣味。二是由商业化倾向引起的小说创作的模式化。三是娱乐性、趣味性的加强。

3. 答案要点:一是补救桐城派文内容空疏之病,将其引导到关心经世要务,摭谈当代掌故,虚实相济,体用兼顾的路径上来;二是针对桐城派文规模狭小、气势孱弱的缺点,提

出广开门径,转益经史百家,作雄奇瑰玮、气象光明之文。

4. 龚诗中最常用的意象是“箫”和“剑”。诗人笔下的“箫”,表现心灵深处哀艳、幽怨、“忆之缠绵”的一面;“剑”则表现他心灵深处雄奇、放达、“触之峥嵘”的一面。箫和剑,箫心和剑气,缠绵和峥嵘,高亢和低回,构成一种矛盾错综复杂而又平衡和谐的理想人格,还是一种亦狂亦怨的审美追求。

每题5分,共20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在民族生存危机、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危机这三重危机形势下产生的近代中国文学,从它发生的那一刻起,时代便把它卷入了历史进程的中心旋涡。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没能像近代文学那样,把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推崇扩展到如此之高且广阔的领域。在文学功利主义被无限夸大的同时,文学的审美特性被忽视了。诚然,在民族生存危机、救亡与启蒙、反帝与反封建成为时代中心议题的近代中国,文学若去追求自身审美品格的完善而无视民族变革生存的需要,那么它势必会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和地位。近代中国社会特殊的文化氛围与全面危机的形势,决定了近代文学必须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以求与时代取得同步。因此,文学功利主义的盛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从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看,它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存在和人类认识自身把握生活的一种审美方式,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本体存在意义。极端功利主义往往是以削弱甚至牺牲文学的审美品格为代价,这必然会导致文学发展的深刻缺陷甚至是危机。这两个命题的二律背反,构成了近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从其各自的角度看,其各有存在的理由、自足性、合理性,但又隐含了不可克服的缺陷。

2. 在《饮冰室诗话》中,梁启超仍然坚持以新意境、新语句、古人之风格作为诗界革命成功之作必备的三个要素,但他对《夏威夷游记》中即已意识到的“新语句与旧风格常相背驰”的矛盾有了更加细致的体察,提出:“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斯可以举革命之实矣。苟能尔尔,则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他这里标举的“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已经在原初提出的“诗界革命”三项纲领中置换了“新语句”一项,只保留了可以“间杂一二新名词”。“新语句”不仅包括“新名词”还包括“新句式”、“新语法”。提倡“新语句”意味着在语法结构以至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这就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显然是与保留“旧风格”的要求相背离。因此,梁启超这里把“诗界革命”的目标修订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实际上拒绝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变革。在他看来,一经改变传统格律与语法,就不存在“诗人之诗”了。这就使得晚清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注重思想革新而未从根本上突破旧体诗歌的束缚。从诗体解放上讲,这当然是一个退步;从尊重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性和诗歌独特的创作规律看,梁启超的退步又是有道理的。

3. 与古代小说比较,晚清新小说有几个特点,也就是其“新”的性质表现的几个方面。首先是与救亡图存、变法维新、反清革命等政治关系密切。不仅以现实政治、现实社会为表现对象的小说是如此,而且连历史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传统题材小说,也往往寄托了政治内容。

其次,是题材的开拓。新小说大大拓宽了小说的变现范围,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的政治主张及新思想、新理想的小说,包括外国历史题材和科幻题材,为传统小说所未有。一类是社会谴责小说,揭露时弊,谴责社会黑暗以及种种恶风劣俗。它在晚清数量最大。一类是靠近传统题材,如言情、历史、武侠公案等,但在新形势下发生重要变化,都把干预现实作为出发点。

第三是小说叙事模式与艺术手法的近现代转型。新小说开始转变中国小说的传统形态,

师法西方与日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描写技巧等。清末民初的新小说成为中国小说转型的关键时期。

第四,艺术上的不成熟及泛政治化、泛文章化、泛新闻化的倾向。晚清小说是一批艺术质量不高的小说,其质量的粗劣与数量的众多形成惊人的对比,这种量与质的鲜明对比,既不见于古代小说,也不见于现代小说。这一重大缺陷是与晚清小说家所遭遇的独特的矛盾以及小说理论家的误导分不开的。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近代文学史》试卷B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

1.C

2.D

3.B

4.A

5.D

6.C

7.B

8.D

9.A 10.B 11.B 12.A 13.C 14.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夏威夷游记》

2.蒋智由

3.《石遗室诗话》

4.《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5.《海上奇书》

6.夏曾佑

7.秋瑾《对酒》

8.《金玉缘》文康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同光体是清代宋诗运动在清末民初的余响末绪。同光体之名,来自于陈衍1901年写的《沈乙庵诗序》:“同光体者,苏堪(郑孝胥)与余戏称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同光体是一个有着大致相同诗学价值取向的诗歌流派。他们在“不墨守盛唐”的诗学旗帜下,继承宋诗派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传统。其代表人物是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陈衍。

2. 新小说,指20世纪初期,五四现代白话小说产生之前,即清末、民初时期,作为小说界革命运动产物的,虽然在某些方面难以摆脱古典小说的影响,但已经具有“新”的性质、“新”的内容、“新”的艺术特征、向“新”的方向发展的小说。新小说,是古典小说形态向现代小说形态转换过程中一种小说类型,代表这一历史性转换的第一阶段。

3. 诗界革命,是清末资产阶级文学家和进步诗人,适应维新、革命运动发展的社会潮流和民主、民族思想启蒙的时代要求,在古典诗歌基本形式范围内,突破传统创作原则,转换诗歌发展方向,革新诗歌内容性质,寻求语言和某些形式解放的一场诗歌变革运动,是诗歌近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4.是严复提出的三条翻译标准。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著,准确传达原著的精神。达,达旨,达意。雅,文笔渊雅。严复所谓“雅”,一是要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做到精理微言;二是译笔要富有文学色彩。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1899年陈衍与沈曾植在武昌讨论诗学时,提出“诗莫盛于三元”之说:“三元者,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三元说”拈出开元、元和、元祐三个元气淋漓的年代作为唐宋诗繁荣发展的里程碑,其用意首先是强调宋诗与唐诗一脉相承,血气贯通的联系,破除唐以后之书不读的偏激狭隘,使同光体“不墨守盛唐”的诗学目标,由苏、黄而杜、韩

的诗学路径,有所本源;其次是盛推开元、元和、元祐时代开疆辟域、觅新世界的气概和宋诗推本唐人诗法,损益变化,力破余地的精神,这一诗学精神,正是三元说的精髓所在。三元说也因此成为同光体诗学理论的重要基石。

2.围绕梁启超归纳的几点来谈:“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3.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救桐城派文内容空疏之病,将其引导到关心经世要务,摭谈当代掌故,虚实相济,体用兼顾的路径上来;二是针对桐城派文规模狭小、气势孱弱的缺点,提出广开门径,转益经史百家,作雄奇瑰玮、气象光明之文。

4.其一,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严译名著、林译小说等都有“警世”意图。其二,用中国古代文学的旧形式表现西方近代文学的新内容。绝大部分翻译文学用的是文言。其三,意译为主。其四,良莠不分,鱼龙混杂。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首要历史功绩,在于以新异的思想面貌、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和古朴畅达、哀感玩艳、笔锋常带情感的译文,初步扭转了中国士人对外国文学的偏见。自此,译介外国文学的风气渐成气候。另一重大历史功绩,是以古文笔法译著小说,极大地提高了小说在我国的社会文化地位和文学地位。林纾用文言翻译西方的小说,以中国文人认可的“雅语”讲述琐碎而包容万千的世俗人情,为填平中国千年文学雅与俗的鸿沟作了最初的可贵的尝试。

《巴黎茶花女遗事》所开启的情爱价值观念,对20世纪初叶言情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重大突破在于,它为其时的中国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模式:只要是出于纯真爱情的相恋,即便是违背了现行的伦理道德,它仍然是值得赞颂的。这一价值取向和悲情基调,对民初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更重要的是其所开启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叙事模式对清末民初新小说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其采用的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和日记体形式,启迪了新小说家的限制叙事意识,直接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近现代转型。《茶花女》采用了三重第一人称限制叙事视角,一是旁观的叙述人,一是男主角亚猛,一是重病缠身的茶花女(日记形式)。作为第一部影响中国小说第一人称限制叙事的外国文学作品,林纾的这部译作对中国小说影响深远。

2. “诗外有事,诗中有人”诗学理想的形成及实践,为“别创诗界”选择了一条面向现实世界,走出复古拟古泥潭的诗歌创新之路。“诗外有事,诗中有人”是黄遵宪诗学理想的概括性描述。《人境庐诗草》中,写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庚子事变被称为“诗史”的诗作之所以为人所看重,是因为此类诗描写了“今人所遭之时势”;写轮船、电报等海外风情诗所以为人所珍视,是因为所写为“今人所用之器”,“所历之境”。诗人频频以立宪、变法、国会、帝制入诗,其所言又是“今人所见之理”,此皆是“诗外有事”。诗人徘徊于科举与功名、汉宋之学与诗学之间的苦闷,走出国门,亲历世界,触见异域文明的惊奇与喜悦,由尊王攘夷的士大夫立场,到“人言廿世纪,无复容帝制”的维新派境界,其心路历程于诗中脉络可见。此可谓“诗中有人”。

3.“重”即沉着,在内为蕴藉深厚,情真理足,发为声音,则从容不迫,凝重工稳,反之,则流于轻与薄。“沉着”被况周颐推为词的最高境界,而良好的修养与学问的积累,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唯一通道,这也是学人之词的重要标志。“拙”与“巧”相对,天然去雕饰之意,意在追求词的自然表现,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拙趣”。“大”涉及到词的立意与格调,其对立面是“纤”。“含婀娜于刚健,有风骚之遗则”是“大”的注脚。要之,况周颐的“重、拙、大”之说,旨在追求一种情真理足的词境,凝重沉着的词风和自然真率的表现,因而强调性情修养与学问积累的重要性,发展了常州词派固有的学人之词的审美倾向。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汇编 2004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 骑士文学、奥林匹斯神统、德廉美修道院、未来主义 二、简答(每题12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 2如何理解少年维特的烦恼 3如何理解卡夫卡笔下的“弱的英雄” 4简述莎士比亚传奇剧的特征(喜剧、悲剧特征都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1、2必答,3、4任选一题) 1试述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2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熙德》主题的不同,分析文艺复兴文学与古典主义文学的不同 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结合这句话,谈谈对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理解 4以拉斯蒂涅为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四、分析理解题(30分) 以任何一种文学观点分析以下诗歌,文体不限(诗歌例外),字数在500字以上。 诗歌为华兹华斯的《水仙》 2005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黑色幽默、感伤小说、意识流小说、湖畔派、破晓歌、威塞克斯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说明“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文学的典范 2以《熙德》为例,简要说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堂吉诃德》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4简要说明《麦克白》中人物心理的刻画笔法 三、论述(每题25分,3选2) 1以英国文学为例,说明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异国情调 2以《变形记》为例,说明20世纪西方小说的基本特征 3以《鸟》《巨人传》《乌托邦》等作品为例,说明欧洲古典文学中的理想国主题 四、作品分析(30分) 分析一下作品,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作品略,不知是谁的文章) 2006年 外国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潘多拉的盒子、温柔的新体诗派、拜伦式英雄、魔幻现实主义、迷惘的一代、音乐小说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要谈谈你本人对下列作品最深的一点体会(不必面面俱到,仔细集中谈一点体会即可。3题选作2题) (1)《安娜卡列尼娜》 (2)《雪国》 (3)《老人与海》 2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战争题材文学中有何地位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比较文学答案

试题名称:比较文学 层次:(专/本)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 A ) 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 C )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 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著 ()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个是(),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对)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对)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错)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错)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 1 页共3 页

比较文学四套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渊源学分为,,, 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和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 和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 括、、、接受学 和。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文学 考试 参考

1.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猛发展催化了比较文学产生。(2)浪漫主义文化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广泛传播也为比较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比较意识在欧洲的觉醒。(4)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 2.自然科学发展三要素:(1)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种起源》(2)孔德创立实证主义哲学《实证哲学教程》(3)泰纳首创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文艺理论的发展规律。他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第一个提出了用“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来指导文学创作的理论。 3.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关系的社会科学,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以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或不同学科与文学的比较为对象,注重打破地理、空间与学科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区分优劣、高低,而是为了比较异同、总结规律、寻找渊源。 4.比较文学的性质:(1)跨越性是比较文学首要的质的规定性(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2)比较性是比较文学最基本的学理范畴。(3)文学性是比较文学的又一性质。开放性是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 5.雷马克提出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与另一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6.比较文学形成的标志:(1)1886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波斯奈特《比较文学》(2)1887第一种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科赫《比较文学杂志》(3)1987高等学校中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的设立戴克斯特法国里昂大学 7.法国学派: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8.法国学派的基本观点:1.提倡“影响研究”方法2.崇尚实证,重视考据3.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4.在学科上,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囿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在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5.提出“总体文学”的名称 9.第一个系统地、全面的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出版了《比较文学论》一书,这是法国学派的奠基作 10.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维斯坦因 11.美国学派的主要观点:1.提出了“平行研究”的新方法2.提倡展开跨学科研究3.但对“总体文学”的提法4.地域上,美国学派反对“欧洲中心论”,主张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全世界12.中国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鲁迅、茅盾、吴宓、梁宗岱、陈寅恪、陈铨、范存忠、朱光潜13.中国学派用西方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的人物:王国维、吴宓、古添洪、陈慧桦 14.中国学派现当代代表人物:季羡林、钱钟书、杨周翰、贾植芳、乐黛云 15.中国学派的特点:1.注重中西文学比较,努力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2.积极开展中西诗学即中西文艺理论的比较。通过中西文论的印证,加深对文艺理论的理解;也通过中西文论的对比、互补,促进更为科学的文艺理论体系的建设 3.在不拒斥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同时,提出阐发研究的新方法4.赞同前苏联学派的观点,同意将同一国家内各民族文学的比较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 15.影响研究:是指对超越国家、语言和文化界域的不同文学之间基于事实练习纸上的相互渗透与互动的影响适时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 16.影响研究的基本过程:放送、接受、传播途径 放送主要包括放送者、放送路径和放送效果三大要素 17.现代媒介的类型:环境媒介、个人媒介、文字媒介、声波媒介、影像媒介、电子媒介 18.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 19.影响研究的步骤;(1)影响存在的提出(2)材料的搜求与考订(3)假设的证明(4)能以事实为依据去探明不同文学之间的影响路径 20.平行研究:简单说就是一种有别于以实证方法为主的影响研究的新型研究方法。它主要是考察和研究那些在跨地域、跨文化和跨语言背景下没有明确的渊源与事实关系的文学现象之间异同或互动,它还包括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它运用的方法基本上是逻辑分析与审美批评的综合。 21.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1)从研究对象来看,影响研究注重的是不同文学之间的事实联系,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分析符号的两个分析层次,指的是直接意指层与________。 4.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者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简言之,表征是通过________生产意义。 5.福柯的话语概念试图克服传统理论中人所说的与所做的之间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涉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领域。 6.以下书籍或影片作者各为何人? (1)________《超越父神》(Beyond God the Pather); (2)________《斯芬克斯之谜》(Riddles of the sphinx); (3)________《明星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Star Gazing); (4)________《女权辩》(Vindication of the Right of Woman) 7.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诠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哪几大议题上?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何谓形象学?形象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2.简述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差异。 3.简述在女性主义方向下对精神分析的探讨。 4.何谓主题学?主题和母题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第1题35分,第2题40分,共75分) 1.试选一个好莱坞经典电影文类,并聚焦于一位代表性电影导演/作者的作品,以其为范例,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一些观点,对好莱坞经典电影中有关性别的议题进行探讨。(35分) 2.比较中西戏剧在主题、结构、心理描写等的差异。(35分)

推荐-广播电视大学试题开放本科20XX年7月 53 比较文学

试卷编号:5003 座位号 广播电视大学20XX年春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比较文学概论》试题 秦皇岛电大试题库(https://www.doczj.com/doc/bd13294088.html,/test)20XX年7月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诸方面的联系,这种研究叫比较文学的研究。 2.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 者。1921年,他创办了法国《》,这份杂志成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喉舌。 3.从现代意义的比较文学来说,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897年,和 从法国归来的王子仁,合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一书。 4.所谓“”,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 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5. 一般是指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 主题、意象等等。 6.在接受美学看来,垂直接受和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7.读一部作品,往往有不同的方式,方式不同读出来的意义也就不同。第一种方式是 传统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是的方式;第三种方式是结构主义的方式;第 四种方式是叙述学的方式,第五种是心理学的方式。 8.从自我的观点来阐释他者,在从他者的观点来阐释自我,这就是“”。 9.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基督 教教义和近代科学,尤其是前两大因素。 10.中国古典戏曲接近文体,欧洲传统戏剧的重心是。 11.1907年,鲁迅在日本写作长篇,系统地追寻了“摩罗”诗人在欧 洲各国的踪迹。 12.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对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引起了质的变 化,在和文学批评方面也引起了很大的革新。 13.关于各门艺术间的差别,西方艺术理论作了很多探索,最著名的是莱辛 的。 14.跃出”一种艺术载体,要求在另一种载体中得到表现的现象,钱钟书称之为“出位 之思”,叶维廉则称之为“”。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法后面打“╳”,并简 要说明理由或举例说明。(每个6分,共30分) () 2.“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 3.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复习资料 1、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3、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Ч叵怠J紫攘鞔а芯康摹拔难Ч叵怠笔嵌嘣难Ч叵怠h蟮诟

比较文学试卷和答案

(一)闭卷考试试卷及答案: 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 --------系-------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4)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 二.名词解释:(15) 1.比较视域 2.套话 3.他者 三.简答题:(45) 1.简述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原则 2.简述迷狂说与妙悟说的异同 3.简述比较视域的特点 四.论述题:(36) 举例说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特点 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 --------系-------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6)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外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内部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二.名词解释:(15) 2.文道论 3.注视者 4.理念说 三.简答题:(45) 2.简述中西诗学比较的必要性 3.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关系 4.简述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体系的三重构造 四.论述题:(34) 举例说明比较视域中不同民族文学的对话过程 比较文学测验题(A卷)答案 一.填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二.名词解释:(15) 1.(答:强调主体性。比较文学的本体) 2.(答:一个民族反复用来描述异国和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 3.(答:形象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对异国认识的总和。) 三.简答题:(45) 1.(答: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种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 2(答:不同。1。理智与非理智。2。狂热与虚静。3。神赐与积累。同。1。强调直觉。2。与宗教有关)3(答:1。流动性与联系性。2。开放性。3。自觉性) 四.论述题:(36) (答:1。变异性。2。综合性) 比较文学测验题(B卷)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着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c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本节常见问题 1.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

《比较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跨国界跨学科 2、19 3、交流、吸收、改造 4、国际文学关系 5、中国印度 6、朱光潜 7、综合 8、创造性的误读 9、渊源学 10、文学理论、文学批评 11、语言学科 12、世界文学她种文学 13、环境时代 14、理念方法 15、亚里士多德 16、打通 17、国际文学关系 18、《共产党宣言》 19、浪漫主义 20、统一性(或同质性) 与差异性(或异质性) 21、《赵氏孤儿》 22、钱钟书 23、弗莱 24、选择性共鸣 2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 26、影响研究 27、文学史、文艺理论、美学原理 28、跨国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29、互识、互证、互补 30、抒情、叙事 二、名词解释: 1、影响: 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 2、类比: 类比主要考察相互间没有关联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以期发现其共同性。 3、流传学: 流传学研究作家作品或一国文学在外国的声誉、成就与影响,这种研究就是从放送者出发研究接受者的,就是一种从源到流的探寻。

4、主题学: 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与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瞧法。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5、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则指某个民族内的具有传统联系的文学,该文学必须具有区别于她种文学的性质。民族文学就是形成比较文学基础的基本单元。 6、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专门研究文学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与理论的一门学问。它既探讨文学的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渊源流变过程,也研究与比较某些相似文学类型在不同民族文学中各自的发展历史及特征。 7、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的研究。平行研究的范围很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平行研究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与空间,但其对象缺乏严格的限定而容易滑向泛文化的领域。 8、缺类研究: 探讨某一文类在某一或某些国家一度存在或盛行,而在其她国家却没有出现的现象,叫做缺类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各民族文化心理、审美特点的差异的理解。 9、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一词在不同情况下多次使用,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尽相同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指全球文学,即通过对许多国家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的评述写出一部世界文学史。第二种涵义指“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或者说世界公认的最好作品。第三种涵义即歌德所倡导的世界文学。 10、个体流传: 个体流传即一国的某个作家在她国的命运与对她国某个作家或她国文学的影响。这就是一种围绕个体的传播路线展开的研究,它包括个体对个体的影响与个体对群体的影响两种。11、对比: 对比指比较不同文化与文学体系的特点,使两者的特征相形突出。 12、历史比较文艺学: 历史比较文艺学就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的文学联系与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学艺术现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3、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就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就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她艺术形式以及其她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14、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就是在向法国学派的挑战中崛起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等。她们力图摆脱法国学派理论与方法上的束缚,倡导平行研究。她们要求比较文学应注意文学的内部联系,注意文学的美学涵义与文学批评的美学原则,以纠正法国学派只考证事实而忽视文学特征的倾向。从而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15、渊源学:

比较文学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

比较文学模拟考试试题 与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 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 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 C )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B 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 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 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C )A 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所收罗进去。B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 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 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 D )A 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B 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 相似的故事情节。 D 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C)A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B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C 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D 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C )A 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B 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C 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D “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 D )A 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B 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 现以后就有了。 C 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 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比较文学期末 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填空 1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建立,有些事件值得一提,如: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1900年巴黎召开的国际性文学会议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列入议题。同年,贝茨编定了《比较文学书目》 2 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 3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列文雷马克韦斯坦因 4 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特殊贡献。 5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有影响研究平行阐发接受研究四种。 6 中国比较文学萌生于西晋时期,当时佛教界产生的一种“格义”研究法,是渊源 7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篇》前四册问世,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8响研究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三方面研究。 名词解释: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由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最早提出,是法国学派的基本特质。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影响的超越国界存在说,影响的事实联系论;影响的历史意识论;影响即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它的研究步骤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影响研究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挑战,但是其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类型,是比较文学学者新开拓的一个领域。是美国学派基于对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批评而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结论。 它提出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和文学类型、文学史上的时期、潮流、运动的比较、作家、作品的比较。平行研究是注重文学性的一种研究。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它是近20年来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提出的名称,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它与一般的文艺理论研究不同,它要求研究者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国际的角度,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是要脱离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层次上来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的比较。比较诗学的领域极其广阔,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 ?文类学:文类,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样式。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指的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研究者发现,有些文类在一个民族文学中产生之后,流传演化的历史轨迹往往可以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找到;不同民族文学的类型也有许多是相似的。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类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就是“文类学”。 ?形象学: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它脱胎于影响研究,诞生于法国。它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但并不要求从史实或现实求证像不像,拒绝将形象看成是对文本之外的异国异族的原样复制。它的任务,就是探索异

比较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一是;二是 2、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文学产生于世纪末。它的出现与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3、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的历史。 4、法国学者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实际上是史。 5、季羡林先生说过,从全世界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文艺理论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有创见而又能自成体系的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洲国家所在的广大地区。 6、在《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一文中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方面探讨了缺类问题。 7、比较文学就是要突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打通”整个文化领域,使文学研究进入了性研究的新阶段。 8、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东西方文化的沟通常常是在中实现的。 9、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源流,分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 10、比较诗学是一门从跨文化的角度对、的比较研究。 11、比较文学是一门跨越民族,,文化和的文学研究。 12、比较文学要求在研究中国文学时,应以为背景,以为参照系统,认识和评价自己。 13、丹纳《艺术哲学》中提出的制约文学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外界条件”相对应的是和。 14、文学理论对音乐的借鉴体现在对音乐和的吸收上。 15、在西方历史上,古希腊哲学家首创的哲学专题论文引起了哲学和文学的分化。 16、钱钟书先生曾倡导法,它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 17、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8、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用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 19、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叶席卷全欧的文学思潮为比较文学的诞生准备了文学土壤。

西南大学比较文学考试答案孔勰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2015年6月比较文学)答案 云南保山市第七中学孔勰 一、选择题。 略 二、名词解释 1、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作平行研究 2、渊源学:渊源学也称源流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思想、人物、情节、语言、风格以及艺术技巧等因素的来源。 3、文类学:文类学(Genology)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以及各种文类的特征和它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4、译介学:译介学是比较文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研究方法,其名称的出现是在20世纪末期,它主要研究翻译媒介,但又和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不同,因此不能和一般意义上的"翻译媒介”、"译者”、"译本”等同,译介学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沟通的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手段,译介研究是在广泛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捕捉和理解各种翻译现象,在此基础上将其置于文化交流、文化生态、人文

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多元文化的推动和建设方面进行考察和研究。 5、“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三、简答(本大题共8小题) 1、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就是一种方法,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 首先,比较文学的"比较”一词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论,作为方法,"比较”并非文学的专利,而是一切学术领域都普遍存在的,由来已久。 其次,比较文学的"比较”有两个基本的内容,一是跨国别、跨文化的比较;二是跨学科的比较。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国家、文化、语言、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便不能成为它的研究对象。 再次,不是任意将两个具有跨越性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称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的对象必须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 最后,必须强调"比较”是就文学而言的,如果其落脚点与归宿不是指向文学本身,再优秀的比较我们也不能称为比较文学,它只能是别的什么比较,所以,文学性是作为比较文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性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