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名言

苏轼名言

苏轼名言
苏轼名言

苏轼名言

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此身泰山重,勿作鸿毛遗。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浅交言深,君子所戒。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慎重者,始若怯,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苏轼艳词三首辨正(一)

苏轼艳词三首辨正(一) 在苏轼的词集里有许多婉约之作,它们表现了作者于花间尊前的儒雅风流品格。其中《皂罗特髻》一首和《雨中花慢》二首是可以称为艳词的,而且在近年来颇有争议。《皂罗特髻》被南宋以来各种版本的苏轼词集所收入,词云: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袖、满把真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子采菱拾翠,绣衾下、抱着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明代吴讷《百家词》和毛晋《宋名家词》本均题为“采菱拾翠”,乃两位女子的名字。在苏轼的书简里留下了关于此词的一条线索。他在黄州(湖北黄冈)《与朱康叔书》之十五有云: “所问菱、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牙,呵呵!”(《东坡续集》卷四)朱康叔名寿昌,是古代著名的孝子,于熙宁元年(1068)开始寻母,得于同州(陕西大荔)。熙宁三年(1070)苏轼与朱寿昌在京都相识,遂成密友。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时,朱寿昌在邻近的鄂州(湖北武汉)任太守,对苏轼常常慰问和赈济,并时有书简往来。宋代士大夫于朋友间谈说儿女私情时常用隐语。苏轼于书简中提到的“菱、翠”即词中的“采菱拾翠”,“云”即朝云:她们都是苏轼的侍女。“虚位”即空位之意,“发遣”有安排之意。朱寿昌关心苏轼,因是密友,遂问及私人生活。苏轼回答,采菱和拾翠尚是虚位,意未纳为妾,仅作侍女而已;朝云则已经作了安排,即收为侍妾了。此书是元丰五年(1072)写的,时朝云约二十三岁,次年朝云为苏轼生了孩子;所以苏轼稍后《与蔡景繁书》云:“然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一拊掌也。”(《东坡续集》卷五)这两封书信有助于我们理解《皂罗特髻》。“皂罗特髻”是题,皂罗是黑色的质地轻软有网眼的丝织品,在宋代为歌女常着的衣服;特髻是双髻,或称为双螺髻,为古代少女发式。皂罗特髻是身着丝罗,头梳双髻的歌女,借指采菱和拾翠。词中的“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是理解全词的关键。“使君”本是汉代刺史之称,在宋代借称州郡长官,从《与朱康叔书》可知是特指鄂州太守朱寿昌。“客”是指谪居黄州的苏轼。此句是借采菱拾翠二女以赞朱寿昌深知罪谪的苏轼客居愁苦寂寞,所以不惜千金买得两位女子送以作家伎。苏轼在词中赞美了采菱和拾翠的佳名、衣着、发式、肌体,以为这是只有在京都才能见到的时髦女子。如果以为“苏轼受她们的主人请托,作这首词”(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3页),便不应有“称使君知客,千金买”之句,更不宜描述床笫之间的“绣衾下、抱着俱香滑”;而且从苏轼诸多代言或酬赠之作来看,均有题和序交待的,此词却没有。或者以为“采菱、拾翠者,乃苏轼两小鬟也”,但“当时菱、翠位空人去”(刘崇德《敝帚集·苏轼编年考》,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208页),这是对“虚位”和“待到京寻觅”的误解。今存最早最全的苏轼词集是南宋初年傅干的《注坡词》,其中误收了《无愁可解》,此词的序是苏轼写的,但词是陈慥作的;又误收了声诗《阳关曲》七绝三首和《瑞鹧鸪》七律一首。《皂罗特髻》也属误收。此词调不见于教坊曲名,亦无唐宋词人和后世词人使用。清代初年词谱的编订者对它是怀疑的,如万树说:“叠用‘采菱拾翠’等凡七句,或此调格应如此,或系坡仙游戏为之,不可考也。”(《词律》卷十二)因此它作为词调是可疑的。词中的“采菱拾翠”重复使用,这属宋词中仅见的例子,有如唐人声诗《采莲子》中的“举桌”、“年少”,《竹枝》的“竹枝”、“女儿”等和声。它应是朱寿昌问及私人生活,苏轼复书时信笔写下的杂言韵语,并非倚声而制的歌词,亦同苏轼在黄州的许多书简一样请朋友秘不示人的。书简中谈到二女的同时提到“又传示秘诀,何以当此”,这秘诀当为房术;故苏轼特又于《皂罗特髻》内间接表示感谢之意。此信笔之作,本不应公开,而且不是词体,竟被傅干等偶然编入词集了。

苏东坡诗词理趣

贯穿苏轼诗文词的理趣之美 苏轼一生于北宋党争的罅缝中求生存,既不见容于新党亦不见谅于旧党,在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于贬谪中度过,饱尝宦海沉浮之苦。然而“苏轼不但超越了生命的逆境,同时也超越了生命的顺境”Ⅲ,处逆境泰然,而处顺境淡然,于升沉荣辱间游刃有余,并将他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与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外化于大量的诗词文中,折射出一种理趣之美。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理是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是哲理;趣是生动盎然的意趣,是能感发读者的审美趣味。说理,不能如玄言诗般“理过其辞,淡乎寡昧”;有趣,要求充满趣味与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周易·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语言的功能是铸成意象,然后由意象来传达思想。所以,最好的语言应该是能铸造鲜明的意象,通过意象来表现灵魂、领悟思想。苏轼的理趣之作,就是通过意象的铸造来完成的。下面分别以其诗文词的代表作《和子由渑池怀旧》、《前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探讨苏轼是如何通过意象的铸造来折射理趣之美的。 一、雪泥鸿爪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宋仁宗嘉祐元年,三苏自眉山到汴京应试,中途寄宿渑池奉闲僧舍,并在壁上题诗留念。嘉祐六年,苏轼出任风翔签判,苏辙送其到郑州,然后返回京城汴京,想到苏轼此次西行必经之地也是他们五年前共同留宿过的旧地渑池,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七律一首。苏轼次其原韵,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此诗中出现的意象有雪泥飞鸿、泥上指爪、老僧新塔、坏壁旧题、蹇驴嘶叫等。这些意象的出现,让人浮想起为生计辗转漂飞的大雁,奉闲和尚的老去,奉闲僧舍的倾颓,赶考路上的人困马嘶,以及渑池旧地的人事变迁;这些意象的组合,似乎给人以岁月蹉跎、人世沧桑之感。但我们应该追随苏轼的思维,正确解读这些意象。“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此联的中心意象在于那不眷顾往曰旧迹、昂首高飞的“飞鸿”。人生也许如飞鸿驻足般东奔西走,然而飞鸿却不复记虑这些指爪之痕,依然展翅高飞,义无反顾!那么,人生虽然萍飘蓬转,应像飞鸿般总是搏击长空,志在千里。“往曰崎岖今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写往年赶考马死人困、路崎岖、蹇驴叫的意象,正在于今昔对比。昔曰颠连辗转,前程未卜,今曰文场告捷,扬鞭驰骋,虽是独游,亦胜于昔,不禁开释离怀,借以勉人和自勉——人生应视艰辛与坎坷如“雪泥鸿爪”,飞鸿般一往无前、昂首奋进、开拓未来!这些意象可谓思而蕴理,理中有趣。张尹炫先生说:“苏轼作诗既寄托理,又重视意象,因而,产生了独特的‘趣’。如《和

作文素材·人物·苏轼

作文素材·人物系列·苏轼其人 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文忠。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评论: 读”苏东坡,读着读着就觉得他们真不是一个人。那个宰相坯子,志大才疏的苏轼,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当然,苏轼是一只蛹,而苏东坡是一羽蝶。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而促成这种蝶变的,正是那次贻笑千古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十岁的时候听母亲讲《汉书·范滂传》即问母亲“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二十二岁应试汴京文章第一,只因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而忍爱判为第二。 嘉祐六年,苏轼应制策考试“入三等”。制策考试十年一度,录取名额只有五名,由皇帝亲自主持,一、二等都是虚设,三等为最。苏辙入四等。仁宗读了苏轼兄弟的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后四年,英宗打算召苏轼入翰林为知制诰。知制诰专门负责议定国家大政方针,是晋升宰相的必历职位。但是宰相韩琦说:“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最后,英宗接受韩琦的建议,安排苏轼入直史馆。其目的是要让苏轼熟史而知鉴,将来受大任。可见,苏轼一步入仕途就是闪亮登场,皇帝、宰相都是把他当着接班人来培养的。朝堂内外都认为他将来为相辅政是理所当然的。 “乌台诗案”牵动八方,包括宰相司马光在内的社会各界纷纷上书求赦,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都为苏轼求情。当时太皇太后曹氏病重,神宗要大赦天下为祖母消灾祈福,皇太后说:你也不用大赦天下,只放了苏轼一人就行。这些压力都没能让神宗皇帝改变初衷,最后还是赋闲金陵的旧相王安石向神宗皇帝上专札言:“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的面子就不能不给了,因为神宗的钱都是王安石赚的。苏轼捡了一条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苏轼作品

苏轼作品专练 渔家傲 苏轼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注】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都。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注】王胜之:为官清廉,颇有声望。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古”两句点明金陵作为虎踞龙盘之地,见证了朝代兴衰,诗人以历史的沧桑感为送别友人蓄势。 B.“渺渺”三句写老百姓不顾斜风细雨,在芳草渡口挽留友人,既渲染了别情,也突显了王胜之的声望。 C.“公驾”两句虚实结合,写朋友离开时,由青鸾驾车、红鸾陪乘越过彩雾,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色彩。 D.“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写词人想象友人翩然未歇、便飞向别处,以此为全词作结,充满了意趣。 2.本词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解答】(1)C.“‘公驾’两句虚实结合”错误,“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联想想象的手法,写王胜之离去乘飞车,凌彩雾,以青鸾驾驶,有红鸾陪乘。(2)上片写到细雨蒙蒙,斜风习习,景中弥漫着愁绪。“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说江南父老在芳草渡口殷勤地把你挽留。这里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父老挽留友人来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 友人能让百姓殷切挽留,从侧面展现了他一心为民的精神。下片通过自己想象友人驾着飞车穿越多彩的云霞,仙游似地以鸾鸟为陪乘者,一路凌风驭虚来喻指友人高洁的品性。这是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尾句“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是说这里虽好,却不是久居的理想之地。结合注解可知,此时友人要调离金陵,这里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劝勉。 答案: (1)C (2)①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上片以斜风细雨渲染离情别绪,以江南父老留友人侧面表现自己对友人的不舍; ②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江南父老留友人,赞美其执官为民;以乘鸾车、凌彩雾,赞美友人品性高洁; ③对友人的宽慰之情,金陵虽为形胜之地,但“非吾侣”说明此地不算友人的理想居地,以此宽慰友人。

苏轼生平介绍

东坡居士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是哪里人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豪,在苏轼生活的饿那个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无人能够比肩的一代文学大家,这样一个人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从其一生的经历来看也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从其诗词的风格来看更是一个非常豪放的人,苏轼堪称才华四溢,作为官员也是一个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首先说苏轼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从苏轼的经历就可以看出,苏轼的父亲苏洵在苏轼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醉心于仕途,在家里刻苦攻读,这样也为苏轼的早年家庭学习打下来坚实的基础,苏轼后来的成就离不开早年的启蒙。据说苏轼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二十一岁就参加朝廷的考试并且高中第二名,从以上就可以看到其天资聪颖。 再说苏轼是一个豁达和豪放的人,俗话说“文如其人”,苏轼的作品很少有小情调的自怜自艾,苏轼的文章充斥着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豪放洒脱,有着一日千里的气概,即使是被遭遇了牢狱之灾后的《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那么豪放不羁,看到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丝毫没有凄凄切切的伤感情绪,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苏轼豁达的胸怀和豪放的做派。 苏轼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人,从苏轼留下来的数千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华,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文坛泰斗,还是一位具有铮铮傲骨的官员,王安石改革的时候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这个时候苏轼不是放弃自己的政见为了高官厚禄而曲意迎合,而是选择了外调,后来新的皇帝上台,王安石的新法被废除,苏轼又与统治者的政见不和,这个时候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再次选择了外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坚持己见具有铮铮傲骨的人。 苏轼是哪里人 苏轼是我国的文学奇才,生活在北宋时期,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眉山市。苏轼二十一岁的时候进京赶考,一下子就中了第二名,据说本来是应该第一名的,因为欧阳修误认为是其弟子的考卷害怕有舞弊嫌疑才将其录为第二的,可见苏轼的才学堪称是才华横溢。苏轼一生之中辗转多地,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苏轼的足迹。 苏轼一开始的时候是在京城做官,后来到了凤翔做判官,在凤翔这个地方也工作了好几年,后来因为母亲去世回归了故里为母亲“丁忧”。后来苏轼因为与变法的王安石政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

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 1、咏广州大佛寺 六层塔楼望眼开, 殿宇恢弘荡尘埃。 名布八方香客聚, 声播四境禅意来。 佛典经籍藏浩瀚,注1 摄影书画汇人才。注2 慈航普度施善慧, 菩提无树镜非台。注3 注解 注1:大佛寺内设有图书馆,收藏佛教典籍数万册。 还配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视听设备。 注2:寺内侧廊和塔楼经常举办佛事摄影书画交流 展示活动。 注3: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语典故。 2016.2.6 2、咏广州六榕寺 题记 广州六榕寺在越秀区中山六路旁的六榕路,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 三年(公元53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寺门上方“六榕” 二字系苏东坡所写。寺内有1973年植种的菩提树一株,枝繁叶茂。 寺内建有九层高塔,造型华丽,俗称“花塔”。唐朝初年,文坛四 杰之一王勃曾游历于此,撰写了《广州宝庄严寺舍和塔碑记》,此 碑在清代已湮没,现重新校勘沙刻。云峰法师(1921—2003)文革 前和文革后任六榕寺主持。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六榕寺重修 时,寺内供奉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因此曾改名为净慧寺;寺

里的六祖堂内,供奉着当年紫铜铸造的六祖慧能像。此诗用本人《 咏广州大佛寺》韵(首句入韵式):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 花塔接天视界开, 菩提树下无尘埃。 苏轼题匾因寺写, 王勃碑刻伴禅来。 云峰法师慈长老, 净慧弟子俊逸才。 穗城丛林彰独特, 九层浮屠即瑶台。 2016.2.13 3、咏广州华林寺 题记 华林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华林寺前身 叫西来庵。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 年(公元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 来到中国传教,首先在今广州市荔湾区西来初地处登岸, 建西来庵。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将西来庵改名为 华林禅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 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华林寺1400多年来, 饱经沧桑,多次修葺。赵朴初、启功先生皆有题字;海 内外其他儒士、宗教界人士亦有墨宝书赠。此诗用本人 诗作《咏广州大佛寺》《咏广州六榕寺》韵(首句入韵式 ):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 西庵佛门初始开, 菩提达摩扫尘埃。 修心养性成正果, 笃行善德好运来。

苏轼生平简介教学提纲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

苏轼生平简介.doc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七律——咏杜仲

七律——咏杜仲① 黎云昆 杜仲②当年亲手植,东坡作传③擅名时。 叶形开展滴青翠,树干挺拔立凤池④。 壮骨强筋⑤酿玉液⑥,补肝益肾⑦荐珍滋⑧。 通身俱是金元宝,剩有根瘤制酒巵⑨。 注释: ①杜仲:树名。杜仲是我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其叶、花、果及树皮均可入药,木材是上好的家具、工艺品用材。此外,杜仲还是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树种,除木质部外,其叶、花、果及树皮均富含杜仲胶,这种胶在耐腐蚀性、耐冲击性、耐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大规模种植的天然橡胶和其他合成橡胶,成为航空、航天、军工、化工、医疗、体育、电力、通讯、交通、水利等领域的重要功能材料。见图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②杜仲:人名。明廖用贤《尚友録》载:“尹轨周、杜仲,有道之士也。周穆王召之,居终南山尹眞人草楼。”元杨士宏《唐音》中称“神仙道士:杜仲、尹轨之类也。”清方中德《古事比》载:“棉丝,名杜仲。杜仲种之。” ③东坡作传:苏东坡曾有《杜处士传》一文传世。见附录。 ④凤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

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此代指园林。 ⑤壮骨强筋: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杜仲,壮筋骨,两全。” ⑥玉液:指美酒。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杜仲可以泡制的多种疗效的酒。 ⑦补肝益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 ⑧珍滋:美味。《新唐书·高宗三女传》:“天下珍滋谲怪充于家,供帐声伎与天子等。”以杜仲炖鸡、鸭等,滋味美不胜收。 ⑨酒巵:盛酒的器皿。 图一:杜仲树 图二:杜仲叶 图三:杜仲花 图四:杜仲果 图五:杜仲皮与杜仲胶 图六:杜仲木罐 图七:杜仲木茶具 图八:杜仲雄花酒 附录:宋苏轼《杜处士传》 杜仲,郁里人也。天资厚朴,而有远志,闻黄环名,従之游。因陈曰:“愿辅子半夏,幸仁悯焉,使得旋复自古扬榷。”环曰:“子言匪实,

古诗七律十四首

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 登高(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 客至(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通:余) 4 江村(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 书愤(朝代:南宋) 作者:陆游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一作:蓬莱) 7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8 登快阁(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9 钱塘湖春行(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 新城道中二首(作者苏轼)《新城道中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苏轼在去往新城途中,对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的描绘。第一首诗主要写景,景中含情,反映了作者当时欢乐心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第二首着重抒情,情中有景,透露出一种归隐之意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苏轼诗词集

苏轼诗词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任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他持不同政见,因而被外放到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湖州等地作地方官。后被新党中部分人罗织文字狱,兴起“乌台诗案”,下狱史狱,经救援出狱,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旧党执政后,被招还,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又与旧党意见分歧,遭排挤出任杭州、颖州等地地方官。当变了质的新党再度上台,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岛儋县)等地,徽宗即位时遇赦北还,死于常州。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它的诗歌题材广泛,敢于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词,开拓了词的境界,其风格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他的散文挥洒自如,随物赋行,写景抒情,十分自然。由《东坡全集》。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绝·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七绝·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五绝·守岁诗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七律·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七律·儋耳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韦某一笑是诗词 发布时间:18-01-1612: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词豪放恣意。 今天来拜读一下苏轼的古诗和宋词。 诗歌 1、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6、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7、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9、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的宋词 10、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