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工程实验二vlan划分实验

网络工程实验二vlan划分实验

网络工程实验二vlan划分实验
网络工程实验二vlan划分实验

实验二VLAN 划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路由器及二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2.掌握VLAN 的划分原理;

3.学会在Boson Netsim上进行vlan划分。

二、实验环境

Boson Netsim 仿真软件(实验所用版本号为5.31)。

三、实验要求

1.熟悉Boson Netsim 仿真软件;

2.利用Boson Netsim 仿真软件完成实验容;

3.提交实验设计报告;

4.基于自己的实验设计报告,通过实验课的上机试验,演示给实验指导教师检查。

四、实验容

(一)使用仿真软件描述网络拓扑图:

(二)PC1~PC8的IP地址、子网掩码及默认网关分配如下:

(三)在第一项试验的最终配置结果上进行VLAN划分

将交换机2、交换机3、交换机4 组成的部分网络(路由器A右部网络)划分成2个VLAN:PC3、PC5、PC7 处于一个VLAN;PC4、PC6、PC8 处于一个VLAN;测试上述PC 机之间的连通性。

(1)配置交换机2

配置access端口

显示vlan划分结果如下:

配置trunk端口:

配置完成后vlan信息如下:

(2)配置交换机3

设置vtp

新建vlan

配置access端口

配置trunk端口

配置完成后vlan信息

(3)交换机4

设置vtp

新建vlan

配置access端口

配置trunk端口

配置完成后vlan信息

(四)测试各PC间的连通性

(1)PC1与PC2可以ping通

(2)PC3与PC5,PC7可以ping通

(3)PC4与PC6,PC8可以ping通

(四)对路由器A进行配置,使得划分的两个VLAN中的所有PC可以互相访问。

配置完成后各交换机间可以通信

(五)将PC1和PC2划入VLAN1 配置交换机1

配置完成后vlan信息

PC1、PC2可以与其他PC通信

实验5 交换机VLAN的划分和配置实验

实验5 交换机VLAN 的划分和配置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VLAN 的相关技术 2. 熟悉华为交换机VLAN 的划分和配置 3. 熟悉交换机VLAN Trunk 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 1、使用Console 口配置交换机 Console 口配置连接较为简单,只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将配置用主机通信串口和路由器的Console 口连接起来即可,其配置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Console 口配置交换机 配置时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附带的超级终端软件进行命令配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 的开始 →程序→附件→通讯→超 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 (2) 根据提示输入连接描述名称后确定,在选择连接时使用COM1后单击 “确定”按钮将弹出如图2所示的端口属性设置窗口,并按照如下参数设定串口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2 超级终端串口属性配置 此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超级终端的启动。如果您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 consol e

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如下标识符: 2、实验环境搭建(使用华为网络配置模拟软件HW-RouteSim 3.0) 华为S3026交换机二台,Linux操作系统PC机四台,Console控制线二根,直连网络线及电源线若干。按照下图进行连接,并完成配置。 图1 VLAN配置实验网络拓扑图 三、实验原理 1、VLAN简介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 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IEEE 802.1Q协议标准。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 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由于VLAN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计算机无须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计算机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跨交换机)。 ●VLAN的优势在于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不会被转发到其它VLAN 中,从而有助于控制网络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性。 ●冲突域(广播域) ●

实验二-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及VLAN划分

实验二、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及VLAN划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物理端口常见命令及配置方法 2. 掌握VLAN的原理和配置方法 二.实验设备 华为交换机,计算机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交换机端口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网络互联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网络需求,以太网技术也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更新。为了兼容不同的网络标准,端口技术变的尤为重要。端口技术主要包含了端口自协商、网络智能识别、流量控制、端口聚合以及端口镜像等技术,他们很好的解决了各种以太网标准互连互通存在的问题。以太网主要有三种以太网标准: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端口速度和工作模式。 1.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 2.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端口的描述字符串,以区分各个端口。在以太网端口视图下进行下列配置。 3.设置以太网端口双工状态 当希望端口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可以接收数据包,可以将端口设置为全双工属性;当希望端口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包或接收数据包时,可以将端口设置为半双工属性;当设置端口为自协商状态时,端口的双工状态由本端口和对端端口自动协商而定。在以太网端口视图 其设置。百兆以太网光端口由系统设置为全双工模式,不允许用户对其进行配置。其中,S3026 FM/S3026 FS以太网交换机的100Base-FX多模/单模以太网端口的双工模式可以设置为full (全双工)和auto(自协商)。 千兆以太网端口的双工模式可以设置为full(全双工)和auto(自协商)。其中, S3026E/S3026E FM/S3026E FS/S3050C-48的1000Base-T以太网端口可以工作在全双工、半双工或自协商模式下。但当速率设置为1000Mbit/s后,双工状态只可以设置为full(全双工)

VLAN的划分实验报告

VLAN的划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学会创建vlan。 2、能够按照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3、学会vlan的中继。 要求: 1、深入理解划分vlan的意义。 2、能够配置基本的vlan划分的命令。 3、能够查看vlan的结果并作测试。 网络拓扑与分析设计: 内容: 1:创建vlan,可以采用两种创建vlan的方式。 2:将端口划分进vlan。 3:实现跨交换机的vlan的通信(vlan的中继)。 4:实现不同vlan的通信(根据自己的基础,可以对该内容选做)。 注意:做该实验可以使用PT,也可以使用神州数码的3600交换机,但是不能够选用神州数码的5526. 实验步骤与调试过程: 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拖入一个路由器Router1,两个交换机Switch1、Switch2,八个PC 机PC1-PC8,PC1-PC4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线分别连接Switch1的F0/0-F0/4口,PC5-PC8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线分别连接Switch2的F0/0-F0/4口,Switch1与Switch2用Copper Cross-Over线连接,路由器Router1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连接Switch1的F0/24口,建立完整的网络拓扑; 2.点击PC、进入Desktop设置IP,PC1(IP Address 192.168.0.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2(IP Address 192.168.0.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192.168.0.1);PC3(IP Address 192.168.1.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4(IPAddress 192.168.1.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5(IP Address 192.168.0.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6(IP Address 192.168.0.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7(IP Address 192.168.1.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8(IP Address 192.168.1.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 3.在两个交换器上创建VLAN。在交换机的特权模式下,输入vlan database、vlan 2 name VLAN2的命令,创建了以个名为VLAN2的vlan2;。相同步奏创建VLAN3. 4.在两个交换机上,静态成员分配,PC1、PC2、PC5、PC6属于VLAN2,PC3、PC4、PC7、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划分

交换机实验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掌握交换机命令行各操作模式的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SwitchA 实验步骤 1.交换机的配置方式 ?交换机自身没有输入/输出设备,需要通过其它计算机登录到交换机后才能配置。 ?根据配置交换机所需的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方式,交换机的配置方式有两种:–带外管理(本地配置):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 端口进行配置。 –带内管理(远程配置):通过交换机的一个网络端口进行配置。 –第一次使用交换机时必须使用Console 端口。 2.交换机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进入交换机的第一个模式为用户模式,系统提示符为switch> ?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配置信息,进行网络测试和调试等)?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进入交换机f0/5的端口配置模式(可以对于该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Switch(config-if)# 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Switch(config-if)# End !直接退回特权模式 3.交换机命令行基本功能 帮助信息

?switch>?!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switch#co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co开头的命令 ?switch#copy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 命令的简写 ?Switch#conf term !交换机命令行支持命令的简写,该命令代表configure terminal

局域网网络结构及VLAN划分实验报告

局域网网络结构及VLAN划分 实验报告 2016年5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中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命令 2.了解Vlan的概念及作用 3.了解交换机的Vlan接口类型 4.了解Vlan标签协议802.1Q 5.了解Vlan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 1.局域网中的基本概念 (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和数形网。 (2)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媒质 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媒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信道。 无论用何种媒质,局域网对信道的占用分为共享信道和独占信道来完成的。 共享信道:带宽的分配主要采用的是动态分配。 独占信道:带宽的分配通过划分VLAN实现。 (3)共享信道的接入技术 共享信道的接入技术主要分为两类:随机接入和受控接入 受控接入又分为两大类: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集中控制用到的主要技术为轮询方式;分散控制用到的主要技术为令牌方式。 随机接入又分为两大类:载波监听多址接入和ALOHA。 (4)局域网的分层体系结构 局域网的分层体系结构由IEEE的802委员会制定。局域网一般分为物理层、数

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高层。 为了适应物理媒质的多样性,数据链路层又被分为MAC、LLC子层。 (5)以太网---最常见的局域网 IEEE的802.3协议主要定义的是以太网标准。我们的工作网络也是在以太网环境里。 媒质接入控制采用的是CSMA/CD,物理媒体采用的是双绞线,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形网,所有的主机通过两台交换机联在一起。 (6)网络操作系统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NOVELL、windows XP等。包括WINDOWS 98也能提供常用的网络协议。我们的实验主要通过对WINDOWS 98的网上邻居进行协议的配置。我们加载的协议见图一协议配置。 IPconfig 命令可以设置和检查各种网络接口的配置值,可以利用它为每个接口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广播地址。 PING主要用来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它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2.VLAN概述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划分Vlan的主要作用是隔离广播域。在共享式的以太网上,每个设备都处于一个广播域中。广播帧会传播到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并且对每一台主机的CPU造成负担。 ARP请求:建立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RIP:一种路由协议。 DHCP:用于自动设定IP地址的协议。

交换机VLAN划分实验

二、交换机VLAN划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VLAN原理; 2、熟练掌握二层交换机VLAN的划分方法; 3、了解如何验证VLAN的划分。 二、应用环境 学校实验楼中有两个实验室位于同一楼层,一个是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一个是多媒体实验室,两个实验室的信息端口都连接在一台交换机上。学校已经为实验楼分配了固定的IP地址段,为了保证两个实验室的相对独立,就需要划分对应的VLAN,使交换机某些端口属于软件实验室,某些端口属于多媒体实验室,这样就能保证它们之间的数据互不干扰,也不影响各自的通信效率。 三、实验设备 1、DCS-3926S交换机1台 2、PC机2台 3、Console线1根 4、直通网线2根 四、实验拓扑 使用一台交换机和两台PC机,还将其中PC1作为控制台终端,使用Console口配置方式;

使用两根网线分别将PC1和PC2连接到交换机的RJ-45接口上。 五、实验要求 在交换机上划分两个基于端口的VLAN:VLAN100,VLAN200。 VLAN 端口成员 1001~8 2009~16 使得VLAN1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VLAN200的成员能够互相访问;VLAN100和VLAN200成员之间不能互相访问。 PC1和PC2的网络设置为: 设备IP地址Mask 交换机A 192.168.1.11 255.255.255.0 PC1 192.168.1.101 255.255.255.0 PC2 192.168.1.102 255.255.255.0 PC1、PC2接在VLAN100的成员端口1~8上,两台PC互相可以ping通;PC1、PC2接在VLAN的成员端口9~16上,两台PC互相可以ping通;PC1接在VLAN100的成员端口1~8上,PC2接在VLAN200的成员端口9~16上,则互相ping不通。 若实验结果和理论相符,则本实验完成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 Switch#set default Switch#write Switch#reload 第一步:给交换机设置ip地址即管理ip Config t Interface vlan 1 Ip address 192.168.1.11 255.255.255.0

实验五VLAN设置实验报告

实验五VLAN设置 一实验目的 1.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 3.掌握VLAN的测试方法 4.明确VLAN技术的用途 二实验内容 1.单交换机的VLAN设置与测试 2.跨交换机的VLAN设置与测试 三实验环境 1. 2126交换机一台,3350交换机一台,PC机4台,网线4条,交换机配置线2条,用于连接两台交换机的UTP交叉线(直通线)一条。 2. 配置软件:WINDOWS系统下的超级终端。 3. 测试:DOS下的PING命令。 四实验所需主要命令 1.Vlan<好> [name]; 创建VLAN https://www.doczj.com/doc/bc2166801.html,;VLAN命名 3.interface fastethernet 0/端口号;进入对应端口的端口模式 4.switchport mode access; 设置端口未存取模式 5.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端口未trunk级联模式 6.switchport accss vlan ;将端口添加到指定VLAN 7.show vlan; 显示VLAN配置信息 8.show spanning-tree vlan;显示VLAN的spanning-tree 五实验步骤 单交换机的VLAN设置与测试 1)够着如下图所示的网络(其中PCI兼作配置终端)。 1

2)连接超级终端;(具体过程见实验二) 3)查看当前的VLAN设置; 4)添加VLAN,创建一个标号未2的VLAN; 5)在VLAN的配置模式下,修改器名字为VLAN02; 6)添加端口到VLAN中; 7)检查当前的VLAN配置; 8)测试VLAN中主机的连通性; 9)再添加一个3号VLAN(名为VLAN03); 10)删除VLAN; 以上操作命令: Switch>en Switch# Switch#config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hostname S2126G S2126G(config)#show vlan S2126G#show vlan(显示当前VLAN设置) S2126G#config 2

VLAN划分实验

任务1:单交换机上的VLAN划分 1 .任务目标 掌握在单交换机上进行VLAN 划分的方法。 理解通过VLAN 技术隔离网络的原理。 2.项目所需设备准备 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PC 机4 台。 Cisco 2950 交换机1 台。 Console 控制线1 根。 直通线4 根。 3.网络拓扑结构 4.项目实施步骤 (1) 硬件连接 如图所示,将Console控制线的一端插入PC12计算机的COM1串口,另一端插入交换机的Console接口。 用4根直通线把PC11、PC12、PC21、PC22计算机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fa0/2、fa0/3、fa0/13、fa0/14端口上。 开启交换机的电源。 (2) TCP/IP协议配置 配置PC1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配置PC1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配置PC2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配置PC2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 连通性测试 用ping命令在PC11、PC12、PC21、PC22计算机之间测试连通性,结果填入表5-1中。

(4) VLAN划分 步骤1:在PC12计算机上打开超级终端,配置交换机的VLAN,新建VLAN的方法如下。 步骤2: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 vlan命令,查看新建的VLAN。

步骤3:可利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指定端口范围,利用switchport access把端口分配到VLAN 中。把端口fa0/1~fa0/12分配给VLAN 10,把端口fa0/13~fa0/24分配给VLAN 20的方法如下。 步骤4:在特权模式下,输入show vlan命令,再次查看新建的VLAN。

单个交换机划分VLAN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3

实验步骤(1)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1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PC0~PC3分别用直连双绞线连接交换机Switch0的端口FastEthernet0/1~FastEthernet0/4。如图2: 图1网络结构 图2 (2)分别单击PC0 ~ PC3,弹出PC窗口,点击<配置按钮>,选择,依次设置IP地址为192.1.1.1、192.1.1.2、192.1.1.3、192.1.1.4,如图3所示:

图3(3)通过拖动公共工具栏中的简单报文启动PC0和PC1之间的Ping操作,PC0首先广播一个ARP报文,可以观察到:PC0发送的ARP报文被交换机广播到其他三个终端,出现的现象如图组4所示: 图4.1 图4.2 图组4.3 发现在传输过程中,报文并不能全部传输给其他三个PC端。 (4)重新选择实时操作模式,单击交换机,弹出Switch0窗口,点击<配置>按钮,选择,新建两个vlan(即vlan2,vlan3),如下图5

红色标记所示: 图5 (5)将VLAN2分配给PC0~PC1,即FastEthernet0/1~FastEthernet0/2,VLAN3分配给PC2~PC3,即FastEthernet0/3~FastEthernet0/4,在Switch0窗口的<配置>项下的FastEthernet0/1~FastEthernet0/4分别按要求将VLAN更改,如图6所示:

图6 (6)在模式选择栏选择模拟操作模式,单击<编辑过滤器>按钮,弹出报文类型过滤框,只选中ARP报文类型,如图7所示: 图7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基本交换机使用及VLAN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践实验报告基本交换机使用及VLAN配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交换机使用及VLAN配置 姓名:实验日期:2014年5月4日 学号:实验报告日期: 2014年5月4日 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网络拓扑图) 操作系统:Windows7 网络平台:软件Dynamips环境下的虚拟网络网络拓扑:

二.实验目的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使用方法,能够在模拟 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局域网。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的VLAN划分和配置方法, 能够在模拟环境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组建虚拟局域网。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 1、设计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如上图 2、修改拓扑文件 autostart = False

[localhost] port = 7200 udp = 10000 workingdir = ..\tmp\ [[router SW1]]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3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 f1/1 = SW2 f1/3 f1/2 = R1 f1/0 f1/11 = PC1 f0/0 f1/12 = PC2 f0/0 [[router SW2]]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4 ram = 128 confreg = 0x214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1 = NM-16ESW f1/1 = SW4 f1/2 f1/2 = SW4 f1/1 f1/4 = R1 f1/1 f1/5 = SW3 f1/1 f1/6 = R2 f1/0 f1/11= PC3 f0/0 [[router SW3]] image = ..\ios\unzip-c3640-js-mz.124-10.bin model = 3640 console = 3005 ram = 128

划分VLAN实验

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 一、实验目标 ●理解虚拟LAN(VLAN)基本原理; ●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法; ●掌握Tag VLAN配置方法。 二、技术原理 ●VLAN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 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它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 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使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的主机 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使用配置了Tag VLAN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示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便于对端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三、实验步骤 实验拓扑

1.设置9台PC机IP地址如图所示 2.对交换机S1进行设置 3.对交换机S2进行设置

4.对交换机S3进行设置

四、验证 打开PC-P1机的Command Prompt

验证时间2020年3月25日12:37:25 六.结论 本次VLAN划分难度不大,实验也较为成功,但中间如何使三台交换机达到互联成为了我的一个困难,通过查询资料,才得知需要在中间的switch机再设置一个端口的模式也为trunk,也解决了本次实验的最后的障碍。网络技术的学习我还需要努力再努力,加油!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二vlan配置

实验二vlan配置 姓名:谢英明班级:1421302 学号:201420130315 实验目的 1、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执行交换机上的基本配置任务,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 3、创建 VLAN 4、检验 VLAN 配置,掌握VLAN的测试方法 5、明确VLAN技术的用途 实验设备 交换机两台PC机四台 实验拓扑图 实验步骤

设置各个主机的IP地址 Host A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Host B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1 netmask 255.255.0.0 Host C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5.1.3 netmask 255.255.0.0 Host D PCA login: root password: linux [root@PCA root]# ifconfig eth0 10.66.1.3 netmask 255.255.0.0 配置各台交换机 交换机A的端口8配置成vlan2 其余端口默认 交换机B的端口8配置成vlan2 其余端口默认 实验结果及分析 用Host A依次去ping其他的主机,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由于与Host B属于不同网络不同vlan所以不通,与Host C属于同一网络同一vlan所以通,与Host D属于不同网络不同vlan所以不通。 用Host A去pingHost D,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 基于端口划分VLAN

实验一基于端口划分VLAN 一、实验目的: 1、理解VLAN的基本原理; 2、掌握按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 3、理解VLAN间通信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网络拓扑结构图,按端口划分VLAN,使两个VLAN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VLAN2:PC0,PC1,PC3 主机IP:192.168.2.1—192.168.2.3,VLAN2接口IP:192.168.2.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VLAN3:PC2,PC4,PC5 主机IP:192.168.3.1—192.168.3.3,VLAN3接口IP:192.168.3.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三、实验环境: Cisco Packet Tracer 5.2。 四、实验过程: 扼要地写出实验的过程。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总结实验的结果,并作简要的分析; 简单附上本次实验的体会与收获。 说明:把本次实验写成实验报告,下周三交。 后附:Cisco3560、Cisco2960的配置 附:Cisco交换机的配置过程

(1)设置VTP管理域 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hostname VtpServer //交换机命名 VtpServer(config)# exit //退出全局配置模式 VtpServer# 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VtpServer(vlan)# vtp domain MathsGroup //创建VTP管理域,域名命名为MathsGroup VtpServer(vlan)#vtp server //将三层交换机配置成VTP管理域的服务器Switch> enable Switch# 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 hostname VtpInformation VtpInformation(config)# exit VtpInformation# vlan database VtpInformation(vlan)# vtp domain MathsGroup //将交换机加入VTP管理域VtpInformation(vlan)# vtp client //将交换机配置成VTP管理域的客户机 Switch> enable Switch# 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 hostname VtpMaths VtpMaths(config)# exit VtpMaths# vlan database VtpMaths(vlan)# vtp domain MathsGroup //将交换机加入VTP管理域 VtpMaths(vlan)# vtp client //将交换机配置成VTP管理域的客户机 (2)为交换机配置连接VLAN主干(trunk)链路的端口 VtpServer(vlan)# exit //退出VLAN配置模式 VtpServer# 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VtpServer(config)# interface f0/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对端口f0/1进行配置VtpServer(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将端口f0/1配置成trunk模式VtpServer(config-if)# exit VtpServer(config)# interface f0/2 VtpServer(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VtpInformation(vlan)# exit VtpInformation# config terminal VtpInformation(config)# interface f0/1 VtpInformation(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VtpMaths(vlan)# exit VtpMaths# config terminal VtpMaths(config)# interface f0/1 VtpMaths(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VLAN的划分实验报告 35组

VLAN配置实验报告 组号:35 成员:顾惠曹小军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学会创建vlan。 2、能够按照端口划分vlan的方法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中。 3、学会vlan的中继。 要求: 1、深入理解划分vlan的意义。 2、能够配置基本的vlan划分的命令。 3、能够查看vlan的结果并作测试。 网络拓扑与要求: 要求:1、PC1 PC5 PC6 互通 2、PC2 PC3 PC4 互通 交换机SW1和SW2之间采用链路聚合 分析:由题意知,需要建立两个vlan,分别为vlan 10,vlan 20 将端口1, 端口5,端口6加入vlan 10 将端口2,端口3,端口4 加入vlan 20 然后把vlan 10,vlan 20添加到中继链路实现通信。 实验步骤与调试过程: 1.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拖入一个路由器Router1,两个交换机Switch1、Switch2,八个PC 机PC1-PC8,PC1-PC4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线分别连接Switch1的F0/0-F0/4口,

PC5-PC8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线分别连接Switch2的F0/0-F0/4口,Switch1与Switch2用Copper Cross-Over线连接,路由器Router1用Copper Straight-Through连接Switch1的F0/24口,建立完整的网络拓扑; 2.点击PC、进入Desktop设置IP,PC1(IP Address 192.168.0.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2(IP Address 192.168.0.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192.168.0.1);PC3(IP Address 192.168.1.2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4(IPAddress 192.168.1.3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5(IP Address 192.168.0.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6(IP Address 192.168.0.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0.1);PC7(IP Address 192.168.1.4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PC8(IP Address 192.168.1.5 Subnet Mask 255.255.255.0 Default Gateeway 192.168.1.1); 3.在两个交换器上创建VLAN。在交换机的特权模式下,输入vlan database、vlan 2 name VLAN2的命令,创建了以个名为VLAN2的vlan2;。相同步奏创建VLAN3. 4.在两个交换机上,静态成员分配,PC1、PC2、PC5、PC6属于VLAN2,PC3、PC4、PC7、PC8属于VLAN3;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int range f0/3-4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end结束配置。 5.,在路由器上配置主干道,在全局配置模式下,interface F0/15 进入端口配置模式,使用SWITCHPORT MODE TRUNK 完成对主干道的配置; 7,配置vlan间的路由,在路由器上,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no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3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t 6.测试跨交换机的vlan是否实现通信; 7.查看数据包流向,检测VLAN2,VLAN3是否连同。 过程截图:

交换机划分VLAN

实验四:交换机划分VLAN 一.实验目的: 1.理解VLAN的用途,掌握VLAN的端口配置方法; 2.掌握多交换机的Trunk配置方法。 3.理解单臂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在单交换机上配置VLAN 方法一:采用1912交换机 ?(config)# vlan 2 name VLAN2 ?(config)# vlan 3 name VLAN3 ?(config)# interface e 0/6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2 ?(config-if)# interface e 0/7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2 ?(config-if)# interface e 0/8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2 ?(config-if)# interface e 0/9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3 ?(config-if)# interface e 0/10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3 ?(config-if)# interface e 0/11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3 ?(config-if)# interface e 0/12 ?(config-if)# vlan-membership static 3 所有未分配的端口属于VLAN1。定义完成后,退回到特权模式,可以用show vlan-membership命令或者show run命令查看VLAN 的配置情况。 方法二:交换机上的配置(采用2950或3550交换机) ?switch# vlan database ?switch(vlan)# vlan 2 name VLAN2 ?switch(vlan)# vlan 3 name VLAN3

实验四 交换机中 VLAN 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四交换机中 VLAN 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虚拟 LAN(VLAN)基本配置; 2.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 VLAN 的配置方法; 3.掌握 Tag VLAN 配置方法。 (二)实验要求 按要求完成命令操作使用,将结果和分析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 Packet tracer,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四、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2.划分VLAN;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 中;设置Tag VLAN Trunk 属性;PC1 IP: 192.168.1.2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2 IP: 192.168.1.3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3 IP: 192.168.1.4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4 IP: 192.168.1.5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Switch1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er fa 0/2 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

vlan划分实验报告

综合组网实验 一、实验题目:综合组网试验 二、实验要求:1,做适当配置,实现内部主机之间的通信和与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适当配置包括(1),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实现自动获取IP,生物和政管共用一个C类IP。 (2),外网必须的用OSPF协议。 2.禁止物理学院访问外网。 3,禁止化学学院访问210.42.241.6这台服务器。 三、实验设备和实验拓扑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各一台,二层交换机五台,服务器一台,路由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五台 如下图所示。 实验拓扑 四、实验步骤 步骤1 按照组网实验图示连接好设备 步骤2 各组规划好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步骤3 交换机配置,路由配置, 步骤4 网络测试 五、源程序 给物理学院配置IP为 210.42.242.024 化学院配置IP为210.42.243.0/24 给生物院配置IP为 210.42.244.0/25 给政管院配置IP为 210.42.244.0/25 给服务器配置IP为 210.42.241.6/24 外网IP为 50.55.55.5/24 对三层交换机配置如下: Switch>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4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5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2,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ip add 210.42.242.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3 %LINK-5-CHANGED: Interface Vlan3,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ip add 210.42.243.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4 Switch(config-if)#ip add 210.42.244.1 255.255.255.128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5 Switch(config-if)#ip add 210.42.244.129 255.255.255.128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 acc vlan 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 acc vlan 3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Vlan3, changed state to up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 acc vlan 4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4 Switch(config-if)#swi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 acc vlan 5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24 Switch(config-if)#swo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p dhcp pool xue Switch(dhcp-config)#network 210.42.242.0 255.255.25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