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一.图像传感器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图像传感技术,目前,监控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正逐渐从传统的CCD向CMOS转变。这两种传感器各有长短,但一直以来,CMOS传感器的缺点渐渐减少。CMOS图像传感器低成本、高集成度为其主要特点,图像质量已不输于CCD。与基于CCD的探头相比,CMOS探头的集成度更高,因为CMOS传感器集成了许多外围处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头少,且CMOS 探头的功耗要低得多。从整个系统来看,CMOS传感器可将成本大大降低。

CMOS传感器与CCD传感器的比较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以百万像素为单位。数码相机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就是CCD 的分辨率。CCD是一种感光半导体芯片,用于捕捉图形,广泛运用于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无胶片相机等设备。与胶卷的原理相似,光线穿过一个镜头,将图形信息投射到CCD上。但与胶卷不同的是,CCD既没有能力记录图形数据,也没有能力永久保存下来,甚至不具备“曝光”能力。所有图形数据都会不停留地送入一个“模-数”转换器,一个信号处理器以及一个存储设备(比如内存芯片或内存卡)。CCD有各式各样的尺寸和形状,最大的有2×2平方英寸。1970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二十年后,人们利用这一技术制造了数码相机,将影像处理行业推进到一个全新领域。

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它是计算机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芯片,保存了系统引导所需的大量资料。有人发现,将CMOS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中的感光传感器,其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低廉的特性是商家们梦寐以求的。

从技术的角度比较,CCD与CMOS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不同:

1.信息读取方式:CCD电荷耦合器存储的电荷信息,需在同步信号控制下一位一位地实施转移后读取,电荷信息转移和读取输出需要有时钟控制电路和三组不同的电源相配合,整个电路较为复杂。CMOS光电传感器经光电转换后直接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信号读取十分简单。

2.速度:CCD电荷耦合器需在同步时钟的控制下,以行为单位一位一位地输出信息,速度较慢;而CMOS光电传感器采集光信号的同时就可以取出电信号,

还能同时处理各单元的图像信息,速度比CCD电荷耦合器快很多。

3.电源及耗电量:CCD电荷耦合器大多需要三组电源供电,耗电量较大;CMOS光电传感器只需使用一个电源,耗电量非常小,仅为CCD电荷耦合器的1/8到1/10,CMOS光电传感器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4.成像质量:CCD电荷耦合器制作技术起步早,技术成熟,采用PN结或二氧化硅(SiO2)隔离层隔离噪声,成像质量相对CMOS光电传感器有一定优势。由于CMOS光电传感器集成度高,各光电传感元件、电路之间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光、电、磁干扰较严重,噪声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使CMOS光电传感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进入实用。近年,随着CMOS电路消噪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产高密度优质的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CCD技术主要掌握在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几大厂商手中。主流的数码相机均采用CCD作为光敏传感器件,像素数一般为三百万左右。其制造工艺复杂,功耗大,成本较高。未来,采用CCD传感器的数码相机将继续朝着提高像素数,增加拍摄功能,提高照片质量的方向发展,力争在各项指标上早日达到传统相机的标准。

采用CMOS传感器的数码相机一般低于130万像素,主要面向以家庭、个人用户为主的低端市场。其时尚化、多功能、价格低的优势受到了普通消费者的欢迎。国内的数码相机厂商对CMOS数码相机倾注了极高的热情,包括海鸥、先科、喜马拉雅等先后推出了相应产品。CMOS可塑性较高,未来除了数码相机之外,将在传真机、扫描仪、数字摄像机、安全侦测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CMOS产品不多,但在美国,包括Intel、ATI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今年7月,欧洲的独立半导体研究机构IMEC公布了两个有关CMOS

的研发项目,其中探索CMOS技术极限的“AdvancedDeviceImplementationProgram”,其目标是确立国际半导体技术规划(ITRS)的最新版本,并提出面向60nm——30nm的技术。

二、流媒体技术

实时视频监视与录像回放是视频监控的两大重要基本业务,其本质是将视频源上的多媒体数据传送到视频接收端。实时视频监视要求完成视频的实时传输,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录像回放则类似于VOD业务,具有一定的实时性(但并非很强),

要求画面清晰流畅,并且能完成各种播放控制操作。

我们可以将前端的摄像机看成是实时的A/V源,而将录像文件看成是存储的A/V文件,那么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便是运用流媒体技术。

我们知道,流式传输及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为了解决信息传输实时性问题而开发的。流式传输主要指通过网络传输媒体(如音频、视频等)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网络将音视频等信息传输到用户终端播放时,无须等全部文件下载完毕才可播放,而是将连续的音视频信息压缩后放于服务器,用户终端播放时只要将开始部分的内容存入其内存,其余数据流由用户终端在后台继续接收并播放,直至播放完毕或用户中止操作。这样,用户播放媒体的等待时间将显著减少,且无须太大缓存。流媒体指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流式传输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下载传输而提出的。传统的下载转输方式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基于文件操作,二是文件要全部下载后才能使用(播放)。对于实时视频监视而言,不存在文件的概念,因此无法用“下载”的方式实现。对于录像业务,录像数据可以以文件形式存在,但是,如果录像数据如果必须等完全下载后才能播放的话,会带来很大的时延,用户无法忍受。所以,比较理想的方式是采用流式传输。

实现流式传输有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和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两种方法。视频监控业务主要采用实时流式传输。

网络摄像机可以看成是一台提供实时A/V源的服务器,当用户请求进行实时监视时,网络摄像机采用实时流式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传送监控画面。考虑到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网络摄像机将带来流量瓶颈等问题,可以使用视频服务器来进行中转,让视频服务器来提供强大的负载能力。

以上只是原理性的简要说明。上述方案可以满足小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但在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的数目都非常庞大,除了增加考虑组播、广播等方案外,更需要一套完善的媒体分发、调度机制来保证媒体的高效传送。在这方面,目前尚无现成的成熟方案,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正对此展开积极研究,以便为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标准的媒体传送机制。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

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红外线属于波长大于

0.78微米的电磁波。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因此能够利用特制的探测设备分别检测出监控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波长,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这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被称为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热成像仪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举例:

1.夜间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目标监控

夜晚,需可见光工作的设备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如果采用人工照明,则容易暴露目标。若采用微光夜视设备,它同样也工作在可见光波段,依然需要外界光照明。而红外热成像仪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红外热辐射,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也不会暴露自己。同样在雨、雾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可见光的波长短,克服障碍的能力差,因而观测效果差,但红外线的波长较长,特别是工作在8——14um的热成像仪,穿透雨、雾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夜间以及恶劣气候条件,采用红外热成像监控设备仍可以正常地对各种目标进行监控。

2.防火监控

由于红外热成像仪是反映物体表面温度而成像的设备,因此除了夜间可以作为现场监控使用外,还可以作为有效的防火报警设备。很多火灾往往是由不明显的隐火引发的。用现有的普通方法,很难发现这种隐性火灾苗头。而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这些隐火,并且可以准确判定火灾的地点和范围,透过烟雾发现着火点,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扑灭。

3.伪装及隐蔽目标的识别

伪装是以防可见光观测为主,犯罪分子作案时通常会隐蔽在草丛及树林中,由于野外环境的恶劣及人的视觉错觉,容易产生错误判断。红外热成像仪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热辐射,人体和车辆的温度及红外辐射一般都远大于草木的温度及红外辐射,因此不易伪装,也不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四、智能视频监控技术

智能视频(IV,IntelligentVideo)源自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Vision)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t)研究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图

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

视频监控中所提到的智能视频技术主要是指:“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

建造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一是为了视觉上的延伸--把处于别地的画面通过网络与设备“拉近”到眼前,因此有了远程监控;二是为了智力上的延伸--让系统自动为我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于是有了智能监控。当然,后者是更高层次上的要求,但也是视频监控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判断。然而,人类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1)人力有限,人的反应与处理速度有限,导致我们在指定的时间内能够进行监视的地点有限。这也就意味着各个被监控点并非每时每刻都处于监控当中。(2)人并非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观察者,无论是在观看实时的视频流还是在观看录像回放的时候,由于自身生理上的弱点,我们经常无法察觉安全威胁,从而导致漏报现象的发生。

从上述分析来看,当开展大规模视频监控以后,智能监控实际上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系统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否则,巨大的投资将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跟进以及人类自身的弱点,而有可能变为一种浪费。

智能视频技术可以在很多地方得到应用。比如:

1.高级视频移动侦测:在复杂的天气环境中(例如雨雪、大雾、大风等)精确地侦测和识别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方向、运动特征等。

2.物体追踪:侦测到移动物体之后,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自动发送PTZ 控制指令,使摄像机能够自动跟踪物体,在物体超出该摄像机监控范围之后,自动通知物体所在区域的摄像机继续进行追踪。

3.人物面部识别:自动识别人物的脸部特征,并通过与数据库档案进行比较来识别或验证人物的身份。此类应用又可以细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两大类。“合作型”应用需要被监控者在摄像机前停留一段时间,通常与门禁系统配合使用。“非合作型”则可以在人群中识别出特定的个体,此类应用可以在

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馆等安防应用场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4.车辆识别:识别车辆的形状、颜色、车牌号码等特征,并反馈给监控者。此类应用可以用在被盗车辆追踪等场景中。

5.非法滞留:当一个物体(如箱子、包裹、车辆、人物等)在敏感区域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超过了预定义的时间长度就产生报警。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

6.交通流量控制:用于在公路上监视交通情况,例如统计通过的车数、平均车速、是否有非法停靠、是否有故障车辆等等。

从以前的模拟监控到现在的数字监控,从落后的现场监控到先进的远程监控,从有人值守监控到现在的无人值守监控,视频监控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蓬勃发展。无论从产业的发展角度,还是技术的发展角度,视频监控行业都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 应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是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评审、检测、验收的依据之一。 本要求的技术内容适用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前端图像采集由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本标准。 2 定义 2.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的前端采集、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等采用数字设备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网络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2.3 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SDI摄像机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3 总体要求 3.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技术工程规范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50-200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Y/T 157-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2014-2-10

目录 一、设计背景 (3) 1. 设计目标 (3) 2. 设计原则 (4) 二、系统简介 (5) 1. 系统组成 (5) 2.系统功能 (6) 3.系统设备简介 (7) 4.系统配置清单 (13)

一、设计背景 酒吧是物质密集、人员集中、现金流量大的场所,是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必不可少的部份。酒吧的宗旨是提供优良的服务以满足旅客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酒吧及客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酒吧主要是为客人提供娱乐、休闲等业务,出入人员比较繁多,而犯罪分子恰好利用这种环境,潜入酒吧伺机作案,直接影响到客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到酒吧的声誉。为进一步加强酒吧的安全防与管理,保护客人及酒吧的人身财产安全,建立监控、报警、通讯相结合的安全防系统是行之有效的必要保卫手段。视频监控系统能对入侵者做到快速反应,并及时发现和抓获罪犯,对犯罪分子有强大的威慑作用。同时安装消防报警系统,能在火灾发生的初期阶段及时得到控制,以避免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智能化在逐步发展壮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如何使酒吧住户拥有一个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又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使用者的需求, 对酒吧实现统一、有序、智能化、网络化管理,这是酒吧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1. 设计目标 为满足酒吧的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结合酒吧管理的特点,在整个系统中采用网络摄像机,实现对酒吧各个地方进行视频实时监控,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监控中心,使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可以把这些危害和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这也是为配合安全保卫工作,打击现代犯罪行为提供有效法律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期能更好地为管理服务。现要求在酒吧设置数个监控点,进行数字系统监控,以提高整个酒吧的安防水平。 系统设计强调中心监控的综合管理和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便直观。一方面激活部配置管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过程控制,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使有关部门在事后获取相关录像记录,提供有效现场证据和线索,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防。

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现今,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程度早已不亚于能源研究了,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将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人工智能或许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我相信未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就在其中。 今天的世界仍朝着美好的未来积极进取,而激烈的社会斗争却成为了人类美好愿望的绊脚石,经济危机的漩涡将世界搅得不得安宁,贫穷,战乱,饥饿在21世纪的今天仍随处可见。在国际关系混乱不堪,经济压力日益凸显,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今天,我们需要一次全面的工业革命来提高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以应对目前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向崭新的蒸汽动力时代,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基本取代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将人类带入了新能源时代,电气,化石燃料第一次投入生产使用。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人类全面走向科技时代,航天技术,生物克隆技术,信息技术在这一时代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蓬勃发展。2014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还未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将以深度网络化,数字化及机器自组织为核心内容,人类或许将由此进入数据时代。 人类生产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各司其职。某些特定功能的计算机可以通过一个新的专业维度感知周围事物,并获取主要信息,将之反馈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人类收集的大数据不断计算,分析并得出最

优处理方案,然后通过输出特殊指令完成某项工作。不同的处理结果将再次反馈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各项指令的微调。这样不断的调整使得计算机得出自己对指令的理解,当计算机拥有独特且准确的处理方案时,它便掌握了这项技能。计算机对不断分析数据、积累知识,它的智能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各个简单的指令有序的组合即可完成某些复杂的程序,人工智能也能模拟人类自主思维甚至超越人类。谷歌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终以4比1胜韩国职业棋手李世石九段的比赛,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让人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真是到了让人震撼的程度。新的时代,机器通过不断地吃进数据和提高技能,能够取代很多电脑做的有智能的工作。机器人工智能的提高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深深地隐忧,到2020年将造成全球逾500万人失业。 除此之外,2014年谷歌公司宣布自动驾驶汽车成功行驶20万公里,并于2015年取得美国首个自动驾驶车辆许可证。这样的消息也推动了汽车行业的一次重要改革,同年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也宣布与宝马公司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新型的自动化汽车或许将于不久后向市场推广,其优越的安全性能,低耗能将成功的吸引大众的眼球,这也预示着自动化汽车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人工智能将会渗透入各个方面,机器翻译,智能控制,语言及图像理解,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军事领域,信息储存,科学研究甚至其他的人类无法执行的复杂且庞大的任务。 人工智能将以其优越的服务能力基本取代人类服务,带来危险的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一、概述

1.1 背景分析 中国制造为世人所熟知,随着产业不断升级,生产技术越来越发达,中国作为真正的世界技术工厂也为时不远。现今,工厂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准确性也越来越高,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视频监控系统,可有效的加强对各种场合,特殊设备以及人员的直观管理,及时、有效的反映重要地点区域的现场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各岗位的生产管理。 目前监控系统手段已经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发展到了高清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企业专网,光纤专网敷设,甚至互联网和无线网络都能够构建工厂的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此同时,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的大规模普及也解决了传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清晰度不足的尴尬局面;浩宇信息HYTEC公司开发的基于低码率、高清画质、多功能等特性的720P、1080P高清网络摄像机与HYTEC网络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为不同规模工厂提供了多结构,多用途,良好扩展性的新一代高清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1.2 需求分析 系统主要满足两大部分的需求,一是工厂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需要;二是工厂生产区域监控管理的需求。 工厂安全防范 周界视频监控系统:在工厂周界区域部署感红外的固定高清网络枪式摄像机,满足全天候24小时监控。 出入口监控:在厂房出入口、园区出入口以及其他重要区域的出入口安装高清摄像机。 厂房内部:在厂房内部部署大范围监控的摄像机,以满足对整个厂房的全局监控。 库区监控:在库房内外部署摄像机,严密监视现场情况。 生产区域管理 重要设备监控:在车间、厂房一些重要的设备处安装高清摄像机,对设备运行状态、防盗、防破坏进行监视。 生产过程监视:对于一些生产线上、操作岗位进行重点监控,记录操作

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链深度报告:芯片及软件专题

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链深度报告:芯片及软件专题 核心观点: 巨头厂商底层技术突破,为汽车智能化带来质变 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厂都在深度布局汽车智能化,座舱域、驾驶域的发展速度尤为惊人。目前智能座舱的新车型普及度持续攀升,智能驾驶的落地速度也有所加快。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下,车厂、芯片厂商、Tier1、OS 以及其他软硬件供应商积极投入研发,产品迭代速度显著加快。尤其巨头厂商在底层技术的突破,为市场带来质变。 硬件控制器集中化,SDV 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软硬件和新技术的共同发展,ECU 开发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汽车行业由最初的“机械定义汽车”逐步转变为“软件定义汽车”。硬件控制器集中化,SDV 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产品价值链被重塑,传统汽车核心竞争要素将会被硬件、软件和服务所取代,供应链生态也将变革,汽车行业的重点将从依靠硬件驱动的产品逐步进行转移,当下的新产品应当是由“硬件+软件”同步驱动的产品。 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速度领先,A 股有望成为核心投资市场之一 汽车新四化的发展,OTA 市场增速迅猛,中国智能座舱作为首个核心应用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 年规模破千亿,市场政策双驱动,ADAS 获井喷发展。据中国产业调研网估计,2025 年全球ADAS 市场规模将达275 亿欧元,2015~2025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 终端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盈利模式也有望发生转变 大部分传统汽车厂商缺少软件基因,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需要寻求外部供应商的合作,且需求范围逐步扩大。供应商多以项目开发的形式开展业务,

智能座舱全产业链分为三大环节:1)Tier0.5 级供应商也可称为产业的下

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网 络 解 决 方 案 年月日

目录 年月日 (1) 1 综述 (5) 1.1 .................................................................................................... 方案概述 5 1.2 ................................................................................................... 设计原则 5 1.2.1....................................................................................................... 可靠性 5 1.2.2....................................................................................................... 先进性 5

1.2.3....................................................................................................... 实用性 6 1.2.4 ...................................................................................................... 合理性 6 1.2.5 可管理性 (6) 1.2.6 安全性 (6) 1.2.7 可扩展性 (6) 1.2.8 标准、开放 (7) 2 网络规划 (7) 2.1 产品的选择 (7) 2.2 网络方案的总体设计 (7) 2.2.1 分层的结构设计 (8) 2.2.2建议设计 (9) 2.3 VLAN及IP地址规划 (19) 2.3.1 划分VLAN的方法 (19) 2.3.2 VLAN规划 (19) 2.3.3 IP地址规划 (21) 2.4 路由协议及路由策略规划 (22) 2.5 组播的实现 (22) 2.6 网络安全 (25) 3 网络管理 (27)

(完整word版)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之三:环境感知

自动驾驶核心技术之三:环境感知 自动驾驶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是环境感知、精确定位、路径规划、线控执行。环境感知是其中被研究最多的部分,不过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是无法满足无人驾驶要求的。环境感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路面、静态物体和动态物体。对于动态物体,不仅要检测还要对其轨迹进行追踪,并根据追踪结果,预测该物体下一步的轨迹(位置)。这在市区,尤其中国市区必不可少,最典型场景就是北京五道口:如果你见到行人就停,那你就永远无法通过五道口,行人几乎是从不停歇地从车前走过。人类驾驶员会根据行人的移动轨迹大概评估其下一步的位置,然后根据车速,计算出安全空间(路径规划),公交司机最擅长此道。无人车同样要能做到。要注意这是多个移动物体的轨迹的追踪与预测,难度比单一物体要高得多。这就是MODAT(Moving Object Detection and Tracking)。也是无人车最具难度的技术。图:无人车环境感知框架 这是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模型,搞视觉环境感知模型研究的人远多于激光雷达。不过很遗憾地讲,在无人车这件事上,视觉不够靠谱。让我们来看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历程,神经网络的历史可追述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曾经在八九十年代流行。神经网络试图通过模拟大脑认知的机理,解决各种

机器学习的问题。1986 年Rumelhart,Hinton 和Williams 在《自然》发表了著名的反向传播算法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不过深度学习自80年代后沉寂了许久。神经网络有大量的参数,经常发生过拟合问题,即往往在训练集上准确率很高,而在测试集上效果差。这部分归因于当时的训练数据集规模都较小,而且计算资源有限,即便是训练一个较小的网络也需要很长的时间。神经网络与其它模型相比并未在识别的准确率上体现出明显的优势,而且难于训练。因此更多的学者开始采用诸如支持向量机(SVM)、Boosting、最近邻等分类器。这些分类器可以用具有一个或两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模拟,因此被称作浅层机器学习模型。它们不再模拟大脑的认知机理;相反,针对不同的任务设计不同的系统,并采用不同的手工设计的特征。例如语音识别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物体识别采用SIFT 特征,人脸识别采用LBP 特征,行人检测采用HOG 特征。2006年以后,得益于电脑游戏爱好者对性能的追求,GPU性能飞速增长。同时,互联网很容易获得海量训练数据。两者结合,深度学习或者说神经网络焕发了第二春。2012 年,Hinton 的研究小组采用深度学习赢得了ImageNet 图像分类的比赛。从此深度学习开始席卷全球,到今天,你不说深度学习都不好出街了。深度学习与传统模式识别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从大数据中自动学习特征,而非采用手工设

中国目前还未掌握地核心技术有哪些

中国目前还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基本被日本,美国霸占,看intel的最佳供应商就知道了。不同的是中国想买有些国外设备,别人不卖。目前蚀刻设备精度最高的是日立。其实看看英特尔的最佳供应商就知道了,一块CPU要制造出来需要N多东西。INTEL的牛逼,离不开其供应商,有些是独家供应。其他厂商想买都买不成。比如东丽,帝人的炭纤维,超高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光栅刻画机(这个最牛的也是日立,刻画精度达到10000g/mm ),光刻机(ASML)等等,这些是美日严格限制出口的。。分不清啥叫蚀刻机,啥叫光刻机,啥叫光栅刻画机的自己去GOOGLE。以下是英特尔颁布的SCQI和PQS 奖最佳供应商:SCQI奖(英特尔用的蚀刻设备和显微镜,监测装置就是日立的)PQS奖可以看到一个块CPU要制造出来,需要N 多设备和材料。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 4 家,日本企业 5 家。B:半导体材料生产半导体芯片需要19 种必须的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数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因此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药业、靶材料、保护涂膜、引线架、陶瓷板、塑料板、TAB、COF、焊线、封装材料等14 中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额,日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长期

保持着绝对优势。你们随便去查查日本的几个公司,比如:信越化学!全球百分之70的半导体硅材料,都是由其提供。2015半导体材料份额:中国目前投资大力半导体,结果让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赚了个盆满钵满。超高精度机床这玩意儿和材料学并为工业之母:日本,德国,瑞士的天下,其中日本更是领先世界一大截。先来一个世界最高精度机床主轴。来自日本精工。日本精工将自主设计的极微量油气润滑系统与定预压切换结构相结合。成功实现世界最高dmn值的工作机械(车床加工中心)用主轴。比如美帝F22战机就有用日本机床:以下是SNK(新日本工机)的5轴龙镗铣在美帝后勤车间对F22猛禽战机的发动机和kc135加油机进行超精密加工!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出的世界最佳公司,英国本地最佳工厂兼出口成就奖,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惠特尼生产力奖获得者,美军US.ARMY岩岛兵工厂联合制造技术中心的机床供应商及机械师培训方,波音集团的最佳机床设备供应商等等。集无数荣誉于一身的yamazaki mazak(日本山崎马扎克)。要说当然mazak最拿手的环节,当属machining center(加工中心)。日本山崎马扎克为美军RIA-JMTC的机床供应商及机械师培训方!马扎克做为超跑公司迈凯轮的唯一cnc供应商安装了各种机床总共19台在他的技术中心。日本山崎马扎克为美国波音公司最佳供应商。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惠特尼生产力奖获得者-山崎马扎克。英国威尔士亲王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硬盘录像机 型号DH-DVRXX04HF 系统主处理器工业级嵌入式微控制器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视频参数图像编码标准H.264 视频标准PAL(625线,50场/秒) 监视图像质量PAL制,D1(704×576) 回放图像质量D1@ 25 fps 图像控制图像质量可调,可变码流和固定码流可选 双码流每个通道可设置双码流,辅码流的设置最高分辨率不超过主码流图像移动侦测每画面可设置396(22×18)个检测区域;可设置多级灵敏度,1-6 档可调 区域遮挡设置每路支持4个区域遮挡块 音频参数编码标准G.711A 语音对讲独立语音对讲 录像管理录像方式手动录像、动态检测录像、定时录像、报警录像 录像保存本机硬盘、网络 录像速度D1 @ 25 fps 录像回放支持1、2、3、4、N路同步回放功能(N代表设备最高路数)备份方式支持硬盘、刻录机、U盘存储和备份 视频视频输入4/8/16路 BNC接口 视频输出1路模拟视频BNC接口 (1.0Vp-p, 75ohms)、1路VGA输出、 1路HDMI输出 抓图功能支持JPEG抓图功能 矩阵输出4/8/16选1视频矩阵输出 音频音频输入4/8/4路 音频输出1路线性音频输出 报警报警输入4/8/16路报警输入、低电平有效,绿色接线柱接口 报警输出3路告警输出,继电器触点 (1A@24VDC), NO、NC可编程、绿色接 线柱接口 其他网络1个 RJ45接口, 10/100/1000M自适应 通信标准485接口,支持半双工,绿色接线柱接口;标准232接口,DB9

USB 2个USB 2.0接口 硬盘内部支持2个SATA硬盘 电源DC +12V / 5A 功耗20W(不含硬盘) 工作温度0℃-+55℃ 工作湿度10%-90% 尺寸280mm* 375mm * 50 mm(1U高度) 重量 2.0-2.5kg(不含硬盘) 安装方式台式安装 红外防水枪型摄像机 参数/型号DH-CA-FW460CP-IR3 图像传感器1/3" SONY Super HAD CCDⅡ 视频制式PAL 有效像素PA L:752(H)×582(V) 分辨率 540TVL 最低照度彩色:0.1Lux/F1.2(0Lux红外灯启动) 电子快门1/50s~1/100,000s 镜头类型 3.6mm,6mm,8mm,12mm,16mm可选 同步方式内同步 视频输出1Vp-p Composite Output(75欧姆/BNC) 信噪比大于50dB(AGC OFF) 白平衡自动 增益控制自动 背光补偿自动 红外线照射距离50米 防护等级IP66

深度剖析激光雷达核心技术

深度剖析激光雷达核心技术 从四个维度深度剖析激光雷达核心技术 激光雷达(LiDAR)的产业化热潮来源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强烈需求。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定义的L3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之中,作为3D视觉传感器的激光雷达彰显了其重要地位,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激光雷达成为了产业界和资本界追逐的“宠儿”,投资和并购消息层出不穷。很多老牌整车厂和互联网巨头都展开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军备竞赛”。近期,MEMS激光雷达技术发展最为活跃,并且吸引了大多数投资,同时宝马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集成MEMS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汽车。 不同自动驾驶等级对传感器的需求分析(数据来源:Yole) 伴随着自动驾驶热度上升,激光雷达相关新闻铺天盖地袭来。但是这项在自动驾驶领域尚不成熟的3D视觉技术,不仅公开技术资料稀缺,而且企业和媒体关于各种激光雷达的分类和称谓表达五花八门,例如:机械式、固态、全固态、混合固态;又如:MEMS(微机电系统)、OPA(光学相控阵)、Flash(闪光);亦如:FMCW(调频连续波)、脉冲波;还如:飞行时间法、三角测距法等。这些称谓常常让圈内圈外的人士感到困惑。不用担心,麦姆斯咨询为您答疑解惑,本报告从“测距原理、光源、光束操纵、探测器”四个维度对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及分类进行了分析,力求让读者对激光雷达错综复杂的技术脉络有清晰的认知。 当我们在交流“直接/间接飞行时间法、三角测距法”等概念时,这实际上是激光雷达的“测距原理”维度;而谈及“机械式、MEMS、OPA、Flash”等关键词时,这属于激光雷达的“光束操纵”维度;无论是905nm还是1550nm的波长,还是边发射激光器(EEL)或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ESL),这是从激光雷达的“光源”维度交流问题;而涉及PIN、APD(雪崩光电二极管)/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iPM(硅光电培增管),或是单点、线阵、面阵,则是从激光雷达的“探测器”维度分析技术。 掌握不同类型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及“硬核”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监控摄像机、解码器、网络存储服务器、监控管理平台等主要产品技术参数要求: 1、智能球机 ?传感器:1/3英寸CMOS,130万像素 ?分辨率:1280*960@25帧/秒,1280*720@50帧/秒; ?光学变倍:30倍; ?照度: ?红外距离≥180米; ?旋转速度:键控:水平°~200°/秒,垂直°~120°/秒,预置点:水平240° /秒;垂直200°/秒; ?智能分析:拌线入侵、区域入侵、穿越围栏、徘徊检测、物品遗留、物品搬移、 快速移动检测,智能跟踪; ?支持三维定位、三码流,ROI,透雾、宽动态、强光抑制、3D降噪、SD卡; ?报警接口:7进2出;音频接口:1进1出; ?供电:AC24V;工作温度:-40~70℃; ?防护等级:IP66 2、红外枪式网络摄像机 ?传感器:1/3英寸CMOS,130万像素; ?分辨率:1280*1024; ?帧率:1-25帧可调; ?照度:

?电动变倍可调镜头,光学变倍≥4;红外:30-50米。 ?智能分析:支持拌线入侵、区域入侵、物品遗留/消失、场景变更侦测等多种行 为检测; ?支持三码流、宽动态(120dB)、3D降噪、走廊模式、ROI、SVC编码、强光抑制、 人脸检测、电子防抖、透雾、音频侦测、虚焦侦测、SD卡等功能; ?报警接口:1进1出;音频接口:1进1出; ?供电:AC24V/POE或DC12V/POE,工作温度:-40°-60° ?防护等级:IP67。 3、红外枪式网络摄像机 ?传感器:1/3英寸CMOS,130万像素; ?分辨率:1280*1024; ?帧率:1-25帧可调; ?照度: ?电动变倍可调镜头,光学变倍≥4;红外:50-80米。 ?智能分析:支持拌线入侵、区域入侵、物品遗留/消失、场景变更侦测等多种行 为检测; ?支持三码流、宽动态(120dB)、3D降噪、走廊模式、ROI、SVC编码、强光抑制、 人脸检测、电子防抖、透雾、音频侦测、虚焦侦测、SD卡等功能; ?报警接口:1进1出;音频接口:1进1出; ?供电:AC24V/POE或DC12V/POE,工作温度:-40°-60° ?防护等级:IP67。

实现智慧停车,至少需要四大核心技术

实现智慧停车,至少需要四大核心技术 现如今,“停车难”是困扰城市出行的一大重要难题,有人拿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来形容当前车位的一位难求,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成为不少车主的饭后话题,对于此,很多人都说实现了智慧停车就能解决“停车难”问题了,但是,要想实现智慧停车,至少需要以下四大核心技术。 一、车牌识别技术 车牌识别是利用采集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车牌号码、车牌颜色的自动模式识别技术。技术的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识别等几部分。 停车场通过将车牌识别设备安装于出去口,记录车辆的车牌号码、出入时间,并与自动门、栏杆机的控制结合,就可以实现

车辆的自动计时收费。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车牌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车牌位置,再将车牌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最后组成车牌号码输出。 二、车位引导技术 车位引导技术是智能停车发展相当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车主快速找到停车位,避免盲目驶入,消除车主找车烦恼,有效提高交通道路利用率、缓解车辆拥堵。现在市场上主流的停车场智能车位引导有:超声波和视频两个。 1、超声波车位引导系统 采用超声波探测器安装在车位上方利用超声波反射的特性侦测车位下方是否有车位,从而通过系统对车辆进行引导。超声波引导系统适用于车流量大,车位紧张的停车场,它能帮助车主实时快速的了解场内空余车位信息,从而快速高效的停车。

2、视频车位引导系统 采用摄像机识安装在车位上方,通过视频分析车位下方是否有车位,从而通过系统对车辆进行引导。视频引导与找车系统适用于车流量较大、管理相对混乱的大型商业广场、机场等。 三、反向寻车技术 在商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停车场内,车主在返回停车场时往往由于停车场空间大,环境及标志物类似、方向不易辨别等原因,容易在停车场内迷失方向,寻找不到自己的车辆。反向取车系统系统通过视频车位探测器对车辆进行检测,视频再经由交换机传送到识别终端,并对车牌和车位等信息进行识别后,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上,最后分享到每一个查询终端上,只需要在查询终端上通过输入车牌号码或其他相关信息就能帮助用户尽快找到车辆停放的区域。

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四

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四:线控技术 线控执行 简单地说,线控执行主要包括线控制动、转向和油门。某些高级车上,悬挂也是可以线控的。线控执行中制动是最难的部分。 线控油门相当简单,且已经大量应用,也就是电子油门,凡具备定速巡航的车辆都配备有电子油门。电子油门通过用线束(导线)来代替拉索或者拉杆,在节气门那边装一只微型电动机,用电动机来驱动节气门开度。一般而言,增减油门就是指通过油门踏板改变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从而控制可燃混合气的流量,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功率,以适应汽车行驶的需要。传统发动机节气门操纵机构是通过拉索或者拉杆,一端联接油门踏板,另一端联接节气门连动板而工作。但这种传统油门应用范畴受到限制并缺乏精确性。电子油门的主要功能是把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的角度转换成与其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同时把油门踏板的各种特殊位置制成接触开关,把怠速、高负荷、加减速等发动机工况变成电脉冲信号输送给电控发动机的控制器ECU,以达到供油、喷油与变速等的优化自动控制。 电子油门控制系统主要由油门踏板、踏板位移传感器、ECU(电控单元)、数据总线、伺服电动机和节气门执行机构组成。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油门踏板内部,随时监测油门踏板的位置。当监测到油门踏板高度位置有变化,会瞬间将此信息送往ECU,ECU对该信息和其它系统传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运算处理,计算出一个控制信号,通过线路送到伺服电动机继电器,伺服电动机驱动节气门执行机构,数据总线则是负责系统ECU与其它ECU之间的通讯。在自适应巡航中,则由ESP (ESC)中的ECU来控制电机,进而控制进气门开合幅度,最终控制车速。博世和大陆都有全套的电子油门系统出售。 线控转向也已经得到实际应用,这就是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Q50。实际目前的电子助力转向(EPS)非常接近线控转向了。EPS与线控转向之间的主要差异就是线控转向取消了方向盘与车轮之间的机械连接,用传感器获得方向盘的转角数据,然后ECU将其折算为具体的驱动力数据,用电机推动转向机转动车轮。而EPS则根据驾驶员的转角来增加转向力。线控转向的缺点是需要模拟一个方向盘的力回馈,因为方向盘没有和机械部分连接,驾驶者感觉不到路面传导来的阻力,会失去路感,不过在无人车上,就无需考虑这个了。在Q50L上线控转向还保留机械装置,保证即使电子系统全部失效,依然可以正常转向。 线控制动是最关键的也是难度最高的。要了解线控制动,首先要了解汽车的刹车原理。轻型 车通常采用液压制动。 传统制动系统主要由真空助力器、主缸、储液壶、轮缸、制动鼓或制动碟构成。当踩下刹车 踏板时,储液壶中的刹车油进入主缸,然后进入轮缸。 轮缸两端的活塞推动制动蹄向外运动进而使得摩擦片与刹车鼓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 当驾驶者踩下制动踏板时,机构会通过液压把驾驶人脚上的力量传递给车轮。但实际上要想让车停下来必须要一个很大的力量,这要比人腿的力量大很多。所以制动系统必须能够放大腿部的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办法:?杠杆作用?利用帕斯卡定律,用液力放大。制动系统把力量传递给车轮,给车轮一个摩擦力,然后车轮也相应的给地面一个摩擦力。

(设备管理)视频监控部分常见设备参数介绍

视频监控部分常见设备参数介绍 摄像头参数详细介绍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镜头的主要参数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

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 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按视角的大小分类 按光圈分类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1、感光元件的作用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2、镜头与CCD感光元件的配置 在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CCD传感器上形成的图像比原始图像小,CCD 芯片成像面的尺寸规格不同,形成的图像大小也不同。 CCD的成像尺寸常用的有1/2英寸、1/3英寸,CCD的尺寸规格决定了摄像机的规格。

ps四大核心技术(通道-蒙版-路径-选区)详解

PS四大核心技术 通道、蒙版、路径、选区详解 大家都知道:ps 四大核心技术是什么?通道、蒙版、路径、选区但是很多人对它们的认识还停留 在最初级的阶段,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它们具体有什么作用,在发教程前,我翻阅了很多此类的教程,但是只是通过一两个案例来说明,并不能让人完全理解,今天,我特别给大家着重讲一下ps 里的蒙版到底可以用来做什么。 无论你是熟手还是菜鸟,请以最大的耐心看完,我相信此教程对你帮助巨大。 ps 里有哪些蒙版? 快速蒙版矢量蒙版剪切蒙版图层蒙版 好,那我先来讲解快速蒙版:快速蒙版的定义:快速蒙版模式使你可以将任何选区作为蒙版进行编辑,而无需使用“通道”调板,在查看图像时也可如此。将选区作为蒙版来编辑的优点是几乎可以使用任何 photoshop 工具或滤镜修改蒙版。 例如,如果用选框工具创建了一个矩形选区,可以进入快速蒙版模式并使用画笔扩展或收缩选区,或者也可以使用滤镜扭曲选区边缘。也可以使用选区工具,因为快速蒙版不是选区。 从选中区域开始,使用快速蒙版模式在该区域中添加或减去以创建蒙版。另外,也可完全在快速蒙版模式中创建蒙版。 受保护区域和未受保护区域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当离开快速蒙版模式时,未受保护区域成为选区。 当在快速蒙版模式中工作时,“通道”调板中出现一个临时快速蒙版通道。但是,所有的蒙版编辑是在图像窗口中完成的。 快速蒙版主要用来做什么?它的作用是通过用黑白灰三类颜色画笔来做选区,白色画笔可画出被选择区域,黑色画笔可画出不被选择区域,灰色画笔画出半透明选择区域。 画笔进行画出线条或区域,然后再按q,得到的是选区和一个临时通道,我们可以在选区进行填充或修改图片和调色等,当然还有扣图。 打开素材图片,我们现在来用快速蒙版来扣一个荷花:

公安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公安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目录 一、概述 (4) 二、需求分析 (4) 2.1行业需求 (4) 2.2功能要求 (5) 三、系统设计 (7) 3.1设计思想 (7) 3.2系方案的设计原则 (7) 3.3方案设计的依据 (8) 四、系统方案 (9) 4.1系统网络架构 (9) 4.2公安网络接入 (10) 4.3应急指挥平台 (13) 4.3.1前端部分 (13) 4.3.2平台部分 (13) 4.3.3客户端部分 (14) 4.4系统工作流程 (15) 4.5车载监控子系统 (17) 4.6应急指挥子系统 (16) 4.7服务器计算方法 (17) 4.8部署结论 (20) 五、系统功能 (21) 5.1应急指挥调度功能 (21) 5.2视频监控功能 (23) 5.3多网、多终端融合 (22) 5.4分布式/级联模式系统 (23) 5.5报警联动功能 (25) 5.6用户管理 (27) 5.7设备管理 (26)

5.8系统管理 (27) 5.9可视通话功能 (28) 5.10及时文字通信功能 (28) 5.11地图功能 (29) 5.12报警处理 (30) 5.13警情调阅 (30) 六、设备介绍 (31) 6.1手提箱 (39) 6.2安卓单兵 (38) 6.3高清车载设备 (39) 6.4高清布控球 (43) 6.5高清网络解码器 (44) 7、平台介绍 (31) 7.1集中化平台与个性化服务 (31) 7.2分布式/级联模式下的数字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34) 7.3全面支持有线和无线网络 (35) 7.4业务层与核心层分离 (36) 7.5媒体流与信令流分离 (3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述 (4) 一、工程概述 (4) 二、系统概述 (4) 第二章视频监控子系统 (6) 一、系统概述 (6) 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6) 1、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6) 2、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7) 三、系统设计思想 (7) 四、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原理 (7) 1、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7) 1.1前端部分 (7) 1.2传输部分 (8) 1.3后端部分 (9) 2视频监控系统规划 (10) 2.1系统拓扑图 (10) 2.3 集中管理控制 (11) 五、设备供应商简介 (13) 第三章系统设备选型 (15) 1、IP网络红外枪机(金三立ST-NT5042H) (15) 1.1主要特性 (15) 1.2技术参数 (17) 2、IP网络恒速球机(金三立ST-NT8279HR) (18) 2.1主要特性 (18) 3.2技术参数 (20) 3、视频管理(金三立ST-NTMS-CD08) (22) 3.1主要特性 (22) 3.2技术参数 (23) 4、存储服务器(金三立ST-NTMS-SD02) (24) 4.1、主要特性 (25) 4.2技术参数 (25) 5、视频接入交换机(中兴RS-2950-28TC) (26)

第1章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述 XXXXXXXX市视频监控系统本次系统建设属于改扩建项目,依照XXXXXXXX实际需求及XXXXXXXX总体规划相关要求,本次建设项目是视频监控系统。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到与前期系统的融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升级。总体规划主要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搭建及系统的运行,后期由总集成平台管理软件来完成纳入市政服务中心现用电子监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与省、市、县三级联网电子监察系统无缝对接。 二、系统概述 XXXXXXXX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清晰合理,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形成一个全方位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严密性、完整性,本次设计对前端信号采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均采用了技术非常成熟的可靠产品。本着从设计的角度杜绝系统规划的可能隐患,结合建设方的宏观功能需求、行业相关规范及考虑综合性价比等因素,对该项目进行了细化规划设计。 我们的设计宗旨是让员工在环境一流、风格鲜明、品格高尚的办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一、概述 医院里的病人由于疾患的困扰,进入医院是为了早日告别病魔,重新走入健康的生活,但是医院每天有很多的家属亲友的探视和家属陪护,以及医护人员例行的查房等各项工作,给病房环境造成影响,使病人没有良好的休息环境和治疗环境。甚至造成疾病的交叉感染,致使疾病扩散,影响到健康的人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健康隐患。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罪恶的手伸到了医院,严重危害了医院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实行扒、窃、抢、破坏等卑劣手段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窃取他人钱财、破坏社会治安。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社会的安宁,良好的医院环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的改善医院的环境,我公司推出了这套具有医院安全监控管理自动报警能力、免接触监护、免接触探视的现代化多功能医院管理系统。 二、需求分析 医院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医院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门诊、住院大楼的安防监控、病房、监护室的患者 24小时监护、手术室的手术观摩学习、医生的共同会诊、家属远程探视等都是其用武之地,但最直接的应用点还要数危重急救病房和手术室等场所。 正是基于如上原因,医院迫切需要以手术室、危重病房等为首要监控场所,对各台手术和各病房患者尽可能的实施实时全程监控,有利于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改进对患者的诊治、护理水平,同时,将手术过程录像保存,有助于解决医疗纠纷,分清责任。 基于成熟可靠的监控系统平台先进视讯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平台及产品有着几千例的实际应用案例。凭借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监控平台软件、丰富经验的技术支持队伍、产品线齐全的硬件产品获得了行业内外的良好口碑。每个人看到的现场视频,并不是直接从医院里取的,而是通过访问监控平台来取得的。这样可以解决一个比较大问题:观看的人可以更广,且同一个点可以解决多个人观看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该服务器采用安全方式接入互联网,这样,经过系统授权的专家、医生、病人家属等,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时浏览到医院的现场实时图象,并且可以实现诸如远程医疗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探视等功能。

视频监控部分常见设备参数介绍

视频监控部分常见设备参数介绍(一) 摄像头参数详细介绍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镜头的主要参数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 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 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按视角的大小分类 按光圈分类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1、感光元件的作用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 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2、镜头与CCD感光元件的配置 在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CCD传感器上形成的图像比原始图像小,CCD芯片成像面的尺寸规格不同,形成的图像大小也不同。 CCD的成像尺寸常用的有1/2英寸、1/3英寸,CCD的尺寸规格决定了摄像机的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