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微专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年微专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年微专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情分析】

【必备知识】

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分析

【考法归纳】

一、地形对自然要素的影响思路分析

【拓展分练】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西班牙和法国交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 000米以上,物种丰富、独特,是欧洲独特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该山地南侧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且春季河流多洪水。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比利牛斯山脉物种丰富,试说明原因。

答案:地理位置特殊,水热条件优越;地形高差大,有不同的水热组合;山脉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交界地带,气候条件复杂。

2.(2015·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右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答案: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湖泊海拔高;尼

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3.(2014·课标全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右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我国宝贵的湿地资源,享有“高原之肾”的美誉,它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为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的生态屏障,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 000平方千米,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农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湿地已经严重退化,致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下降。

材料二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分布示意图。

分析该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沿,降水较多;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冰蚀洼地星罗棋布,排水不畅;黄河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有冻土,影响地表水下渗。

【考法归纳】

二、地形对人文地理事物的影响

1.地形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分析思路

(1)分布: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农牧过渡地区,牧民居住多选择在阴坡,因为冻土在阴坡不太融化,地质稳定。

(2)形态与街道:街道呈网格状,或者团块集聚状,说明地势平坦;街道狭长分布,呈条带式或者呈分散状,呈组团式,可能是地形高低不平造成的(当然有些地区是河流分布或交通干线分布造成的)。

(3)交通工具:平原地区,我国自行车较多,山地、丘陵地区,自行车较少,机动车辆较多。

2.地形对农业影响的分析思路

3.地形对工业生产影响的分析思路

(1)一般情况:工业生产需要地势平坦的地方,有利于厂房的建设和货物、产品的运输,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沿海平原地区,工业比较密集。

(2)特殊情况:对环境或资源要求严格的工业,有时候建在山坡上、山地下或者山洞里。

①精密设备制造业有的选择在地下进行,以保持恒温和防止各种震动的影响。

②我国大数据产业一方面考虑散热降温,另一方面考虑安全,选择建在贵州的云贵高原上。

③云贵高原地区工业梯田。地势起伏大,平原面积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工业梯田,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④我国一些国防工业为了考虑国防安全需要,有的钻山进洞。

【拓展分练】

1.(2018·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

原因: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2.(2019·天津)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2016·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 ℃~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4.(2019·课标全国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答案: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END

微专题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第 1 页 微专题—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一、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速:地势起伏大,等高线密集,流速快。 2、影响含沙量: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 3、结冰期:流速快,结冰期短 4、流量: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地表储水条件差,河流的流量小。 【典例1】(2019北京文综) 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1)-2)题。 1)、该河 谷 A 、岩层① 比岩层② 形成年代 早 B 、 岩层②比 岩层①易 受侵蚀 C 、是断层 上发育形 成的向斜谷 D 、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 、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典例2】(2019课标2卷)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典例3】(2019课标2卷) 圣圣劳伦斯河(图3a )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3b 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1)~2)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个月 B .3个月 C . 4个月 D .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典例4】(2019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二、影响河流的水系特征 1、流向:向海拔低的地方流。 2、影响河网密度:地形平坦,河网密度大 水位(高) 流量(小) 流速(快) 含沙量(小) 结冰期(无或短) 快---大 含盐量大

2021届高考地理关于地质剖面图和地形对聚落、交通的影响命题方向习题训练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地质剖面图 命题方向1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读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岩层中,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结合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推测出,①岩层形成年代早于④岩层;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可判断出③岩层形成晚于②,②岩层形成晚于⑥,⑥岩层形成晚于⑤,⑤岩层形成晚于④,可知形成最早的岩层是①,A项正确。 2.据图判断,“飞来峰”成为“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层断裂B.水平挤压 C.外力侵蚀D.推移上覆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飞来峰”的“峰”与左侧岩层是一致的,由于外力侵蚀,与左侧岩层之间有一谷地,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侵蚀,C项正确。 3.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C.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D.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D项正确。 同步训练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1.B 2.B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丙为侵入型岩浆岩层,为岩浆侵入乙所在岩层形成的,丙岩层上方为侵蚀面,再往上才形成沉积岩层甲。所以B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未形成褶皱的沉积岩层应与地平面平行,而形成褶皱后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从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中的岩层倾斜状况可以看出,甲、乙附近沉积岩层与地平面相比,发生倾斜,且甲、乙附近沉积岩层倾斜角度不同,因此该地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次褶皱,所以B正确。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地形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调整

地形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调整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十分重要,不仅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还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展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地形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如何进行调整。 首先,地形地貌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山脉、高原和平原的不 同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山脉和高原通常是水源地,其陡峭的地形使得水流迅速,形成了众多的河流和瀑布。这些水资源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方面。而平原地区则相对平坦,水资源相对较少,需要通过人工引水或地下水开发来满足需求。因此,了解地形地貌对水资源的影响,对于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地形地貌对气候和气象条件产生影响。山脉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 气温相对较低,气候多变。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得气流受到阻挡和改变,形成了特殊的气候带,如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等。这些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海洋和河流的地形地貌也会影响海洋气候和河流水文条件,如河流的弯曲程度、河口的宽度等都会对河流水位和水质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地形地貌对气候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有助于预测天气变化和合理规划农业生产。 此外,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展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对于 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山脉和高原地区地势险峻,交通运输困难,需要修建隧道和桥梁来打通交通要道。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适合发展城市和工业。此外,地形地貌还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山地地区由于地势陡峭,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更适合发展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而平原地区则适合进行农业种植和城市建设。因此,合理规划和利用地形地貌,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地形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需要加强 地质调查和地形测量工作,了解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征。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规

新高考地理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考点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地形影响土壤的厚度、肥力、酸碱性等。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如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肥力差,极易出现石质荒漠化;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的土壤厚度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与水土容易流失有关。 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拓展提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

(1)比较阴坡与阳坡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点的异同。 (2)判断阴坡钻孔对应的土壤剖面,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相同: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阴坡比阳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阴坡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小于阳坡。 (2)乙土壤剖面。该地降水少、集中在夏季,且蒸发量大,阴坡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生物量大,水分下渗多,土壤剖面的腐殖质层和淋溶淀积层比阳坡厚。(或由图可知,阴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说明阴坡植被条件好,对应的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 【分析】(1)由图可知,越往地下,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量都是越低。不同点是同一深度,阴坡的有机碳含量高,阳坡的有机碳含量低。离地面越近,土壤阴坡与阳坡的有机碳含量差异越小,随着深度的增加,差异增大(阴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较小,阳坡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下降的幅度较大)。 (2)由资料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阴阳坡关键在于光照的差异。阴坡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生物生长较好,土壤有机碳含量高,腐殖质层厚;阳坡光照条件较好,蒸发较大,土壤湿度较小,生物生长较差,土壤有机碳含量低,腐殖质层薄。由图可知,甲剖面比乙剖面腐殖质层薄,是阳坡,乙剖面是阴坡。

地理微考点:地形对河流(湖泊)的影响

高频考点532(二)地形对河流(湖泊)的影响 1.地势影响河流流向。 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使河流呈放射状流向海洋。

2.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 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3.地形(落差)影响河流的流速------影响河流开发(水运、水能) 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水能开发-----

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4.地形影响河道剖面。 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 5、地势较高的区域湖泊多咸水湖 这是因为区域内地壳不断抬升,由海洋壳转换为大陆壳,部分湖水无法流出低洼地区,残留在高原面上。 地形对河流小切口分析: “高大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河流发源地、河流空间分布格局。

2、阻挡气流运动(迎风坡),给河流带雨水补给,影响水量与季节变化。 3 、山上可能有冰川积雪,给河流带来冰川融水。 “陡”---对河流的影 •流速、含沙量(侵蚀加剧) “山地位置、走向、坡向”---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凌汛 【拓展提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答案】(1)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2)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 (3)“巴蜀湖”形成后地形封闭,气候趋干,湖水不断蒸发,盐度增大到饱和并不断析出、堆积,形成盐卤;

微专题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

微专题气候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分析 【知识构建】 【知识补充精析】 2.对水文的影响: (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 ①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②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地表水缺乏 3.对土壤的影响 气候通过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或腐殖质而间接影响土壤肥力。气候影响生物的分布,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侵蚀作用;(2)对冻土的分布及冻融的影响;(3)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 4.对植物生长及分布的影响-----光热水的组合 有什么样的气候,就会发育什么样的植被。气候影响植被的类型,如赤道地区,热量与水分丰富,形成了热带雨林;热带沙漠地气候区,水分不足,形成了沙漠。 5.对交通的影响 (1)对内河航运的影响:通过影响河流的水位、水量与结冰期影响内河航运 (2)对远洋航运的影响:顺风与逆风、台风与飓风等影响 (3)对航空的影响:大雾天气、狂风、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4)对管道运输的影响:低温冻害的影响 (5)对公路、铁路运输的影响: 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台风、寒潮(大风、降温、冻害)、暴雨、洪涝、沙尘暴等---对公路、铁路的选线,桥涵的孔径大小等 (6)对邮政通讯的影响:通过灾害性天气影响邮路来影响邮政通讯 6.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热水风的影响 (1)旱涝、盐碱、风沙、焚风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华北地区为例(2)从气候要素入手,对农业生产做出评价。 ①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②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烈;降水少,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③温带海洋气候——降水丰富,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⑶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等

【2021高考地理】地形雨及影响专题含答案

地形雨及影响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 如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完成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处沿海和内陆年平均气温较高 B. M处沿岸多海雾,能见度低,影响轮船的航行 C. M处渔业资源丰富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D. M处受洋流流向的影响,轮船航行速度较快 2.图示M处沿海沙漠分布较广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常年副高控制,降水稀少②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水汽少 ③沿岸寒流的减湿,干旱加剧④处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地形等压线是山地迎风坡的气压比背风坡高出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突然密集,形成断崖式的等压区。读我国东南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图,完成小题。 3.山地迎风坡气压高于背风坡气压是因为 A. 迎风面气温高 B. 迎风面气流下沉 C. 迎风面暖空气堆积 D. 迎风面冷空气堆积 4.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

A. 冬季① B. 冬季② C. 夏季① D. 夏季② 5.此时对山地北面危害最大的农田作物是 A. 油菜 B. 花生 C. 剑麻 D. 冬小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约赛米蒂国家公园位于内华达山脉西侧,公园内峡谷、瀑布众多,花岗岩遍布,其中形成于船长峰(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时在各种因素齐备时,夕阳的光线才有可能“点燃”这条瀑布,创造魔幻般的色彩。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时节,瀑布就会干涸。下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和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6.根据材料和图示判断,下列关于内华达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花岗岩断块山 B. 西坡陡峻,干燥无林;东坡森林茂密 C. 受海岸山脉阻挡,全年少雨 D. 主要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7.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二月利于观看到“火爆布”的原因正确的是 A. 二月天气少变,晴天多 B. 二月夕阳的光线正好与瀑布陡崖垂直 C. 二月瀑布的水量较大 D. 二月植被少,陡崖裸露 8.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原因可能有 ①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④吹高岸风,气候干旱⑤气温较高,崖顶无积雪 A. ②⑤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⑤ 森林火灾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8—10月是该国新 南威尔士州火灾多发时期。2019年9月6日,新南威尔士州发生了年内的第 一场森林火灾,此后火势迅速蔓延,一直持续至2020年1月,成为澳大利 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据此完成下列题。

2021年中考地理考点训练:我国的地形、地势与气候(含答案)

我国的地形、地势与气候 真题过关 考点1地形、地势特征 (2017省卷13、14题4分)读“我国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C.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 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富降水 B. 阶梯交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D. 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3.(2020昆明31题8分)下图为中国地形及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形总特征是地形________,以山地、高原为主。 (2)图中长江干流上的宜昌处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________阶梯的交界处附近,河流在此处落差大,________资源丰富。 (3)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长江干支流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有“____________”之称。 (4)从干湿地区来看,北方多属于半湿润区,南方属于________区。北方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要从南方调配________资源。

(5)图中杭州与拉萨纬度相近,夏季杭州炎热,拉萨温凉,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省卷30题5分)读“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我国主要水电站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 (3)图中A为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①________;②______。(任答两点即可) 考点2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3气候复杂多样 5.(2020省卷16题2分)我国适合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是因为() A. 海陆兼备 B. 海洋性气候显著 C. 气候复杂多样 D.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6.(2020昆明18题2分)下图为我国2019年东部地区入秋进程示意图。影响南方比北方入秋时间晚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7.(2017省卷30题6分)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二】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微专题二常见地貌类型 青海湖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会地带,并具有其自身的湖泊效应,区域内西北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较为集中(见图1,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见图2),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 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 D.沙丘向湖心移动 2.据图推测,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自然因素有() ①西北风②湖陆风③地壳隆起④河流⑤地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3.推测近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4~5题。

4.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溶蚀 B.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崩塌 C.流水溶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 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 5.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②光热充足,降水多③易引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地表水存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 000~4 000米的山谷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7.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河口(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微专题06 东北平原(原卷版)

专题06 东北平原 基础知识 1、概况: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广义)、关东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个省区,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2、气候: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和暖温带范围,位于东亚季风的最北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和干旱的内陆之间的过渡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干燥,大陆性气候由东向西渐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东北平原目前的土地问题 (1)黑土退化:

高超强度开发,使东北地区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短时限人地关系高强度作用特征的典型地区之一,同时东北地区资源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研究表明,东北地区黑土退化严重:一是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国家开展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对土壤有机质提升、养分平衡、耕地质量检测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等的资金支持力度。推进东北平原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建设。 (2)水土流失: 东北平原水土流失加剧,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厘米~70厘米,下降到20厘米~30厘米。黑土区内分布25万条侵蚀沟,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耕地面积的40%,受损耕地600万亩。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层。国家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支持吉林西部和黑龙江三江平原东部等地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巩固提升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 (3)土壤盐渍: 东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扩大,苏打盐碱地每年1.4%速度递增。松嫩平原盐渍化面积达350万公顷,占该区的20%。部分地区土壤出现酸化现象,pH值由开垦初期的中性下降到4~5。国家已采用以稻治碱、以水洗盐、以水压碱、以水灌溉、以水修复等方式进行改良土壤和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等加快盐碱地治理。 (4)沙漠化: 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面积约72000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22.24%。其中科尔沁沙地沙漠化面积53283.44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31.92%;松嫩沙地沙漠化面积18716.8平方千米 , 占土地总面积11.22%。国家已实施科尔沁沙地等专项治理工程。 考向预测 (一)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 1、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足 地形:地形平坦广阔 土壤:土层深厚;东北有肥沃的黑土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2020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止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类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订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 常被利用作为迁移、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以下图为太行八陉表示图。据此达成 1~2 题。 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此刻() ①交统统道②农业基地③人口集聚区④关口要冲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太行八陉中,交通意义最为重要的是() A. 飞狐陉 B. 井陉 C.白陉 D.轵关陉 分析第 1 题,阅读资料认识陉的含义,认识陉的主要作用,在交通 运输中间连结主要城市的交通线路最为重要。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止的 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类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订交,也

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移、贸易、征战的道 路系统。这说明历史上陉的功能主假如交统统道和关口要冲。第 2 题,井陉横穿太行山脉,连结两个主要城市太原和石家庄,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意义最为重要。 答案 1 D 2 B 我国传统农村指民国从前建村,较好地保存了历史沿革,农村内建 筑环境、建筑风采和农村选址未有大的改动,拥有独到风气风俗,虽经历长远年月,但到现在仍为人们服务的农村。以下图表示河南传统农村散布。据此达成 3~4 题。 (1) 造成河南传统农村空间散布差别的主要要素是() A. 交通 B. 地形 C.天气 D.文化 (2) 河南省中西部传统农村保存数目多的主要原由是() 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长 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 分析第 3 题,依据图例能够看出,不一样海拔地域传统农村空间散布的差别较大,所以造成河南传统农村空间散布差别的主要要素是地

高考地理微专题--41个自然地理影响因素类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微专题--41个自然地理影响因素类答题模板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 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 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 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 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现在的大题基本都考“气候的非地带性”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 4 影响温差的因素(5个) 纬度:高纬>低纬 海拔:年温差:低海拔>高海拔(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日温差,高海拔>低海拔(等同于山谷风原理) 下垫面:荒地>森林>湖泊 天气情况:晴天>阴天 海陆位置:内陆>临海 5 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4个) 温度:温度高蒸发强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考点微专题-考点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性(考点详解)

考点1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纲定位】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1.识记自然带的概念,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理解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及其成因。(综合思维)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考情分析】 1.以区域图、地理事物分布图或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带、植被类型及地域分异规律。 2.考查频度较高。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考查。 【考点整合】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 基础 影响 因素 典型地区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 太阳 辐射 低纬度和高纬度 地区及中纬度一 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水分 海陆 分布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水热 状况 地形 低纬度、海拔较 高的山地 注意: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关系 (1)沿海地区纬度增加,温度降低,植被类型由热带雨林到针叶林和苔原。 (2)同一纬度,随湿度减小,植被从森林到草原、荒漠。

三、非地带性现象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非地带性分布(地形、洋流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西半部为热带草原带,而东半部由于地处山地迎风坡,以及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影响,却是热带雨林带。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与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 典型例题1: 以下地理现象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 ①尼罗河绿色走廊 ②—山有四季 ③南岭山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④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 非洲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 A .①② B .④ C .③⑤ D .②④ 答案:D 解析:“—山有四季”的原因在于随海拔的上升,水热条件发生相应的改变,属于垂直地域分异;“我国江南地区的红壤”是在湿热条件下发育的酸性土壤,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非地带性规律 受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 自 然带分 布规 律 地带性规律 水平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规律 水热状况随海拔而变化

2021届湘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16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

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交通运输方 式的类型。(综合思维) 2.掌握: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 规模和发展等的影响;理解地形对交通运 输方式、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 等方面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应用:运用景观图、区域图等来分析聚 落、交通布局的因素。(综合思维) 以区域图、等高线 地形图为背景,考 查不同地形对聚 落的形成、分布和 发展的影响及对 交通线路分布的 影响,以选择题考 查为主。 [梳理知识体系] [再现基础知识]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读山区和平原聚落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的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乡村和城市。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区地形规模分布人口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 的格局 较多 我国南方复杂的丘陵地区和 山区 一般比较小分布相对分散较少 【疑难辨析】聚落仅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吗? 提示不是。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既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不仅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地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如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等。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地形影响线路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分布稀疏。 (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 平原山区 限制因素较少较多 线路形态呈网状分布呈“之”字形,线路曲折 工程造价较低较高 (3)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 考点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五常见地貌类型学案

微专题(五) 常见地貌类型 典型例题剖析指导 (2020天津卷)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2)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 试题情景试题以粤北地区的地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貌类型的成因。 学科素养区域认知:山地所在的位置—-粤北地区. 地理实践力: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 综合思维:沉积岩形成于地势较低地区,出露地表,要经过地壳的垂直运动,外力侵蚀。

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1)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及“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粤北地区降水量较多。 (2)图表分析: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 知识整合技能提升 1。风成地貌 (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

雅丹地貌在干旱区,由土状堆积体所组成的地面,经 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原平坦的 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槽沟,槽沟之间 为鳍形垄脊,形成雅丹地貌 相间排列的风蚀 柱、风蚀残丘和 风蚀沟槽的地貌 组合 (2)风力堆积地貌—-新月形沙丘 2.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2)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3)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 特沉积地貌石钟乳、石笋、 石柱和钙华等 沉 积 3.海岸地貌 (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类型 (2)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沉积作用的关系 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沉积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相对弱。

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微专题09 四川盆地(解析版)

专题09 四川盆地 基础知识 1、概况: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位于四川省内紫色盆地,总面积约26万多平方千米,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北纬28“10`和32.25`之间),中国西南部、囊括四川省中东部,由青藏高原、大巴山、华蓥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周围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 2、地形: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26万多平方千米。四川盆地内部丘陵、平原交错,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地表形态的不同,以华蓥山、龙泉山为界。 3、气候:受该地形影响(北面秦岭、大巴山的屏障,大大减弱了冬季寒潮、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当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显著,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的特点。四川盆地虽日照不足(小于1400小时),但气候温和(年均温16—18℃),热量充裕(全年活动积温可达5000℃),降水丰沛(1000毫米左右)。

4、水文:四川盆地境内有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岷江、嘉陵江和乌江(贵州省第一大河,又称“黔江”)等主要河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富集(水量丰富,河床纵比降大),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建设水电基地和发展旅游、养殖渔业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资源:该地区矿产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天然气、芒硝(中药)等居中国之冠,井(矿)盐分布广泛(自贡是我国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被誉为“千年盐都”)。盆地中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地域组合好,利于建设大型矿山和工业基地。其中,攀枝花城就是一座因矿产资源(钢铁、钒钛)而兴起的年轻城市。四川盆地,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这里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如桫椤——蕨类植物之王)和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盆地的西缘山地是中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大熊猫(实际上陕甘等地的秦岭山区也有大熊猫,只是没有四川的名气大)、金丝猴、雪豹在这里。 考向预测 (一)都江堰 都江堰,始建于(东周战国时期)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251年),是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它使得成都平原的人们从此过上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生活。

2021年高考地理微专题21 北美(解析版)

专题21 北美 基础知识 1、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 位置:美洲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 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山脉(落基山等)、高原、盆地相间,山脉是美洲与太平洋板块相撞而成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平原、西部-大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势较低 3、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 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

4、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无热带雨林、草原气候(大部分在北温带)。地形对气候影响大:西部高山阻挡,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沿海,高原山区降水少;东部低缓,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中部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 5、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考向预测 (一)美国的新冠肺炎 截止到2021年5月12日,根据美国目前自己的统计,已经有超过3200万人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死亡人数已经突破了58万人。现在在美国广泛的接种疫苗以及各种其他措施的努力下,人们都认为美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美国华盛顿大学做出的调查却显示,美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恐怕早已经超过了90万人大关,直逼百万。对此,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一次美媒采访他的节目中对此表示赞同,他也认为美国“低估了”新冠死亡人数。在美国,很多病死的人并没有得到医院的帮助,也没有进入统计范围内。这些死亡的人既然没有统计进数据范围,自然不算数。而实际上,整个美国在去年疫情爆发后早已经有多地爆出新闻,诸如老人在养老院死亡后被匆匆处理,或者无家可归者死在路边,甚至包括一些非法移民的死亡,这些死者都有很多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特征。但是他们并不是被统计在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之内,所以就算是死也是稀里糊涂的死,并没有对美国官方在统计数据上造成其他影响。不过无论看法如何,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二波汹涌而来的时刻。印度的疫情早已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严峻时刻,当下无非就是加快疫苗接种和做好个人防范措施。但是现在世界上依然处于疫苗难求的紧张状态,如何能让接种疫苗的速度快过感染病毒的速度,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接种了第一针疫苗,但是要完成全部人口的接种,起码要等到7月份,这还是情况一切顺利之下。而更加糟糕的印度,完成全民接种的日子依然遥遥无期。跟接种疫苗比起来,最最糟糕的消息就是在印度的病毒已经发生了变种,据称已经有的变种病毒可以对已经注射辉瑞疫苗或阿斯利康疫苗的人发动攻击。显然这个消息对本来就严峻的抗疫形势来说更加不利。而且由于副作用强烈,已经有多个国家宣布不再使用辉瑞疫苗或阿斯利康疫苗。这种情况下如何制止疫情蔓延,尤其是很多国家的政府完全无法有效动员国民进行广泛的抗疫活动,这样势必又会促成新冠病毒在变种后进行新一轮的大爆发式传播。 (二)美欧关系修复 修复美欧关系,这是拜登竞选纲领之一。而大选投票之后,拜登更是多次强调修复与盟国的关系。在最近一次国安政策讲话中更是进一步批评特朗普恶化了与盟友的关系,孤立了美国和损害了美国的领导力。更是强调了美国无法独立面对世界局势,强调与盟友合作维护和领导“自由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