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修辞
- 格式:docx
- 大小:42.75 KB
- 文档页数:9
善用修辞写作文,21种修辞手法让文章更鲜活修辞方法是语言的美容师,写好写作,从运用好修辞方法入手。
1.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2.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4.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语文写作修辞手法运用在语文写作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方法。
一、比喻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运用示例:1. 月亮像一个大圆盘,高高地挂在天上。
(将“月亮”比作“大圆盘”,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形状)2.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把“湖面”比成“镜子”,生动地展现了湖面的平静和清澈)运用技巧:比喻要贴切、新颖,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事物的特点。
同时,喻体要选择读者熟悉、易懂的事物,以便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运用示例:1. 风儿欢快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赋予“风儿”和“大地”人的动作和情感,让画面充满活力)2. 花朵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使花朵具有了人的“翩翩起舞”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花朵的姿态)运用技巧:拟人要符合事物的特点,不能牵强附会。
通过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动作和语言,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联想。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运用示例: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极度夸大了瀑布的高度,展现出瀑布的雄伟壮观)2. 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
(将“心眼”缩小到“针尖”大小,突出了其心胸狭窄)运用技巧:夸张要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性,不能脱离实际。
同时,要注意夸张的程度,避免过度夸张而失去可信度。
四、排比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运用示例:1.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修辞手法:1.比喻,(好处,作用,赏析)把...比作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2.拟人,(好处,作用,赏析)为...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3.夸张,(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夸张地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4.对比(好处,作用,赏析)那...于...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描写方法:1.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常考连续性动词例如:老师推开门,走进来,翻开书,讲起课来。
3.心理描写:常见字想,思考到,想到,琢磨等词。
4.神态描写:惊讶,慌张,紧张,开心,愁苦等。
5.外貌描写6.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出现在开头处,常用于为下文做铺垫。
出现在段落中,大部分为描写心情,例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情好),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坏心情)7.景物描写:易班网描写景物的特点,要与环境描写区分开,环境为大,景物描写单指某个物体,为了突出某个物体的特点。
说明方法:1.列数字(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说明了.....2.作比较(好处,作用,赏析)那...与...作比较,突出表现了...的特点3.举例子(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具体的事例说明了...4.打比方(就是说明文中得比喻句)运用了打比方得说明方法,把..比作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5.说明文常考大题:(1)大约,或许,大概,差不多等表示模糊的词语是否能去掉,为什么?答:不能,(1分),因为这些词语并不是精确地表示,如果去掉,则不能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词语是否能更换?答,不能(1分),分别解释词语意思,所以不能更换,更换后与原文不符。
标点符号的作用1.双引号“”(1)直接引用或引用(人物对话,古诗词,名人名言)(2)表示讽刺(“你真帅”“你真漂亮”)(3)特殊含义(桌子的“肚子”)(4)反语(你吃的可“真少”)(5)特定称谓(“三好学生”“中国最伟大的书画家”)(6)突出强调(你真是“恩将仇报”啊)2.破折号——(1)解释说明(一个矮小的中年男人——王师傅走了过来)(2)语音的延长(卖——扇子了)(3)意思的转换(画真好看——你怎么不怕他)(4)补充说明(你的生日——8月20——我总是记着)(5)意思的递进(你不光要说出来,讲出来——而且要讲出来)3.省略号......列举的省略4.感叹号!问号!加强语气开头结尾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结构上)1.总结上文,点名文章主旨。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写作,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而修辞手法则是我们在这场旅行中的得力工具。
它能让我们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文字所描绘的世界。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通过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说,“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将月亮比作银盘,一下子就让那遥远而清冷的月亮变得具体可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再比如,“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用春天的阳光来形容笑容,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温暖和美好。
拟人,则赋予了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变得栩栩如生。
“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风儿本是没有生命的,但通过拟人,它仿佛有了温柔的双手,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
“小草在风中欢快地跳舞”,让我们看到了小草充满活力的一面,也让整个场景变得更加活泼有趣。
夸张,是一种大胆的表现手法。
它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缩小,增强表达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让人对其充满了向往。
“他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突出了人物的愤怒或惊讶,使读者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情绪。
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样的排比句,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心的重要性和意义。
对偶,讲究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通过对偶的手法,展现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色彩鲜明,意境深远。
在写作中,运用对偶可以使语句更加简洁明了,富有韵味。
反问,能够加强语气,引发读者的思考。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这一句反问,比直接说“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更有力量,更能让人意识到珍惜时间的紧迫性。
写作修辞: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让作品通过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生动的技巧,其中比喻和拟人是最常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为写作提供参考和应用思路。
一、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将描述对象与另一个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的对象进行类比来传达特定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如,将一个人形容为“冰雪聪明”,就是运用了比喻。
如何运用比喻?1、注意类比对象的选择在使用比喻时,首先需要确定被比喻的对象和类比对象。
被比喻的对象是指需要表现特定含义的事物,而类比对象是指与被比喻的对象存在相似之处的事物。
选择类比对象需要考虑其真实性和普遍性,以确保比喻效果的准确和深入。
2、避免陈词滥调使用陈词滥调的比喻会使读者感到无聊和平淡,降低文章的质量和思维深度。
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使用过于平凡的比喻,或者是已经成为通用俗语的比喻表达方式。
3、注意比喻的呈现方式写作中,常用的呈现比喻的方式有明示比喻、隐喻、直接比喻和拟人比喻等。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文章的整体风格和主题要求来确定使用哪种方式。
4、加强修辞语境的联系比喻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和体验被比喻的对象所表达的含义。
为此,需要准确把握比喻对象所处的语境和情境,实现修辞语言和文章主题的高度一致性。
二、拟人什么是拟人?拟人是一种通过对非生命事物进行人化描述,使之获得人类思维和情感特征,以达到传达特定含义的修辞手法。
例如,“大地呼吸,万物生长”就是一种常见的拟人表达方式。
如何运用拟人?1、依据被拟人对象特点进行人化描述在拟人时,需要特别注重被拟人对象的特殊性和特点。
在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后,再对其进行人化的描述,以传达特定含义或情感。
2、拟人不能过度过度的拟人往往让读者感觉太过夸张和离谱,导致其产生反感。
因此,我们需要在进行拟人时,注意选择真实、合理和可信的拟人形象,不过分渲染和夸张。
3、注意拟人情绪的表达拟人应当赋予被拟人对象某种情绪,这种情绪通常是可以引起读者共鸣和情感反应的。
写作文的修辞手法和技巧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技巧,通过使用形象、语言、词汇等手段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它可以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提高语言的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技巧。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相似但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喻能够增强作品的形象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可感,并产生强烈的联想效果。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技巧:1. 使用常见的比喻,如铁饭碗、烈火般的爱情等,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并产生共鸣。
2. 创造性地运用比喻,用新的事物来比喻旧的概念,以突出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拟人常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抽象事物等,能够增加作品的生动感和感染力。
使用拟人的技巧包括:1. 给事物命名,赋予其人类的名字,如“喜马拉雅”、“波斯猫”等。
2. 描述物体或事物时,使用与人类相关的词语,如“微笑的阳光”、“跳跃的海浪”等。
三、夸张夸张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或过度修饰,以达到强调或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修辞手法。
夸张常用于幽默、夸赞、讽刺等方面,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夸张的技巧包括:1. 运用形容词和副词进行夸张,如“天上掉馅饼”、“爱你爱到癫狂”等。
2. 使用比较修辞句式,将事物与通常情况进行对比,使其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如“比赛胜利后,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
四、排比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或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排比的技巧包括:1. 使用同一词性的词语进行排比,如“快乐、幸福、欢乐”。
2. 使用类似的句式进行排比,如“我跑了、我跳了、我笑了”。
五、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替换或代表手法,用其他事物来代表所要表达的对象的修辞手法。
借代能够丰富作品的意境,增加作品的蕴含和阐释层次。
借代的技巧包括:1. 使用象征性的事物或符号,如玫瑰代表爱情、鸽子代表和平等。
写作中常见的十个修辞错误及改正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犯一些常见的修辞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表达不准确或者影响文章的流畅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十个常见的修辞错误,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法,以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一、过分使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和表达效果。
然而,过分使用修辞手法可能会导致文章过于华丽或者夸张,从而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适度使用修辞手法,避免过度修饰和夸张的表达。
二、废话连篇在写作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废话或者赘述来填充文章,以追求字数或者增加修辞的效果。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让文章显得冗长而乏味。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删减废话和赘述,保持文章的紧凑和条理性。
三、错误的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观点。
然而,使用不准确或者不恰当的比喻和隐喻可能会导致误解或者降低文章的可信度。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选择准确和恰当的比喻和隐喻,确保其与主题相关且易于理解。
四、重复使用词汇有时候为了加强修辞的效果或者强调某个观点,我们可能会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然而,过多的重复使用可能会使文章显得单调和乏味。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使用同义词或者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替换重复的词汇,以增加文章的变化性和表现力。
五、借用成语和引用错误借用成语和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然而,错误的使用会对文章产生负面的影响。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确保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准确无误,并且引用的内容与文章的主题相关并经过查证。
六、过于直接的陈述和描述直接陈述和描述是写作中的常用方式,可以清晰地传达作者的观点。
然而,过于直接可能会使文章显得平淡和缺乏表现力。
改正这个错误的方法是运用比喻、隐喻和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文章的变化性和感染力。
七、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滥用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滥用不仅会影响文章的准确性和可读性,还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并举例说明其运用方式和效果。
一、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点或形象的事物进行比较,来传达某种意义或形象。
比如,“她的眼睛如炯炯明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这里用明星比喻眼睛的明亮,以突出其聪明的特征。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描写的效果。
比如,“时间如梭,它带走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
”这里将时间赋予了带走东西的能力,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
3.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一系列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加句子的力度和节奏感。
比如,“他有远见,有魄力,有智慧,有毅力。
”通过排比的方式,突出了他的多方面能力。
4. 夸张: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或说法,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产生强烈的印象。
比如,“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这里的夸张说法强调了他的善良品质。
5. 对比:通过将对立的事物或观点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比如,“黑夜中,星星点点犹如钻石般闪耀;白天中,阳光明媚,照亮了整个世界。
”通过对比黑夜和白天的特点,突出了它们的鲜明对比。
二、表达技巧1. 多样的词汇选择:在写作过程中,选择准确、丰富的词汇能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鲜活感。
可以通过使用形象、具体的词汇来增加读者对事物的感知,同时避免使用重复或过于普通的词汇。
2. 合理的句子结构:在表达观点、描述事物时,应注意句子的结构。
使用简单、复杂和并列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子,使文章的句法结构多样化,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3. 适当的修辞语言:通过运用各种修辞语言,如修饰语、插入语、倒装等,在表达观点和描述事物时增加修辞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修辞语言的使用应符合语境,不会造成困扰或模糊文章的意思。
4. 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感:通过改变句子的长度、使用韵律等方式,使文章具有流畅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公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书形式,用于传达政府、机构或组织的信息和指示。
为了使其更加生动有力,有效传达信息,公文写作常常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
一、排比排比是指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或词语,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精练而有力。
在公文中,排比常常用于强调并列的概念、事件或指示。
例如:- 我们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满意度。
- 增加投资,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比喻比喻是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例如:-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庭,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呵护。
- 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我们要打造一个高效的组织机构,让其运转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
三、夸张夸张是用夸大的语言描述某一事物,以突出其特点或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 这个项目的收益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辉煌的篇章。
- 这项政策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四、反问反问是提问者不期望得到答案的问句,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引起读者思考。
例如:-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环境资源,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合理规划城市,打造一个宜居的环境吗?五、修辞感叹句修辞感叹句是通过感叹句式的使用,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强调某一观点。
例如:-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就让我们共同保护这片净土吧!- 多么伟大的成就啊!让我们从这个成功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六、动宾结构动宾结构是指动词与宾语的结合,通过使用动宾结构,可以使公文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 加强管理,提升效率。
- 深化改革,推进发展。
总结在公文写作中,通过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问、修辞感叹句、动宾结构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稿更加生动有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合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公文的内容更加准确清晰,将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读者。
公文写作修辞手法
公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技巧,使公文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具有感染力,能够更好地达到传达信息、引导思想、影响行动的效果。
1. 比喻手法:用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使其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 排比手法:用同一结构的句子,将多个事物或概念一一列举出来,强调它们的大小、重要性、相似性或对比性。
3. 夸张手法:通过夸大某种事物的程度、规模、影响等,来强调其重要性、紧迫性和严重性,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4. 反复手法:通过反复强调某个重要的概念、观点或论点,来加强其影响力和记忆力。
5.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概念或观点,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引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6. 具体化手法:用具体的细节和实例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使其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7. 渲染手法:通过描写场景、氛围、情感等方面的细节,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感色彩和氛围,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8. 推理手法: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使论点更加严密、有说服力,引导读者产生相应的思考和行动。
公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能够使公文更加生动、有力、具有感染力,进而达到更好的传达信息、引导思想、影
响行动的效果。
修辞与写作的关系修辞和写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修辞是一种语言表达技巧,通过运用各种语言手段来修饰和调整语言,以使其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而写作则是将思想、情感、信息等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以传达给读者。
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果,使文本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修辞技巧对写作的重要作用:1.提升语言表达力修辞可以帮助作者更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2.增强文本吸引力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增强文本的吸引力,使读者更容易被文本所吸引并产生兴趣。
通过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趣的比喻、引人入胜的故事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深化思想表达修辞技巧可以帮助作者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文本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通过运用隐喻、象征、类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4.丰富文化内涵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丰富文本的文化内涵,展示作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化背景。
通过运用典故、成语、诗词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具有文化底蕴和特色,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兴趣。
5.增加情感色彩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增加文本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容易被文本中的情感所打动。
通过运用夸张、反讽、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具有情感色彩和表现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6.增强文本可信度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增强文本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过运用数据、事实、权威言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具客观性和可信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7.拓展想象空间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使文本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运用虚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可以将作者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为读者带来新的想象和感受。
作文写作方法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附例句)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活而生动有力。
了解并准确使用好汉语的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用。
比喻是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政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子:①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②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子:①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③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子:①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②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③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夸张是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万能修辞手法作文模板作文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一种考试形式。
而作文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
因此,如何写一篇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作文就成为了学生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并提供一些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1. 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在写描述自然景色的文章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比如“那片湖水如同一面明镜,静静地映照着天空的蓝色”;“那片田野就像一块绿色的毯子,铺满了整个山谷”。
2. 拟人。
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写自然景色时,可以拟人化一些自然现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大地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颤抖起来”;“树叶在风中欢快地舞动”。
3. 夸张。
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夸张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比如“他的笑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房间都在为他的笑声所震撼”;“那个小伙子的力气大得惊人,一下子就把那块大石头给抬了起来”。
4. 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或词语来增加文章的节奏感和说服力。
在写作中可以使用排比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比如“他们为了信仰,不畏艰难,不惧危险,不退缩。
”;“他们奋发向前,努力拼搏,不停歇,不放弃”。
5. 对比。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
在写作中可以使用对比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比如“这个城市白天繁华热闹,夜晚安静幽美”;“他的外表粗糙,内心却充满了温暖和善良”。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相应的写作模板,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公文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公文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文本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在公文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应用,以帮助您提升公文写作的水平。
一、排比句排比句是指通过将相同或类似的成分并列使用,以增强修辞效果的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排比句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有力。
例如:"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加强职工培训,改进工作环境,提升生产效率。
"二、夸张句夸张句是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夸大描述,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夸张句可以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提高表达效果。
例如:"这次事故竟然损失了上百万元的财产,简直是让人震惊!"三、比喻句比喻句是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进行类比,以增加对比效果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比喻句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加强对读者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例如:"这项政策是经济发展的种子,如同春之花,在每个角落绽放出希望的光芒。
"四、反问句反问句是通过提出问题,事实上是给出自己的观点,以增强说服力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反问句可以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改善环境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将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吗?"五、设问句设问句是通过对某一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读者思考并主动参与到文章中来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设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提高阅读体验。
例如:"我们是否在未来几年内能够实现经济繁荣?我们是否能够塑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六、对比句对比句是通过对两个互相对立或相似但存在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主题的修辞手法。
在公文写作中,对比句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观点,使文章更有层次感。
例如:"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同时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
"以上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它们可以使公文更加生动有力,提高表达的效果。
修辞教案: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及效果修辞是一种通过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强调某个观点或创造美感的语言技巧。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是达到特定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论是写小说、散文还是诗歌,修辞手法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1.比喻比喻是通过构建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突出所描述的对象的特点。
比喻可以使受众对所描述的对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爱情是一朵盛开的花,美丽而短暂。
”这句话通过将爱情和花儿相比,突显出爱情的美丽和短暂。
2.拟人拟人是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的情感进行人格化处理,使它们产生更深刻、更生动的印象。
例如:“树木在风中跳舞”、“月亮躲在云层后面不敢出来”。
这种形象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3.排比排比是将同类的事物排列在一起,通过语言运用来使这些事物与其他事物对比,以突出所描述的对象的特点。
例如:“我要自由、我要平等、我要博爱。
”这样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到作者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有更深入的感受。
4.夸张夸张是对某个说法或者情感进行言过其实的表达。
通过夸张的表达,可以突显出被夸大的特征或情感的强烈程度,形成强烈的情感表达效果。
例如:“他如此伟大,能够一面读书一面拖着地球转动。
”这种夸张的表达可以突出这个人的卓越特质,以便使读者对他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二、修辞手法的效果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有很多好处。
通过恰当的运用,它们可以产生以下效果:1.表达情感修辞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情感。
例如在诗歌中,作者通过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诗句更加抒情。
这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因为情感表达往往是读者与作者联系的纽带。
2.骇人听闻或有趣的描述修辞手法可以使作者的写作更加生动、吸引人。
例如在描述战争、爱情、幻想等情感时,通过夸张、拟人等手法生成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
3.更好地强调观点修辞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阐释观点。
常用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说明一些概念或情感。
拟人则是将非人物描写得具有人的特征或行为。
这两种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并给予读者强烈的感受。
例子:1.“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
”2.“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与我共同守望。
”二、排比与修辞问答排比是指在文章中使用一系列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进行并列,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修辞问答则是将问题和答案进行鲜明对比,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增加文章的魅力。
例子:1.“用心感受,你会看到生活的美丽;用心品味,你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用心把握,你会收获人生的成功。
”2.“你知道爱是什么吗?爱是心灵的火焰,是快乐的跃动。
爱是无尽的期盼,是心扉的敞开。
”三、夸张与反复夸张是指故意夸大事物的特征、状态或影响,以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
反复则是通过反复强调和重复一些词语或句子,以加深读者对特定信息的理解。
例子:1."他的成绩好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2."松花江辽辽大地,流淌着无边无垠的汩汩鞭涨。
"四、比较与对照比较与对照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例子:1.“春天像一位害羞的姑娘,带着温暖和希望向我们走来。
”2.“黑夜和白昼像一对迥然不同的情侣,互相依存又相互对立。
”五、修辞格修辞格是指在文章中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修辞手法,以凸显其中一种效果。
如反复、对偶、倒装等,可以增强表达的独特性和鲜明性。
例子:1.反问:“难道这不是你的梦想吗?”2.对偶:“可以迷失,但不能迷惘;可以倒下,但不能屈服。
”六、引用与引例引用他人的观点、名言或事例,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子:1.“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智慧不在于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
’”2.“如同福尔摩斯一样,只有善于观察,才能洞悉事物的本质。
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的区别如下:一、定义不同1、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3、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一:Simile(明喻)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thing is liken to another, in such a way as to clarify and enhance an image. It is an explicit comparison recognizable by the use of the word like or as.( 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O, my love’s like a red, red rose,啊,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六月里迎风初开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y啊,我的爱人像一曲甜蜜的歌;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唱得合拍又柔和。
-Robert BurnsKindness is the golden chain by which the world is bound.仁爱是联结世界的一条金链。
1. Origin: Latin, meaning like2. Comparative words: like, as3. Functions: describing shape, scenery; expressing emotions; explaining; vivid description, making easy to understand;creating interest. Structure of a Simile1.Tenor + comparative word + vehicle.2. Subject + comparative word + reference.Example: 1.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2.Tom is as tall as his brother (not a simile).3.Tom is as tall as a Maypole.(simile).Type One: like1.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2.Marriage is like a beleaguered fortress: those who are without want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want to get outType Two: as1.Men fear death, as children fear to go in the dark.2.Love goes towards love, as schoolboys from their books.3.But love from love, towards school with heavy books.(Love goes towards love, as schoolboys go from their books.But love goes from love, as schoolboys go towards school with heavy books.)As firm as a rock.As mute as a fish.As strong as a horse.As brave as a lionAs obstinate as a cow.As white as snow.As black as ink / pitchAs changeable as the weather.As wet as a drowned rat.As blind as a batAs fat as a pig.As proud as a peacock.Type Three: whatTwo Patterns:A is toB whatC is to D.What C is to D, A is to B.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s tothe body.The pen is to a writer what the gun is toa fighter.作家的笔犹如战士的枪。
Type Four: than1.A home without love is no more than a body without a soul.2.He had no more idea of money than a cowType Five: and1.Love and cough can not be hid.爱情像咳嗽一样是掩盖不了的。
2.Truth and roses have thorns about them.3.Kings and bears often worry their keepers.4.A word and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说出去的话就像抛出去的石子,是收不回的。
Type Six: othersWho is to blame but her tyrant of a father.怪谁呢?只怪她那暴君般的父亲。
A doctor must have the heart of a lion andthe hand of a lady.当一个医生必须有狮子般的胆量和仕女般的巧手。
二:Metaphor(暗喻)1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2.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th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other. The basic figure in poetry.A comparison is usually implicit; whereas in simile it is explicit3.Metaphors are often easy to identify and take the form X is Y. Something or someone is being compared to something or someone else through a construction using the appropriate part of the verb to be (i.e. am, are, is, was, were, will be).Example: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fire.2.Money is a bottomless sea, in which honor, conscience, and truth may be drowned.3.Marriage is a book of which the first chapter is written in poetry and remaining chapters in prose.4.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Theyhave their exits and entrances,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His acts being seven ages… (Shakespeare, As you Likeit )5.The boy wolfed down the food the moment he grabbed it.6.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 Of Studies, Bacon)7.She has a photographic memory for details.8.The mountainous waves swallowed up the ship.9.A policeman waved me out of the snake of traffic.三:Metonymy (借代)Definition: one thing for another; associationMetonymy is Greek for a change of name Function: brief, vivid, interestingExample:1.What is learned in the cradle is carried to the grave.(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从生到死)2.A thousand mustaches can live together but not four breasts.3.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4.He keeps a good table.(待客周到,以丰盛的饮食招待客人)5.She has the eye for the fair and the beautiful.6.The wolf and the pig mingled together in his face.7.China won 4 golds and 5 silvers.8.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9.This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kimono and the miniskirt.10.It is a pity that there is more ignorance than knowledge in the country.11.She has retired from the stage to teach.四:Parody 模拟(Piece of ) writing intended to amuse by imitating the style of writing used by somebody else/ Literary or musical composition imit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style of some other work or of a writer or composer, but treating a serious subject on a nonsensical manner, as in ridicule. Definition: imitation of well-known sayingsFunction: humorous, ironical, interestingExample:I have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我没有人生观,但我有“上爬观”,我的地位在社会的最底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to be avoided.难中的朋友是要躲避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