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

与创新的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业转型与创新的思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___ ___曾这样强调创新的力量。世界经济史证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是创新促使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银行业自身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市场准入放松等诸多挑战,商业银行的发展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高速发展和高盈利的时代基本告一段落,其经营发展开始步入相对稳定的新阶段。在新常态下,银行如何转型创新,稳健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新常态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业也进入了新常态,以前那种高增长、低不良、厚利润、齐步走的状态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增长趋缓、竞争加剧、利润变薄、机构分化。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新常态,农信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确立法治思维、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问题思维、底线思维,着力在转型、控险、增效、提质上谋求新作为。

二、新常态下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新常态既是对银行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更是深度转型的战略机遇。

一是市场竞争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金融业,资金的融通、支付等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银行外体系进行,社会直接融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渠道脱媒和融资脱媒的步伐逐步加大,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降低。竞争对手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虽然还谈不上生死存亡,但可谓是内外交困。

二是客户行为发生深刻变化。比竞争格局变化更深刻的是,银行客户的金融行为正在不断变迁。尤其是年轻客户希望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更在意用户体验,对服务的便捷性、易用性提出很高要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客户获得银行服务的方式也大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客户借助移动终端来享受金融服务,网点不再是最重要选择。同时,客户也逐步从注重价格转变为更加信赖银行的品牌和服务,产品竞争将升级为品牌和服务的竞争。

三是盈利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央行利率市场化虽然短期对银行影响不大,但从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看,存贷款利差缩小是长期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为利差收入。在这种背景下,如未能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银行的传统盈利空间将不断缩小。

四是经营管理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外经济下行大大加重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xx年至今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上涨,随着资金成本的上升,银行为转移成本压力,可能主动选择将贷款投向收益较高的行业或企业,而偏好稳健的客户将可能被放弃。这种逆向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诱使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下降,信用风险增加。

此外,我国银行业业务模式简单,业务结构严重失衡,尤其是过分依赖批发业务,零售业务先天不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虽然网点多、分布广,零售业务相对较多,但产品和服务都较为简单。尽管近年来有所重视,零售银行业务总体上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发展速度缓慢。

三、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型创新步伐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下,银行业的各种挑战已然存在,逃避没有出路。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逆亡。面对新常态以及伴随而来的这些新变化、新挑战,我们只能顺势而为,切不可逆势而行。

一是确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应该说,在新常态下,国内金融业管制放松、市场化步伐加快是必然的。虽然压力倍增,但同时也将为银行业创造更加规范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利率市场化则使银行可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自行决定

利率水平,这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自主经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农信社要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做精做深,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以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

二是主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目前,国内银行业普遍存在“单一结构”现象:业务结构上,以信贷业务为主;客户结构上,以大中企业客户为主;收入结构上,以利息收入为主。这样的单一结构在利率市场化后时代是比较脆弱的,面对种种激烈的竞争甚至不堪一击。农信社业要顺势而为,结构要逐步综合化,更多发展财富管理、理财业务、基金投资等非信贷业务;客户结构要实现均衡化,在巩**有客户群体的同时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客户和个人中高端客户比例;收入结构做到多元化,通过提供基础产品和增值服务,借助优势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的创新,大幅度提高真实的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引领。我国已进入网络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是一场现代科技与传统金融业之间的竞赛。科技创新已从支撑业务发展向引领业务发展转变,并成为商业银行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发展、加快构建信息化银行、形成网络金融时代新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中最关键、最迫切的一项战略抉择。四是重视精细化管理。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短期内必将带来存贷利差缩小。但存贷利差缩小,不等于银行

收益率降低。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要保住收益率不下降,就必须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风险定价水平,增强“软实力”,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锐意创新,是企业的成功之源,国家的发展之根,民族的振兴之要。如果把十几亿中国人民蕴含着的创新热情都激发出来、创造能力都调动出来,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现实,中国经济就一定会加快转型升级,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在这种大趋势下,银行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常态”的丰富内涵,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分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43000) 经济管理在我国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经济管理效率与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基于此,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并要采取有效策略对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对企业经济管理手段进行创新。为此,对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其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经济新常态;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bc17990077.html,ki.16723198.2017.15.04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基于这样的原因,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指的是,企业为了经营活动、经营策略的有效实施而制定的前期规划、前期指挥以及前期监管措施,旨在提升自身层次,得到更多的经营利润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从而给企业自身良性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就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企业自身随之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企业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管理工作方面,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导致企业长时间面临利润亏损的局面,这就给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实效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出现了经济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 1.2经济管理理念落后 新常态下,我国仍有一些企业依然采取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尚未正确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迫切性,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基于此,其仅是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扩大生产的途径来提高生产效益。除此之外,企业也没有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无法借鉴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来帮助自身实施经济管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内容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也没有对国内

银行转型心得体会

转型,树立三种意识 在经济快速发展、全体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客户对于银行网点服务、办理效率、产品开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升营业网点优质文明的服务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也是大势所趋,我认为转型的成功与否,必须从树立“三种意识”开始。 一、树立忧患意识。 改革,既是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改革就要落后、甚至要被淘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每个员工,都要树立一种忧患意识,要认识到农村商业银行和个人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动积极投身到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中去,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二、树立大局意识。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整体,作为一名职工,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命运与农村商业银行紧密结合,要明白农村商业银行这个整体如果发展不好,个人更无从谈其发展,每个人应有“单位兴,则个人兴;单位衰,则个人败”的意识。因此,我们要时刻心系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和发展,想农村商业银行所想,急农村商业银行所急。 三、树立服务意识

转型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通过专业的、贴心的服务,去赢得客户,留住客户,营造从上到下重视文明标准服务的氛围,全面推广使用个人客户服务信息计算机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作为员工个人,一是要仪容仪表动作语言规范,二是要熟悉各种业务,三是规范办理流程,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网点功能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让我们每个职工,从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做起,我们深信,只要全体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农村商业银行必将发展成为银行业的一颗璀璨星星。

关于银行团队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银行团队建设和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名基层支行行长,应是支行的带头人、领头羊,如何带领好团队,做好团队建设,均衡各项业务良好发展,是我工作之余最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有业绩的团队必须是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如何搞好团队建设?如何提升员工业务素质?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提升员工个人素质,打造一支会营销、巧营销的农商队伍。 当前我行部分新员工在营销中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与客户交流。“如何帮助新员工开口,让其主动营销?”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针对银行产品的营销手段千千万万,营销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什么我们的队伍还是不会营销?经过不断总结,我悟出营销的重点在于营销个人本身,如果营销人不主动,后面的营销手段和技巧都是空的,所以打造一直会营销、巧营销的队伍才显得尤为重要。 搞好团队建设、提升员工营销热情、增强员工营销技能对于各项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基层支行行长,我想应从这些方面下功夫:一是平时要加强对员工的日常管理,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针对每位员工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二是加强对员工业务知识辅导,为产品营销打好业务基础;三是以绩效为杠杆,拉开积极营销与不主动营销员工的收入差距,激励员工主动营销。 二、想方子找法子,突出优势巧妙营销,促进电银业务全面发展。 我行的电银产品种类丰富,包含: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福卡e支付、ETC等,有些产品具有明显优势,实用性强,受老百姓青睐;而

有些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被另一些新颖产品所取代。那么我们要如何全面营销,做到电银业务均衡发展呢?首先,要熟悉每个产品的属性,熟透营销要点,只有我们自己对产品完全熟悉,才不会在解答客户的问题时被难倒。其次,要掌握营销方法,营销时要突出产品优势,找准客户的需求点,针对客户需求向客户推荐合适的产品。再次,要学会组合营销,推动电银产品全方位发展。例如:看到开车前来办理银行卡业务的客户时,可推荐其办理ETC,如果客户成功办理,那么这一个客户就给我们带来了一张银行卡、一张信用卡、一个ETC的收获。组合营销方式对于客户的服务是多元的,对促进我行电银业务的全面发展也极为有效。最后,要以产品为支点,以服务为推手,打造农商的温情服务。农商行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在电银业务的推进过程中也要想到回馈客户,把好的电银产品介绍给客户,真正给客户带来方便和实惠,用方便实用的产品和温暖舒心的服务留住顾客。 三、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为农商行的资产质量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支行行长,如何让经手的每一笔贷款都正常、合规,如何做好贷后管理,是我们的必修课。在贷款投放和管理上,我们要牢固树立风险合规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主人翁的姿态来经营管理我们的每一项业务。一要树立转型发展的思想,要从以往做大、做数值转变为做小、创效益。二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将农商行的资产当成自己的资产一样爱护,不能降低标准发放贷款,不能重贷轻管,更不能与贷户打成一片来诈骗贷款。三要正确看待风险贷款,风险暴露后,要迎难而上,不能因为害怕而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终稿)

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日趋加剧,土地紧张、资金短缺、劳力不足、优惠政策欠缺等矛盾日益凸显,“后工业化”时代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繁荣与危机同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常态下,要实现加快发展、优质发展、持续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笔者立足扶风招商引资工作,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目前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对招商招什么、如何招思路模糊;部分发展良好的优势产业(比如水泥制造、小麦深加工),安于现状,主动招商的热情不高,存在“等、靠”心理;项目征集不细、不严,包装、策划粗糙,对外来投资商缺乏吸引力;对承接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联网、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对接的热情和能力。 2、缺乏龙头企业。从目前引进的项目来看,普遍热衷投资我县的一些资源(垄断)型、配套型、延长型、服务型产业,引进的项目大部分都是传统型项目,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辐射作用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产业集群难以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存产业将面临行业洗牌,纺织业、制造业等产业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竞争优势日趋衰落,部分产业甚至面临停产倒闭的危机。 3、园区承载能力弱。园区发展不均衡、集中度低,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水、电、气等配套设施“慢半拍”;文化旅游产业园规划仍在论证,建材工业园“一枝独秀”;园区产业雷同,主导特色不突出,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益;项目选址随意性大,客商看上哪个园区就落户哪个园区,致使园区产业聚集效益不明显;园区生活配套不够完善,缺乏物流、仓储、运输、金融、财税、教育、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配套。 4、“软硬”配套不足。融资环境有待加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偏少,实力、规模偏小,担保融资能力有限;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较高。据客商反应,扶风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且局限于流程某一段,没有大的物流公司,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模棱两可,不规范,对项目引荐人奖励标准不明确,难以形成“以企引企”的良性循环,缺乏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缺乏调动全民招商积极性的奖励政策,导致客商来了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影响了投资效率,有些企业因“熬不起”而转投它处;行政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一套注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财富再分配这两大内部难题。首先,崛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必然对现存制度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崛起提供了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空间,那么,今后20年左右中国的整体制度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社会文化质量和人的素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将为中国崛起提供内部缓冲机制和国际空间。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流最快、最变化莫测的点的附近”,“在中国经济的改革部分与未改革部分势均力敌时,危险最大”。这个问题来自中国改革的长期遗留问题,即“没有动手建立控制和管理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体制”(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这就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问题,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三者联动,缺一不可。后二者的不完整使前者也不可能充分发展。最近出现的一系列腐败案件,证明权力和市场资源结合或交换的严重性。 财富的急剧增加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产生贫富差距加大。积聚收入差距拉大和各种矛盾激化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发达经济的收入差距之大,并不影响它们的制度灵活性和稳定性。许多发展中经济即使采取压抑贫富分化的政策,依然社会动乱不已。强国和世界500强大公司之间的正相关系说明,如果没有财富和资本的集中(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权力支配的资源优化组合),中国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均贫富”实际上是放慢或阻碍中国崛起的理论主张。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财富的均衡程度,而是在于财富集中和再分配的方式,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基本权利保障和这个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吸取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教训。目前我们对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研究不应当停留在解体的原因等一般性研究。我们应十分注意苏联解体前苏共党内利益集团的构成、他们对苏联解体的作用以及苏联解体后他们蜕变为俄罗斯新贵集团的过程。分析这个集团的生成和发展对于我们了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规律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目前面临的腐败现象同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存在相关。铲除这种利益集团产生的土壤和基础,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崛起才能成为全国人民的信心所在。 中国崛起需要软力量的建构 软力量是作为一个大国和强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根据“软力量”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的定义:它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硬力量和软力量相互作用并相互加强。中国崛起的硬力量部分比软力量部分较早较快提升,也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重视。但是,软力量的滞后可能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被疏忽的重要内容。在软力量中,制度因素又比文化因素更易于引起注意。因此,在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中,应当形成硬力量和软力量、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平衡协调发展的总体框架。 中国文化应当成为中国崛起的软力量的重要构成。这种软力量的作用在于对全中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认同感;同时,它对全世界文化的吸收能力有助于改善和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确实可以在国际关系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如“中庸”、“仁政”、“王道”等等。道家的哲学观点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亚洲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天然崇拜正在发生深刻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点使中国崛起具有某种亲和力。 由于中国崛起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奋斗,中国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无须讳言,年轻一代(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的一代)在传统文化承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转型的几点思考(精)知识讲解

科技信息2010年第5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营业网点是金融市场竞争的前沿,是银行经营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客户需求层次的转变和提升,银行网点服务功能单一、营销能力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推进网点转型,强化网点功能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点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1网点是银行服务客户的关键渠道。渠道是商业银行及其产品通向市场之路,从另一方面看,渠道也是市场认知银行及其产品的媒介之一,客户通过渠道终端获得信息,购买产品和服务,因此渠道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都很重视渠道的设计和管理,希望打造持续的渠道优势。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发达国家的银行家预言自助设备和网上银行将取代网点成为最重要的服务渠道。但是实践证明,由于网上银行无法像网点一样给客户提供安全的、面对面进行复杂业务交易的环境,大多数客户仍对网点情有独钟。2003年美国一项针对客户渠道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选择网点渠道的顾客高达86%;80%以上的客户至少每月造访银行网点一次。考虑到未来理财和咨询服务的迅速发展,网点作为发展客户关系渠道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1.2网点是银行零售业务的前沿阵地。发展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领先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许多国外大型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对其总收入的贡献率在60%以上。从国内看,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私人财富的积累,有资料反映,我国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个人已超过30万人,零售业务发展有着广阔前景。网点作为服务大多数零售客户的第一市场触角和竞争前沿,是零售业务发展的一线阵地和重要窗口。特别在我国,受居民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银行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合作日益加深等影响,银行对各类客户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网点已俨然成为零售业务最主要的交易平台,成为深化客户关系最基础的营销渠道。

新常态下改革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下

新常态下改革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下) 杨萍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副所长/研究员 二0一五年五月 刚才我们讲了关于新常态下的一些经济增长特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方面,还有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这种新常态的背景下它的必要性,它的必然性等等。那么第二个方面,我们就讲一下,重点领域投融资及相关的一些国际经验。 二、重点领域投融资及国际经验 (一)基础设施及其重要性 那么重点领域实际上大家等一会可以看到,主要是在基础设施领域。那么基础设施它为什么很重要。就是牛津经济学辞典对基础设施有个定义,那么基础设施主要是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设备,包括交通、通讯、天然气、电力和水的生产和供应设备等等。在现代社会当中,基础设备是经济活动的基础,高质量的基础设备能够有效地降低营商成本,促进企业集聚,创建贸易联系,推动城市扩张,提高生活质量,并最终实现经济繁荣。 那么基础设施的这个重要性在理论上,在市政研究上,都有很多成果。那么在80年代的时候,有人对美国的作了一个研究。因为大家知道,在70年代、80年代,美国的生产率增长速度,就是整个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不及日本,它就是说生产率是处于下降的过程。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有人从基础设施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那么这个研究表明,美国公共基础设施存量与GDP之比,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开始收缩。在这种因素影响下导致20世纪70、80年代的那个美国生产率下降。所以这个是一个例证。所以从市政的角度说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性。 (二)基础设施的分类 另外大家也可以从我们国家的一个经济增长发展过程看到,就是我们现在的日益相通的,我们的高速公路网,我们的公路网,我们的铁路网,我们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以后所带来的生产生活的便利化,教育成本的下降十分的明显。对于促进或者是中国经济的良性的发展,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前,曾经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80年代。那么随着这个瓶颈的突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更好的一个发展阶段。 1.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那么基础设施它是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那么世界银行将这个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那么世界银行关于经济基础设施的定义为永久型的共同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居民所用,和为经济生产服务,这个叫做经济基础设施。在那个之外的叫做社会基础设施。那么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共事业,公共工程以及交通设施。社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等。 2. 经营性基础设备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

新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新金融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及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作为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市场营销在商业银行越来越热,应用也日渐扩大和普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起步却非常晚,目前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国外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随着新金融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首先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的大环境下,资产庞大、资本金充足、抗风险能力强的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其次是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内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这都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我国商业银行也正由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向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转变。面对诸多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构建并完善市场营销体系,这样才能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面对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变化,在激烈的市场营销竞争中积极稳健的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金融;竞争;对策 Abstract:As one kind of brand-new administration idea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control,marketing and sales more and more hot , applies to the commercial bank also gradually, to expand and popularize. Commercial bank marketing and sales is important bank management control content , 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marketing and sales is break the ice but but very late, existence is at present still bigger compared with abroad bank although having had development of certain degree, gap.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ew era, th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severe challenges. The first i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comprehensive opening to the world market, huge assets, capital adequacy,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of foreign banks influx; the second is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commerce, the domestic Internet banking rapid rise, the 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by an market structure to monopoly competition market structure change.Face many challenges, the Commercial Bank of our country to construct and perfect marketing system, so as to to a more positive and more active attitude in the face of innovation and change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 a positive and steady development and growth.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Marketing and sales;Fiance;Competition;Countermeasure

新常态下如何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c17990077.html, 新常态下如何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作者:白茹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要:烟草企业如何在新常态下,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已经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一 个重要问题。企业应该采取一定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企业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员工专业素质与能力。 关键词:新常态烟草企业创新积极性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烟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企业转型的困难,而且员工的工作意识以及创新积极性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针对目前新的经济形势,针对新常态员工思想变化,从思想、政治、经济、文化多方向开展工作,建立长期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创新积极性,是新常态条件下的要求。只要不断摒弃传统工作中不利的成分,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思维,才能在新常态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二、新常态企业员工缺乏创新性的原因 1.缺乏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新常态条件下,更多的企业员工工作动力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除了维持生存之外,更多的考虑自身未来发展趋势,最求更高的理想,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而努力。但是,在目前的烟草企业中,很多员工有理想,但是却缺少努力的方法,缺乏符合自身发展的现实目标。企业的理想与员工个人的理想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矛盾,员工在工作中就缺乏了实现自身理想的方法。企业员工渴望能够得到企业的指导,确立一个符合自身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 2.企业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企业员工首先需要得到企业的关怀与尊重,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生活的水平,很多烟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员工的感受,企业员工感情就会收到伤害。而且目前企业仅仅关心的是企业的经营发展,在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以及满足优势需要方面都是远远不够的,这样肯定会伤害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将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 三、新常态下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措施 1.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中,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管理者示范带头作用,严重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好的管理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新积极性。管理者要不断加强自身管理,提高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发表时间:2013-08-28T08:59:07.18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吴永强 [导读] 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 吴永强/富滇银行昆明行政中心支行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的第三年,恰逢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际上,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固,欧洲仍然深陷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的泥潭。国内方面,出口增速因外需减退而大幅下降,消费的启动又难以在短期内有成效,经济增长减速已是各方的共识,金融体制改革中累积的各种矛盾不断放大:民间借贷静水流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社会各界频频质疑国有企业的效益增长等。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包括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幅度等。这些措施释放出一个共同的信号,那就是“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会全面提速。 当前我国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是民众对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有很高的期待;二是利率市场化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有积极作用;三是当前我国处于通胀较高的时期,持续负利率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社会对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改善实际利率水平的需求也较为迫切;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化的利率环境作为基础;五是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改上市,初步具备了按照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能力,深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和转型。一、银行面临的挑战 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以后,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第一个变化是,存款的稳定性可能会降低。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别,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会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不断流动,出现储蓄分流风险。 过去30年中,美欧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传统的储蓄存款转变为短期批发融资,正是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资金来源综合影响的体现。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开启利率市场化进程时,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接近92%,同业拆借占比不足4%;1986年美国废除Q 条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时,存款在银行业负债中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83%,同业拆借占比则上升至13%;到发生次贷危机的2007年,美国银行业负债中存款占比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约占72%左右,同时同业拆借占比也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接近19%。 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使银行需要更多地借助批发融资,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变化使金融体系流动性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也是次贷危机中大批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乃至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变化是,名义利率通常会出现先升后降的情况。研究机构曾经对20个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前后的名义利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名义利率在完成市场化后的短期内上升的有15个国家,下降的有5个国家。但中长期来看,名义利率基本上是稳定回落的。台湾利率市场化前后名义利率的波动情况,是对上述规律的一个完美印证。台湾在1989年取消了对存贷款利率的所有管制,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1989年前的5年中(1984年-1988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在5%左右,平均贷款利率在8%左右;1990年-1991年,平均存款利率大幅攀升至7%左右,平均贷款利率上至10%左右。从1992年到现在的20年中,尽管有各种因素影响着台湾本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回落的——2011年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不足1%,平均贷款利率也仅略高于2%,存贷款利率的整体波动区间已经大大低于20年前。 第三个变化是,存贷款利差普遍会收窄。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由于不再有管制,利率对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反映得更加充分,存贷款利差不可避免地会收窄。仍然以台湾为例,1989年前的五年中,台湾本地银行平均利差大约在3.11%左右;1990年-1991年间,由于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名义利率,利差暂时得以保持,大约在3.14%左右;1992年-2002年间,利差虽然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但波动区间明显下降,平均水平在2.9%左右;2003年以后,台湾本地银行利差出现了直线收窄的趋势,到2011年,名义利差仅为1.41%左右。 第四个变化是,部分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或完成后,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管理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金融监管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例如,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储贷协会危机就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当时美国储贷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期限较短的储户存款,资金用途主要是发放长期住房抵押贷款。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后,由于向储户支付的利率超过了住房抵押贷款收益率,储贷协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在这场危机中,美国有1300多家小银行和1400多家储贷协会破产,约占同期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贷协会总数的14%。 二、战略转型的方向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环境变化,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顺势而为的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能力提升和结构调整等方面。 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是银行业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关键。利率市场化后的一段时期内,价格竞争将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内容。这将促使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成本约束机制,健全利率定价机制。商业银行需要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完善利率定价的各个环节,遵循贷款利率必须覆盖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溢价和资本回报要求等要素的定价准则,全面梳理并健全资产风险定价、风险成本定价、管理成本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各方面的定价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 需要提升的第二个能力是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利率风险管理是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大多仅使用缺口、久期等简单工具进行对利率风险进行计量。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会更为剧烈,商业银行必须使用更加先进的手段和工具应对和管理利率风险。目前部分国内商业银行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建立内外部关联的利率体系、促进利率风险在系统内的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除此以外,商业银行还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或运用衍生工具,更加主动地进行利率风险控制。 需要提升的第三个能力是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利率市场化后,当价格竞争趋于稳定时,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对银行间竞争格局的影响就会变得格外重要。商业银行要不断调整、组合和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通过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来改善资产、负债业务的结构,促进业务经营多元化,减少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同时,商业银行还要培育差异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在特定产品和特定领域的领先优势,更加有力地维系客户关系,降低客户对利率价格的敏感程度。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加快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差收窄趋势会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促使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范文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其中包括开放银行业、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享有同等待遇等。同时,根据对等原则,我国在引进外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以走出去,向海外发展。因此,“入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和竞争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一、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从现状看,我国的银行体系由四部分构成:①国有商业银行;②其他商业银行;③城市商业银行;④中央银行。其中,其他商业银行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计划由原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的为城市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在上述四类银行中,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或历史包袱较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在全部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很小可暂不讨论;中央银行则无论在现存状态下还是在完全开放情形下,所面临的只是监管内容和形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分析我国银行业,关键是分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因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社会储蓄、存款和信贷资产总量中占有绝大比例。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利能力差。我国银行业的人均利润只有0.13万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是我国的41倍,德国是我国的45倍,英国是我国的40倍,而日本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点就不与其相提并论。 2、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尽管四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总资产都相当可观,但人均资本只有2.28万美元,不足美国的12%,英国的15%,仅相当于德国的0.9%,日本的2.2%。所有者权益与贷款的比值,1997年末只有4.2%,在发行了特别国债补充了资本金后也不足6.9%。 3、资产质量差。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25%,而这仅是保守的估计。而国外银行这一指标一般不足8%。因此,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在持续增长,但由于大量的不良资产,利润水平在逐步降低。 4、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人数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27倍,德国的9.5倍,英国的4.8倍。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5、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透明度日益降低,而造假数字、虚报情况的现象在四大商业银行中尤为严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在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其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就会向国际透明化,四大商业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管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银行业的全线崩溃。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新常态下投资理财思考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周期阶段。投资理财是人们在当今社会重要的经济活动,经济环境的改变不仅影响到了金融市场,同时对人们的理财观念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给传统的理财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拟从金融市场的现状去分析新常态下投资理财的必要性以及针对投资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出相关的建议。 标签:新常态;理财;投资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bc17990077.html,ki.16723198.2016.26.073 新常态的到来使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GD 增速由高速变为中高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处于低位运行状态。金融是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为经济发展服务,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经济也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目前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杠杆过高,资产泡沫化严重。特纳勋爵在他的《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一书中反复强调,“过度负债”是人类历史上所有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当我们想去杠杆的时候经济就会放缓,危机就会出现。而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否,又能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投资理财活动。 1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理财的必要性 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和层次。随着我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市场同样步入了新常态。从2014年到2016年期间,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和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波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着中国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步伐加快,经济增速开始回落,资金正不断从实体转移到金融市场领域。为了释放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和稳定资本市场,2015年央行多次的降准和降息,使得中国真正走进了负利率的时代。释放更多的流动性会加重人民币贬值的压力。C I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统计过程中的偏差,C I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个问题。而实际上,作为广义货币的M2更能够影响通货膨胀率。2008年以来,我国名义上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M2增速远远大于GD 增速。本来中国广义货币的供应量已经接近美国的两倍,如果幅度再增加、那么就会推高通货膨胀水平,进而引发资产泡沫。我国是第一人口大国,又是传统的高储蓄率国家,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势必会让大量的资金流向其它市场。高通货膨胀率使得我国的货币购买力呈下降趋势,与以往相比,我们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一件商品。储蓄已经满足不了家庭、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那么理财就成为必要。 2 新常态下股票市场的投资启示 2015年的股票市场,在杠杆资金推动下的牛市已经落下帷幕,曾经疯狂的

新常态下的创新思维和管理创新

《新常态下的创新思维和管理创新》课程大纲 序:如何理解新常态? 1.何谓“四个个时代”?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黄金时代——生长期;白银时代——高峰期;青铜时代——调整期;黑铁时代——衰退期 案例:二战后的美国与日本,美国在调整期把夕阳产业转移到日本,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四小龙转移到大陆和印度。 2.中国“复合期” 人口红利消耗殆尽,走在“中产陷阱”边缘。 3.什么是新常态? 1、经济增长换挡调速 2、渐进式的结构调整 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 4、改革进入深水区域 5、民生成为政府重心 6、中国要素国际提升 4.新常态的典型特征与启发 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企业该有什么新的管理思维?该如何创新? (1).人是观念的动物,具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态度 (2).我们很重视管理行为、管理态度、经营业绩,却往往忽略隐藏在其背后的管理思维 (3).有什么样的管理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态度 上篇:创新思维与企业创新发展 一、常见的思维陷阱

1.自我认知之难 (1)知觉偏差:眼见为实,真的吗? (2)认知偏差:看人与看己 (3)个性与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4)过于自信:您有自知之明吗? (5)定位之难:千里马与孺子牛 2.思维定势:以先前的知识、经验、习惯对于现在或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的影响,也是从事某项活动时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 (1) 单极思维 (2) 知识&经验偏见 (3) 利益偏见:无欲而刚与无欲则软? (4) 角度偏见:瞎子摸大象 (5) 惯性思维 (6) 从众 二、什么是创新思维 1.创新是什么? 2.创新之路 (1)联想思维 (2)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3)逆向思维 (4)超界思维 (5)概念思维 (6)系统思维 3.创新的落脚点:清晰的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1)思路是什么?指向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思维路径 (2)思路决定出路:思路第一,苦干第二 (3)什么是务实的工作思路——年轻人最怕的是“不务实”的工作思路

关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

线上化转型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客户行为模式的转变使得银行的线上化转型成为必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为银行业务全面线上化创造了条件。而场景化转型是差异化竞争的开始,更多的是与异业的融合,比拼一站式消费体验的极致化,通过谋求差异化发展策略共存,避免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价格战竞争。同时智能化转型是对数据能力的终极考验,数据质和量的积累提升是一个长期迭代、积累的过程,商业银行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驱动着金融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领域向数字化阶段发展,新冠疫情更是加速了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后疫情时代,如何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重构商业银行竞争模式,将是中国银行业思考的焦点。当前,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至少应该体现在线上化、场景化和智能化三个方面。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金融与技术持续深度融合,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或将被赋予更多内涵。 线上化转型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截至2019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已达到22.8万家。尽管如此,网点客户到店率持续下降,超过90%的个人客户不愿意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如果足不出户就能够办成一笔业务,没有人会花费高昂的时间成本,选择到网点取号、排队。客户行为模式的转变使得银行的线上化转型成为必然,信

息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普及为银行业务全面线上化创造了条件。在商业银行的线上化进程中,上半场比的是迁移率、安全性与稳定性,当前各大商业银行已基本完成业务线上化迁移,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亦日趋完善。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上半年,中行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已接近95%。但随着银行产品服务同质化趋势日益显著,商业银行的线上化转型已经进入下半场,其核心竞争优势更多体现在客户的使用成本与体验上,比拼的是界面的友好性、营销的适当性和风控的精准性。这将倒逼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借鉴全新的实践经验,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客户行为分析与需求洞察中,为客户呈现良好的交互体验。 场景化转型是差异化竞争的开始 如果说线上化转型是与同业的较量,比拼金融交易体验的便捷化;而场景化转型则更多的是与异业的融合,比拼一站式消费体验的极致化。金融交易处在客户消费场景的最后一个环节,如购物订单生成后才会支付、确定买房之后才会贷款、订好海外旅游行程后才会换汇。这种天然的属性决定了银行必须要将自己的产品服务融入到商场、4S店、售楼部等客户聚集的非金融生活场景中去。随着大量非金融生活场景由线下迁移至线上,头部互联网平台已经占据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但银行融入整个场景生态的逻辑并没有改变。商业银行的

2019年论新常态下邮政代理金融转型发展的现状及研究-实用word文档 (3页)

2019年论新常态下邮政代理金融转型发展的现状及研究-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论新常态下邮政代理金融转型发展的现状及研究 一、现代经济格局下邮政代理金融网点如何转型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邮政金融代理网点要想平稳有效的发展就需要结合 时代发展的趋势来调整自身结构。其自身结构需要符合于现代金融的特性,通 过信息化技术来建立自身的线上金融交易平台和金融信息发布平台,最大化的 支持用户进行移动客户端的金融交易,为用户提供最为便捷的信息化金融交易 方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其次,在现代金融交易格局初步发展的前提下,邮 政金融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其他商业银行,也有着来自民间 资本的金融服务公司,所以要想在金融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就要改变自身的金融 交易方式,创新金融发展思路。将线上和线下的金融交易平台充分的融合起来,创新用户的金融体验模式,树立全新的金融发展理念,保障自身持续健康的转 型发展。 二、当前邮政金融代理网点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规模小、业务范围缩水 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由于人 口规模的限制,金融服务业务的规模较小,业务范围有限,由于经济规模有限,人们的经济收入不高,金融业务开展的幅度受到严重的限制,人民对于金融投 资无法进行准确的价值预判,不敢进行实际化的资金投入,导致无法大量的吸 收闲置的资金,业务开展的频率提不上去,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有效的促进经 济增长。 (二)金融业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由于我国的金融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有限,在相关领域的法律体系建设还不 够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还处于尚未化的地步,对于金融性的违规操作,界定 的意义还不是特别的严格,对于扶持性的金融政策没有单独的法律依据,对于 非法集资,非法资金兼并没有相关的条款立法来限制,导致金融市场混乱,上 当受骗的百姓比比皆是,百姓不敢进行金融投资;同时政府等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切实可靠的金融执法力度,对于金融机构没有进行全面的资质审核和实际情况 调查,无法有效的规范金融市场的安全。 (三)邮政金融业务责任区分不明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